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分析化学4

四川大学化工考研 复试面试化工原理面试题库答案

1.用化工原理解释“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现象。 水中能溶有少量空气,容器壁的表面小空穴中也吸附着空气,这些小气泡起气化核的作用。水对空气的溶解度及器壁对空气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当水被加热时,气泡首先在受热面的器壁上生成。气泡生成之后,由于水继续被加热,在受热面附近形成过热水层,它将不断地向小气泡内蒸发水蒸汽,使泡内的压强(空气压与蒸汽压之和)不断增大,结果使气泡的体积不断膨胀,气泡所受的浮力也随之增大,当气泡所受的浮力大于气泡与壁间的附着力时,气泡便离开器壁开始上浮。 在沸腾前,窗口里各水层的温度不同,受热面附近水层的温度较高,水面附近的温度较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仅泡内空气压强P。随水温的降低而降低,泡内有一部分水蒸汽凝结成饱和蒸汽,压强亦在减小,而外界压强基本不变,此时,泡外压强大于内压强,于是上浮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将缩小,当水温接近沸点时,有大量的气泡涌现,接连不断地上升,并迅速地由大变小,使水剧烈振荡,产生"嗡,嗡" 的响声,这就是"响水不开"的道理。 对水继续加热,由于对流和气泡不断地将热能带至中、上层 ,使整个溶器的水温趋于一致,此时,气泡脱离器壁上浮,其内部的饱和水蒸汽将不会凝结,饱和蒸汽压趋于一个稳定值。气泡在上浮过程中,液体对气泡的静压强随着水的深度变小而减小,因此气泡壁所受的外压强与其内压强相比也在逐渐减小,气泡液--气分界面上的力学平衡遭破坏,气泡迅速膨胀加速上浮,直至水面释出蒸汽和空气,水开始沸腾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水开了",由于此时气泡上升至水面破裂,对水的振荡减

弱,几乎听不到"嗡嗡声",这就是"开水不响"的原因。 2.试举例说明分子动量扩散、热量扩散和质量扩散现象,并阐述三个过程的物理本质 和共性特征。 动量传递——在垂直于实际流体流动方向上,动量由高速度区向低速度区的转移。 如:流体输送,过滤,沉降。 热量传递——热量由高温度区向低温度区的转移。如:干燥,换热,蒸发。 质量传递——物系中一个或几个组分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转移。如:吸收,精馏,萃取,吸附、膜分离。传质和传热:结晶、干燥。 由此可见,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物系内部存在着速度、温度和浓度梯度的缘故。可以用类似的数学模型来描述,都可用传递方程遵维象方程:物理量的传递速率=推动力/阻力。牛顿粘性定律、傅里叶定律、费克扩散定律都是描述分子运动引起传递的现象定律,通量与梯度成正比。 3.简要阐述通过圆管内流体流动实验测定摩擦系数的方法。 4.试分析流量增大时,泵入口真空表与出口压力表的读数会如何变化? 根据离心泵的特征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泵出口阀开大或泵转速减小,管路的流量都会增加,扬程降低。在液面和泵入口截面列伯努利方程,Pa/ρ+u^2/2 + gZ1 = P1/ρ+u2^2/2 + gZ2+hf, 流速u2增加,阻力hf增加,则进口压力P1降低,P1=Pa-P 真空,所以真空表增加。P1/ρ+u2^2/2 + gZ2+he= P2/ρ+u2^2/2 + gZ3+hf, P1

2010年四川大学流体力学试题--附答案

1、简答题(10) (1)设有一速度向量V (x,y,z ),试说明其梯度、散度和旋度所代表的几何意义?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代表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 (2)简述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写出输运公式及两个推论,并说明其作用? 答:拉格朗日法是通过下列两个方面来描述整个流动情况的:(1)某一运动的流体质点的各种物理量(如密度、速度等)随时间的变化;(2)相邻质点间这些物理量的变化。 欧拉法是通过下列两个方面来描述整个流场情况的:(1)在空间固定点上流体的各种物理量(如速度,压力等)随时间的变化;(2)在相邻的空间点上这些物理量的变化。 输运公式: 0t 0D ( D t d t A d V t ττ ττ?Φ=+Φ?Φ???????? ()() 输运公式的两个推论: 2、利用哈密尔顿算子证明:(10分) (1)b a a b a b ???-???=???)()()( (2)a a a ??+??=??φφφ)( 证明:(1) 3、求不可压缩粘性流体动量方程:V f P V V t u 2?++?=??+??υρ 在柱坐标系下的表达式。(30分) 4、在不可压无界流场中有一对等强度Γ的线涡,方向相反,分别放置在(0,h )和(0,-h )点上,无穷远处有一股来流V ∞,恰好使这两个线涡停留不动,求流线方程(10分) 5、如已知m h m h m kg 37,78,/1000213=-=ρ,图示水坝,求水作用在单位宽度坝面上的合力及其作用点。(10分) 6、椭球1222222=++c z b y a x 以i U V 00=等速运动,试写出:(15分) (1)不可压缩无旋流的基本方程;

四川大学近代化学基础模拟试卷(八)

四川大学近代化学基础模拟试卷(八)近代化学基础模拟试卷(八)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写上“?”,错误的写 上“×”。(共10分) 1. 单电子原子的能量只与主量子数有关,多电子原子的能量与主量子数和角 量子数都有关。( ) 2. 螯合剂(配体)都是多齿配体。 ( ) 2++3. Ca的极化力比K强,故CaCl的熔点比KCl低。 ( ) 2 324. 凡八面体构型的配合物,中心离子或原子均采用spd杂化轨道成键。 ( ) 55. 高自旋d金属离子配合物的晶体场稳定化能为零,因此极不稳定,很难存在。 ( ) 6. He的键级为零,故不存在这种分子,的键级为,故氦的分子离子能存在, 但不够稳定。 2 ) ( 7. 凡分子中含有N,且N上联有氢的,分子间必有氢键。 ( ) 8. 由鲍林规则,HPO是弱酸,HPO是弱酸。 ( ) 3433 9. 凡分子中含单电子的物质具顺磁性,分子中不含单电子的物质一般呈抗磁 性。 ( ) 10. 对有机分子而言,多数固态时是分子晶体,分子越大,分子间力越强,熔 沸点越高。( ) 二、填空题(40分) 1. 1 mol的苯甲酸(s)在25?于刚性容器中完全燃烧,放热3227kJ,则反应: ,12CHCOOH(s)+15O(g),14CO(g)+6HO(l)的= kJ?mol,(298.15)= 65222

,1kJ?mol。 ,12. 已知HO(l)的(298.15K)=,285.84kJ?mol,则H的(298.15K)= kJ?mol22 ,1。 3. 某系统进行不可逆循环后,系统的ΔS 0,环境的ΔS 0。 ,14. 反应CH(g)+HO(l),CHOH(ag)的(298.15K)=12.34kJ?mol,若在平衡条件进行反应,则24225 ,1= kJ?mol。 5. 放热化学反应的(298.15K)>0,则25?时此反应为 1。 6. 在绝热体积恒定的容器中发生一化学反应,使容器中温度压力都增加,则该过程的ΔU 0,ΔH 0,ΔS 0, ,517. 某化学反应的与温度的关系如下:ln=1.00×10/T,8.0,则该反应的= kJ?mol。 8. 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36,其原子失去三个价电子后,量子数l=2的亚层刚好半满,该元素是。 9. AB型离子晶体的晶格能随离子电荷的而 ;随离子半径的而。 ,2+410. [Fe(HO)]与[Fe(CN)]两种配离子的磁矩前者为4.9B.M.,后者为零,则前者空间构型266 为,后者的空间构型为,由价键理论,前者中心离子价电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后者是 ;由晶体场理论,前者的d电子排布为,后者为 ;前者的晶体场稳定化能 为,后者为。因此,稳定性前者后者。 ,键级为,键型11. 由分子轨道理论,的电子排布为 为、、,分子呈磁性。 12. K的第一电离能 Ca的第一电离能;Ca的第二电离能 K的第二电离能。

四川大学化工过程机械考研经验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考研397分经验 录取通知书已下,如愿以初试、综合成绩均为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入读080706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在此,将我考研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 初试篇 【一】选择川大: 我本科专业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其对应的研究生专业就是080706化工过程机械。对于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其所在一级学科为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对应的专硕为085206动力 工程。在择校问题上,我认为能去985高校就去985,实在不行也要去一个强势211高校。 对于080706化工过程机械,高校和科研院所有两种报考方式,分别为以四川大学为代表的二级学科(080706化工过程机械)招生,还有以华东理工代表的一级学科(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招生。搞清楚这个对于研招网报考时选择、以及查找资料有用。 对于080706化工过程机械,网上有关于院校排名。虽说不能全信,但有一定借鉴意义。排名靠前的985高校有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天津 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鉴于地域、报考难度等因素,四川大学的性价比非常高,重要的是川大 不歧视本科学历,这对于本科出身双非的同学非常有利。 友情提示,能力很强的同学可以报考浙江大学等更强的院校!另外,211类高校中,华东理 工大学与北京化工大学性价比也很高,能力有限得同学可以报考,难度相对于985高校有所降低。 【二】真题与书单: 考研的学生应该明白,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出题风格。尤其体现在专业科目的命题上。虽然明 面上不公布参考书目,但根据往年真题,大致上也能猜出考点主要集中于那些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高效地考取研究生,就要根据出题风格有针对性地复习。因此,历年真题就是我们复习 专业课的“制胜法宝”。 具体而言,复习应根据真题中的考点向外扩散式复习。当然,实际行动起来,也没想象中的 那般容易。由于官方没有考试大纲以及指定参考书目,很难抓住考试重难点,这可能也是为什么 很多人专业课低分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他不努力。在应试教育下,有时候努力与回报不成正比的,关键在于技巧和方法。而技巧和方法最终又归于一句话“专业课的重点在于总结历年真题!”真题 题型每年可能变化,但不变的是知识点。我建议通过整理总结历年真题,达到对每一个考点知识点熟 记于心,在考试时就能从容应付。 对于书单,我通过查阅很多书籍,发现以下书目对于复习参考作用较大: 《过程设备设计》《化工容器设计》《过程装备力学基础》《过程装备力学分析》《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只需要复习轴向拉压、热应力、梁的弯曲变形)等书目。

(完整word版)川大版高分子近代分析方法重点

第一章紫外光谱 波粒二象性:是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无论何种电磁波都具有该性质)。生色基: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具有双键结构的基团对紫外—可见光区能产生特征吸收的基团统称生色基。可为c=c,c=o,c=s,-N=N-双键及共轭双键,芳环,-NO2,-NO3,-COOH,-CONH2等基团,总之,可产生π→π*和n→π*跃迁的基团都是生色基。 助色基:与生色基相连时,通过非键电子的分配,扩展了生色基的共轭效应,从而影响生色基的吸收波长,增大其吸收系数,这些基团称为助色基。如-NH2,-NR2,-SH,-SR,-OH,-OR,-cl,-Br,-I,等,这些助色基都具有孤对电子~n电子,它们与生色基的π电子发生共轭。 蓝移:因环境或结构的变化,使生色基的λmax向低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 红移:使生色基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向高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 光谱分析法类型:吸收光谱分析,发射光谱分析和散射光谱分析三种类型。 光谱分析的特点:1.灵敏度高2.特征性强3.样品用量少4.操作简便5.不需标样。 紫外吸收带的类型及特征: R吸收带:含C=O,-N=O,-NO2,-N=N-基的有机物可产生这类谱带,它是n→π*跃迁形成的吸收带,ε很小,吸收谱带较弱,易被强吸收谱带掩盖,易受溶剂极性的影响而发生偏移。 K吸收带:共轭烯烃,取代芳香化合物可产生这类谱带,它是π→π*跃迁形成的吸收带,εmax>10000,吸收谱带较强。 B吸收带:是芳香化合物及杂芳香化合物的特征谱带,εmax=200,特征是峰形有精细结构,(溶剂的极性,酸碱性对精细结构的影响较大),这是由于振动次能级对电子跃迁的影响。E吸收带:也是芳香族聚合物的特征谱带之一,也属π→π*跃迁。 ①E1带:εmax >100000,是由苯环内双键上的π电子被激发所致。 ②E2带:εmax的2000-14000,是由苯环的共轭双键所引起。 紫外吸收带的影响因素:①生色基和助色基②蓝移和红移③溶剂和介质④溶剂的酸碱性。 紫外吸收光谱在高分子中的应用: 1.定量分析①丁苯橡胶中共聚物组成的分析②高分子单体纯度的测定 2.定性分析:将不具备生色基的高分子区别开来 3.聚合反应动力学:苯胺光引发机理的研究 4.其他:①互变异构体的确定②分子量的测定。 光谱分析的原理: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外电子按其能量的高低分层分布而形成不同的能级,因此,一个原子核可以具有多种能级状态,通过对光谱学规律的研究,可以揭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内部运动规律,获得物质定性与定量的信息。 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200-800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 紫外光谱中电子的跃迁类型及特征:①n→σ*跃迁:是指分子中处于非键轨道上的n电子吸收能量后向σ*反键轨道的跃迁,凡含有卤素等杂原子的饱和烃及衍生物可发生此类跃迁。特征:所需能量较大,吸收峰的吸收系数ε较低,ε<300.②n→π*跃迁:指分子中处于非键轨道上的n电子吸收能量后向π*反键轨道的跃迁。凡含有孤对电子的杂原子和π键的有机化合物会发生此类跃迁。特征:所需能量小,ε很小,在10-100之间。③π→π*跃迁:指不饱和键中的π电子吸收光波能量后向π*反键轨道的跃迁,凡含有不饱和烃,共轭烯烃和芳香烃类的有机化合物可发生此类跃迁,特征:所需能量小,ε很高,一般ε>10000。④d-d跃迁:在过渡金属络合物溶液中易产生的跃迁。⑤电荷转移跃迁:条件是同时具备电子给予体和电子接受体,其吸收谱带的强度大,吸收系数ε>10000.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及复试科目

201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及复试科目 一、复试工作时间安排及具体要求 1.化工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统一安排在2012年3月30日至31日进行,其中: 3月30日上午:专业笔试 3月30日下午至31日:外语及综合素质面试 2.复试成绩总分为200分,分为专业笔试、综合面试、外语听说三部分,其中:专业笔试:100分,考核专业综合知识,答卷时间3小时,采用密封试卷; 综合面试:60分,考核综合素质与能力,含实验操作或科研实践能力; 外语能力:40分,外语自述、现场阅读翻译、外语提问与回答方式等; 复试成绩低于120分者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期间除必须参加上述复试内容外,还须参加2门本科阶段该专业主干课程的加试(笔试),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和复试考试科目相同,加试每科时间为3小时、总分100分,其中任何一门加试科目成绩低于60分,视为不合格,不予录取。 4.拟录取考生名单根据招生名额和录取排序总分从高到低依次确定。 录取排序总分S总计算:S总=(初试总分/5)×0.5 + (复试总分/2)×0.5 5.参加复试的同学务必提前一天到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办公室办理复试手续,具体如下:3月29日(星期四)9:00—11:00到化工学院二楼会议室(241室)办理复试手续。复试时必须携带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军官证等);往届生带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应届生携带本科学生证和本科成绩单,所有考生同时提供以上所有有效证件复印件一份存档备查。另带2张1寸彩色免冠证件照(体检表粘贴照片使用)。3月29日下午16:00在化工学院309室召开全体复试考生告知大会。 专业代码报考专业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冶金物化、 科技英语 《有色冶金原理》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化工机械综合基础1.《过程设备设计》郑津洋主编,(或王志文主编《化工容器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过程流体机械》姜培正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工程流体力学》黄卫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工程材料》闫康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5.《化工原理》朱家骅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081721 化工安全工程与技术 085206 动力工程

流体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及应用 刘光斌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发展;应用 摘要:计算流体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它用于求解固定几何形状空间内的流体的动量、热量和质量方程以及相关的其它方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获得某种流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有关信息,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和用途广泛的工具。对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探讨。 1 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由于飞机工业的需要,要求用流体力学理论来了解和指导飞机设计,当时,由于飞行速度很低,可以忽略粘性和旋涡,因此流动的模型为Laplace方程,研究工作的重点是椭圆型方程的数值解[1]。利用复变函数理论和解的迭加方法来求解析解。随着飞机外形设计越来越复杂,出现了求解奇异边界积分方程的方法。以后,为了考虑粘性效应,有了边界层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发展成以位势方程为外流方程,与内流边界层方程相结合,通过迭代求解粘性干扰流场的计算方法。 同一时期,许多数学家研究了偏微分方程的数学理论,Hadamard,Couran,t Friedrichs等人研究了偏微分方程的基本特性、数学提法的适定性、物理波的传播特性等问题,发展了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理论。以后,Cou-ran,t Friedrichs,Lewy等人发表了经典论文[2],证明了连续的椭圆型、抛物型和双曲型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定理,且针对线性方程的初值问题,首先将偏微分方程离散化,然后证明了离散系统收敛到连续系统,最后利用代数方法确定了差分解的存在性;他们还给出了著名的稳定性判别条件:CFL条件。这些工作是差分方法的数学理论基础。20世纪40年代,VonNeumann,Richtmyer,Hop,f Lax和其他一些学者建立了非线性双曲型方程守恒定律的数值方法理论,为含有激波的气体流动数值模拟打下了理论基础。 在20世纪50年代,仅采用当时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较复杂的非线性流动现象是不够的,特别是不能满足高速发展起来的宇航飞行器绕流流场特性研究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学者开始将基于双曲型方程数学理论基础的时间相关方法用于求解宇航飞行器的气体定常绕流流场问题,这种方法虽然要求花费更多的计算机时,但因数学提法适定,又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且能模拟流体运动的非定常过程,所以在60年代这是应用范围较广的一般方法[3]。以后由Lax、Kreiss和其他著者给出的非定常偏微分方程差分逼近的稳定性理论,进一步促进了时间相关方法。当时还出现了一些针对具体问题发展起来的特殊算法。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了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3]。我国早期的工作是研究钝头体超声速无粘绕流流场的数值解方法,研究钝头体绕流数值解的反方法和正方法。以后,随着我国宇航事业的发展,超声速、高超声速绕流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工作发展很快。对定常欧拉方程数值解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并给出了钝体超声速三维无粘绕流流场的计算结果。 20世纪70年代,在计算流体力学中取得较大成功的是飞行器跨音速绕流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首先在计算模型方面,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模型,如新的大涡模拟模型、考虑壁面曲率等效应的新的湍流模式、新的多相流模式、新的飞行器气动分析与热结构的一体化模型等[5]。这就使得计算流体力学的计算模型由最初的Euler和N-S方程,扩展到包括湍流、两相流、化学非平衡、太阳风等问题研究模型在内的多个模型[6]。其中以考虑更多流动机制,如各向异性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湍流研究为重点。研究结果再次证明,万能的湍流模型还不存在,

2010年四川大学流体力学试题--附答案

2010年流体力学试题

1、简答题(10) (1)设有一速度向量V (x,y,z ),试说明其梯度、散度和旋度所代表的几何意义?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代表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 (2)简述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写出输运公式及两个推论,并说明其作用? 答:拉格朗日法是通过下列两个方面来描述整个流动情况的:(1)某一运动的流体质点的各种物理量(如密度、速度等)随时间的变化;(2)相邻质点间这些物理量的变化。 欧拉法是通过下列两个方面来描述整个流场情况的:(1)在空间固定点上流体的各种物理量(如速度,压力等)随时间的变化;(2)在相邻的空间点上这些物理量的变化。 输运公式: 0t 0D ( Dt d t A d V t ττττ?Φ=+Φ?Φ????????()() 输运公式的两个推论: 2、利用哈密尔顿算子证明:(10分) (1)b a a b a b ???-???=???)()()( (2)a a a ??+??=??φφφ)( 证明:(1) 3、求不可压缩粘性流体动量方程:V f P V V t u 2?++?=??+??υρ 在柱坐标系下的表达式。(30分) 4、在不可压无界流场中有一对等强度Γ的线涡,方向相反,分别放置在(0,h )和(0,-h )点上,无穷远处有一股来流V ∞,恰好使这两个线涡停留不动,求流线方程(10分) 5、如已知m h m h m kg 37,78,/1000213=-=ρ,图示水坝,求水作用在单位宽度坝面上的合力及其作用点。(10分) 6、椭球122 2222=++c z b y a x 以i U V 00=等速运动,试写出:(15分) (1)不可压缩无旋流的基本方程;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共用实验平台-激光粒度分析仪100

单选题(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1.打开激光粒度分析仪,预热( )分钟.. A.5-10 B.10-15 C.15-20 D.20-25 2.激光粒度仪选用( ) 气体激光光源,波长()微米.. A.He-Ne 0.6328 B.He-Ne 0.6000 C.Ar-Ne 0.6328 D.Ar-Ne 0.6000 3.关于激光粒度仪的操作步骤(①打开激光粒度分析仪,预热15-20分钟;②进行基准测量,打开排水阀排出循环系统的气泡,开启循环泵、搅拌;③运行颗粒粒度测量分析系统,并清洗样品池数次(加水点击内循环放水待水放出,继续清洗);④关闭循环泵和搅拌,进样,启动超声波、搅拌;⑤在分析系统中新建文件;⑥待介质分散均匀后,启动循环泵,待数据稳定时存储数据(在稳态时,点击“随机”存储)⑦清洗样品池和内循环管道,盖上盖子; ⑧仪器若长期不使用要多次清洗,并切断总电源,用布罩住仪器)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⑦⑧⑥ B.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C.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4.待测样品的粒度要求,应该大于多少?且不能过粗(矿物粉沫等粗大的禁用).. A.2微米 B.1微米 C.3微米 D.0.5微米 5.激光粒度仪的工作原理是采用( ) 理论.. A.X射线衍射 B.全量程米氏散射 C.小角X射线散射 D.标量X射线衍射 6.光电系统设计独特,灵敏度高,主检测器一个,辅助检测器多个,采用非均匀性交叉三维扇形矩阵排列,最大检测角可达到( )度,充分保证了信号探测的全面性。.. A.30 B.60 C.90 D.120 判断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1.样品槽需多次清洗,待清洗干净,排干液体;.. √× 2.激光粒度仪超声器与主机一体,超声时间非连续调节,设置时间数字显示。.. √× 3.进样时向样品池中加入适量粉末,粉末量与遮光比成正比,遮光比宜1~2 范围内。√×. 4.运行颗粒粒度测量分析系统,并清洗样品池,操作顺序为1加水2点击内循环3放水4待水放出,继续清洗?.. √× 5.激光粒度仪光源具有波长短,线宽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能够很好的为系统提供稳定的激光源信号的特征。.. √× 6.仪器在没有加水的情况下,可以长时间空运转。.. √× 7.激光粒度仪光路采用一个量程设计,会聚光路独特,减少了傅里叶透镜组,使测量范围更宽,分辨率更高,误差降到了最小。.. √× 8.激光粒度仪的搅拌系统采用触摸式按键连续可调,设置速度数字显示,测试过程中同时开启超声既可避免因循环速度过快产生气泡造成的测试误差,又能防止颗粒在循环过程中产生团聚。.. √× 9.激光粒度仪的超声系统可根据样品分散的难易程度设置超声时间,良好的屏蔽处理使超声分散和样品测试可同时进行,即使具有超强团聚性的颗粒也能够充分分散以获得真实的粒度分布数据。.. √× 10.激光粒度仪样品分散池与主机一体,呈圆形,循环排液方便,不留尘垢,便于清洗。.. √× 11.通常对实验室环境要求:温度在5~35℃之间,湿度控制在75%以下。.. √× 多选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激光粒度仪的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A.待检测粉体粒径应大于1微米,且不能过粗(矿物粉沫等粗大的禁用) B.样品槽需多次清洗,待清洗干净,排干液体 C.仪器在没有加水的情况下,严禁长时间空运转 D.若使用间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 精馏实验

实验四精馏实验 学号:2014141492186 姓名:张锡坤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号:8班 实验日期:2016.11. 9 实验成绩:

1、 实验目的 (1) 了解精馏塔设备的结构,熟悉精馏操作方法。 (2) 测定精馏塔的全效率和个别板效率。 2、 实验原理 精馏是同时并多次运用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方法以分离混合溶液为较纯溶液的操作,而精馏塔则是实现此过程的一种设备。 单板效率(黙费里板效率)E mv 是通过第n 板的实际气体组成变化值与此板是理论板时期相组成变化值之比,即 1*1 n n mv n n y y E y y ++-=-(3—32) 式中:y n+1是进入第n 板的气相组成; y n 是离开第n 板的气相组成; y n *是与离开第n 板液相组成平衡的气相组成。 精馏塔的黙费里板效率Emv 可在全回流下测定,此时回流比R 为无穷大,塔内无精馏段和提馏段区分,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合,此时yn+1=xn ,yn=xn-1,即 1*n n mv n n x x E y x --=-(3—33) 式中:xn-1是第n-1板的液相组成。 xn 是第n 板的液相组成。 通过上式可知,在全回流情况下,欲测定第n 板的 单板效率,只需该板及上一板的液相组成(xn,xn-1), 并根据第n 板的液相组成xn 值在平衡线上查取yn*, 即可获得塔的黙费里板效率Emv 。 精馏塔的全塔效率ET 是理论塔板数NT 与实际塔 板数N 之比,即 100%T T N E N =?(3—34) 理论塔板数的求取有两种方法:逐板计算法和作图法。在全回流比下,只要测定塔顶的产品组成xD 和塔底釜液组成xW ,利用作图法可秋去理论塔板数,进而根据上式求取全塔效率。在部分回流情况下,通过测定原料组成xF ,塔顶产品组成xD ,塔釜组成xW ,原料冷液温度t ,回流比大小R 以及原料量F 和产品量D ,可利用作图法求取理论板数,如图3-10所示。 图3-10 部分回流下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

四川大学大物狭义相对论习题解答

狭义相对论(一) 一.选择题 1.K 系与K '系是坐标轴相互平行的两个惯性系,K '系相对于K 系沿OX 轴正方 向匀速运动。一根刚性尺静止在K '系中,与O 'X '轴成30?角。今在K 系中观察得 该尺与OX 轴成45?角,则 K '系相对于K 系的速度是 [ ] (A )c 32 (B ) c 32 (C )3 c (D )c 31 2.宇宙飞船相对于地面以速度v 作匀速直线飞行,某一时刻飞船头部的宇航员向飞船尾部发出一个光讯号,经过t (飞船上的钟)时间后,被尾部的接收器收 到,则由此可知飞船的固有长度为 (c 表示真空中光速) (A)t c ? (B) t ?υ (C) 2)/(1c t c v -??(D) 2)/(1c t c v -??? [ ] 3.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 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2) 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 变的. (3) 在一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在其他一切惯性系 中也是同时发生的. (4)惯性系中的观察者观察一个与他作匀速相对运动的时钟时,会看到这时 钟比与他相对静止的相同的时钟走得慢些. (A) (1),(3),(4). (B) (1),(2),(4). (C) (1),(2),(3). (D) (2),(3),(4). [ ] 4.在某地发生两件事,静止位于该地的甲测得时间间隔为4 s ,若相对于甲作匀

速直线运动的乙测得时间间隔为5 s,则乙相对于甲的运动速度是(c表示真空中光速) (A) (4/5) c. (B) (3/5) c. (C)(2/5) c. (D) (1/5) c.[] 5.一宇航员要到离地球为5光年的星球去旅行.如果宇航员希望把这路程缩短为3光年,则他所乘的火箭相对于地球的速度应是:(c表示真空中光速) (A) v = (1/2) c. (B) v = (3/5) c. (C) v = (4/5) c. (D) v = (9/10) c.[]二.填空题 1.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中,相对性原理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速不变原理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惯性系S'相对于惯性系S系以0.5 c的匀速度沿x轴的负方向运动,若从S'系的坐标原点O'沿x轴正方向发出一光波,则S系中测得此光波在真空中的波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速度为u的宇宙飞船沿x轴正方向飞行,飞船头尾各有一个脉冲光源在工作,处于船尾的观察者测得船头光源发出的光脉冲的传播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处于船头的观察者测得船尾光源发出的光脉冲的传播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 4.π+介子是不稳定的粒子,在它自己的参照系中测得平均寿命是2.6×10-8s,如果它相对于实验室以0.8 c (c为真空中光速)的速率运动,那么实验室坐标系中测得的π+介子的寿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s.

2016四川大学化工原理真题解析

1、填空选择 (2) 【陈1】1-2 【答案】τ=μdu/dy;牛顿性;等速直线 (3) 【陈2】2-2 【答案】;转速 【解析】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一般由3条曲线组成。特性曲线随泵的转速而变,故特性曲线图上一定要标出测定时的转速。 (4) 【陈5】3 【答案】B 有【解析】理论上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其沉降面积bl及颗粒的沉降速度u t 关。即温度改变不影响降尘室的处理能力,两种条件小,生产能力相同,故选择B。 (5) 【陈6】6-3 【答案】C 【解析】在换热器的传热计算中,K值的来源有:①K值的计算;②实验查定; ③经验数据。 (6) 【陈8】5 【答案】D (7) 【陈9】 【答案】增加,降低,降低,增加 (8) 【陈11】5

【答案】萃取剂的选择性和选择性系数、萃取剂与稀释剂的互溶度、萃取剂回收的难易与经济性 【解析】萃取剂的选择是萃取操作分离效果和经济性的关键。萃取剂的性能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衡量:①萃取剂的选择性和选择性系数;②萃取剂与稀释剂的互溶度;③萃取剂回收的难易与经济性;④萃取剂的其他物性。 (9) 【陈10】2-2 【答案】填料的种类、物系的性质、气液两相负荷 【解析】泛点是填料塔的操作极限,泛点气速对于填料塔的设计和操作十分重要。即吸收塔的最大吸收率由泛点的影响决定。影响泛点的因素很多,包括填料的种类、物系的性质及气液两相负荷等。 (10) 【陈10】1 【答案】通量、分离效率、适应能力 【解析】塔设备性能评价的指标有通量、分离效率、适应能力。一般来说、通量、效率和压力降是相互影响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对于工业大规模生产来说,应在保持高通量前提下,争取效率不过于降低。 分析讨论题 2 【陈1】 解:(1) d 1=d 2=d A 1=A 2=A u 1=u 2=u λ1=λ2=λ 并联管路时: 22 121222f f u u H h h g g =+=+ ∑∑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姓名: 学号: 班级号: 实验日期:2016、6、12 实验成绩: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测定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的直管阻力损失,作出与Re 的关系曲线。 2. 观察水在管道内的流动类型。 3. 测定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二、实验原理 1、求 与Re 的关系曲线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实际流体有粘性,其在管内流动时存在摩擦阻力,必然会引起 流体能量损耗,此损耗能量分为直管阻力损失与局部阻力损失。流体在水平直管内作稳态流 动(如图1所示)时的阻力损失可根据伯努利方程求得。 以管中心线为基准面,在1、2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 因u 1=u 2,z 1=z 2,故流体在等直径管的1、2两截面间的阻力损失为 ρP h f ?= 流体流经直管时的摩擦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的关系可由范宁公式求得,其表达式为 22 u d l h f ??=λ 由上面两式得: 22u l d P ???= ρλ 而 μρdu = Re 由此可见,摩擦系数与流体流动类型、管壁粗糙度等因素有关。由因此分析法整理可形象地表示为 )(Re,d f ελ= 式中:f h -----------直管阻力损失,J/kg; λ------------摩擦阻力系数; d l .----------直管长度与管内径,m; P ?---------流体流经直管的压降,Pa; ρ-----------流体的密度,kg/m3; 1 1 2 2 图1 流体在1、2截面间稳定流动 f h gz u p P +++=++22221211 2gz 2u ρρ

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川大化工学院公用仪器平台试题

单选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羰基化合物中,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者为()[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A.RCOR’ B.RCOCl C.RCOCH D.RCOF 2.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时,试样应该是()[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A.固体 B.纯物质 C.混合物 D.任何试样 3.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A.4 B.3 C.2 D.1 4.下列关于分子振动的红外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A.凡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非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不是红外活性的 B.极性键 的伸缩和变形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C.分子的偶极矩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即为红外活性振动 D.分子的偶极矩的大小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必为红外活性振动, 反之则不是 5.二氧化碳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A. 3 2 4 B. 2 3 4 C.3 4 2 D. 4 2 3

6.某化合物在紫外线区270nm处有一弱吸收带,在红外线区有2820cm-1、2720cm-1、1725cm-1、吸收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A.醛 B.酮 C.羧酸 D.醚 7.在以下三种分子式中C=C双键的红外吸收哪一种最强?()[傅里叶 红外检测仪] A.CH3-CH=CH2 B.CH3-CH=CH-CH3(顺式) C.CH3-CH=CH-CH3(反式) 8.乙炔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傅里叶红外 检测仪] A.2 3 3 B.3 2 8 C.3 2 7 D.2 3 7 9.系列数据中,哪一组数据所涉及的红外光谱区能够包括CH3CH2COH的吸收带()[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A.3000-2700 cm-1 ,1675-1500 cm-1 ,1475-1300 cm-1 B.3300-3010 cm-1 ,1675-1500 cm-1 , 1475-1300 cm-1 C.3300-3010cm-1 ,1900-1650cm-1 ,1000-650 cm-1 D.3000-2700 cm-1 , 1900-1650 cm-1 ,1475-1300 cm-1 10.在含羰基的分子中,增加羰基的极性会使分子中该键的红外吸收带()[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A.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B.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C.不移动 D.稍有振动

以下是国内化工专业大学排名

以下是国内化工专业大学排名: 1天津大学 2清华大学 3华东理工大学 4浙江大学 5大连理工大学 6北京化工大学 7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8华南理工大学 9南京工业大学 10北京理工大学 11湖南大学 12南京理工大学 13四川大学 14中南大学 15哈尔滨工业大学 16厦门大学 17浙江工业大学 18东北大学 19青岛科技大学 20西北大学 21广西大学 22大庆石油学院 23沈阳化工研究院 24西南石油学院 天大是全国化学化工类的龙头老大。厦大和中科院理科强,川大的分化强。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天津大学 A+ 15 西北大学 A 29 福州大学 A 2 大连理工大学 A+ 16 上海交通大学 A 30 合肥工业大学 A 3 北京化工大学 A+ 17 浙江工业大学 A 31 华中科技大学 A 4 清华大学 A+ 18 青岛科技大学 A 32 南昌大学 A 5 华东理工大学 A+ 19 江南大学 A 33 中国矿业大学 A 6 华南理工大学 A+ 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4 北京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21 厦门大学 A 35 西安交通大学 A 8 中国石油大学 A+ 22 武汉理工大学 A 36 北京科技大学 A 9 南京工业大学 A+ 23 河北工业大学 A 37 陕西科技大学 A 10 四川大学 A+ 2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A 38 兰州大学 A 11 北京理工大学 A 25 湘潭大学 A 39 广东工业大学 A 12 南京理工大学 A 26 湖南大学 A 40 长春工业大学 A 13 中南大学 A 27 江苏工业学院 A 41 山东大学 A 14 太原理工大学 A 28 郑州大学 A B+ 等 (62 个 ) :湖南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广西大学、燕山大学、吉林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大

四川大学大物光学习题解答

文档 光的干涉(一) 一、选择题 1. 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播到B ,若A 、B 两点相位差为3π,则此路径AB 的光程为 (A) 1.5 λ. (B) 1.5 λ/ n . (C)1.5n λ (D) 3 λ. [ ] 2. 在相同的时间,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 [ ] 3.如图,S 1、S 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路径S 1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1,折射率为n 1的介质板,路径S 2P 垂直穿过厚度为t 2,折射率为n 2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 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 (A) )()(111222t n r t n r +-+ (B) ])1([])1([211222t n r t n r -+--+ (C) )()(111222t n r t n r --- (D) 1122t n t n - [ ] 4.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条缝的宽度原来是相等的.若其中一缝的宽度略变窄(缝中心位置不变),则 (A) 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宽. (B) 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 (C) 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原极小处的强度不再为零. (D) 不再发生干涉现象. [ ] 5.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波长为600 nm (1 nm =10-9 m ),双缝间距为2 mm ,双缝与屏的间距为300 cm .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的明条纹间距为 (A) 0.45 mm . (B) 0.9 mm . (C)1.2mm (D) 3.1 mm . [ ]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假设有两个同相的相干点光源S 1和S 2,发出波长为λ 的光.A 是它们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一点.若在S 1与A 之间插入厚度为e 、折射率为n 的薄 P S 1S 21-3题图

四川大学化工实验1(流体力学)

学号:2014141492108 姓名:苗育民 专业:冶金工程 班号:143080501 实验日期:2016.4.27 实验成绩: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的直管阻力损失,作出λ与Re 的关系曲线。 (2) 观察水在管道内的流动类型。 二、实验原理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实际流体有粘性,其在管内流动时存在摩擦阻力,必然会引起流体能量损耗,此损耗能量分为直管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流体在水平直管内作稳态流动(如图3-1所示)时的阻力损失可根据伯努利方程求得。 图 3-1 流体在1、2截面间稳定流动 以管中心线为基准面,在1、2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 (3-1) 因u 1=u 2,z 1=z 2,故流体在等直径管的1、2两截面间的阻力损失为 (3-2) 流体流经直管时的摩擦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的关系可由范宁公式求得,其表达式为 (3-3) 将式(3-2)代入式(3-3)得 (3-4) 而 (3-5) 由此可见,摩擦系数与流体流动类型、管壁粗糙度等因素有关。由因此分析法整理可形象地表示为 (3-6) f h gz u p P +++=++22 221211 2 gz 2u ρρρ P h f ?= 2 2u d l h f ? ?=λ2 2u l d P ???= ρλμ ρ du = Re ) (Re,d f ε λ=21请

式中:f h -----------直管阻力损失,J/kg ; λ------------摩擦阻力系数; d l .----------直管长度和管内径,m ; P ?---------流体流经直管的压降,Pa ; ρ-----------流体的密度,kg/m3; μ-----------流体黏度,Pa.s ; u -----------流体在管内的流速,m/s ; 流体在一段水平等管径管内流动时,测出一定流量下流体流经这段管路所产生的压降,即可算得f h 。两截面压差由差压传感器测得;流量由涡轮流量计测得,其值除以管道截面积即可求得流体平均流速u 。在已知管径d 和平均流速u 的情况下,测定流体温度,确定流体的密度ρ和黏度μ,则可求出雷诺数Re ,从而关联出流体流过水平直管的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的关系曲线图。 三、实验设备图 1--压力表;2--水泵;3,4,5,10,11,13,14,15,22,23--小球阀;6,16,17,18,19--球阀;7--水箱;8--电磁阀1;9--计量水箱;12--电磁阀2;20--闸阀;21--涡轮流量计;24--孔板;25--差压传感器;26--电磁阀3;27,28--压力缓冲罐;a--Φ25?2钢管;b--Φ25?2钢管;c--Φ12?2铜管;d--Φ25?2有机玻管 四、实验操作步骤 (1)根据现场实验装置,理清流程,检查设备的完好性,熟悉各仪表的使用方法。 (2)打开控制柜面上的总电源开关,按下仪表开关,检查无误后按下水泵开关。 (3)打开球阀16,调节流量调节阀20使管内流量约为10.5h /m 3 ,逐步减小流量,每次约减少0.5h /m 3 ,待数据稳定后,记录流量及压差读数,待流量减小到约为4h /m 3 后停止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