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版语文八上13课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理解性默写
第13课《唐诗五首》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学期《唐诗五首》诗歌鉴赏野望 王绩 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惆怅、孤寂和意图归隐的情怀。
【中考链接】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1)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写景。
(2)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3)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的写景特色。
中间两联写薄暮中所见秋景。
颔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诗人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使整个画面鲜活起来。
这四句诗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幅山林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尾联通过运用伯夷和叔齐的典故有何表达作用?诗人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做朋友。
诗人借“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5、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黄鹤楼 崔颢原文 翻译 赏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傍晚时分我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望”字点题,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心情。
描写诗人在傍晚时分独自徘徊的场景,揭示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为下文写景做铺垫。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树木都染上了枯黄的颜色,起伏的山峦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更加萧瑟。
远景、静态描写,写薄暮中所见景物在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侧重宏观描绘,营造了秋日傍晚的静谧氛围,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寂苦闷的心绪。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鸟兽归来。
13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八年级语

第13课《唐诗五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借以分析诗歌,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精巧。
3.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1.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借以分析诗歌,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精巧。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师:“唐代是诗的时代。
”唐诗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佳作迭现,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走进历史,走进情怀,去感受唐诗独有的魅力。
(板书:唐诗五首)二、出示目标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借以分析诗歌,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精巧。
3.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生齐读三、教读《野望》1.了解律诗(1)律诗的基本特征课件出示:律诗:近体诗的一种。
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一般说来,每首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应是对偶句。
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2)把握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元代范德机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是艺术创作常用的结构技巧之一。
课件出示:一首律诗一般由四联构成,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格局。
首联,起,开门见山,直接扣题。
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
八上13课唐诗五首

八年级上册第 13 课的唐诗五首分别是《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一、《野望》——王绩1.原文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解析1.内容: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傍晚时分,诗人站在东皋纵目远望,心情彷徨,不知归依何处(“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接着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景图,树树都染上了秋色,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晖(“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赶着牛犊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归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然而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却没有相识之人,只能追怀古代的隐士伯夷、叔齐,长歌以抒发自己孤独抑郁的心情(“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主题与情感:表达了诗人在隋末唐初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下,自己怀才不遇、孤独寂寞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二、《黄鹤楼》——崔颢1.原文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解析1.内容:首联和颔联围绕黄鹤楼的传说展开,仙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在此悠悠飘荡(“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颈联则转换视角,描绘了眼前看到的景色,阳光照耀下,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芳草茂盛(“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尾联在日暮时分,诗人望着江上的烟波,不禁兴起思乡之愁,不知道故乡在何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主题与情感:这首诗既表达了对仙人的向往,又抒发了对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而最主要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使至塞上》——王维1.原文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课件(共4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 一首律诗一般由四联构成,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往往遵循 “起承转合” 的结构形式。
首联:起,睹物兴起,直接入题。 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 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 尾联:合,呼应开头,回扣主题。
朗读诗歌
朗读:品律诗之格律美。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是一首五言律诗,读前六句时语 调宜舒缓,读最后两句时语调宜惆怅。 可按“二三”式来划分朗读节奏,如:东 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朗读提示: 1.读准字音 2.读准节奏 3.读准停顿 4.读出情感
(3)《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从宰相被贬为荆州长史,王维作为张 九龄提拔的后辈,也受到牵连。奸臣李林甫假意提拔王维,让他担任监察御史出使 边塞凉州,慰问将士、察访军情,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写出塞时的沿途景色。
认识文体
默读:结合课文后面的阅读提示“关于律诗”内容,抢答关于律诗的知识题。 什么是律诗? 一般都有几言律诗? 律诗一般有几句?四联分别是什么?注意:古诗中每一个逗 号算一句。 这三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哪几句? 律诗一般是哪几句押韵?
朗读:品律诗之格律美。
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是一首七言律诗,朗读时 应注意韵脚,韵脚要读得饱满。 可按“四三”式来划分朗读节奏。 另外,还要把握感情基调,这首诗带 着淡淡的哀愁,朗读时要把这种情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唐诗五首》文本解读

《唐诗五首》文本解读1.《野望》(1)时代背景王绩由隋朝进入唐代后,在以秘书省正字的身份,在门下省等待诏令,不久辞官还乡(山西河津县)。
贞观,担任太乐丞,不久又回到家乡。
唐太宗贞观初年,王绩称病辞官,回到家乡,躬耕东皋即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之时。
(2)问题诠释“野”即东皋,交代自己眺望的地方,“望”,眺望,交代自己在东皋干什么。
“野望”意思是在野外东皋眺望。
(3)主旨(4)内容解读白话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首联:写傍晚时自己伫立东皋纵目远眺及惆怅徘徊的心情。
颔联:写眺望所见景色,满山秋色,落日萧瑟。
颈联:写眺望所见山村生活景象,牧人赶着牛群、猎人带着猎物下山回家。
尾联:写自己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隐士。
全诗描写了诗人辞官归隐家乡,暮色苍茫中,眺望所见山村秋色及农家生活景象,描写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他惆怅、孤寂的情怀(思考与探究一)。
(5)结构分析(6)写作特色①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一洗初唐诗的轻靡华艳。
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直接交代薄暮野望的地点,描写自己野望的动作和无所依傍的心理活动,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写秋树秋山的景象,秋色浓郁,落日满山,一派安详宁静。
②以动衬静,描写精彩准确。
颈联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朝廷动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牧人驱赶牛群而归、猎人满带获物而回山村农家生活景象,热烈活泼,欢快幸福,与上联满山秋色的静景形成鲜明对比。
③借典抒情,情景交融。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运用伯夷、叔齐的典故,写自己现实无同道,追怀先贤隐士的理想旨趣。
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
八上语文第十三课《唐诗五首》

唐代
我轻车简从到边疆去察看,经过了属国居延。像随风而去的蓬草飘出汉塞,似北飞的大雁飞入了胡地的天空。茫茫沙漠中远处独起的炊烟直上云霄,滔滔黄河边落日又大又圆。在萧关遇到了侦察的骑兵,得知都护还在前线。
记述了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反映了边塞生活,表达了诗人的孤寂、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升华后的慷慨悲壮之情。
2
黄鹤楼
崔颢
唐代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家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通过凭吊古迹,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愁情。
3
使至塞上
5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代
我乘舟远渡荆门外,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空中云霞如同绮丽的海市蜃楼。我更加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辞万里为我送行。
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4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湖水初涨,与云气相接。几只黄莺争着飞向朝阳的树唱歌啼鸣,不知谁家刚从南方飞来的燕子在衔泥筑巢。繁多的野花渐渐开放,光彩照耀,想要使人的眼睛迷乱,青草初长成,刚能淹没马蹄。我最爱湖东景色总觉走不完看不够,因为掩映于绿杨浓阴里的白沙堤别有一番景致。
通过对西湖早春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景的喜爱之情。
八上语文第十三课《唐朝代
诗意简析
主题分析
1
野望
王绩
唐代
黄昏伫立在东皋怅望,徘徊着不知归依何处。每棵树都披上枯黄的秋色,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余晖。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大家相对无言并不相识,诗人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实用教学设计

八上语文13《唐诗五首》实用教学设计涡阳八中臧文清野望王绩【作者简介】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初唐诗人。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
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
时天下大乱,弃官还乡。
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山(今宿州五柳风景区),自号“东皋子”。
三仕三隐。
实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注有《老》、《庄》。
王绩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
对于扭转齐梁绮靡诗风,为开创唐诗做出了重要贡献。
【写作背景】王绩入唐后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guàn)中以足疾罢归。
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之时。
【词语释义】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禽:泛指猎获的鸟兽采薇:比喻隐居不仕【诗歌翻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诗歌赏析】野望(五律)王绩首联叙事抒情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奠定感情基调(点题) (孤寂无依)颔联写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远景静景(静谧、悠闲、恬淡)颈联写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近景动景尾联抒情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孤寂惆怅(典故)(首尾照应,收束全诗)主旨:这首诗融情于景,通过对秋日山野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闲适中流露出彷徨、惆怅、孤寂的情怀。
【课堂检测】1、理解性默写:(1)《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野望》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野望》中使用典故抒发诗人孤独抑郁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答案:(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八上第13课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唐诗五首》学历案教材单元定位:《唐诗五首》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本单元是歌咏山水的古诗文,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而在唐诗中有大量优美的歌咏山水的篇章,本课的五首律诗或五言律或七言,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各不相同。
《野望》写田园风光,抒孤独彷徨之情;《黄鹤楼》写登临之景,抒吊古伤今、思念家乡之情;《使至塞上》绘塞外雄浑壮阔之景象,抒发个人荣辱沉浮的达观之情;《渡荆门送别》写辞亲远游所见景象,抒发对故乡依依惜别之情;《钱塘湖春行》点染西湖早春之气象,表达诗人内心喜悦之情。
学习诗歌,要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这些山川风物之灵秀,要品词析句,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
学习目标:1.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格律美。
2.赏析品味诗歌画面语言的过程中,提高鉴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3.知人论世探究诗人灵魂深处情怀学习过程【自主预习】熟读诗歌,结合诗歌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课中学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格律美及诗歌韵味。
学习活动一:默读课后“积累拓展六”,结合唐诗五首,完成以下学习任务,了解律诗的基本常识。
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把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写在对应的诗句旁2.圈出押韵的字。
3.根据“一二为平”、“三四为仄”标注出这首诗的平仄,读一读,体会韵律美4.找出找出这几首诗中,你觉得韵律最完美的诗句,你依据的是什么?(可以从用词,用韵,结构等方面说。
)学习活动二:再读五首诗歌,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完成下列连线《野望》雄健辽阔《黄鹤楼》雄浑壮阔《使至塞上》孤独清冷《渡荆门送别》空阔渺茫《钱塘湖春行》喜悦开朗第二课时学习目标:通过绘景品词,提高鉴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学习活动:请大家关注一下五首诗中的主体色彩词,给每首诗中的写景名句分别扩展一幅画面,并最好加入你的一点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鹤一去
,。
3、《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诗句是:
黄鹤一去
,
。
4、《黄鹤楼》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
晴川历历
,
。
5、《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日暮
,
。
6、 晴川历历
,
两句使用了叠词的修辞,描绘了江上美景,这繁荣之景也反衬出诗人 清冷的思乡之情。
7、 日暮
征蓬
,
。
8、《使至塞上》中既言事,又写景,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 子是;
征蓬
,
。
9、《使至塞上》中作者把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漠奇特壮丽的景象融合 在一起,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的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大漠
,
。
1、《黄鹤楼》中既融入了仙人乘鹤的传说,又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 的诗句是:
昔人
,
。
2、《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描绘黄鹤楼远景,抒发诗人对岁月 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是:
1、《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
相顾
,
。
2、《野望》中点明“望”的时间、地点的诗句是:
东皋
,
。
3、《野望》中描绘了恬静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树树
,
。
4、《野望》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是:
树树
,
。
5、《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
牧人
,
。
6、《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
征蓬 ,
。
3、《使至塞上》中抓住沙漠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描写塞外奇特壮丽 的风光,诗句是:
大漠
,
。
4、《使至塞上》中交代出使地点及目的的诗句是:
单车 ,
。
5、《使至塞上》中最能表现王维的“诗中有画”特点的诗句是:
大漠 ,
。
6、《使至塞上》中写作者轻车简从前往边境慰问将士的诗句是:
单车
,
。
7、《使至塞上》中用比喻手法表现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几处
,
。
3、《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
乱花
,
。
4、《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诗句是:
几处
,
。
5、《钱塘湖春行》中表明作者看不足、赏不够,乐而忘返的留恋之 情句子是:
最爱
,
。
6、《钱塘湖春行》中紧扣题目,表现诗人愉悦自得的情趣的诗句是:
最爱
,
。
7、《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情的句子是:
相顾
,
。
7、《野望》中描写秋天的静景的诗句是:
树树
,
。
8、《野望》中描写秋天的动景的诗句是:
牧人
,
。
9、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
依”,表现了诗人孤独无依彷徨抑郁的心情的诗句:
东皋
,
。
1、《使至塞上》中形容征程漫漫,艰苦行程的诗句是:
单车 ,
。
2、《使至塞上》中暗示诗人政治生涯漂浮不定的诗句是:
,
。
4、《渡荆门送别》中表达游子对故乡思念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仍怜
,
。
5、《渡荆门送别》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诗句是:
渡远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6、《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 诗句是:
仍怜
,
。
7、《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 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
月下
,
。
8、《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
山随
,。
9、《渡荆门送别》中比喻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的句子是:
月下
,
。
1、《钱塘湖春行》中点明春临西湖,并交代诗人游踪的诗句是:
孤山
,
。
2、《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 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
两句直抒胸臆,道出了心中深沉的思乡之感。
1、《渡荆门送别》中直扣主题,交代此行目的的诗句是:
渡远荆门
,
。
2、《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 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的诗句是:
月下飞
,
3、《渡荆门送别》中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 句是:
山随平野
乱花
,
。
8、《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天草长莺飞、百花初绽的两组对偶句是:
几处
,
。
,
。
9、《钱塘湖春行》诗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的诗句是:
几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