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作文写得有文采
写出文采,拥有精彩——例谈高考优秀作文之“有文采”

写出文采,拥有精彩——例谈高考优秀作文之“有文采”[考点解读]高考作文对“有文采”考点的具体要求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及“文句有意蕴”。
任何一篇“有文采”的考场佳作,都是这四个方面在文章字、词、句、段、篇上的完美统一。
“词语生动”是指用词精当、鲜明生动、富于变化、能反映千变万化的事物本质特征。
在高考考场上,生动形象的词语往往能带给人强烈的画面感;作者“以文字做画”,将心中的形象通过语言文字外化出来。
“句式灵活”是指根据抒发感情、体现思想或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以不同的句式变化,使语言抑扬有致、波澜起伏,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产生音乐美。
“句式灵活”体现的是思想的博大丰富、思维的灵活变通、情感的富于变化,更是驾驭语言能力的外在呈现。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就是指善于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善于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和综合运用,能勾勒出事物的立体特征,状难言之物如在眼前,使文章的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增强文章的审美含量和文化内涵。
“文句有意蕴”是指“意不浅露,语不穷尽”,意深旨远,耐人寻味。
特别是抒情性较强的文章,在用语上切忌一览无余、平淡无味;而应当设置意蕴深远的情境,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促使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品味。
[误区提醒]从历年的高考作文来看,高考作文“深刻”、“丰富”、“有文采”和“有创新”四个发展等级的要求中,考生们对“有文采”情有独钟。
因为在他们看来,“深刻”过于玄妙艰深,“丰富”又缺少积累,“创新”则可遇不可求且有一定的冒险性,只有“有文采”既安全且操作性强。
他们或者“借鉴”一二考前准备的好词佳句,或者“堆砌”一些华丽的词藻及大量的名人名言诗文名句,或者故作“含蓄”遣词造句力求朦胧晦涩,或者仿造一些往年的高考佳作动辄前有“题记”后有“后记”,或者排句比开头排句段行文排比句结尾,等等。
事实上,生动形象的语言绝不仅指词语华丽,句式变化的语句也绝不止于简单划一的排比,高中毕业生的思维水平也绝不止于比喻、排比、拟人等几种修辞手法的浅显运用;而生硬的“堆砌”和做作的“拼接”也写不出真正有意蕴、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句子和文章。
怎样才能使作文显得“有文采”呢

怎样才能使作文显得“有文采”呢“文采”,意思是“华美的色彩”,但是“有文采”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华美,它需要思想做支撑。
“有文采”概括起来应具备如下特点:(1)富含哲理,耐人寻味。
(2)富于变化,错落有致。
(3)节奏感强,朗朗上口。
要使你的语言具备上述特点,需要掌握最根本的方法:修辞的作用就是使语言生动、形象,恰当的修辞会使你的语言文采斐然。
排比就是用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用以增强语势,抒发感情,给人以整饬美。
如:(1)“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孝心无价》)(2)思想是人生的一种的境界。
急躁的生命容不下浩瀚的思想,浅薄的生命装不下广博的思想,低俗的生命不理解崇高的思想,渺小的生命仰望于伟大的思想。
思想形成在博览群书后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产生于历尽艰辛后的总结经验,独辟蹊径。
(《思想是智慧的路标》)这两段文字运用了排比修辞,(1)段从不同角度阐述是“孝”,告诉读者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因为“孝”是无法弥补的。
(2)段运用排比修辞,使整段文字朗朗上口而又富含哲理。
比喻是用具体、浅湿、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或理。
比喻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恰当的比喻会使你的语言文采斐然。
如:(3)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母亲是挫折中的一阵清风,当你惊慌失措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凌乱的思绪;母亲是荒寂时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生辉,闻一下沁人心脾;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辨不清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决的脚步……(《母亲》)(4)我的生命是一条船,母亲是长天,父亲是大海,老师是风帆,朋友是港湾。
写作文如何语言优美

写作文如何语言优美一、巧用修辞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保证语言富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手段。
各种修辞手法中,有这样三种值得关注:1.排比排比形式整齐,语言凝炼,气势充沛。
文中适当使用排比句,能有效地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
例如在一篇谈论个性的文章中,这样写到:当毕达哥拉斯挑选阳光而舍弃凯撒时;当庄周挑选“掉下来尾于田间”而舍弃宫阙时;当张狂的阮籍长啸山间,洒脱的嵇康轻抚《广陵散》,淡泊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时──两个轻逾千斤的方块字浮出水面:个性。
几个排比句环环天道,丝丝入扣,带出个性的话题,一气呵成,很存有气势,也很存有感染力。
2.比喻比喻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可感,而且能使诗文中的叙述或说理显得形象生动。
例如有个学生的习作是这样来比喻母爱的: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泪,因为我生活在水中。
”直面那条哀伤的鱼,水轻轻地言道:“我看不见你的泪,因为你一直在我的心里。
”这个形象直白的比喻,把母爱的灵秀深邃描写得恰如其分,又真切感人,使人真的精彩而上佳。
3.引用在文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诗词名句、人物典故等,是提升文章内蕴和增加语言可读性的好途径。
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
在《思想的芦苇》一文中,存有这样一段精彩的阐释:这白发苍苍的芦苇,就是樵子悠悠升起的一缕秋光,就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壮阔的冷艳。
像是衣香玢影的女子步水而去,从古代,从《诗经》,“并任葭苍苍,白露如霜”遂变成千古绝唱。
泗流中,弄篙荡舟的少年,采兰撷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这段文字,把古代诗文巧妙地引用、化用,使芋芋芦苇和美丽的诗行和谐交融在一起,内涵就丰富了。
当然,在作文的过程中可以远不止就是某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有时也可以就是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这一点,视行文的须要而的定。
修辞之于文章,正如白云之于蓝天、星光之于夜空,因其美好点缀而使文字焕发光彩。
然而在许多的作文中,我们经常会读到一些通篇都是干巴巴的陈述,读来枯燥无味,兴趣顿减。
怎样使文章有文采

怎样使文章有文采《考试说明》的最新解释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使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这是在“语言通顺”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更高的标准。
它要求考生有较高的语言驾驭水平,语言要有特色,有一定的文学性,能给人语言上的美感和享受。
●难点磁场[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条小溪在原野上流淌,一座高山挡住了它,它只好顺山脚流淌;一块巨石挡住了它,它只好绕开巨石而去。
请以“溪流与高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很多于800字。
写作点拨: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遇到困难就回避,永远也看不到高处的风光;绕着山脚走,并非回避困难,而是为了寻找一条走得通的路。
●案例探究[案例](2002年京皖蒙春季高考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诗中的“出发”“到达”引起你想些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很多于800字。
写作导评:从诗歌来说,诗中选择了海轮起航和返航抛锚这两个瞬间,以两个海员不同的“盼望”,表达了一个同样的心情和愿望,那就是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出发是海员的愿望,而到达既是一个征程的胜利,又是另一次出发的起点。
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有助于考生写作时确立自己的立意及写作角度。
从以上分析能够看出,此话题可能更适合于写成记叙、抒情类文章。
写作时,可结合“发展等级”中“有文采”一项相关要求,尽可能在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使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等方面出彩。
方法点拨:此项要求主要针对语言来说,所以写作时,可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丰富的积累,这主要包括词语、诗文名句、句式、修辞等。
这方面当然需要平时的广泛积累,没有积累是很难给自己的文章添彩的。
让作文更有文采方法技巧

让作文更有文采方法技巧作文每个人都会写,但是质量好坏区别就很大了,有文采的作文往往都会得高分,但是何为“文采”?怎样的作文才能称作有“文采”?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写出有“文采”作文的七个方法。
方法一:化抽象为形象首先我我举个例子说明:,请比较以下两个句子:1、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2、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
(文出自颜文静《寻人启事》)这两句话虽然读表达“女孩想家”,但是句1只是一个叙述,说明“想家”这一事实,而“想家”是一种情感,是抽象的、模糊的,读者并不能感受到她的情感。
而句2是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意象,蕴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的,把“想家”这一、“夕阳”这三个具体的事物上表达,感情具体化到“顶楼”、“雁阵”所以给人感同身受之感。
我建议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展开丰富的联想,就拿上文中“想家”来说,要想一下在“想家”时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然后把感情赋予具体的事物之上。
就上文“想家”这一感情来说,还可以这样写: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车窗外如电影画面一般流逝而去的街景,总想起千里之外的家。
方法二:化静态为动态好的文章总能把人的想象力带动起来,有画面感,这就是具有动态美。
动态美运用在作文里会比静态、平淡的语句更加具有感染力,能够产生更强烈的效果。
所以,对那些静态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化静为动”,使之富有生气,充满活力。
例如孔孚的《千佛山龙泉洞某佛前即景》,是这样描写佛像和绿苔的: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苔侵佛头……佛本是静态的,就连生长着的苔在我们看到的一刹那也是静止的,作者却用“微笑、看、听、爬、跃、侵”等动词,使佛和绿苔动态化了,仿佛有了生命似的。
又如王安石《题书湖阴先生壁》中写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拍闼送青来。
,“送”二字,仿佛把“水”诗中“水”和“山”是静景,但用“绕”和“山”写活了,这样“潺潺流动的小溪把碧绿的田地围绕起来,远处青山像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的春景图就跃然纸上,使人感受动态之美感。
如何才能写出有文采的作文?

如何才能写出有文采的作文?
如何才能写出有文采的作文?别慌,我教你几招!
哎哟喂,这年头,写作文啊,真是愁死个人!你瞧,我那小外甥女,每次写作文就跟我这儿哭诉,说老师要求写得有文采,可她脑袋里一片空白,怎么写都写不好。
我心说,这有什么难的?写出有文采的作文,其实很简单,就几个关键点,你想学吗?
首先,你要把自己当个小侦探,观察!观察什么?观察生活中那些有趣的小细节,就像我那次发现的,我家院子里那棵老树,树根上竟然长出了一个小蘑菇!你别说,这个小蘑菇颜色可鲜艳了,红的就像一颗小小的红宝石,而且它还冒着小小的白色菌柄,活脱脱一个缩小版的伞兵!我当时就惊呆了,心想,这老树里怎么长出这么可爱的蘑菇?
接着,你要学会把你的观察变成文字,就像我写日记一样,把那颗小蘑菇描写的特别详细,你看: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照进院子,我忍不住走到老树下,仔细瞧瞧那棵老树。
咦?树根上怎么长着一个红红的,小小的东西?我蹲下身子,仔细一看,是一朵小蘑菇!这蘑菇颜色鲜艳,就像一颗小小的红宝石,它还冒着小小的白
色菌柄,像个缩小版的伞兵,可爱极了!我拿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仔细欣赏着,心想,这棵老树里,竟然藏着这么可爱的小蘑菇,真是奇妙!”
看到没?这就是把观察写进作文,关键在于用词要准确,还要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也看到了你所描绘的画面,这样你的作文就有了“文采”!
最后,如果你想让作文更有“文采”,那就多读点书吧!你看我,小时候就喜欢看各种各样的故事书,什么《西游记》、《三国演义》啊,还有《安徒生童话》等等,读着读着,我就会不自觉地模仿书里的语言风格,在写作文的时候,自然就写得更生动有趣了。
所以,写出有文采的作文,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观察、描述、表达,还有多读书!记得要多练习,你也可以写出让老师眼前一亮的作文哦!。
写作文没有文采怎么办怎么让作文语言更生动

写作文没有文采怎么办怎么让作文语言更生动1. 用词生动,词汇丰富语言的生动并不是刻意求新,把自己积累的词汇能用最佳的组合传达出来,就做到了生动;从自己的积累中挑选最能表达文意与主旨的词语,有机组合,就做到了词汇丰富。
比如成语,成语是千百年来人们语言实践精华的结晶,其语约意丰,恰当的使用可以令语言更精炼、更生动,使表意更准确、更丰富。
在实际的语言实践中,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对成语作灵活处理,或浓缩减省,或扩充分用,只要恰当得体,都能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关于网络语言、文言词汇、外来语与口语有的同学的习作中充斥着网络语言,什么“大虾”“表酱菜”“偶”“泥”等,让人不知所云。
当然,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但写进文章的语言必须考虑到受众面。
比如“下载”“粘贴”“伊妹儿”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作文中恰当使用也未尝不可,但千万别把习作当成了网络上的“帖子”。
恰当使用文言词语或句子,可以收到言简意丰、含蓄耐咀嚼的效果,前提是要控制好量,掌握好度。
3.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选择最恰当的语言形式以加强表达效果,就是修辞。
辞格运用得好,就会语言生动活泼,表达意趣盎然,从而使文章色彩斑斓,引人入胜。
都是拟人,前者表现了“我”劝说父亲时的幽默,后者表现了父亲对旧房子的挚爱与不舍。
多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既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及感情,也使行文生动、形象。
了解相关的修辞格知识只是第一步,能灵活运用乃至创造性的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才是目的。
在平时的写作中,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不断揣摩,才能让修辞格给自己的语言披上美丽的霞衣。
4.文句有意蕴有意蕴,就是语句有丰富的内涵,能给人启迪、引人思考、耐人咀嚼。
这样的句子堪称警句,写作文,应该追求这种“警句效应”。
当然,能够在考场上写出“警句”是非常不易的,需要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读书思考与锤炼语言的习惯。
古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其实,这种“偶然”是长期修养的“必然”结果。
也就是说,所谓“有文采”的“神来之笔”,常常不是靠冥思苦想得来的,必须以语文素质、文学修养、理论水平和生活阅历为基础,是长期的文化、思想积淀的反映。
写作文的十大技巧_百度经验

写作文的十大技巧_百度经验一、字数三四五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
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
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
家长[微博]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
”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
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
”是不是很有节奏感?二、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
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三、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
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
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蒋老师“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
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四、要动连着动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
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孔子
春天就要来了, 可我看不见她。
(运用反衬的修辞手法,衬托 出盲人的悲哀,更能激发人的 同情心。)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 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 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 梦。”
词语生动 (1)、选用形象、新鲜的词语来表情达意。(泻) (2).平常的字,运用得好,一样具有很强的艺术魅 力 。(洗过)
歇后语
美丽的灵魂
成熟是一种优秀的灵魂,是灵魂深处的独语。 成熟是春天破土而萌的小草,袭一身绿面对荒凉;成 熟是夏日亭亭玉立的野荷,静思无人观赏的寂寞;成熟是 晚秋暗香浮动的金菊,为凋零的季节挽住缕缕清香;成熟 是冬末倏忽而逝的残雪,以冷寂的姿态体现高洁。 成熟是一种心境,一种品格,成熟中蕴藏思索;成熟 中储藏坚毅。成熟造就了哲人的深邃,孔子成熟,孕育了 万古不易的思想;成熟中迸发出诗人的激情,苏轼成熟, 创作了诗情不朽的篇章。 少年因走向成熟而懂事,青年因走向成熟而稳重,中 年因走向成熟而舒心,老年因走向成熟而淡定。 成功者走向成熟,能在反思中抑制狂热;失败者走向 成熟,能在反思中充满信心。
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A、怎么了,你?B、你怎么了?
句式灵活 (1).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等等灵 活搭配,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特殊的 美,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2).陈述句、疑问句有不同的表达效 果。精心设计问句,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 兴趣。反问句,更有加强语气,引人深思 的作用。 (3).改变句子的正常语序,能突出、 强调某个句子成分所负载的语义,更有一 种特别的美。 (答案A)
[感悟]成熟是人的一种气质,是我们大家每天都在经历着 的,我为了把这样一个琐碎的、无形的的内容写得具体, 就想到把“成熟”与人的优秀品质联系起来,比如乐观、 执着、甘于寂寞等,然而要做到“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 无”,还要锤炼语言。于是在文章的第二段以四季中有代 表性的事物为喻体:成熟是面对荒凉仍要破土而萌的小草, 成熟是无人欣赏也要亭亭玉立的野荷,成熟是懂得适时绽 放的金菊,成熟是不轻言放弃的残雪。 [小结]写文章首先必须有个好的思想,继而找到使这种深 刻思想得以彰显,得以成熟的优美文字,即为自己的心灵、 思想寻找到一个有温度有力度的字眼,这样写成的文章就 具备了“文质兼美”的特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比喻、比拟、排比、 对比、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引用等修辞方 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文句有意蕴
文句有意蕴是指句子富含哲理,有文化底蕴,有 言外之意,有弦外之音,“言有尽而意无 穷” ……
沉舟侧畔千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占便宜的代价最昂贵。——格言 人与幸福就好像猫与它的尾巴。当猫拼命追逐它的尾 巴时,尾巴总是跑得比它快,当猫决定一直向前走时, 尾巴总会紧紧跟着它。——手机短信 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失去权利) 快刀切豆腐----两面光(两边讨好)
成熟使人走出浅薄,学会深刻。成熟让光辉明亮而不 刺眼,让音响圆润而不腻耳。 成熟是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终于停止了向 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成熟是不理会哄闹的微笑,洗刷偏 激的淡漠;成熟是无须声张的厚实,并不陡峭的高度。 成熟不是空虚,成熟与空虚联姻,使人意志消沉,无 所作为。成熟不是孤僻,成熟与孤僻结邻,就会离群索居, 郁郁寡欢。成熟也不是孤芳自赏,孤芳自赏者没有朋友, 成熟更不是故作深沉,故作深沉者令人乏味。 成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期 待成熟,成熟如萧瑟秋风,有人说其潇洒,也有人谓之悲 凉。 我不期待成熟,但我必须成熟,因为成熟像是一面旗 帜,它会给你的理想指明方向;成熟又像是一根马鞭,它 会鞭笞你奋勇前进;成熟又是一种智慧,它会让你善于思 考,勤于思考,去掉盲目和浮躁,给你智慧的光芒。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惆 怅。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浪漫。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凄 凉。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的豪迈。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残荷 听雨声”的萧瑟。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美丽的灵魂。
例句1 每一棵树的树干都 一身赤铜色凸起饱绽的肌 肉。
• [赏析]语段描写的是胡杨树在风沙的卷裹下,周身都是 破损的树皮,皴裂着粗大的口子,“扭曲”一词不仅写 出了胡杨树生长环境的恶劣,而且可以使我们看到胡杨 树与风暴斗争的痕迹,狂风袭来,胡杨被吹弯了站起来, 狂风再一次袭来,胡杨树倒地后又爬起来,逐渐成了扭 曲状,如果换成“弯曲”,就没有这种效果了,同学们 可以回想一下,我们这里偶尔遭遇一下风雪,路旁的树 都呈现出一种顺势而倒的情形,那就是弯曲。再看“绷 开”一词,用得很有力度,给人一种痛快淋漓之感,就 像一个钢琴家甩开臂膀大开大合的演奏,也像运动员挥 动球拍给出的致使一击,“饱绽”一词呼应“绷开”, 更是体现出胡杨树顽强的生命力,这里仿佛有个有趣的 情形,肆虐的狂风本意要撕破胡杨树的衣服出一下胡杨 的丑,谁知反而被胡杨饱绽的生命给震慑住了,在这里, 作者要向我们展示的是胡杨树的力量之美,可文段不着 一个“力”字,我们却分明感受到了。
人生就是一场戏,而母亲的戏和我的戏都是独角戏。母亲 的剧本有我,但我却放弃了演绎的机会;我的剧本中也有 母亲,而我却拒绝让母亲演出。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 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 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六月的雨就是无情的你伴随着点点滴滴痛击我心里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盼望着假期,盼 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