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8链霉菌形态结构几种常见霉菌形态结构观察2
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一微生物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重点练习油镜的使用;2.认识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特殊结构;3.练习手绘微生物图片。
二、实验原理1.细菌基本形态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3种: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球菌根据细胞分裂后排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杆菌分为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等,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
螺旋菌分为弧菌和螺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形态的细菌。
2.细菌特殊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
荚膜是某些细菌向细胞壁表面分泌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具有抗干燥、抗吞噬和附着作用。
鞭毛是某些细菌表面着生的1至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的丝状体,具有运动功能,在菌体上的着生位置、数目因菌种而异。
菌毛(又称纤毛)是在细菌体表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直硬,且数量较多的丝状体,与细菌吸附或性结合有关。
芽孢又称内生孢子,是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菌体内部产生的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休眠体,具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等特性。
3.真菌的结构特征菌丝是构成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一种管状细丝。
可伸长并产生许多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
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分为无隔膜菌丝和有隔膜菌丝。
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地需要,许多真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态,这些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变态。
比如吸器、假根、子实体。
4.放线菌的结构特征放线菌的形态比细菌复杂些,但仍属于单细胞生物。
链霉菌是典型的放线菌,其细胞呈丝状分枝,菌丝直径很小,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内无隔,故一般呈多核的细胞状态。
当其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就不断伸长、分支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同时在其上又不断向空间方向分化出颜色较深、直径较粗的分枝菌丝,这就是气生菌丝。
实验五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低等菌丝
霉菌特征简介
营养菌丝(有特化)-气生菌丝-子实体
形态构造
细胞结构
霉菌
放线菌
比较项目
营养菌丝有无隔膜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直径2~10微米
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无性孢子
无性和(或)有性孢子
营养菌丝的特化形态
气生菌丝特化 子实体 子实体:可形成有性或无性孢子的、有一定形状和构造的菌丝体组织
青霉的分生孢子穗-帚状结构
下次预习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和四大类微生物类群的菌落形态观察
根霉
产淀粉酶等,用于甜酒的酿制 生产多种有机酸 转化甾体类物质 a b 1、孢子囊 2、孢子囊壁破裂 3、囊轴(a)和囊托(b)
曲 霉
产蛋白酶、淀粉酶等,用于酱油的酿制 生产多种有机酸 产毒素
青 霉
帚状结构
生产青霉素 纤维素酶和有机酸等 果品、物品腐烂 产生毒素
实验内容与要求
(观察营养菌丝有无横隔、分生孢子梗着生位置、足细胞、顶囊、分生孢子着生位置、分生孢子。)
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示意图
课前复习总结
202X
1、什么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
第五次实验
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实验目的的形态结构特征
霉菌:能够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的统称,通常指菌丝体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霉菌菌丝:呈长管状,宽度 2~10微米;无隔或有隔,具1至多个细胞核
观察霉菌的要点:
区分营养菌丝有无横隔 一定要观察到特征性结构 特征性繁殖结构 菌丝特化的结构
湿室培养方法(参见p63) 简易制片法——水浸片乳酸石炭酸染色法(主要用于霉菌) 粘片法
为什么?
丝状微生物的主要制片方法
实验三 酵母菌、霉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三酵母菌、霉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一目的要求1.观察酵母菌的个体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2.掌握酵母菌的菌落特征及其与细菌菌落的区别。
3.学会识别霉菌的菌落特征,掌握霉菌的乳酸石炭酸制片法。
4.学习观察霉菌个体形态及各种无性孢子的方法。
5.学会观察放线菌的菌落特征,个体形态及其繁殖方式。
二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多数是圆形或椭圆形,其大小通常比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
用美蓝对酵母菌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进行鉴别。
2.霉菌形态比细菌、放线菌复杂,个体比较大,具有分支的菌丝体和分化的繁殖器官。
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观察时要注意菌丝直径大小,菌丝体有无隔膜,营养菌丝有无假根,无性繁殖形成的孢子是那一种?孢子是怎样着生的?3.放线菌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体或菌丝体的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
常见放线菌大多能形成菌丝体,紧贴培养基表面或深入培养基内生长的叫基内菌丝,基内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还能向空气中生长出气生菌丝,并进一步分化产生孢子丝及孢子。
孢子的表面光滑或粗糙、圆或椭圆,孢子有各种颜色,这些形态特点都是鉴定放线菌的重要依据。
三实验材料1.菌种(1)啤酒酵母、面包酵母、裂殖酵母、热带假丝酵母;(2)毛霉、黑根霉、青霉、黑曲霉;(3)白色链霉菌、红色链霉菌2. 0.1%的美蓝染色液,乳酸石炭酸溶液、乳酸石炭酸棉蓝溶液, 芽孢染色液、无菌水、盖玻片、载玻片,接种钩,接种铲。
四内容与步骤1.酵母菌(1)菌落特征和菌苔特征的观察。
观察菌落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形状、边缘整齐度、大小、颜色等,并用接种环挑菌,注意与培养基结合是否紧密。
【细菌菌落特征】 常见细菌特征性菌落

【细菌菌落特征】常见细菌特征性菌落细菌,酵母,霉菌的形态与菌落特征观察实验四、细菌,酵母,霉菌的形态与菌落特征观察一、实验目的细菌:观察食品中常见细菌的平板菌落特征,了解细菌的菌落在细菌形态学检定上的重要性酵母菌:1.学习并掌握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繁殖的基本方式2.学习区分酵母的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3.观察酵母的平板菌落特征,了解酵母菌的菌落在真菌形态学检定上的重要性霉菌:1.学习并掌握观察四类常见霉菌形态特征的基本方法2.掌握青霉,曲霉的小室栽片培养法,以便更好地观察其个体形态3.观察霉菌的平板菌落特征,了解霉菌的菌落特征在丝状真菌形态学检定上的重要性二、实验原理1.细菌:将单个微生物细胞或多个同种细胞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适宜条件培养,以母细胞为中心,在有限空间中大量繁殖,扩展成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群落,成为菌落。
若将某一纯种细胞大量密集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菌体生长的各菌落连接成片,称为菌苔。
各种细菌在平板上生成的菌落均具有一定特征,对细菌的分类,鉴定有重要意义,菌落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鉴定,计数等研究和选种,育种等实际工作中。
2.酵母菌:以出芽繁殖为主要特征的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细胞核与细胞质有明显分化,个体大小比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几十倍,酵母菌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主要有芽殖,裂殖与产生掷孢子和厚垣孢子。
有性繁殖通过结合产生子囊孢子。
酵母菌的母细胞在一系列的芽殖后若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不分离,就会形成藕节状的假菌丝,称假丝酵母。
美蓝是一种无毒的弱氧化剂染料,其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呈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
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为无色,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故可用美蓝鉴别细胞的死活。
微生物学实验10 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

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系实验报告题目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菌落及细胞形态的观察和比较,掌握区分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要点。
2、掌握观察放线菌孢子的方法。
3、掌握观察霉菌孢子及根霉假根的方法。
4、了解酵母菌子囊孢子形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三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霉菌形态比细菌、酵母菌复杂,个体比较大,具有分枝的菌丝体和分化的繁殖器官。
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形态单位是菌丝,包括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营养菌丝分布在营养基质的内部,气生菌丝伸展到空气中。
营养菌丝体除基本结构以外,有的霉菌还有一些特化形态,例如假根、匍匐菌丝、吸器等。
霉菌的繁殖体不仅包括无性繁殖体,例如分生孢子,孢子囊等,包裹其内或附着其上的有各类无性孢子;还包括有性繁殖结构,例如子囊果,其内形成有性孢子。
在观察时要注意细胞的大小,菌丝构造和繁殖方式。
放线菌一般由分枝状菌丝组成,它的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或有孢子丝三种。
放线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大部分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通过横割分列的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孢子丝形态多样,有直、波曲、钩状、螺旋状、轮生等多种形态。
孢子也有球形、椭圆形、杆状和瓜子状等等。
它们的形态构造都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和细胞质有明且分化,个体比细菌大得多。
酵母菌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园状、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有芽殖、裂殖和产生掷孢子;酵母菌的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酵母菌母细胞在一系列的芽殖后,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并不分离,就会形成藕节状的假菌丝。
2、三点接种法与霉菌菌落形态的观察霉菌的菌落形态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为便于观察,通常用接种针挑取极少量霉菌孢子点接于平板中央,使其形成单个菌落;或在平板上接三点,即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接种,经培养后同一菌种可形成三个重复的单菌落。
后一方法称为三点接种法。
《霉菌的形态和结构》PPT课件

2021/4/25
1: 如果是静止培养,霉菌往往在表面上生长,液 面上形成菌膜。 如果是震荡培养,菌丝有时相互缠绕在一起形 成菌丝球,菌丝球可能均匀地悬浮在培养液中 或沉于培养液底部。
2021/4/25
14
三、霉菌的繁殖
菌丝片段
繁殖方式
无性孢子
孢子
有性孢子
第四节 霉菌 一、霉菌的形态和结构 二、霉菌的菌落特征 三、霉菌的繁殖 四、霉菌的代表属
2021/4/25
1
霉菌和酵母同属于真菌。 霉菌:为丝状真菌的统称。凡是在营养 基质上能形成绒毛状、网状或絮状菌丝 体的真菌(除少数外),统称为霉菌。
按Smith分类系统,霉菌分属于真菌界 的藻状菌纲 、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类。
▪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霉菌能产生多种毒 素,目前已知有100种以上。例如:黄曲霉毒素, 毒性极强,可引起食物中毒及癌症。
2021/4/25
6
一、霉菌的形态和结构
霉菌的菌体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构成。 许多分枝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菌丝体。 菌丝是中空管状结构,直径约2-10µm。
霉菌菌丝类型:
按形态分:
是由菌丝生出的结构基本相似、形态相 同或略有不同两个配子囊接合而成。
接合孢子的形态:厚壁、粗糙、黑壳。
接合过程:两个相邻的菌丝相遇,各自 向对方生出极短的侧枝,称原配子囊。 原配子囊接触后,顶端各自膨大并形成 横隔,分隔形成两个配子囊细胞,配子 囊下的部分称配子囊柄。然后相接触的 两个配子囊之间的横隔消失,发生质配、 核配,同时外部形成厚壁,即成接合孢 子。
2021/4/25
2
霉菌的分布:
▪在自然界分布相当广泛,无所不在,而 且种类和数量惊人。
▪在自然界中,霉菌是各种复杂有机物, 尤其是数量最大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 木质素的主要分解菌。
放线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共26张PPT)

、乳酸石
炭酸溶液
、载片及盖
片、显
微
示(一无)霉隔菌菌菌丝落、特假征根的、观匍察匐枝镜、孢、子囊接梗、种孢子环囊 、接种针、酒精灯、蒸馏水等。
实验内容(放线菌)
(一)菌落形态的观察
观察放线菌菌落表面形状、大小、颜色、边缘,以及 有无色素分泌到培养基内等;
并用接种环挑取菌落,注意菌丝在培养基上着生的紧密情 况。
并用接种环挑取菌落,注意菌丝在培养基上着生的紧密情况。
(二)其他物品 (三)孢子形状的观察(印片染色法)
并用接种环挑取菌落,注意菌丝在培养基上着生的紧密情况。 高倍镜(400×)下观察灰色链霉菌和淡紫灰链霉菌的孢子及孢子丝。
图2-100为根霉属的接合孢子
%美蓝染液 实 验 二
孢子囊破裂后能观察到囊托及囊轴。
灰色 链霉菌
印片法或 直接观察法
个体形态及生殖方式图
(三)描述产黄青霉、黄曲霉、黑根霉的菌落 的颜色及特征
与培养
微生物 名称
大小
表面 形状
菌丝 颜色
孢子 颜色
菌丝 高矮
生长 密度
基 结合程
嗅 味
度
黑根霉
产黄青霉
黄曲霉
(四) 绘制产黄青霉、黄曲霉、黑根霉的个体 形态及生殖方式图
微生物名称
菌丝结构(及分化结构)
无性孢子
黑根霉(糖化酶、 示无隔菌丝、假根、匍匐枝、
酿酒)
孢子囊梗、孢子囊
产黄青霉(青霉素 示有隔菌丝、分生孢子梗及其
)
分枝方式、小梗
黄曲霉(蛋白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示有隔菌丝、足细胞、顶囊、
制酱油)
分生孢子梗及小梗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
几种常见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微生物实验报告几种常见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姓名:学号:系别:班级:日期:同组成员:一、摘要通过对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观察,了解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的形态结构知识。
实验结果为:1、酵母菌一般呈卵圆形、圆形、圆柱形或柠檬性。
菌落形态与细菌相似,但较大较厚,呈乳白色或红色,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
2二、实验目的1、学习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
2、学习酵母菌、霉菌观察方法。
3、了解酵母菌、霉菌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实验原理酵母菌:酵母菌多呈圆形、卵圆形,有的呈分支的菌丝状。
无性繁殖以出芽生殖为主,少数以分裂方式繁殖;有性生殖是通过不同遗传性的细胞接合产生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
子囊孢子可用孔雀绿进行染色观察。
观察细胞形态和内部结构可采用染色的方法。
美蓝是无毒性的染料,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成无色的还原型;而死亡细胞无此还原力,故被染成蓝色。
霉菌:霉菌可产生复合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高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菌种:产黄青霉、黑曲霉、黑根霉、总状毛霉、酿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斜面菌种。
2、培养基:PDA培养基、0.05%美蓝染液、5%孔雀绿染液、半固体PDA培养基、乳酸苯酚固定液等。
3、仪器及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酒精灯、镊子、滴管、吸水纸等。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酵母菌形态观察1、酵母菌活体观察及死亡率的鉴定(1)取酿酒酵母PDA斜面,以无菌水洗下菌苔制成菌悬液。
(2)取洁净载玻片一张,滴加0.05%美蓝染液1滴于载玻片中央,用接种环取酵母菌悬液与染色液混匀,染色2-3min,加盖玻片,在高倍镜下观察酵母菌个体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
绘图说明放线菌与霉菌自然生长状态的个体形 态特征。
思考题
怎样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然生长状态的 放线菌与丝状真菌?
犁头霉属和根霉属:有匍匐 菌丝、假根和囊托;
犁头霉属:孢囊梗不与假根 相对,孢子囊梨形;
曲霉
Aspergillus
青霉
霉菌的形态观察方法
插片法 玻璃纸法 印片法 试管直接观察法
直接制片观察霉菌
• 在载玻片上加1d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 液,用解剖针从菌落边缘处,挑取少量 菌丝(或取很薄的一层切片),先于 50%乙醇中浸一下,洗去脱落的孢子, 再放在载玻片上的染液中,用解剖针将 菌丝分开。盖上盖玻片,置低倍镜下观 察,必要时换高倍镜观察。
细菌分离——平板划线p32
分区划 线
放射划线
连续划线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玻璃纸法) 几种常见霉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 菌丝体 基内菌丝 气生菌丝 孢子丝
❖ 孢子
放线菌形态观察方法
插片法 玻璃纸法:玻璃纸是一种透明的半透膜,将灭菌的玻
璃纸覆盖在琼脂平板表然后将放线菌接种于玻璃纸上,经 培养,放线菌在玻璃纸上生长形成菌苔。观察时,揭下玻 璃纸,固定在载玻片上直接镜检。这种方法既能保持放线 菌的自然生长状态,也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期的形态特征。
印片法 试管直接观察法
霉菌的形态观察
菌丝 – 营养菌丝 粗细,足细胞,假根,隔膜 单核多核 – 气生菌丝 孢子梗,孢子囊 – 孢子
生长繁殖方式
霉菌的形态观察
根霉(Rhizopus)
毛霉(Mucor)
曲霉(Aspergillus) 青霉(Penicillium)
根酶
毛霉属:无匍匐菌丝、假
根和囊托;
实验 十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玻璃纸法) 几种常见霉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实验 九 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结果观察
实验 九 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结果观察
各类微生物统计:(CFU/g) 放线菌 细菌 霉菌
菌落计数 (p208 页)
1.单个菌落; 2.菌落数量; 3.分布状况.
10-5 358
结果与分析(p34)
1.(1)计数原则(p208)
根据平皿上菌落数与平皿内土壤悬液的稀释倍数算得每g土 壤中微生物的数量;
选择刚好能把细菌分开,而稀释倍数最低的平板(一般含菌落30~ 300个)计算每克土样中微生物的数量
比较不同生境微生物组成和数量;
思考题
为什么在放线菌计数时要加入10%的苯酚?而在霉菌计数时 要加入几滴80%的乳酸?如果要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从环境 中分离抗氨苄青霉素的微生物,应该如何进行?
352
363
10-6 35
33
38
例 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两个稀释 菌落总
报告方式
次
度菌落数
数
(CFU/mL)
10-1
10-2
10-3
之比
(CFU/
mL)
1
1360
164
20
-
16400
16000或
1.6×104
2
2760
295
46
1.6
37750
38000或
3.8×104
3
2890
271
60
2.2
27100
27000或
2.7×104
4 无法计 4651 513
-
513000
510000或
数
5.1×105527115-
270
270或
2.7×102
6 无法计 305
12
-
30500
31000或
数
3.1×104
每毫升(g)样品中菌落形成单位(CFU) (p208, p33 页) =同一稀释度3次重复的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