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防治药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于白蚁防治方法及存在问题和对策

关于白蚁防治方法及存在问题和对策摘要:古语常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话一方面提醒人们对于小事要严加注意,同时也将房屋建筑中白蚁所带来的危害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相比较古代的房屋建筑,现代的房屋建筑在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上,都对白蚁的防治技术进行了强化。
本文首先对白蚁的分布情况以及其危害性进行了分析,再对白蚁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处治对策,以期更好的为白蚁防治工作提供有价格的参考。
关键词:白蚁防治;方法;存在问题;对策1我国白蚁防治的概况1.1白蚁的分布以及所造成的危害当前,在我国,白蚁基本上都是在长江以南的很多地区分布,随着地区向北,存在的白蚁数量开始逐渐的减少。
在我国最北地区的辽宁省的丹东市,还有北京的地区也发现了白蚁。
在所有白蚁的种类当中对经济能够产生严重危害的就是堆砂白蚁属、乳白蚁属、散白蚁属、土白蚁属、大白蚁属等。
白蚁在不同的地区主要是对我国的房屋建设、通讯、交通、农业等很多个生产的领域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
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或者是白蚁所分布的经济非常的发达的地区,白蚁对其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我国每年因为白蚁造成的灾害所损失的资金在20亿-25亿元。
白蚁对于我国的文物古迹等所造成的损害也是特别严重的,这些具体的数据已经不能够对其进行统计了。
1.2我国对白蚁进行防治的方法目前,我国针对建筑物、水库等对白蚁进行防治时所采用的方式是化学屏障预防、化学药剂灭治等一些化学的防治方法或者是采取一些物理的方法来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止。
对白蚁进行防治最为常用的方法就是化学屏障预防、化学药剂灭治。
采用的物理方法主要是应用在水库堤坝白蚁的防治之上。
2 房屋建筑白蚁防治存在的问题2.1 企业重视程度有待提升企业和个人意识淡薄以及认识上的误区是导致白蚁防治成效不佳的一大因素。
一方面,管理人员长期不进行检查,或者仅仅通过肉眼进行排查,难以发现白蚁存在的痕迹。
在被啃食较明显时或者需要检查时才发现建筑物被白蚁所破坏。
白蚁防治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白蚁防治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而白蚁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害虫,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白蚁的危害尤为严重。
白蚁的危害范围很广,它能够对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山林果园以及通讯设备等造成严重危害。
目前,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面积正在不断扩大,这也造成白蚁对园林植物的危害现象逐步增多。
研究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园林绿地中的白蚁危害现象正在快速上升,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大面积白蚁危害的情况,尤其在古树名木上的危害更为明显。
关键词:白蚁;防治方法;存在问题;对策引言我国白蚁共计476种分4科44属。
在我国除新疆、青海、宁夏、内蒙、黑龙江、吉林以外的其它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有白蚁分布。
建国后我国的白蚁研究与防治工作可追述1950年。
在近50年白蚁研究及防治的实践中广大白蚁防治工作者研究和总结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白蚁防治方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我国白蚁防治应用的主要药剂1.1传统防白蚁药剂尽管文献和教科书中记载的白蚁防治药剂种类较多,但我国白蚁防治行业真正长期和大量使用的白蚁防治药剂的种类并不多,主要为砒霜、亚砷酸钠水剂、氯丹、灭蚁灵及铜铬确类(合剂)等,它们的使用总量占全国白蚁防治使用量的95%以上,并在我国白蚁危害的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控制了白蚁的危害。
砒霜和灭蚁灵作为粉剂在灭治中使用;氯丹和亚砷酸钠作为乳(水)剂在白蚁防治(灭治和预防)中使用;铜铬砷合剂作为木材防虫防腐剂在白蚁预防中使用。
砒霜、亚砷酸钠水剂由白蚁防治单位自己采集原料,加工制作。
氯丹、灭蚁灵早期由鞍山钢铁厂杭州跃进农药厂等提供。
1.2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防白蚁药剂1999年国家经贸委第6号令及国家建设部第72号令颁布之后我国白蚁防治用使用药剂的构成情况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截止2002年上半年的统计数字,全国白蚁防治专业单位使用药剂的主导产品(它们的使用量占非传统药剂使用总量95%以上),其药剂为:毒死蝉主要产品有:白蚁清48%毒死蝉乳油,低毒;10%枫蚁平乳油,中等毒;40%卫安杀白蚁乳油,中等毒;40%博乐杀白蚁乳油,中等毒。
公园白蚁防治方案

公园白蚁防治方案一、引言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生态环境的维护至关重要。
然而,白蚁的存在却给公园的植被、建筑等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公园的生态平衡和景观设施,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白蚁防治方案势在必行。
二、白蚁的危害及特点(一)白蚁的危害1、对植被的破坏白蚁会啃食树木的根茎、树皮,导致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草坪也容易受到白蚁的侵害,影响其美观和使用功能。
2、对建筑的损害公园内的亭台楼阁、木栈道等木质建筑结构容易成为白蚁的“美食”,它们会蛀空木材,削弱建筑的结构强度,严重时可能导致建筑倒塌。
(二)白蚁的特点1、隐蔽性强白蚁通常在地下或木材内部活动,不易被察觉,等到发现时往往已经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2、繁殖能力强白蚁群体庞大,繁殖速度快,一只蚁后每年可产卵数十万只。
3、社会性昆虫白蚁分工明确,有蚁王、蚁后、工蚁、兵蚁等不同角色,共同协作完成群体的生存和繁衍。
三、公园白蚁防治的原则(一)预防为主通过加强公园的日常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白蚁滋生的条件,从源头上预防白蚁的入侵。
(二)综合防治采用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三)保护环境在防治过程中,要选择环保、低毒、高效的药剂和方法,避免对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游客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四、公园白蚁防治的具体措施(一)加强公园管理1、定期巡查安排专人定期对公园进行巡查,重点检查树木、草坪、建筑等容易受到白蚁侵害的部位,及时发现白蚁活动的迹象。
2、清理环境保持公园内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枯枝败叶、朽木等,减少白蚁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
3、合理修剪树木定期对树木进行修剪,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减少白蚁滋生的环境。
(二)物理防治1、灯光诱捕在白蚁繁殖季节,利用白蚁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捕。
2、挖巢法对于发现的白蚁巢穴,可以采用人工挖掘的方法,将蚁巢彻底清除。
但这种方法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且要注意避免破坏周边的植被和建筑。
中央森林公园白蚁防治全面开展

对周边社区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要点一
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要点二
降低农业生产的损失
白蚁的活动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居民的 生活质量,防治白蚁可以改善居民的 生活环境。
白蚁对农作物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防治白蚁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损失。
要点三
由专业的白蚁防治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实施防治措施和提供技术 支持。
明确分工与责任
制定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防治 工作的有序进行。
防治工作协调机制
建立定期会议制度
定期召开防治工作会议,汇报工 作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 解决方案,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 进行。
加强沟通与协作
各部门之间保持密切沟通,及时 反馈工作情况,协调解决防治过 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防治工作 的有效实施。
影响森林健康
白蚁的侵害导致木材腐烂、变质,影响森林的 生态平衡和健康。
3
威胁人类安全
白蚁的侵害可能引发房屋倒塌、桥梁断裂等安 全事故,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中央森林公园白蚁的分布与危害
分布广泛
中央森林公园内多个区域存在白蚁危害,且分布 广泛。
对树木的危害
白蚁在树木中筑巢,导致树木生长缓慢、枯萎甚 至死亡。
03
白蚁的侵害会影响中央森林公园的形象和声誉,需要进行及时
防治,提升公园形象。
02
防治技术方案与实施计划
防治技术的选择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白蚁天敌,如寄生蜂、捕 食性蚂蚁等,对白蚁进行生物
防治。
化学防治技术
使用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如 吡虫啉、氟虫腈等,对白蚁进行 防治。
白蚁防治技术发展趋势覃立微

白蚁防治技术发展趋势覃立微发布时间:2021-09-09T02:55:52.10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7期作者:覃立微[导读] 白蚁是一类营群体和巢穴生活的社会性昆虫,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被国际昆虫生理生态研究中心(ICTPE)列为世界五大害虫之一,严重危害各类房屋建筑的住用安全。
经过漫长的探索,白蚁防治技术日趋发展,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白蚁防治也朝环保、绿色、生物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对这一趋势进行相关探讨。
柳州市建设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广西柳州 545001摘要:白蚁是一类营群体和巢穴生活的社会性昆虫,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被国际昆虫生理生态研究中心(ICTPE)列为世界五大害虫之一,严重危害各类房屋建筑的住用安全。
经过漫长的探索,白蚁防治技术日趋发展,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白蚁防治也朝环保、绿色、生物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对这一趋势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白蚁;防治技术;一、白蚁的生活习性及危害情况白蚁是一类社会性昆虫,是较为古老的社群性昆虫,与蜚蠊近缘,距今已有亿年的历史。
世界各大洲都有白蚁分布,其危害面积占全球总面积50%,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被国际昆虫生理生态研究中心(ICTPE)列为世界五大害虫之一。
到目前为止我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新疆外,其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白蚁分布。
在一个白蚁种群中有多个品级,各品级在种群中有不同的作用:从成熟群体中分飞的有翅繁殖蚁可以扩散并建立新的群体;工蚁主要负责取食(水)、建巢、喂养群体中其它类型的白蚁;兵蚁负责保护群体、抵抗入侵者。
白蚁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营社群生活的重要害虫之一,其为害建筑物触目惊心,对于植物性的物品和原料(如木制品、棉麻制品等)、高分子材料(如硅橡胶、各种塑料薄膜等)、动物性材料(如皮类、蜂蜡等)都是白蚁的食物源。
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有房屋木门框、木窗框,木地板、木天花板、墙裙等被白蚁蛀坏,埋地电缆被白蚁蛀咬造成短路等屡见不鲜,危害普遍且严重。
白蚁对树木危害调查报告

白蚁对树木危害调查报告白蚁对树木危害的机理白蚁主要通过修筑泥被泥线,将树杆用泥土包裹,然后取食树皮甚至心材,对植物产生四个方面的危害:1、毁坏韧皮部,如果导致环蚀,这就相等于树杆上的树皮被环路剁一圈,一棵的根系将因不能获得有机物的供给而丧生,没多久后整棵树也将丧生。
2、破坏形成层,影响树杆增粗。
3、毁坏木质部,切断水分和无机盐向叶运输,从面并使叶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引致植物生长缓慢。
4、破坏木纤维和韧皮纤维,影响树杆的强度,在恶劣天气下使树杆容易折断。
主要危害林木的白蚁种类经过我们多年调查分析,危害经济林木的白蚁主要有以下几种:a.黑翅土白蚁在分类地位上属于白蚁科土白蚁属于。
本种白蚁在我国南方通常多在4-7月雷雨中或大雨后的傍晚时分飞。
b.黄胸散白蚁群体小而散,故叫散白蚁,危害大,治理难,黄胸散白蚁有翅成虫通常在每年10月羽化,次年2-4月分飞,土木两栖。
c.台湾乳白蚁具备很强的蔓延和适应能力,巢群巨大,典型的土木两栖白蚁。
另外,除了贫白蚁属于处的其它少数种类。
对于土白蚁和散白蚁来说,只要看树木表面是否有新鲜泥被即可判断有白蚁的危害,至于危害的是黑翅土白蚁还是黄翅大白蚁,粗泥粒且泥粒大小差异较大的为黄翅大白蚁,粗泥粒大小基本一致的为黑翅土白蚁。
台湾乳白蚁主要危害直径大于40cm大树和古树,台湾乳白蚁在危害时,在活动季节会子树上留下排泄物就是判别树内是否有台湾乳白蚁的最重要特征。
园林树木白蚁的预防方法白蚁危害的林木包括对林业苗圃和幼林的蛀蚀,对园林、马路行道和公路绿化树木的侵袭,以及对原始森林、果树的破坏。
防治林木白蚁的主要措施有:1、苗圃可以用药处置土壤,处置厚度约与幼苗根系的深度相当。
2、防治园林和城市行道树木,应避免用挖巢。
用诱杀包或者诱饵管引诱法能成功消灭白蚁巢。
3、山林原白蚁个体小,行动快速,例如震动过剧,则全系列巢白蚁可能将从地下蚁道退走。
用粉剂药展开毒死。
白蚁预防防治药物:目前,国内用作白蚁防治的药物存有许多,但其中研发最早、市场占有量很大的主要存有20%天鹰杀死白蚁乳油和20%天鹰杀死白蚁水乳剂这两种,其有效成分就是氰戊菊酯,后者就是前者的改进型,且更环保。
白蚁的生物防治现状与研究进展(整理版)

白蚁的生物防治现状与研究进展摘要白蚁对人类的危害极其严重,被列入世界性的五大害虫之一。
用化学药剂防治白蚁仍然是目前最主要、最普遍的手段,虽然这种方法见效快,但其残毒严重, 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已构成极大威胁。
生物防治白蚁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高效、安全、持久的特性,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虽然很多白蚁生物防治剂野外测试工作还不太理想,但环保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潜力。
本文综述了生物防治白蚁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阐述了植物内生菌的代谢产物将是开发新型白蚁防治剂的又一重要来源。
关键词白蚁;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剂白蚁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距今大约有2.5亿年的历史,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其危害面积约占全球总面积的50% [1]。
全世界已记载的白蚁种类有3000 种左右, 白蚁科占白蚁总数的75% ,是主要的危害群。
白蚁主要危害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农林作物、电缆交通设施等[2] 。
我国每年因白蚁害损失可达20亿元以上;美国1998 年受白蚁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50 亿美元[3]。
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白蚁因其毒杀效果好,驱避强烈,所以仍然是目前最主要、最普遍的治疗手段,但毒杀型的化学农药在杀灭白蚁的同时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如导致农药中毒、癌症、儿童畸形、基因突变、环境污染等。
美国分别在1975年和1986年开始禁止使用灭蚁灵和氯丹,我国也从1999年2月1日起禁用氯丹,这说明污染环境,对人类、动物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白蚁防治剂的淘汰是历史必然。
生物防治白蚁对环境友好,可以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植物内生菌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防治、医药卫生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开发内生菌作为白蚁的生物防治剂潜力巨大。
1 白蚁的生物防治现状生物防治白蚁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高效、安全、持久的特性,可以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1987 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将生物防治定义为:“利用自然的或经过改造的生物、基因或基因产物来减少有害生物的作用,使其有利于有益生物,如作物、树木、动物和益虫及微生物”。
白蚁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治研究

白蚁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治研究白蚁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昆虫,它们以木材为食,善于挖洞,寿命长,繁殖力强,破坏力极大。
白蚁不仅会造成人类房屋的破坏,还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白蚁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破坏木材资源白蚁是以木材为食的昆虫,它们会挖洞榨取木材内部的营养,造成木材腐烂和变形。
这不仅导致森林木材资源的粗放浪费,还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2. 影响土壤结构和质量白蚁善于挖洞,不断和土壤作用,容易导致土壤侵蚀、土质下降、植物营养物失衡。
这些都会影响森林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降低森林的整体生态稳定性。
3. 传播疾病在白蚁挖洞时,会先进入异物污染的环境,再来接触新的环境。
这种传播方式可能会通过传染病或菌类的方式,对森林环境的整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针对白蚁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科学家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大力推广白蚁防治技术目前防治白蚁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进行木材的熏蒸、喷洒有毒物质、进行巡逻发现、加强对危险区域的管理等等。
科学家们通过大力推广防治技术,使得白蚁的数量在不断减少,森林生态环境得以有效的保护。
2. 开展白蚁生态学研究对于白蚁的生态学研究,包括与其他生物相互作用的方式、繁殖方式、对森林生态系统破坏的原因等方面。
研究这些问题能够更好地对白蚁进行防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3. 探索新型的防治技术科学家们也在不断的探索新型的防治技术,如采用白蚁的天敌进行控制,对白蚁进行工程改造等等。
这些新型技术的出现,能够在许多方面推动白蚁防治技术的发展,同时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体而言,白蚁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深远,同时科学家们也一直在进行相关的防治研究,保护森林环境的健康发展。
我们相信,在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下,白蚁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能够不断的减少,森林环境得以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蚁防治药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摘要:目前,国内白蚁防治主要还是使用化学药物在房屋建筑周围、基础土壤、房屋内部墙体喷洒建立化学屏障,或对受白蚁危害的木构件等进行化学药物处理,以达到预防和灭治白蚁的效果。
化学药物的使用,使白蚁危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大量地使用化学药物,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了白蚁防治药物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及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白蚁防治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白蚁防治;化学药剂;环境
白蚁是世界性五大害虫之一,全世界已命名的有2600余种,我国达500余种。
白蚁虽小,但其危害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房屋建筑、山林果园、通讯设备等的危害尤为严重。
为了控制白蚁危害,我国各白蚁危害地区都相继开展了白蚁的灭治与预防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国内的白蚁防治基本上以化学防治为主,即采用白蚁防治药物喷洒到土壤、木材等处来防治白蚁。
大面积地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白蚁,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构成了很大威胁,这已在世界范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控制白蚁危害,我们有必要注意所使用的白蚁防治药物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促进白蚁防治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白蚁防治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对环境的影响
1.1白蚁防治药物使用现状。
白蚁防治药剂的应用历史和农业害虫防治药剂的历程很相似,都是从使用无机杀虫剂开始发展到使用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
由于有机氯杀虫剂,高毒、残效期长、易在环境中长久残留和积累,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影响动物及人类健康,从9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被禁止使用。
随后,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白蚁防治药剂成为白蚁防治市场的主导产品。
另外,随着杂环类新型杀虫剂如吡虫啉、氟虫腈等对白蚁具有慢性毒性、无驱避作用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白蚁防治。
目前,我国白蚁防治使用的主要药物有:毒死蜱、联苯菊酯、氯菊酯、氰戊菊酯、吡虫啉等。
1.2白蚁防治药物对环境的影响。
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白蚁主要是将药剂喷洒到地基土壤或木构件上,形成化学屏障。
为了保证防治效果(预防包治期为15年,灭治包治期为5年),白蚁防治药剂在房屋白蚁预防上的使用量是普通农药在大田或蔬菜水果等上使用量的几十甚至几百倍。
白蚁防治药剂比普通农药稳定性、持效性要大的多,不易被降解。
过多地使用化学药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动物的生命健康等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2、主要原因
2.1化学防治仍是主要的白蚁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方法因其使用方便、持效期长、效果显著、成本低廉等特性,而为绝大多数白蚁防治机构列为首选方法,而且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被其他方法所替代,即使是在综合防治方法中也是主要措施之一。
虽然近几年,防治白蚁所用的化学药剂毒性有所降低,但是大量地喷洒化学药剂,势必会对环境和人畜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2.2一些高毒、高残留药剂仍被使用。
目前,一些高毒、高残留的化学药剂仍被用于白蚁防治。
有机磷类杀虫剂毒死蜱由于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和肝脏代谢有严重危害,会引起人类脑衰竭等疾病,美国已于2000年,禁止其用于建筑物白蚁防治和公众活动场所的害虫防治,一些发达国家也已相继禁用。
而在我国,毒死蜱仍被大量地使用于白蚁防治。
甚至有些地区的白蚁防治机构,基于成本低、效果显著,仍在使用被列入持久性污染物并已经明令禁用的高毒、高残留的氯丹、灭蚁灵等药剂。
这些都将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
2.3用药不规范、不科学。
白蚁防治药物必须按照规定的用量、浓度,科学、合理地施用,才能确保白蚁防治质量,而又不伤害自然环境。
有些地区的白蚁防治施工人员培训不到位,甚至无证上岗,施药人员使用临时工,从而不能严格按照白蚁防治施工操作规程施药,随意加大使用量、浓度,过量施药,致使大量的药剂残留在环境中,给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
2.4安全环保意识不强。
任何化学药剂都对人、畜、环境等有一定的影响,在使用时必须加强自身防护和环境保护。
有些施工人员对白蚁药剂的毒性不了解,不注重安全保护措施,施药时,不配戴防护用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随意在河流、自来水龙头处配药和冲洗施药器具,剩余的药液就地乱倒,过量的化学药剂会对水域、地下水等造成污染,从而易引起人畜中毒、影响环境安全。
3、几点建议
3.1严禁使用高毒药物,发展新型环保药剂。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白蚁防治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对白蚁防治药物的管理,严禁使用高毒的、具有致癌性的氯丹、灭蚁灵等化学药剂,并逐步淘汰对人类有潜在危害的有机磷类等化学药剂。
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和引进高效、低毒、环境相容性较好的新型环保药剂,为白蚁防治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条件。
3.2加强技术培训,科学合理用药。
白蚁防治施工人员对白蚁防治药物知识的缺乏,以及自我防护意识、环保意识的淡薄,是造成化学药剂危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各地应加强对一线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向他们传授化学药剂剂型、毒性、用量、喷洒方法、技术及中毒后的救护措施等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同时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房屋建筑白蚁预防施工操作规程》选用准确的施药量、浓度、合适的施药方法等,科学、合理地施药,以最少的用药量获得最大的防治效果,以增强白蚁防治施工人员的自我防护和环境保护意识,有效降低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影响,不断提升白蚁防治队伍的总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3.3努力研发和推广使用新技术,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白蚁防治药物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必须努力研发和推广使用新技术,逐步减少甚至淘汰化学药剂的使用。
目前国内正在试点的IPM监测控制技术就是利用白蚁生物学特性进行综合治理的高效、环保的白蚁防治技术。
这项技术是通过对白蚁种群的监测,发现白蚁后,再投放对环境安全的饵剂消灭白蚁群体,从而达到白蚁防治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我们应加强对白蚁综合治理的进一步研究,积极推广白蚁监测系统在我国白蚁防治中的应用,以实现白蚁防治工作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个人感言
我认为白蚁作为一个独立的物种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的一员,但是它侵犯了我们人类的利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所以我们要不遗余力地消灭白蚁,尽量减少它对人类的损害,当然我们也要寻找最合适的方式,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条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方式。
防治白蚁不能牺牲了环境的安全,平衡两者的权重。
消灭白蚁也不一定要用化学方法,也可用生态法,例如采取火烧,碾压等方式。
例外不给白蚁创造滋生的环境,让它没有合适的生存条件,平时注意卫生和清理。
经常查看房屋角落和隐蔽处,防祸于未然。
我们要有信心和决心。
全民都行动起来,才可以杜绝白蚁的侵害。
参考文献:
[1] 李小鹰、王以燕白蚁危害及防治在我国的现状与趋势探讨白蚁防治》
[2] 林雁,白蚁防治药剂的降解和持效期的研究进展, 白蚁防治
[3] 赵善欢主编,植物化学保护, 中国农业出版社,
[4] 刘文军,国内外白蚁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城市害虫防治
[5]孙殿武黄相国李大虎张崑浅谈白蚁防治药物污染环境的治理措施环境保护科学
[6]弓俊微张胜涛田军唐永芳重庆市白蚁防治现状与对策研究现代农业科学
[7]石勇阮冠华实行白蚁防治药物管理的必要性中国物业管理
[8]徐伟军黄海涛刘炳荣张世军胡剑防白蚁胶合板的研制及灭效实验研究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9]石勇阮冠华白蚁防治药物管理之我见白蚁科技
[10]翁国娟谁的产品更环保更高效——国内白蚁防治药物生产企业调查农药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