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解决民生热点痛点问题课程(80分)

合集下载

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教案

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教案

《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了解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 掌握我国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关注社会民生问题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图片、视瓶等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社会民生问题的关注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民生问题的解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个人幸福的基础。

-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 我国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 如何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民生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课堂展示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组反映我国民生问题的图片或视瓶,如贫困地区学生的艰苦学习环境、城市农民工的生活状况等,引发学生对民生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提问学生:你们对这些民生问题有什么看法?你们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改善这些民生状况?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课1. 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1)讲解民生的概念,即人民的生计和生活,包括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

强调民生问题是关系人民裙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2)通过列举国内外的实例,如一些国家因民生问题突出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阻等,说明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国家稳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意义。

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课件六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课件六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课件六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课件六、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既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的重要考察内容。

而时政热点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应该关注。

本次课件将介绍最新的六个时政热点,围绕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主题展开。

二、背景介绍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生活,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力求实现共同富裕。

2. 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 区域协调发展为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致力于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旨在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5. 环境治理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6.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提高生产力、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时政热点解析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总任务。

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把实现乡村振兴同推进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展产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进步。

3. 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为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通过加强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间资源要素流动,推动地区间协同发展。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适应供给侧发展的新特点,通过淘汰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民生讲课主题题目大全

民生讲课主题题目大全

民生讲课主题题目大全
(最新版)
目录
1.民生讲课主题的重要性
2.民生讲课主题的分类
3.如何选择合适的民生讲课主题
4.民生讲课主题的实践应用
正文
一、民生讲课主题的重要性
民生讲课主题是民生问题教学的核心内容,它关系到教学的成败。

一个合适的民生讲课主题,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民生问题。

二、民生讲课主题的分类
民生讲课主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教育类:包括教育公平、教育资源配置等。

2.就业类:包括就业机会、就业歧视等。

3.医疗类:包括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资源分布等。

4.社会保障类:包括社会保障体系、养老问题等。

5.环境保护类: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6.公共安全类:包括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民生讲课主题
在选择民生讲课主题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
主题。

2.教学目标:应选择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题。

3.社会热点:应选择具有时效性的、与社会热点相关的主题。

四、民生讲课主题的实践应用
在实践应用民生讲课主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题的引入:应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等引入主题。

2.主题的讲解:应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主题。

3.主题的讨论: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当前干部群众最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及急需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当前干部群众最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及急需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当前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经过最基层的实践及充分的调研,当前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不能理解为新村庄建设。

新农村建设不能够片面理解为村容整洁,停留在一般的道路、河道的整治。

新农村建设要防止形式主义,决不能把农村建设搞成农村新一轮的大拆大建。

少数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只注重农村的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东西。

新的村庄规划建设能搞到什么程度,实际上是由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决定的。

同时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2、土地流转的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广阔农村出了一件大事,从五十年代初组织互助合作组、初期农业合作社开始的土地集中经营,三十多年后,一夜之间,突然全部分划到户,实行了中国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

面对这场暴风骤雨,难怪当时不有人惊呼:“集体化道路走了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可实践证明,这场“由合到分”的伟大土地革命,成功了!这是农村改革的前奏,这也导致了农村以后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成功。

从此,中国农民告别了缺衣少食的日子,逐步走向了温饱、而小康的生活。

时序又过了三十年,中国农村,特别是我们处于城乡结合部的郧县城关镇,鼓励和提倡开展农村土地集中经营,大力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这仿佛又形成了当年似的合作组织,又变回到了集体耕作。

农民一时间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当前农村留守的“3860”人员,外出打工不行,心里没底,开始担心土地流转后去向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高标准,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应当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

3、农民增收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农民增收致富面临农民思想观念落后、整体素质不高、劳动力转移困难、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政策性增收空间有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着力解决民生热点痛点问题答案80分

着力解决民生热点痛点问题答案80分

一、单选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我们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的社会治理体制。

A.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制度保障
B.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C.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政策保障
D.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社区参与、法治保障
2. 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A.教育强国
B.科技强国
C.创新强国
D.理论强国
二、多选 ( 共 1 小题,总分: 20 分)
1. 当前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民生痛点问题包括()等。

A.学前教育“入园难”
B.城镇学校“择校热”“大班额”问题
C.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D.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
三、判断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教育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正确
错误
2.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正确错误。

增进民生福祉 教案

增进民生福祉 教案

增进民生福祉教案教案标题:增进民生福祉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民生福祉,以及为什么增进民生福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 掌握一些能够增进民生福祉的方法和途径。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民生福祉: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了解民生福祉的定义和内涵,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2. 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增进民生福祉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增进民生福祉的方法和途径:a. 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介绍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制度,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以及相关政策和法规。

b. 促进教育发展:讲解教育的重要性,介绍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以及教育改革的措施。

c. 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介绍就业政策和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和就业市场。

d. 加强社会保障:介绍社会保障制度,如失业保险、住房保障等,以及相关政策和法规。

e. 提高社会文化水平:讲解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介绍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如图书馆、博物馆等。

f. 增强社会公平和正义:讲解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贫富差距,建立公平的社会制度。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对民生福祉的理解和认识。

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增进民生福祉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采取的方法和效果。

3.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扮演政府官员、社会工作者等角色,模拟讨论如何增进民生福祉的措施和政策。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社会福利机构、教育机构等,了解实际的工作和情况。

5.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整理所学内容,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同学了解不同的增进民生福祉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评估:评估学生对民生福祉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增进民生福祉的方法和途径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的评估:评估学生分析案例和讨论的能力,以及对增进民生福祉的措施和政策的思考和提出。

改善民生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改善民生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改善民生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当今社会中,民生问题是每个国家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民生问题不仅关乎个人的生活品质,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民生问题在许多国家仍然存在,并且有时甚至会恶化。

因此,为了改善民生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低收入问题在许多国家,低收入家庭的数量仍然相当可怕。

这导致了很多家庭无法获得足够的经济支持,生活质量低下。

低收入问题的解决方案有:1.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确保低收入工作者能够获得相对合理的收入。

这对于缓解低收入家庭的经济压力非常重要。

2.提供职业培训政府可以投资于职业培训项目,帮助低收入家庭的成员获得更好的技能和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3.扩大社会福利政府可以增加对低收入家庭的社会福利支持,包括住房补贴、医疗保险和教育补助金等,以帮助这些家庭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二、医疗保健问题在一些国家,医疗保健问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民生问题。

许多人由于经济原因而无法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这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解决医疗保健问题的方案包括:1.加强公共医疗服务政府可以增加对公共医疗服务的投资,提高医疗设施和医生的数量和质量,以确保人民能够获得及时、质量好的医疗服务。

2.推动医保制度改革政府可以通过改革医保制度,扩大覆盖范围并提高报销比例,以减轻民众的就医负担。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的医疗保障。

3.提倡健康保健知识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重视和认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因疾病造成的医疗开支。

三、教育问题教育是每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但在一些地区,教育问题却是十分突出的。

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有:1.提高教育投入政府可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学校的建设和教学设施的质量,提高教师的待遇,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遂宁持续开展年度“群众最不满意的十件事”整治

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遂宁持续开展年度“群众最不满意的十件事”整治

“现在已经办理了近百户。

”1月12日,遂宁市区天友花千里售楼部不断有人来补签购房合同。

由于欠交土地出让金等诸多原因,2017年底天友花千里被责令停工,一些交了购房定金的业主心急如焚。

在遂宁2018年度“群众最不满意的十件事”整治行动中,“部分楼盘未批先售,不能网签备案问题”被评为群众最不满意的首件事后,在遂宁市住建局的积极推动下,花千里项目已复工,并将于2018年11月底补齐所有手续。

“群众不满意的事,就是我们需要下功夫解决的事。

”遂宁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2017年开始开展年度“群众最不满意的十件事”整治行动,认真解决群众“痛点难点焦点”,切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群众事、无小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三次全会分别要求“在解决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上下功夫”“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

创新开展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正是遂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探索实践。

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2018年4月整治行动启动,遂宁市纪委监委推动市委常委会专门审定“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推动市委专题安排部署全市整治工作,推动市级领导亲自研究整治问题20余次。

如何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呢?在整治过程中,遂宁始终坚持问需于民,督促相关主责部门通过“大梳理”“大走访”“大调查”“大收集”活动将群众的心愿心声收集上来,先后走访贫困群众7万余人次、老党员2万余人次、信访群众3100余人次,发放有效调查问卷8800余份,群众投票达7万余票,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遂宁持续开展年度“群众最不满意的十件事”整治文/本刊记者徐浩程通讯员李奖市住建局对楼盘未批先售行为进行检查(余勇君/图)。

68主要收集到33类群众不满意事项。

同时,遂宁始终坚持问计于民,创新推进开展“我为遂宁献一策”“市民圆桌会”“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带着群众参与整治,集聚群众智慧解决问题,先后征集相关整治建议830余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