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与学】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2课件:17 与 妻 书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第17课《与妻书》课件 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第17课《与妻书》课件 粤教版必修2

躯干毁坏大半,塞满垃圾,被遗弃在公厕附近
林觉民塑像碑文被弃树下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 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 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 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 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cuō用手指捏)着一个鲜红的馒头, 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 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 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 老栓….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 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 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鲁迅《药》节选
与妻书
林觉民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课文整体感知
诵读理解课文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1):说明与妻书的原因和心情: “与汝永别”,“忍悲为汝言之”。 第二部分(2-4):阐述“吾至爱汝,即此爱 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情感。
第三部分(5-6):再诉“吾至爱汝”的衷情以
及“吾不能舍汝”的永别的哀痛。
词句质疑探讨
如果有来世 / 我还愿做中国人 / 虽然我的祖 国还不富余 / 但我的祖国正在努力前行 / 虽然我 的人民还不富足 / 但我的人民正在埋头思索 如果有来世 / 我还愿做中国人 / 只要每一颗 心跳动着火一样的炽爱 / 只要每一双手承担建 设的重托 / 我可爱的祖国 / 定会是山峦上高耸的 峰 / 定会是海洋里奔腾的浪 如果有来世 / 我还愿做中国人 / 因为我们的 祖国走着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 用我们自己 的心血 / 用我们自己的汗水 / 用我们的智慧 / 开 拓一条崭新的路 / 让世界知道:中国不朽!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7课师说同步试题 粤教版必修4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7课师说同步试题 粤教版必修4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第17课师说同步试题粤湘中韩愈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鉴赏:贞元末年,韩愈官监察御史,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遭谗被贬为连州阳山令。

政治上突如其来的打击,在诗人心底激起了无法平息的狂澜,从而形成了《湘中》诗起调那种突兀动荡的气势:“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这两句语调拗折,句法奇崛。

若按通常章法,应首先点出汨罗江名,然后摹写江上景色,但这样写容易流于一般写景,显得平淡无奇。

现在诗人运用倒装句法,突出了江景:山猿愁啼,江鱼腾踊,湘波翻滚,一派神秘愁惨的气氛,以为诗人哀愤的心境写照。

首句又连用“猿”“鱼”“踊”等双声字相间,以急促的节奏感来渲染诗人激动不平的心声。

所以,诗人虽然没有直抒目见汨罗江时所引起的无限感慨,却自有不尽之意溢于言外。

三、四句暗用楚辞《渔父》的典故,情景交融,浑成无痕,构成清空孤寂的境界,与前两句激切哀愁的气氛在对比中达到高度的和谐,生动地表现出诗人面对茫茫江天怅然若失的神情,含蓄地抒发了那种无端遭贬的悲愤和牢骚。

全诗寓激愤哀切之情和跌宕之势于清空的意境和深长的韵味之中,成功地抒发了诗人的一腔愁绪,满腹忧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师襄.(xiānɡ) 嗟.乎(jiē)或不.焉(bù)B.郯.子(tán) 句读.(dòu) 阿谀.(yú)C.老聃.(dān) 谄.媚(xiàn) 经传.(chuàn)D.蟠.桃(pān) 苌.弘(chánɡ) 贻.误(yí)解析: A项,“不” 应读fǒu ;C项,“谄” 应读chǎn;“传” 应读zhuàn ;D项,“蟠” 应读pán 。

答案:B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孰.能无惑(谁,哪一个)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B. 彼.童子之师(那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C.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士大夫之族.(类、辈)D. 作《师说》以贻.之(赠送)是故无.贵无贱(没有)解析:D项,无:无论。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件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件
第二单元 · 中国现代诗五首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本课时编写:河北省曲周一中 谢建芳
课文导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艾青《我爱这土地》
今天学习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教学目标
1、赏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及雪、风等意象。 2、通过诵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增强 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 3、初步学会鉴赏现代诗歌。
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9年
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捕入
狱。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
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 抗战胜利后,历任华北大学第三部副主任、华北联合大学 文艺学院副院长。建国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协 副主席。1957年被错划右派,1959年到新疆石河子垦区劳动。 1979年平反。 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 地上》《我爱这土地》等。
锁着中国呀”。
• “风”和“雪”既是对大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也是对当时中华大地惨遭战乱
的艺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自然界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

6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一“主旋律”
诗句反复出现,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 从情感表达上,这两句是诗歌感情的线索,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诗;
风向东吹,风向南吹,风在低矮的小街上旋转,木格的窗纸堆着沙土,我们在泥草
的屋顶下安眠,谁家的儿郎吓哭了,哇——呜——呜——从屋顶传过屋顶,他就要长 大了渐渐和我们一样地躺下,一样地打鼾,从屋顶传过屋顶,风这样大岁月这样悠久, 我们不能够听见,我们不能够听见。

高中语文 17《与妻书》课件2 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17《与妻书》课件2 粤教版必修2

ppt精选
21
难点阐述
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 说“舍汝”之理 所以率性就死不顾汝
ppt精选
22
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
ppt精选
23
写作特点:
1、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 式的结合。 2、语言通俗典雅,感人肺腑。 3、用典。如“太上忘情”、“望 夫化石”、“破镜重圆”等。
容不迫,纵论世界大势,
宣扬革除暴政、建立共
和的主张。临刑谈笑自
若,引颈就义,年仅2
5岁。
ppt精选
14
诀别
词:童安格 刘虞瑞 曲:童安格
夜冷清/独饮千言万语/ 难舍弃/思国心情 灯欲尽/独锁千愁万绪/言难尽/诀别吾妻
烽火泪/滴尽相思意/情缘魂梦相系 方寸心/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
意映卿卿如唔:
夜来幽梦忽还
乡,小轩窗,正梳
妆。相顾无言,唯
有泪千行。料得年
年肠断处,明月夜,
ppt精选
短松岗。
2
裴多菲
生 命 诚 可 贵, 爱 情 价 更 高。 若 为 自 由 故, 二 者 皆 可 抛。
ppt精选
3
与 妻 书
林 觉 民
ppt精选
4
1840年鸦片战争——1911年辛亥革 命,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枪炮轰开中 国的大门,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深渊。为拯救人民于水火 之中,二十世纪初,康有为,梁启超, “戊戌六君子”,秋瑾,黄兴,孙中 山等大批革命志士前赴后继,抛头颅, 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悲 歌……
与妻书
大凡真能爱国家、爱民族,真能为国家民族作出一点牺 牲,而不是专门讲大话唱高调的人,与家庭骨肉之间,亦 必有真感情、真爱心,我不相信刻薄寡恩的人,能够有对 国家民族的真正责任感。

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117与妻书学案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117与妻书学案粤教版必修2

17 与妻书一、读准字音眷.属( ) 吾尝语.曰( ) 依依旁.汝( )的.的非吾所思( ) 如晤.( ) 能彀.( )婉.解( ) 使之肖.我( ) 搁.笔( )称.心( ) 双栖.( ) 情不自禁.( )恸.哭( )[答案] juàn yù bànɡ dí wù ɡòu wǎn xiào ɡē chènqī jīn tònɡ二、辨识通假(1)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2)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答案] (1)“彀”同“够”,能够 (2)“念”通“廿”,二十三、一词多义(1)竟⎩⎪⎨⎪⎧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身⎩⎪⎨⎪⎧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3)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 )(4)余⎩⎪⎨⎪⎧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 )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前十余.日回家( )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今死无余.憾( )(5)书⎩⎪⎨⎪⎧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6)卒⎩⎪⎨⎪⎧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旦日飨士卒.( )鲁肃闻刘表卒.( )五万兵难卒.合( )(7)其⎩⎪⎪⎨⎪⎪⎧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卒不忍独善其.身( )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 )吾亦望其.言是实( )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汝其.勿悲( )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 [答案] (1)动词,完毕,终了 副词,全,整,终 (2)名词,自身,自己 名词,身孕 (3)动词,推广到 介词,等到 (4)副词,以外,以后 动词,剩下 数词,整数后不确定的零数 代词,我的 形容词,遗留的,剩下的 (5)名词,信 动词,写 (6)副词,最终 名词,兵 动词,死 副词,读cù,通“猝”,仓猝 (7)代词,他们 代词,自己 代词,代腹中之物 代词,代鬼 代词,那些 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副词,表婉商语气,可,希望 副词,表祈使语气,应当,一定四、词类活用(1)瓜.分之日可以死.( )____________ (2)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 )____________ (3)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 )____________ (4)意洞手.书 ( )____________ (5)汝幸而偶.我 ( )____________ (6)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 ( )____________ (7)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 ( )____________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____________ (9)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____________ (10)称心快.意 ( )____________ (11)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 )____________ (12)卒不忍独善.其身 ( )____________ (13)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 )____________ (14)当尽.吾意为幸. ( )____________[答案] (1)瓜,名词作状语;死,动词的使动用法,其后省略宾语“之” 像切瓜一样;使……死 (2)名词活用为动词 追求 (3)名词作状语 用数字 (4)名词作状语 用手,亲手 (5)名词作动词 配偶,嫁 (6)动词作状语 小声哭着 (7)动词活用为名词 远行的事情 (8)第一个“老”,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尊敬;后两个“老”,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老人(9)第一个“幼”,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爱护;后两个“幼”,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孩(10)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1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1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善(13)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写尽;万千,数词作名词指很多的话(14)尽,形容词作动词领会尽,领会透;幸,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幸事五、古今异义(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并列的连词。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7与妻书课件粤教版必修2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7与妻书课件粤教版必修2

事后群众收得尸骸七十二具,葬在广州西北郊的黄 花岗,后来 人们把这次起义叫作“黄花岗起义”。林觉民在起义 前三天深 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数不多:“不 孝儿叩 禀父亲大人:儿死矣,唯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 大有 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 恕之。”另一 封给 他的 妻子,就是 《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
①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动__词__,__说__明__
(3)言
②虽不谓吾言.为是 _名__词__,__话__语_ ③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_名__词__,__著__作_
④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动__词__,__告__诉__
①即.此爱汝一念 _副__词__,__就___
(4)即
第四单元 文言文(1)
17 与妻书
第四单元 文言文(1)
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 推翻清 王朝,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 冒着生命危险将当初能找到的战死和被俘后慷慨就义的72 名革命党人(实有100多名革命党人壮烈 牺牲 )的遗 骸进行 收殓,并购买广州东北郊红花岗一地安葬。为赞赏英烈精 神,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黄花”,菊花,取其 傲霜之意。
8.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 [名师指津]分析作者对妻子的爱恰恰体现了对天下百姓和国家 的爱的道理即可。 我的理解:①作者在牺牲前 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儿女之情 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 豪情的激昂慷慨。这封信所表现的 对妻子的爱情,正是作为献身 革命和人民的一种基础和衬托。 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 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 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发的 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 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 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 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热爱 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 地结合起来。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与妻书》 课件 (共21张)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与妻书》 课件 (共21张)

与妻书
林觉民
被 誉 为 天 下 第 一 情 书
与 妻 书 又 名 绝 笔 书
陈意映
林林觉觉民民一家
检查与补充
下列字的正确读音是:
称心快意 必不能禁 当哭相和也 念六夜四鼓
几家能彀 使之肖我 依依旁汝也 一恸
检查与补充
解释词语
1段 (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写完
(2)使吾勇于就死也。 接近,靠近, 2段(3)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③ 去”
使或选择等。 5、形容词词头。
重点
今则又望其真有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它,人称代词 他们,人称代词
卒不忍独善其身

吾望其言是实
自己,代词 这,指示代词
汝其勿悲 语气副词,表示祈使,希望
汝其善抚之 语气副词,表示祈使,希望
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语 气 副 词 , 表 示 揣测
一词多义
1、 认为。 《战国策.齐策》“皆以美于徐公”。 2、用。《九章.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3、原因。《列子.周穆王》“宋人执而问其以”。 4、介词,因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此名显 天下。” 5、介词,用。《韩非子.难一》“以子之矛陷子之 盾,何如?” 6、介词,凭借……的身份,按照。 7、介词,在……的时候。 8、连词,相当于“而” 9、通“已”,已经。
多情不必不丈夫,
无情未必真豪杰。
——鲁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
大凡真能爱国家、爱民族,真能为国家民 族作出一点牺牲,而不是专门讲大话唱高 调的人,于家庭骨肉之间,亦必有真感情、 真爱心。
——钟叔河

妻子

—陈意映

高中语文 第17课_与妻书第2课时课件 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17课_与妻书第2课时课件 粤教版必修2

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 介徐读毕, 帝怒 ,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 ,曰:“ 臣 . .. 忠愤所激, 鼎镬不避, 何辞于谪? 帝急召执政示之曰: 忠愤所激, 鼎镬不避, 何辞于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 介 “ 论事是其职。 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 论事是其职。 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 岂应得预? 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 彦博宜自省, 岂应得预?” 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 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梁适叱介使下殿, 不可隐。 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梁适叱介使下殿, 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贬春州别驾,王举正以为太重,帝 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贬春州别驾,王举正以为太重, 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 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 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 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 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 (《宋史·唐介传》) 《宋史 唐介传》 唐介传 水停聚处。 注 ①猪,同“潴”, 水停聚处。
B
)
表转折。B.①代词,他的; 解析 A.却,表转折。B.①代词,他的;②表揣测 语气。C.介词,表被动。D.连词,表修饰。 语气。C.介词,表被动。D.连词,表修饰。 介词 连词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唐介“ 刚直无畏”性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唐介“刚直无畏” 格的一组是 ①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 稍毁吾什器者, 彦博 ④明日取其疏入, 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 B.②③⑤ . D.①③⑤ . (
4.下列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卒不忍独善 例句: 卒不忍独善其身 . A.瓜 分之日可以死 .. 吾老,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C.汝幸而偶我 .汝幸而偶 . D.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当亦乐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义庆《幽明录》。林觉民用“骨化石”典故,意在说 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夫妻离散,相见无期。
精 读 探 究
③“独善其身”——出自《孟子· 尽心上》。原意是
自己尽可能完善自己的操守,此处是只顾自己、苟且偷 生的意思。林觉民说自己“不忍独善其身”,表明了他 心系国家、人民的伟大胸怀。
栏 目 链 接
结 构 图 解
栏 目 链 接
痛。这三件事的共同之处是都反映了作者对妻子的眷恋之
深,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 情的人,即“吾至爱汝”。
精 读 探 究 (3) 这封信中,作者是怎样将中心思想“吾至爱汝,即 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贯穿全文的? 答:
栏 目 链 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幸”与“不幸”,实际上也是紧扣中心:“幸”,
“吾至爱汝”;“不幸”,使自己“就死”。第6段希望 妻子“当尽吾意”,这里的“吾意”,就是信的中心, 以此结束全文。
精 读 探 究 (4) 这 封 绝 笔 书 中 用 了 许 多 典 故 , 其 中 “ 司 马 青 衫”“骨化石”“独善其身”这几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第四单元
17 与
文言文(1)
妻 书
栏 目 链 接
作 者 简 介 林觉民(1887—1911),近代民主革命者,字意洞, 号抖飞,福建福州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14 岁进福建高等学堂学习时,即深受民主思潮影响,倾向
栏 目 链 接
革命。 1907 年赴日本庆应大学留学,加入同盟会。 1911
栏 目 链 接
夜林觉民写下两封绝笔信,一封写给父亲,一封写给妻子。
本文就是写给妻子的那封绝笔书,题目是后人加上的。形 式上是一封书信,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 人至深的抒情散文。全文千余字,倾诉了对妻子真挚的爱, 更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催人泪 下,令人感奋。
栏 目 链 接
此所受的煎熬,反映了烈士对妻子的眷恋之深,为妻子着
想“无所不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
写 法 赏 析 语言富有表现力。信中之话是烈士的肺腑之言,真 切感人,扣人心弦。同时,因为作者平素语言修养高,文 字亦文亦白,通俗典雅。信中多处用了典故,增强了语言
栏 目 链 接
的表现力,又不觉有冗赘艰深的毛病。如“太上忘
栏 目 链 接
(4)厅旁一室,为吾与汝两栖之所 ( 判断句,“为”表示判断 )
栏 目 链 接
(5)钟情如我辈者 ( 状语后置句,状语“如我辈”后置,应为“如 ) 我辈钟情者”
栏 目 链 接
精 读 探 究 (1)“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栏 目 链 接
写 法 赏 析
综合运用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全文有
很多地方直接抒情,表现了烈士在面临为革命献身之时, 从内心汹涌而出的强烈的情感浪涛。为了抒情,作者很自 然地记叙了一些往事。如第四段 “ 窗外疏梅筛月影 ” 至 “故唯日日呼酒买醉 ”,引出三件夫妻恩爱的追忆以及为
栏 目 链 接
参 考 译 文 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 。我扩充一片爱你的 心,去帮助天下人也能爱自己所爱的人,所以我果敢决 定在你死以前先死,只好忍心丢下你而不顾了。你要体 谅我的一片苦心,在哭泣之余,也从全国人民的幸福着 想,一定会乐于牺牲我和你个人的幸福,去为全国同胞
栏 目 链 接
谋求永久的幸福。你不要悲伤啊!
精 读 探 究
答案:当时国家腐败,社会黑暗,灾难深重。作者
假设了人们命运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死”——随 时随地都有生命危险,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死去;第二种 情况:“离”——“即可不死”,也可能“离散不相见”, “较死为苦”。“今日吾与汝幸双健”,但眼看“天下人”
栏 目 链 接
的“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又怎能忍受?这就是林
栏 目 链 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6.分析句式类型
(1) 所 以 敢 先 汝 而 死 , 不 顾 汝 也 (省略句,“先”后省略介词“于”,应为所以取“先(于)) 汝而死” (2) 必 以 告 妾 ( 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应为“必以(之) ) 告妾” (3) 天 灾 可 以 死 ( 省略句,“死”后省略宾语“人”,应为“天灾可以 ) 死 (人 )”
参 考 译 文 你记得吗?四五年前某个晚上,我曾经告诉你 说: “ 与其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 ” 你开始听了 发怒,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认为我的话
栏 目 链 接
是对的,但也无言回答我。我的意思原是说凭你的纤
弱,一定经受不住失掉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 你,我是不忍心的,所以宁愿让你先死,我来担当一 切苦难与悲痛。唉!哪里料到我终于死在你之前呢?
栏 目 链 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5.古今异义
(1)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古义: ____________ 今义:指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 幸福 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如“福利费”、“福利事 业”等。 (2)汝可以模拟得之 想象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指模仿。
精 读 探 究 答案:①“司马青衫” —— 白居易贬至江州。其 《琵琶行》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句, 表达了对琵琶女命运的同情。林觉民用“司马青衫”的 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②“骨化石” —— 古代传说,有一女子天天登高
栏 目 链 接
望夫还家,久而久之,化成石头,称望夫石。事见南朝
栏 目 链 接
的感情,再次呼应中心前半部分“吾至爱汝”。
精 读 探 究 然后第4段中间部分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天下人之 不当死而死 …… 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句话所蕴含的 道理,呼应了中心后半句的“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 就死也”。第4段结尾部分表达了作者“则吾之死,吾灵 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的心愿。第 5 段慨叹
“敢率性就死不顾汝”的原因。作者采用了反问句式,启 发妻子深思,让妻子理解、谅解自己的行为和心情。
精 读 探 究 (2)作者在抒写“吾至爱汝”的感情时,主要回忆了 哪几件事?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望夫化石”“破镜重圆”等。
参 考 译 文
意映爱妻如见: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别了!我写
这封信的时候,还是世上的一个人。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栏 我已经成为阴间的一个鬼。我写这封信时,泪珠和笔墨一 起洒落下来,不忍写完而想搁笔,又担心你不能体察我的 衷情,以为我忍心抛弃你而去死,以为我不了解你是多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 读 探 究
答案:第 1 段说明了写信时的心情和原因,引出
“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2段直接提出了 全文的中心:“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 死也”。第3段举夫妻谁先死的例子点明中心前半点“吾 至爱汝”。第4段开头部分抒发了“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栏 目 链 接
(4)瓜分之日可以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像分瓜一样 (5)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动用法,使……完毕 (6)卒不忍独善其身 形容词作动词,完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1)几家能彀(______ 彀 同______) 够
旁 通______ 傍 ,______) 靠近 (2)吾灵尚依依旁汝也(______
栏 目 链 接
3.解释词义
自身,代词
孕,名词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老”“幼”字,均为形容词作动词,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敬爱、敬重”“爱护、爱抚”意;第二个“老”“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均为形容词作名词,分别为“老人”“孩子”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幸偶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嫁 (3)汝泣告我 名词作状语,哭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