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特绘画中的中国艺术元素

合集下载

从《女人的三个阶段》分析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

从《女人的三个阶段》分析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

从《女人的三个阶段》分析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Gustav Klimt)以其独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女人的三个阶段》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装饰性绘画风格的典型体现。

这幅作品描绘了女性从少女到成熟女人再到老年妇女的不同阶段,体现了克里姆特对女性形象的独特理解和对装饰性的追求。

本文将从《女人的三个阶段》这幅作品入手,分析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

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体现在他对女性形象的处理上。

在《女人的三个阶段》中,克里姆特将女性形象呈现为优雅、柔美和充满魅力的样子。

他运用了丰富的金色和银色,填充了整幅画面,使得女性形象散发出一种神秘而华丽的气质。

克里姆特运用了大量的装饰元素,如花纹、装饰性图案和装饰性线条,使得画面充满了装饰性的魅力。

他对女性形象的处理上强调了一种装饰性的美感,通过丰富的色彩和装饰性的元素,使得女性形象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装饰性美感。

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还体现在他对画面结构的处理上。

在《女人的三个阶段》中,克里姆特采用了金色或银色的背景作为画面的基础,这种大面积的金银色填充构成了画面的整体结构。

他通过运用装饰性图案和线条,将整个画面分割成不同的区域,形成了丰富而繁复的画面结构。

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强调了对画面结构的精心构思和处理,通过大面积的金银色填充和装饰性的图案线条,构成了具有装饰性美感的画面结构。

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在《女人的三个阶段》这幅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他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处理、画面结构的构思和色彩的运用,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装饰性美感。

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不仅影响了当时的艺术界,也对后世的装饰性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女人的三个阶段》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以及他在画面结构、色彩运用和女性形象处理上的独特见解。

浅析克里姆特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浅析克里姆特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4 / 4理论研讨131浅析克里姆特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薛梓涵( 南京大学 )在隋以前,中国古代的山水画通常会呈现出“人大于山”的状态,画面中的风景往往以背景衬托的形式出现,直到公元6世纪左右,展子虔的《游春图》首次将山水风景作为画面的主要事物进行绘画表达,至此,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于人物画和花鸟画的存在为世人所接纳。

而在西方,山水、风景等自然景物画在整个欧洲绘画史中独立出现相对较晚。

在文艺复兴时期,风景主要作为宗教画的背景存在,如比萨墓园14世纪的湿壁画《死亡的胜利》,布法马可将故事情节安排在由建筑、山石、树林构成的复杂背景之中,但画面的主体还是人物间发生的故事,而非自然景物。

这种类似的情况在那个宗教势力禁锢人们探索思想的时代是屡见不鲜的,不论是中国风景画还是欧洲风景画,均是从宗教和文本的背景中脱离出来,从而完成了以大自然本身为对象的蜕变,结束了承载风景画以外内容的使命。

以自然风景为载体的自由的表意在欧洲风景画中出现得相对较晚,直到17世纪才出现了一批职业风景画家,如荷兰小画派的霍贝玛、法国古典主义画家普桑、洛兰等人,也就是在这之后,风景画才正式地作为一个画种而被大家熟知。

发展到今日,风景画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绘画门类具有不可替代性,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艺术风格,也深受大家的喜欢。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艺术理念也与传统绘画大相径庭。

他所被人熟知的《吻》《持扇的女人》等画作都是人物画,而在这之外,克里姆特的风景画也有着其标新立异的风格,独特的画面结构、拟人的景物选择、特殊的表现手法让克里姆特的风景画在众多画作中脱颖而出,画家的自由表达,画中的特殊编排,让观者深入其中思考,亦是一种情感的冲击。

一、独特的画面结构克里姆特的许多风景画都让笔者想到了马远、夏圭的山水画留白,中国画的留白往往是以大面积的空白带给观者想象的空间,而克里姆特的留白却恰恰相反。

装饰象征主义绘画大师-克里姆特

装饰象征主义绘画大师-克里姆特

装饰象征主义绘画大师——克里姆特画家·印象:克里姆特的艺术世界克里姆特(1862——1918)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

父亲是兼做金银与铜版雕嵌工艺的工艺匠。

克里姆特是家里七个儿女中的长子。

由于父亲的影响,克里姆特与其兄弟自小耳濡目染,也爱好绘画并擅长手艺。

14岁进入维也纳的奥地利博物馆附属的工艺美术学校,接受学院式的基础绘画训练,1883年毕业后与兄弟及友人自立设计工作室,进行壁画、壁饰的艺术创作。

1905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这个有着悠久艺术传统的城市,已成为美术家协会会员的克里姆特组织发起了一场旨在反对学院派美术泥古不化的保守势力,以“维也纳分离派”为称号,力求进行艺术创新,提倡世界各民族美术相互吸取营养,发展艺术家个人的风格。

他早年的画风承袭了英国拉斐尔前派和法国印象派的传统,自创立“分离派”后,开始把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画中,用“孔雀羽毛、螺钿、金属箔片,蜗牛壳的花纹、色彩和光泽”,创造了一种“画出来的镶嵌”绘画,使作品中的绘画和工艺性达到了极点。

克里姆特热忠于收藏东方艺术品,其中包括大量中国、日本、朝鲜的艺术品和文物,这些收藏的屏风、绘画、花瓶、雕像,成为他的作品中的背景,这种东方艺术风格的造型和图案纹样的运用,借用色彩之富丽和诱人的笔触,表现出克里姆特融东方情趣与欧洲传统绘画的探索之举,建立在他深厚的素描功底和构图分割的平面化处理上,这对于欧洲现代绘画发展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克里姆特是一位独具艺术个性,又有强烈民族风格的绘画大师,他所认为的“只有通过艺术,不断渗透到生活中去,艺术家才能找到基础,以取得进步”的观点与他的艺术实践证明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是相当敏锐的,这正是他所以能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成功之处。

1918年2月6日,身患感冒的克里姆特并发伤寒而去世。

他的主要作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毁于战火,现今所存已为数不多。

小画典:维也纳分离派19世纪的最后20年到20世纪初,追求唯美主义,强调装饰特点的艺术倾向风靡西欧,称之为“新艺术运动”。

西洋画中的东方意蕴——装饰画大师克里姆特的艺术影响

西洋画中的东方意蕴——装饰画大师克里姆特的艺术影响
的 东方 意 趣 ,辅 之 以金 属 般 灿 烂 、 绚 丽 多 彩 的 笔 触 , 变传 统 的二 维 效 仅 表达 了具有 中 国化 的哲 学意 境 的绘 画 内容 ,而 加之 细腻 准 确 的
果为三 维,豪华大气的工 艺材料 、宗教性 与立体感相伴的 工艺流程 ,
个 性表 达 及不 遑 多让 的实 用装 饰 主义 , 正是 两者 完美 的 结合 才 形
其问参杂着充 满了想象力和激情的 象征语 言,表现 出浓重的 宗教风格 成 了克里 姆特 象 征 中潜 藏神 秘主 义特 色 的绘 画特质 。 与远 离生活和 时代 的倾向 ,给人 以余韵犹 存的装饰感 。本篇 文章从伟 在 他 的绘 画作 品 中 出现 了一种 极 为有 趣 的现 象最 让 人惊 叹 ,
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述 。
没 有一 丝 遗落 的摘 取 中 国艺术 文化 ,而不 像 其他 欧洲 的 艺术 家 是 有 所取 舍 的 。他一 直 坚持 的 ,甚 至说 是执 着 的认 为 中 国画 中的 线 条 ,笔墨 的粗 细浓 淡 都包 含着 极 其浓 烈 的视 觉感 觉 。 当时 的克 里
大艺术 家的生平切入 。重点讨论这位 装饰 画大师在绘 画艺术 的追寻生 甚 至 从 中出现 的 时候 并没 有 引起 学术 界 的探 讨 ,无 论是 中 国的 艺 涯 中引入 中国文化的原 因进行着 重探 究,并在 其 中穿插其代表装 饰画 术 创作 者 还是 观 赏者 ,他 们都 没 有意 识 到克 里木 特这 么 直接 的 ,
关键词 :克里姆 特 ;装饰画 ;艺术影响 ;东方风格
古斯塔夫・ 克 里 姆特 出 生在 维 也 纳 郊 区 的一 个 以金银 手 工 艺 姆 特不 仅 仅将 中 国古 代 的漆器 、陶器 甚至 是 广 为流传 于 民 间的传 为谋 生 手 段 的平 常人 家 , 虽然 是 这样 的 一个 普通 家 庭 ,但 是 却不 统 年 画结 合 ,更是 表 达在 其绘 画 艺术 中 ,虽 说不 是 重点 突 出 ,但 妨 碍 其成 为 “ 新 艺术 运 动 ”中 的重 要 画家 ,正 是这 场 席 卷全 欧 是 仍 旧是 装 点和烘 托 气氛 的主要 武器 ,而且 更 重要 的是 对 于 中国 洲 的运 动 ,让他 的绘 画 特质 对至 今 的装 饰画 都有 深远 的 影响 。 艺 术 的影 响突 出表 现 了在 观察 方法 和 表现 技 巧 。画 中的 他 能够 突 成 年后 的克 里姆 特 曾经 在 奥 地利 博物 馆 下 属 的美 术工 艺 学校 破 了时 间与空 间 的局 限性 ,把 各个 层 面 的事 物组 织在 同一个 一 个 深造 ,建 筑装 饰 、壁 画 和镶 嵌 画 成为 其 学 习的 主要 内容 。 l 5 周岁 画 面 上 ,造成 时 间和 空 间 的完美 结合 ,不仅 让 时间 的 限制性 体 现 的他 和 兄 弟一 起 进入 学 校 ,接 受 了系 统 的绘 画 技巧 的 磨练 ,而那 在 了装 饰 画上 ,更 加 主要 的是 突 出 了其极 具 内涵 的 艺术 风格 ,从 时 的镶 嵌 画 已经 让 克里 姆特 怀 念起 中世 纪和 文 艺复 兴 圣殿 时 期 的 而 深刻 的表 现 了其对 于艺 术 的独特 想法 。 辉 煌 ,之 后 他琢 磨 当 中采 用有 色 石子 、陶 片、 珐琅 或 金银 色 的玻 “ 融 诸 家 之 所 长 ,伴 实 践 之 大 胆 ”这 是 克 里 姆 特 所 追 求 的 璃 小方 块 等建 筑 材料 镶 嵌入 画 。我们 可 以从 他 的镶 嵌 画等 作 品 中 新 艺术 的 ~个 最显 著 原则 。他 力求 做 到 把 “ 装 饰 作 为 内容 ”的 存 观 察 到 ,秩序 严 格 的构 图 ,完 美 和谐 的 几何 关 系 ,抽 象 的空 间观 在 ,在 1 9 世纪 末这 的确是 一种 与 众不 同的论 点 , 曾激 发 了美 术 界 念 、单 纯 的 色调 、 强烈 的 精神 特 点都 构 成他 “ 镶嵌 风 格 ” 的油 画 许 多 的争 议 ,然而 他 的这 种独 特 理论 对 之后 西方 绘 画 的发 展有 着 的整体 性 ,继承 了早期 基 督教 抒 情风 格 装饰 画 形象 。不置 可 否 的 巨大 的影 响 。不仅 是 经营 构 图 ,传移 模 写 ,画面 组 织 ,画 面 中的 说 ,他 的 绘 画特 色 总喜 欢把 人 物 形象 置 于充 满着 象 征 的神 秘氛 围 风 景和 人 物形 象都 是 装饰 性和 象 征性 统一 ,因而 导致 纯 装饰 的 效 的 画面 中 ,这也 形成 了其装 饰 画 的最 大 特色 。 果 远 不 及 装 饰 的 综 合 艺 术作 用 ,使 画 面 充 满 新 奇 而 有 内涵 的 内 擅 长 绘 画 大 型 的装 饰 壁 画 与 肖像 画 的古 斯 塔 夫 ・ 克 里 姆特 , 容 ,显露 了装 饰 艺术 中 的 “ 心 理 表现 性 ” ,使美 术 效应 存在 的 装 在其 绘 画 艺术 的 道路 上 所获 得 的 影响 是深 远 的 、成 就 是斐 然 的 。 饰 性 内容 绘画 得到 空 前 的发展 和提 高 , 并且在 这 之后 ,克里 姆特 不 可忽 视 的 ,仍 然是 他 在绘 画 技 术上 的大 胆 创 新与 实 践 。在创 作 作 了诸 多 的创 新与 探 索 ,他一 直把 这 一 思想 作为 参照 ,也 为其 后 的 浩 瀚 海 洋 中 ,尤 其 是 风 景 画 的领 域 内 ,他 重 点认 为具 有 独 特 研 究装 饰绘 画树 立 了一个 具有 开创 意义 的典 范 。 性 的 审美 情绪 、 情绪 表现 的张 扬 性和 静物 画 造 型 的独特 性 , 让现 在 当 时, 克里 姆特 的 风景 画给 人 的感 觉 是独 一无 二 的 ,这 是 实世 界 中 的事 物 完全 摆 脱 了静 止 性 ,构 图方 式 也颠 覆 了所 谓 的传 什 么 原因 呢 ?其一 ,在绘 画 的布局 与 构 图上他 有 着 非常 独特 的 处 统 ,而 装 饰趣 味 也成 为 克 里姆 特 在追 寻平 面 构造 上 强 烈追 求 的部 理 方 式 ,摒弃 了传 统 的那 种一 般 构 图,而 是采 用 了 “ 维 也纳 分 离 分 , 并寄 希 望于 简括 又 丰 富 的线 条带 给 画面 铺 上一 层温 馨 和 爱 的 画 派 ” 的艺术 家们 所 喜欢 用 的正方 形 。在 克 里姆 特看 来 , 正方形 氛 围 ,给观 者能 够 以画 面外 的思 考角 色 。 构 图可 以说是 最完 美 的 的画幅 ,而 不 是过 去 的 众 文 艺

民间年画对于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兼蓄作用

民间年画对于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兼蓄作用

玛士 ・ 嘉萨酒庄的罗玛尼葡萄酒 品牌 ,就采用 了山东工艺美术
些 中国元素的充斥 , 使得克里姆特的绘画在西方绘画史上独树

学院教授顾 群业 设计的“ 门神” L G 兔 做 O O登陆 山东 市场 。其 实, 中国的民间艺人也一 直在通过各种渠道 , 努力从形式 内容
以及新技术上不断有所改进。明末 清初 , 桃花坞年画首次 出现 消失 于一点 的透视法 , 中国学者郑振铎就指 出:桃花坞是一个 “ 出版年 画的中心 ……这里有一个特色 ,像是受 了西洋 的影 响,
凤翔 , 河南朱仙镇 , 四川梁平 , 括湖南滩头等 , 以各 自鲜 明 包 都
的 个性 , 年 画 的 史 册 上 点 缀 了辉 煌 的华 章 。 在 受 地域 影 响 , 柳 青 最 近 京城 , 杨 当时 的年 画多 为 宫 廷 选 用 , 所 以风 格 显 贵 。 内容 多 取 材 于 传 统 戏 剧 , 景 多 施 以 华 丽 的 图 背
人在洋传教士那里接受 过西式 的美术训练 ,结合到年画 中, 实
为鲜见 。
中国的 门神画因地域 不同 , 民族不同 , 济状 况不 同 , 经 审美 角度不 同等因素 , 在年画 的题材 、 人物 的造型和色彩 的表现上 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最具代表性的天津杨柳青 , 苏州桃花坞 , 潍
案, 线条工整 , 人物头部 、 脸部 多以金色罩染 , 富丽堂皇 。 桃花坞 年 画则带有典型 的江南妩媚艳丽的特性 。 粉紫 的色调恰到好处
地传达 出江南人恬淡洒脱 的生活气息。 桃花坞年画工艺十分复
杂讲 究 , 一版一 色 , 套印 四五次至 十几次 , 有 “ 还 描金 ” 扫银 ” “
不可剥离的渊源。明末 以来 , 番舶商船携带着苏州木版年 画进

克里姆特装饰绘画——从立意、形式、色彩简评克里姆特的的绘画风格

克里姆特装饰绘画——从立意、形式、色彩简评克里姆特的的绘画风格

术 家 。 里 姆特 是 象征 主 义 绘 画 中维 也 纳 分 离 派 的 杰 出领 袖 , 克 是
位既具独特 艺术 个性 . 以强烈 民族风格见长的绘 画大师 . 又 他
的艺术创作曾在绘 画史上受到了空前的赞美 ,而在后来 却又遭
到 猛 烈 的 抨 击 。他 在 追 求绘 画 内 容 的 哲理 性 以 及艺 术 手 法上 的 象 征 性 和 实 用 的 装 饰 风 格 上 走 出 了 一 条独 特 的 道路 。他 独 辟 蹊
全部表现在画面上 , 在他 的画面 中所表现的就是生命的艺术 . 这 正是他的是艺术之花能够在繁星满天的艺术海洋如 此璀璨夺 目 的根本。在他画中 .所赋予的精神便 是他 作品的附庸美 .克里 姆特在表现 自己对 于美的理 想的同时 ,又包含 着道德观念 。克
里 姆 特 在 表现 画 面人 物 的 时候 ,主 角 有 的 苗 条轻 柔 ,有 的丰 满 肉感 . 人物 形态 有 的优 雅 . 的 狂 放 ;在 姣 好 的 面容 下 , 的神 有 有 情 迷 醉 ,有 的娇 媚迷 人 ,有 的颓 废 压 抑 在 每 一 个 画面 主 角 的


5 8—— 理念探索
克里姆特装饰绘画
从立意 、形式 、色彩简评克里姆特 的的绘画风格
文 /王 琳
克里姆特是 象征主义绘 画中维 也纳分离派 的杰 出领
古斯塔夫 ・ 克里姆特是 1 世纪下半叶 曾经席卷欧美的 新 9
袖, 是一位既具独特艺术个性 , 以强烈 民族风格见长的 艺 术 ” 运 动 中三 个 伟 大 代 表 之 一 ,是 奥 地 利维 也 纳 分 离 派 的第 又
作的一些欢乐题材 中 ,也暗暗 隐含 了几分悲伤 的情
调 。 如他 的作 品 《 吻》 中 ,画面 中 的男 女 看 似 在 幸

克里姆特装饰绘画_从立意_形式_色彩简评克里姆特的的绘画风格

克里姆特装饰绘画_从立意_形式_色彩简评克里姆特的的绘画风格

克⾥姆特装饰绘画_从⽴意_形式_⾊彩简评克⾥姆特的的绘画风格58克⾥姆特装饰绘画——从⽴意、形式、⾊彩简评克⾥姆特的的绘画风格⽂/王琳吻克⾥姆特是象征主义绘画中维也纳分离派的杰出领袖,是⼀位既具独特艺术个性,⼜以强烈民族风格见长的绘画⼤师,他在追求绘画内容的哲理性以及艺术⼿法上的象征性和实⽤的装饰风格上⾛出了⼀条独特的道路。

他独辟蹊径发现新的美,敢于尝试的风格,后来他最终脱离了象征主义,成为分离派⼤师,后来⼜⾛向装饰画。

理念探索古斯塔夫?克⾥姆特是19世纪下半叶曾经席卷欧美的“新艺术”运动中三个伟⼤代表之⼀,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第⼀任主席,也是在艺术表现⽅式上最复杂、争议最多的⼀位艺术家。

克⾥姆特是象征主义绘画中维也纳分离派的杰出领袖,是⼀位既具独特艺术个性,⼜以强烈民族风格见长的绘画⼤师,他的艺术创作曾在绘画史上受到了空前的赞美,⽽在后来却⼜遭到猛烈的抨击。

他在追求绘画内容的哲理性以及艺术⼿法上的象征性和实⽤的装饰风格上⾛出了⼀条独特的道路。

他独辟蹊径发现新的美,敢于尝试的风格,后来他最终脱离了象征主义,成为分离派⼤师,后来⼜⾛向装饰画。

要解读这位敢于尝试新风格的⼤师作品,我们以其代表作品为例从三个⽅⾯来简略分析⼀下这位艺术⼤师绘画风格的形成。

⼀、精神⽴意任何艺术想要在历史中永垂,必须有⾃⼰独特的创造精神,⽽克⾥姆特正是把⾃⼰对于绘画,对于⽣命的理解融⼊其画⾯中,形成⾃⼰的风格形式。

刘海粟认为,表现在画⾯上的线条、韵律、⾊调等,都有情感在⾥⾯,精神也在⾥⾯,⽣命更是永久地存在⾥⾯。

在绘画中,克⾥姆特能做到不受⾃然限制,不受理论束缚,不受⾦钱奴役,把⾃⼰的⼈格个性和对⽣命的理解全部表现在画⾯上,在他的画⾯中所表现的就是⽣命的艺术,这正是他的是艺术之花能够在繁星满天的艺术海洋如此璀璨夺⽬的根本。

在他画中,所赋予的精神便是他作品的附庸美,克⾥姆特在表现⾃⼰对于美的理想的同时,⼜包含着道德观念。

克⾥姆特在表现画⾯⼈物的时候,主⾓有的苗条轻柔,有的丰满⾁感,⼈物形态有的优雅,有的狂放;在姣好的⾯容下,有的神情迷醉,有的娇媚迷⼈,有的颓废压抑,在每⼀个画⾯主⾓的背后都隐藏着⼀个个不为⼈知的故事。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绘画艺术特点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绘画艺术特点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绘画艺术特点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一位具有争议的艺术家,他将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结合,他早年的绘画由写实主义转为装饰象征主义,顶峰时期又转为表现主义风格,晚年时他的绘画作品装饰性相对减弱,绘画性增强,表达与现实相结合,使作品具有很强的哲学意味,有对死亡,情欲等的人生问题的剖析。

本文从构图、线条、色彩、意象四个方面论述克里姆特绘画艺术的特点;让我们从而认识到克里姆特在绘画中的创新性和他的独特的价值。

克里姆特的每一幅作品都体现着他对人生的思考,有很强哲学意味在其中。

标签: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装饰性;象征主义1 引言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欧洲新艺术运动时期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重要人物。

在他一生中绘画风格不断转变,由写实主义到象征主义、最后转为表现主义。

他把艺术和现实生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走向对人类情感与生死问题的感悟。

他的绘画更加突出主观感受。

克里姆特作品采用独特的手法和装饰,并且采用了大量,金箔、银箔等贵重金属;东方元素如浮世绘等也运用其中,色彩华丽,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装饰效果,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克里姆特新颖的创作形式在当时内置现在都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也间接的让东方与西方的艺术有了交流与融合。

让我们通过对他绘画的研究重新认识他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探索他作品独创的价值。

2 克里姆特的绘画艺术特点2.1 构图——镶嵌式的平面构成克里姆特将学院派中传统的立体造型形式与比较抽象的平面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极具个性化的风格特征。

他以“平涂,简洁而又含蓄的绘画语言,将现实中的各种场景、物体重新组合,置放在一个虚设的空间之中,产生出某种特定的错位感和虚幻感。

由于这种处理使人们更加感受它的内心观念。

克里姆特在绘画中把原来重点刻画的人体放在次要,主要则是背景与衣物,虽然人体采用立体,但是镶嵌式的背景衣物则更加出彩,让本来主要的人物成了起到烘托作用,结果更加巧妙,这种抽象而又简化的做法,形成了克里姆特独特的镶嵌式平面构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的气氛;《艾米莉》的竖长构图有利于对服装设计师艾米莉富有特色的漂亮礼服和模特般修长的身材进行自由的表现;《水蛇》的长条形构图则使人物造型更显修长,画面气氛愈显神秘等等。

剪影式的人物侧面像是克里姆特喜欢表现的人物形象之一,单纯到近乎二维的平面通过反复多变的装饰性图案作补充,从而丰富了画面的装饰效果。

大部分肖像画人物被刻意拉长,形体团块明显。

克里姆特的很多作品都是以长方形构图的,这种垂直拉长的构图形式在西方是很陌生的,让我们想起了中国的卷轴画。

这足以表明克里姆特是吸收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长方形构图形式。

在作品《艾米丽・弗罗格》中,克里姆特尽量消减画面中的三维空间,不仅用近乎平面的方式去表达身体的结构变化,而且用各种丰富多样的装饰性图案将自然主义的面部处理和抽象的几何形体有机地组织起来,完整地存在于同一画面之内。

如果仔细观察,克里姆特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像中国画印章一样的签名,它们也如中国画中印章一样,为了均衡构图,揣摩推敲选定在作品中的某个角落。

如作品《艾米莉》右下方的两个方形签名,一深一浅,上下排列。

正因为这两块印章样的图案,才能让画面重心稳定,并且增添异国情趣。

作品《玛格丽特》左下角橘红色的方形,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装饰或者个人喜爱,都是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大胆吸收,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克里姆特绘画中的中国艺术元素
文/任莹 王静
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中吸取了多种中国绘画元素,如中国卷轴画构图形式,中国印章、中国民间木版彩印,甚至把中国龙、关公图像引入到他的绘画作品中。

这些吸收和借鉴,
使他的作品独具一格。

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绘画主要经历三个时期,分别是早期古典主义风格时期、中期金色风格时期和晚期中国艺术元素时期。

在此主要阐述克里姆特绘画中的中国元素。

一、画面结构特点
克里姆特的绘画为三度空间的人物形象与二度空间的背景的结合,同时,也是西方写实性的人物形象同中国平面装饰的背景的结合。

在结合中画家对立体化造型的人物作了平面化的调整,使其在平面上的两种基本造型方法在这里相遇并且和谐相处着,中西方绘画形式在这里也都相互补充地结合起来。

他将中国的装饰性绘画运用到自己的主体的背景和气氛下,他充满感情地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从人的形象处理、线条表现到图案纹样的表现完全是中国式的,而且发挥油画笔法的性能,他成功地创造了独特的“克里姆特装饰风”。

克里姆特的作品边框以长条形和方形居多,不同的构图形式适用于不同的画面气氛需求。

而中国式的卷轴画,也是为了营造意境和空间的特有的构图形式。

克里姆特吸收中国传统艺术的构图形式,并且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画面之中。

如《金鱼》,长长的竖条形构图加强了水底神秘
克里姆特 《艾米莉》
绘画美学
82
二、画面形象来源
克里姆特对东方艺术,尤其是中国的民间木版彩印年画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他搜集了许多中国民间年画,反复研究和揣摹。

冯骥才曾在《保卫克里姆特最后的画室》一文中提到,他的书房里就挂着中国木板水印的“门神”画。

从照片上发现书柜里陈放着许多中国工艺品:有牙雕小品、石雕印章、清代五彩瓷人,还有一尊民间木雕张仙爷,明显是晋中的出品。

书柜也是仿照中国式的,是画家特意请人专门设计的,这都说明画家对中国文化的痴迷。

更重要的是迎面墙上挂着的画中间是一幅中堂画,竟是中国的民间手绘年画《关公像》,还有一幅同样大小的《天官赐福》的照片。

他晚期的一些人物画的背景中,有不少形象都是直接从中国民间艺术中借鉴而来的。

其中包括中国独有的龙的形象,还有舞动瓜锤的武士,有执刀的将军,也有穿红戴绿的平民女子和坐在亭中的贵族;有华丽高贵的凤凰,白鹤,还有清逸脱俗的荷花和富贵的牡丹。

然而克里姆特作品中的中国艺术形象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暗示的意义,他和谐地运用来装饰
画面,使作品产生一种神秘感。

早在1897年,克里姆特为《悲剧的寓言》所作的黑白画就大胆地借鉴了中国龙的形象,并且以白描手法绘制完成。

将中国龙的形象直接用于表现悲剧女神画面中,作品难免有些肃杀和恐惧之感。

在作品《伊丽莎白・巴科霍芬-依希特》中,分布在画面上方两侧,也出现了众多中国古代人物形象。

有持灯女子,骑马将军和各类武士模样的人物。

而在伊丽莎白・巴科霍芬-依希特的下方两侧用分割开的各种图案,绘制了两条呈三角形装饰的龙的形象。

从《弗雷德里克・玛丽娅・比尔》这幅作品背景的右上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克里姆特直接借鉴了关羽的形象。

他身穿战袍,骑着战马,威风凛凛地手握一把大刀。

画面背景中出现有人物、战旗、战马、中国古代兵器。

画面中女子衣着华丽,图案各异,色彩炫目,整个衣纹装饰流动的感觉和主人的默然表情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克里姆特进一步成功地化解了主人公略显迟钝的平静,画面背景的打斗场面增添了视觉感受的丰富性,画面的扁平和空间
上的缩短使得那些背景中的刀刃、长矛正要穿透这位神情淡漠的女子。

这些中国传统人物以“动”的形式铺遍于整幅背景,与前面人物的“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作品《女朋友》中,明确地出现了中国凤凰的造型。

克里姆特对凤冠、凤坠和翅膀的造型直接借鉴于中国凤凰形象,并且表现得惟妙惟肖。

除此之外在左上方还出现了一束牡丹,在右下角还出现了白鹤的造型。

这些足以说明克里姆特对中国传统形象的喜爱和直接借鉴。

1917年至1918年克里姆特的作品《持扇女子》同样反映出了克里姆特对中国艺术的强烈热爱。

画面背景中出现了凤凰和荷花形象。

整幅画面情意浓浓,加上具有中国元素的背景,使人着迷不已。

克里姆特对中国形象的借鉴主要集中在他晚期的一些作品中。

这时期克里姆特可以自由创作,较少受到约束。

他将一些感兴趣的元素拿来为已所用,使画面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情调,表现出了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强烈热爱。

三、画面色彩变化
克里姆特主要在后期的绘画中明显表
克里姆特 《弗雷德里克・玛丽娅・比尔》
克里姆特 《伊丽莎白・巴科霍芬-依希特》绘画美学
83
现出对中国民间色彩的借鉴。

另外,克里姆特善于运用大面积的纯色色块填充造型和局部画面,这种大胆和高超的用色技艺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效果。

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在遵照历史、传统观念的前提下,用色又讲究视觉意象,重视色彩的视觉心理效果。

中国民间艺术丰富多彩,风筝、泥玩、刺绣、年画、壁画等都表现出中国本土的色彩观念。

以年画为例,多以红、绿、黄、紫为主色调,多采用补色对比,主要用色有大红、粉红、绿、草绿、黄、金黄、紫、黑灰等。

中国绘画色彩采用对比色的表现方法,同时又注意协调,色彩华丽、夺目、艳而不俗。

克里姆特绘画中所用的色彩和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用色相似,这些色彩是一种主观化表现的色彩,而非客观描述的色彩。

克里姆特后期改变了中期作品追求色彩和谐所导致的画面柔和、缺乏力度的特点,运用色彩的对比关系、互补关系和纯化的色彩作画,一方面使画面产生了色彩明
亮、丰富的感觉,另一方面,增强了画面
的视觉张力。

后期作品尽管没有中期的画幅大,数量多,但从对绘画语言的运用上来看,比中期要成熟了许多。

尽管克里姆特中期绘画声誉最高,但后期绘画中,克利姆特将油画造型、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意韵与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进行完美的结合,是对绘画新方向的有益探索。

他这种将中国艺术元素融于西方传统绘画的实践和探索,对欧洲现代绘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欧戈娜肖像》中克里姆特用黄、紫色和红绿色的强烈对比关系作画,造成色彩华丽的感觉。

 在作品《女朋友》中克里姆特大胆地运用了大红大绿的色彩对比,使画面情意浓浓且明快夺目。

在《处女》、《婴儿》两幅画中克里姆特团块式构图,紫色与黄色恰到好处的运用,都增加了画面内涵。

在作品《朱克肯蒂》中,克里姆特运用红、绿互补色作画,使画面色彩鲜艳、饱满。

四、画面个性线条
克里姆特的绘画更是将线条的艺术形式、独特的魅力和艺术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克里姆特对线条的运用始于1897年。

如在《悲剧的寓言》素描稿中,他的作品有了显著的变化,画面不仅已经采用了平面化的方式,同时也吸收了中国白描中的用线。

画中阴险的悲剧女神黑尔波墨,一身黑色的衣裙衬托出白色阴森而且严肃的面庞,各类首饰以金色装饰,显得尖锐和挑眼。

中心画面塑造主要人物,人物周围饰以流水型线描图案装饰,两侧和上方绘有另外两位女神以及中国龙的线描造型。

画面上方两侧绘有树叶形象,叠加排列,以线描形式表现出来。

从图案内容和线描手法来看,显然是吸收了中国白描的创作手法。

克里姆特画面中平面的形式、富于秩序感的曲线、装饰感的图案都显示了克里姆特对中国艺术的借鉴。

克里姆特没有抄袭旧的艺术思想,而是创造一种新艺术手法。

以独特的表现形式,把中国艺术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以全新的面貌准确表达了精神与肉体的矛盾与痛苦,
特别是中国艺术元素对其的影响。

编辑:郑钢岭
作者简介:任莹,陕西省三原县高渠中学教师王静,陕西省三原县高渠中学教师
克里姆特 《珍娜・希达帝肖像》
克里姆特 《女朋友》绘画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