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和追捧的旅游形式。
在这种背景下,我公司计划开展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旨在挖掘和保护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旅游体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该项目的目标是:1.挖掘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和项目;2.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加游客留存率;3.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腾飞。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当前,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
他们渴望能够亲身体验当地的文化特色,认识并了解当地的历史和传统。
因此,文化旅游项目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项目资源分析:本地区历史悠久,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如传统手工艺品、民俗文化、历史古迹等。
这些文化资源是开展文化旅游项目的有力支撑。
3.技术可行性分析:文化旅游项目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利用移动应用程序、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4.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通过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展,当地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
与此同时,项目的推动也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5.社会环境可行性分析:文化旅游项目旨在挖掘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为社会提供更多文化交流和了解的机会,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三、项目实施方案1.挖掘和保护文化资源:通过对当地文化资源的调研和评估,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保护和开发。
同时,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确保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提供便捷的旅游信息和服务,优化旅游体验。
3.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游客需求,开展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体验、民俗文化展示、历史古迹导览等。
4.提升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加大对文化旅游项目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而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因此,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本报告将对一项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计划在一个历史悠久且地理环境优越的城市开展文化旅游开发。
项目主要包括文化景点的修缮和开放、文化活动的举办、文化产品的开发等方面。
三、市场分析1.旅游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需求逐渐增长。
该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
2.竞争分析:该城市附近存在一些类似的文化旅游项目,但规模有限且缺乏特色。
本项目可以通过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和独特的文化产品来与竞争对手区分开。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本项目的开发和运营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但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门槛。
相关技术已经成熟,并且项目团队中拥有相关专业人才的支持。
3.社会可行性:本项目的开发将促进该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渠道。
同时,通过文化旅游的推动,可以提升该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
五、项目风险分析1.政策风险:可能会有相关政策的调整,对项目的开发和运营产生影响。
2.竞争风险:其他地区或文化旅游项目可能会进入该市场,对项目造成竞争压力。
3.自然风险: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可能会影响游客的出行和活动,降低项目的盈利能力。
六、项目推进计划1.确定项目具体内容和范围;2.研究市场需求,制定项目运营计划和营销策略;4.开展项目建设和修缮工作,准备文化活动和产品;5.进行试营业,收集游客反馈,做好项目调整和优化;6.正式开业,营销推广,吸引更多游客;7.定期评估项目的运营状况,做好运营管理和市场调整。
七、结论通过对该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我们认为该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合理的策划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并实现盈利。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文化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休闲方式。
因此,在该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我们选择规划建设一个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旨在满足人们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并提升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水平。
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开发旅游景点和推广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并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同时,通过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二、项目内容和规划1.景点开发:根据所在地的文化资源,规划开发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例如历史古迹、文化博物馆、传统工艺体验等。
同时在景点周边提供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例如酒店、餐饮、交通等。
2.文化活动推广: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例如传统节日庆祝、艺术展览、传统表演等,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并与当地居民合作,让他们参与其中,体验和传承当地的文化。
3.文化产品开发: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例如手工艺品、特色食品等,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当前社会对文化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文化体验和知识的获取。
因此,该项目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吸引更多的游客。
2.资源条件:项目所在地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例如历史古迹、传统手工艺等,可以为项目提供良好的基础。
3.政策支持:当前政府对于发展旅游业和保护文化遗产都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因此该项目可以享受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优惠政策。
4.经济效益:通过开发旅游景点和推广文化活动,将带动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5.社会效益: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和推广当地文化,提高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增强社会和谐稳定性。
四、项目风险和对策1.市场风险:无法吸引足够的游客。
对策: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游客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规划开发项目。
2.经营风险:管理不善导致项目效益不佳。
对策: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培训项目管理人员,确保项目运营顺利。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文化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
景区将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民俗、独特的手工艺等,并结合现代旅游需求,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三、市场分析(一)市场需求1、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增长,人们对文化旅游的兴趣日益浓厚,追求深度、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渴望逃离喧嚣,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与放松。
(二)目标市场1、以周边城市的居民为主,包括上班族、家庭游客和学生群体。
2、吸引国内其他地区的游客,特别是对当地文化有浓厚兴趣的游客。
(三)市场竞争1、周边地区已有一些类似的文化旅游景区,但本项目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创新的旅游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体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
四、项目选址项目选址在_____,该地区具有以下优势:1、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为项目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交通便利,便于游客的抵达和疏散。
3、周边配套设施相对完善,能够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五、项目建设内容(一)文化展示区建设博物馆、民俗村等,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
(二)休闲度假区建设度假酒店、温泉浴场、特色餐厅等,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闲度假环境。
(三)生态观光区开发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让游客亲近自然,感受生态之美。
(四)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购物街区等配套设施,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六、项目运营模式(一)门票收入通过收取景区门票,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二)旅游产品销售销售特色旅游纪念品、手工艺品等,增加收入。
(三)餐饮和住宿服务提供高品质的餐饮和住宿服务,获取利润。
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第一部分文化旅游项目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文化旅游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二)项目的承办单位(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四)项目的主管部门(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六)项目建设地点二、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调试费万元、土地购置及整理费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基本预备费万元、涨价预备费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万元。
项目所需投入总资金万元。
项目建成后,年营业收入万元,年增值税万元、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年利润总额万元、所得税万元、年税后利润万元,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销售利润率,税后投资回收期年,税后内部收益率,盈亏平衡点,年税金总额万元。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第二部分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背景(一)项目政策层面发起背景1、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2、产业政策3、技术政策(二)项目市场层面发起背景1、市场发展阶段、趋势、特点2、市场发展前景(三)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1、公司在技术方面的积累2、公司在市场方面的积累3、……(四)……二、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必要性(一)产业发展的要求(二)市场发展的要求(三)企业发展的要求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可行性(一)经济可行性(二)政策可行性(三)技术可行性(四)模式可行性(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第三部分文化旅游项目市场需求分析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东川红土地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篇 项目背景一、红土地镇基本情况红土地镇是一个新组建的镇。
2005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原法者乡、原新田乡,合并设立红土地镇,因境内拥有世界著名的红土地而得名,位于东川区西南部,距东川主城区75公里,西沿轿子雪山山麓走向与禄劝县转龙镇、乌蒙乡、雪山乡接壤,南与寻甸县凤仪乡、联合乡、金源乡相接。
全镇国土面积322.93平方公里,境内山多谷深,多为河流峡谷地带,全昆明市最高海拔4344.1米的雪岭也雄踞于红土地镇内,全镇最低海拔1450米,相对高差2894米,属典型的立体气候。
全镇现辖15个村民委员会,122个村民小组,134个自然村,2006年末全镇总人口22249人,分布有彝、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0%;200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39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4.2元;全镇财政收入完成61.85万元。
红土地镇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并存,境内轿子雪山与红土地互为链接,交相辉映。
东川红土地被专家认为是全世界除巴西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景象比巴西红土地更为壮美。
近几年来,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外摄影家捕捉最美的镜头的发烧级摄影胜地。
层层叠叠的梯田里,火红的土壤上,一年四季洋麦花、荞子花、洋芋花、油菜花和萝卜花交替开放,色彩斑斓炫目,鲜艳浓烈的色块一直铺到天边。
奇丽的色彩,映衬着高原上特有的蓝天白云,不断的风云变幻,演绎出无穷无尽的巨幅长轴画卷,令无数游客流连其中,乐不知返。
红土地在网上的知名度日益提高,迄今全国各地的各类网站已发布了近万条有关红土地的图片和文字信息,“让人无数次震撼的红土地”、“无法想象、让人惊叹的奇景”、“色彩的国度”、“红绿交织成的美丽画面”、“东川红土地气势迫人”、“大地原来可以如此绚丽”、“激情燃烧的高原”、“奇异的红土地、大地色彩的律动”、“疑是彩霞落九天”、“那里有世间最美的土地,还有世间最好的乡人,如果不去那就白活了”等等赞美之词不绝于耳,无不证明东川红土地拥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报告

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文化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传统旅游相比,更加注重游客对目的地文化内涵的体验和感知。
随着人们对文化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方式。
国内的文化资源丰富而独特,但在开发和利用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本项目旨在通过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充分展示和推广国内的优秀文化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其中。
二、项目介绍1.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活动,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项目内容(1)确定文化旅游目的地:选择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内涵的地方作为目的地,比如庙宇、古镇、民俗村等。
(2)开展文化展览和表演:举办艺术展览、传统表演等文化活动,向游客展示当地的文化特色。
(3)开展体验式旅游活动:在目的地提供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传统美食制作等体验式活动,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
(4)建设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文化博物馆、传统工艺品展示中心等设施,提供文化教育与体验。
三、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不断提高,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尤其是在大城市,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文化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
此外,国内外游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在不断增加。
2.竞争分析虽然文化旅游项目的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同类型的项目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创新的旅游产品,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本项目所需的技术并不复杂,一些基础的展示和表演设施即可满足需求。
对于展览和表演活动,需要与当地的艺术团体、文化机构等合作,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2.经济可行性由于文化旅游项目的市场潜力巨大,项目投资回报率较高。
但是项目初期的投资较大,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确保项目的盈利能力。
3.社会可行性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
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1)第一节项目背景 (1)第二节项目概况 (2)第三节研究过程 (5)第四节主要结论 (6)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第一节区域概况 (9)第二节现状及问题 (12)第三节旅游产业客源市场分析 (22)第四节某围屋文化旅游规划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0)第三章工程方案拟定 (32)第一节工程设计原则 (32)第二节工程设计方案拟定 (35)第三节道路工程其它内容 (38)第四节集散广场与停车场工程 (42)第五节餐饮、商业、医疗服务区建设 (44)第六节展示陈列场馆设施建设 (46)第七节供水、供电管网设施建设 (47)第八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49)第九节消防设施建设 (51)第四章实施方案 (53)第一节建设项目分阶段划分 (53)第二节进度安排 (54)第三节项目建设的质量保证体系 (55)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7)第一节主要工程数量估算 (57)第二节项目投资估算 (58)第三节资金筹措 (60)第六章效益评价与分析 (62)第一节工程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经济效益分析 (63)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69)第一节沿线环境现状 (69)第二节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69)第三节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70)第三节减少工程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节能分析与评价.. (74)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76)第一节结论 (76)第二节建议 (76)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一节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某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某县旅游局、某县文化局3、可行性报告研究编制依据(1)、某县文化局《工程可行性报告研究委托书》(2)、某县城市建设发展规划(2003—2020年)(3)、某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7年)(4)、某县客家围屋保护工程三年规划(2008-2010年)(5)、某县旅游发展规划(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某某省文物保护中心《某某某县关西新围保护规划》(8)、某某省文物保护中心《某某某县燕翼围保护规划》(9)、《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组成规定》(10)、业主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4、编制原则(1)遵循某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总体规划的布局,以科学的发展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比选,优化技术路线,力求方案合理;(2)在某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小城镇综合开发建设工程的要求,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特点,主要建设工程的开发时序和地区开发规划进行本报告的编制工作;第二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范围项目由“三个线区”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1)第一节项目背景 (1)第二节项目概况 (2)第三节研究过程 (5)第四节主要结论 (5)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第一节区域概况 (8)第二节现状及问题 (11)第三节旅游产业客源市场分析 (20)第四节某围屋文化旅游规划概况 (23)第五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6)第三章工程方案拟定 (27)第一节工程设计原则 (27)第二节工程设计方案拟定 (29)第三节道路工程其它内容 (31)第四节集散广场与停车场工程 (36)第五节餐饮、商业、医疗服务区建设 (37)第六节展示陈列场馆设施建设 (39)第七节供水、供电管网设施建设 (39)第八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40)第九节消防设施建设 (42)第四章实施方案 (43)第一节建设项目分阶段划分 (43)第二节进度安排 (44)第三节项目建设的质量保证体系 (45)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7)第一节主要工程数量估算 (47)第二节项目投资估算 (47)第三节资金筹措 (49)第六章效益评价与分析 (50)第一节工程效益分析 (50)第二节经济效益分析 (51)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56)第一节沿线环境现状 (56)第二节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56)第三节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56)第三节减少工程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 (57)第八章节能分析与评价 (60)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62)第一节结论 (62)第二节建议 (62)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一节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某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某县旅游局、某县文化局3、可行性报告研究编制依据(1)、某县文化局《工程可行性报告研究委托书》(2)、某县城市建设发展规划(2003—2020年)(3)、某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7年)(4)、某县客家围屋保护工程三年规划(2008-2010年)(5)、某县旅游发展规划(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江西某县关西新围保护规划》(8)、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江西某县燕翼围保护规划》(9)、《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组成规定》(10)、业主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4、编制原则(1)遵循某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总体规划的布局,以科学的发展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比选,优化技术路线,力求方案合理;(2)在某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小城镇综合开发建设工程的要求,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特点,主要建设工程的开发时序和地区开发规划进行本报告的编制工作;第二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范围项目由“三个线区”构成。
根据某县的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和围屋公布情况,把某县围屋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分为三个“线区”:1、龙关线区:覆盖某镇、里仁镇、关西镇等乡镇,代表性围屋有关西围、西昌围、沙坝围、渔仔潭围、猫柜围、隘背围、栗园围等十多个围屋;2、龙小线区:覆盖桃江乡、渡江镇、程龙镇等乡镇,代表性围屋景点包括龙江围、曾屋围、马头岭围、新太水围、象塘荷恩堂围、红星(上、中、下)围等围屋建筑群;3、横黄线区:覆盖105国道至九连山沿线乡镇,代表性围屋景点有大坝田心围、南亨昌萌围、临塘黄竹陂圆围、杨村乌石围、杨太围、燕翼围、蔡屋围、坳下围等围屋建筑群。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为6类:本项目主要考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涉及对围屋本身的修理整治,基本内容为6个方面:1、集散广场:主要包括各围屋点的游客中心、停车场;2、道路:交通线至围屋景点的连通道、围屋步行观景道路;3、服务区:医疗卫生和餐饮服务区;4、陈展场馆;客家文化陈列展示场馆和活动线路设施;4、管网:供电线路、供排水管线;5、环卫:旅游公厕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6、消防:消防设施。
三、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1、道路建设:道路建设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对本项目涉及的道路,分别按如下标准建设。
(1)、改造进入关西路段道路,新标准按城市次干Ⅱ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30km(1+i)-n)(i-g)式中:OC——土地机会成本n——项目占用土地期限,此处为30年;NB0——基年土地的“最佳可替代用途”的单位面积净效益;τ——净效益土地计算基年距项目开工的年数,取0;g——土地的最佳可替代用途的年平均效益增长率,取2%;i——社会折现率,取10%;将上述计算所得的土地机会成本代替原征地补偿费用124.50万元,拆迁补偿和安置补助费用为作为新增资源消耗的影子价格,其余不另作调整。
2、其它营运成本费用估算(1)道路营运费用养护费:根据本项目预测的交通量,参照国内有关研究资料,年度养护费用以3.5万元公里计,未来各年度以2%物价上涨计列。
项目经济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包括项目总投资费用和营运费用,间接费用指项目修建引起环境变化所付出的代价,不便计列,而营运费用在效益估算时剔除,所以,本项目经济费用只计列调整后的项目总投资费用,即调整后的建设费用加公路养护管理费用。
(2)其它成本费用其它成本费用按收入的65%估算。
一、效益估算由于本项目的道路主要为进出各景区景点的道路和景区内部道路,直接经济效益中的降低运营成本效益、时间节约效益、减少交通事故效益均不显著。
不作效益估算。
但随着道路的建设,整体环境的改善,新开道路周边土地有明显的升值空间,将作为主要效益估算。
而项目中旅游接待中心,完全可以作为酒店业进行效益测算。
客运站停车场等,可以作为收费单位进行效益估算。
1、道路周边土地增值由于道路的改建,景点知名度提升、游客量增加,以及相关市政等设施的完善,景点周边的土地开发必然会加强,现有土地使用率将会提高,土地资源得以更好的利用,这部分效益表现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其服务范围内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等到方面。
考虑项目带动土地的升值,影响范围为50-150亩,总面积为1600亩,每亩升值5万元左右。
此项收益分5年实现。
2、本项目其它部分效益分析按旅游者在某县消费情况估算。
估算基年旅游人数按项目可容人数的25%,人均消费按200元。
增长率按10%。
四、经济评估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有三个:NPV,R BC,IRR,为指明是经济评价,通常在前面加上E。
1、净现值(ENPV)是指项目效益的现值总额减去费用的现值总额的差额。
净现值反映的是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贡献的大小,ENPV越大,说明方案越优,其计算公式如下:ENPV=∑(B i-C i)(1+I)-i i=1,2,……, n式中:B i——第i年的效益金额(万元)C i——第i年的费用金额(万元)I——社会折现率,国内项目取0.10n——项目计算年限,N=建设年限+102、效益费用比(R BC)项目的效益费用比是评价项目年限内各年效益的现值总额和各年费用的现值总额的比率,其经济含义为每万元的投资费可获利多少。
R BC大于1时,说明项目具有的获利能力超过对项目的投入,项目可行。
其计算公式如下:R BC=∑B i(1+I)-i∑C i(1+I)-i i=1,2,……, n式中符号同前。
3、内部收益率(EIRR)内部收益率是项目在计算年限内,使各年净现值的累计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同前二个指标相比,内部收益率的大小与社会折现率无关,更能反映项目投资的效益,EIRR是国民经济评价的重要指标。
内部收益率由:∑ (B i– C i)× (1+EIRR)-i= 0 i=1,2,……, n 导出,式中符号同前。
计算EIRR通常采用试算后用线性插值公式求得。
本项目采用计算机软件处理。
根据本项目的效益构成及预测的增长率,本项目国民经济指标计算结果如下表: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简表上述分析中该项目ENPV>0,EIRR>10%,R BC>1。
因此表明该项目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达到了可以被接受的水平。
从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是可行。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第一节沿线环境现状一、生物环境所建项目沿线地段以冲洪积物和半风化红砂岩为主,耕作土中以水稻土居多,其次为菜地,丘陵荒地和荒滩,有针叶林木。
自然草主要为禾本科草和蕨类植被。
二、社会环境根据某县城镇总体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要求,项目建设用地地块有已规划开发,如关西新围等,沿路已有若干建筑物和居住商业用房;有些未作规划,仍为村落原生态。
其它项目用地主要为山地和部分耕地,其间有些零星建筑,需进行拆迁安置。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环境的改善。
第二节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质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一级标准;第三节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一、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大气污染源为场地开挖、余土装运等过程产生的扬尘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污染物为TSP、N02、CO;水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及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废水,污染物为BOD5,、CODcr、油类;噪声由推土机、装载机、搅拌机、挖掘机、打桩机、电锯等施工机械产生,噪声值为70—lOOdB(A);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筑废弃物及生活垃圾。
项目建设直接经过的地区无大面积的水系及大面积的植被群落。
道路建设基本上不会对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运营期主要污染源及影响营运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N02、CO、SS;水污染源为游客所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cr;噪声来源于汽车、船舶以及空调设施;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
3、土地利用的影响道路建设中本着优化线型原则的同时,尽量避免占用良田及不必要的折迁,同时结合城镇道路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设计。
在建成后,由于基础设施齐全,沿线升值的潜力显而易见。
二、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干燥时节应对施工场地配备洒水车,使作业表面有一定的湿度以减少粉尘飞扬;搅拌设备应加装二级除法装置并设置在远离居住区的地方。
(2)施工场地废水应设沉淀池处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隔油、沉淀后排放。
(3)尽量使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少用或避开使用大噪声设备。
严禁噪声大的工程夜间施工。
(4)尽量缩短施工期,施工机械运转、车辆进出及强光照明尽量避免在晚上22:00以后、早上6:00以前。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公路、码头各种营运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相关标准。
各住所接待设施及各餐饮点厨房油烟应收集处理后排放,严禁用排气扇排出未经处理的油烟。
景区内务企事业单位禁止使用燃煤锅炉。
禁止尾气排放超标的机动车辆进入景区。
(2)水资源保护措施:防治水体的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