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概述及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lte技术

lte技术

lte技术第一篇:LTE技术原理和特点1.1 LTE技术原理LTE(Long-Term Evolution)是一种基于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4G无线通信技术。

它主要是通过频分复用将频域分成若干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可以传输一个数据流,同时在时域上通过多路复用技术实现多个用户的数据传输。

由于OFDM技术的高效率和误码率的低值,使得LTE具有更好的覆盖范围和抗干扰能力,不断有新的技术被应用到LTE中,比如MIMO(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VoLTE(Voice over LTE)和Carrier Aggregation(CA)等,不断提升着LTE技术的性能。

1.2 LTE技术特点(1)更高的数据速率,更低的时延。

由于LTE技术利用的是OFDM技术,在广阔的频带内分成很多的子载波,实现的是并行传输,可以提高数据速率,一般可以达到100Mbps的下行速率和50Mbps的上行速率,时延也可以控制在10ms以下。

(2)更好的数据覆盖和信号质量。

由于LTE技术的高效率和误码率的低值,使得其具有更好的覆盖范围和抗干扰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例如VoLTE来提高语音通话的质量。

(3)更丰富的业务应用。

LTE技术可以支持更丰富的业务应用,不仅包括传统的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还包括一些新型的业务应用,例如高清视频传输、IoT(物联网)等,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4)更灵活的网络组网方式。

由于LTE技术使用的网络协议灵活多变,网络组网方式也更加灵活,可以实现单网、多层次、多种技术的混合组网模式,更加方便网络管理和维护。

(5)更加低成本的部署和维护。

LTE的部署和维护成本较低,因为采用的是基于IP的全网络架构,使得网络的部署和维护工作更加简单,而且维护人员的培训成本也较低。

1.3 总结LTE技术采用OFDM技术,实现了更高的数据速率、更好的数据覆盖和信号质量、更丰富的业务应用、更灵活的网络组网方式和更加低成本的部署和维护,这些都是构成LTE技术的重要特点。

lte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

lte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

lte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由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制定的国际标准。

LTE基于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和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两种关键技术,旨在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系统容量。

LTE的基础原理是通过将频谱分成多个小的子载波,并通过OFDMA技术将数据并行传输在这些子载波上,从而提高整体的数据传输速率。

同时,采用MIMO技术可以在发送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天线,通过空间复用和多路径传输的方式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和覆盖范围。

除了OFDMA和MIMO,LTE还采用了其他关键技术来增强系统的性能。

其中,调制技术是LTE中的重要一环。

LTE采用了更高阶的调制方式(如16QAM和64QAM)来提高每个子载波的传输速率。

另外,LTE还引入了天线端口数据复用(TM)技术,将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通过不同的天线进行传输,从而提高系统的容量和灵活性。

LTE还采用了自适应调度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信道条件动态地分配资源,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同时,LTE还引入了多小区(Multi-Cell)协同技术,通过小区间的协作和资源的共享来提高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容量。

除了上述关键技术,LTE还包括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技术和功能。

例如,LTE使用了数据流控制和快速调度算法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公平性。

LTE还引入了LTE-Advanced技术,如协同多点传输(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通过多个基站的协同传输来提高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容量。

总的来说,LTE基于OFDMA和MIMO技术,结合多种关键技术和功能,实现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系统容量。

LTE常见知识点汇总

LTE常见知识点汇总

LTE常见知识点汇总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用于4G移动通信网络。

以下是一些关于LTE的常见知识点:1.LTE的基本原理:LTE使用OFDMA(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更好的信号质量。

OFDMA将频谱划分为多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独立的传输通道。

MIMO利用多个天线发送和接收多个数据流,提高传输速度和信号可靠性。

2. LTE的网络架构:LTE网络由基站(eNodeB),核心网和终端设备(UE)组成。

基站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核心网处理用户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传输,终端设备是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

3.LTE的带宽:LTE系统使用不同的频段和带宽,包括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等。

较大的带宽可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

4. LTE的速度和性能:LTE网络可以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速度,通常在几十兆比特每秒(Mbps)到几百兆比特每秒(Gbps)之间。

LTE-A(LTE-Advanced)还可以提供更高的速度,达到几千兆比特每秒。

5.LTE的传输方式:LTE使用分时传输和分频传输的混合方式。

下行链路使用OFDMA进行频分复用,上行链路使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进行频分复用。

6.LTE的频段:LTE系统在不同的频段中运行,包括700MHz、800MHz、1800MHz、2600MHz等。

较低频段的信号可以更好地穿透建筑物,较高频段的信号具有更高的容量。

7.LTE的切换:LTE支持平滑的切换,包括小区间切换(频域、时域和小区间的切换)和宏小区—微小区切换等。

切换可以提供更好的网络覆盖和容量管理。

8.LTE的QoS(服务质量):LTE支持多种QoS级别,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QoS包括延迟、带宽、可靠性和优先级等。

9.LTE的安全性:LTE使用多种安全机制来保护用户的数据和通信隐私。

LTE的技术原理

LTE的技术原理

LTE的技术原理LTE(Long Term Evolution)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其技术原理主要包括无线接入技术、核心网技术和网络优化技术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LTE的技术原理。

一、无线接入技术1.OFDM技术LTE使用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作为其物理层技术,采用了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作为上行链路的多址技术。

OFDM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符号时间间隔长、对调制方式的选择灵活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系统整体性能。

2.MIMO技术LTE还采用了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增加多个天线,利用空间复用技术实现多个数据流同时传输,从而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

MIMO技术在LTE 系统中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和信号处理过程中。

3.自动重传请求技术LTE系统还引入了自动重传请求技术,通过在物理层上实现自动重传请求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功能,可以有效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当接收端检测到数据包丢失或错误时,会向发送端发送自动重传请求,发送端重新发送丢失的数据包,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核心网技术1. Evolved Packet Core(EPC)LTE核心网采用了Evolved Packet Core(EPC)结构,EPC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核心网节点(PGW、SGW、MME)、用户面协议GTP(GPRS Tunneling Protocol)和控制面协议S1AP(S1 Application Protocol)。

EPC实现了LTE系统的核心网络功能,包括连接管理、移动性管理、安全性保障、QoS(Quality of Service)管理等。

lte 技术原理

lte 技术原理

lte 技术原理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移动通信技术,它是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的重要标准之一。

作为一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LTE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对于现代通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LTE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无线电频谱的合理利用,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较低的延迟。

LTE网络采用OFDM(正交频分多址)技术,也就是将信号分成多个不重叠的子载波进行传输,这样可以提高频谱效率。

同时,LTE还采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通过利用多个天线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信号的可靠性和容量。

在LTE网络中,基站是起到连接用户设备和核心网络的重要角色。

基站通过将无线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其传输到核心网络中,实现了用户设备与互联网的连接。

基站之间通过光纤和传输网互联,形成了一个覆盖范围广泛的LTE网络。

LTE网络中的核心网主要由MME(移动管理实体)、SGW(服务网关)和PGW(数据网关)组成。

MME负责用户的鉴权、位置管理以及安全控制等功能;SGW负责用户数据的传输和路由;PGW则负责用户数据的传输和外部网络的连接。

LTE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无线接入技术。

在LTE网络中,用户设备通过和基站的通信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LTE网络采用了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包括LTE FDD(频分双工)和LTE TDD(时分双工)。

LTE FDD通过分别用于上行和下行信号的不同频段来实现双工通信;LTE TDD则通过将上行和下行信号在时间上进行划分来实现双工通信。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LTE网络能够同时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语音通信。

除了高速数据传输和语音通信外,LTE网络还支持一系列高级功能。

其中包括VoLTE(基于LTE的语音通信)、LTE广播、LTE定位以及LTE直播等。

这些功能的应用使得LTE网络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移动通信、物联网和公共安全等。

LTE技术作为一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通过合理利用无线电频谱和采用先进的无线接入技术,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和较低的延迟。

LTE网规网优基础知识问答

LTE网规网优基础知识问答

LTE网规网优基础知识问答目录一、LTE概述与基本原理 (2)1. LTE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3)2. LTE网络架构与主要组件 (4)3. LTE关键技术及特点 (5)二、网规基础知识 (7)1. 网规概述及重要性 (8)2. 网络规划目标与原则 (10)3. 网络规划流程 (10)4. 基站选址与布局规划 (11)5. 频率规划与干扰协调 (12)三、网优基础知识 (14)1. 网络优化概述及目的 (15)2. 网络优化流程与方法 (16)3. 无线网络性能评估指标 (18)4. 容量优化与负载均衡技术 (19)5. 覆盖优化与信号增强措施 (20)四、LTE系统性能参数与配置优化 (22)1. 系统性能参数介绍 (24)2. 性能参数配置与优化策略 (25)3. 小区间干扰协调与优化方法 (27)4. 基站设备配置与优化建议 (28)五、LTE网络故障排查与处理 (30)1. 网络故障分类与识别方法 (31)2. 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32)3. 故障处理流程与案例分析 (32)4. 网络维护与管理技巧分享 (34)六、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35)1. 成功案例介绍与分析角度 (36)2. 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总结 (38)3. 案例中的优化策略与实施效果评估 (39)七、LTE发展趋势与展望 (40)1. LTE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42)2. 新技术在LTE网络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43)一、LTE概述与基本原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一种标准的无线宽带通信,主要用于移动设备和数据终端,其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高速、低延迟、高连接性的无线通信服务。

LTE的发展是为了满足移动通信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3GPP的长期演进计划中,旨在解决3G网络中的瓶颈问题,提高无线通信的速度和质量。

LTE的关键技术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输入多输出(MIMO)、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DM)、链路自适应技术等。

热力学平衡(lte)_谱线强度与等离子体激发温度_概述说明

热力学平衡(lte)_谱线强度与等离子体激发温度_概述说明

热力学平衡(lte) 谱线强度与等离子体激发温度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热力学平衡(LTE)是等离子体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各个粒子之间达到了热平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粒子的能量分布遵循玻尔兹曼分布定律,从而形成了谱线强度与等离子体激发温度之间的关系。

研究这一关系对于深入理解等离子体物理过程、天体物理现象以及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对热力学平衡(LTE)和谱线强度与等离子体激发温度关系进行探讨。

首先,在引言部分给出了本文的概述和文章结构。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介绍热力学平衡(LTE)的基本原理,包括其理论简介、热力学平衡条件以及应用领域。

第三部分将详细阐述谱线强度与等离子体激发温度之间的研究现状,包括谱线强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观察结果综述。

第四部分将对影响谱线强度与等离子体激发温度关系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温度对谱线形成过程的影响机制探究、等离子体密度对谱线强度与激发温度关系的影响分析以及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综合讨论及探索性分析。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阐述热力学平衡(LTE)和谱线强度与等离子体激发温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介绍热力学平衡原理和谱线强度测量方法,纵览已有研究成果和观察结果,进一步分析温度和等离子体密度对谱线强度与激发温度关系的影响因素,旨在提供一种深入理解该领域重要问题的基础知识,并为相关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 热力学平衡(LTE)的基本原理2.1 LTE理论简介热力学平衡(Local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LTE)是一种等离子体状态,在此状态下,粒子的能量分布服从热平衡统计分布。

在这种平衡条件下,各个粒子的激发态密度与所处的温度相关联。

2.2 热力学平衡条件热力学平衡假设了等离子体中碰撞过程远大于辐射过程,并且充满了连续、微细的光谱特征线。

LTE的工作原理

LTE的工作原理

LTE的工作原理LTE(Long-Term Evolution), 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标准。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码分多址技术(CDMA):在LTE中,为了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采用了码分多址技术。

该技术通过将不同用户的数据编码成不同的序列,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进行通信。

2. OFDMA(正交频分多址):LTE采用OFDMA技术实现下行链路(基站到终端)和上行链路(终端到基站)的无线传输。

OFDMA将频谱资源分为多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间相互正交,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传输数据,提高了系统的频谱效率。

3. MIMO技术(多输入多输出):LTE中采用了MIMO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MIMO利用多个天线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传输多个数据流,通过空间上的信号复用和多径传播的特点,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4. 调制和编码:LTE使用了高效的调制和编码技术,如16QAM和64QAM调制,以及Turbo编码、LDPC编码等纠错码。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速率。

5. 动态资源分配:LTE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信道质量动态分配无线资源。

通过监测信道状态和用户的需求,LTE可以动态调整子载波的分配、功率控制和调度算法,以优化网络性能。

6. 切换和漫游:LTE支持无缝切换和漫游,可以实现终端在不同LTE基站之间的切换,以实现用户在移动过程中的连续通信。

7. 双工方式:LTE支持全双工通信,同时支持下行和上行链路的同时传输,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

总结起来,LTE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码分多址技术、OFDMA 技术、MIMO技术、调制和编码技术、动态资源分配、切换和漫游、双工方式等。

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得LTE在无线通信中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容量和覆盖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智能终端增长情况
无线数据流量增长Biblioteka 况•无线数据流量复合增长率达到78%,流量爆炸性增长来自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及每用户流量的增长 •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1.85T,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其中手机网民达 到4.2亿,微博、微信用户都超过3亿,电子商务年度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人民币,7家互联网上市企业市值进入全球互联 网企业前30名
企业-提升效率
M2M-走向成熟,无限连接
1. 电话,传真,VPN 2. 移动办公 3. 云计算 4. 无线政务 5. 无线产业 6. 无线社区 7. 超远覆盖 8. …
1. 电子书 2. 数字相框 3. 游戏机,贩卖机,
照相机 4. 电子医疗 5. 车辆导航与诊断 6. 数字标识,广告牌,
数字站牌 7. 仓库管理…
CG
OCS
Billing
SP/CP
MMS
E-mail
internet Control plane User plane
eAN和MME支持S101接口、HSGW和S-GW支持S103接口,实现LTE和eHRPD之间优化切换(可选),保证用户体验连续性 现网网元逐步升级到融合网关,实现网络扁平化和统一的业务和计费控制
VDSL/ LTE 100Mbps
0.025 Second
2 Seconds
0.5 Second
OK,等着
8 Seconds
2 Seconds
4 Minutes 10 Seconds 22 Minutes
1 Minutes 20 Seconds 6 Minutes
CDMA网络边缘速率设计:下行:307.2Kbps;上行:76.8Kbps UMTS边缘速率设计:下行:300Kbps~600Kbps;上行:300Kbps LTE边缘速率设计: 下行:>1Mbps (移动:4Mbps);上行:256Kbps
自适应ICIC,提升边缘小区吞吐率 30%
Page 15
SON帮助解决LTE时代网络运维的挑战
SON
SON 全网络运行周期分析
规划阶段
部署阶段
优化阶段
维护阶段
收益
有效的自动管理 大幅节省人力与运维难度
案例1: 全球第一个ANR测试
2009, 德电奥地利实验局
测试场景
第一轮 第二轮
切换成功率
总计自动邻区 添加
TDD LTE
DU U UDDD
FDD LTE
DDDDDDD UUUUUUU
Page 5
LTE与2G/3G频谱效率、峰值速率比较
各制式下行频谱效率对比
1.8
1.7
1.6
1.4
1.2
1 0.96
1
0.8
1.04
1.07
1.15
0.79
0.6
0.4
0.2
0
DORA
DORB phase I
DORB phase II
RRC PDCP RLC MAC PHY
E-UTRAN
• e-NodeB的主要功能包括:无线资源管理功能,即实现无线承载控制、无线许可控制和连接移动性 控制,在上下行链路上完成UE上的动态资源分配(调度);用户数据流的IP报头压缩和加密;UE附 着状态时MME的选择;;实现S-GW用户面数据的路由选择;执行由MME发起的寻呼信息和广播信 息的调度和传输;完成有关移动性配置和调度的测量和测量报告
91%
74
97%
94
Automatic Network Planning Automatic Config. Planning
25
PCS频段,1900MHz
Page 9
3GPP标准进展
+
Rel-8
Rel-9
Rel-10
Rel-11
Rel-12
LTE/SAE初始版本
峰值: >100Mbps 频谱效率: 1.7bps/Hz
支持LTE Home eNodeB, LCS(位置 服务), MBMS(多播 组播) 对SON(自组网), 跨 制式互操作等增强
LTE的设计目标是什么?高带宽、高速度、低时延
带宽灵活配置:支持1.4MHz, 3MHz, 5MHz, 10MHz, 15MHz, 20MHz
提高峰值速率(20MHz带宽):下行172Mbps ,上行 84Mbps 64QAM
减小控制面时延(<100ms)和用户面时延(< 5ms)
能为速度>350km/h的用户提供100kbps的接入服务
1 Minute 40Seconds 50 Minutes
4 Hours 27 Minutes
ADSL /HSPA 8Mbps
0.3 Second
5 Seconds
25 Seconds
12 Minutes 30 Seconds 67 Minutes
ADLS2+/HS PA+
24Mbps
0.1 Seconds
Page 3
LTE简介:什么是LTE?LTE的设计目标是什么?
什么是LTE?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3G的演进,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 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了峰值速率和小区容量,降低了系 统延迟
S3
S6d HSS
3GPP AAA
Iu
S6a S6a
SWx
S1-MME S1-U
MME
S4
S11 S12 S11
S101
S-GW
STa S5/S8
AN-AAA 3GPP2 AAA
A12
Pi
A10/A11‘
S103
PCRF
S9 Gx
P-GW
BTS
eAN
UGW (Unified Gateway) HSGW/PDSN
Page 11
LTE/SAE整体网络架构:扁平化,增加X2接口,ALL IP
eNodeB
S1-U
S1-C
S6a HSS
PCRF
Control PUlsaenrePlane
X2
Uu
S11
S1-C
MME
S1-U
Rx Gx
S5
SGi
Operator’s
IP Service
eNodeB
S-GW
PDN-GW
LTE概述及基本原理
2013.07.03,南昌
Security Level:

1 LTE概述 2 LTE基本原理 3 TDD LTE/FDD LTE比较
Page 2
为什么需要LTE?应对竞争、降低每Bit成本、增加收入
产业持续变化
• 终端:电话-》移动电话-》智能终端-》… • 物联网:500亿连接增长 • 经营:从‛连接‛到‛流量‛ • 基站:Kbps ->Mbps-》 Gpbs
Page 13
E-UTRAN/EPC的网元功能
eNB
Inter Cell RRM
RB Control
Connection Mobility Cont.
Radio Admission Control
eNB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 Provision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duler)
LTE-Advanced 初 始版本
载波聚合 高阶MIMO 协同多点CoMP 异构网HetNet Relay
峰值: >1Gbps 频谱效率: 3.7bps/Hz
对载波聚合(CA)进 一步增强 增强的HetNet
LTE-Hi 3D Beamforming MTC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HSDPA
HSPA+ 64QAM
HSPA+ 64QAM+DC
LTE 2*2MIMO
对应扇区的平均吞吐率
各制式下行峰值速率对比
350
326
300
250
200
172
150
100
90
50
3.1
9.3 14.7
42
0
DORA
DORB
DORB DC-HSDPA LTE
LTE
LTE
phase I phase II 64QAM 20MHz 20MHz 20MHz
4 Seconds
12 Minutes 1 Hour
29 Hours 6+ Days
1Minutes 18 seconds
6Minutes 31Seconds
3 Hours 15 Minutes 17 Hours 22 Minutes
ADSL/ HSPA 2Mbps
1 Second
20 Seconds
3C
3C
SISO 2*2 MIMO 4*4 MIMO
对应单用户信道条件很好时能体验到的峰值速率
Page 6
LTE用户体验
先做一下其 他事情
Web网页访问 下载5M音乐
下载25M视频
下载750M视频
下载高清视频
Modem/ EDGE 56kbps
36 Seconds
ADSL/ UMTS 512kbps
• 系统架构演进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是为了实现LTE提出的目标而从整个系统架构上考虑的演进, 主要包括:
• 接入网:扁平化,IP化,去掉RNC的物理实体,功能实体分解到基站和核心网元,大部分功能放在了E-NodeB, 以减少时延和增强调度能力,少部分功能放在了核心网,加强移动性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