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作文文采
如何提高作文的文采与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作文的文采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作文的文采与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个学习者追求的目标。
良好的文采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本文将从积累素材、锻炼写作技巧以及注重语言表达准确性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作文的文采与语言表达能力。
一、广泛积累素材作文的文采与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有丰富的素材作为基础。
积累素材的途径多样化,以下几种方式常用且有效。
1. 阅读广泛:阅读是拓宽视野、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每天的阅读,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型,丰富自己的思维。
2. 构建个人语料库:将自己阅读或听到的优秀句子、段落或者有趣的词汇整理成语料库。
可以按照主题或者用途分类整理,方便日后写作时使用。
3. 注重细节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
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感悟,抓住一些细致的描写,例如人物特点、场景描绘等,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
二、锻炼写作技巧除了积累素材外,锻炼写作技巧也是提高作文文采的重要途径。
以下几种写作技巧可以帮助提高文采和语言表达能力。
1. 多样化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重复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可以通过使用同义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变化来增加作文的文采。
2. 使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提高文采和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
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运用得当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 注意段落结构:确保文章有清晰的段落结构,每段之间要有过渡词语,使整篇文章的逻辑性更强。
4. 留意节奏和节奏感:通过合理使用长短句、简练的表达和适当的停顿,使作文更具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注重语言表达准确性作文的文采不仅仅是华丽的辞藻,准确的语言表达同样重要。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关注。
1. 注意语法和拼写: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会影响作文的质量,建议在写作之后仔细审查,确保没有错误。
2. 使用适当的词汇:避免使用不常见或者不准确的词汇,多使用简洁准确的词汇。
3. 增加句式的多样性:运用多种句式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同时增加了可读性。
怎样才能使作文显得“有文采”呢

怎样才能使作文显得“有文采”呢“文采”,意思是“华美的色彩”,但是“有文采”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华美,它需要思想做支撑。
“有文采”概括起来应具备如下特点:(1)富含哲理,耐人寻味。
(2)富于变化,错落有致。
(3)节奏感强,朗朗上口。
要使你的语言具备上述特点,需要掌握最根本的方法:修辞的作用就是使语言生动、形象,恰当的修辞会使你的语言文采斐然。
排比就是用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用以增强语势,抒发感情,给人以整饬美。
如:(1)“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孝心无价》)(2)思想是人生的一种的境界。
急躁的生命容不下浩瀚的思想,浅薄的生命装不下广博的思想,低俗的生命不理解崇高的思想,渺小的生命仰望于伟大的思想。
思想形成在博览群书后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产生于历尽艰辛后的总结经验,独辟蹊径。
(《思想是智慧的路标》)这两段文字运用了排比修辞,(1)段从不同角度阐述是“孝”,告诉读者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因为“孝”是无法弥补的。
(2)段运用排比修辞,使整段文字朗朗上口而又富含哲理。
比喻是用具体、浅湿、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或理。
比喻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恰当的比喻会使你的语言文采斐然。
如:(3)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母亲是挫折中的一阵清风,当你惊慌失措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凌乱的思绪;母亲是荒寂时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生辉,闻一下沁人心脾;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辨不清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决的脚步……(《母亲》)(4)我的生命是一条船,母亲是长天,父亲是大海,老师是风帆,朋友是港湾。
让作文更有文采方法技巧

让作文更有文采方法技巧作文每个人都会写,但是质量好坏区别就很大了,有文采的作文往往都会得高分,但是何为“文采”?怎样的作文才能称作有“文采”?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写出有“文采”作文的七个方法。
方法一:化抽象为形象首先我我举个例子说明:,请比较以下两个句子:1、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2、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
(文出自颜文静《寻人启事》)这两句话虽然读表达“女孩想家”,但是句1只是一个叙述,说明“想家”这一事实,而“想家”是一种情感,是抽象的、模糊的,读者并不能感受到她的情感。
而句2是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意象,蕴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的,把“想家”这一、“夕阳”这三个具体的事物上表达,感情具体化到“顶楼”、“雁阵”所以给人感同身受之感。
我建议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展开丰富的联想,就拿上文中“想家”来说,要想一下在“想家”时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然后把感情赋予具体的事物之上。
就上文“想家”这一感情来说,还可以这样写: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车窗外如电影画面一般流逝而去的街景,总想起千里之外的家。
方法二:化静态为动态好的文章总能把人的想象力带动起来,有画面感,这就是具有动态美。
动态美运用在作文里会比静态、平淡的语句更加具有感染力,能够产生更强烈的效果。
所以,对那些静态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化静为动”,使之富有生气,充满活力。
例如孔孚的《千佛山龙泉洞某佛前即景》,是这样描写佛像和绿苔的: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苔侵佛头……佛本是静态的,就连生长着的苔在我们看到的一刹那也是静止的,作者却用“微笑、看、听、爬、跃、侵”等动词,使佛和绿苔动态化了,仿佛有了生命似的。
又如王安石《题书湖阴先生壁》中写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拍闼送青来。
,“送”二字,仿佛把“水”诗中“水”和“山”是静景,但用“绕”和“山”写活了,这样“潺潺流动的小溪把碧绿的田地围绕起来,远处青山像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的春景图就跃然纸上,使人感受动态之美感。
作文增添文采的句子

作文增添文采的句子英文回答:As a writer, I always strive to add flair andcreativity to my compositions. By incorporating vivid language and expressive phrases, I can captivate my readers and make my writing more engaging. For instance, instead of simply stating "I was very tired," I could say "I was utterly exhausted, feeling as though I had run a marathon without any breaks." This not only paints a more vivid picture but also adds a touch of drama to the narrative. Another way to enhance my writing is by using idioms and expressions. For example, instead of saying "I was very surprised," I could use the idiom "My jaw dropped to the floor in astonishment." This not only conveys the same meaning but also adds a touch of humor to the sentence.中文回答:作为一名作家,我总是努力为我的作品增添文采和创意。
通过运用生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我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我的写作更加引人入胜。
《如何使作文有文采》

《如何使作文有文采》如何使作文有文采作文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篇作文想要有文采,不仅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更需要充实的内容与精准的表达。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提升作文文采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有所帮助。
正文:一、多读书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
多读好书可以启发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作者的句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细节等方面的技巧,借鉴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积累词汇词汇是作文的基础,丰富的词汇量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可以利用词汇书、词根词缀、词汇APP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词汇的积累。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词汇的准确运用,避免出现用词不当或者误用的问题。
三、遣词造句在写作中,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精准性对于作文的文采至关重要。
遣词要简洁明了、准确生动,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来增加作文的表现力。
同时,句子的结构要多样化,可以适当运用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不同的句式,使文章更具韵律感和变化。
四、注意篇章结构篇章结构是作文的骨架,合理的篇章结构可以使作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通常,一篇好的文章应包含开头、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要引人入胜,可以使用引语、引用故事或者提出问题等方式,吸引读者的兴趣。
正文要围绕主题展开,呈现作者的观点和思路,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结尾要有总结性的陈述,可以回顾全文的思路和观点,并适当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
五、修改与润色作文写完后,我们需要进行修改与润色。
通过对文章的反复修改,可以改善文章的表达和修辞,排除冗余和错误,使文章更加流畅和精练。
同时,我们可以请教他人进行审阅,借助别人的眼睛来发现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便进一步提高作文的质量。
结语:通过多读书、积累词汇、遣词造句、注意篇章结构和修改润色等方式,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文采。
如何合理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提升初中作文的文采

如何合理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提升初中作文的文采初中作文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阶段,其中文采的提升是一个关键点。
在写作中,合理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可以提升作文的艺术感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合理运用这两种修辞手法来提升初中作文的文采。
一、排比的运用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列举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句子,以增强表达的力量和感染力。
在初中作文中,合理运用排比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排比运用方式:1. 同类词排比在描述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时,使用相同类别的词语进行排比。
例如:“热爱学习、积极参与、勤奋努力”等,这样的排比可以突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精神。
2. 并列句排比通过并列结构将句子排列起来,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例如:“阳光明媚,微风轻拂;鸟儿欢歌,花儿笑靥。
”这样的排比描述可以使读者感受到愉悦和美好的场景。
3. 反义词排比通过反义词或形容词的对比,用以强调事物的对比和冲突。
例如:“黑暗与光明、冷漠与热情、懒惰与奋斗”,这样的排比可以使文章更有张力,引发读者对问题的思考。
二、对偶的运用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两个相对的词语、短语或句子的对比,来突出文中的亮点和重点。
在初中作文中,合理运用对偶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富有情感、更具表现力。
1. 词语对偶通过两个相对的词语的对比,来突出主题的对立或强调。
例如:“阴雨绵绵,阳光灿烂;忧愁缠绕,喜悦充盈。
”这样的对偶可以使文章的情感更加鲜明,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
2. 句子对偶通过两个相对的句子的对比,来突出文章的重点和主题。
例如:“站在风雨中坚持不懈,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这样的对偶可以突出主题的积极向上和努力奋斗的精神。
三、排比和对偶的结合运用在初中作文中,并非排比和对偶只能单独使用,它们可以结合运用,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勤奋努力,积极向上;忍受寂寞,享受奋斗。
”这种结合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具感染力,突出主题和中心思想。
总结:在初中作文中,合理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可以提升作文的文采和表达能力。
5个能让作文文采斐然的写作技巧

5个能让作文文采斐然的写作技巧1、巧用名言警句巧妙的引用名言警句,不仅可以丰富文章的语言内涵,还可以增强文章的节奏感。
对此,建议那些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文化底蕴丰厚的学生,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多引用、化用名言警句,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而对于那些阅读面比较小、知识面比较窄、文化底蕴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一些常用的名言警句,多读多用。
比如:学习类的名言警句。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爱因斯坦)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2、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会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在写作的时候,学生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
比如写朋友的文章可以运用排比来增添文章色彩: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3、巧妙运用一字动词想要做到文章有文采,少不了“一字传神”的独特效果。
在此列举两个例子,让各位同学了解一下什么叫一个字的动词,就能让文章耳目一新。
“听!跑道周围的那一声声‘加油’,多么带劲。
”“‘砰’!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竭尽全力冲向终点。
”4、善于运用各种句式在写作文章的时候,如果学生能在文章中巧妙运用各种句式,就一定能给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
其中包括肯定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倒装句、文言文句式。
如果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句式运用在作文当中,绝对能使语言准确、凝练,从而使语言更有文采,更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效果。
5、文中可带幽默色彩如果一篇文章表达过于严肃,就免不了给人一种沉重感、压抑感。
写作文没有文采怎么办怎么让作文语言更生动

写作文没有文采怎么办怎么让作文语言更生动1. 用词生动,词汇丰富语言的生动并不是刻意求新,把自己积累的词汇能用最佳的组合传达出来,就做到了生动;从自己的积累中挑选最能表达文意与主旨的词语,有机组合,就做到了词汇丰富。
比如成语,成语是千百年来人们语言实践精华的结晶,其语约意丰,恰当的使用可以令语言更精炼、更生动,使表意更准确、更丰富。
在实际的语言实践中,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对成语作灵活处理,或浓缩减省,或扩充分用,只要恰当得体,都能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关于网络语言、文言词汇、外来语与口语有的同学的习作中充斥着网络语言,什么“大虾”“表酱菜”“偶”“泥”等,让人不知所云。
当然,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但写进文章的语言必须考虑到受众面。
比如“下载”“粘贴”“伊妹儿”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作文中恰当使用也未尝不可,但千万别把习作当成了网络上的“帖子”。
恰当使用文言词语或句子,可以收到言简意丰、含蓄耐咀嚼的效果,前提是要控制好量,掌握好度。
3.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选择最恰当的语言形式以加强表达效果,就是修辞。
辞格运用得好,就会语言生动活泼,表达意趣盎然,从而使文章色彩斑斓,引人入胜。
都是拟人,前者表现了“我”劝说父亲时的幽默,后者表现了父亲对旧房子的挚爱与不舍。
多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既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及感情,也使行文生动、形象。
了解相关的修辞格知识只是第一步,能灵活运用乃至创造性的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才是目的。
在平时的写作中,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不断揣摩,才能让修辞格给自己的语言披上美丽的霞衣。
4.文句有意蕴有意蕴,就是语句有丰富的内涵,能给人启迪、引人思考、耐人咀嚼。
这样的句子堪称警句,写作文,应该追求这种“警句效应”。
当然,能够在考场上写出“警句”是非常不易的,需要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读书思考与锤炼语言的习惯。
古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其实,这种“偶然”是长期修养的“必然”结果。
也就是说,所谓“有文采”的“神来之笔”,常常不是靠冥思苦想得来的,必须以语文素质、文学修养、理论水平和生活阅历为基础,是长期的文化、思想积淀的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语言文采飞扬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近几年中考满分作文中,一篇篇文采飞扬的佳作成为话题作文的一大“亮点”。
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写出漂亮的文字,渴望自己的笔端流淌出清新、活泼的小溪。
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接下来教给孩子们几种提升语言文采的方法。
一、知识能力透析:
(一)运用含义丰富,绘形绘声绘色的词语
例1:火更大了,烟子弥漫着房间,通红的(1)
(2)着楼板了。
(1)A 火焰 B 火苗 C 火舌(2)A 烧 B 燃 C 舐
小结:汉语词语丰富多彩,我们要善于积累和运用鲜活、变,绘形、绘声、绘色的词语,才能提炼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就好比树枝上缀满绿叶,才有了灵动的色彩;花枝上着满鲜花,才显得美艳动人。
(二)选择灵活多变的句式
(1)从语气的角度,有陈述、反问、祈使、感叹之变;
(2)从强调角度,有主动与被动、肯定与否定、常序与倒装之变;
(3)从表达的角度,有长句(可舒徐、严密)与短句(可明快、激越)之变;
(4)整句与散句的变换与结合,不仅富有对称美和音乐美,还有助于痛快淋漓的表达。
例3:请点评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点及表达的效果:
(1)试问那些情调低下、媚俗哗众的读物能当作长久的“精神食粮”吗?它们又能给人多少教益和启迪呢?恐怕只能令人多一些意气用事的莽撞、睚眦必报的狭隘、纵欲无度的奢侈吧!我坚信:只有那些经过无情时光淘漉筛选才保留下来的“文化精品”,方能启人智慧,明人心扉!
-------《我看课外阅读》
(2)大千世界中,谁不会遇到困难和麻烦?大家都“走开”,那岂不寸步难行?进而想到社会,看到危害国家、民族的行为,你也听之任之,随便“走开”?那吾国吾族岂不危乎殆哉?
(3)(课堂上,“徐Sir的话换来了台下嘘声一片。
”)不知何处传来一纸条,上赋《虞美人》
一首:应试教育何时了,减负知多少?校长昨夜又放风,单元测验就在本周中。
各种考试今犹在,只是名目改。
面临高考几多愁?数质教育全部付东流。
(三)善用修辞,组合成精彩的段落
例4:欣赏下面一段诗,思考作者运用了那些修辞?有什么好处?
思念(节选)
一副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画
一题清纯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撸
分析:比喻+排比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形象化。
如:乡愁、宽容感动、理解等。
例5:我要移植杜甫的记忆,这位“诗中圣哲”,以一杆笔记载了历史的兴衰,朝代的覆灭,有了他的记忆,我会感受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伟大之心;也会体味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胸襟;品味他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欣赏他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请把毛泽东的记忆移植给我吧!我要体味“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我要领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豪迈;去指挥那四渡赤水河,去领导那巧渡金沙江;去道出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语;去实现那新中国成立时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喜悦。
分析:引用+排比把融贯古今的诗句镶嵌在清丽脱俗的境界中,剪辑为一幅幅画面来表达对自己对人生的思辨,从而显示丰厚的文底蕴,浸透浓郁的书卷气息。
例6:下面是一段描写春的文字,想想在修辞上有什么特点。
春天必然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斯斯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融融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的杜鹃花。
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漂漂、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
都是一株柳的分号。
反正,春天就是这样的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让人心平气和。
分析:拟人+排比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色彩,引人入胜。
例7:有一朵诚信的花,它诚信于爱情。
这朵花里,充盈了孟姜女的眼泪,雷锋塔下的呻吟,遥遥天河间的无尽思念,草长莺飞中梁祝的蝶双双。
这朵诚信花,凝聚了李清照的寻寻觅觅,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陆游的“几年离索”,王维的“红豆生南国”。
这朵诚信的花啊,凄美,哀婉。
有一棵诚信的树,它诚信于友情。
这棵树里,长满了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元稹白居易的共看夕阳;欧阳修范仲淹的互勉互励。
这棵诚信的树里,深藏着王勃的“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韦应物的“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棵诚信的树啊,浓郁,隽秀。
有这样一方诚信的土,它诚信于人民,这方土中,培养出周恩来的鞠躬尽瘁,焦裕禄的不辞劳苦,孔繁森的一心为公,这一方诚信的热土,洗涤出岳飞的精忠报国,戚继光的横扫倭寇,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这一方诚信的土啊,深厚,凝重。
分析: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表达意趣盎然,使文章色彩斑斓。
(四)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给文句以感情“着色”,使之具有凝练的表意内涵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例8:那一只骄傲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我们的“谪仙”,却早已不见踪影。
美仑美奂的皇家庭院,潜得住一代帝王包举宇内、并吞八方的雄心了,却容不下那一个不朽的灵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魂的履印遍布五湖四海,携回的却是一代代人津津乐道的诗篇。
“酒入豪肠,三分啸成剑气,余下七分化作诗篇,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那个灵魂,选择了流浪,选择了远离宫廷的纷争和世俗的熏扰,一路流浪,一路捡拾山的雄浑,捡拾江河的奔腾,捡拾风的耳语,集成册,留给后人一遍遍地重温又一遍遍地心潮澎湃。
例9:塞北的风雪,一季又一季,吹白了征夫的发,吹湿了怨妇的眼。
直到有一天,长安来的路上,远远地出现了一群人,簇拥着一位南来的少女,少女携带着一枝橄榄绿,走进匈奴人的营帐。
从此,征夫欢呼雀跃,怨妇破涕为笑。
无数个家庭,结束了不眠之夜。
少女以其温和美丽,点染了那一方空灵。
远在千里之遥的长安,汉元帝至今失落。
汉朝惟一的一缕馨香,怎么就落到了一群蛮子的手里?只有雁群明白,少女用她一生的荣华换取了汉王朝半
世的太平。
只有雁群明白一缕缕青丝是如何熬成白发,幽幽胡笳中,蕴涵着多少乡思,最后化成了那一片青冢,三春尤晖。
例10: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者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头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
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
匈奴的可汗惧怕了: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二、课堂演练:
1. 练习:分析下列画线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银色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被风拂动的珠帘上,洒在我飘逸的长裙上,洒在那琴弦上滑动的琴弓上。
随着乐曲的翅膀,记忆的溪流淙淙地流淌,跳跃着无数朵记忆的浪花。
------《料得明年花更好》
2.练习:选择你认为最恰当的词语。
什么是最美的?老蝴蝶告诉我春天最美丽。
我(翩然而至/来了),来到了(杏花春雨/美丽)的江南。
小桥上是谁家紫色的人儿(撑/打)一把油伞,运河边是哪位清秀的女儿(凝望/看)着一波波的涟漪。
满树的梨花在雨中像一位(泪眼婆娑/眼泪汪汪)的少女,枫桥墩的钟声(响彻/敲响)着一个个江南的春梦。
-----《蝴蝶的一生》
3.练习: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仿照下列句子,同样以“语文”为话题,写一段话。
例: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 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冷香飞上语文》
4.练习:仿照下列句式,运用引用+排比的手法,以“思念”为话题写一段话。
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样的?”有人会说是草;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山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蒌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5.练习:仿照上文句式,运用拟人+排比的手法,以“秋天”为话题写一段话。
6.练习:请用饱含深情的文字,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两个,进行描述,使之意蕴深刻。
孔子屈原司马迁曹操陶渊明杜甫
苏轼李清照曹雪芹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