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考研
考研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考研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随着考研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报考研究生,而中国近代史纲要是所有历史学专业考研的必修科目之一。
掌握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不仅是历史学专业考生的必修内容,也是提高我们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
因此,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以帮助考研历史学专业的同学更好地备考。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1.鸦片战争和中国对外关系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也改变了中国的对外关系。
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军队的现代化程度明显不及外国军队,战败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化的境地。
2.洋务运动与自强思潮洋务运动是指自甲午战争后,光绪皇帝发动的,旨在学习西方技术、开展工业和加强国防的一系列活动。
自强思潮是因应洋务运动而产生的,其主要思想是要摆脱外来势力的控制,加强国家的自主能力。
3.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是1898年庚子事件后光绪帝为奋发图强而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综合改革。
百日维新则是在戊戌变法基础上,清政府实行的一次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变革。
然而,这两次变法均未得到成功,反而引起了当时传统势力的强烈反弹。
二、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1.晚清政治体制晚清政治体制的特点是皇权霸道。
清政府通过设置官僚、分科设置、民众管理、海防重兵,保障皇权和封建领主阶级的利益。
2.辛亥革命和建立共和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标志着中国摆脱了数千年封建帝制的束缚。
1912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共和国,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3.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重大事件,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极高的代价,但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在战争胜利后展开的一场广泛的社会主义革命,其目标是实现经济独立和政治民主,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共和国。
三、近代中国的文化变迁1.五四运动和思想解放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思想解放和文化变革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西方思想所取代。
考研历史中国近代史试题集合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中国近现代史1、简述《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复旦1997,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2、简述早期改良主义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
(人大2000,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3、左宗棠收复新疆述略。
(人大1999,中国近现代史)4、简述李鸿章出面签署的五个不平等条约及其时间、地点。
(复旦1998,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5、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清朝皇帝先后有哪几个?(年号、庙号、姓名)(厦大1997,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地区史、国别史)6、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人大2000,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7、太平天国北伐述评。
(南开2001,历史学各专业)8、简述民国元年的迁都之争。
(南开2001,历史学各专业)9、1885年签订的《中法新约》有哪几点主要内容?(浙大1998,中国近现代)10、“军机四卿”是指“百日维新”时光绪帝任命的哪四位军机章京?(浙大1998,中国近现代)11、同盟会成立前四种影响最大的革命宣传作品是什么?(浙大1998,中国近现代)12、简述《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人大20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先秦史中国近现代史1、论述鸦片战争之后知识界对国外和边疆史地的研究。
(南开2000,历史系各专业)2、论述鸦片战争十年间中国政治经济的变化。
(吉大2000,中国古代史)3、太平天国天京不事变的原因分析。
(人大1999,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4、<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评价。
(北师大1999,中国近现代史)5、论述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对晚清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变化的影响。
(复旦1998,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6、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不平等条约。
(人大1998,中国近现代史)7、在晚清政治中,辛酉政变(北京政变或祺祥政变)是政局演变的一枢机,它的结局对此后清政府的政治格局乃至此后近代史的演进均有重要影响,试对此进行归纳分析。
考研《313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考点归纳

考研《313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考点归纳一、列强历次侵华战争(一)鸦片战争1.鸦片走私(1)背景英国商人企图利用走私鸦片的方式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影响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英国资产阶级赚取了巨额利润,中英贸易关系也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加剧了清政府的腐败衰落,军队也逐渐丧失了战斗力。
2.虎门销烟钦差大臣林则徐奉命到广州禁烟,收缴鸦片两万余箱。
自1839年6月3日至6月25日,在林则徐主持下,所有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
3.战争过程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政府以禁烟运动作为侵华战争的借口,于1840年6月封锁广州海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至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战争结束。
封建制度的腐朽、科学技术的落后和清朝政府的腐败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背景1856年,正当清政府忙于与太平天国作战之际,英国、法国为了扩大《南京条约》所取得的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2.战争过程1856年10月23日,英法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12月,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广东巡抚、广州将军等投降敌人,组织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
1858年6月,签订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1860年10月24日、25日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3.战争性质第二次鸦片战争实质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在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大肆侵略,并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51年8月6日《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8年5月28日《瑷珲条约》;1860年10月底《北京条约》;1864年10月《勘分西北界条约》;沙俄共侵占144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四)中法战争1.入侵越南1862年,法国侵越并签订《西贡条约》。
661中国近代史考研参考书目

661中国近代史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近代史是考研历史学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目对备考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近代史考研参考书目,供您参考: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版)作者,吕思勉。
这本书是中国近代史的经典教材,系统地介绍了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内容详实,适合考研学生系统学习。
2.《中国近代史》作者,王汝梅。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内容全面,语言通俗易懂,适合考研学生入门阶段的学习。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者,陈荣。
这本书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经典教材,内容详实,条理清晰,适合考研学生系统学习。
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者,王汝梅。
这本书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经典教材,内容全面,适合考研学生系统学习。
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者,杨奎松。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内容详实,适合考研学生系统学习。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国近代史考研参考书目,选择适合自己学习风格和需求的教材进行系统学习对备考是非常有帮助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考研科目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科目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近现代史是考研历史科目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主要研究的是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以下是我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研究内容的简要概述。
一、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背景和起因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和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
随后,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运动,试图摆脱危机和落后状态。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和文化观念等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变革。
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扩张更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危机。
二、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事件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
这次变法以改革开放的思想为基础,力图推动中国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由于内外部的种种原因,这次变法最终失败了。
然而,戊戌变法的失败并没有挫败中国人民追求民主和自由的信念。
继戊戌变法失败后,辛亥革命爆发,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辛亥革命不仅结束了中国千年来的封建帝制,还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三、北洋政府与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成立,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北洋政府积极开展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改革措施,试图将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封建专制转变为现代民主。
然而,北洋政府的改革措施受到了内外部的种种限制和阻力。
中国社会格局复杂,各种政治派系的斗争不断,外国列强也对中国进行干涉和控制。
最终,北洋政府的改革努力未能取得成功,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受到了严重的阻滞。
四、国共分裂与北伐战争国共两党的分裂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事件之一。
在中国近代史的早期阶段,国共合作曾起到推动中国革命进程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的作用,国共两党最终分道扬镳。
国共分裂之后,中国陷入了长期的内战状态。
1926年至1928年的北伐战争是国民党推翻北洋政府,统一全国的重要里程碑。
考研中国近现代史要点总结

考研中国近现代史要点总结中国近现代史是考研历史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了中国从晚清时期到建国后的历史变迁。
下面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要点总结,以便于考生进行复习和备考。
一、近代史时期背景近代史时期,中国经历了晚清时期的社会动荡和列强入侵的屈辱历史。
晚清时期,封建社会和帝制统治逐渐衰落,社会矛盾激化,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境地。
列强入侵中国,瓜分势力范围,对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形成控制。
这一时期的背景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晚清时期的改革与变革晚清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变革,力图挽救国家危亡。
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
光绪皇帝主持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如戊戌变法等。
但由于帝制体制的阻碍,这些改革措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也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彻底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皇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近代中国的革命风潮的兴起,为中国日后的革命进程奠定了基础。
四、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五四运动抗议了巴黎和会的决议,反对列强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
这一运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对中国整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织之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崛起。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通过不懈努力,发展壮大,并成功领导了中国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六、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次重要革命战争。
这场战争抗击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解放战争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解放全中国的大规模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确立了新中国的成立。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快速备战北京市考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梳理

快速备战北京市考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梳理近现代史是考研历史科目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备考的重点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更好地梳理和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纲要,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和学习方法。
一、明确考纲和知识点备考近现代史首先要明确考纲和知识点。
根据北京市考研的考纲要求,中国近现代史的纲要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晚清中国的政治变革、民族问题与近代化、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
考生需要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学习。
二、建立知识框架在明确考纲和知识点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是备考的重要一步。
考生可以从整体到细节,分模块进行学习。
比如,可以以时间为线索,将知识点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归类,形成一个清晰的时间轴。
同时,在每个时间段里,再将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
通过建立知识框架,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和相关知识。
三、多查阅资料备考近现代史需要充分查阅各种资料,包括历史教材、参考书、历年真题等。
通过多方面的资料查阅,可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综合理解。
四、做好笔记和总结在学习过程中,考生可以进行笔记和总结。
将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可以帮助记忆,同时也方便复习时的查找。
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历史事件或概念,可以通过总结和整理,提炼出核心要点,加深理解。
五、注重练习和模拟备考近现代史也需要进行练习和模拟。
可以选择相关的练习题和历年真题进行刷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
通过练习,可以检验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情况,同时也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六、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复习计划备考近现代史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学习时间和复习计划。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将近现代史的学习和复习纳入到整个备考计划中,确保时间的有效利用和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七、保持良好心态备考近现代史需要考生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
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事件整理

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事件整理中国近现代史是考研历史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对于上海市的考生来说,理解和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尤为关键。
本文将为上海市考研历史学考生整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帮助他们进行复习。
一、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权,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君主专制的历史。
二、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爱国运动,起初是因为巴黎和会上中国领土被割让给日本而引起的学生抗议活动。
五四运动进一步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中共建党(1921年)中共建党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中共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东北抗日联军(1932年-1945年)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事件是中国人民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而自发组织的武装力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五、南京大屠杀(1937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是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大规模屠杀、掠夺和强奸的事件。
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也成为了国际上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谴责的重要事件。
六、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七、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1935年-1945年)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大亮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期间建立和巩固的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的抗战作用,不仅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推动了中国革命和社会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考试<<纲要>>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太平天国甲午战争新文化运动南昌起义
平型关战役第二次鸦片战争预备立宪
中共二大遵义会议重庆谈判戊戌变法
三民主义北伐战争开罗会议三大战役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西安事变
百团大战
二、人物评述
袁世凯孙中山张国涛李鸿章陈独秀张学良洪秀全谭嗣同康有为毛泽东林彪
三、解答题+论述题
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
4、洋务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5、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说明什么?
6、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7、长征的意义。
8、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9、太平天国失败说明了什么?
10、遵义会议的意义。
11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2、谈预备立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