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饮食文化比较
中韩两国的美食文化有何不同?

中韩两国的美食文化有何不同?中韩两国作为东亚地区的邻国,在食文化方面也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但又有着不少的区别。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中韩两国的美食文化,探究它们不同的方面。
一、菜系中韩两国的菜系各具特色,中餐以粤菜、川菜和鲁菜为代表,韩餐则以泡菜、烤肉和拌饭为代表。
1.粤菜粤菜在国内餐饮市场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代表着广东的饮食文化。
其特点是讲究鲜、嫩、滑,注重色、香、味的协调,烹制方法多样,适应性强。
2.川菜川菜在国内也占据重要的地位,代表着四川的饮食文化。
其特点是口味重、香辣浓烈,以辣椒和花椒为代表的调料闻名全国。
3.鲁菜鲁菜则代表着山东的饮食文化,以其讲究清、鲜、嫩、滑的烹调技艺而闻名,以红烧肉、水煮鱼等为代表。
4.泡菜韩国的泡菜则是韩国饮食文化的代表,是由辣椒酱、海带、萝卜和白菜等原料腌制而成的,口感酸辣爽口,非常适合与米饭一起食用。
5.烤肉除了泡菜外,韩国的烤肉也是很有名的,其采用严格的选料和烹制工艺,同时又保持了传统的口味,风味独特。
6.拌饭韩国的拌饭又称为“拌饭”,是将米饭与蔬菜、肉类和调料拌匀而成的一种饮食方式。
它既健康又美味,而且制作简易,深受韩国人民的喜爱。
二、饮食习惯中韩两国的饮食习惯也是有很大不同的。
1.用餐方式中餐讲究“家常便饭”,即一日三餐以稳定为主,强调饮食量宜适度,注重节约食物。
而在韩国,人们则习惯性地将社交和饮食联系在一起,对饮食场所和环境要求比较高,重视人际关系和交际。
2.养生饮食中餐中提倡养生饮食,讲究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鱼虾等多种食物,膳食结构合理平衡,注意饮食规律。
而韩国则提倡“同食同休”,即同种类饮食搭配搭休息,能够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
3.餐前饮品中餐的茶文化历史悠久,用茶代替白开水,养生保健。
而在韩国,用餐前以及餐后喝冷开水,这种做法被认为可以促进饮食消化和代谢。
三、食材选择中韩两国的食材选择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1.蔬菜水果中餐推崇以食疗为主导的蔬菜水果,包括白菜、黄豆、黑木耳、山药等营养丰富的食材。
对中韩饮食文化的比较

对中韩饮食文化的比较摘要:中韩两国都有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本文从分析中韩饮食文化的发展入手,对中韩饮食文化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中国;韩国;饮食文化;比较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中韩饮食文化作为两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在影响着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东亚文化圈。
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中韩饮食文化呈现着差异性,下面进行两者之间的比较。
一、中韩饮食文化的发展(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中国饮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区域文化。
追溯中国饮食的发展轨迹,黄帝时起随着中华民族饮食状况的改善,人们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周秦时期开始形成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到了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密切,中国饮食文化不断丰富;唐宋时期饮食文化逐步成熟,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明清发展了唐宋食俗的同时,混入了满蒙特点,中国饮食文化又现一高峰,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从传统文化发展到现代包括中国茶文化、中国酒文化等在内的中国特色饮食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到日本、朝鲜、韩国、蒙古、新加坡、泰国等国家,还间接影响到欧美等各大洲,如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药膳、陶瓷餐具等,惠及了全世界数十亿人。
(二)韩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及特点韩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其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农业发展。
韩国的农业种植始于新石器时代,水稻种植随后逐渐普及,韩国饮食文化的典型特点是以谷物为主,五百多年来一直保留朝鲜时代的饮食风格。
韩国饮食主食以稻米饭为主,副食则主要是汤、酱汤、泡菜和酱类等发酵食品和由鱼类、贝类、海藻等海产品做成的食物。
韩国饮食讲究调料的搭配,韩国菜有五味五色的特点,即由酸、甜、苦、辣、咸五昧和红、黄、白、黑、绿五色调和而成;韩国饮食讲究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菜肴鲜美可口,有益养生保健。
二、中韩饮食文化的比较(一)中韩饮食文化相似之处在中韩饮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古国美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韩国的饮食文化虽然没有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由于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很深,两国的饮食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
中国饮食文化和韩国饮食文化对比

韩国炒年糕VS昆明炒饵块
饵块在昆明民俗中是过
年必吃的,平时也或炒或 煮或烧无不宜,边陲百姓 热衷于“饵食”,执传统 而不堕,已数千年。从前 的昆明又是“子间”人的 饵块最受欢迎,年节时往 往被抢购一空。“子间” 人是彝族的支系,看来这 老的食品,是少数民族最 得其真传了,学者定可赞 一句“礼失求诸野”!
韩国炒年糕VS昆明炒饵块
韩国最早的炒年糕是皇帝在宫中所享用的“宫廷炒 年糕”。最初的炒年糕不是辣的,而是用酱油来调味 而成的炒年糕。而且基本的材料中也没有鱼饼和大葱, 而是放入肉和蘑菇等材料。
1800年代第一次问世 记载炒年糕的第一个文献是1800年代完成的烹饪 书“是議全書”。但由于朝鲜时期,在宫廷中也有过 炒年糕,因此,推测在1800年以前就有炒年糕。 1953年炒辣年糕再次问世 现在我们爱吃的炒年糕在文献中是没有记载的。 只有传文中说:“申当洞炒年糕的马福林奶奶”从 1953年开始做了炒年糕。韩国战争后的1953年,马 福林奶奶在中华料理店参加免费试吃活动,不小心把 年糕掉进了父亲的炸酱面里,在吃掉入炸酱面的年糕 时竟感觉特别好吃,继而又想到了辣椒酱。以这个创 意,奶奶在现在的申当洞位置开始了露天炒年糕店铺。
成都担担面VS韩国冷面
制作差异
韩国冷面
• 主料:冷面面条350克、 牛肉200克(牛排肉)
• 辅料:大葱一个、蒜4瓣、 洋葱半个、萝卜100克、 黄瓜半个、梨1/3个
• 鸡蛋2个
• 调料:辣椒粉1/2、凉开水 6杯、食盐半匙
成都担担面
主料:面粉500克,猪肉 辅料:德阳豆油、味精、
红油辣椒、鸡蛋、化猪油、 豌豆尖、好汤、醋、葱花、 芽菜、豆粉、各适量。
中韩饮食文化比较
目录
一、中国饮食 二、韩国饮食 三、两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的流派。其中最有影 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 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 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中韩两国饮食文化礼仪对比

中韩两国饮食文化礼仪对比冀佳中、韩两国地理位置接近,同属于汉字文化圈,两国属于一衣带水的关系,因此,语言、文化等方面有着极高的相似之处,当然差异也是有的。
了解两国饮食文化礼仪方面的差异,对中、韩两国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引言礼仪是社会文明化的产物,只要人类存在交往和交际活动,就需要通过礼仪来表达他们彼此的情感和尊重。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礼俗和风俗习惯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从奴隶制社会发展至今先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共同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并以此来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
饮食礼仪便是其中的一种,《礼记》中有一句名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饮食礼仪是在饮食习俗基础上形成的,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罢黜百家之后一直独占鳌头,被中国历代王朝所尊崇,可见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地位。
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的礼仪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深深影响着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自汉朝起版图不断扩大,各个民族文化技术相互交融,使得周边各国争相前来学习,同时也带走我们的先进文化,朝鲜半岛与我国比邻而居,中国儒家礼仪文化的对于韩国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韩国对于儒家礼仪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十分成功的,中韩两国都是饮食大国,也同被称为“礼仪之邦”,在国际交往日益紧密的今天,中韩两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饮食礼仪文化在中韩两国的沿革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罢黜百家之后一直独占鳌头,被中国历代王朝所尊崇,可见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地位,儒家十三经中《仪礼》 《周礼》 《礼记》自东汉以来被尊为“三礼”是儒家礼学的核心著作,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先秦时代上层社会的饮食名物制度,而且详细记载了饮食礼仪,对后世的中国饮食文化传统影响极大,“三礼”的基本内容即礼学的核心被概括为四个方面:礼之义,即礼主尊卑、亲疏之义;礼之节,即详细说明五礼的仪式规范;礼之实施;礼之器具。
中韩饮食文化比较

中韩饮食文化比较中韩两国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虽然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也有许多差异。
本文将就中韩的饮食文化进行比较。
饮食惯中韩饮食结构比较中韩两国的饮食结构都以主食为主,但细节上有所不同。
中国的主食以米饭为主,而韩国则以米饭和面食为主。
此外,中国菜肴通常包括主菜、配菜和汤,韩国菜则更加注重小菜的搭配。
此外,韩国还有一种特殊的饮食文化,即韩式烧烤,它以在桌上烤肉为特色。
食材使用比较中韩两国在食材的使用上也有不同。
中国菜肴通常使用多种蔬菜、肉类和海鲜,而韩国菜则更加注重辣椒、大蒜和酱料等调味品的使用。
韩国还有一种特殊的食材,即泡菜,它是用盐腌、辣椒粉腌制的蔬菜。
礼仪与俗就餐礼仪比较中韩两国的就餐礼仪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在就餐时通常采用筷子,吃饭时端起碗;而韩国人则采用铁质的餐具,吃饭时将碗放在桌子上。
此外,中国人还有一种特殊的俗,即将菜肴夹给长辈或客人尊奉。
庆祝饮食节日比较中韩两国都有许多与饮食相关的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都与特殊的菜肴和美食有关。
而韩国有一种特殊的节日,即第一次喂食的婴儿节,父母会为婴儿准备特殊的食物,象征祝福和幸福。
健康饮食观念健康饮食观念比较中韩两国的健康饮食观念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注重均衡饮食,强调食物的营养价值和药膳疗效。
韩国人则更加注重食物的热量和消化。
他们相信吃热量适中的食物对身体更有益。
结论综上所述,中韩饮食文化在饮食惯、食材使用、礼仪与俗以及健康饮食观念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同时,这些差异也体现了中韩两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了解和尊重不同的饮食文化有助于加深两国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 字数:810字。
中韩饮食文化对比

中国
食材丰富多样,包括各种肉类、海鲜、蔬菜、豆制品等。
韩国
常用食材包括泡菜、海鲜、肉类、蔬菜等,其中泡菜是韩国 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
烹饪方法与技巧差异
中国
烹饪方法多样,包括炒、炖、煮、蒸等,注重火候和调味。
韩国
烹饪方法以炖煮和烧烤为主,注重食材的原味和发酵技巧。例如,韩国的泡菜制 作就需要经过腌制和发酵过程。
韩国料理在中国的本土化
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口味,韩国料理在调料和 食材上进行了本土化改良,如减少辣度、增加甜 味等。
韩国料理在中国的市场前景
随着中韩文化交流的深入和消费者口味的多样化 ,韩国料理在中国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菜系在韩国受欢迎程度调查
中国菜系在韩国的影响力
01
中国菜系作为世界三大菜系之一,在韩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中韩饮食文化对比
汇报人:XX 2024-01-23
• 引言 • 中韩饮食文化概述 • 食材选择与烹饪技巧对比 • 餐桌礼仪与用餐习惯对比 • 节日食品与特色小吃对比 • 中韩饮食文化互相影响与融合现象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究中韩饮食文化的异同点
通过对中韩两国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两国在食材选择、烹饪技 艺、餐桌礼仪等方面的异同点,有助于增进对两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两国特色小吃举例及制作方法
中国特色小吃
包子、煎饼果子、豆腐脑等。包子是一种用面团包裹各种馅料并蒸熟的小吃,口感软糯,馅料丰富;煎饼果子则 是用绿豆做成的薄饼,搭配脆脆的油条和酱料,口感丰富;豆腐脑是一种以豆腐为主要原料的小吃,口感滑嫩, 味道鲜美。
韩国特色小吃
炸鸡、辣炒年糕、鱼饼等。炸鸡是韩国非常受欢迎的小吃之一,口感酥脆,味道香辣;辣炒年糕则是一种用辣椒 酱和年糕一起炒制的小吃,口感Q弹,味道香辣可口;鱼饼则是一种以鱼肉为主要原料的小吃,口感鲜美,营养 丰富。
中韩文化对比

中韩文化对比摘要: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
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
本文从中韩饮食,中韩服饰以及中韩礼仪,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论述中韩文化差异。
并对中韩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中韩文化、饮食、服饰、礼仪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
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
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
在韩国作为一个半岛国家,自尊心强,民族凝聚。
中韩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但由于对彼此文化的本质略有不同,所以中韩文化还是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对比中韩文化。
1)中韩饮食文化对比第一,韩国是‘饭文化’中国是‘菜文化’。
在韩国点菜时,点一个菜(主要汤、全体料理)的话一般免费提供小菜。
但是在中国点菜的时候,没有像韩国那样的免费小菜,要点各种菜。
第二,吃的速度也不一样。
有个研究表明“中国人基本上有慢慢的性质,还有喜欢边吃边谈,所以一般中国人吃的速度较慢”,但是在韩国有一种“快快”文化。
已经快快的文化浸透日常生化,所以吃的速度也很快。
还有吃饭的时候,中国人双方一起对话着吃饭,但是以前在韩国不喜欢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这样以为没有礼貌。
但现在韩国年轻人也喜欢双方一起对话着吃饭。
第三,韩国和中国都是用筷子但样子不同。
因为在中国常常吃的鱼是比较大,容易剔出鱼刺,所以筷子的梢模样比较圆圆的。
但是在韩国常常吃的鱼刺是又薄又细,所以为了容易剔出鱼刺筷子的梢模样比较尖溜溜,短一点。
第四,现在韩国爱咖啡但中国爱茶。
现在在韩国有很多咖啡厅甚至在城市里中心地方从摸一个咖啡厅到另外咖啡厅不到一百米。
现在韩国的年轻人越来越爱喝咖啡。
中韩饮食文化对比

中韩饮食文化比照摘要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
本论文主要对中韩两国饮食发展的历史背景、饮食的一般特征以及饮食礼仪上进行研究。
本论文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查阅书籍、询问韩国同学的方法,了解到中韩这两国关系密切的伙伴在饮食文化方面有着很多的相同点,也有很多的不同点,多民族与单民族,地大物博与地小人多,经济发展条件等等的因素都很大程度的形成了两个国家各自应有的特点。
关键词中国韩国饮食文化饮食礼仪饮食特征目录摘要 (1)引言 (3)1.中国饮食文化 (3)1.1 中国饮食发展历史 (3)1.2 中国饮食的一般特征 (4)1.3 中国饮食礼仪 (5)2.韩国饮食文化 (5)2.1 韩国饮食发展历史 (5)2.2 韩国饮食的一般特征 (6)2.3 韩国饮食礼仪 (7)3.中韩饮食文化比照 (10)总结 (13)参考文献 (1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饮食,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一个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词语,我国不仅是具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而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气候、风土、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饮食习惯也有大差异,各地的大城市,产业文化中心,各大港口城市,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饮食特点。
韩国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美味饮食的国家,500多年来,至今还保留着朝鲜时代饮食风格。
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不同,中韩两国在饮食文化上存在着差异,通过研究中韩两国的饮食文化,了解中韩两国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发现两个国家在饮食文化上的各自特点。
1.中国饮食文化中国不仅是具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而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
气候、风土、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饮食习惯也有很大特点。
并且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就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综合训练技术报告(论文)题目中韩饮食文化比较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老师???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日中韩饮食文化比较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内容简介:说起吃,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所以中国人到国外,无不觉得没吃的。
韩国是中国的友好近邻,但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习俗,两国的饮食文化也不同。
韩国也是一个多礼的国家。
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两国人民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以热食、熟食为主,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
韩国人不喜欢油腻,当锅里的肉渗出油时就用纸巾吸去。
关键词:饮食;文化;中国;韩国;中国饮食;韩国饮食;饮食文化;中国菜;韩国料理;泡菜;营养;辣;清谈;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取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
有华人处应有中国餐馆,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食”遍天下。
说起吃,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所以中国人到国外,无不觉得没吃的。
韩国虽说是近邻,但毕竟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和生活习惯。
因此,两国的饮食文化也有很大的不同。
不少人甚至说,到韩国吃饭就像进了庙,言下之意就是缺油水。
的确,韩国的饮食以清淡为主,但这并不代表韩国没有美食。
韩国的泡菜很有名,是韩国的第一美食,营养好味道好还美容,是韩国人顿顿离不了的菜。
除了泡菜,韩国人还离不开辣酱,泡菜里有,烤肉上有,面条里有,海鲜上有,生菜黄瓜蘸辣酱就是一道菜。
可以说,韩国菜的特点之一就是辣。
这种辣和中国的辣不一样,中国的辣是香香的咸辣,而韩国是甜甜的干辣,吃时不觉得,咽下去辣得人直喘粗气。
如果真要比较中国与韩国的饮食文化差异的话,实际上也就要比较两国人民的饮食生活方式。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饮食文化,它是指特定社会群体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所以我们要比较中韩两国的饮食文化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
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
韩国的气候和土壤很适合发展农业,早在新石器时代之后就开始了杂粮的种植,并普及了水稻的种植,因此,谷物也是韩国饮食文化的中心,由此可见以谷物为主食这一方面两国是相同的。
饭作为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的功能。
为什么要助饭下咽呢?那是因为主食并不可口,必须有一种物质来辅助它使人们能够吃下去。
当然菜的功能和盐的功能有共同点,但是不等同于盐。
这样促使两国烹饪的首要目的是装点饮食,使不可口的食物变得精妙绝伦。
韩国作为中国的邻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家,连最隆重的皇帝加冕仪式都要经过中国政府的批示才算承认,可见中国古代的文化对于韩国文化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推动和影响作用。
一个民族的特质,往往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
韩国从古代到如今一直是个单名族国家。
而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的特点,我们中国人一向热情好客,大家围在一起吃一顿"大锅饭"似乎更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这一点当然也深深的影响着韩国朝鲜族,因此聚食制也是两国人民相同的饮食习惯。
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两国人民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中国饮食艺术,是以色、香、味为烹调的原则,缺一不可。
为使食物色美,通常是在青、绿、红、黄、白、黑、酱等色中取叁至五色调配,也就是选用适当的荤素菜料,包括一种主料和二、叁种不同颜色的配料,使用适当的烹法与调味,就能使得菜色美观。
食物香喷,可以激发食欲,其方法即为加入适当的香料,如葱、姜、蒜、辣、酒、八角、桂皮、胡椒、麻油、香菇等,使烹煮的食物气味芬芳。
烹调各种食物时,必须注重鲜味与原味的保留,尽量去除腥膻味;譬如烹调海鲜时,中国人爱用葱姜去除其腥味。
因此适量的使用如酱油、糖、醋、香料等各种调味品,可以使得嗜浓味者不觉其淡,嗜淡味者不嫌其浓,爱好辣味者感觉辣,爱好甜味者感觉甜,这样才能使烹制的菜肴合乎大家的口味,人吃人爱。
韩国的饮食主要分烤肉料理、汤、火锅料理及蔬菜料理。
韩国菜有“五味五色”之称:甜、酸、苦、辣、咸;红、白、黑、绿、黄。
“五色餐”是营养学家极力推荐的健康食谱。
韩国料理即吸收有日本料理的文明、雅致,又带有中国菜的实惠与厚重,虽简单但随吃法而变味道,采众长而秉古朴之风。
韩国料理的味道非常复杂,蒜头、辣椒是不可缺少的调味料;韩国烤肉一般放在铁锅上烤,多为猪、牛肉;高级一点的,则是在铁网上烤牛排等;名声在外的“泡菜”最为普遍,无论叫什么菜,必定伴有一碟。
中国烹饪艺术具有色、香、味叁原则,对於营养更为注重。
早於商朝的先贤伊尹就已创有「鼎鼐调和」之法;他以甜、酸、苦、辣、咸等五味调制食物,配合人体的心、肝、脾、肺、肾等五脏所需要的营养素,以维护人体的健康。
而中国菜中有许多食用的植物如葱、姜、蒜、金针、木耳等,均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效,正因为中国人深信食物有医药的功效,所以才会发展出「食医同源」的饮食理论,成为营养学的先导。
因此中国的烹饪艺术非常注意菜量的调配,凡烹制一菜,主菜与副菜的分量多为二与一之比,也就是烹制一盘以荤菜为主的菜时,荤菜的分量为叁分之二,与素菜的分量为叁分之一,反之亦然;而烹制一碗汤时,水的分量占碗容量的十分之七,而菜量则占十分之叁。
总之,不论做菜做汤,均须将各种营养素作适当的调配,以达到营养的目的。
韩国人受中国影响,历来也在药食同原的食观念下﹐使用生姜﹑桂皮﹑艾蒿﹑五味子﹑枸杞子﹑沙参﹑桔梗﹑木瓜﹑石榴﹑柚子﹑人参等药材广泛用于饮食的烹调上。
有参鸡汤﹑艾糕﹑沙参﹑凉拌菜等各种食物﹐也有生姜茶﹑人参茶﹑木瓜茶﹑柚子茶﹑枸杞子茶决明子茶﹑茶等多种饮料。
调料和香料在韩国也称为药念。
???? 以热食、熟食为主,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
这和东方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
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
”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
中国人对饮食的礼仪,有其传统的规范,例如吃饭时必须坐着进食,男女老少需要依序入席。
在食具方面,东方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
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吃菜是用筷子挟着吃,喝汤一定要用汤匙盛着喝。
中国人宴客时的筵席菜是以桌为单位,每桌十至十二人。
一桌菜通常包括四道前菜,冷热均可,接着是六至八道大菜,以及一咸一甜的两种点心;菜式的烹法要有炒、烧、蒸、炸、爆、煎……等的区别;菜味的调法要有咸、甜、酸、辣……等的口味;而菜色也要有红、黄、绿、白、黑……等色的变化,再加上用蕃茄、萝卜、黄瓜等做成各色各样的盘式,使得中国的吃真正达到了色香味俱全的饮食。
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是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味觉以凉辣为主。
韩国菜肴以炖煮和烤制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
韩国人喜欢吃面条、牛肉、鸡肉和狗肉,不喜欢吃馒头、羊肉和鸭肉。
韩国人普遍爱吃凉拌菜。
凉拌菜是把蔬菜直接切好或用开水焯过后,加上佐料拌成的。
韩国人请客吃饭一般都是吃烤肉,就是将牛肉或牛排用佐料卤腌好,放在铁板上烤熟。
蒜、辣酱、生菜叶、泡菜自然少不了,高级一些的就多几样海鲜,用菜叶包着肉吃,味道很不错。
韩国人不喜欢油腻,当锅里的肉渗出油时就用纸巾吸去。
韩国餐饮受古代皇宫生活方式的影响,比较注重形式,讲究餐具。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不锈钢筷子和带盖的小碗。
筷子比中国的木筷短一点,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上面刻着精美的各色花纹图案,吃饭时如果不小心掉下来砸在脚上会很疼。
韩国人就餐用勺和筷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饭碗和汤碗,其他所有的菜则摆在饭桌中间供大家享用。
韩国人使用饭碗也很有讲究,分男用、女用和儿童用。
韩国人注意节俭,无论是自己食用还是招待穷人,都尽可能把饭菜吃光用净。
自古以来,韩国极重礼仪,在语言方面,年幼者必须对长辈使用敬语,至于饮食方面,上菜或盛饭时,亦要先递给长辈,甚至要特设单人桌,由女儿或媳妇恭敬地端到他们面前,等待老人家举箸后,家中其他成员方可就餐。
至于席上倒酒,亦需要按年龄大小顺序,由长至幼,当长辈举杯之后,年幼者才可以饮酒。
另外,还有一个传统习惯,男女七岁不同席,女孩子到了七岁之后就不与任何男子(包括父亲和兄弟)在同一房间同席。
不过,这种习俗在大城市已渐渐破除,偶尔在乡间仍然可见。
昔日的韩国家庭,是将盛着米饭的器皿放在台中央,而菜则在碗里,并放置于周围,每个人则有一把长柄圆头平匙,一双筷子,一盘凉水,用餐时就用匙把饭直接送到嘴里,筷子用来夹菜,凉水则是涮匙用的。
现代的韩国人用餐习惯已有很大变化,不少是使用食品盘,每人的一份饭菜装在盘中,也有些更加摩登的家庭已不用食品盘,而是用碗盛饭了。
韩国人的餐桌是矮脚的小桌,宾客地盘腿而坐。
年轻人更会在长辈面前跪坐在自己的脚底上,绝不能将双腿伸直,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
如果遇上房间太小,可以将餐桌摆在院子里,铺上席子便可。
不过,现代的韩国人越来越崇尚外国潮流,无论餐桌或者饮食礼仪,都离传统越来越远了。
???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发现中韩这两个关系密切的伙伴在饮食文化方面有着很多的相同点,当然也有很多的不同点,原因是各方面,多民族与单民族,地大物博与地小人多,经济发展条件等等的因素都很大程度的形成了两个国家应有的特点。
我们相信,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中国与韩国,这两个亲密的伙伴,会在未来世界文化发展中一起发挥出自己灿烂的光辉,两国人民的友谊长存!参考文献: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发表时间1、??徐旺生编着:《民以食为天——中华美食文化》,海南出版社,1993年。
2、??灯草:《韩国的饮食文化》,《人民日报》,2001年12月21日第十一版3、??孙补卿(导师:徐万邦):《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5-06-304、??文英子:《韩国饮食文化》,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7年 01期5、??金炳镐:《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年第5期6、??杨艳丽、李文凤:《浅论韩国饮食熟语》,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 09期7、??韩国观光公社:《品韩国料理品人间最华丽的平常味道》,中国信用卡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