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圆形煤场消防、监测、自燃防治措施
煤场自燃预防与控制措施

---------------------------------------------------------------最新资料推荐------------------------------------------------------煤场自燃预防与控制措施防煤斗自燃控制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 1. 煤场堆取煤作业按照用旧存新的原则进行。
2. 燃煤的堆存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个月,超过二个月或有自燃倾向时每天测一次煤堆温度并作好记录,一个煤堆测点不应少于12 个,一般煤堆温度不得超过60℃,每天温升不得超过2℃。
3. 对局部自燃处理,原则上采用将自燃煤用铲车挖出, 倒到空场地用水浇灭的处理方法, 还可并用推土机将自燃煤推开碾平压实处理。
4. 燃料综合班应加强对煤场的整场和喷淋降温,对计划加仓煤堆进行彻底的处理,通过喷淋、翻堆、碾压达到有效的冷却降温,确保上煤安全。
5. 自燃的煤必须得到有效的处理后方可用于加仓,且只能加在运行中的煤仓并告知值长。
自燃煤有效处理的标准为:取到系统皮带机上的煤没有明显的烟气,只有水蒸气,温度小于50℃,更不得有明火,蓝烟或黄烟。
6. 在取底层煤或处理过的自燃煤时,燃运班长应及时将燃煤情况报告值长,同时安排#6 皮带机岗位人员对即将进入原煤斗的煤流每 10 分钟进行一次测温,温度大于45℃时,应按值长安排加至某个仓,以便集控维持该仓运行,不得用温度大于50℃的煤加仓。
1 / 57. 底层煤或处理过的自燃煤原则上不加 A、 E 煤斗。
8. 燃运人员应加强对各台机组制粉系统煤位的监视,每次准备加仓前,燃运班长须向值长了解当天制粉系统是否有切换安排,并相应调整加仓计划。
集控切换制粉系统后,值长(二期由值长助理)应及时通知燃运班组,掌握停运制粉的煤仓的煤种情况。
9. 集控运行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定期测量原煤斗外壁温度,测温应在原煤斗上已标识的测温点上测量,发现异常时应增加检查次数,并做好记录。
全封闭式煤场煤堆可燃物料火灾预警灭火系统解决方案

全封闭式煤场煤堆可燃物料火灾预警灭火系统解决方案当煤场长期处于饱和状态时,将对煤场的正常翻场等等工作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当煤经过长期的储存,极易进一步因为氧化过程而引起自燃,不仅会给电厂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且容易引发火灾。
因此,如何防止电力生产企业贮存煤的自燃,保证贮煤安全是火力发电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
煤自燃的因素与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堆积状态、环境因素等几个主要方面有关。
煤通过长期的堆积和时间磨合等作用,会慢慢的产生氧化反应而发热,这样就会导致煤的整体温度逐渐升高,最终煤就会自燃现象而起火。
另外煤的自燃起火与其它燃烧过程不同,因为煤自燃时的温度是缓慢上升的状态,将会按照“煤堆积——低温氧化发热——放热——内部干燥——温度急剧上升——自燃起火”这些步骤过程发生。
1.可燃物料堆垛极易发生阴燃可燃物料堆垛几乎是不可避免地存在温度上升的问题,只是环境条件是否足以促使温度升高到阴燃的程度。
可燃物料发热主要是可燃物料堆内的可燃物料自身和微生物进行呼吸而产生热量积聚的结果。
由于微生物的呼吸强度比可燃物料要大,因此,微生物的呼吸是可燃物料发热的主要原因。
在可燃物料成熟过程中,大量的微生物就源源不断地聚集到叶片上,这些细菌包括黑曲霉、黄霉、交连孢霉、毛霉、梅线菌等20多种。
可燃物料成熟后,在每克可燃物料上附生的细菌可达5400~13000个。
可燃物料在存放过程中,含水量过高的可燃物料,在空气相对湿度大、温度较高的时候,给细菌造成了生长繁殖条件。
在可燃物料含水量达到15%以上,空气相对温度超过75%以上,温度超过15℃以上的情况下,微生物繁殖极快,细菌只要20~30分钟分裂一次,霉菌也只要3~5天即繁殖一代。
几天之内,就可以使可燃物料的菌量从每克几千个急增到几亿以上。
由于这些微生物进行呼吸而产生热量积聚,使可燃物料温度不断升高。
因此,可燃物料堆垛极易发生阴燃。
而灾害在阴燃阶段得不到控制,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发生为真正的火灾,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防止煤场自燃应急预案范文(二篇)

防止煤场自燃应急预案范文在煤炭行业中,煤场自燃是一种常见而又严重的事故,给生产运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甚至威胁到了人员的生命安全。
为了防止和控制煤场自燃事故的发生,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煤场自燃事故的防范措施、应急处理程序和应急预案的完善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煤场自燃的防范措施1. 做好检测和监测工作(1)定期对煤场进行气体检测,确保煤场内部空气的安全性。
特别需要关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2)安装火焰探测器和烟雾探测器,实时监测煤堆是否存在自燃情况,并能及时报警。
(3)配备红外线测温设备,监测煤场温度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温度。
2. 做好排风和通风工作(1)确保煤场内部的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煤堆中热量的积聚。
(2)安装排烟设备,及时将煤堆中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排出煤场。
3. 做好防火隔离措施(1)合理布置煤堆,保持煤堆与周围建筑物的安全距离,防止火势蔓延。
(2)在煤堆与建筑物之间设置防火墙,增加火势蔓延的难度。
二、应急处理程序1. 报警一旦发现煤场中存在自燃迹象,员工应立即通过报警系统向相关部门发出警报。
2. 撤离所有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撤离过程中,应按照事先制定的疏散路线进行,不得随意乱跑,以免引发踩踏事故。
3. 封堵隔离一旦发生自燃事故,应立即封堵燃烧区域,防止火势蔓延。
封堵措施可以采用湿布、土方和防火泥等。
同时,将周围易燃物移开,避免进一步助长火势。
4. 应急救援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应在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事故现场,进行灭火救援工作。
在救援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操作。
三、应急预案的完善1. 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针对煤场自燃事故的特点,制定一份全面而严密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的处理流程、救援措施、应急装备和人员职责等内容。
预案的编制要充分考虑煤场的实际情况,根据煤场的规模、设备情况和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圆形煤场煤堆主要自燃现象及改进措施调研

工 程 技 术
圆 形煤 场 煤 堆 主要 自燃 坝 象 及 改进 措 旋 调研
赵 俊 姚 友 工 蒋薇 薇 ( . 东省 电力设 计研 究 院 2华 能海 门电厂 ) 1广 .
[ 摘 要] 着圆形煤场在大型机组的广泛运用 , 随 圆形煤 场 自燃 问题逐渐显露 , 针对 圆形煤场的特点 , 如何做好防范措施 , 保证安 全生
211严格控 制来煤 品质 .. 尽可能从源头控制煤 的质量 , 采用低挥发份媒质 , 减少煤 分子中的 甲烷 、 乙烯 、 丙烯等非芳 香结构侧链 和桥链与氧发 生反应 , 挥发份应 小 于 2 %; 8 当不可避免 时 , 尽量不贮 碎煤 , 贮存块煤 , 通过减小煤 和空 气 的接触面积 , 降低 自 燃机 率。 212 化煤 场 底 部 基 础 ..优 将煤场原有垫底石块 , 改成条形平底石块 , 既方便 推扒机 彻底的清 除底煤 , 避免底煤长时间堆放 , 同时又可满 足部分 喷淋煤 水渗透。考虑 圆形煤场 为全封闭式煤场 , 水较少 , 要水量均 为喷淋用水 , 淋水 雨 主 喷 基本被煤堆吸收 , 取消原 有排水 沟 , 避免鼓 风形成 。 213清 除死 角煤 堆 .. 在原有推扒机进 行边 角作业不方便 , 增设 5 挖掘机 , t 用于及时清理 挡煤 墙墙角处 , 刮板式取 料机 不易取 到的煤 , 避免死角煤堆形成。 21 .. 4挡煤墙 内壁贴耐火砖 目前 圆形煤场 绝大 多数 白燃 产生 后危 害建筑体 安全主要 在挡煤 墙 , 自燃 后 , 煤 温度达到百 度甚至上千度 , 严重威胁 了墙体 承载力 , 为提 高耐火 温度 , 挡煤墙下有效堆煤 范围( 约低 于挡煤墙净高 1 1 m)采用 ~. , 5 耐火 材料建设 , 高挡煤 墙耐火温度 。并且在挡煤墙处设置感温 光纤 , 提 用于监控墙体表面温度 ,尤 其是 当其某处温度 突然陡升大于 等于 5C q 时 , 为该 处为异常现象 , 认 即需 马上将该处 的煤取 出送到锅炉燃烧。 21 .. 学 管 理 5科 建立健全 的煤 场煤质档案 , 对煤场煤堆存 放时间 、 煤种 化学成分 、 数量 、 堆位 进行随时跟踪 ; 对不 同的煤 分堆堆放 ; 合理 安排煤场 内煤 的 贮存周期 , 尽量 做到“ 先进先 出” 堆煤时边堆煤边压实 , 少煤体 间隙, ; 减 降低煤堆含 氧量, 同时 降低 风筒效应的形成 ; 加强煤场垫底煤 的清理 工 作, 利用推煤机及 时处理底煤等措施 , 做到真正科学管理。 21 .. 他 辅 助 措 施 6其 考 虑到煤场运行 的恶 劣环境 , 如采用普通感烟或感温探测器 , 么 那 会 因 为 煤 粉 尘 的 污 染 , 行 时 间 不 长 , 测 器 就 会 失 灵 , 且 因为 圆形 运 探 并 煤场 由有直径约 10 高约 6 m空间 , 2 m, 0 一般探测器很难安装 , 以在 所 原设计基本没有采用任何 的火灾报警手段 ,只是靠工业 电视程控来监 视煤场 内情况 , 如发现火警 , 人工遥控启动消防水炮进行灭火 。针对运 行后煤 自燃 问题 , 煤场 内增设 了工业 电视 、 摄像头 , 到消除盲 区, 于 达 便 运行 人 员 监 视 。 22 自燃 后 对 策 . 当局 部 或 表层 ( 度 不 超 过 l 煤 层 发 生 自燃 时 , 水 喷 淋 降温 扑 深 m) 用 灭 ; 堆 较 深部 位 自燃 , 淋 水 处 理 后 又 死 灰 复 燃 时 , 用 镀 锌 管 直 接 煤 用 可 插 入煤层 深部 , 接水源灌 注 , 连 以达到降温 的 目的 ; 患区域较 大 , 隐 用 淋、 注无法 消患 时, 要用推 土机进 行翻堆处理 , 并配合喷淋降温 ; 若煤堆 由于贮存 时间太长 , 而产 生更 大面积的 白燃时 , 要果断采用隔离处理措 施 , 推土机把患 区断 开一 道 4~ m宽的“ 即用 5 壕沟 ” 防止 自燃蔓延 , , 然 后安排 “ 区” 患 的煤优先取用 , 并配合做 翻堆处理 。H 3总 结 . 国华宁海 电厂 、 广东汕尾 电厂 、 广东惠来电厂等 圆形煤场在 电厂投 运初期运行管理不完善 , 运行后 均发生 了不 同程度 的白燃现象 , 通过 以 上改进措施后 , 经过半年 到一年 不等的实践运行 , 自燃 防范上 收到了 在 显著 的效果 , 另外在今后 的设计 中还有 以下几点建议 : ( 在墙体 采用感 温光纤 的布 置方面 , 1 ) 不同 电厂采用 了不 同方式 , 有 将 电缆预埋在耐火砖里 面的 ,也有 采用铠装感温光纤直接布置在挡煤 墙表 面 , 该两种方 式均有优缺 点 , 预埋感 温光纤使用寿命 长 , 但因挡煤 墙传导有时 间及温度差 , �
预防煤自燃发火措施

预防煤自燃发火措施煤炭是一种常见的燃料,然而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煤炭可能会自燃而引发火灾。
为了预防煤自燃发火,采取适当的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预防煤自燃发火措施。
1. 煤炭储存环境控制煤炭储存环境是煤炭自燃发火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措施可以帮助控制储存环境,减少自燃发火的潜在风险:1.1 温湿度控制尽量控制煤炭堆放区的温度和湿度。
煤炭堆放区应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潮湿环境的形成。
合适的温湿度有助于降低煤炭的自燃风险。
1.2 堆放密度控制合理控制煤炭的堆放密度,避免过于密集堆放。
过度堆放可能导致堆内温度升高,从而引发自燃发火。
2. 煤炭检查和监测定期对煤炭堆放区进行检查和监测是预防自燃发火的关键措施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查和监测方法:2.1 温度测量使用适当的温度测量设备,监测煤炭堆放区的温度变化。
如果发现异常升高的温度,应及时采取措施降温或移除可能存在的自燃源。
2.2 氧气测量通过氧气测量设备,对煤炭堆放区的氧气浓度进行监测。
若氧气浓度过高,可能会促进煤炭的自燃。
因此,对氧气浓度的监测十分重要。
2.3 瓦斯浓度检测煤炭中可能存在瓦斯,瓦斯浓度过高也会增加煤炭自燃的风险。
定期检测瓦斯浓度,如果超过安全限值,应采取适当措施处理煤炭。
3. 灭火设备和应急预案在煤炭堆放区域设置灭火设备,并制定应急预案,是预防煤自燃发火的有效手段。
3.1 灭火设备在煤炭堆放区域应设置灭火器、灭火栓等消防设备,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工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
3.2 应急预案制定煤炭堆放区域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应考虑不同火灾情况的处理方法,并定期演练以确保有效性。
4. 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煤炭自燃发火的认识,并培训他们识别和处理可能的风险十分重要。
4.1 火灾防控培训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火灾防控培训,包括煤炭自燃发火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这样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对火灾风险的认知,使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圆形煤仓消防防护探讨

圆形煤仓消防防护探讨摘要:火力发电厂大部分都采用露天煤场存煤,露天煤场容易造成煤粉尘污染。
圆形煤仓以占地面积小、抗风性能强、抑尘能力好、季节环境影响弱、易于管理和便于煤炭回收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关注,相继在许多电厂建设并投入使用,但圆形煤仓的消防防护已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圆形煤仓;消防水炮;筒壁测温;煤仓监控。
分类号:F407.21 文献标识码:A-E文章编号:2095-2104(2011)12-117—01前言在全国范围内,火力发电厂大部分都采用露天煤场存煤,露天煤场容易造成煤粉尘污染,特别是位于海边的电厂,影响环境,整体美观,甚至不能到达国家的环保标准,并且容易受季节环境的影响,煤含水量不稳定,使机组运行存有较大的隐患。
下面以XX电厂的圆形煤仓为例,简单探讨下圆形煤仓消防防护的问题。
1. 煤仓结构耐火防护该厂的圆形煤仓为直径为120米的采用高强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筒壁结构高为20米,煤仓上部采用钢网架覆盖彩钢板圆形屋顶,在屋面40.0米处均匀安装2600块900×3600mm的淡蓝色采光板,进行室内的自然采光。
在筒壁20米工作通道与钢网架之间有净空2米的开放空间进行通风,圆形屋顶的穹顶部设置有通风百页,可以使整个圆形煤仓空气可以进行流动,排除粉尘和污浊气体,保持室内较为良好的作业环境。
煤仓内设计堆煤高度为33.9米,煤仓筒壁堆煤高度为19.0米,最大储煤量为17.5万吨。
本厂使用的燃煤主要为印尼煤,其挥发份Vad为30.0%--43.0%,属于高挥发份煤种,当煤堆局部温度到80℃时,煤堆极为容易自燃。
贴近煤仓筒壁的煤堆自燃,其煤堆自燃的温度到400℃,严重的影响着圆形煤仓的结构安全。
如惠来电厂#1、#2圆煤仓自运行以来已多次发生自燃,造成部分墙体破坏剥落、露出主筋,并有部分钢筋被烧变形,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
结构防火必须作为一个重点考虑,经设计院设计圆形煤仓筒壁主要采用C35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筒壁厚度为800mm—1350mm,筒壁内侧设置300mm厚的耐火隔热层,其结构特点见下图。
预防煤炭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_1

预防煤炭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
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
—1—
预防煤炭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
预防煤炭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
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预防煤炭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正文如下:
1、√选择矿井的开拓方式,合理布置采、准区。
2、√选择煤层的开采顺序。
3、加强顶板管理,提高回采率,加快回采速度,尽量减小遗失在采空区的煤炭。
4、不得任意采掘规定的必须保留的煤柱。
5、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设置控制风流的设施。
6、掌握自燃发火预兆,及时进行发火预测预报。
把自燃发火消灭在l萌芽l阶段。
7、对采掘生产过程中遗留下的各种发火隐患要及时处理,减少自燃发火的发生。
8、加强l三道l维修,加强对废旧巷道的处理,及时充填煤巷碹,及时处理高温点等。
煤矿地面封闭式储煤场煤炭自然发火现场处置方案

煤矿地面封闭式储煤场煤炭自然发火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描述地面封闭式储煤场存煤时间超过煤炭自然发火期,堆煤高度过高,极易发生堆煤内部自然发火现象,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储煤场内作业人员易造成CO气体中毒等人身伤害。
2.应急工作职责2.1组织机构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各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成员:安全部、生产部、机电部、通风部、洗煤厂、救护队负责人2.2职责总指挥:负责储煤场火灾扑救的指挥工作,在接到火灾报告后,立即赶赴指挥部指挥灭火工作。
副总指挥:负责协助总指挥完成救灾技术方案的制定工作,组织救灾应急队伍,并进行救灾分工。
成员:在现场总指挥的领导下,听从指挥中心安排,根据火情提出扑救建议和措施,并按照分工做好火灾扑救工作。
3.处置措施3.1应急处置程序(1)制定储煤厂存煤时限(预警30天,报警40天,极限45天)和存煤数量要求,洗煤厂划分储煤场存煤区域,每个存煤区域设置牌板实时记录存煤时间,存煤时间达到预警时限时上报调度室予以协调优先销售和外运。
(2)通风部安排瓦检员定期检查、记录堆煤温度(堆煤1.5m深度的温度)和自然发火标志气体(CO)浓度,设置堆煤检查记录牌板。
主要利用热成像测温仪对整个煤堆表面进行扫描测温,发现超过正常气温5℃时或有烟雾时,对异常点堆煤表面下进行测量,发现超过表面温度时,向调度室汇报,发出预警。
(3)凡发现堆煤内部温度超过60℃或一氧化碳浓度超过100ppm,立即汇报调度室,查明原因,制定安全措施,进行处理。
(4)通风队在储煤场设置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CO传感器),加强储煤场内自然发火标志气体的监测工作并进行自然发火预测预报。
CO传感器超限报警时,通风队必须派专人到现场查明原因并汇报调度室。
3.2发现堆煤自然发火的现场处置措施3.2.1储煤场工作人员、车队司机、安监员、瓦斯检查员及公司管理人员等任何人发现储煤场堆煤有烟雾或CO气体超限报警时,需立即通知公司调度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闭式圆形煤场消防、监测、自燃防治措施
字数:3161
来源: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2013年7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摘要:由于国内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封闭式圆形煤场及其设备以其环保性能突出、占地少、技术先进、自动化水平高的优点,在国内外已被越来越多的新建电厂所采用。
但由于该种煤场是封闭式,储量大,特别是在储存高挥发份煤种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治和处理自燃的措施,以保证电厂机组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封闭;煤场;消防;监测;自燃;措施
封闭式圆形煤场及其设备,环保性能突出、占地少、技术先进、自动化水平高,目前在国内外已被越来越多的新建电厂所采用,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过国际上数十年的运行证明。
由于该种煤场是封闭式,储量大,特别是在储存高挥发份煤种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治和处理自燃的措施,同时积极开展优化设计、提高效率工作,以保证电厂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设计上的措施
根据封闭式圆形煤场的布置情况及工艺特点,在设计上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通风防爆设计
封闭式圆形煤场的结构由钢结构网架屋盖和环形钢筋混凝土侧墙组成。
煤场侧墙高度可达20m左右,侧墙处煤堆高度接近墙顶。
室内可能引发爆炸的主要因素是存煤缓慢释放的可燃气体聚集和堆煤时煤尘浓度过高。
一般圆形煤场的室内空间非常庞大,为防止可燃气体和煤尘聚集而引发爆炸的可能,在设计上采用了自然通风的方式。
实际上,圆形煤场并非是完全封闭式,在网架屋盖根部与环形侧墙顶部之间设有约2m高的环形进风口,在屋盖顶部中央设有排风口(一般高度约为50~65m),进、排风口高差达30~45m。
这样,室外空气通过圆形煤场四周的进风口自动吸入室内,由屋顶天窗排至室外,形成良好的“烟囱效应”,保持通风顺畅。
因此煤场内的可燃气体可自然排放到室外,避免浓度升高产生爆炸。
此外,在堆料带式输送机的头部落料点和尾部的受料点均设置喷雾除尘装置,尽量减少煤尘飞扬。
对于非常庞大的室内空间和自然通风的流动过程中,煤尘大面积扩散,几乎全部自行下落至煤堆,难以出现煤尘聚集的问题。
这种通风防爆方式已经过沿海多个电厂,以及东北大唐长春三热、中电投抚顺热电和国电沈阳热电等电厂几年的运行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2.建筑物防火设计
在总平面布置设计时,封闭式圆形煤场与邻近建筑物的最小间距应严格执行并高于《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DL/T5032-2005)第3.7.2条规定的一、二级建、构筑物最小间距不小于10米的要求。
建筑物防火设计亦均应严格按照《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进行设计。
封闭式圆形煤场的围护结构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挡墙结构,属非燃烧体,圆形煤场建筑体一般远高于邻近的建筑物,挡墙还具有防火墙作用。
在煤场的四周均要求设计环形消防通道,确保圆形煤场和周围建、构筑物的布置能充分满足防火安全的要求。
3.消防设计
封闭式圆形煤场一般体积庞大、环形煤堆高、存量多,仅设有一个电动卷帘门及通至中心柱的通道,消防车是难以进入室内进行消防工作的。
对于大空间场所,室内消火栓的充实水柱无法完全覆盖,为此,设计考虑采用消防水炮代替室内消火栓作为主要的灭火设施。
消防水炮可喷射出强有力的直流水柱,射流集中,射程远,用于圆形煤厂的消防和扑灭明火燃烧较为适合。
此外,在堆取料机上还应设置适量的手提式灭火器,作为辅助的灭火设施。
煤场堆取料机中心柱上一般设置3支消防水炮,在煤场的环形挡墙上设有9~18支消防水炮,保证任一着火点均能被消防水炮完全覆盖。
中心柱上的3支消防水炮在中心柱平台上操作,挡墙上的消防水炮设于挡墙顶部的环形平台上,在挡墙及中心柱上均设置钢梯通至操作平台。
在每座圆形煤场外四周敷设环形消防水管并与电厂室外消防环网相连,中心柱上的3个消防水炮的消防水管经地下隧道从输煤系统室内消防管道上接引。
同时,在煤场区域周围还应布置室外消火栓。
当电厂燃用褐煤及高挥发份煤种或者栈桥采用钢结构时,在进入圆形煤场的带式输送机栈桥及地下带式输送机隧道,应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或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此系统主要由雨淋阀组(报警阀组)、喷头、管网及配件、支吊架、火灾探测报警装置等组成。
当煤场内煤堆局部自燃时,表层煤发生的自燃可采用消防水炮扑灭,深层煤有自燃现象时(煤堆表面冒白烟),应采用刮板取料机及时将发生自燃部位的上部存煤取出,先送至主厂房。
在输送过程中还应通过沿途倒料槽出口的喷淋装置,采用喷水的方式降温。
当深层的自燃煤露出后采用消防水炮扑灭或另行处置灭
火,避免自燃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4.圆形煤场监测、处理自燃的措施
封闭式圆形煤场不受日晒降雨等加速自燃的因素影响,环形挡墙又是主存煤区侧面隔断空气的屏障,存煤的自燃周期比相同条件下的露天煤场更长。
圆形煤场堆取料机堆煤时,煤流会产生粒度的重力离析现象,粒度大的煤块沿煤堆表面滚落集中于煤堆底的外层,于是沿挡墙的环形带就形成了块煤集中区。
块煤之间的空隙较多,易形成空气进入存煤内部的通道,逐渐氧化、热量聚积、温度升高而自燃。
所以,存煤自燃多发生在靠近挡墙的主存煤区。
在挡墙内侧不同高度设置一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能实时监测该处温度变化及早处理异常温度的自燃煤,有利于煤场的辅助管理。
二、运行管理的措施
除设计上采取一定的措施外,作为一种比较封闭的煤场,在防治圆形煤场自燃的问题上,强化运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严格、有效的煤场管理制度往往可以避免大多数自燃事故的发生,根据对现有的一些圆形煤场调研以及运行情况的了解,归纳总结的主要运行管理措施如下:
(1)严格遵循按煤的自燃周期及时更新的运行原则。
圆形煤场堆取料机的堆料和取料均以中心柱为中心朝同一方向旋转作业,取料机在前,堆料机在后,以实现存煤“先进先出”的循环运行方式,确保存煤更新的周期小于自燃周期。
这是防止存煤自燃最有效的基本措施,无论是自动运行还是手动操作,都应该严格按“先进先出”的方式控制堆、取位置,严禁随意改变堆、取位置,以控制在煤的自燃周期内更新存煤。
(2)刮板取料机沿煤堆表面俯仰、回转取料,应将存煤取尽,并将挡墙根部的煤清除干净,无死角余煤,创造防止自燃的良好条件。
因特殊原因暂时不能使用的煤应特别注意其自燃情况。
(3)卸煤人员在卸煤作业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来煤情况,一旦发现已有冒白烟等将要自燃的现象,应首选直接进主厂房的上煤方式,其次则应送至圆形煤场取料区域,并尽快送至主厂房。
(4)输煤程控室应24小时专人值班,将监视煤场内和带式输送机沿途输送煤的情况作为主要职责之一,每班运行巡检人员应注意观察输送过程中的煤和煤场存煤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自燃。
(5)当存煤出现局部自燃时,必须立即停止厂外来煤直接上主厂房以及由另外一圆形煤场取煤的上煤方式,尽可能坚持“先进先出”的运行方式,迅速将
自燃区域的上层煤送至主厂房。
在输送的过程中,可通过沿途导料槽出口设置的喷淋装置洒水冷却。
当深层的自燃煤露出后采用消防水炮扑灭或另行处置灭火,避免自燃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6)若存煤局部自燃迅速恶化,出现明火等极其紧急和特殊情况时,则应立即动用消防水炮扑灭火情,同时将取料机调至自燃区取上层煤,消防水炮要配合取料机作业。
处理完自然后,取料机必须回归原位,恢复“先进先出”的运行方式。
由于目前封闭式圆形煤场投运的电厂并不是很多,以上运行管理措施,还需在今后总结更多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