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民居专题-word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卷分类解析第八讲人口与城市 精品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卷分类解析第八讲人口与城市 精品

第八讲人口与城市一、选择题(2018年广东卷)1.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解析:第1题:架空支撑的房屋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和云贵等省侗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分布区,藏族人主要居住在厚重的雕楼里。

答案:B(2018年全国文综)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2~3题。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解析:人口增长率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自然增长高低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

本题中出生率看0-14岁人口比率,死亡率看65岁以上人口比率,人口机械增长看人口迁移(迁入-迁出)。

A1982-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下降,到2000年8.5-1.11=7.39%,虽然也较高,但不算很高的,所以A错;B人口出生率(0-14岁人口比率)不断下降(35.27%→8.5%),B也错;C人口出生率(0-14岁人口比率)大幅度降低,是对的,但后半句“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是错的,因为表中65岁以上人口比率(6.37→1.11)也是在下降。

D 人口增长率看总人口的增长(35万→701万)确实很高,从前面分析人口自然增长不高,那么就是机械增长高,所以D对。

答案:2.D3.该城市是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解析:从上一题知道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人口迁入造成,表中还反映一个问题就是人口在80年代后尤其是90年代人口增长速度很快,说明是一个因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化城市,所以深圳这个就是因改革开放而迅速发展的城市才符合,南京和西安都是早发展起来的城市,很早就超过百万,沈阳作为重工业城市,是个稳步发展的城市。

答案:3.B(2018年广东卷)4.“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

2018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Word版带答案解析)

2018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Word版带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琼B.新C.苏D.赣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5~6题。

5.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6.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图4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A.台风预警B.森林火灾预警C.寒潮预警D.滑坡、泥石流预警8.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 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9~10题。

9.该小流域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10.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图6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

2018年高考地理真题试题(江苏卷)(Word版+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真题试题(江苏卷)(Word版+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江苏卷)一、选择题1.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2.下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琼B.新C.苏D.赣3.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A.AB.BC.CD.D(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4.图4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A.台风预警B.森林火灾预警C.寒潮预警D.滑坡、泥石流预警(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5.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6.图6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卷3地理部分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卷3地理部分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油纸伞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

近年来。

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

据此完成1~2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A.携带方便B.适用地广C.文化蕴涵D.经久耐用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A.欧洲西部B.中亚C.中东D.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1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3~5题。

图1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女上学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2018高考地理(全国卷Ⅰ)试题解析(2021年整理)

2018高考地理(全国卷Ⅰ)试题解析(2021年整理)

(完整版)2018高考地理(全国卷Ⅰ)试题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2018高考地理(全国卷Ⅰ)试题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8高考地理(全国卷Ⅰ)试题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8高考地理(全国卷Ⅰ)试题解析解作者:李荟乐一、选择题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1。

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振动影响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②④【答案】C【解析】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主要需要考虑精密机械设备和一般产品的差异。

①保持恒温环境,是精密机械设备的特殊之处,可选。

②任何工业生产都需要储存原材料和产品,不是精密机械设备的特殊之处,排除。

③降低生产成本是任何工业都需要的,且地下建厂一般会比地面建厂成本更高,排除.④减小震动却是精密机械设备的需求,可选。

故选C。

【点评】本题并没有考察一般工业的区位因素,而是考察精密机械设备这种特殊的工业及其特殊选址的区位因素,很新颖。

看起来很陌生,但只要抓住精密机械设备和普通设备之间的区别这一关键点,即可用排除法轻松选出.2。

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A。

防渗水B。

防噪声C.防坍塌D。

防地震【答案】D【解析】本题表面问与日本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实质是比较岐阜与大连的地下环境。

高中地理高考微专题007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

高中地理高考微专题007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
1. 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 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 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 节省建筑材料 D: 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2.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C.降雨强度大
B.高温多雨的气候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马头墙、小青瓦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 流行于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等地区。以砖、木、石为原料, 以木构架为主,它在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造型丰富,
南方的雨水多,屋顶坡度大,易于排水; 南方冬天不是很冷,屋内一般没有取暖设备; 南方空气潮湿,房子开窗大,墙壁高,要通风防潮。
东北地区的民居
由于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 西北风猛烈,所以居住环境力求 保温,屋内设有火炕、火墙,北 窗小或无窗,南窗一般为双层玻 璃,屋门、檐较为低矮。东北是 我国最大的林区所在地,木材丰 富,所以房屋多为砖木结构。 该区的鄂伦春族居住的圆锥形窝 棚极具特色,它被称为“仙人 柱”。冬季四周围以狍皮,夏季 为桦树皮,且易搬迁,符合其按 季节狩猎的特点和逐兽的行动规 律。
有些地方为了防御严寒或暑季纳凉,将房子修建成半地穴式。 (如陕西“地坑院”、冰屋)
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 圈房檐 ,房檐上砌一圈矮 墙(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 内,在地面活动安全)。
地坑院内地面四周砌一圈 青砖(防渗),院心挖坑 井(积蓄雨水,污水排 渗)。门洞设圆拱和高窗 (便于采光),屋内设火 炕(除湿保暖)。
读下面地坑院示意图,回答1-6题。
1.地坑院能反映的当地环境是 A.土层深厚 B.冬暖夏凉 C.降水稀少 D.木材短缺 2.该地最可能位于 A.山西 B.黑龙江 C.新疆 D.福建 3.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A.挡风 B.防水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阻沙 D.遮阳

2018年高考真题——地理(海南卷)+Word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真题——地理(海南卷)+Word版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海南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

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 .市场 B .原料 C .交通D .劳动力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 .循环用水 B .开发地下水 C .远程调水D .建地下水窖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 .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 .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

图1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4.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A.公园B.工业园区C.住宅D.物流园区5.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A.仓储用地B.公共绿地C.工业用地D.居住用地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地处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森林覆盖率高,是传统的“木匠之乡”。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地理环境与民居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地理环境与民居

瓦或混凝土等耐水材料。
03
地貌与民居
地貌特征的不同影响民居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在河流沿岸地区,民
居可能采用水乡风格,而沙漠地区的民居则可能采用厚重的墙体和隔热
材料。
水文条件对民居的影响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对民居的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和布局等方面产生影响。例如, 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地区,民居可能采用水车、水井等设施来利用水资源;而在缺 水地区,民居则可能采用节水技术和储水设施来应对水资源短缺。
高中地理-地理 环境与民居
contents
目录
• 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 中国传统民居的地理特色 • 现代民居的地理因素考虑 • 地理环境与民居的可持续发展
01
CATALOGUE
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气候对民居的影响
气候类型与特点
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和特点对民居的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和布局等方面产生影响。例如, 寒冷地区的民居通常采用厚实的墙体和双层窗户,而炎热地区的民居则注重通风和遮阳。
温度与民居
气候温度的变化影响民居的室内温度调节。为了适应不同的温度变化,民居的窗户设计、 通风设施和建筑材料都有所不同。例如,在寒冷地区,民居的窗户较小,以减少热量散失 ;而在炎热地区,窗户较大,以便更好地通风散热。
降水与民居
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对民居的屋顶设计和建筑材料产生影响。在多雨地区,民居 的屋顶通常采用斜面设计,以便快速排水;而在干燥地区,民居的屋顶则可能采用平顶设 计,以减少水分蒸发。
循环经济与民居建设
资源循环利用
鼓励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将可 再生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在民居建设中,充 分利用废旧建筑材料,减少资源浪费。
绿色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考地理训练(民居专题)“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以茅草覆盖,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

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

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与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相关的是 A. 台风频发 B. 冬季多暴雪C. 夏季多洪涝灾害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2.“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右上图中的A. a地B. b地C. c地D. d地我国传统民居以砖、木建筑为主,而在我国东南沿海某海岛上流传着“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谚,这里有一种奇特的传统民居,以岛上特有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

当地人称之为石厝 (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海岛 A. 原始森林茂密 B. 属珊瑚岛C. 河流短小D. 土壤肥沃4.石厝“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的主要目的是A. 防泥石流B. 防大风C. 防沙尘暴D. 防地震下图表示我国某地传统民居,以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以楼房,阳光射入较少,各屋都向天井排水。

外围耸起马头墙,墙头高出屋顶,作阶梯状,白墙黛瓦,明朗而素雅。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马头墙、天井这种民居最可能位于A. 东北地区B. 华北平原C. 西北地区D. 江南地区6.下列有关这种民居建筑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防晒通风和排水B. 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防止火势蔓延C. 为了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D. 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中国古代将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融入传统民居建筑设计中。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北方四合院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

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中的 A. 北面 B. 南面 C. 东面 D. 西面8.客家先人来自中原地区,经数代迁移至福建等地繁衍。

客家土楼墙体厚实坚固,与当地原有民居形成鲜明对比,对客家土楼建筑理解不正确的是A. 土楼采用独特的建筑材料是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B.圆形土楼的防卫功能极强,主要起防卫的作用C.体现了客家人和原住民的和谐共处D.土楼建筑风格是对中原文化的传承下图示意陕西关中八大怪之一的"家家房子半边盖"。

半边盖的一般是东西两侧的厦子房,北房一般坐北朝南。

由北房、厦子房合围的部分称为"中庭"。

当地多住北房,因其 "避风又向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以下关中传统民居的设计符合当地"肥水不流外人田"观念的是A. 厦子房东西两侧高——阻挡风沙B. 房子半边盖——节约木材 C. 厦子房高处开小窗——便于通风、采光第 1 页D. 房屋斜屋顶——收集雨水10.为达到北房"避风又向阳"的要求,可以A.北墙加厚,南向开窗B.将中庭部分的面积变小C.把落叶树种改为常绿树种D.升高厦子房的高度香港地处“岭南文化区”,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读图,回答下列各问题。

11.上图为当地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趟栊门”,反映该地()A. 昼夜温差大B. 光照充足C. 潮湿闷热D. 台风频发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低温冷空气的沉聚是影响满族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

传统满族民居内多有火炕。

传统火炕搭建在地面上,地面距离炕面的高度较大。

后来,传统火炕改良成吊炕(图),将炕洞(柴火燃烧空间)整体架空,用混凝土板作为导热材质,下面用砖块叠砌支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辽东低山丘陵区的传统满族民居多选址在A.山体南侧的山脚低洼处B. 山体北侧的山脚低洼处C.山体南侧的山腰和台地D.山体北侧的山腰和台地13.吊炕相比于传统火炕的优势在于A. 增大燃烧物和炕面的距离B.提高柴火利用率 C. 压缩室内储藏空间 D. 降低火炕建造成本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①阿拉斯加—冰屋②东南亚—水屋③北非—碉堡式建筑④北欧—木屋14.图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 ①半陷地下—地热丰富,地温高B. ②房屋高架—风暴海啸多发C. ③墙厚窗小—炎热干燥,光照强D. ④顶尖坡陡—森林资源丰富15.关于②传统民居建筑所在地自然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亚寒带针叶林广布B. 冬暖夏凉C. 多旱涝灾害D. 河流稀少16.图中传统民居建筑体现()A. 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B. 地域文化内向含蓄的特点 C. 地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D. 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扩散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

根据材料完成小题。

17.该村落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黄海沿岸C.海南岛山区 D.东北平原18.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高寒缺氧 B.潮湿、多虫鼠 C.多火山、地震 D.干旱缺水19.船形屋采用下空结构可A. 防寒、防冻土B. 防雨、防水淹C. 防风、滑坡D. 防潮、防蛇20.蒙古包选址原则是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从地理角度分析蒙古包选址原因,对应正确的是①春季水热条件较好;洼地可能有地表水,水草较丰②夏季雨水较多,高地不易积水;且夏热,高地凉爽,透风③秋季多风沙,降水少,平地上利于蒙古包搭建,且平地水草丰富④冬季选择阳坡,温暖,避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

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A. 沙漠广布B. 森林覆盖率低C. 全年气候干旱D. 河湖众多22.“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A. 夏季隔热,冬季保温B. 墙体坚固,稳定性好C. 抵御夏季的雨水D. 防御冬季的风沙23.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A. 11-12月B. 7-8月C. 4-5月D. 1-2月14. 由图可知,该地地处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地表不可能沙漠广布,A错;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不可能全年气候干旱,C错。

该地区整体降水较少,不可能河湖众多,D错。

该民居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

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因此该地森林覆盖率较低物资缺乏,因此采用茅草和泥土筑造,B正确。

15. 该地地处地中海东部,应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地应具有“夏季炎热,冬季多雨,春秋多风沙”气候特点。

“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并不是越厚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茅草和泥土作为墙体材料才能起到坚固墙体的作用,B错。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C错误。

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风沙天气少,因此厚墙并不能防御冬季的风沙,D错。

厚墙可以阻隔夏季阳光,使得室内较为凉爽。

还能阻挡冬季冷空气,室内降温慢,A正确。

16. 蜂巢屋地处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游客要去此地旅游应选择在春秋季节前去,气候较为适宜,因此选项中4-5月较为合适,C正确。

等物候线是指同一日期出现同一物候(如桃花始开)的地点连成的线。

到了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褪去,而呈黄色。

下图示意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4.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等优点.它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的沿海地带,海草房以厚石砌墙,通常有两面的屋顶,也有垒垛形的三角形屋顶,屋顶用晒干的海草苫盖,最厚处达4米,屋脊的建造左右倾斜为50度角(下图),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现在越来越多原先住在海边的年轻人已经涌进了城市.即使在村子里居住,他们也宁愿选择宽敞明亮的大瓦房,红砖红瓦的房屋已经悄然替代海草房了。

(1)联系当地的气候特征,指出当地海草房的环境适应性。

(6分)(2)分析海草房房屋后墙的墙壁上长满青苔的原因。

(4分)(3)与红砖红瓦的大瓦房相比,说明海草房被称为生态民居的原因。

(6分)(4)红砖红瓦的房屋已经在悄然替代海草房,说出海草房衰落的原因。

(8分)25.骑楼是城镇沿街外廊式建筑物(见下图),上楼下廊,能遮雨防晒,在东南亚十分风靡,随后由华侨也传入华南地区,曾经是两广、福建、海南等地城镇的主要建筑形式,中山市石岐区步行街的长廊式“排店屋”尤为突出。

房屋楼上临街的一面,特设出街入市使用的活动门,称作“水门”;骑楼下廊叫“五骹基”,既是居室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第 3 页(1)简述骑楼的有利作用。

(2)请说出骑楼水门、五骹基的功能,并分析其原因。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下图所示)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1-5 BCCBD 6-10:CACDA 11-15 CCBCC15-20ACBDD 21-23BAC 24.(1)山东沿海气候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海草房屋顶坡度大,易于排水,不易发霉;夏热冬寒,四季分明,海草房房顶及墙壁较厚,建筑材料保温隔热;多大风天气,海草房房顶层层压叠,用渔网覆盖,重物压制,防风效果好。

(2)沿海降水较多,空气湿度大,甲面应为海草房背阴面,光照少,气温相对较低,蒸发弱,潮湿易长青苔。

(3)石块、海草等天然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建筑草料废弃后容易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与破坏;屋内冬暖夏凉,节约能源。

(4)城市化发展,年轻人离开村庄进入城市;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冲击;海草房建造技术的凋零;近海养殖业的发展,建筑海草房的海草资源减少;大瓦房明亮宽敞,居住舒适。

25.(1)①上楼下廊,利于遮雨防晒;②利于从事商业活动,改善生活环境;③节约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主要功能: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热阳光照射,利于通风散热,形成凉爽环境。

原因: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袭击。

26.(1)①上楼下廊,利于遮雨防晒;②利于从事商业活动,改善生活环境;③节约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主要功能: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热阳光照射,利于通风散热,形成凉爽环境。

原因: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袭击。

参考答案7.B8.C【解析】7.读图左图可知,该建筑的檐角太多,不适宜在台风频发的地区修建,A错误;屋顶厚且陡,冬季暴雪不易在屋顶堆积,压坏屋顶,B正确;屋顶设计与洪涝、地震活动无关,CD错误,故答案选B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