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题专项练(一)力学实验基础保分练

合集下载

2019高考物理精编优选冲刺练江苏专用:2实验+2选做保分练(1)Word版含解析

2019高考物理精编优选冲刺练江苏专用:2实验+2选做保分练(1)Word版含解析

2实验+2选做保分练(1)1.(2018·江苏高考,10)一同学测量某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如图1所示是该同学正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

请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2)实验测得的电阻箱阻值R和电流表示数I,以及计算的1I数据见下表:R/Ω8.07.0 6.0 5.0 4.0 I/A0.150.170.190.220.26 1I/A-1 6.7 6.0 5.3 4.5 3.8根据表中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R-1I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计算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 V;内阻为________ Ω。

(3)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在测出上述数据后,该同学将一只量程为100 mV 的电压表并联在电流表的两端。

调节电阻箱,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3 A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则该干电池的电动势应为________ V;内阻应为________ Ω。

图2解析(1)在连接电路前,首先要断开开关,电路中串联的电阻箱或滑动变阻器阻值要调节到最大,所以操作中存在的不妥之处是:①开关未断开;②电阻箱阻值为零。

(2)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先在坐标图中画出数据点,然后用直尺过尽可能多的点画出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

对题图1,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 =I(R +r),变化成R =E ·1I -r ,对照作出的R -1I 图象,可知R -1I 图象的斜率等于电池的电动势,可得E =1.4 V ,R -1I图象在纵轴的截距的绝对值等于电池的内阻,可得r =1.2 Ω。

(3)根据电压表的读数规则,题图2中电压表读数U =66 mV ,由题述知I =0.33 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流表内阻R A =UI =0.2 Ω。

对题图1,考虑到电流表内阻,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 =I(R +r +R A ),变化成R =E ·1I-(r +R A ),对照作出的R -1I 图象,可知R -1I 图象的斜率等于电池的电动势,可得E =1.4 V ;R -1I 图象在纵轴的截距的绝对值等于电池的内阻与电流表内阻之和,可得电池的内阻为1.0 Ω。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二实验题高分练二实验题高分练一力学基本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二实验题高分练二实验题高分练一力学基本

(二)实验题高分练一力学基本1.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线、砝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片等。

(1)该同学在实验桌上安装好所需的器材后(如图所示)准备进行实验,下面操作必要的是。

A.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固定打点计时器的那端适当垫高,以平衡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B.调节拉小车的细线使细线与长木板板面平行C.拉小车运动的砝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D.实验时,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2)该同学在得到的纸带上选取七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如图所示,图中x1=4.81 cm,x2=5.29 cm,x3=5.76 cm,x4=6.25 cm,x5=6.71 cm,x6=7.21 cm。

已知电源频率为50 Hz,则加速度的大小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利用弹簧和小物块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形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图甲所示,把弹簧放在带有刻度的水平桌面上,将弹簧的左端固定在桌面的“0”刻度处,弹簧的右端带有指针,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指针指示值为16.00 cm,只有在0~16 cm范围内桌面光滑。

该同学进行如下操作:(1)将物块靠近弹簧右端并缓慢压缩,当指针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弹簧的长度为cm。

记下弹簧的压缩量Δx,由静止释放物块,物块离开弹簧后,在粗糙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s停下,记下s的值。

(2)改变弹簧的压缩量Δx,重复以上操作,得到多组数据,并在图乙的坐标纸上描点。

请根据描出的点,作出s-Δx图像。

(3)根据作出的图像,能否直接得到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形变量之间的关系? (填“能”或“不能”)。

3.为验证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实验。

在自制的双层架子上固定带有刻度的木板,架子放在水平桌面上。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适当调整装置,将装置不带滑轮的一端稍稍垫高一些。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实验题标准练一 含解析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实验题标准练一  含解析

学需要验证的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在该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该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由于摩擦力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所以把木板搭在台阶上是为了平衡摩擦
.由于阻力的存在,该实验中小车增加的动能一定小于小车减少的重力势能.在该实验中还需要用天平测量小车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数据的处理等
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测量电路.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冷水和冰块,形成冰水混合物,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和温度计的示数,断开开关;
.在烧杯中添加少量热水,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和温度计的的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
①若某次测量中,温度计的示数为t,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
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为R=________.
本题考查探究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涉及仪器选取、电路设计、器材连接等,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热敏电阻中的最大电流约为I=E
R=30 mA,因此电流表选择量程为
15 kΩ×10 Ω,电流表采用外接法.
②如图所示。

历年(2019-2023)高考物理真题专项(力学实验)练习(附答案)

历年(2019-2023)高考物理真题专项(力学实验)练习(附答案)

历年(2019-2023)高考物理真题专项(力学实验)练习 一、实验题(1)已知打出图(b)中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均为为初始位置,将打出B、C、D、E位移区间AB AC AD AE AF()x 6.60 14.60 x∆34.90 47.30Δcm(3)从实验结果可知,小车运动的v-表示,其中k=________2cm/s,b=(4)根据(3)中的直线方程可以判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得到打出度大小A v=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作者的备注:此处绘图粗糙,连接遮光片小车与托盘砝码的绳子应与桌面平行;原卷中已说明,遮光片与小车位于气垫导轨上(视为无摩擦力)4.(2023ꞏ辽宁ꞏ统考高考真题)某同学为了验证对心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下实验:用纸板搭建如图所示的滑道,使硬币可以平滑地从斜面滑到水平面上,其中OA 为水平段。

选择相同材质的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进行实验。

测量硬币的质量,得到一元和一角硬币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12m m >)。

将硬币甲放置在斜面一某一位置,标记此位置为B 。

由静止释放甲,当甲停在水平面上某处时,测量甲从O 点到停止处的滑行距离OP 。

将硬币乙放置在O 处,左侧与O 点重合,将甲放置(1)实验中,拉动木板时__________(填“必须”或“不必”)保持匀速。

(2)用A m 和B m 分别表示木块A 和重物B 的质量,则m 和A B 0m m m n μ、、、、所满足的关系式为m =__________。

(1)用实验室提供的螺旋测微器测量摆球直径。

首先,调节螺旋测微器,拧动微调旋钮使测微螺杆和测砧相触时,发现固定刻度的横线与可动刻度上的零刻度线未对齐,如图(a)所示,该示数为___________mm;螺旋测微器在夹有摆球时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__________mm,则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___mm。

(2)单摆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如图(c)所示,其中角度盘需要固定在杆上的确定点O处,摆线在角度盘上所指的示数为摆角的大小。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题专项练一力学实验基础保分练20181226292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题专项练一力学实验基础保分练20181226292

实验题专项练(一)力学实验基础保分练1.(2018·全国卷Ⅰ)如图(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

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

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 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 cm。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 m/s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标尺的游标为20分度,精确度为0.05 mm,游标的第15个刻度与主尺刻度对齐,则读数为37 mm+15×0.05 mm=37.75 mm=3.775 cm。

弹簧形变量x=(3.775-1.950)cm=1.825 cm,砝码平衡时,mg=kx,mg0.100 × 9.80所以劲度系数k==N/m≈53.7 N/m。

x 1.825 × 10-2答案:3.77553.72.(2018·天津高考)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

(1)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B.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C.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D.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的拉力(2)该小组的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点位置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下图所示。

2019版高考物理通用版二轮复习力学3大题型押题练(一)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物理通用版二轮复习力学3大题型押题练(一) Word版含解析

力学3大题型押题练(一)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两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μ≠0),用轻弹簧将两物块连接在一起。

当用水平力F 作用在m 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 。

若用水平力F ′作用在m 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 ′=2a 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 ′。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F ′=2F B .x ′=2xC .F ′>2FD .x ′<2x解析:选D 由整体法可得F -(m 1+m 2)μg =(m 1+m 2)a ,F ′-(m 1+m 2)μg =2(m 1+m 2)a ,可知F ′<2F ;以m 2为研究对象可得,kx -μm 2g =m 2a ,kx ′-μm 2g =2m 2a ,可知x ′<2x ,D 选项正确。

2.如图所示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0~6 s 内的位移—时间图线(抛物线)。

若t =1 s 时,图线所对应的切线斜率为4(单位:m/s)。

则( )A .t =1 s 时,质点在x =5 m 的位置B .t =1 s 和t =5 s 时,质点的速度相同C .t =1 s 和t =5 s 时,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D .前5 s 内,合外力对质点做正功解析:选A t =1 s 时,题图图线所对应的切线斜率为4,则质点的速度为v 1=4 m/s ,由题意知,位移—时间图线为抛物线,即图线对称分布,3 s 末位移最大,图线对应的切线斜率为零,所以3 s 末速度为零,则前3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 m /s 2=-2 m/s 2,初速度为v 0=v 1-at 1=4Δv Δt 0-42m /s +2×1 m/s =6 m/s ,所以t =1 s 时,质点的位移:x =v 0t +at 2=6×1 m -×2×12 m =5 m ,故A 正1212确;t =1 s 和t =5 s 时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相等,则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故B 错误;质点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1 s 和t =5 s 时,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故C 错误;5 s 末的速度v 5=v 0+at 5=6 m /s -2×5 m/s =-4 m /s ,因为4 m/s <6 m/s ,所以前5 s 内质点动能减小,所以合外力对质点做负功,故D 错误。

高考物理力学综合实验题汇编 2019高考真题(共8题,有答案)

高考物理力学综合实验题汇编 2019高考真题(共8题,有答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力学综合实验题练习(共8题,有答案)高考物理力学综合实验题汇编2019高考真题(共8题,有答案)1.某同学利用图(a)的装置测量轻弹簧的劲度系数。

图中,光滑的细杆和直尺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一轻弹簧穿在细杆上,其左端固定,右端与细绳连接;细绳跨过光滑定m=)。

弹簧右端连滑轮,其下端可以悬挂砝码(实验中,每个砝码的质量均为50.0g有一竖直指针,其位置可在直尺上读出。

实验步骤如下:①在绳下端挂上一个硅码,调整滑轮,使弹簧与滑轮间的细线水平且弹簧与细杆没有接触;②系统静止后,记录砝码的个数及指针的位置;③逐次增加砝码个数,并重复步骤②(保持弹簧在弹性限度内):④用n表示砝码的个数,l表示相应的指针位置,将获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内。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在图(b)中补齐数据点并做出图像__________。

-图线的斜率α表示,(2)弹簧的劲度系数k可用砝码质量m、重力加速度大小g及l n9.80m/s,则本实验中k=________N/m(结果保表达式为k=________。

若g取2留3位有效数字)。

2.某兴趣小组用如题1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1)有两种工作频率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供实验选用:A.电磁打点计时器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为使纸带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应选择_______(选填“A”或“B”).(2)保持长木板水平,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实验中,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在砝码盘中慢慢加入沙子,直到小车开始运动.同学甲认为此时摩擦力的影响已得到消除.同学乙认为还应从盘中取出适量沙子,直至轻推小车观察到小车做匀速运动.看法正确的同学是_____(选填“甲”或“乙”).(3)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后,在砝码盘中加入砝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松开小车,小车运动.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的一段如题2图所示.图中纸带按实际尺寸画出,纸带上A 点的速度v A =______m/s .(4)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 ,再测出纸带上起点到A 点的距离为L .小车动能的变化量可用ΔE k =212A Mv 算出.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实验中,小车的质量应______(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接近”)砝码、砝码盘和沙子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合力做的功可用W=mgL 算出.多次测量,若W 与ΔE k 均基本相等则验证了动能定理.3.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PQ 滑下后从Q 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MN 上.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1)下列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有____________.A .斜槽轨道光滑B .斜槽轨道末段水平C .挡板高度等间距变化D .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钢球(2)为定量研究,建立以水平方向为x 轴、竖直方向为y 轴的坐标系.a .取平抛运动的起始点为坐标原点,将钢球静置于Q 点,钢球的________(选填“最上端”、“最下端”或者“球心”)对应白纸上的位置即为原点;在确定y 轴时______(选填“需要”或者“不需要”)y 轴与重锤线平行.b .若遗漏记录平抛轨迹的起始点,也可按下述方法处理数据:如图2所示,在轨迹上取A 、B 、C 三点,AB 和BC 的水平间距相等且均为x ,测得AB 和BC 的竖直间距分别是y 1和y 2,则12y y ______13(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可求得钢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结果用上述字母表示).(3)为了得到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同学们还提出了以下三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_.A .从细管水平喷出稳定的细水柱,拍摄照片,即可得到平抛运动轨迹B .用频闪照相在同一底片上记录平抛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平滑连接各位置,即可得到平抛运动轨迹C .将铅笔垂直于竖直的白纸板放置,笔尖紧靠白纸板,铅笔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将会在白纸上留下笔尖的平抛运动轨迹(4)伽利略曾研究过平抛运动,他推断:从同一炮台水平发射的炮弹,如果不受空气阻力,不论它们能射多远,在空中飞行的时间都一样.这实际上揭示了平抛物体_________.A .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C .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5)牛顿设想,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就一次比一次远,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 同样是受地球引力,随着抛出速度增大,物体会从做平抛运动逐渐变为做圆周运动,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BCDE 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______点,在打出C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 (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5.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中,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自由下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0.1s 拍1幅照片.(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米尺 B.秒表 C.光电门 D.天平(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a、b和c得到ab=24.5cm、ac=58.7cm,则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6.如图(a),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 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9.8 m/s2.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小数).7.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中,使用下列实验器材.(1)A 、 1.2m 的细线 B 、 2m 的弹性绳 C 、 带孔的小铁球 D 、 带孔的软木球 E 、光电门传感器应选用哪种绳________,应选用哪种球________,光电门的摆放位置为________(选填“最高点”或“最低点”)(2)右图为光电门传感器电流强度I 与t 的图像,则周期为(________)A 、 1tB 、21t t -C 、 31t t -D 、41t t -(3)甲同学用秒表做该实验,但所得周期比该实验得到的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8.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1)实验时需要下列哪个器材____A .弹簧秤B .重锤线C .打点计时器(2)做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下列的一些操作要求,正确的是____A .每次必须由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小球B .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记录小球位置C .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D .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3)若用频闪摄影方法来验证小球在平抛过程中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记录下如图所示的频闪照片.在测得x 1,x 2,x 3,x 4后,需要验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已知频闪周期为T ,用下列计算式求得的水平速度,误差较小的是____A .1x TB .2x 2TC .3x 3TD .4x 4T6 参考答案1.(1); (2)mg k a=; 109N/m 2.B 乙 0.31(0.30~0.33) 远大于3.BD 球心 需要 大于 0v =利用平抛运动的轨迹的抛物线和圆周运动知识证明即可4.A 0.233 0.755.A 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 9.76.sin cos g a g θθ- 0.35 7.A C 最低点 C 开始计时时,秒表太早按下,测量时间偏长,周期偏大8.B ACD 4332211x x x x x x x -=-=-= D。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实验题标准练(一) 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实验题标准练(一) Word版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实验题标准练(一)满分15分,实战模拟,15分钟拿到高考实验题高分!1.(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某种布料上的运动情况。

他将长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将其左端适当垫高,并在长木板的右半部分平整地铺上一块布料,该同学将小车以适当的初速度释放后,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通过反复调整木板左端的高度,他得到一系列打上点的纸带,并最终选择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附有刻度尺)进行测量。

取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

(1)根据刻度尺的示数可以判断,小车在A、E两点间做运动,在E、J两点间做运动。

J点对应的小车速度为m/s。

(2)该同学测出长木板左端与桌面间的高度差为4cm,木板长度为80 cm,则小车在布料上运动时的阻力与在木板上运动时的阻力之比为。

【解析】(1)从A、B、C……J各点对应的刻度值可知,小车在A、E之间,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均相等(均为1.80cm),故小车在A、E之间做匀速运动;在E、J之间,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减小,且差值相等(均为0.20cm),故小车在E、J之间做匀减速运动。

根据Δs=aT2可得加速度大小为a=5m/s2;从J到I,视为反向的匀加速运动,由x JI=0.8cm=v J T+aT2解得v J=0.35m/s。

(2)设木板倾角为θ,则sinθ==0.05,小车在木板上匀速运动,f1=mgsinθ,小车在布料上做匀减速运动,f2-mgsinθ=ma,解得==11。

答案:(1)匀速匀减速0.35 (2)11∶12.(9分)在“测定合金丝的电阻率”实验中:(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其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其直径d= mm。

(2)如图乙所示,将电阻丝拉直后两端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 和b上,刻度尺的中间有一个可沿电阻丝滑动的触头P,触头的另一端为接线柱c,当用手按下触头P时,触头P才与电阻丝接触,触头的位置可在刻度尺上读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题专项练(一)力学实验基础保分练1. (2018 •全国卷I )如图(a), 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

3 ⑹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

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 1.950 cm ;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 cm。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 m/s 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 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标尺的游标为20分度,精确度为0.05 mm游标的第15个刻度与主尺刻度对齐,则读数为37 mm+ 15X 0.05 mm = 37.75 mm= 3.775 cm。

弹簧形变量x= (3.775 - 1.950)cm = 1.825 cm ,砝码平衡时,mg= kx,mg 0.100 x 9.80所以劲度系数k= 乙—-2 N/m - 53.7 N/m。

x 1.825 x 10答案:3.775 53.72. (2018 •天津高考)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 图钉(若干个)。

(1)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有 ________ 。

A. 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B. 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C. 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D. 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的拉力(2)该小组的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点位置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下图所示。

其中对于提高实验精度最有利的是________ 。

3.0 M j if? ffH N*N円侮ND.5N 一 io*AB3.0 N—— lo«F.-1.0N•Fj=lJ N••«c D解析:(1)两细绳套拉力的合力不一定沿两细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故 A 错误。

同一次实验,用一个细绳套拉橡皮条和用两个细绳套拉橡皮条结点0的位置应相同,不同次实验结点0的位置可以不同,故B 正确。

为减小弹簧测力计摩擦和误差, 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正对测力计刻度,故C 正确。

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故D 错误。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测力计读数应适当大一些,标度应适当小一些,两分力夹角适 当大一些,标注细线方向的两点离结点应适当远一些。

故选B 。

答案:(1)BC (2)B3. (2019届高三•烟台模拟)A 、B 两位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 Hz ,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2的加速度为 ________ 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两同学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 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 与拉力F 的关系,分别得到如图丙中 A 、B 两条直线, 图线斜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A B 两同学用的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的关系为口 A ___________ 口 B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

解析:(1)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所打出的纸带,用公式 清公式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 x 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如果每5个点取一个点,则连续两点的时间间隔为t = 0.1 s , △ x = (6.49 — 6.34) X 10一2Ld T T△ x = at 2求解加速度,关键弄t 为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打点讣时曙乙m—3 2=1.5 X 10—m,得加速度a= 0.15 m/s。

F 1(2)当没有平衡摩擦力时有:F—f = ma故a = -—口g,即图线斜率为-,纵轴截距的大m m小为口g,观察图线可知口A> 口B。

答案:(1)0.15 (2)小车质量的倒数大于4. (2018 •河南南阳一中模拟)下面几个实验都用到了打点计时器。

①运用装置丙可以完成“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②运用装置丙可以完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③运用装置甲完成“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④运用装置乙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横朴(1) 运用装置丙完成“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是否需要平衡摩擦阻力?(选填“是”或“否”)。

(2) 如图丁为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部分,若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 1 mm,请问该条纸带是以四个实验哪一个实验时得到的?_________ (填实验的代码①②③④)。

(3) 由如图丁的测量,打C点时纸带对应的速度为 __________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小车存在阻力,对其规律的研究没有影响,因此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2) 根据推论公式△ x= aT2可以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并求出加速度a= X C—X A C 独9.80 m/s 2,由加速度大小可知,纸带属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得到的。

(3)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X BD 0.136 —0.076v c= = m/s = 1.50 m/s。

t BD 0.04答案:(1)否(2)④(3)1.50(1.49 〜1.52 均可)5. (2018 •齐鲁名校协作体联考)某同学利用倾斜气垫导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I,结果如图乙所示;b. 读出导轨标尺的总长L o,并用直尺测出导轨标尺在竖直方向的高度H0 ;c. 读出滑块释放处挡光条与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d. 由静止释放滑块,从数字计时器(图甲中未画出)上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

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乙读出I = ________ mm。

1(3)多次改变光电门位置,即改变距离s,重复上述实验,作出丁随s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当已知量t o、S o、I、H0、L o和当地重力加速度g满足1表达式^2= ___________ 时,可判断滑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t 0解析:(1)游标尺上共有20小格,精确度为0.05 mm ,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I=8 mm+ 0.05 X 4 mm= 8.20 mm 。

⑵欲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即Mgsin 0 =如十2, 0为气垫导轨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只需验证gs sin 0= 2 t 2,可见没有必要测量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3)由几何知识得H0 、「,“,1 2gH)S0sin 0=厂,当s = S0, t = 10时有门=—答案:(1)8.205 亠2gH)S0⑵没有(3) L l26. (2018 •东北三省四市二模)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

我们可以用两个光电门以及滑块A和B来探究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采用的实选填“有”或“没有”)必要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验步骤如下:a. 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 B的质量m、m Bb. 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 给B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记录B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为t Bd. B与静止在导轨上的A发生碰撞后,A向左运动通过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为t A, B向右运动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为t B‘(1)实验中测得滑块B上遮光条的宽度为d B ,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得出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立, 即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解析:(1)由于滑块上遮光条的宽度除以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即为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所以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滑块A上遮光条的宽度d A。

(2)由于系统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为0,故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在碰撞前系统的动d B . d A d B . .量为m「,取向左为正方向,故在碰撞后系统的动量为—m B t ,,则根据动量守恒有:d B d A d Bm = m —m B ,即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t B t A t B答案:(1)滑块A上遮光条的宽度d Ad B d A d B(2) nB—= nA——nB—7. (2018 •保定一模)几个同学在旱冰场闲聊时说起了滑旱冰的物理学知识,于是大家想要粗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设计好方案后按下列步骤进行:a. 在宽阔水平的场地上选取两个基准点为原点,分别沿相反方向画射线,选取一定长度为标度画上刻度;b. 两个同学穿好旱冰鞋分别站立在一个原点上,对推,旁边同学用智能手机跟拍;c. 改变对推人数,比如一方两个同学相互抱住,另一方一个同学,旁边同学拍下运动场景;d. 选取同学的运动轨迹基本沿着射线的视频,从视频中得到一些相关数据。

请回答:(1)要完成实验目的,选出下列你认为需要用到的数据_________________ 。

A. 本地重力加速度gB. 对推双方的质量m、mC. 对推双方滑行的标度数目n1、n2D. 互推过程的时间E. 旱冰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口⑵用选出的物理量写出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写出可能影响验证的某一个因素解析:⑴要验证的关系是:mv i= mv2;而v i= 2an 1, V2= 2an2,即m 2a n i= m :2an2, 即m .'n i= m n?。

则需要用到的数据是:对推双方的质量m、m以及对推双方滑行的标度数目n i、n2,故选B、C o(2) 用选出的物理量写出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m n i= m n2o(3) 可能影响验证的某一个因素:双方旱冰鞋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不同;地面平整程度不同;对推过程时间较长摩擦力的冲量较大;推开后同学身体有转动等等。

答案:(i)BC (2)m0i= n^n i (3)双方旱冰鞋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不同;地面平整程度不同;对推过程时间较长摩擦力的冲量较大;推开后同学身体有转动等等& (20i8 •开封模拟)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尤电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