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说明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态和谐

——九华山柯村旅游接待区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旅游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着“潜力与发展,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的三项矛盾。由于接待量的增长,居住人口的增多,建设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中心景区九华街的容量处于超饱和状态。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该规划明确提出了保护九华街寺庙的建筑特色,开辟旅游后勤供应基地,管理机构及相应部门单位一律下迁到柯村,使其成为九华山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切实加强对九华山风景资源的保护,恢复并增强莲花佛国的浓郁氛围,加快九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近一步提升九华山的旅游品味。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将九华山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地的目标。

二、规划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一)规划指导思想

以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指导,遵循“可持续发展”方针,树立全局观念,充分考虑山上与山下的文脉联系,基地与城市(贵池、青阳)的功能。层级关系,基地与景区的景观关系,总体与局部的关系,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二)规划原则

1.生态原则

在调查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特色与机制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资源利用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合理确定基地开发的内容。规模、强度、方法和措施,立足保护,合理开发。充分保护规划区内的地形、地貌及河流水系等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2.整体性原则

旅游接待区规划应符合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柯村基地总体规划并与九华街整治规划相协调,承接九华街部分下迁功能,重点要解决九华街区建筑拥挤混乱的状况,恢复莲花佛国的风貌,旅游接待下迁至柯村,做到山下为山上服务,而不是喧宾夺主,转移中心,以柯村替代九华街景区。在柯村基地内部亦做到以行政中心为主体,本接待为辅,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3.弹性原则

在指导体系的建立中,除道路红线及控制范围外,其它指标允许一定的弹性,以适应项目的不确定性。同时考虑分期建设,留有发展余地。

4.可操作性原则

充分研究基地的现状及自然地形地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因势利导,结合现状,便于启动建设。

5.特色原则

注重与周围自然山、水及田园风光的相互联系和渗透,形成街巷式空间形态,体现九华山当地民居肌理并与时代风貌相结合的整体建筑风格,提升品味,塑造特色。

三、规划理念与构思

(一)规划理念

柯村新区旅游接待应为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服务,因此,有别于其他任何风景名胜区的接待区。除其他应遵循的原则外,本规划方案立足于下列思想:

1.柯村接待区地处皖南,应体现皖南村镇的建筑风貌——重在得体;

2.九华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应体现出佛教文化的特色;

3.建筑离不开时代,规划方案除体现地域特色之外,还应体现出建筑的

时代性。

(二)规划构思

根据本项目的建筑性质及用地具体状况,以立意为基础,形成以下构想:

1.整体布局采取皖南小镇外部空间格局,由街—巷—内院体系构成,同时考虑现代旅游接待的要求,设计中心广场,该广场与各街巷贯通,取“聚八方来客”之意。

2.接待区内建筑风格吸取皖南民居特色,再配合街、巷的比例尺度形成新意的皖南村镇建筑风貌。

3.在中心广场一角设置一处佛艺馆,立塔一座,艺馆周围布置经营与佛教文化有关的商店,形成柯村旅游文化接待区的佛文化氛围,使游客未进九华山已见“佛”、“塔”。强化前向情感。

4.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元素,与现有环境相协调;利用现有水系“八功德水”及上游水库来水,形成“静思”的场所,使游客产生联想——“静心”——佛在心中。

四、总平面布局

(一)总体规划分析与模拟

1.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古徽州村落多位于山区,依山面水,一般地形都是自然有机形态,因此村落规划都遵循着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布局原则。

a.功能分区依地形

十王街与九子街以南的两个地块,规划为徽州老街,设置商业文化区和酒楼客栈区,商业文化区主要经营古籍字画、文房四宝、徽州砖石木雕工艺品,西北角的十字路角建设一座新徽派旅馆,造型新颖,高低错落;酒楼客栈区主要经营家庭式旅馆、酒楼饭店、茶楼戏台等等。

中部布置公共活动广场——凤凰广场,广场三面环水,水面波光潋滟,随形就势地布置三大条状地块,形成作为景区主要文化载体的聚落空间;其中,北地块毗邻广场兴建的佛艺馆建筑,前塔后殿,作为核心景观区中轴线对景和视觉景观焦点,其建筑形式体现地域文化特征和时代风貌,充分显示九华山作为四大佛教名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的内涵和标志形象,成为基地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另两个地块以商铺为主,配合寺庙,经营佛文化工艺美术品、法器、香烛、土特产品、民间传统工艺品等等,体现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特有的人文底蕴。白皙绿树繁花为屏,与明丽流水为邻,白墙灰瓦,体现了徽商繁荣的风貌。与中部地块隔水相望的是院落式宾馆。

b.道路设置

除主道路外,均采用传统街巷式布局方式,路与建筑前“空地”合并,铺地选用皖南地方材料——条石,以统一整个接待区的风格,加强整体感。道路采取分设车行道,人行道。其中北端采用双道,中间为景观小品的景观道路模式。景观道重点设计,路面铺设、树种选择等均统一筹划,同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景观诉求进行相应设计。

c.建筑单体布置随规划地块的肌理设置

建筑单体均随规划地块的肌理而错落布置,并结合院落、街、巷进行穿

插、避让,依据景观优先原则,做到了与环境的充分融合。

2.活水穿村依水而居

徽州村落规划中十分注重理水,村落营建中很重要的部分在于水系的组织,因此整个村落呈现出“活水穿村、依水而居”的意象,同时水源在徽州文化意味着财源,村落中处处予人以水系丰盈之感。

a.水势的利用

利用水的灵活性,使景观流动起来,对水系加以整理,将东南地块的河水延伸至中心广场,广场三面环水,形成一条以水为主体的景观区域,中心佛艺馆以水广场前景,以山为背景,均具最佳景观视角。同时公路以北的西北角街区,巷道交接的路口空间放大,围绕名胜区的标志性大酒店形成一片水面,在密集的商业区提供给游人优雅的景致。对上游水体流下来的小溪采取设置梯阶拦水坝方法,形成阶梯状水面和水帘景致。中心区水面及基地南侧小溪向九华河出水口处均设置成滚水坝,既满足平时赏景要求,又能保证洪水时的泄洪要求。

b.水的象征意义

考虑水的“财源”象征意义,设计时充分考虑“水源—财源”的对应关系,通过在单体建筑中巧妙地使用水元素,从而体现出“门开财进”的意象。

3.点状中心、线性延伸、翼状发展:

徽州村落的布局总体上以教化性场所——宗祠及其附属广场为中心,以一条主要街道为轴线向两翼发展,呈一种有机生长之势。

整个用地范围内,从形态上呈现出“点状中心、线性延伸、翼状发展”之势。

大雄宝殿作为风景区的主题性建筑,与凤凰广场一起,形成了规划的构图中心与功能中心,与其他各区域的中心发生联系,从而对全局进行收束与把握。

主要地方特色,风情展示建筑基本沿中部谷地呈线形排列,并局部展开。它覆盖了参观者主要游览路线,是参观者主要的观景所在。这同时还是主要的景观轴,景观设计即以此轴线展开,其他区域作局部点缀,线状主轴和点状中心一起加强了对总体的控制作用,并通过自身将两翼联接在了一起。

商业文化区与酒楼客栈区两大功能区域是由线性主轴向两翼发展而成。在构图上以面的形态出现,丰富了构图要素。商业区由“天华”、“七贤”、“天柱”、“独秀”等四大区域组成,商铺单体呈点状,联排布置,同时注意疏密有度,均质与非均质空间并存。沿街商铺大体作线性分布,同时向内成围合之势。整个街区注重布置的随意性与内在的规律性的结合。

(二)单体建筑的分析

九华山名胜风景区单体建筑风格定位为“徽而新”,立足于徽派地域风格,以继承和延续为主,并注入现代建筑思想与设计语汇,同时对其中典型性要素进行强化与发扬,在强调共性的基础上追求个性,形成具有徽派建筑特征,蕴含徽文化内涵,并具唯一性的建筑风格。

1.空间组织

建筑单体均以皖南民居中典型语汇两片封火山墙夹坡屋顶来组织形体,并在具体设计时加以演变、异化,形成围合、半围合等多种形式。建筑单体均围绕院落加以安排,产生内向、汇聚感,院落成为整个建筑群的中心。

2.色彩配置

色彩以素雅为主,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注重协调黑白灰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筑色彩的淡雅较之于环境色调的浓烈形成对比,互为映衬。灰瓦粉墙掩映于绿树繁花娑娑光影之中,呈现出徽派建筑朴素大方的意境美。同时进一步衬托佛艺馆的中心作用,强化中心感。

3.材料选用

建筑均采用当地的材料,主体为青砖(外用白粉饰面),基座为乱毛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