康复器材说明共23页文档

合集下载

骨科常用康复器具的使用及护理讲课文档

骨科常用康复器具的使用及护理讲课文档

7、侧副韧带损伤的功能性保守治疗。 8、稳定性骨折。
9、严重或复杂的韧带松弛固定。
膝关节支具的重要性: 对于膝关节术后康复的患者,康复期是非常重要的。
1、韧带手术后需要时间恢复,而术后的6 至12周是处于最 虚弱的环节。 2、功能性护具在身体和心理上告诉病人他们已经完成手 术,但需要过渡时间,恢复到正常的身体状态,而且这还 是一个对关节功能恢复极好的物理疗法。 3、护具还能从心理上进一步使他们确信在离开医院后他们 仍旧会得到很好的保护
现在十六页,总共二十七页。
使用方法
卧位
1.正确定位,腰围得上缘应齐肋弓下缘 ,下缘应至臀 裂处 。
2.侧卧,应将腰围平整塞入腰背部,翻向另一侧,将 腰围拉至腹部并固定。
3.佩戴腰围后应采取用侧身起床法,以减轻腰椎的压 力。
立位
1.展开腰围,检查腰围正反方向及上下位置。 2.患者应抬头挺胸收腹,手持腰围两端由后向前将胶带拉 紧固定。 3.双手同时将侧托带向外侧拉紧,并固定于腹部。
5. 去掉腰围后,要加强患者腰背肌的锻炼,尽快地恢复肌肉的力量, 增强腰部的稳定性。
6. 佩戴支具期间,应加强各关节肢体的功能训练,避免肢体失用综 合征的发生。
7. 佩戴腰围的时间要适宜,长时间佩戴腰围可能会导致患者 腰背肌肉萎缩。
现在十九页,总共二十七页。
五、膝关节支具的使用
(可调式膝关节支具)
助行器的使用方法
• 方法:四步走法
• 方法:三步走法
• 步骤:助行器 患肢 健肢
• 步骤:助行器→患肢→助行器
• 要点:
→健肢
1、患者抬头挺胸,双手 •
同时将助行器举起,并向 前移动一步(约25-30cm)
要点:1、双首同时将助行器举起,并

康复器材使用说明.docx

康复器材使用说明.docx

墙壁拉力器一、主要功能:用于肌力和耐力的训练及上肢各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二、应用范围:上肢关节活动受限或肌力下降的疾病,如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上肢关节、软组织、骨骼损伤(扭伤、挫伤、脱位)后;上肢骨折术后长期制动;各种疾病所致的肌力、肌张力异常(如颈髓损伤、臂丛神经损伤、脑卒中、脑外伤、周围神经病损、帕金森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等);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周围软组织瘢痕、粘连、水肿。

三、使用方法:1、肌力训练:利用重锤的阻力,进行抗阻力主动运动,训练相应运动部位的肌力。

如肩关节:反向拉力器,可增进肩屈、伸肌肌力和增进肩屈、伸范围训练;侧向拉力器,可增进肩外展、内收肌肌力训练和增进肩外展范围;背向拉力器,可做肩部伸展肌力和肩伸展范围练习;2、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可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

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拉动墙壁拉力器的过程就是相应关节活动的过程。

利用重锤的重力,进行关节周围的挛缩肌肉的被动伸展,可防止、矫正畸形。

肩梯一、主要功能:改善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促进关节滑液的分泌,牵伸挛缩和粘连的软组织,维持和扩大肩关节的活动度,恢复软组合的柔韧性。

二、应用范围: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疾病,如肩周炎;肩关节软组织、骨骼损伤(扭伤、挫伤、脱位)后;上肢骨折术后长期制动;关节周围软组织瘢痕、粘连、水肿;各种疾病所致的肌力、肌张力异常(如颈髓损伤、臂丛神经损伤、脑卒中、脑外伤、周围神经病损、帕金森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炎;乳房切除术后。

三、应用方法:通过手沿着阶梯不断向上攀爬,逐渐增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减轻疼痛。

防止肩关节挛缩。

患者可面对(改善肩前屈活动范围)或侧对(改善肩外展活动范围)肩梯,手指由下而上进行攀爬,到最大限度时可稍停,进行牵伸。

步态减重训练仪减重步行训练系统由减重悬吊系统和活动步行系统两部分组成。

通过减重悬吊系统,根据需要减轻患者步行中自身重量。

康复辅助器具操作手册

康复辅助器具操作手册

康复辅助器具操作手册一、引言康复辅助器具是为了帮助身体有功能障碍的人提供支持和独立性,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操作手册将向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请仔细阅读并按照指导进行操作。

二、步行辅助器具1. 助步器(Walking Frame)助步器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平衡身体的辅助器具。

使用助步器时,请确保助步器的高度适合您的身高。

双手握住助步器的把手,并逐步地移动助步器。

移动时保持平稳,注意站稳后再进行下一步动作。

2. 拐杖(Walking Stick)拐杖主要用于提供额外支撑和平衡。

拿起拐杖时,请确保杖头与您的非受伤一侧的腋下保持适当的距离。

松紧调节拐杖的高度,使其适合您的身高。

使用时将拐杖放在您的非受伤一侧,随着受伤一侧的腿一起移动。

注意步伐平稳,以避免摔倒。

三、上肢辅助器具1. 抓握器(Gripper)抓握器用于帮助提取和拿起物品。

将抓握器的夹爪放在要抓取的物品上,并用手柄操作握紧物品。

当握紧物品后,将抬起抓握器并小心地移动到目标位置。

2. 手指活动器(Finger Exerciser)手指活动器是用于增强手指灵活性和手部肌肉的弹性。

将手指握住活动器的握柄,并根据指导进行灵活的活动。

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以免造成手部不适。

四、日常生活辅助器具1. 可转动椅垫(Swivel Cushion)可转动椅垫可以帮助您在椅子上更容易地转动身体。

将可转动椅垫放在椅子上,坐下后可以通过上半身的旋转来转动椅垫。

使用时请注意稳定身体,避免摔倒。

2. 压缩袜(Compression Socks)压缩袜可以提供额外的腿部支持,减少肿胀和疲劳。

将压缩袜滑到小腿上,并确保不要过紧。

在穿着和脱下时请小心操作,避免损坏。

五、注意事项1. 在使用任何康复辅助器具之前,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并根据其指导进行操作。

2. 请仔细阅读并遵守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说明书。

确保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使用。

3. 如果您在使用康复辅助器具时感到不适或有任何疑问,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康复器材用途说明

康复器材用途说明

一、运动治疗1、电动升降起立床功能:1、中风、截瘫患者站立康复训练;2、为长期卧床患者提供循序渐进的站立训练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站立康复训练;3、下肢骨科患者站立康复训练4、足内外翻患者踝关节康复训练。

2、PT凳PT凳是治疗师在训练台旁对患者进行训练时坐用的小凳子,高度与训练台相适应,凳下有轮,可以向各个方向灵活移动,以适应训练的需要3、PT床用途:用于PT训练患者床上活动4、巴氏球用途:用于脑瘫患儿的平衡感觉、反射调节,缓解肌痉挛5、阶梯用途:1.步行训练利用阶梯扶手或拄拐进行上下台阶的步行训练。

2.肌力训练对躯干和下肢做肌力增强训练。

电脑中频治疗仪6、平衡板平衡板是一块可晃动的木板,可以用于训练患者的平衡功能7、系列哑铃用途:适用于肌力和医疗体操训练。

8、系列沙袋用途:肌力耐力训练,关节牵引9、体操棒与抛接球用途:适用于改善上肢活动范围的训练,和提高肢体协调控制能力及平衡能力。

10、踝关节训练器用途:适用于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的主动或被动训练。

11、滚筒适用范围:适用于偏瘫、脑瘫等运动失调患者进行平衡协调训练,可降低患肢肌张力,缓解痉挛。

12、平行杠用途:1.站立训练,帮助已完成坐位平衡训练的患者,从座位上站起来,训练立位平衡和直立感觉,提高站立功能。

2.步行训练,在患者步行初期,为防止跌倒,可让患者先通过平行杠练习行走。

3.肌力训练,利用平行杠做身体上举运动,可以训练拄拐杖步行所需的背阔肌,上肢伸肌肌力,也可用于步行所需臀中肌,腰方肌肌力的训练。

4.关节活动度训练。

5.训练辅助。

13、站立架用途:适用于截瘫、脑瘫、偏瘫等站立功能障碍成年患者的站立训练,患者也可通过站立训练,预防或改善骨质疏松、压疮、心肺功能降低等疾患。

14、肩梯用途:通过手指沿指阶梯不断上移,逐渐提高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减轻疼痛。

适用于各类原因引起的肩关节活动障碍。

15、肋木用途:适用于进行上、下肢体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训练、坐站立训练、平衡训练及躯干的牵伸训练。

康复器材说明

康复器材说明

名称:辅助步行训练器【用途】:是患者进行步行训练的辅助用具,能增加上肢支撑的面积,提高辅助步行的效果,适用于神经、骨关节系统疾病患者室内外进行步行训练。

【使用方法】:1、根据训练者身高调节台面高度:松开两端伸缩调节螺栓适当调节台面至训练者适宜高度为止,锁紧螺栓;2、调节手柄间距离至合适位置;3、推下训练器脚轮的制动机构,使训练器处于制动状态;4、将轮椅推入训练器内腔,在护理人员帮助下使训练者站立,上肢搁在台垫上,双手握住手柄;5、抬起脚轮的制动机构,推动训练器前移,进行步行训练;6、训练器可作前移、后退、侧移及打转等运动训练下肢活动度。

【注意事项】:1、训练前,康复师应对器材进行空载操作检查,使其处于完好正常状态方可使用;2、步行训练应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3、步行训练须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进行;4、步行训练以向前移动为主要方式,若进行后退步行训练必须取得康复师同意,并采取保护措施方可进行。

5、所有调节螺栓在调整后都应紧固牢靠;6、步行训练应遵守“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增加训练时间。

【名称】:活动平板【用途】:借助下肢力量带动平板进行步行训练,适合于各类患者的耐力训练、步态训练、下肢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也用于正常人室内健身运动。

名称:肩关节回旋训练器(肩关节康复训练器)【用途】:适用于改善肩、肘关节活动范围的回旋功能的训练。

【使用方法】:1、根据训练需要,可适当调节平台高度,向上扳动平台升降手柄,用手托起平台使其上升或下降,到合适位置时,放下平台升降手柄;2、根据需要,适当手柄或转动轴距离,放松回旋旋上的可调螺丝,拉长或缩短回旋臂至适宜,锁车螺栓;3、扳动阻尼调节手柄,适当调节阻尼值;4、手握手柄,作肩、肘关节旋转训练。

【注意事项】:1、训练前,应确认拉力器安装牢固方可进行训练;2、应在康复师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有序练习,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可根据训练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或训练时间;3、摇手柄时,不可用力过猛或将人体重力压在手柄上,防止器材脱离定体。

康复设备说明书

康复设备说明书

康复设备(一)、MOTOMED 上肢型一、设备技术参数要求1、适应症:脑卒中、脑瘫、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损伤及运动损伤所致的疾病。

2、对运动功能进行量化:整个训练过程的情况有大屏幕彩色显示,显示屏的对比度可调范围0——25;并且有最终训练分析,可供医生参考以调整训练方案。

3、对运动对称性和0——2级残余肌力进行量化:主动运动时可显示左右肢的的对称性训练(肌张力分析),有两种显示方式供选择。

4、专门为轮椅患者和有行动障碍的患者而设计,用于训练上肢,耐用、稳固的金属构造,底座稳重,从而能保证患者的安全性。

5、有三种运动方式;被动、主动、助力,三种运动方式可以自由转换,并且无间隙,也可以手动选择运动方式;其中助力运动尤为重要,此功能可以协助肌力非常微弱的病人做主动运动,从而达到增强其肌力的效果。

6、平稳驱动系统:训练开始和结束,或者发生痉挛时,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训练者的安全。

7、痉挛控制功能:软件可智能识别痉挛,一旦识别到痉挛,设备会自动改变运动方向,从而减轻、消除痉挛。

8、按钮操作,按键音量分三个档位:静音、低音、高音;所有操作都只需要大屏幕上的六个功能键。

9、训练参数可分标准参数和个人参数。

10、训练模式有两种:普通模式和专家模式。

10.1 普通模式:10.1.1 上肢手把转动方向可调,可手动也可定时自动改变,范围2——30分钟之间,速度范围0——60转/分钟;10.1.2 最大速度:出现在主动运动时,训练范围65-100转/分钟;10.1.3 阻力挡位范围0-20,阻力降到最小,系统会非常敏感,发现训练者的残余肌力;10.1.4 电机功率范围是0.5-8Nm,标准参数5.5Nm;10.1.5 定时范围为2-120分钟,显示为倒计时,若定时为零,可进行持续运动;10.2 专家模式:对脑卒中、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进行程序预设,预设程序中设置最合理的转速、主被动运动时间及健患侧对称训练等,预设提高训练兴趣的游戏功能。

医用康复设备使用说明书

医用康复设备使用说明书

医用康复设备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一、产品概述医用康复设备是为了帮助患者康复而设计和制造的一种设备。

本说明书旨在引导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医用康复设备。

二、安全须知1. 在使用医用康复设备之前,务必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

2. 请确保医用康复设备完好无损,若发现任何损坏或故障,请勿继续使用,并及时联系售后服务中心。

3. 请确保医用康复设备在使用前已正确接通电源,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 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任何异常情况,请立即停止使用,并与专业人士联系。

5. 请确保医用康复设备远离水源、火源等危险因素,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安全。

三、使用方法1. 打开医用康复设备电源开关,待设备启动正常后,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和参数。

在调整参数时,请仔细阅读产品的参数说明,并按照说明进行调整。

3. 将患者放置在医用康复设备上,并按照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4.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任何不适或异常,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5. 使用结束后,及时关闭医用康复设备电源开关,并按照设备的清洁方法进行清洁。

四、保养与维护1. 定期检查医用康复设备的电源线、开关以及各种连接线及接口的状态,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2. 设备表面应保持清洁,可以使用柔软的布擦拭,避免使用有腐蚀性的溶液清洗。

3. 不得私自拆解医用康复设备,如需维修或更换零部件,请联系厂家或售后服务中心。

4. 请勿将医用康复设备暴露在潮湿环境中,以防止设备受潮或发生故障。

五、注意事项1. 医用康复设备只适用于康复治疗,禁止用于其他非治疗目的。

2. 在使用医用康复设备时,请不要让患者随意调整设备的参数,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造成安全隐患。

3. 请确保医用康复设备与其他电器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电磁干扰。

4. 儿童和无法独自使用设备的患者,应由成年人陪同并监督使用。

六、故障排除在使用医用康复设备过程中,如果遇到以下故障,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中心:1. 设备无法启动或无法正常工作。

医用康复器械使用说明

医用康复器械使用说明

医用康复器械使用说明一、产品概述医用康复器械是专门设计用于康复治疗的设备。

它通过提供物理疗法和相关功能,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关节灵活性以及增强身体的功能。

本使用说明旨在帮助用户正确理解和使用医用康复器械。

二、器械组成1. 控制面板:包含操作按钮、屏幕和调节器,用于选择治疗模式、调节治疗参数和显示相关信息。

2. 电源线:将医用康复器械与电源连接以供电。

3. 电极贴片:贴附在治疗部位,传递电流以刺激肌肉或神经。

4. 附件:包括电极导线、绷带等辅助装置,用于固定电极贴片或增加治疗效果。

三、注意事项1. 在使用医用康复器械前,请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如有损坏请暂停使用并咨询供应商。

2. 请勿将医用康复器械与患者的皮肤接触部位清洗至少一小时以内使用其他化学物质,以防止对皮肤造成刺激或过敏。

3.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仔细阅读控制面板上的指示,并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正确使用。

4. 请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肌肉放松状态,避免在使用时进行剧烈运动。

5. 每次治疗的时间、治疗程序和强度都应根据医生或专业康复师的建议进行调整。

6. 请勿将医用康复器械浸泡在水中或其他液体中,以免损坏设备和危及使用者的安全。

7.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感到任何不适或异常,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四、使用步骤1. 确保医用康复器械连接到稳定的电源,并确保电源线的连接牢固。

2. 将电极贴片正确贴附在治疗部位,确保其与皮肤充分接触。

3. 打开设备的控制面板,并按照指示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和参数,例如治疗时间、频率、脉冲宽度等。

4. 按下开始按钮开始治疗,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适时调节治疗强度。

5.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模式或参数,并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舒适度。

6. 当治疗结束时,记得按下停止按钮,并将电源关闭,断开电源线。

五、常见问题与解答1. 问:为什么在治疗过程中感到刺痛或瘙痒?答:可能是由于电极贴片与皮肤接触不良或治疗参数设置不当,建议重新贴附电极贴片或调整治疗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辅助步行训练器【用途】:是患者进行步行训练的辅助用具,能增加上肢支撑的面积,提高辅助步行的效果,适用于神经、骨关节系统疾病患者室内外进行步行训练。

【使用方法】:1、根据训练者身高调节台面高度:松开两端伸缩调节螺栓适当调节台面至训练者适宜高度为止,锁紧螺栓;2、调节手柄间距离至合适位置;3、推下训练器脚轮的制动机构,使训练器处于制动状态;4、将轮椅推入训练器内腔,在护理人员帮助下使训练者站立,上肢搁在台垫上,双手握住手柄;5、抬起脚轮的制动机构,推动训练器前移,进行步行训练;6、训练器可作前移、后退、侧移及打转等运动训练下肢活动度。

【注意事项】:1、训练前,康复师应对器材进行空载操作检查,使其处于完好正常状态方可使用;2、步行训练应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3、步行训练须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进行;4、步行训练以向前移动为主要方式,若进行后退步行训练必须取得康复师同意,并采取保护措施方可进行。

5、所有调节螺栓在调整后都应紧固牢靠;6、步行训练应遵守“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增加训练时间。

【名称】:活动平板【用途】:借助下肢力量带动平板进行步行训练,适合于各类患者的耐力训练、步态训练、下肢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也用于正常人室内健身运动。

名称:肩关节回旋训练器(肩关节康复训练器)【用途】:适用于改善肩、肘关节活动范围的回旋功能的训练。

【使用方法】:1、根据训练需要,可适当调节平台高度,向上扳动平台升降手柄,用手托起平台使其上升或下降,到合适位置时,放下平台升降手柄;2、根据需要,适当手柄或转动轴距离,放松回旋旋上的可调螺丝,拉长或缩短回旋臂至适宜,锁车螺栓;3、扳动阻尼调节手柄,适当调节阻尼值;4、手握手柄,作肩、肘关节旋转训练。

【注意事项】:1、训练前,应确认拉力器安装牢固方可进行训练;2、应在康复师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有序练习,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可根据训练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或训练时间;3、摇手柄时,不可用力过猛或将人体重力压在手柄上,防止器材脱离定体。

名称:肩关节回旋训练器(轮式)【用途】:适用于改善肩、肘关节活动范围的回旋功能的训练。

【使用方法】:1、根据训练需要,可适当调节平台高度,向上扳动平台升降手柄,用手托起平台使其上升或下降,到合适位置时,放下平台升降手柄;2、根据需要,调节力矩;3、扳动阻尼调节手柄,适当调节阻尼值;4、手握手柄,作肩、肘关节旋转训练;也可双手握方向盘,作回旋训练。

【注意事项】:1、训练前,应确认拉力器安装牢固方可进行训练;2、应在康复师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有序练习,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可根据训练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或训练时间;3、摇手柄时,不可用力过猛或将人体重力压在手柄上,防止器材脱离定体。

名称:前臂旋转练习器(前臂康复训练器)【用途】:适用于改善前臂旋转功能的训练。

【使用方法】:1、根据训练需要,可适当调节平台高度,向上扳动平台升降手柄,用手托起平台使其上升或下降,到合适位置时,放下平台升降手柄;2、可根据需要,适当调节前臂垫的距离;3、旋动阻尼调节手柄,适当调节阻尼值;4、前臂紧贴在前臂垫上,手握手柄作前臂旋转训练。

【注意事项】:1、训练前,应确认训练器安装牢固方可进行训练;2、应在康复师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有序练习,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可根据训练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或训练时间;名称:腕关节康复训练器【用途】:适用于改善腕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

【使用方法】:1、根据训练需要,可适当调节平台高度,向上扳动平台升降手柄,用手托起平台使其上升或下降,到合适位置时,放下平台升降手柄;2、扳动阻尼调节手柄,适当调节阻尼值;3、双手握住手柄做前后旋转运动,可先练习握手柄细端,再握粗端,以逐渐增加训练力度。

【注意事项】:1、使用训练器前,应确认训练器安装牢固方可进行训练;2、应在康复师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有序练习,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可根据训练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或训练时间;名称:肩梯【用途】:适用于的肩关节活动障碍的恢复性训练。

肩梯或以左右手轮换练习,逐步改善手指系统主动运动的灵活性、协调性。

【使用方法】:1、根据训练者的身高,调节肩梯高度,可调松螺栓,将肩梯抬高或降至适宜高度,锁紧螺栓;2、利用手指沿着阶梯不断上移,下移逐渐提高肩关节的活动范围;3、做手指逐级上移训练肩关节上抬同时,目光和头部也随着手指的移动上抬,还可锻炼手肌与颈椎关节的运动;4、训练时,训练者可正面对肩梯,手臂前伸练习,也可侧伸训练。

【注意事项】:1、使用肩梯前,应确认肩梯安装牢固方可进行训练;2、应在康复师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有序练习,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可根据训练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时间;3、在使用过程中,勿用力剧烈运动,摇摆晃动。

名称:上肢协调功能练习器(手指)【用途】:适用于训练上肢的稳定性、协调性功能,提高上肢的日常活动能力。

【使用方法】1、将练习器放在平坦的桌面上;2、手指捏住木株,沿曲线架移动,以锻炼手指活动能力。

【注意事项】1、使用练习前,康复师和护理人员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其要求与操作方法;2、练习应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可根据训练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训练时间。

名称:体操棒与抛接球(卧式)【用途】:适用于改善上肢活动范围的训练和提高肢体协调控制能力及平衡能力。

【使用方法】:一、带棒做操训练:1、患者两手臂前伸握棒,肘伸直,上举至头上;2、患者两手在身后握棒,肘后伸向后上方举;3、棒贴近背部,双肘尽量弯曲,作扩胸运动;4、棒放在背后,双肘弯曲夹住,挺胸,高抬腿作姿势训练;5、患者双手分别握住两根棒一端,康复师握住棒另一端,与患者步调一致前后摆动木棒,使上肢正确摆动;摆动时可双臂采用外展、下垂、弯曲、上举等姿势;6、屈肘,棒放于肩上,作保持动作;两手沿棒向外滑动,反复内外滑动。

二、抛接球练习:可一人手棒球,上下抛接;也可两人或三人组合,互相抛接。

三、以上训练可站立进行,也可坐着进行;训练后体操棒与抛接球应放置在搁架上。

【注意事项】:1、训练场应保持清洁无尘,有较宽敞的活动空间,带棒操作时,避免伤及他人;2、应在康复师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有序练习,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可根据训练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时间;3、不可用体操棒作打架等游戏,防止伤人及损坏产品。

名称:重锤式手指肌力训练桌【用途】:适用于手指屈伸肌抗阻肌力训练及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使用方法】:1、练习者可以站立或坐着进行手指肌力训练;2、练习者手心向上,将4个手指套入桌上的指套中,作向上拉动、握拳、放松如此反复做运动;3、练习者手心向下,将4个手指套入金属架端的指套中,顺着绳索方向向下拉起重锤,再放松,如此反复做运动;4、练习者可训练一个手指头,也可同时训练多根手指。

【注意事项】:1、练习者应在康复师的指导下确定重锤重量并进行训练;2、手指肌力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增加重锤重量和训练时间;3、手指肌力训练应动作轻缓,不得使用臂力大幅运动。

名称:哑铃(卧式)【用途】:适用于肌力和医疗体操训练。

【使用方法】:1、进行哑铃训练,可锻炼肩、肘、腕关节的屈伸活动度及肌力;2、用手握住哑铃,开始用轻重量,逐步增加重量进行训练;3、采用护胸、举高、换手、平衡等训练方式,并用时间计时训练;4、训练时,可采用站立、弯腰、躺等多种体态进行多种训练,逐步提高训练强度。

【注意事项】:1、应在康复师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有序练习,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可根据训练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训练难度或训练时间;2、训练者应注意安全,谨防哑铃掉下伤脚;3、禁止用哑铃作敲击工具。

名称:踝关节训练器【用途】:适用于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的主动或被动训练。

【使用方法】:1、根据训练者情况,可适当调节座垫前后距离;调节采用螺栓固定结构,将螺栓松开,适当移动座垫水平位后旋紧螺栓;2、训练者坐在坐垫上,双脚放在脚踏板上,将绑带扣好;3、握手柄适当前后摆动,作踝关节前后被动训练,摆动速度以踝关节可以承受为宜;手放下,也可作踝关节屈伸主动训练。

【注意事项】:1、应在康复师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有序练习,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可根据训练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或训练时间;2、踝关节被动训练时摆动手柄须轻缓、禁止快速,重力摆动手柄。

名称:站立架【用途】:适用于截瘫、脑瘫、偏瘫等站立功能障碍成年患者的站立训练,患者也可通过站立训练,预防或改善骨质疏松、压疮、心肺功能降低等疾患。

【使用方法】:1、将背托架右手的螺栓松开,掀起背架至垂直,患者坐轮椅进入站立架正面内腔,康复师和护理人员将患者双脚放在脚踏板上;2、康复师和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站起,并用臀部垫和绑带围患者臀部扣在绑带柱上,帮助患者完全站立;3、调节台面高度、调节胸托和背托,各部件都采用螺栓调节锁定,使患者感觉较为舒适;4、调节膝部托架,使患者下肢站直;5、患者双臂搁置在台面上,在进行站立训练的同时,可进行书写等练习;6、站立训练结束后,康复师和护理人员应先卸下背托架或将其翻转,然后松开臀部垫和绑带,帮助患者坐在轮椅上,并将双脚放置在轮椅踏板上,将轮椅从站立架移出。

【注意事项】1、使用站立架前,应进行空载操作检查,经确认处于完好正常状态方可使用;2、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应在康复师指导下和护理人员帮助下进行;3、站立训练应遵守“循序渐进”原则,逐渐增加训练时间;4、进行站立训练时,患者使用的臀部绑带必须贴合牢靠,不得松脱。

名称:踝关节训练器【用途】:适用于矫正和防止足下垂、足内翻、足外翻等畸形的训练。

名称:磁控阻尼康复车【用途】:适用于下肢关节活动障碍患者进行改善下肢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及协调功能的训练。

【使用方法】:1、根据训练者体型特征,适当调节坐垫高度:旋松坐垫调节管上的螺栓,抽出或压进坐垫调节管至适宜高度,再将螺栓旋进相应小孔中锁定;2、可适当调节扶手,扶手可360度旋转调节;3、阻尼调节器有“HIGRT”和“LOW”标识,将阻尼调节器手柄向上推档阻尼增大,反之减小;4、训练者坐在坐垫上,将脚踏板绑带绑好,开始作蹬踏运动。

【注意事项】:1、在使用训练前,应进行空载操作检查,经确认处于完好正常状态方可使用;2、训练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增加训练量;3、调节前扶手架时,必须将调节螺栓锁紧在螺孔中;4、使用训练器前,调节好可调脚垫,确保训练器平稳才可使用;5、训练结束后,将阻尼调节器手柄推至最低处,即阻尼力值最小处。

名称:肋木【用途】:适用于进行上、下肢体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训练、坐站立训练、平衡训练及躯干的牵伸训练。

【使用方法】1、训练者双手握肋木杠,双脚靠近肋木,身体尽量向后挺,保持、再拉动身体向前,可锻炼肘关节屈伸及上肢肌力;2、训练者双手握肋木杠,利用体重压向肋木,双脚距离肋木越远,矫正力越大;训练者双手高举握肋木杠,保持,悬空身体,锻炼肩上举受限;也可站立地面,双手握中部肋木杠,身体前屈,下压,锻炼肩关节伸展;3、身体背对肋木,手握肋木杠,利用体重下坠,矫正力可根据上肢承受能力,利用体重力;4、可握住肋木杠,进行站立、下蹲、弓步等训练,锻炼膝关节灵活度,也可进行站立保持训练;5、可进行攀爬训练,锻炼上、下肢体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6、训练者可逐层抓握肋木杠,使手臂伸展,并利用自身力牵引手臂进行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