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方法、分离设备、应用现状、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磁分离技术;高梯度磁分离器;水处理新技术引言国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进行研究以来,磁分离技术作为物理处理技术已在高岭土的脱色增白、煤的脱硫、矿石的精选、生物工程、酶反应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功地应用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废料、污染的河水、湖水以及饮用水的处理。
我国从 1980 年代起开始这一领域的研究。
特别是近年来,在电镀废水、含酚废水、湖水、食品发酵废水、含油废水、钢铁废水和厨房污水等处理方面取得不少的成果,有的已应用于实际废水处理。
一、磁分离技术应用方法磁分离技术应用于水处理有3 种方法: 直接磁分离法、间接磁分离法和微生物磁分离法。
利用磁技术处理废水主要利用污染物的凝聚性和对污染物的加种性, 凝聚性是指具有铁磁性或顺磁性的污染物在磁场作用下, 由于磁力作用凝聚成表面直径增大的粒子而后除去; 加种性是指借助于外加磁性种子以增强弱顺磁性或非磁性污染物的磁性而便于用磁分离法除去; 或借助外加微生物来吸附废水中顺磁性离子, 再用磁分离法除去离子态顺磁性污染物。
二、磁分离设备目前,磁分离设备主要有圆盘磁分离器和高梯度磁分离器两种,其中高梯度磁分离器应用较为广泛。
1、圆盘磁分离器圆盘磁分离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在非磁性的圆板上嵌进永久磁铁, 将数块同样的圆板以一定的间隔装在同一轴上。
当废水进入装置时, 废水中的磁性粒子被圆盘板边上的磁铁所吸附而被捕。
随着圆盘的旋转,被捕集的磁性粒子从水中进入空间, 再由刮板刮下来,从而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2、高梯度磁分离器高梯度磁分离器是内部填充磁性介质的金属容器,通常填充不锈钢钢毛,由于钢毛导磁率极高,当容器外加磁场,就会在钢毛附近产生磁力变化,形成磁场梯度,磁性颗粒通过分离器时,就会在磁力的作用下轨迹发生偏移,形成有效的颗粒捕集和聚集区域,此技术适用于有一定粒度和磁性的颗粒多相分离。
磁分离技术在高浊度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磁分离技术在高浊度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高浊度污水处理是一个既关乎环境保护又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重要问题。
针对高浊度污水的处理,磁分离技术成为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处理方法之一。
本文将从磁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优势以及在高浊度污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磁分离技术是一种使用磁性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对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的磁性差异,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磁性物质与非磁性物质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对混合物中目标物质的分离。
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相比,磁分离技术具有下列几个优势。
首先,磁分离技术对处理目标物质的选择性高。
通过调节外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实现对不同磁性物质的选择性回收和分离,从而更加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其次,磁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磁分离技术无需添加昂贵的药剂,减少了运行成本和后期处理困难。
最后,磁分离技术对水质和环境影响小。
由于磁分离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和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对处理过程中的水质和环境影响较小。
在高浊度污水处理中,磁分离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
首先,磁分离技术可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
高浊度污水中的颗粒物质,如悬浮泥沙、微生物和有机颗粒等,对于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具有较高的处理难度。
而通过磁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将这些颗粒物质与溶解物质实现分离,从而降低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提高处理效果。
其次,磁分离技术在高浊度污水中的生物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高浊度污水中的微生物含量较高,传统的曝气生物处理方法存在容易发生氧气不平衡、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而利用磁分离技术可以将微生物与其他固体颗粒物质分离,使生物处理过程更为稳定高效。
磁分离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处理一些含有磁性微生物的高浊度污水,通过控制外磁场,使这些磁性微生物在处理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富集和分离。
此外,磁分离技术还可以用于高浊度污水中重金属的去除。
高浊度污水中常常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如铅、镉、铬等,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去除微小颗粒中的应用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去除微小颗粒中的应用在当前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高浓度废水处理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微小颗粒的去除是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磁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分离方法,近年来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去除微小颗粒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磁分离技术原理及特点磁分离技术是利用磁性材料对具有一定磁性的颗粒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基于颗粒对磁场的响应特性,通过外加磁场对废水中的微小颗粒进行引导和分离。
相比于传统的分离方法,磁分离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磁分离技术对微小颗粒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能够准确地将目标颗粒从复杂的废水中分离。
这是因为具有磁感应强度的颗粒会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受到吸引力,从而实现了针对性的去除。
其次,磁分离技术具有高效的分离速度和良好的分离效果。
由于磁分离过程是在瞬时完成的,因此可以实现快速的分离过程,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
同时,磁分离技术也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微小颗粒,使废水的水质大幅度提高。
最后,磁分离技术相对于其他分离方法而言,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运维成本。
磁分离过程中只需外加磁场能量,无需额外的化学药剂,降低了成本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第二部分: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应用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磁分离技术能够有效去除高浓度废水中的铁矿石颗粒。
矿石颗粒是众多工业废水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磁分离技术可以快速将矿石颗粒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减少水体污染。
其次,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中的微生物去除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一些生产过程中,废水中可能存在大量微生物,通过磁分离技术可以对微生物进行快速引导和去除,降低水中微生物的浓度,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同时,磁分离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高浓度废水中的重金属颗粒去除。
重金属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而含有重金属的废水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综述摘要:现在我国的污水处理厂中,进行污水处理的工艺大部分为生化处理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处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生化处理技术虽然比较有效的能够对污染物进行去除,但是也存在着建设周期长,不可移动以及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磁分离技术以其环保高效、占地小、速度高的优点逐步被运用于污水处理当中,该项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的环保事业以及对水污染问题的处理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本文就水处理磁分离技术的应用和技术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磁分离技术;水处理;应用分析磁分离技术在中外科学家的努力下,已经在污水处理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该技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60年代,当时美国麻省理工教授发明了高梯度磁过滤器,70年代该技术被应用于进行钢铁食品、化工、造纸等废水的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后1975年日本也是利用了磁分离技术开发出了两秒分离机进行废水处理。
我国对该项技术的应用始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通过使用磁分离技术,尤其对含酚废水、电镀废水、食品发酵废水、以及湖水含油废水、厨房污水,铜铁废水等具有高效的处理效果,它能够实现对污水中的极细悬浮物以及重金属油污类的有效去除,包括病原微生物,藻类以及细菌,也能够通过磁技术应用进行处理,磁分离技术的处理对象非常广泛,它在处理的过程当中应用了磁场的原理使得分离速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磁分离技术与其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污水治理的各项环节当中,它在应用当中具有节省占地的优势,尤其是用对移动式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设备的采用,在废水排水等多个领域的使用中均具有广阔的前景[1]。
1、磁分离技术的特点1.1节能效果好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磁分离技术与此相比,则具有能源消耗极低的优点,他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当中同等的工作量所消耗的用电仅为传统工艺的5%,此外,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通过使用高梯度磁分离的方法还可以更大程度的实现电能的节省。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去除溶解性颗粒中的应用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去除溶解性颗粒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高浓度废水的处理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溶解性颗粒是废水中含有的一类难以去除的污染物,对水体的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磁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去除溶解性颗粒中的应用情况及其优势。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磁分离技术的原理。
磁分离技术是利用物质对磁场的响应特性,实现颗粒物的分离和提取。
其原理是通过磁性悬浮介质吸附颗粒物,再利用外加磁场的作用对悬浮介质进行分离,从而达到去除溶解性颗粒的目的。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具有如下优势:首先,磁分离技术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废水。
相比传统的处理方法,磁分离技术能够在高浓度废水中高效地去除溶解性颗粒。
这是因为磁分离技术利用磁性悬浮介质提供了更大的比表面积,增加了颗粒物与介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处理效率。
其次,磁分离技术对废水中的其他组分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溶解性颗粒往往伴随着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盐的存在,而磁分离技术能够通过调整磁场强度和磁性悬浮介质的性质,从而实现对溶解性颗粒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
第三,磁分离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相比传统的物理或化学方法,磁分离技术无需使用化学药剂或高温处理,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同时,磁分离技术操作简单,节省了能源和人力成本。
最后,磁分离技术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和再利用性。
磁性悬浮介质可以反复使用,降低了废物的产生和处理成本。
此外,磁分离技术还能够将溶解性颗粒中有价值的成分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然而,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磁分离技术对于细小颗粒的分离效果较差。
细小颗粒在废水中往往处于胶束或胶体的形态,对磁场作用的响应较弱,导致其难以被有效地分离。
其次,废水中的其他污染物也对磁分离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干扰。
例如,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可能与磁性悬浮介质产生竞争吸附,影响了溶解性颗粒的去除效率。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产业化进展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产业化进展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废水处理成为了重要的环保议题。
高浓度废水的处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保护至关重要。
在传统的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难以处理高浓度废水、工艺复杂、能耗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磁分离技术逐渐应用于高浓度废水处理中,并取得了不错的产业化进展。
磁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物质在磁场中的磁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其通过施加磁场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与无害物质分离开来,实现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相对于传统的分离方法,磁分离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磁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对高浓度废水中微量有害物质的高效去除,如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悬浮物等。
其次,磁分离技术的工艺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能耗较低。
此外,磁分离过程对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能够实现废水零排放。
目前,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产业化进展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首先,磁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厂的应用逐渐得到了推广。
一些先进的废水处理厂已经将磁分离技术纳入其处理流程中,实现了高浓度废水的高效处理。
其次,一些企业和研究机构也致力于磁分离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他们推出了一系列的磁分离设备和材料,不断提高磁分离技术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另外,与其他废水处理技术相比,磁分离技术的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也受到了一些投资者的关注。
然而,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磁分离技术需要更高的磁场强度和稳定性,以满足高浓度废水处理的需求。
此外,磁分离技术还需要更加精细的磁性粉末和材料,以提高分离效率和回收率。
此外,磁分离技术的应用范围仍有待扩展,需要在不同类型的高浓度废水中进行更多的实验和研究。
为了促进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产业化进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磁分离技术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磁分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其次,企业和研究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问题,提高磁分离技术的效能和可持续性。
高浓度污水磁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高浓度污水磁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当今社会,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浓度污水,特别是含有大量悬浮固体颗粒的高浓度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更为严重,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其治理需求。
因此,寻找适用于高浓度污水处理的新技术成为了研究者们的关注焦点。
近年来,磁分离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高浓度污水处理领域发展迅猛。
磁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磁荷作用原理的分离技术,通过磁性微粒与待处理物质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固体颗粒的分离和回收。
与传统的过滤、沉淀等方法相比,高浓度污水磁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率高、回收物质可再利用等优势,因而备受关注。
在高浓度污水磁分离技术的研究中,磁性微粒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磁性微粒包括硅酸盐类、铁氧体等。
它们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在高浓度污水中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此外,磁性微粒的表面修饰也对分离效果产生着重要影响。
研究者们通过改变磁性微粒的表面电荷、化学活性等性质,提高其与待处理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一步增强了磁分离的效果。
另外,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批处理和连续处理。
批处理是指将待处理的高浓度污水与磁性微粒混合,通过外界磁场的作用实现固体颗粒的分离。
这种方式适用于小规模的高浓度污水处理,具有处理周期短、操作简便等特点。
而连续处理则是在污水处理设备中设置了磁分离装置,将高浓度污水连续引入,通过磁场对固体颗粒进行分离。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规模的高浓度污水处理,具有处理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除了磁性微粒的选择和处理方式的不同,高浓度污水磁分离技术的研究还涉及到磁场的调控、工艺参数的优化等方面。
磁场的调控是指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度、方向等参数,调节磁力对固体颗粒的作用效果。
研究者们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发现适当的磁场调控能够提高磁分离的效率和回收率。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引言水是生命之源,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恶劣的水质不仅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在此背景下,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磁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方法,因其高效、低成本和环保等优点,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水质改善与污染治理方面的潜力。
一、磁分离技术的原理磁分离技术是利用磁力对悬浮颗粒物进行快速分离和去除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增加磁性材料对悬浮物的磁化程度,使悬浮物在磁力作用下向磁源区集中,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分离和去除。
常见的磁性材料有铁、铁氧体等。
磁分离技术适用于处理粒径较大的颗粒物,如砂、泥土、金属碎片等。
二、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 悬浮物去除水中存在着各种悬浮物,如污泥、颗粒物、细菌等,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传统的悬浮物去除方法如沉淀、过滤等效率较低,且工艺复杂。
而磁分离技术通过利用磁力对悬浮物进行快速聚集和分离,能够高效、快速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此外,磁分离技术还能有效分离固体与液体,从而提高水的澄清度和透明度。
2. 重金属去除重金属污染是水质问题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重金属去除方法主要包括沉淀、离子交换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着效率低、副产物产生和投资高等问题。
而磁分离技术可以通过选择性吸附和分离机理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的特点。
通过与吸附剂的结合,可以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去除。
3. 水质改良水质改良主要指改变水的化学性质,提高水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磁分离技术通过选择性吸附和分离作用,可以对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溶解气体等进行去除。
例如,利用磁分离技术可以去除水中的氯气、苯酚等有害物质,改善水的味道和气味。
同时,磁分离技术还可以去除水中的胶体物质,减少水的浑浊度。
4. 污泥处理在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泥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污泥沉淀、厌氧消化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着处理成本高、投资大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发表时间:2019-04-04T11:21:17.60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3期作者:金志强
[导读] 磁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分离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沉降分离水处理技术而言,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特点,并在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极为巨大的应用潜能和价值。
随着水污染的日益严重,磁分离技术对于水处理的工程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要探索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工艺,并分析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的趋势。
身份证号:23010419850XXXX414
磁分离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进程中,应用范围不断宽泛化,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普遍应用于水处理的环保领域,对于处理废水中的弱磁及无磁性污染物有极为独特的优势特点。
为了更好地实现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要分析磁分离技术的工艺及其在水处理中应用的不同类型,达到良好的水处理效果。
1.磁分离技术简介
磁分离技术是借助磁场力的作用,对磁性不同的物质进行分离的一种物理分离方法。
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很多,对于具有较强磁性的污染物,可直接用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分离;对于磁性较弱的污染物可先投加磁种(如铁粉、磁铁矿、赤铁矿微粒等)和混凝剂,使磁种与污染物结合,然后用高梯度磁分离技术除去。
磁分离的物理作用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外加磁场产生磁力,把废水中具有磁性的悬浮颗粒吸出,使之与废水分离,达到去除或回收的目的。
2.磁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磁分离技术用于水处理工程,它又可以称得上是一门新兴技术。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用磁凝聚法处理钢厂除尘废水,60年代末,美国MIT教授科姆发明高梯度磁过滤器,70年代美国应用磁絮凝法和高梯度磁分离法处理钢铁、食品、化工、造纸等废水。
1974年瑞典开始用磁盘法处理轧钢废水,随后的75年日本开发盘式"两秒分离机"。
我国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将磁聚凝法、磁盘法、高梯度磁分离法用于炼钢、轧钢废水的处理。
近年来,磁分离技术在电镀废水、含酚废水、湖泊水、食品发酵废水、市政废水、钢铁废水、厨房污水、屠宰废水、石油采出水等处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有的已经在实际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3.磁分离技术废水处理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2]这三种方法都是利用污染物的凝聚性和对污染物的加种性,凝聚性是指具有铁磁性或顺磁性的污染物在磁场作用下,由于磁力作用凝聚成表面直径增大的粒子而后除去;加种性是指借助于外加磁性种子以增强弱顺磁性或非磁性污染物的磁性而便于用磁分离法除去;或借助外加微生物来吸附废水中顺磁性离子,再用磁分离法除去离子态顺磁性污染物。
磁种表面的醛基靠共价键和废水中的胶体[3]、悬浮物、蛋白质、脂肪、磷酸盐等结合在一起,在进行高梯度磁分离时,就能够在过滤器中将带有杂质颗粒的磁粉捕获c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通过改变溶液体系的pH值,可以强化分离效果。
4.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情况
磁分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必须结合其他相关的技术,才能发挥很好的效果。
下面根据磁分离技术的特点,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其应用。
首先是处理含磁性污染物的污水,钢铁热轧/连铸废水、冷轧乳化液等,其污染物98%以上都是强磁性物质,另外还含有部分油类和少量非磁性物质,非常适合用磁分离的方式净化。
其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
由于热轧废水水量巨大,含油多,用HGMS处理热轧废水的实例不是太多。
而高炉、转炉除尘废水的磁性稍弱、废水中颗粒粒度细、不含油,所以HGMS大多应用于此类废水的处理,在实际运行中,一般还要投加一定量的絮凝剂,真正采用的工艺和处理含弱磁性颗粒的废水类似。
圆盘式磁分离器多用于处理大水量热轧废水。
第二是处理非磁性或弱磁性污染物污水,对于非磁性或弱磁性污染物污水,一般通过投加磁种,然后利用絮凝技术使非磁性物质与磁种结合在一起,然后单独利用磁分离技术或絮凝沉降联合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分离净化废水。
这类技术被人们称为"磁种混凝磁分离"或者"磁加载磁分离"技术。
在废水处理领域,磁种没有选择性的要求,一般只要求其:①具有比较强的磁性;②易于回收重复利用。
在磁种研制方面,国内郑学海等利用炼钢厂排放的烟尘和气溶胶凝聚物,研制的廉价磁种,其效果与商品磁粉相当,但价格仅为其1/20,用于有机废水、印染废水、含油废水、重金属废水等的处理。
赵爱武利用粉煤灰中的"磁珠"作为磁种,采用高梯度磁分离器处理含磷废水,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
第三是磁分离技术与生化技术的结合应用,为了更好地处理污水中的COD、BOD、氨氮、磷等污染物,只有将磁分离技术与现有的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才可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如BioMag工艺,是将CoMagTM工艺与活性污泥法结合,可以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
该工艺的实质为生物处理加上加药化学除磷。
除磷主要靠化学沉析及混凝磁分离来实现;MagBRTM工艺即磁生物反应器(Magnetic Bio-Reactor),它是以类似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原理构造的成套工艺技术,采用成熟的ReMagdiscTM超大流量稀土磁盘分离机(相当于MBR中的膜组件)和利用负载微生物磁种来实现其功能。
磁生物反应器主要由磁组件和膜生物反应器两部分构成。
大量的微生物在生物反应器内与基质(废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等)充分接触,通过氧化分解作用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自身生长、繁殖,同时使有机污染物降解。
磁组件通过磁分离作用对废水和污泥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
5.磁分离技术水处理的局限性
磁分离技术处理废水存在如下的技术难度和局限性:介质的剩磁使得磁分离设备在系统反冲洗时,难以把被聚磁介质所吸附的磁性颗粒冲洗干净,因而影响着下一周期的工作效率,为了提高磁场梯度,必须选择高磁饱和度的聚磁介质,对聚磁介质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技术困难,且增加运行的费用[5]。
尽管磁分离技术是一种简易可行且处理效率高的水处理技术,由于上述技术难度和局限性,有待继续研究克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影响着它的广泛应用。
为了克服普通磁分离技术的缺陷,有多项研究对其进行改进,如研究高梯度磁分离技术。
高梯度磁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大量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梯度磁分离技术以独特分离原理和诸多优点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之一[6]。
金属容器,通常填充不锈钢钢毛,由于钢毛导磁率极高,当容器外加磁场,就会在钢毛附近产生磁力变化,形成磁场梯度。
磁性颗粒通过分离器时,就会在磁力的作用下轨迹发生偏移,形成有效的颗粒捕集和聚集区域,此技术适用于有一定粒度和磁性的颗粒多相分离。
被分离的颗粒在磁场中受到很多种作用力,磁场力、自身重力、流体粘滞力、浮力、流体惯性力、离心力以及分子间的引力等力的
作用。
除了磁场力对分离有正作用外,其他几个力对分离起反作用,要使颗粒在磁场中顺利地被捕获分离,其所受到的磁场力要大于其他几个力的合力。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水污染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在积极的投入资金以及人力物力,来对水污染进行治理,目前世界上普遍公认的水处理技术就是磁选技术,虽然其应用在水污染治理中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其治理效果突出,具有非常大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隋冰冰.絮凝-磁分离技术深度处理炼油含盐废水研究.青岛科技大学[J].2010.
[2]宗绍宇,魏范凯,梁类钧,等.磁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能源与环境[J].2001,27(09).
[3]郑必胜,郭祀远,李琳,等.高梯度磁分离器分离效率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1999,27(09).
[4]周勉,倪明亮.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工艺及发展趋势.水工业市场[J].2009(8).
[5]崔和平,钟艳萍.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原因及其控制方法.中国给水排水[J].2004,20(6).
[6]黄自力,胡岳华."磁种-高梯度磁分离"污水除磷技术的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J].20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