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1]《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2020春

合集下载

西南大学《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 1:[论述题]名词解释:1、食品的外源性污染:2、食源性感染:3、最高残留限量4、休药期:5、油脂的酸价:6、菌落总数:7、大肠菌群MPN:8、兽药残留:9、同步检验:10、挥发性盐基氮:参考答案:1、食品的外源性污染:动物性食品在其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烹饪等过程中受到的污染,称外源性污染,又称第二次污染。

2、食源性感染:是指人们食用了患病动物的肉、乳、蛋等或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动物性食品而引起的某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或寄生虫病。

3、最高残留限量:是指允许在食品中残留药物或化学物质的最高量或浓度。

4、休药期:指畜禽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其产品(乳、蛋)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5、油脂的酸价:是指中和1g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质量(mg)。

6、菌落总数:即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样品处理、培养基及其pH、培养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使适应这些条件的每一个活菌细胞必须,而且只能生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这种计数结果称为该食品的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的单位为cfu/mL或cfu/g。

7、大肠菌群MPN:以每100m L(g)食品检样中所存在的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8、兽药残留:兽药的原形化合物及其代谢物在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或可食性产品(如肉、奶、蛋)中的蓄积、贮存,称为食品动物的兽药残留。

9、同步检验:在猪的宰后检验中,除猪的头部炭疽检验点仍在烫毛前、后之外,将胴体和各种脏器的检验,控制在同一个生产进度上实施,便于检验人员发现问题及时交换情况,进行综合判定处理。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6312)自学考试大纲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领域的应用科学,是动物性食品卫生检疫专业的专业课。

主要特点是: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较广,基本理论不强,基本技能较多;涉及动物性食品种类繁多,影响动物性食品卫生的因素复杂,必须在充分掌握大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的进行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工作。

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该循序渐进,一方面充分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逐步掌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在动物性食品卫生检疫专业是主要专业课,必须在掌握其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其任务是研究肉、蛋、乳、水产品及其制品等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变化规律和卫生监督检验,以保证消费者食用健康和畜牧业健康发展。

对自学者要求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

目的是检测课程应考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掌握各种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变化规律和卫生监督检验有关内容。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总的要求是掌握动物性食品污染与控制的基本原则;掌握各种动物性食品的加工卫生与检验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肉用畜禽屠宰加工的卫生与检验基本技能;能够利用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去从事动物性食品卫生检疫工作。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领域的应用科学。

由于动物性食品种类繁多,繁殖饲养、收购宰杀周期长环节多,并有腌制、装罐、冷冻或电离辐射加工等形式,因此本课程与生物学、畜牧学、营养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食品加工工艺学、制冷学、工程学和管理科学等有一定联系;本课程所涉及的卫生检验问题又与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兽医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家畜传染病学和家畜寄生虫病学等有密切联系。

因此本课程的学习必须与相关课程融会贯通,共同促进。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的基本知识:1、化学;2、有机化学;3、动物生物化学;4、兽医微生物学;5、兽医免疫学;6、兽医病理学。

2019秋季西南大学[0881]《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辅导答案

2019秋季西南大学[0881]《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辅导答案

0881 20192
单项选择题
1、畜禽屠宰污水在排放之前的处理方法包括预处理、()和消毒处理。

1.销毁
2.生物处理
3.不处理
2、牛肉孢子虫病宰后检验的部位不包括()。

1.膈肌
2.心肌
3.心肌及骨骼肌
4.咬肌
3、烟熏、油炸、烧烤肉类食品时,高温制作时间越长,焦化程度越高,其食品中含量越高的有害成分是(
1.苯并(a)芘
2.二恶英
3.硝酸盐
4、屠畜禽的群体检查与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用于()。

1.畜禽的宰后检验
2.病畜禽的临床诊断
3.畜禽的宰前检验
5、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
1.20℃、24h
2.37℃、24h
3.37℃、44h
6、乳的滴定酸度是以酚酞为指示液,用0.1000 mol/L()标准溶液滴定100 g牛乳试样至终点所消耗酸度。

1.氢氧化钠
2.盐酸
3.氧化镁
7、蛋黄指数又称蛋黄系数,是指蛋黄高度与蛋黄横径的比值。

因此,蛋越新鲜,蛋黄指数就(
1.越高
2.相同
3.越低
8、看、扦、斩三步检验法用于检验的动物性食品是()。

1.腌腊肉制品
2.罐头肉制品
3.熟肉制品
9、
.传统方法加工的溏心皮蛋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是()。

1.砷
2.铅
3.铜
10、BOD5是在20℃下,1L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分解作用()内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总量。

1.20d。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期终考试试卷(A)及答案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期终考试试卷(A)及答案

1、运输途中发现畜禽传染病时,应立即停运,就地急宰。

()2、炭疽、口蹄疫、猪丹毒都可以经肉引起人的感染。

()3、被狂犬病患畜咬伤超过8天的牲畜不准宰杀。

()4、上市的猪肉体,只要有产地检疫证即可上市交易。

()5、氨的气味表明肉的腐败。

()6、检疫员具有兽医卫生监督员的职权。

()7、宰前检疫对体温正常,健康状况良好的猪均可送宰。

()8、PSE肉属劣质肉,应全部销毁。

()9、患结核、布氏杆菌病时,淋巴结常出现急性增生性炎。

()10、甲鱼、乌龟、蟹、各种贝蛤类均应鲜活出售,凡死亡的均不得出售和加工。

()四、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猪丹毒、炭疽常呈()。

A、散发性B、地方性流行C、流行性2、宰后检验淋巴结呈现“大理石出血”时,常见于()。

A、副伤寒B、猪瘟C、猪丹毒3、宰后剖检淋巴结时,常用()。

A、横切B、纵切C、任意切4、细菌总数的报告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之间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度报告之。

A、10~100B、100~300C、30~3005、炭疽病畜舍消毒可用()。

A、30%草木灰水B、10%石灰乳C、20%漂白粉溶液6、狂犬病病畜应()。

A、急宰B、缓宰C、禁宰7、“虎斑心”是()病特征性病理变化。

A、布氏杆菌B、炭疽C、口蹄疫8、动物检疫是()。

A、政府行为B、职业行为C、企业行为9、“瘦肉精”是()。

A、人工合成兴奋剂B、人工合成的促生长剂C、人工合成的抑制剂10、鲜猪肉挥发性盐基氮(mg/100g)为()。

A、≤20B、≤25C、≤30五、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病死畜禽肉如何检验?检出后如何处理?2、简述动物性食品污染的来源和控制方法。

3、肉类罐头膨听的原因有哪几类?如何鉴别?4、屠宰过程中发现口蹄疫如何处理?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1、急宰:对无碍肉食卫生的普通病、一般性传染病患畜而有死亡危险的动物实施宰前检疫后处理的一种方法。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动物性食品的生物性污染指: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等生物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内源性污染: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其自身带染的微生物或寄生虫所造成的食用产品污染,又称一次污染。

内源性污染的主要途径有:1、非致病性和条件致病性微生物2、致病性微生物3、寄生虫外源性污染:指动物性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中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污染,又称二次污染。

外源性微生物污染动物性食品的主要途径:1、通过水源、空气、土壤污染2、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3、储运过程中的污染4、有害动物的污染动物性食品生物性污染的危害:食品的腐败变质、食源性疾病食品腐败变质:指在以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食品成分和感官性质的变化,结果使食品的品质降低或变为不能食用的状态。

食源性疾病:凡是通过摄取食物而使病原体及其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或中毒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食源性感染、食源性中毒食源性感染:指人们食用了患人畜共患病动物的肉、孚L、蛋等或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食源性中毒(“食物中毒”):指人们食用了某些被微生物及其毒素、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有毒生物组织,致使人们发生急性中毒性疾病。

动物性食品生物性污染的评价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致病菌、细菌菌相菌落总数:只能作为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标志,反映食品受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但不能区分细菌的种类。

大肠菌群数:指一大群在37℃、24h内能够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抱杆菌。

细菌菌相:指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

其中相对数量较大的细菌称为优势菌种(属、株)。

沙门杆菌食物中毒机制与临床表现:大量活菌经肠系膜淋巴结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感染;活菌在肠系膜淋巴结和网状内皮系统被破坏时,释放出内毒素;活菌+内毒素共同作用于胃肠道,引起黏膜充血、水肿和出血,使患者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腹泻、体温升高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4 . 实验考核方法 的改进
实践 性教学主要通过实验 、实习 、仪 器设备使用等教 学活 动, 训练学生 的基本 技能 、 培养 学生理论 联系实 际 、 解决实 际问 题 的能力 。为了真正 达到加强 实践教学 的 目的 , 我们还改变了过 去 的评分 办法 , 实行 实验课综合评分并计入 该课程总分 的办法 , 具体 的办 法是根据实验操作考试 成绩及实验报 告 ,再参考学生 平时上实 验课 的表现 , 最后评定 出实验课成 绩 , 这样促使学生更 加重视实验课 。
留原来的实验 ; . 二部分为结合 当前食 品安全 问题增加新 的内 B第 容, 如畜 禽肉类抗生 素残 留检测 ; 动物性食 品 中克伦 特罗 ( 肉 瘦 精) 检测 ; 品致病菌快速筛选检验 ; 食 畜禽 肉旋 毛虫检测等 ;C第 . 三部分为增加开放性实验 。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 , 一直是社 会的热点问题 , 随着动物性产 品的丰 富 , 市场 的开 放 , 出现的 问
题也越来越多 , 学生 对这一领域较有兴趣 。如最近三聚氰氨奶粉 和 三 聚 氰 氨 鸡 蛋 使 得 国民 一度 恐 慌 ,动 物 检 疫 专 业 学 生 对 此 兴 趣 很浓 , 问及实验室 可否提供 相应 的检测方法 , 由此看 出我们的 学生对实 际问题 的解 决有 很高的积极性 。针 对这种情况并 结合 我 们 现 有 的实 验 条 件 ,让 学 生 自己 设 计 实 验 调 查 检 验 他 们 感 兴 趣 的动物性产 品如市售鲜奶 掺假检测 、 注水 肉的检测 等 , 而让 从 他们切身体会到 自己生 活周 围的动物性产品质 量 ,如跟踪 调查
积极 性 。
引 言
《 物性食 品卫 生检验 》 动 课程 是动 物医学专业 、 动物 检疫专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教学大纲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教学大纲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Animal Derived Food Hygiene课程代码:0906013012总学时数:32学时其中讲课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总学分数:2学分课程性质:专业必选课授课对象:动物医学生物技术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国家在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方面的法律法规。

培养学生利用检验学知识、技能对各种动物性食品进行检验,保证肉品卫生质量,保障食用者身体健康,防止畜禽疫病的传播,学习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生猪屠宰管理条理》等法规条例和各种动物性食品的卫生标准。

动物性产品及其制品的卫生质量关系到食用者的食用安全,又能造成疾病尤其是人畜共患病的传播,给人类及环境带来危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动物性食品需求增加的同时更关心动物性食品的质量。

一个国家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能力和水平的强弱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实力。

所以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在防止疫病传播、防止食物中毒、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维护出口动物性食品的信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1、重点掌握屠畜的宰前检验、屠宰加工过程的卫生监督及卫生检验、屠畜的宰后检验、屠宰畜禽常见疾病的鉴定与卫生处理、肉在保藏的变化和新鲜度检查、各类动物性食品的加工与卫生检验及卫生学处理,能安全有益地利用各种动物性食品及制品。

2、掌握与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有关的法规条例和各种动物性食品的卫生标准,掌握公共卫生学知识,防止疫病尤其是人兽共患病的传播;防止有害物质经动物性食品危及人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3、了解屠宰加工企业的建立和布局的卫生要求,屠宰污水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概念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我国食品卫生工作的发展历史及法制化进程;掌握其任务、作用及发展前景。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总挥发性盐基氮:是指动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及胺类碱性含氮物。

简称(TVB-N)。

2.ADI:每日容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是指正常成人每日随同食物、饮水和空气摄入的某一外源化学物不致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3.胴体:指牲畜屠宰后,除去毛、皮、头、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

4.内源性污染:又称食用动物的生前污染或第一次污染,即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本身带染的生物性物质或从环境中吸收的化学性或放射性物质而造成的食品污染。

5.休药期:也叫消除期,是指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乳、蛋等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6.PSE肉:又称白肌肉或水煮样肉,其特征表现为猪宰后肌肉颜色淡白、质地松软、保水性差、肌肉切面有较多的肉汁渗出。

7.MRL:即农药最高残留限量。

为了保护公众健康,管理部门设定了食品里容许含有农药残留的上限。

有一种标准叫最高残留量(MRL),它是指食品、农产品或动物饲料中含有可以允许的合法农药残留含量。

8.外源性污染:又称为食品加工流通过程的污染或第二次污染,即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过程中的污染。

9.DFD肉:是肉猪宰后肌肉pH值高达6.5以上,其特征表现为肌肉颜色暗红、质地坚硬、表面干燥的干硬肉。

10.猪应激综合症:即PSS,指猪受到应激刺激而出现的综合症候群,主要临床表现是肌肉僵直。

11.肉的僵直:动物死后,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变化使肌肉和肌球蛋白结合成肌动球蛋白致使肌肉产生永久性收缩,肌肉的伸展性消失并发生硬化。

12.酸价: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又称酸。

13.β-兴奋剂:是一类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类似肾上腺素和抗甲肾上腺素的苯乙醇胺素衍生物的二、填空题2~321.人兽共患病有:炭疽、鼻疽、结核病、口蹄疫、沙门氏菌病。

2.以高热稽留、出血、梗死和致死率高为特征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是猪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0881 学年学季:20201
单项选择题
1、在猪的屠宰加工中应摘除的“三腺”是肾上腺、甲状腺和()。

.腮腺
.肝淋巴结
.病变淋巴结
2、牛肉孢子虫病宰后检验的常见部位不包括()。

.膈肌
.心肌
.心肌及骨骼肌
.咬肌
3、保温试验是将罐头放置在适合于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的()的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后
进行观察,以检查罐头的杀菌效果和产品质量的一种检查方法。

.60℃
.37℃
.20℃
4、
猪宰后检验中必须剖检的淋巴结是下颌淋巴结、肩前淋巴结或颈浅背侧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或乳房淋巴结、髂内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肝门淋巴结和()。

.支气管淋巴结
.腘淋巴结
.颈深后淋巴结
5、
细菌性食物中毒中,肉毒中毒是由()引起的一种严重的食物中毒,其病死率高达50%以上。

.肉毒梭菌
.肉毒梭菌毒素
.肉毒梭菌和肉毒毒素
6、变质的动物性油脂油脂有难闻的哈喇味,这是因为发生了()。

.水解反应
.取代反应
.氧化反应
7、
下列哈夫单位为(),则鸡蛋最新鲜。

.100
.70
.20
8、
动物性食品中有害金属测定采用了的理化方法是()。

.原子吸收光谱法
.HPLC
.GC- MS
9、通过肉、乳对食用者产生慢性毒性作用、引发肝癌的真菌毒素是()。

.桔青霉素
.黄绿青霉素
.黄曲霉素
10、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称是()。

.WHO
.ISO
.AC
11、
.传统方法加工的溏心皮蛋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是( )。

.砷
.铅
.铜
12、BOD5是在20℃下,1L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分解作用()内所消耗的
溶解氧的总量。

.20d
.5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