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钢筋大全
钢筋知识最全的总结

钢筋知识最全的总结钢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建筑材料,也是混凝土构件的主要加固材料。
在建筑工程中,钢筋起到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的作用。
以下是钢筋知识最全的总结,将详细介绍钢筋的种类、标志符号、性能要求、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点。
一、钢筋的种类和标志符号钢筋的种类主要分为普通钢筋、热轧肋纹钢筋和高强度钢筋三种。
1. 普通钢筋:普通钢筋是由碳素钢制成的,主要用于一般的建筑结构中,其施工工艺简单,价格相对较低。
2. 热轧肋纹钢筋:热轧肋纹钢筋是在普通钢筋的表面加工纵向肋纹,增加其抗滑移和抗拉强度,提高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粘结力。
热轧肋纹钢筋通常用于承受大的荷载和振动的结构中,如大型桥梁和地震区的建筑物。
3. 高强度钢筋:高强度钢筋是通过调整钢材的成分和热处理工艺制成的,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
高强度钢筋主要用于需要承受高荷载的大型建筑物和特殊结构中。
钢筋的标志符号是由一系列数字和字母组成的,用于表示钢筋的具体规格和性能。
二、钢筋的性能要求钢筋的性能要求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三个方面。
1. 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指钢筋在受力时的强度、延伸性和抗冲击性等性能。
钢筋的拉伸强度是指在试验中钢筋发生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扭转强度是指钢筋在试验中扭转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
此外,钢筋的屈服强度、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也是衡量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2. 物理性能:物理性能主要包括钢筋的密度、热膨胀系数和导热系数等。
钢筋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钢筋质量,通常为7850kg/m3。
热膨胀系数是指钢筋在温度变化时单位长度的线膨胀量,导热系数是指钢筋导热能力的大小。
3. 化学性能:化学性能主要包括钢筋的化学成分、钢筋表面的锈蚀情况以及与混凝土中其他材料的相容性。
一般来说,钢筋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以保证其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稳定性。
三、钢筋的施工工艺钢筋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钢筋的预处理、构件的制作和钢筋的连接等环节。
钢筋识图大全完整

钢筋识图大全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 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 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 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 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 8@200(2)表示箍筋为φ 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 8@100(4)/150(表2)示箍筋为φ 8 ,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 Φ 22 ,3Φ 2表0示上部钢筋为3Φ 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 φ 12 ,3Φ表18示上部钢筋为2φ 12下, 部钢筋为3Φ18。
⑶ 4 Φ 25 ,4Φ 2表5示上部钢筋为4Φ 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 Φ 25 ,5Φ 2表5示上部钢筋为3Φ 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 Φ20 表示两根Φ 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 Φ 22+ (4Φ 12表)示2Φ22为通长,4φ架12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 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 Φ22+ 2 Φ表22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 φ 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 12 。
⑵ G4 Φ 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 14 。
⑶ N2 Φ 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 22⑷ N4 Φ 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 18 。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 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全2部5 伸入支座内。
⑵ 6 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 25,下排筋4Φ 25。
⑶ 6 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 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史上最全!各种钢材型号及理论重量大全

史上最全!各种钢材型号及理论重量大全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宽度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各种规格的螺纹钢的重量如何计算,是否有个标准?是多少?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m=0.617*D*D/100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kg,Φ6.5=0.26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0kg,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Φ6=0.222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kgΦ20=2.47kgΦ22=3kgΦ25=3.86kgΦ28=4.83kgΦ32=6.31kgΦ36=7.99kgΦ40=9.87kg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扁钢、钢板、钢带 W=0.00785×宽×厚方钢 W=0.00785×边长2圆钢、线材、钢丝 W=0.00617×直径2钢管 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不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工字钢 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槽钢 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备注: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最全钢筋符号识别大全精编版

钢筋符号识别大全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示方法中钢筋的标注: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标注方法:1。
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3Ф203:表示钢筋的根数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20:表示钢筋直径2。
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Ф8 @ 200: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8:表示钢筋直径@:相等中心距符号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各类钢筋的表示方法1.梁箍筋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箍筋加密区与蜚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A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
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2.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
注写时,须将架立筋写入括号内。
例:2B22用于双肢箍;2B22+(4A12)用于六肢箍,其中2B22为贯通筋,4A12为架立筋。
钢筋表大全(各种结构表格)

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公称质量表直径 d (mm ) 不同根数直径的计算截面面积(mm 2) 单根钢筋 公称质量 (kg/m ) 1 2 3 4 5 6 7 8 9 3 4 5 6 6.5 7.1 12.6 19.6 28.3 33.2 14.1 25.1 39 57 66 21.2 37.7 59 85 100 28.3 50.3 79 113 133 35.3 62.8 98 141 166 42.4 75.4 118 170199 49.5 88.0 137 198232 56.5 100.5 157 226 265 63.6 113.1 177 254 299 0.0555 0.0986 0.154 0.222 0.260 8 8.2 10 12 14 50.3 52.8 78.5 113.1 153.9 101 106 157 226308 151 158 236 339462 201 211 314 452616 251 264 393 565770 302 317 471 679924 352 370 550 7921078 402 422 628 9051232 452 475 707 1018 1385 0.395 0.415 0.617 0.888 1.208 16 18 20 22 25 201.1 254.5 314.2 380.1 490.9 402 509 628 760982 603 763 942 11401473 804 1018 1257 15211963 1005 1272 1571 19012454 1206 1527 1885 22812945 1407 1781 219926613436 1608 2036 2513 30413927 1810 2290 2827 3421 4418 1.578 1.998 2.466 2.984 3.853 28 32 36 40615.8 804.2 1017.91256.6 1232 1608 20362513 1847 2413 30543770 2463 3217 40725027 3079 4021 50896283 3695 4825 61077540 4310 5630 71258796 4926 6434 814310053 5542 7238 9161113104.834 6.313 7.990 9.865每米板宽内的钢筋截面面积表梁纵向钢筋单排最大根数(净保护层厚度:25mm)注:表内分数值,其分子为梁上部纵筋单排最大根数,分母为梁下部钢筋单排最大根数。
全部钢筋名称

1、纵筋1、纵筋所谓纵筋就沿梁竖向的上下部钢筋,但是腰筋除外。
主筋都可以叫纵向钢筋(纵筋)比较长的一般就是纵筋2、负筋负筋是负弯矩钢筋的简称,起的作用是抵抗负弯矩负筋就是梁或板顶部或面部的钢筋,因为一般的力学把下侧底部受拉的弯距规定为正弯距方向,所以顶部就是负弯距.受力筋就是我们说的底筋(沿受力方向,挑板可是在上面)分布筋就是与受力筋垂直的那个筋(起固定,传力等作用)负筋就是支座处四分之一短跨那个筋(在受力筋上面)不过悬挑结构以及阀板基础的梁、扳正好和上述相反板或梁面层的钢筋就是负筋,用来抵抗负弯距用的,因为负弯距产生面层的拉应力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
3、架立筋一般的说,架立筋是梁中用来架立箍筋的,差不多出现在三肢箍以上的梁,就是两边的筋是通过了,中部筋只有附加筋(也就是我们说的挑筋),如果没有架立筋的话,中部的那肢箍筋没法绑了,所以出现了架立筋.就是将梁中的箍筋架起来形成笼体的筋。
长钢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架立筋主要是梁中固定间距和受力筋位置所配置的钢筋。
(固定梁内受力筋和箍筋位置,构成梁内骨架的钢筋。
)1、纵筋所谓纵筋就沿梁竖向的上下部钢筋,但是腰筋除外。
主筋都可以叫纵向钢筋(纵筋)比较长的一般就是纵筋2、负筋负筋是负弯矩钢筋的简称,起的作用是抵抗负弯矩负筋就是梁或板顶部或面部的钢筋,因为一般的力学把下侧底部受拉的弯距规定为正弯距方向,所以顶部就是负弯距.受力筋就是我们说的底筋(沿受力方向,挑板可是在上面)分布筋就是与受力筋垂直的那个筋(起固定,传力等作用)负筋就是支座处四分之一短跨那个筋(在受力筋上面)不过悬挑结构以及阀板基础的梁、扳正好和上述相反板或梁面层的钢筋就是负筋,用来抵抗负弯距用的,因为负弯距产生面层的拉应力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
最全钢筋符号及钢筋强度等级代号清单

套管接头
—LL;—
精品文档
一级螺纹钢符号
二级螺纹钢符号
三级螺纹钢符号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 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用林料hpr23非预应力q235hrb335650非预应力預应力20mnsihrb406月牙肋合金钢65025mnsirrb400650预应力40si2ffnv标注钢筋的根数
精品文档
强度等at代号
外形
钢种
公称直径
皿・
符号(等级)
主要用途
常用林料
HPR23邱
20:表示钢筋直径
4>:表示钢筋等缰直径符号
8:表示钢筋直径
相等中心距符号
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OCtan>,
名称
團例
名ft
團侧
断面
带直闵的 钢筋端部"
1
半圆形弯沟的钢筋塔揺
广=
无弯钩的
钢筋端部
”O
带丝扣 钢筋轄部
/■//
半直钩的
1
洞筋端部
1i
//Z
i
半圆形弯钩 的钢筋鐸部
C―
无弯钩的
钢筋塔接
光覆
8—20
<
非预应力
Q235
HRB335
6—50
非预应力、預应力
20MnSi
HRB406
月牙肋
合金钢
6—50
25MnSi
RRB400+
6—50
4
f
预应力
40Si2ffnV
①标注钢筋的根数.直轻和等级
②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申心距
钢筋型大全

钢筋型大全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一,钢筋1,等级:R235(Q235),HRB335,HRB400及KL400钢筋.R235为光圆钢筋强度等级代号,其牌号为Q235,相当于原标准Ⅰ级钢筋,公称直径mm,以偶数2mm递增;HRB335,HRB400为钢筋牌号,其中尾部数字为强度等级,HRB335相当于原标准Ⅱ级钢筋;HRB400相当于原标准Ⅲ级钢筋,该钢筋公称直径mm,其中22mm以下(包括22mm,最小为6mm)以2mm递减,22mm以上为25,28,32,36,40,50mm(最大为50mm);KL400为余热处理钢筋的强度等级代号,钢筋级别相当于原标准的Ⅲ级钢筋,公称直径mm,尺寸进级情况与HRB相同.R235和Q235都是热轧光圆钢筋,屈服强度都为235MPa。
所不同的是R235是指热轧直条光圆钢筋,而Q235是指热轧圆盘光圆钢筋。
也就是说它们只是外观形态有所区别。
详细请查阅GB/T221-2000《钢铁牌号标示方法》及GB1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一)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中铁十八局集团祝勇热轧盘条是热轧型钢中截面尺寸最小的一种(其直径为5-30mm),大多通过卷线机卷成盘卷供应,故称盘条、盘圆或线材。
1 分类及代号①供拉丝用盘条,其代号为L;②供建筑和其他一般用途用盘条,其代号为J。
2 牌号表示方法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牌号表示方法与碳素结构钢基本相同。
3 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盘条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4 标记示例用Q235AF钢轧成的直径为6.5mm,A级精度,盘重大于或等于2000kg/盘的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其标记为:低碳钢热轧圆盘条6.5-A-V-GB/T701-1997Q235AF-GB700-88(二)低碳钢无扭控冷热轧盘条无扭控冷热轧盘条是在现代高速无扭机组,如45轧机、Y型轧机上用先进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盘条,尺寸精度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全钢筋大全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
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
(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图中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架立筋和贯通筋有什么区别?在钢筋布置上,架立钢筋是布置本跨的1/3.也就是说,本跨梁存在左右支座钢筋.通长钢筋是全长布置,架立筋从字面是就可以知道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筋,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的两角,这就是架立筋,从计算上没有受什么力,但实际上也受压。
用于定位的后来可以不用,无须计算,而结构架立筋则须计算。
架立筋起一定的受压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梁的承载力。
这是两个互相交叉的概念。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
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
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
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
负筋:就是负弯矩钢筋,弯矩的定义是下部受拉为正,而梁板位置的上层钢筋在支座位置根据受力一般为上部受拉,也就是承受负弯矩,所以叫负弯矩钢筋。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
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
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梁或板的面筋就是负筋)拉结筋:在无法同时施工的两个或多个构件之间预留的起拉结作用的钢筋就是拉结筋。
是加强框架填充墙与柱连结的受力钢筋,提高了填充墙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腰筋又称“腹筋”,他的得名是因为他的位置一般位于梁两侧中间部位而得来的,是梁中部构造钢筋,主要是因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条连接筋(梁侧的纵向构造钢筋实际中又称为腰筋)在梁高450mm,就应沿梁高两侧应设腰筋,所以数量上就不会少于2根。
腰筋的直径最小的直径为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同时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百分之0.3,在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之间还要配置拉结钢筋。
一般民用建筑的腰筋直径用16和18就可以了,拉筋用圆8。
图中悬臂梁,在其上部的钢筋为受力筋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KL7(3)300×700 Y500×250φ10@100/200(2) 2Φ25N4Φ18(-0.100)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4Φ25 2Φ25 4Φ25300×700N4φ10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N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纵向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G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2根12的纵向构造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N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构造筋的意思!7没有标注N 的就是构造钢筋G,G是15D,N是LaE钢筋算量基本方法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 +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类似首跨钢筋计算四、悬臂跨钢筋计算1、主筋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2、箍筋(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