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过滤处理(课堂PPT)

合集下载

《水资源及其利用》自然界的水PPT课件(第2课时)

《水资源及其利用》自然界的水PPT课件(第2课时)

探究新知
自学效果检测 1.过滤需要哪些仪器? 玻璃棒、烧杯、漏斗、滤纸、 带铁圈的铁架台。
探究新知
2.过滤器的制作。
3.对水样进行过滤,并总结注意事项。
一贴 滤纸紧贴_漏__斗___内__壁__。
滤纸边缘低于_漏__斗__边__缘__; 二低 漏斗内液面低于_滤__纸__边__缘__。
三靠
烧杯口要紧靠_玻__璃__棒__ 玻璃棒紧靠_三__层__滤__纸__处___;
吸附沉降:除去水中悬浮物及沉淀 2.过滤(步骤):较好除去水中不溶杂质。 3.吸附:较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部分可溶性
杂质、色素和臭味。
4.蒸馏:较好除去水中可溶杂质。
低 净 化 程 度

课堂总结
二、硬水与软水 1.概念。 2.硬水的危害。
课后作业
完成 练习与应用 第1~3题。
不仅可以滤去一些不溶性杂质,还可以吸附掉 一些可溶性杂质,如:颜色、异味。
归纳总结
净 净化方法
化 程
沉淀


低 过滤

高 吸附
作用 不溶性杂质 部分可溶性杂质
探究新知
你知道吗?
你所使用的生活用水厂
生活用水
探究新知
明矾吸附水中 悬浮的杂质
除去不溶性杂质
杀死残存的细菌
沉降杂质
除去可溶性杂质, 吸附颜色和异味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
探究新知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自来水不是纯水?
探究新知
硬水 含有较多
不含或
软水 较少
硬水与软水 是否含有可溶性钙、 镁化合物
探究新知
硬水的危害
探究新知
蒸馏 概念:给液体加热,使它变为蒸气,再使蒸 气冷却,凝聚成液体,这种方法叫做蒸馏。 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水的净化ppt课件

水的净化ppt课件

6、某小组同学对某地水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将取得的水样进行过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操作中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其作用是

(2)改进操作后,还存在的错误是

(3)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请分析可能的原
因: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得到纯水,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课题2 水的净化
贝尔从池塘里获得的水:
不溶的杂质
可溶的杂质
微生物
想一想:如何对水进行净化?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沉吸附是工业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在化学实验中分 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一、水的净化方法:
1、沉淀 (1)、静置沉淀:利用重力自然沉降;
3.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C.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 D.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得蒸馏水
4.天然水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5、小华学习了水的净化后,在家自己对河水进行了如 下处理: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 (漂白粉)→净水。其中可以除去较大颗粒物难溶性杂 质的步骤是 C ,能够消毒杀菌的是 D , A中明矾 的作用是 吸附悬浮杂质,使其沉降 ,小华得到的净水 是纯净水吗?其原因是 还有一些可溶于水的物质 怎么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种类 现象 结论
软水
硬水
有大量泡沫 无浮渣 泡沫少 有大量浮渣
可用肥皂水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麻烦?
浪费肥皂 衣服变硬
浪费燃料 可能引起爆炸

水的净化课件

水的净化课件
课题3
水的净化
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除去不溶性杂质
杀死残存的细菌
沉降杂质 除去可溶性杂质,颜 色、异味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
一、常用的净水方法
1、沉淀(沉降) 2、过滤 定义: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的操作。 要点:一贴两低三靠 3、吸附 4、蒸馏(蒸发)
过滤实验所需的仪器 用品:
滤纸、漏斗、 玻璃棒、烧杯、 铁架台(带铁 圈)
问题三、对于静置、吸附、过滤、蒸 馏等净化水的操作, (1)上述操作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 蒸馏、吸附、过滤、静置 顺序是 ; (2)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蒸馏 (3)综合运用上述四项操作净水效果更 好,其先后顺 序 静置、过滤、吸附、蒸馏 。
1.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分硬 水和软水的是 ( D ) A.观察颜色 B.加入明矾、搅拌 C.溶解食盐 D.加肥皂水搅拌
2.下列不属于净化水的措施是 ( C ) A.吸附 B.过滤 C.电解 D.蒸馏
3.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D ) 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 溶物 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C.锅炉用水硬度太高十分危险 D.活性炭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 水
4.纯水是 无 色、 无 臭,此常呈浑浊。
问题一、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 可能的原因有那些?
(1)滤纸破损; (2)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 (3)仪器不干净等。
对仍浑浊的滤液应再过滤一次,直 到澄清为止。
问题二、 天然水经过沉淀、过 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 的水是否为纯净物?为什么?
不是;因为经过上述操作处理后 除去的主要是不溶性杂质,水 中还有许多可溶性杂质。
2、蒸馏 (可降低水的硬度)
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区分软水和硬水: 加入肥皂水

水的净化PPT课件25 人教版

水的净化PPT课件25 人教版

2. 应用你所学过的知识,为受灾地区人们的饮水问 题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自然沉淀
化学沉降(用明矾)
加热煮沸。
消毒杀菌
学后应知
1.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 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2. 硬水易生水垢、与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硬水 可以软化为软水。
3. 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 水。
冷凝管 尾接管
冷水
锥形瓶
2.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哪里? 水银球应在蒸馏瓶的支管处。 3. 冷却水的进口和出口有何特点? 冷却管的下端进水,上端出水。 4. 蒸馏瓶中为什么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防止加热时,出现液体暴沸。
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
装置中导管很长,它起 什么作用? 冷凝作用。
想想议议
过滤
吸附
煮沸
蒸馏
小资料
生活中过滤的应用
过滤豆渣、药渣
炖肉时用纱布包着调料
水井
地下水位线
砾石 沙子
水井剖面图
过滤: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的操作。 仪器名称: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
玻璃棒作用:引流。
思考:要使过滤操作顺利地进行, 应注意哪些事项。
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 留有气泡——加快过滤速度。 二低: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 口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口要紧 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要靠漏 斗内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要紧靠承 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2. 硬水和软水的检验:
(1)肥皂水法:
种类
硬水
软水
现象 泡沫少,有大量浮渣 有大量泡沫,无浮渣
结论 可用肥皂水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硬水浪费肥皂

初中人教版《水的净化》精美课件1

初中人教版《水的净化》精美课件1
一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让液体迅速流下 贴
滤纸边缘略
避免液体沿漏斗和

低于漏斗口
滤纸间的缝隙流下

液面始终要低
于滤纸边缘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 避免液体溅出烧杯
烧杯内壁


玻璃棒要靠在

三层滤纸处
避免捅破滤纸
烧杯要 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引流作用
课题2单水的净化
课题2单水的净化
注意:
1. 滤纸一定要和漏斗贴紧,不能留有气泡(为什么?) 若有气泡,过滤的速度会比较慢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 镁化合物的水
课题2单水的净化
课题2单水的净化
2、如何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呢? 所用物质:
肥皂水
现象:产生泡沫 较多的是软水;
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课题2单水的净化
课题2单水的净化
3使用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麻烦有哪些?
浪费燃料
可能引 起爆炸
课题2单水的净化
浪费肥皂 衣服变硬
课 初题 中2人单教水版的《净水化的净化》精美课件1
⑶蒸馏的操作方法
作用:可使硬水中的钙、镁留在容器内, 降低水的硬度,除去不溶性杂质和微生物。
出水
水蒸气 不纯净的水
沸腾
冷凝管 进水
蒸馏水
问:蒸馏瓶中为什么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答:防止加热时,出现液体暴沸。
课 初题 中2人单教水版的《净水化的净化》精美课件1
课 初题 中2人单教水版的《净水化的净化》精美课件1
课 初题 中2人单教水版的《净水化的净化》精美课件1
3、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是( D )
A. 观察颜色
B. 加入明矾
C. 溶解食盐

水的过滤处理ppt课件

水的过滤处理ppt课件

学习情境1.4 水的过滤处理
应用: 给水处理中保证净化水质不可缺少的重要
环节 污水处理 活性炭吸附和离子交换等深度处理之前作
用预处理 化学混凝和生化处理之后作为后处理
1.4.1 水的过滤处理
慢滤池:截留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 优点:出水水质好 缺点:流速低;滤膜形成期过滤出水水质
不能保证;生产效率低;占地面积大。
1.4.1.1 过滤过程
过滤机理 1. 阻力截留 悬浮物粒径越大,表层滤料和滤速越小,
就越容易形成表层筛滤膜,滤膜的截污能 力也越高。 2. 重力沉降 众多的滤料表面提供了巨大的沉降面积。 滤料越小,沉降面积越大;滤速越小,则 水流越平稳,这些都有利于悬浮物的沉降。
1.4.1.1 过滤过程
1.4.1.1 过滤过程
石英砂滤料粒径通常0.5~1.2mm,滤层厚 度一般70cm左右。按自上而下的方向,粒 径大致由细到粗依次排列。水流自上而下 通过滤料层。
1.4.1.1 过滤过程
过程三阶段: 颗粒迁移,颗粒脱离水流流线向滤料颗粒
表面靠近; 颗粒黏附,物理-化学作用,悬浮颗粒黏附
在滤料表面; 颗粒剥落
废水渠 起端水面低于排水槽底20cm。 2)排水槽的槽口高度保持水平一致 3)排水槽总平面及一般小于25%的滤池面
积,避免影响反冲洗上升水流。 4)相邻两槽中心距一般为1.5m~2.0m,间
距过大影响排水的均匀性。
1.4.3 水的反冲洗
3. 冲洗废水的排除 反冲洗排水槽顶距未膨胀滤料表
学习情境1.4 水的过滤处理
过滤的作用 过滤一般用在混凝、沉淀或澄清等处理之后,
用于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降低浊 度。 水中有机物、细菌乃至病毒等更小的粒子由于 吸附作用也随着水的浊度降低而被部分去除。 残存在滤后水中的剩余细菌、病毒等,由于失 去悬浮物的保护或依附而呈裸露状态,也容易 被消毒剂杀死。 超滤、纳滤等新技术,还可以直接将细菌、病 毒、大分子物质等过滤掉。

水的净化-过滤(定稿)ppt课件

水的净化-过滤(定稿)ppt课件
让部分不溶 的杂质沉到 水底。
2.吸附沉降:向水中加入某些净水剂如明矾做絮凝
剂,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 使杂质沉降出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想一想:如何除 去水中的沉淀?
吸附悬浮物 浑水变澄清
(二)过滤
(1)原理:过滤是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 液体混合
(2)操作: 物的操作。
过滤器的制作
玻璃棒 漏斗 烧杯 铁 架 台
问题:过滤需要哪些仪器?
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
(3)过滤的操作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二低: 漏斗内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 三靠: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的作用:
沉淀剂静置)后过滤。若在化学实验室进行过滤
操作,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A )
2.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 A ) A、水和二氧化锰
C、酒精和水
B、铁粉和铜粉
D、食盐和水
想一想:
浑水过滤后,滤液可以喝吗?
不可以,因为过滤只能除去水 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不能去除可 溶的杂质及微生物
过滤
课堂小结
引流
1. 滤纸一定要和漏斗贴紧,不能留有气泡(为什么?)
若有气泡,过滤的速度会比较慢
2.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为什么?)
防止液体从漏斗边流出
防止液体飞溅 【引伸】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滤纸破损; (2)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仪器不干净等。
3. 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为什么?)
水的净化-过滤 (定稿)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2源自金昌市第三中学丁春玉

《水的过滤》PPT课件

《水的过滤》PPT课件

编辑课件ppt
15
(3)负水头现象
当过滤进行到一定时刻时,从滤料表面到某一
深度处的滤层的水头损失超过该深度处的水深,该 深度处就出现负水头,见图5-6。
水深 负水头区
25
175 150
45°
100
4
3 21
-50 -15 50 100 150175
hb
hc
15 a
b
滤料
c
卵石
出水
图 9-6 过滤时滤层内压力变化 1-静水压力线;2图-清5洁 -6滤料过滤时水压线;3-过滤时间为t1时的水压线;
与混凝效果有关
(3)厚度:
与滤速有关 与滤后水水质有关
编辑课件ppt
27
三 承托层
作用: ①防止滤料层从配水系统流失; ②均匀布置反冲洗水。
表5-5 快滤池大阻力配水系统承托层粒径和厚度
层次(自上而下) 1 2 3
粒径(mm) 2~4 4~8 8~16
4
16~32
厚度
100
100
100 本层顶面高度至少
编辑课件ppt
12
(a)
石英沙 无烟煤
石英沙
石榴石
无烟煤
(b)
(c)
图图5-59-5 几种滤料组成示意
编辑课件ppt
13
均质滤料
2.过滤过程中水头损失变化
(1)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
均质滤料,卡曼-康采尼公式(CarmanKozony)公式:
h018g0 •(1 m m 0 30)2(• 1d0)2l0 (5-1)
指整个滤层中孔隙总体积与滤料层体积之比。
测定方法:取一定量的滤料,在105oC下烘干称重, 并测出其密度,然后放入过滤筒中,用清水过滤一 段时间后,量出滤层体积,则孔隙率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9
.
30
孔隙率越大,滤层的含污能力越高,工作 周期就越长。
孔隙率与颗粒形状、粒径、均匀程度以及 滤料层的压实程度等有关。
滤料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由于碰撞、摩擦 和磨蚀等造成孔隙率减小,需及时更换。
.
31
1.4.2.3 配水系统与承托层
作用: 1. 反冲洗时,使反冲洗水在整个滤池平面
2. 重力沉降
众多的滤料表面提供了巨大的沉降面积。
滤料越小,沉降面积越大;滤速越小,则
水流越平稳,这些都有利于悬浮物的沉降。
.
7
1.4.1.1 过滤过程
过滤机理 3. 接触絮凝 滤料巨大的比表面积:吸附 砂粒带有电荷:吸附胶体 粒径较大悬浮颗粒以阻力截留为主;细微
悬浮物,以发生在滤料深层的重力沉降和 接触絮凝为主。
安装长柄滤头的钢筋混凝土穿孔 滤板
.
35
钢筋混凝土穿孔滤板
.
36
长柄滤头
.
37
小阻力配水系统的开孔比通常都大于1%, 水头损失一般小于0.5m。开孔比越大,则 孔口阻力越小,配水均匀性越差。一般多 用于单格面积不大于20平方米的无阀滤池、 虹吸滤池等。
学习情境1.4 水的过滤处理
过滤 过滤是固液分离的一种有效手段。含悬浮
固体的水流经过滤介质,粒径大于过滤介 质孔径的固体颗粒就被截留下来。
.
1
学习情境1.4 水的过混凝、沉淀或澄清等处理之 后,用于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 降低浊度。
水中有机物、细菌乃至病毒等更小的粒子 由于吸附作用也随着水的浊度降低而被部 分去除。
滤料滤池及均匀级配滤料滤池。
.
12
.
13
1.4.2 水的过滤处理技术
1.4.2.1 普通快滤池组成与工作过程 组成:池体、滤料、配水系统与承托层、
反冲洗装置 工作过程:过滤、冲洗交替进行
.
14
1.4.2 水的过滤处理技术(视频)
.
15
1.4.2.2 滤料
滤料的主要作用是作为载体提供黏附水中 细小悬浮物所需的面积。
5
1.4.1.1 过滤过程
过程三阶段: 颗粒迁移,颗粒脱离水流流线向滤料颗粒
表面靠近; 颗粒黏附,物理-化学作用,悬浮颗粒黏附
在滤料表面; 颗粒剥落
.
6
1.4.1.1 过滤过程
过滤机理
1. 阻力截留
悬浮物粒径越大,表层滤料和滤速越小, 就越容易形成表层筛滤膜,滤膜的截污能 力也越高。
不均匀系数(k80):滤料经筛分后,小于 总质量80%的滤料颗粒粒径与有效粒径之 比。
K80越大,说明粗细滤料颗粒尺寸相差越大, 颗粒越不均匀; K80越接近1,滤料越均匀。
.
22
1. 滤料粒径级配
通常过滤工况下,要求滤料粒径适中、不 均匀系数尽量小。
粒径大——空隙大——细小杂质穿透滤料 层(反洗难充分松动滤料)
.
8
1.4.1.2 滤料层含污能力
表层滤料间的孔隙逐渐被堵塞,形成“泥 膜”,致使过滤阻力剧增。
① 在一定过滤水头下,滤速急剧减小,产水 效率下降;
② 在一定滤速下水头损失达到极限值,无法 满足过滤水头要求;
③ 由于滤层表面受力不均匀而使“泥膜”产 水裂缝,大量水流自裂缝流出,水中杂质 颗粒穿透滤层使出水水质恶化。
.
9
1.4.1.2 滤料层含污能力
滤料层能容纳杂质的多少及分布规律受进 水水质、水温、滤速、滤料粒径级配、滤 料形状,以及水中颗粒的凝聚程度等许多 因素影响。
单位体积滤层中所截留的杂质量,称为滤 层截污量。
一个过滤周期内,整个滤层单位体积滤料 中的平均含污量,称为“滤层含污能力”, 以g/cm3或kg/cm3计。
上均匀分布; 2. 过滤时,均匀收集过滤水。
.
32
1.4.2.3 配水系统与承托层
根据反冲洗时配水系统对冲洗水的阻力大 小,配水系统可分为大阻力、中阻力和小 阻力三种配水系统。
1. 大阻力配水系统(穿孔管大阻力配水系统)
.
33
1.4.2.3 配水系统与承托层
2. 中、小阻力配水系统
.
34
筛分曲线。
.
25
.
26
.
27
.
28
3. 滤料孔隙率的测定
滤料层孔隙率是指滤料层中的孔隙所占的 体积与滤料层总体积之比,用m表示。
测定方法为:取一定量的滤料,在105摄氏 度下烘干、称重,并用比重瓶测出其密度, 然后放入过滤筒中,用清水过滤一段时间 后,量出滤层体积m ,1按G
V
G:滤料质量 V:滤料层体积
慢滤池:截留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 优点:出水水质好 缺点:流速低;滤膜形成期过滤出水水质
不能保证;生产效率低;占地面积大。
.
4
1.4.1.1 过滤过程
石英砂滤料粒径通常0.5~1.2mm,滤层厚 度一般70cm左右。按自上而下的方向,粒 径大致由细到粗依次排列。水流自上而下 通过滤料层。
.
.
10
图中曲线与坐标轴包围的 面积除以滤层总厚度即为 滤层含污能力。
滤层厚度一定时,面积越 大,滤层含污能力越大。
.
11
1.4.1.2 滤料层含污能力
为提高整个滤层的含污能力,最好采用 “反粒度”过滤方法。即顺水流方向,粒 径由大到小。
实现途径 1. 改变水流方向,上向流、双向流。 2. 改变滤料层组成,双层滤料滤池、三层
粒径过小——空隙效——增加水流阻力 (反洗时容易冲出滤池)
.
23
.
24
2. 滤料筛分
以石英砂滤料为例,取某砂样300g,洗净
后于105摄氏度恒温箱中烘干,待冷却后秤
取100g,放于一组筛子过筛,筛后称出留
在各个筛子上的砂量,填入表1.11,并计算
出通过相应筛子的砂量,然后以筛孔孔径
为横坐标,通过筛孔砂量为纵坐标,绘出
(1)足够的机械强度 (2)足够的化学稳定性 (3)具有一定的颗粒级配和适当的孔隙率 (4)外形接近球形,表面比较粗糙而有棱
角。
(5)就地取材,货源充足,价格低廉。
.
16
石榴石
.
17
无烟煤
.
18
磁铁矿
.
19
金刚砂
.
20
聚苯乙烯和陶粒
.
21
1. 滤料粒径级配
有效粒径(d10):滤料经筛分后,小于总 质量10%的滤料颗粒粒径。
残存在滤后水中的剩余细菌、病毒等,由
于失去悬浮物的保护或依附而呈裸露状态,
也容易被消毒剂杀死。.
2
学习情境1.4 水的过滤处理
应用: 给水处理中保证净化水质不可缺少的重要
环节 污水处理 活性炭吸附和离子交换等深度处理之前作
用预处理 化学混凝和生化处理之后作为后处理
.
3
1.4.1 水的过滤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