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贮藏或加工农产品的调查报告论文1500字

贮藏或加工农产品的调查报告论文1500字

贮藏或加工农产品的调查报告论文1500字篇一:农产品的贮藏一、农产品的贮藏概念第一章园艺产品的品质第一节园艺产品之色一、叶绿素二、类胡萝卜素三、多酚类色素包括花青素类色素、花黄素类色素和儿茶素类色素三种类型第二节园艺产品之香一、水果的香气成份其香气成份中以有机酸酯类、醛类、萜类为主二、蔬菜的香气成份它们主要含有以含硫化合物、醇、萜烯类为主体的香气成份。

第三节园艺产品之味我国习惯上分为甜(sweet)、酸(sour)、苦(bitter)、咸(salty)、辣(hot)、涩(astringent)、鲜(delicious)七种味感阈值一、园艺产品之甜味甜味物质:主如果糖及其衍生物糖醇甜味物质的性质:与糖的种类和含量有关、与糖酸比有关。

二、园艺产品之酸味一、柠檬酸二、苹果酸3、酒石酸三、园艺产品之涩味主要来源是丹宁类物质除丹宁类物质外,儿茶素(catechin)、无色花青素和一些羟基酚酸也具有涩味。

四、园艺产品之苦味主要的苦味物质有:生物碱类(如茶碱、咖啡碱)、糖苷类、萜类(第五节园艺产品之质地一、果胶物质的质和量三种类型:一、原果胶(protopectin二、可溶性果胶(pectin)3、果胶酸(pecticacid)二、细胞壁组成物的机械强度纤维素三、细胞的大小形状和紧张度第二章影响园艺产品贮藏性的采前因素一、园艺产品的遗传特性一、种类(1)不同产地的各类园艺产品贮运性不同南方及热带地域的园艺产品,多数不耐贮运北方地域和生长期较长的种类较耐贮运? 蜡质厚、果皮厚、果肉硬的较质软多汁的果实耐贮运;落叶果树(较原产于南方的常绿果树(如木瓜)果实耐贮运(2)果树种类? 叶果树中的坚果类如板栗、核桃等,仁果类如苹果、梨等耐贮运,而核果类的桃、杏樱桃等和浆果类的葡萄、猕猴桃、蓝莓等不耐贮运。

? 常绿果树果实中的柑桔耐贮运,而杨梅、荔枝、草莓等不耐贮运。

? 椪柑比宽皮柑桔类耐贮运,甜橙果实较耐贮运,柚类(如沙田柚)的耐贮运性最强。

《园艺产品储藏加工学》课程实习报告

《园艺产品储藏加工学》课程实习报告

《园艺产品储藏加工学》课程实习报告专业园艺姓名霍原庆成绩班级 082班学号 ********** 日期 2010.12.15一、目的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凝胶原料及果酱的加工工序,体会制作过程中的科学性和乐趣。

二、原理与方案1、原理:以果品作为原材料,经破碎﹑去核打成酱后与糖共煮成中等黏度的酱体,利用果实中含有的果胶,具有凝胶的性能,在酸的促成下浓稠,而不需要保持一定性状的制品。

2、实验内容:单一果酱的制备3、实验材料:新鲜健康、外形良好、无病虫害的香蕉若干4、实验仪器:电磁炉、杀菌锅、打浆机、广口瓶、煮锅、小刀、砧板、去皮刀、瓷盘、小匙、食用柠檬酸、果胶、糖、盐、热水(90℃) 、折糖仪、PH纸三、步骤1、设计方案:制作一瓶原味果酱,一瓶调味果酱,共两瓶果酱,分别测试记录含糖量、颜色、口感等项目并记录下数据,最后对比讨论,选出更佳一方;2、原料处理:挑选出新鲜健康、外形优良、无病虫害的香蕉若干,用电子称称出香蕉的总重量,称完重量后用小刀或其他工具去掉香蕉表面的皮,拿一干净的空烧杯,用电子称称出烧杯的重量,将去掉的香蕉皮放置在烧杯中并称出烧杯和香蕉皮的总重量,从而通过计算得出其果肉的重量。

用一干净小刀在果肉表面轻划一下,以沾取其果肉的汁液,把所得汁液沾附在PH试纸上,等到试纸有颜色显现时,再与比色卡比色以确定果肉的PH值,记下数据。

用小刀划取果肉汁液,并沾附在折糖仪上,把折糖仪对准阳光并通过观察观察孔来读取读数,从而得到香蕉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记下数据;3、破碎、打浆、浓缩:将测完PH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香蕉果肉放入搅拌机中,盖上盖子并接通搅拌机电源,把香蕉果肉打成浆,然后把浆液倒入不锈钢锅中,放在电磁炉上加热浓缩,并要不断搅拌(加热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也不宜过长,以防浆液过度粘稠甚至煮焦);4、装瓶:将加热浓缩后的果酱分成2份,1份迅速装入已消毒杀菌好的空瓶中,标记为原味果酱,并测出其PH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记下数据;另1份加入适量的柠檬酸和蔗糖煮制,使之混合均匀后变成具有一定风味的果酱,煮制后将果酱迅速装入已消毒杀菌好的空瓶中,标记为调味果酱,并测出其PH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记下数据;5、鲜尝:把刚做好的原味果酱和调味果酱各取样来品尝一下,并记录其色、香、味;6、排气杀菌:将原味果酱和调味果酱放入沸水中加热5分钟,排气;封好盖子,放入水温100℃中杀毒20~30分钟,然后用水分段冷却到40℃左右,擦干瓶身保存;7、7天后再观察果酱成品,记录其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色、香、味。

农产品储藏业实习报告

农产品储藏业实习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产量逐年提高。

然而,农产品储藏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业生产和流通环节。

为了提高农产品储藏技术水平,降低损耗,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于今年暑假期间在一家农产品储藏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通过实习,我对农产品储藏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将实习报告如下。

二、实习单位简介实习单位位于我国北方某省,是一家集农产品收购、加工、储藏、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公司占地面积200亩,拥有现代化的农产品储藏设施,包括冷库、气调库、通风库等,储藏能力达到10万吨。

公司主要从事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储藏和销售业务,为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实习内容1. 学习农产品储藏基本知识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公司举办的农产品储藏培训班,学习了农产品储藏的基本知识,包括农产品储藏的原理、方法、设备等。

通过培训,我对农产品储藏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参观储藏设施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公司的冷库、气调库、通风库等储藏设施。

通过实地观察,我对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储藏条件有了直观的了解。

3. 参与农产品入库、出库作业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农产品的入库、出库作业。

我学习了如何对农产品进行分类、挑选、称重、入库等操作,以及如何保证入库、出库过程的顺利进行。

4. 学习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包括农药残留检测、重金属检测、微生物检测等。

通过学习,我对农产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5. 参与公司业务拓展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公司业务拓展工作,包括市场调研、客户洽谈、合同签订等。

通过参与这些工作,我了解了农产品储藏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1. 提高了专业技能通过实习,我掌握了农产品储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沟通交流,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瓜类贮存技术实验报告(3篇)

瓜类贮存技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瓜类在贮存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2. 掌握瓜类适宜的贮存条件;3. 探究不同贮存方法对瓜类品质的影响;4. 优化瓜类贮存技术,提高瓜类品质和延长保鲜期。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品种:黄瓜、西瓜、哈密瓜等;2. 实验设备:恒温恒湿箱、温度计、湿度计、电子秤、切片器、显微镜等;3. 实验试剂:保鲜剂、杀菌剂、防腐剂等。

三、实验方法1. 贮存条件:将瓜类分别置于恒温恒湿箱中,温度设定在5℃、10℃、15℃、20℃、25℃、30℃;湿度设定在50%、60%、70%、80%、90%;2. 贮存方法:将瓜类分为以下几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贮存方法:(1)常温贮存组:将瓜类置于室内自然条件下贮存;(2)低温贮存组:将瓜类置于恒温恒湿箱中,温度设定在5℃;(3)保鲜剂处理组:将瓜类用保鲜剂浸泡后,置于恒温恒湿箱中,温度设定在10℃;(4)杀菌剂处理组:将瓜类用杀菌剂浸泡后,置于恒温恒湿箱中,温度设定在15℃;(5)防腐剂处理组:将瓜类用防腐剂浸泡后,置于恒温恒湿箱中,温度设定在20℃;3. 测定指标:(1)外观品质:观察瓜类的色泽、形状、病斑等;(2)口感品质:品尝瓜类的口感、甜度、硬度等;(3)理化指标:测定瓜类的含水量、糖度、维生素C含量等;(4)微生物指标:测定瓜类表面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贮存条件对瓜类品质的影响(1)低温贮存对瓜类品质的影响:低温贮存可以延长瓜类的保鲜期,降低瓜类的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提高瓜类的品质;(2)湿度对瓜类品质的影响:适宜的湿度可以保持瓜类的水分,防止瓜类失水变软,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3)温度对瓜类品质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瓜类的品质,适宜的温度可以保证瓜类的色泽、口感和营养价值。

2. 贮存方法对瓜类品质的影响(1)常温贮存组:瓜类品质较差,易发生病害,保鲜期短;(2)低温贮存组:瓜类品质较好,保鲜期较长;(3)保鲜剂处理组:瓜类品质较好,保鲜期较长,但可能存在药物残留问题;(4)杀菌剂处理组:瓜类品质较好,保鲜期较长,但可能存在药物残留问题;(5)防腐剂处理组:瓜类品质较好,保鲜期较长,但可能存在药物残留问题。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

• 5、油炸
• 插上电磁炉,待温度达到要求时,将沥干 水分的薯片放于金属网篮中浸于140~190℃ 的油中,炸至浅黄色,到停止冒气泡,油 炸时间为1.0~3.5min,这与薯片厚度、大 小等有关。
• 7、脱油、调味及包装
• 直接将调味品和香辛料细粉洒在薯片上混 匀,待薯片温度冷却到室温以下时进行称 量包装。一般以塑料复合膜或铝箔膜袋冲 氮包装,可延长商品货架期,并防止运输、 销售中挤压、破碎。
燥箱,在60~66℃下干燥至不粘手为度,大约需要 烘烤24h。 7、整形和包装 • 烘干后用手捏成扁圆形,剔除黑点、斑疤等, 装入食品袋或纸盒。
(三)成品评价
1、感官指标 • 浅黄色至金黄色,具有透明感;呈碗状或块状,
组织饱满,有韧性,不返砂,不流糖;酸甜适度, 具有原果风味,无异味;无外来杂质。 2、理化指标 • 总糖含量60%~65%;水分含量16%~20%;硫残留 量(以SO2计)≤0.5g/kg。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
• 实验材料:市售马铃薯、大豆色拉油、亚 硫酸氢钠、氯化钙、柠檬酸等。
• 实验设备:不锈钢锅、不锈钢刀、电炒锅、 温度计、电子天平、台秤、塑料热合封口 机等。
三、实验内容
• (一)工艺流程 • 选料清洗→去皮→切片 → 漂洗→护色 →
热烫→冷却滤水 →油炸 →脱油→调味 → 冷却 →包装
的果实。 • 2、清洗:将果实用清水漂洗干净,并除去
果实中夹带的杂物。
(三)操作要点
3、软化、打浆 • 将山楂果实和水置于锅中加热至沸,然
后保持微沸状态20~30min,将果肉煮软而 易于打浆为止。果实软化后,趁热用打浆 机打浆1~2次,过去果梗、核、皮等杂质, 即得山楂泥。山楂核较坚硬,打浆时加料 要均匀,或先手工去核再打浆。

农产品储藏业实习报告

农产品储藏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储藏业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产后损失、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产品储藏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于2021年7月至9月期间,在XX市农产品储藏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内容1. 实习单位概况XX市农产品储藏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农产品收购、加工、储藏、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公司占地面积100亩,拥有冷库、气调库、保鲜库等储藏设施,储藏能力达到5万吨。

2. 实习岗位我在实习期间担任储藏部助理,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协助主管进行农产品入库、出库、盘点等日常管理工作;(2)负责对储藏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3)参与农产品储藏技术研发,提高储藏效果;(4)协助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农产品储藏行业动态。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技能通过实习,我对农产品储藏的基本原理、设备操作、管理方法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调,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了创新意识在参与农产品储藏技术研发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创新意识。

4. 拓宽了视野通过实习,我对农产品储藏行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四、实习总结通过两个月的实习,我对农产品储藏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实习的一些总结:1. 农产品储藏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 储藏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的创新是提高农产品储藏效果的关键。

3. 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在农产品储藏工作中至关重要。

4. 实习期间,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产品加工贮运实习报告

农产品加工贮运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加工贮运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农产品加工贮运的全过程,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我于2023年暑假期间在XX农产品加工贮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农产品加工贮运的基本流程,掌握相关技术。

2. 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农产品加工环节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农产品的初步加工环节。

具体内容包括:(1)原料验收:对进厂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原料符合加工要求。

(2)清洗、切割:对农产品进行清洗、切割等预处理,为后续加工做好准备。

(3)加工工艺:学习并掌握不同农产品的加工工艺,如烘干、炒制、蒸煮等。

(4)包装:根据产品特点,进行适当的包装设计,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2. 农产品贮运环节在贮运环节,我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仓储管理:了解仓库的分类、布局、设备等,掌握仓库管理的相关规范。

(2)冷链物流:学习冷链物流的基本原理,了解冷藏、冷冻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3)运输管理:掌握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提高运输效率。

(4)质量控制:了解农产品在贮运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掌握质量检测方法。

四、实习收获1. 专业技能提升通过实习,我对农产品加工贮运的全过程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掌握了相关技术和操作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各项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通过与不同部门的沟通,我提高了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

3. 职业素养培养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学会了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树立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五、实习体会1. 农产品加工贮运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运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农产品贮藏实验报告

农产品贮藏实验报告

农产品贮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贮藏方式对农产品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及寻找最佳的贮藏方式,为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材料和方法1. 材料本实验选取了新鲜的苹果、橘子和胡萝卜作为农产品样品。

2. 方法1. 将样品分成4组,每组分别装入不同的包装材料,包括塑料袋、保鲜纸、网格纸和无包装作为对照组。

2. 将每组样品放置在5的恒温箱中贮藏。

3. 每隔24小时观察各组样品的贮藏效果,包括外观、颜色、气味、质地等方面的变化。

4. 进行为期7天的贮藏实验。

实验结果经过为期7天的贮藏实验后,我们观察到了以下结果:1. 塑料袋组在塑料袋组中,苹果和橘子的贮藏效果较好,外观未出现显著变化,颜色和质地保持稳定,气味保持原有的水果香气。

而胡萝卜则出现了一些褪色和软化的现象。

2. 保鲜纸组保鲜纸组中,苹果和橘子的贮藏效果较好,外观保持较好的状态,但颜色稍微有些变深,气味依然保持原有的水果香气。

胡萝卜在保鲜纸的包装下,贮藏效果也较好,仍然保持了原有的颜色和质地,没有出现褪色和软化的现象。

3. 网格纸组网格纸组中,苹果和橘子的贮藏效果较差,外观出现明显的褪色和软化现象,同时气味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胡萝卜则贮藏效果较好,颜色和质地保持稳定,未出现褪色和软化的情况。

4. 无包装组无包装组作为对照组,苹果和橘子的贮藏效果最差,外观变得枯萎和皱缩,颜色明显变深,同时气味也变得不正常。

胡萝卜则出现了严重的褪色和软化现象。

5. 对照组通过对照组的对比,可以看出适当的包装是保鲜农产品的关键。

塑料袋和保鲜纸在保持农产品新鲜度方面效果较好,而网格纸和无包装情况下农产品的贮藏效果很差。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适当的包装可以有效保持农产品的鲜度和长久保存。

2. 塑料袋和保鲜纸是较为理想的包装材料,能够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原有的外观、气味等特性。

3. 网格纸在贮藏过程中不够密封,导致农产品脱水速度加快,易出现软化和变色等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综合性实验报告1.香蕉催熟生理2.果汁果酱加工3.面包蛋糕制作学院:农学院班级: 2012级青年农场主班学号: ******** *名:***组别:第五组指导教师:**2015年 5 月《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综合性实验报告实验一香蕉催熟生理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1 实验目的1.1.1理解乙烯利催熟香蕉的原理;1.1.2熟悉香蕉催熟的处理流程,掌握商业化催熟香蕉的方法与技巧;1.1.3观察香蕉催熟过程中的变化,学习香蕉催熟过程中含糖量、果肉硬度、果皮颜色、呼吸强度等各种理化性质的检测方法,并认知其变化规律;1.1.4掌握基本根据甜度、硬度、颜色、呼吸强度等各种理化性质评价香蕉等果蔬品质的能力。

1.2 实验要求1.2.1分组独立完成香蕉催熟全过程;1.2.2检测香蕉的呼吸强度、果皮颜色、果肉硬度和含糖量;1.2.3每两天检测一次数据,预约开放实验室。

二、实验原理香蕉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乙烯是与呼吸高峰出现密切相关的植物激素。

果实组织代谢释放的乙烯,对果实成熟具有刺激和反馈调节自身合成的作用。

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化学成分为2-氯乙基磷酸,微酸性。

乙烯利与水或含羟基的化合物反应释放出乙烯,植物体内含有一种称为乙烯受体的糖蛋白,乙烯与其受体结合后进一步通过代谢然后起生理作用,如加速果实的呼吸,促进有机酸和淀粉向可溶性糖转化,从而促进香蕉的成熟。

[1]香蕉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从树上采下的香蕉是绿色的,质地坚硬,含有单宁,味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与后熟作用,使果体中的叶绿素转化为胡萝卜素,果皮由绿转黄;香蕉中内含淀粉转化为糖,生涩转变为香甜,才能销售和食用。

同时为了使果实后熟程度一致,在短时间内供应黄熟可食香蕉上市,必须进行人工催熟。

因此催熟处理是香蕉贮藏保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直接影响香蕉上市品质。

[2]三、实验设计3.1 供试原料10kg香蕉,海南产,未成熟,青色催熟剂-香蕉专用催熟剂3.2 实验仪器GT-2000型多功能CO2气体分析仪3051H红外果蔬呼吸测定仪多可必(TOKEBI) 2000手持料理棒(搅拌机)GY-4型数显台式式水果硬度计FA1004N上海民桥分析天平BSA2201-CW赛多利斯天平日本Atago爱宕PAL-1数显糖度计CR-400色差计日本柯尼卡玻璃棒,切菜板、刀等工具3.3 催熟处理方法步骤取下香蕉包装盒盖,打开包装袋,将一小包香蕉专用催熟剂放入一盒香蕉的中心位置。

在透明包装袋两侧用手指抠两个稍大的洞,取出一根香蕉供第一次检测,然后将包装袋口系好,盖上包装盒。

3.5 检测内容与方法3.5.1香蕉的呼吸强度的测定将之前取出备用的香蕉不任何处理放入GT-2000型多功能CO2气体分析仪的玻璃瓶中,盖上瓶盖轻轻旋转使其密封,开始测定香蕉呼吸强度,记录稳定两分钟不变的数据。

3.5.2 取出香蕉用CR-400色差计日本柯尼卡测定香蕉果皮不同位置的色泽,记录L、a、b值,记录至少六组数据。

3.5.3 香蕉薄皮后用GY-4型数显台式式水果硬度计测定香蕉果肉不同位置的硬度,记录六组数据。

3.5.4 切碎少量香蕉果肉,称取25.00克与烧杯中,加入等量水,用多可必(TOKEBI) 2000手持料理棒(搅拌机)打浆,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点在日本Atago爱宕PAL-1数显糖度计上测量含糖量,清洗糖度计后,再测量一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新鲜未催熟青香蕉呼吸强度较弱,加入催熟剂后,呼吸强度逐渐升高,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第4次呼吸强度达到最高峰。

且呼吸强度的增长速率逐渐变小。

3.1香蕉催熟过程的呼吸强度变化表一 香蕉催熟过程中室温和测试香蕉质量的记录情况第一天 第三天 第五天 第七天 温度(℃) 19.5 20 22.5 22.7 质量(g ) 177.83163.52153.18201.26根据公式计算香蕉呼吸强度,结果见表二)(鲜重室温)呼吸强度(kg 2732734.224410min 60min)/(/mg 622W ppm CO ml F kgh CO +•••••=-表二 香蕉催熟过程中呼吸强度第一天 第三天 第五天 第七天 机器流量(ml/min ) 800 1000 1000 1000 CO 2ppm282 426 379 450 呼吸强度(CO 2mg/kgh)139.27229.76269.13300.66图一 香蕉催熟过程中呼吸强度的变化曲线3.2香蕉催熟过程的表皮色泽变化第一天为青色,第三天部分香蕉开始泛黄,黄色分布不均匀,第五天黄色区域明显变多,第七天,大部分香蕉都变为黄色,少部分还有明显的青色存在。

表三香蕉催熟过程中果皮色泽L、a、b数据1 2 3 4 5 6 平均值第一次测量L 47.24 47.41 48.96 50.38 49.16 55.80 49.83a -14.20 -13.78 -14.13 -14.58 -13.23 -11.87 -13.63b 20.51 19.99 20.53 21.56 21.34 21.89 20.97第二次测量L 46.05 55.18 52.24 51.37 55.61 48.77 48.77a -11.32 -13.91 -14.75 -14.93 -13.83 -13.58 -13.58b 19.13 23.23 22.45 23.65 22.54 22.30 22.30第三次测量L 65.05 63.99 64.96 64.79 60.15 62.84 64.30a -5.46 -4.42 -6.08 -5.98 -7.99 -4.99 -5.82b 26.09 26.60 28.82 27.33 28.95 31.07 28.14第四次测量L 60.19 64.12 67.13 61.78 65.10 67.49 64.30a -6.99 -2.45 -2.91 -2.34 -1.79 -3.21 -3.28b 12.49 28.23 28.51 28.58 26.93 28.53 25.55图二香蕉催熟过程中果皮颜色L、a、b色差平均值的变化曲线3.3香蕉催熟过程的果肉硬度变化随着香蕉成熟度越来越高,果肉硬度逐渐减小,前三次测量果肉硬度降低明显,第四次降低幅度较小。

表四香蕉催熟过程中果肉硬度的变化情况果肉硬度 1 2 3 4 5 6 平均值第一次实验18.44 20.04 18.48 16.96 18.36 19.04 18.55第二次实验11.04 11.16 12.68 13.00 13.86 12.68 12.40第三次实验10.48 8.76 9.28 8.32 9.48 10.44 9.46第四次实验8.80 10.30 9.56 8.08 9.60 8.20 9.09图三香蕉催熟过程中果肉硬度测量值波动曲线图四香蕉催熟过程中果肉硬度平均值柱形图3.4香蕉催熟过程的含糖量变化随着香蕉成熟度越来越高,香蕉含糖量逐渐升高,前三次测量升高幅度大,第四次升高幅度较小。

表五香蕉催熟过程中果肉含糖量的变化情况含糖量mmol/L12平均第一次实验 3.4 3.5 3.5第二次实验 5.7 5.8 5.8第三次实验8.68.88.7第四次实验9.39.39.3图五香蕉催熟过程中果肉含糖量及其变化柱形图五、讨论与结论5.1 根据实验结果中香蕉呼吸强度、果肉硬度、表皮色泽、含糖量的变化情况,发现我们所催熟的香蕉在实验室较为凉快的温度(20℃)下,香蕉完全成熟大概需要6~8天。

5.2 我们的实验只对一盒10kg的香蕉进行了催熟,最后品尝了我们自己催熟的香蕉,发现了与市售成熟香蕉口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们催熟的香蕉中间部分硬度很大,没有完全成熟,但是继续放置几天后,外面果肉已经成熟过度发生变质,中间仍然很硬。

分析原因可能与我们香蕉品种选择,和催熟环境有关。

5.3 前些年,国内一些媒体最近报道香蕉使用化学剂催熟有害人体健康的说法,据实验和试验后查阅相关资料后了解到乙烯利催熟香蕉是安全的对人体无害的。

用乙烯利或乙烯气体催熟香蕉,其原理都是一致的,都是乙烯气体发挥了诱导和激活作用,因此其使用量是微乎其微的,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六、收获与感想通过香蕉催熟实验,更深入的了解了香蕉的贮存保藏和催熟原理。

初步掌握了香蕉催熟的技巧和方法,还有呼吸强度、果肉硬度、表皮色泽、含糖量这四个水果重要的参数测量方法和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

并通过观察香蕉的变化和对数据的分析了解到呼吸强度、果肉硬度、表皮色泽、含糖量和香蕉品质的关系,学会了用其评价香蕉品质。

作为农场主班学生,将来从事农业生产或相关农业行业,学习农产品贮藏原理和方法是必要的。

实验催熟香蕉与商业化催熟有很多不同,香蕉品种、成熟度、温度对催熟香蕉会产生不同影响,另外香蕉与其他水果或是其他农产品不同,不同水果具有不同的保藏催熟方法,所以今后还要不断学习。

七、参考文献[1]易干军.乙烯利催熟真相[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1(32)[2]张伟.香蕉催熟技术[J].果农之友,2005(04)[3]朴云彤.香蕉催熟[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7(07)实验二果汁、果酱加工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1 实验目的1.1.1了解果汁果酱的加工工艺,学习各种水果加工机器的使用;1.1.2 学习加工过程中酸度甜度的调配,区别不同水果加工的差别,掌握基本的果汁果酱加工方法;1.1.3通过对水果的加工,理解水果加工保藏原理。

1.2 实验要求1.2.1 分组独立完成果汁、果酱产品加工全过程;1.2.2 配方与口感自行调配;1.2.3 记录产品加工条件及每一步工艺的产品的率。

二、加工保藏原理果酱是以鲜果为主料,经去皮、除核、灭菌等工艺深加工而成,具有独有的天然风味,色、香、味及营养俱佳,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而且还可以作为各种食品食用时的馅料等,且保质期长。

果酱食品非常适合家庭制作。

果酱是果肉加糖和酸煮制成具有较好的凝胶态、不需要保持果实或果块原来的形状的糖制品。

其制作原理是利用果实中亲水性的果胶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糖和酸结合,形成“果胶-糖-酸”凝胶。

凝胶的强度与糖含量、酸含量以及果胶物质的形态和含量等有关。

[1]果胶凝胶特性:高甲氧基果胶(HMP),甲氧基≥7%,其凝胶原理:果胶胶束带负电荷,当溶液pH值低于3.5,脱水剂含量达50%以上时,果胶脱水,电性中和而凝胶。

低甲氧基果胶,依赖果胶分子链上的羧基与多价金属离子结合串联形成网状凝胶结构。

[2]果汁饮料的生产是用含水量高的水果作为原料,采用压榨、浸提、离心等物理方法,破碎果实制取果汁,再加入食糖主食用酸味剂等混合调整后,经过脱气、均质、杀菌及灌装等加工工艺,脱去氧、钝化酶、杀灭微生物等,制成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果汁饮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