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疫苗大解析

合集下载

宝宝在入园前一定要打的这5种疫苗

宝宝在入园前一定要打的这5种疫苗

宝宝在入园前一定要打的这5种
疫苗
1.水痘疫苗
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特别是在儿童中,主要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在群居的幼儿园里水痘的发病率非常高。

有些幼儿园是有硬性规定的,宝宝若没有接种水痘疫苗必须补种才能上幼儿园,因此,家长们一定要给宝宝打。

2.流感疫苗
很多家长都觉得流感疫苗没什么用,但事实上,流感比伤风要严重多了,而且在宝宝群中的传染几率也是最高的。

因此,请记得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

3.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淆疫苗(Hib疫苗)
B型流感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尤其是在2个月~2岁之间的婴幼儿中最易被传染。

这种病容易导致宝宝中耳炎、脑膜炎,接种Hib疫苗是防备Hib传染最好的办法。

4.七价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是我国5岁下以儿童灭亡的主要病因,肺炎球菌的威胁性非常大,被传染后不但会得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等病症,而且容易瘫痪、智力低下、耳聋等后遗症。

虽然该疫苗属于自费疫苗,但还是强烈建议有能力的家长一定要孩子接种。

5.手足口病疫苗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有可能致命的传染病,很多家长一听到这种病都会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被传染。

虽然价格是贵了点,但有能力的话还是建议给孩子接种。

育儿小贴士: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健康康,所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别以为我家孩子不会得这病,但万一呢?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花点钱让孩子少生病,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了解儿童常见疫苗接种

了解儿童常见疫苗接种

了解儿童常见疫苗接种在现代医学的进步下,疫苗接种已成为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措施。

疫苗接种可以预防儿童患上一些严重疾病,提高其免疫力。

本文将介绍儿童常见疫苗接种内容,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并保护孩子的健康。

一、百白破疫苗(DTP疫苗)百白破疫苗是儿童最常接种的疫苗之一,它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规定,婴儿应在出生后的2、3、4、6个月分别接种4剂次的百白破疫苗,并在18个月时接种第5剂。

另外,儿童在6岁时还需接种一剂百白破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二、乙脑疫苗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染,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

乙脑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脑的发生,保护儿童的健康。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议,儿童在出生后需接种3剂次的乙脑疫苗,分别在出生后3个月、6个月和8个月接种。

此外,针对高风险地区的儿童,还需要接种额外的剂次以提高免疫力。

三、麻疹、腮腺炎和风疹(MMR)疫苗MMR疫苗是一种针对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联合疫苗,可防范这三种常见的传染病。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婴儿在出生后的8个月和18个月应接种两剂次的MMR疫苗,以建立免疫屏障。

四、水痘疫苗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的一种疫苗,通过接种水痘疫苗可以减少儿童水痘的发病率。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婴儿在出生后的12个月时接种第一剂水痘疫苗,18个月至6岁之间接种第二剂水痘疫苗。

五、肺炎球菌疫苗肺炎球菌是一种引发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的病原体,特别是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而言,更容易受到感染。

肺炎球菌疫苗通过提高儿童的抵抗力,有效预防肺炎球菌感染。

按照免疫规划,儿童应在出生后的2、4、6个月及12-15个月接种四剂次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六、流感疫苗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对儿童的健康影响较大。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可帮助儿童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每年夏季至秋季是流感季节,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议,儿童应接种相应年度的流感疫苗。

婴儿疫苗种类

婴儿疫苗种类

婴儿疫苗种类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而对于婴儿来说,接种疫苗更是早期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有许多种婴儿疫苗种类,每种都有特定的预防对象和预防疾病。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婴儿疫苗种类。

1. 百白破疫苗(含百日咳、白喉和小儿破伤风疫苗)百白破疫苗被认为是婴儿疫苗接种计划的核心之一,它包含了三种主要疾病的预防。

百日咳是一种高度传染的呼吸道疾病,对婴儿来说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肺炎。

白喉是由细菌传播的呼吸道感染病,会导致严重的喉咙痛和呼吸困难。

小儿破伤风是由细菌引起的肌肉痉挛疾病,可能导致呼吸麻痹或痉挛。

2. 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会导致肌肉无力、麻痹甚至死亡。

脊髓灰质炎疫苗通过接种,可以有效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

3.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Hib疫苗用于预防由埃希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包括肺炎、脑膜炎和气管炎等。

这些疾病常常对婴儿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接种Hib疫苗是保护婴儿免受这些疾病侵袭的重要手段。

4. A群链球菌疫苗A群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以引起多种感染,包括败血症、肺炎和脑膜炎等。

婴儿因其免疫系统还未完全发育而容易感染,因此接种A群链球菌疫苗可以帮助婴儿预防这些感染。

5. 麻疹-腮腺炎-风疹(MMR)疫苗MMR疫苗是一种联合疫苗,用于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感染,可引起高热、咳嗽和皮疹。

腮腺炎是由腺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染,导致腮腺腺体肿胀。

风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感染,可能导致发热和皮疹。

接种MMR疫苗可以预防这三种疾病的发生。

除了上述提到的疫苗种类,还有许多其他疫苗也是婴儿疫苗接种计划的一部分,例如乙肝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等。

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婴儿疫苗接种计划可能略有不同,因此家长需要遵循当地的接种指南,按照规定的时间表为自己的孩子接种相应的疫苗。

总结起来,婴儿疫苗种类繁多,每种疫苗都有特定的预防对象和预防疾病。

宝宝疫苗大解析

宝宝疫苗大解析

宝宝疫苗大解析虽然关于疫苗的话题我们天天在谈,但是,还是有很多妈妈通过微博、博客、邮箱、电话、读者调查表的回函等方式一再问这个问题,今天,我们邀请专家就疫苗问题结合案例再给大家做一个详细全面的介绍,希望疑惑又担心的妈妈可以从中找到恰当的答案:基础预防(一)计划免疫的常规疫苗1、卡介苗宝宝出生满24小时,体重2500克以上,便可以接种。

卡介苗是预防新生儿结核菌感染,一般来说预防效果可达85%以上,在新生儿时期尚未感染前,接种效果最佳。

目前在国内使用活性减毒卡介苗来预防结核病,稀释过的卡介苗保存时间仅有5~6小时,因此有许多医院会集中时间来接种卡介苗。

2、乙型肝炎疫苗分别在宝宝0、1、6个月大时接种。

乙型肝炎疫苗可经由体液及血液传染,长期带原者可能会造成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的疾病,因此必须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若妈妈为高传染性带原病毒者,婴儿出生24小时内,须尽早注射1剂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剂常规乙肝疫苗。

3、百白破三联疫苗分别在宝宝3、4、5、18个月大时接种。

此疫苗利用破伤风和白喉杆菌所分泌出来的外毒素,经减毒做成类毒素,并与被杀死的百日咳杆菌混合制成。

第1次接种时,宝宝一般不出现全身反应,偶有低热,一两天也就恢复正常了,不影响吃奶。

接种第2针和第3针时,有的宝宝会有较明显的反应,可于接种后当天或第2天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左右,伴有哭闹、睡眠不安、喂奶困难等,但也多在两三天后退热。

4、脊髓灰质炎疫苗又叫小儿麻痹糖丸,共5剂,分别在宝宝2、3、4、12个月及4岁左右时接种,12个月及4岁时为加强针。

麻痹糖丸不是打针,需要父母来喂,喂时最好把糖丸整个放到孩子嘴里,让糖丸在孩子嘴里慢慢化开,1分钟左右可给孩子喂少量的水。

由于麻痹糖丸使用方便容易推行,预防效果也很好且持久,不但自身会产生抗体,也可由接种后的宝宝粪便排泄后,散布到周围,得到群体免疫的效果。

5、麻疹疫苗满8个月时须接种麻疹疫苗。

接种麻疹疫苗后可出现全身反应,主要是发热,可于接种后6~12小时出现,一般不超过38℃,不需要特殊处理。

0-6岁要打的11种疫苗解析

0-6岁要打的11种疫苗解析

0-6岁要打的11种疫苗解析做家长的都知道,宝宝从小到大要打不少疫苗。

1岁前最多,每个月都要注册疫苗;1岁以后逐渐减少;到上学之后,基本就是几年打一次了。

我们国家有非常完善的一套计划免疫系统,看着计划免疫程序的小本子,家长们都可以知道什么时间该注射什么疫苗了。

但是,您知道这些疫苗的有效期,以及到底是可以预防什么疾病吗?本文告诉您!1、卡介苗接种时间:出生后24小时~48小时预防时限:5~10年预防要点:结核菌能侵害人体各个组织,在人体各组织器官中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病灶。

如,侵害肺就是肺结核、侵害骨就是骨结核……卡介被称为出生后第一针,接种卡介苗可以使人体产生对结核病的抵抗力,以预防结核病。

婴幼儿的抵抗力最弱,若受到了结核菌的感染,容易发生急性结核病,而危及生命,如结核性脑膜炎。

因此每一个婴儿都一定要接种卡介苗。

2、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苗)接种时间:3、4、5、18个月接种;三苗一起接种,可减少接种的次数免疫时限:儿童期预防要点:此三种病在注射疫苗以前,均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危害小儿健康甚至生命。

3、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共四次服用糖丸)接种时间:2、3、4个月以及4岁时服用免疫时限:儿童期预防要点:脊髓灰质炎疫苗是计划免疫程序中的一项,通常是口服糖丸。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灰病毒侵犯人体的脊髓灰质部分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小儿麻痹症。

随着疫苗的普及,目前基本消灭该病。

但为了防止该病死灰复燃,该疫苗依然在我国计划免疫之内。

4、乙肝疫苗接种时间:第一针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注射,第二、三针在1个月及6个月时注射免疫时限:3年~5年预防要点:乙肝是经过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宝宝全程接种完乙肝后,一般可产生抗体,免疫时限为3年或更长。

上幼儿园、上学时,如果没有抗体,还需注射乙肝疫苗。

5、白破疫苗预防白喉、破伤风(二联苗)接种时间:6周岁时接种,为百白破强化针免疫时限:儿童期6、A群流脑疫苗预防流行性脑膜炎(共两针)接种时间:A群流脑6、9个月各一针预防时限:5年7、A C型流脑疫苗接种时间:3岁、6岁各一针预防时限:5年预防要点:此病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多发,发病年龄集中在儿童和青年。

育儿知识:宝宝必须打的五种疫苗

育儿知识:宝宝必须打的五种疫苗

宝宝必须打的五种疫苗
一出生的新生儿就要接种疫苗,在宝宝的成长中也是要经常的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宝宝的和免疫力,减少宝宝感染疾病。

其中有五种是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

1、卡介苗
卡介苗是在宝宝出生二十四小时后,医生会为宝宝接种的一种疫苗,为了防止结合病的发生。

2、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接种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来保护机体不被病毒感染,接种乙肝疫苗是防止乙乙肝病毒的最有消费的方法。

在宝宝出生二十四小时以内要接种的,也是最经常性要要接种的疫苗,一个月之后要再次接种,里个月之后还需要接种。

3、脊髓灰质炎疫苗
这种疫苗和其他疫苗的接种方式不同,是通过口服的方式,在宝宝满两个月后,口服一次,三月、四月还需服一次,总共是三次。

此后要隔很长的一段时间,为了加强免疫效果,在十八个月后和四周岁后还需要各口服一次。

4、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是为了防止三种疾病,包括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初次接种是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三个月,以后每隔一个月还需要接种一次,总共是三次,每次是三针,在一周岁到两周岁还需要再接种要一次,起到加强作用。

5、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为了预防小儿疹子疾病,要等到宝宝有八个月大的时候方可接种一针,在一周岁半到两周岁的大的年龄,还需再接种一次。

疫苗是为了预防疾病的作用,不要认为没有疾病发生就无需接种疫苗,等到感染疾病接种就来不及了,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

孩子接种疫苗知识点总结

孩子接种疫苗知识点总结

孩子接种疫苗知识点总结一、什么是疫苗疫苗是一种由微生物所经过减毒、灭活、改良等技术制备的疫苗。

它们是人工制造和培养的微生物类产品,可激起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提高机体对某些传染病的抵抗力。

二、为什么孩子需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免受许多传染病侵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由于孩子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而一些传染病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长期伤害。

及时接种疫苗可以大大减少孩子受到这些疾病侵害的机会。

另外,接种疫苗还有利于实现免疫群体的形成。

如果足够的人口接种了疫苗,就能形成一种免疫屏障,使得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得到有效遏制。

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免疫效应”。

三、接种疫苗的时间表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以及各种疫苗的类型和可接种的时间表来制定接种计划。

一般来说,出生后就需要开始接种一些疫苗,以保护孩子免受一些常见的传染病的侵害。

然后在之后的几年里,孩子会需要不同种类的疫苗,以继续保持他们的免疫力。

四、接种疫苗的种类目前的疫苗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减毒活疫苗:这类疫苗使用经过减毒的活病毒或者细菌,因此能够激发出更强的免疫反应。

例如麻疹疫苗、风疹疫苗等。

2. 灭活疫苗:这类疫苗使用已经被杀死的病原体或者细菌,因此对机体没有风险。

例如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疫苗等。

3. 蛋白次单位疫苗:这类疫苗使用分离的病原体的蛋白或者多糖,能够保护机体远离该种疾病。

例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疫苗种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新的疫苗种类也在不断涌现。

五、接种疫苗的副作用接种疫苗一般情况下是安全的且疫苗接种可能对你产生更大的利益,而不接种疫苗将增加你患病的风险。

在接种疫苗后,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比如发烧、红肿、疼痛、疲倦等。

这些副作用大多是温和且短暂的,通常会在接种数天内自行消失,这是疫苗在机体内引起的免疫应答的信号。

在极少数情况下,接种疫苗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反应,如过敏反应。

宝宝疫苗介绍

宝宝疫苗介绍

宝宝疫苗介绍卡介苗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宝宝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预防严重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减毒活疫苗,安全有效。

宝宝在出生后,就要及时接种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糖丸,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它是白色颗粒状糖丸。

宝宝出生后按计划服用糖丸,可有效地预防小儿麻痹症。

该疫苗是活病毒制品,需冷开水溶解送服。

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是将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及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接种对象是3个月以上宝宝,而且必须连续打三针。

麻疹疫苗麻疹疫苗的全称是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麻疹疾病。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疫苗初免成功,就可获得牢固的持久的免疫力。

乙肝疫苗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还会导致肝癌、肝硬化等疾病的出现,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乙肝疫苗第一针应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及时接种。

乙脑疫苗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

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接种对象为1岁以上的宝宝。

由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流行较广,所有健康宝宝均予以接种。

流脑疫苗流脑疫苗是针对流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所研发出来的疫苗,该疫苗能有效预防流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国内目前应用的是用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制成的疫苗。

白破二联疫苗白破二联疫苗属于加强型疫苗,全称是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白破二联疫苗可以预防白喉和破伤风,是我国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的免费疫苗,接种对象为小学一年级新入学儿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种疫苗是为了预防可能造成死亡或终生疾患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尤其在传染疾病盛行时,按时接种疫苗,可大幅减少感染的机会,保证宝宝的健康。

但是这么多种疫苗,宝宝必须接种哪些,才能达到全方位的保护呢?基础预防计划免疫的常规疫苗卡介苗宝宝出生满24小时,体重2500克以上,便可以接种。

卡介苗是预防新生儿结核菌感染,一般来说预防效果可达85%以上,在新生儿时期尚未感染前,施打效果最佳。

目前在国内使用活性减毒卡介苗来预防结核病,稀释过的卡介苗保存时间仅有5~6小时,因此有许多医院会集中时间来接种卡介苗。

乙型肝炎疫苗分别在宝宝0、1、6个月大时接种。

乙型肝炎疫苗可经由体液及血液传染,长期带原者可能会造成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的疾病,因此必须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若妈妈为高传染性带原病毒者,婴儿出生24小时内,须尽早注射1剂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剂常规乙肝疫苗。

百白破三联疫苗分别在宝宝3、4、5、18个月大时接种。

此疫苗利用破伤风和白喉杆菌所分泌出来的外毒素,经减毒做成类毒素,并与被杀死的百日咳杆菌混合制成。

第1次接种时,宝宝一般不出现全身反应,偶有低热,一两天也就恢复正常了,不影响吃奶。

接种第2针和第3针时,有的宝宝会有较明显的反应,可于接种后当天或第2天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左右,伴有哭闹、睡眠不安、喂奶困难等,但也多在两三天后退热。

脊髓灰质炎疫苗又叫小儿麻痹糖丸,共5剂,分别在宝宝2、3、4、12个月及4岁左右时接种,12个月及4岁时为加强针。

麻痹糖丸不是打针,需要父母来喂,喂时最好把糖丸整个放到孩子嘴里,让糖丸在孩子嘴里慢慢化开,1分钟左右可给孩子喂少量的水。

由于麻痹糖丸使用方便容易推行,预防效果也很好且持久,不但自身会产生抗体,也可由接种后的宝宝粪便排泄后,散布到周围,得到群体免疫的效果。

麻疹疫苗满8个月时须接种麻疹疫苗。

接种麻疹疫苗后可出现全身反应,主要是发热,可于接种后6~12小时出现,一般不超过38℃,不需要特殊处理。

有的孩子接种后6~10日内可出现皮疹,一两天后可自行消退,不需要处理。

乙脑疫苗乙脑疫苗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重点预防对象是6个月到10岁的小儿,小儿满12个月时应注射第1针,1周以后注射第2针,1年以后加强一次,6岁、10岁应各再加强一次。

疫苗注射应在乙脑流行季节前1个月进行,因为每年7月份开始流行乙型脑炎,所以预防接种多在春末夏初季节,即5月份完成。

计划外的疫苗水痘疫苗接种对象为12月龄到12周岁的健康儿童。

用法与用量为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用消毒剂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疫苗毫升/人。

有严重疾病史、过敏史、免疫缺陷病者及孕妇禁用。

一般疾病治疗期、发热者缓用。

副反应及处理:接种本疫苗后一般无反应,在接种后第6~18天内少数人可有短暂一过性的发热或轻微皮疹,一般无需治疗会自行消退,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疫苗(MMR三联疫苗)可同时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三种疾病。

这三种疾病都是冬春季儿童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

凡是12月龄以上未患过相应疾病的健康儿童均可接种此疫苗,该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好。

MMR疫苗是利用组织培养制造出来的活性减毒疫苗,使用皮下注射,对3种疾病的预防效果可达95%以上。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好发于5岁以下幼童,若感染到此病菌,极有可能引发全身各部位的严重疾病。

目前接种方式是建议婴儿在2、4、6个月分别接种3剂疫苗,可以跟百白破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流感疫苗流感疫苗为季节性疫苗,每年秋冬季使用。

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就可以接种。

不过,以3岁为界,3岁以下的婴幼儿需要注射儿童剂量。

第一次注射一针,间隔一个月后再接种第二针,每次注射毫升。

3岁以上的幼儿就可以采用成人剂量,一次注射毫升。

注射疫苗后对流感的保护期为1年。

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不宜注射;具有过敏体质,尤其是对鸡蛋过敏的儿童,一定不要注射;正患感冒或急性病发作的时候不要接种。

流脑疫苗小儿在出生满6个月时就要注射流脑疫苗,一般基础针只注射1次(但在流行地区3个月后要复种一次)。

第2年必须加强一次,才能维持有效的抗体水平。

此疫苗与乙脑疫苗一样是有季节性的,流脑一般在2~4月份为流行高峰期,因此流脑疫苗在这之前1~2个月时注射。

甲型肝炎疫苗凡是对甲肝病毒易感者,年龄在1周岁以上的儿童、成人均应该接种。

儿童初免时间为满1周岁,成人无年龄限制。

在发热、急性传染病、免疫缺陷病及过敏体质的情况下,不宜接种甲肝疫苗。

国产甲肝疫苗适用剂量为每人每次毫升,肌肉注射,可获得4年以上的保护期,接种疫苗3年后,可进行加强免疫。

进口甲肝疫苗,1~18岁每剂毫升,19岁及以上每剂毫升,之后6~12个月进行一次加强免疫,进口疫苗可维持20年左右的免疫效果,但是价格比较昂贵。

轮状病毒疫苗2个月至3岁婴幼儿可接种。

接种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为疫苗内附的吸管吸取疫苗,送入小儿口内并使其咽下;第二种为疫苗被调制成适宜婴幼儿的口味,从冰箱中取出后应放至室温,即可直接口服,也可以掺入5~10毫升牛奶中(牛奶温度不应太高,以适应婴幼儿口感即可喂服),饭前饭后服用均可,应一次服用完,而不要一日分数次服用。

副反应一般比较轻微,个别小儿会发生反射性呕吐,极个别小儿有低烧和暂时性轻微腹泻,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

接种时请向接种医生详细介绍小儿的免疫情况及近期健康状况。

知识链接小病毒·大威胁轮状病毒主要是由粪口传染,其病毒传染力相当强。

其中约50%-60%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感染高峰期为秋冬季。

轮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约2天左右。

儿童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受感染的宝宝先出现呕吐的症状,数个小时之后,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量花样稀水便,有恶臭。

次数多达1天10次左右,症状维持约1~2星期。

若未妥善治疗与照顾,可能会有脱水现象。

若发现宝宝有昏迷嗜睡、小便减少、嘴干无口水,皮肤干燥无汗等,都是脱水现象,应及早就医,不可延误。

目前对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抗菌素无效,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预防的唯一有效手段。

该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疫效果良好。

妈妈现身说法照顾年幼的孩子是个重责大任,不仅要保护他们的安全,更要处处为他们的健康着想。

宝宝出生后,要预防疾病的第一步骤,就是接种疫苗,只不过目前疫苗类型众多,似乎让家长们有点晕头转向,除了按照宝宝手册施打外,邀请3位妈妈分享经验,并请专家提供精辟解说,希望能解答您对小儿疫苗的疑惑。

Case1小档案漂亮妈妈/佩桦妈妈平时除了照顾宝宝,还协助翊希爸爸生意上的工作,对于宝宝的疫苗知识,多来自于医生的建议。

可爱宝宝/翊希08年3月10日出生,是个可爱的小女孩。

预防接种记录日期接种疫苗08年3月11日卡介苗与第1剂乙肝疫苗08年4月10日第2剂乙肝疫苗08年5月10日第1剂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痹糖丸)Mom’s question防疫站的医生说麻痹糖丸要和宝宝吃奶的时间隔开,具体要怎么操作呢?麻痹糖丸和喂奶隔开是为了避免喝奶影响疫苗的功效,有时候,母乳能够杀灭疫苗。

因此,在给宝宝服用麻痹糖丸的时候,不能用奶粉或饮料溶化喂服,更不能用母乳喂服;要在喂奶后1个小时之后服用疫苗,以免宝宝溢奶时把糖丸吐出来;服用疫苗后,4个小时之内不要喂母乳,也不要给宝宝喂很多水。

Mom’s question接种那一天,孩子有点不舒服,该继续给孩子打预防针吗?给孩子接种疫苗时,如果孩子有轻微的腹泻、感冒等,只要不影响孩子正常吃奶,精神不受影响,没有其他疾病时,可以按期接种。

但是如果有下列情况时,要推迟接种:1.发热2.传染病患病期间3.严重腹泻或呕吐4.不明原因的哭闹、精神欠佳、喂奶困难等5.有慢性病史如先天性心脏病,须医生评估后再接种6.严重过敏体质Case2小档案漂亮妈妈/古力妈任职于公关公司,是个很好学的妈妈,勇于提问也努力找答案,育儿知识多来自医师。

可爱宝宝/古力08年2月23日出生,是个帅气的小男孩。

预防接种记录日期接种疫苗08年2月24日卡介苗与第1剂乙肝疫苗08年3月25日第2剂乙肝疫苗08年4月27日第1剂脊髓灰质炎疫苗Mom’s question该不该选择给宝宝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肺炎链球菌常侵犯5岁以下幼儿。

肺炎链球菌常潜伏在人类鼻腔内,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快速复制的肺炎链球菌就可能从呼吸道或血液入侵,轻微的引起中耳炎、鼻窦炎等,严重则会造成肺炎、败血症、脑膜炎,造成生命危险。

最容易发生在5岁以下的幼儿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

目前肺炎链球菌疫苗已经上市,可以保护婴幼儿免于感染肺炎链球菌,导致如脑膜炎、菌血症等的侵入性肺炎链球菌疾病。

其实有许多人身上都带有肺炎链球菌,病菌会潜伏在鼻腔内,而家中若有一人曾经施打过肺炎链球菌疫苗,的确可以降低周围家人的带菌率,当然也就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Mom’s question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疫苗(MMR三联疫苗)必须要给孩子接种吗?在我国,MMR三联疫苗还没有列入计划免疫,但是由于风疹虽然是轻微传染病,但可以导致胎儿畸形,尤其是对女婴来说,接种风疹疫苗可降低其日后怀孕时的风险,所以,意义较重大。

对MMR三联疫苗,家长应该结合婴儿的具体情况,听取当地防疫站和医生的意见后再做决定。

Case3小档案漂亮妈妈/小羽妈任职于科技公司,育儿知识多来自于专业医师以及《妈妈宝宝》杂志。

可爱宝宝/小羽07年12月19日出生,是个可爱的小女孩。

预防接种记录日期接种疫苗07年12月19日卡介苗及第1剂乙肝疫苗08年1月20日第2剂乙肝疫苗08年2月20日脊髓灰质炎疫苗Mom’s question3针乙肝疫苗的成分是不是相同的呢?可以一次买够3针自己保存呢?乙肝疫苗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0、1、6,即第1针0月,第2针是1月(与第1针相隔1个月),第3针是6月(与第1针相隔6个月)。

出了满月的孩子家长不要忘了注射第2针乙肝疫苗,每针乙肝疫苗的成分都是一样的。

有的家长认为一次性买3针,就不会忘记到期给孩子注射。

其实不然,一次性买3针会给储存带来麻烦。

乙肝疫苗必须保存在2~8℃的条件下,一旦温度变化,很容易造成疫苗变质,所以不要自行储存疫苗。

在免疫手册上都会标明下一次预防接种的时间,每个月家长都应该看一下。

Mom’s question每个孩子都必须接种乙肝疫苗吗?每个孩子正常情况下都应该接种乙肝疫苗,但是有以下几种情况的孩子不宜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低体重、早产、剖宫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时不宜接种乙肝疫苗,应等医生进行评估后再接种。

疫苗常识测验翻开宝宝的预防接种手册,满满的接种疫苗表格,不知是否把妈妈们弄得晕头转向,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必备的疫苗常识你们学会了吗?下面,来进行以下疫苗考试吧,检测一下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呢?1.每个宝宝若出生时体重达2500克以上,,就会接种预防针,此预防针可避免宝宝受到结核菌感染引起结核病,请问是什么疫苗?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