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加载混凝磁分离工艺50页PPT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工艺介绍ppt课件

• 1、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水力停留 时间少于其他类工艺;
• 2、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不12 易发生污泥丝状膨胀,污泥体积指数值一般小于100;
氧化沟法
• 氧化沟是一种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其曝 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 态上不同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它是一 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流曝气沟渠,又称循 环曝气池。最早的氧化沟渠不是由钢筋 混凝土建成的,而是加以护坡处理的土 沟渠,是间歇进水间歇曝气的,从这一 点上来说,氧化沟最早是以序批方式处 理污水的技术。
4
体的黑臭或溶解氧浓度过低,这一问题的
水质分析各项指标说明
• 1. 悬浮固体 SS、MLSS • SS 是特指进水或出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SS 为水中物质的存在形态(胶体物、
溶解物)之一。悬浮固体系指剩留在滤料上并于 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 测定方法是将水样通过滤料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料,将所称重量减去滤料重 量,即为悬浮固体(非过滤性残渣)。 • MLSS 一般是指生化池里混合液悬浮固体颗粒的浓度,简称污泥浓度。包括具有 活性的微生物群体、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污水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 物、污水中的无机物,它包含 MLVSS。 • 2.化学需氧量(COD) • 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称为化学耗氧量, 简写为COD,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mg/l)。 • 3.生化需氧量(BOD) • 其定义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 离氧的数量,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mg/l)。 • 一般以 5 日作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因而称之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 示。
6
• 2、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不12 易发生污泥丝状膨胀,污泥体积指数值一般小于100;
氧化沟法
• 氧化沟是一种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其曝 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 态上不同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它是一 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流曝气沟渠,又称循 环曝气池。最早的氧化沟渠不是由钢筋 混凝土建成的,而是加以护坡处理的土 沟渠,是间歇进水间歇曝气的,从这一 点上来说,氧化沟最早是以序批方式处 理污水的技术。
4
体的黑臭或溶解氧浓度过低,这一问题的
水质分析各项指标说明
• 1. 悬浮固体 SS、MLSS • SS 是特指进水或出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SS 为水中物质的存在形态(胶体物、
溶解物)之一。悬浮固体系指剩留在滤料上并于 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 测定方法是将水样通过滤料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料,将所称重量减去滤料重 量,即为悬浮固体(非过滤性残渣)。 • MLSS 一般是指生化池里混合液悬浮固体颗粒的浓度,简称污泥浓度。包括具有 活性的微生物群体、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污水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 物、污水中的无机物,它包含 MLVSS。 • 2.化学需氧量(COD) • 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称为化学耗氧量, 简写为COD,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mg/l)。 • 3.生化需氧量(BOD) • 其定义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 离氧的数量,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mg/l)。 • 一般以 5 日作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因而称之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 示。
6
污水处理工艺PPT课件

❖ 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 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 指示。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 ,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 悬浮物(SS):是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 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和微生物等。
9
10 11 12
基本控制项目
化学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5) 悬浮物(SS) 动植物油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氮(TN)
氨氮
总p(以TP 2005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
计)
2006年1月1日起建设的
色度(稀释倍数)
PH
类大肠菌群数(个/L)
一级标准 A标准 B标准
50Βιβλιοθήκη 60二级标准 100
粗格栅及细格栅(一级处理)
曝气沉砂池(一级处理)
曝气沉砂池(一级处理)
❖ 曝气沉砂池在鼓风机曝气的作用下,使污水水流在池内呈螺 旋状前进,污水中的有机颗粒经常处于悬浮状态,不使有机 颗粒下沉。另外,使无机颗粒互相摩擦并承受曝气的剪切力 ,去除砂粒上面附着的有机污染物,同时由于水流的向心力 作用,密度比水大的砂粒便沉入池底,从而得到较纯净的砂 粒。另外,由于曝气的气浮作用,污水中的油脂类物质会在 除渣区浮出水面,达到从污水中分离的目的。
最早是以序批方式处理污水的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法(二级处理)
❖ 生物接触氧化法
❖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填料,填料淹没在废水中,填料上长满生物膜, 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 转化为新的生物膜。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到二沉池后被去 除,废水得到净化。在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所需要的氧气来自水中, 而废水则自鼓入的空气不断补充失去的溶解氧。空气是通过设在池底 的穿孔布气管进入水流,当气泡上升时向废水供应氧气,有时并借以 回流池水。
❖ 悬浮物(SS):是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 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和微生物等。
9
10 11 12
基本控制项目
化学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5) 悬浮物(SS) 动植物油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氮(TN)
氨氮
总p(以TP 2005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
计)
2006年1月1日起建设的
色度(稀释倍数)
PH
类大肠菌群数(个/L)
一级标准 A标准 B标准
50Βιβλιοθήκη 60二级标准 100
粗格栅及细格栅(一级处理)
曝气沉砂池(一级处理)
曝气沉砂池(一级处理)
❖ 曝气沉砂池在鼓风机曝气的作用下,使污水水流在池内呈螺 旋状前进,污水中的有机颗粒经常处于悬浮状态,不使有机 颗粒下沉。另外,使无机颗粒互相摩擦并承受曝气的剪切力 ,去除砂粒上面附着的有机污染物,同时由于水流的向心力 作用,密度比水大的砂粒便沉入池底,从而得到较纯净的砂 粒。另外,由于曝气的气浮作用,污水中的油脂类物质会在 除渣区浮出水面,达到从污水中分离的目的。
最早是以序批方式处理污水的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法(二级处理)
❖ 生物接触氧化法
❖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填料,填料淹没在废水中,填料上长满生物膜, 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 转化为新的生物膜。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到二沉池后被去 除,废水得到净化。在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所需要的氧气来自水中, 而废水则自鼓入的空气不断补充失去的溶解氧。空气是通过设在池底 的穿孔布气管进入水流,当气泡上升时向废水供应氧气,有时并借以 回流池水。
污水处理流程教学课件PPT

➢ 主要方法: 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A2/O、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接 触氧化、生物流化床
2021/5/12
9
么么么么方面
• Sds绝对是假的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 级处理。
•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 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 主要方法: • 沉淀法:利用污染物质与水的密度差异借重力沉降作用
使其从水中分离 • 筛滤法:利用筛滤介质截流污水中的悬浮物 • 气浮法:利用气浮处理设备在污水中形成的微小气泡上
浮时将密度接近于水的膜将污染物截留
➢ 主要处理设施: 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气浮池等
2021/5/12
7
化学处理法
➢ 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
➢ 主要方法:
• 混凝法:通过向水中投加带有与胶体状污染物质相反电荷的电
解质改变胶体颗粒稳定性从而使其凝聚沉淀去除
• 中和法:通过向酸性废水中投加碱性物质或向碱性废水中投加
酸性物质改变污水PH值
• 氧化还原法:向废水中投加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氧化还原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中,每消耗0.4 mol Cr2O72-转移2.4 mol e-,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 (5)取少量待测水样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继续 加至不再产生蓝色沉淀为止,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2S溶液,蓝色沉淀转化 成黑色沉淀,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5/12
1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第二阶段
2021/5/12
2021/5/12
9
么么么么方面
• Sds绝对是假的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 级处理。
•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 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 主要方法: • 沉淀法:利用污染物质与水的密度差异借重力沉降作用
使其从水中分离 • 筛滤法:利用筛滤介质截流污水中的悬浮物 • 气浮法:利用气浮处理设备在污水中形成的微小气泡上
浮时将密度接近于水的膜将污染物截留
➢ 主要处理设施: 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气浮池等
2021/5/12
7
化学处理法
➢ 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
➢ 主要方法:
• 混凝法:通过向水中投加带有与胶体状污染物质相反电荷的电
解质改变胶体颗粒稳定性从而使其凝聚沉淀去除
• 中和法:通过向酸性废水中投加碱性物质或向碱性废水中投加
酸性物质改变污水PH值
• 氧化还原法:向废水中投加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氧化还原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中,每消耗0.4 mol Cr2O72-转移2.4 mol e-,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 (5)取少量待测水样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继续 加至不再产生蓝色沉淀为止,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2S溶液,蓝色沉淀转化 成黑色沉淀,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5/12
1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第二阶段
2021/5/12
水处理中的污水处理工艺(共56张PPT)

关键技术
◦ 曝气理论、设备及曝气池
指标分析
◦ 技术指标分析 ◦ 经济指标分析
一、气体传递原理
二、曝气设备 三、曝气池池型
dm dtKLA(cs cL)
dm/dt——气体传递速率;
KL——气体扩散系数;
A——气液界面接触面积,m2 Cs,——液相氧的饱和浓
度,mg/L; c——液相内氧的实际浓
进水
初格栅
泵房
细格栅
沉淀池
SBR 反响池
排放
浓缩
脱水
制肥
A2/O法
在厌氧/好氧除磷系统和缺氧/好氧脱氮系统原理的根底上, 人们提出的A2/O污水处理系统,即将两个处理系统结合 起来,使污水经过厌氧(Anaerobic)、缺氧(Anoxic)及 好氧(Oxic)三个生物处理过程(简称A2/O)),到达同时去 除BOD、氮和磷的目的。
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组成
曝气生物滤池主体可分为布水系统、布气系统、承托层、 生物填料层、反冲洗等五个局部。
污水(布水系统)
陶粒(生物填料层) 卵石(承托层)
空气管 反冲气管(反冲洗系统)
生物曝气滤池(BAF)的构造图
反冲洗废水
冲洗水泵 冲洗水(反冲洗系统)
滤头(布水系统)
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方式
❖ 曝气生物滤池的流向
SBR作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兼有推流、厌氧—好氧操作、间断进水的
特点。实际上,SBR是一种半连续—间歇式装置,它与传统的充 放式曝气池不同。从进水方式看,可以是间歇的,也可以是连 续的。而排水一般是间歇的;从曝气方式看,可以来用充水期 不曝气的限制曝气方式、充水期曝气的非限制曝气方式或充水 后期曝气的半限制曝气方式。
EA
吸收氧量 供氧量 10% 0
污水处理工艺系统PPT课件

第1页/共114页
第十八章 污水处理工艺系统
悬浮物的危害: ⑴ 降低光的穿透能力 ⑵ 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⑶有机悬浮物大量消耗溶解氧 18.1.2、污水的化学性质及指标 (一)无机物及指标
分为无直接毒害作用和有直接毒害作用二类 1、无直接毒害作用无机物质 ⑴ 酸碱
pH值——来源于工厂、酸雨,引起水体pH值变化,水 质恶化,腐蚀管道。
常用评价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
• 化学需氧量COD 用需总需氧量 TOD 的量。
有机物是还原性物质,能被氧化, 氧的量来表示有机物
• 理论需氧量 ThOD
• 碳的量来总有机碳TOC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用 表示有机物的量
1、生化需氧量BOD
在水温20℃,由于微生物的生化活动,将有机物氧 第9页/共114页
第16页/共114页
第十八章 污水处理工艺系统
脱色 除臭 COD BOD SS 3、深度处理对象 营养型无机盐 重金属 细菌、病菌 4、深度处理水用途; 排放、回用、回灌地下 。
5、污水深度处理单元技术的确定原则 (1)处理水的用途; (2)原水水质、各级处理后水质; (3)单元工艺可行性与整体流程的适应性; (4)运行控制难以程度、设备国产化程度、废弃物处置方法; (5)工程投资与运行成本。
第4页/共114页
第十八章 污水处理工艺系统
④氮磷污染与水体的富营养化 营养化是水体演化的一种规律, 贫营养胡-----富营养湖-----沼泽地-----陆地
氮、磷污染加重水体的富营养化,刺激藻类过度增值。 ⑶ 硫化物与硫酸盐 ①来源:工业废水----大量
生活污水----少量 ②危害
在水中易形成H2S--------对生物有害-----不利于污水处理
第十八章 污水处理工艺系统
悬浮物的危害: ⑴ 降低光的穿透能力 ⑵ 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⑶有机悬浮物大量消耗溶解氧 18.1.2、污水的化学性质及指标 (一)无机物及指标
分为无直接毒害作用和有直接毒害作用二类 1、无直接毒害作用无机物质 ⑴ 酸碱
pH值——来源于工厂、酸雨,引起水体pH值变化,水 质恶化,腐蚀管道。
常用评价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
• 化学需氧量COD 用需总需氧量 TOD 的量。
有机物是还原性物质,能被氧化, 氧的量来表示有机物
• 理论需氧量 ThOD
• 碳的量来总有机碳TOC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用 表示有机物的量
1、生化需氧量BOD
在水温20℃,由于微生物的生化活动,将有机物氧 第9页/共114页
第16页/共114页
第十八章 污水处理工艺系统
脱色 除臭 COD BOD SS 3、深度处理对象 营养型无机盐 重金属 细菌、病菌 4、深度处理水用途; 排放、回用、回灌地下 。
5、污水深度处理单元技术的确定原则 (1)处理水的用途; (2)原水水质、各级处理后水质; (3)单元工艺可行性与整体流程的适应性; (4)运行控制难以程度、设备国产化程度、废弃物处置方法; (5)工程投资与运行成本。
第4页/共114页
第十八章 污水处理工艺系统
④氮磷污染与水体的富营养化 营养化是水体演化的一种规律, 贫营养胡-----富营养湖-----沼泽地-----陆地
氮、磷污染加重水体的富营养化,刺激藻类过度增值。 ⑶ 硫化物与硫酸盐 ①来源:工业废水----大量
生活污水----少量 ②危害
在水中易形成H2S--------对生物有害-----不利于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介绍ppt

【6】水解酸化池
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 机物,特别是工业废水,主要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 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 处理。
【1】活性污泥法
进水 初次沉淀 池 曝气池 二次沉淀池 污 泥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出水
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降解主要在曝气阶段进行,可分为两个阶段,吸附 阶段和稳定阶段。在吸附阶段,主要是污水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
普通沉砂池的最大缺点就是在其截留的沉砂中夹杂有一些 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的存在,使沉砂易于腐败发臭,夏季 气温较高时尤甚,这样对沉砂的处理和周围环境产生不利 影响。普通沉砂池的另一缺点是对有机物包裹的砂粒截留 效果较差。 曝气沉砂池的优点是除砂效率稳定,受进水流量变化的影 响较小。水力旋转作用使砂粒与有机物分离效果较好,从 曝气沉砂池排出的沉砂中,有机物只占5%左右,长期搁 置也不会腐败发臭。曝气沉砂过程的同时,还能起到气浮 油并吹脱挥发性有机物的作用和预曝气充氧并氧化部分有 机物的作用。
经二级生物处理后,其出水 一般含有:BOD30mg/L左右, COD60mg/L左右,NH31525mg/L,P3-8mg/L,SS30mg/L 左右,以及细菌、重金属等, 必须经过处理,否则易导致 水体富营养化,并对鱼类, 农作物、淡水水质及处理成 本等带来影响。
格栅工艺流程图
直棒式栅条格栅
(三)沉砂池
1.作用 从污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保护水泵和 管道免受磨损,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提高污泥 有机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 2.沉砂池类型 ①曝气式沉砂池
②平流式沉砂池
① 曝气式沉砂池 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多以曝气沉砂池为主
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ppt课件

❖ 生物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厌气层、好气层、附着 水层、运动水层。
精选ppt课件2021
44
生物膜法的原理
• 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 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 层进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 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 的目的。
二、污水生物处理分类
好氧生物处理
厌(兼)氧生物处理
精选ppt课件2021
29
I.好氧生物处理
❖原理: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利用好氧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将有机污染物氧 化分解成较稳定的无机物的处理方法,在 工程上称为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精选ppt课件2021
30
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图示
精选ppt课件2021
31
注意:
➢ 在污水好氧处理过程中,必须不间断地供给溶解 氧。因为氧是有机物的最后氢受体,正是由于这 种氢的转移,才使能量释放出来,成为细菌生命 活动和合成新细胞物质的能源。
➢ 要保证污水处理的效果,首先必须有足够数量的 微生物,同时,还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营养物质。
精选ppt课件2021
32
好氧生物处理的方法
➢传统活性污泥法
➢氧化沟
活性污泥法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生物滤池、生物转盘 ➢流化床、气提式反应器(BAS) 生物膜法
精选ppt课件2021
33
A.活性污泥
❖ 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 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微生物群体 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其中,细菌 和原生动物是主要的二大类。活性污泥主要用来 处理污废水。
精选ppt课件2021
6
磁种混凝-高梯度磁分离技术ppt课件

2.2.2电流强度(磁场强度)对磁分 离效果的影响
• 本试验以电流强度代替磁场强度,探讨其对磁分离效果的 影响。在磁粉加入量150mg/L、水样流速为2.420L/min和 不锈钢丝绒填充率为1.00%的条件下,电流强度对磁分离 效果的影响见图2
•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强度增加,色度、COD的去 除率增大。这是因为随着励磁线圈电流强度的增加,分离 罐中的磁场强度增强,磁力增加,分离效果提高。但是, 当电流强度增至8A后,色度、COD去除率的增长速度明 显减缓,另外,通过增大磁场强度以提高磁分离效果经济 上并不合算,技术上也受到限制。因此,电流强度的选用 要适中,又要考虑能耗、设备容量等经济、安全因素。根 据实验结果,当电流强度为8A时,出水的色度、COD指 标都己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故适宜的电流强度为8A。
2.2实验方法
• 印染废水成分复杂,存在着大量水溶性污染物, 直接投加磁种和混凝剂进行磁种混凝难以使污染 物与磁种形成含磁絮体,为此,首先必须通过适 当的技术手段改变印染废水中水溶性污染物的溶 解特性,使其通过磁种混凝获得磁性,实现磁分 离。
• 故本实验采用如下流程:首先于混凝槽中进行低剂量 Fenton氧化-磁种混凝以形成含磁絮体,根据文献,低剂 量Fen-ton氧化的工艺条件为:pH值为6, FeS04 · 7H20的加 入量为250mg/L, H2O2的加入量为1.3ml/L;搅拌条件和加料 顺序为:在快速搅拌(250r/min)条件下,同时加入 FeS04 ·7H20和磁粉,紧接着加入H2O2,继续搅拌2min, 然后将搅拌速度降至70r/min,加入0.75mg/L聚丙烯酞胺, 搅拌3 min。使已完成Fenton氧化一磁种混凝反应的印染 废水进入高梯度磁分离器,以完成磁分离净化。最后,测 定出水的色度和COD,并以此作为高梯度磁分离效果的考 核指标。色度的测试采用稀释倍数法,COD的测试采用重 铬酸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