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疫苗接种小知识
预防接种科普知识问答

预防接种知识介绍1、为什么要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孩子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者。
虽然婴幼儿出生后 6 个月内从母体内获得一定反抗传染病的抗体,但随着婴儿的生长,这种抗体将逐渐消失,反抗传染病的能力也就逐渐减弱和消失,孩子就容易患各种传染病。
为了提高儿童反抗传染病的能力,就需要有计划地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使孩子自身产生反抗力,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2、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疾病?科学研究表明,当细菌或者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反抗这种细菌或者病毒的物质,叫做抗体。
不同的细菌或者病毒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
病愈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有相应的细菌或者病毒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细菌或者病毒的伤害。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者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者病毒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者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3、为什么要给孩子办理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证是您孩子预防接种记录的有效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均要查验预防接种证。
希望您及时为您的孩子办理并妥善保存预防接种证。
4、儿童打预防针都是免费的吗?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儿童接种一类疫苗全部免费接种,接种时不收取任何接种费用,而二类疫苗的接种是自费、自愿的。
5、什么是一类疫苗?什么是二类疫苗?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 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 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儿童预防接种知识宣传

儿童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嘿,各位家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儿童预防接种这事儿。
这可太重要啦,就像给咱孩子的身体穿上了一层超级铠甲。
我有个邻居,他家有个可爱的小男孩儿,叫豆豆。
这豆豆啊,长得虎头虎脑的,那小脸蛋儿就像个红苹果,一笑还有俩小酒窝,可招人稀罕了。
有一次,我去他们家串门儿。
刚进门,就看见豆豆在客厅里玩玩具呢,那玩得可带劲儿了。
可是没一会儿,小家伙就开始打喷嚏,接着就有点流鼻涕。
他妈妈就着急了,说这孩子最近怎么老是生病呢。
我就跟她说啊,这孩子可能是抵抗力有点差,预防接种可得跟上啊。
咱就先说说,这预防接种到底是个啥。
其实啊,就是把那些对身体有好处的疫苗打到孩子身体里。
这些疫苗就像是一群小卫士,它们会在孩子的身体里“巡逻”,一旦有那些坏病菌来捣乱,它们就会立刻冲上去,把病菌打得落花流水。
就像豆豆,他要是之前按要求打了流感疫苗,说不定这次就不会这么容易打喷嚏流鼻涕了。
你看啊,这疫苗就像是给孩子的身体装了一个警报器,只要有流感病毒这些坏蛋靠近,身体就会马上准备好战斗。
再说说打疫苗的时间。
这可不能马虎,就像火车得按照时刻表运行一样,孩子打疫苗也有它的时间表。
刚出生的时候要打乙肝疫苗和卡介苗,这就像是孩子健康旅程的第一站。
然后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不同的月份有不同的疫苗要打。
家长们可得把这个时间表记好啦,别错过了。
还有啊,打疫苗之前也有不少讲究呢。
孩子得健健康康的,如果有点小感冒啊、发烧啊,就得等好了之后再去打。
打疫苗那天呢,别给孩子吃得太饱,也别让他太累。
打完疫苗之后,也不能马上就走,得在接种的地方观察一会儿,看看孩子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
我陪着豆豆和他妈妈去打疫苗那次,可真是印象深刻。
到了接种的地方,好多小朋友啊,有哭的,有闹的,就像个菜市场似的。
豆豆本来还挺好奇的,东看看西看看。
可等到要打针的时候,他也有点害怕了,小眼睛里开始有泪花了。
他妈妈就抱着他,一直哄他说:“宝贝儿,不怕啊,打完针咱们就更厉害了,病菌就不敢来欺负你啦。
宝宝接种疫苗时间表和注意事项-N次被收藏

宝宝接种疫苗时间表和注意事项 N次被收藏初为父母是人生一大喜事,粑粑麻麻们都是非常激动,但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新生儿的父母需要留心,即便是医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许多病毒在威胁着宝宝的健康。
新生儿由于自身抵抗力较低,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父母应该关注疫苗知识,做好预防措施,将病毒扼杀在摇篮里,下面踢踢踏母婴跨境电商小编带您来了解详情。
什么是计划内计划外疫苗?第一次当爸爸妈妈,做事情都有随大流的心理,比如给宝宝打什么样的疫苗,往往都要参考周围的人。
但每个宝宝的身体条件不一样,父母首先应区分开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根据宝宝自身的体质和家庭的情况来进行选择。
1、计划内疫苗:指的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制剂以及脊髓灰质炎疫苗等2、计划外疫苗:指的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是一类疫苗的有益补充。
这类疫苗能够预防一些宝宝易感而且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例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预防相应感染引起的肺炎、脑膜炎等传染病,肺炎疫苗预防相应感染引起的肺炎、中耳炎等疾病,水痘疫苗预防水痘及其并发症如皮肤感染、肺炎和脑炎,轮状病毒疫苗预防相应感染引起的秋季腹泻等等。
计划外疫苗接种最佳时间1、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疫苗):7个月注射,间隔2-3个月注射一针,第二年加强一针效果最好。
2、水痘疫苗:1岁以上接种。
3、肺炎疫苗:2岁以上接种。
4、流感疫苗:6个月以上的宝宝根据情况一年接种一次。
5、甲肝疫苗:1岁以上接种。
6、轮状病毒疫苗:6个月-3岁的宝宝可以每年口服一次。
计划内疫苗可预防哪些疾病?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的疫苗种类扩大到14种。
接种后,预防的传染病增至15种,包括肺结核、乙型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钩端螺旋体病。
家长必须知道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知识

乙型肝炎一度被誉为“中国第一疾病”。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我国在各方的努力下解决了两亿多人感染乙肝的问题,而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接种乙肝疫苗。
为什么要接种乙肝疫苗及时、完整、规范地接种,是对抗乙肝病毒的最好武器。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把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2002年,国家将乙型肝炎疫苗列入国家儿童免疫规划,对所有新生儿实行免费注射,对大部分孩子来说,乙型肝炎疫苗是“人生的第一针”。
1.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新生儿出生后28天以内,是最需要保护的时期,也是乙肝免疫接种的重点人群。
不管孩子的母亲有没有携带乙肝病毒,都要接种疫苗。
2.为何新生儿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在婴儿出生24小时之内,医护人员会为婴儿注射乙肝疫苗。
有些没有经验的家长会心疼宝宝,觉得宝宝那么小打疫苗会不会有风险。
其实,目前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可以得到充足保障,完全可以给新生儿接种,帮助他们产生足够的抗体来应对乙肝病毒的威胁。
按照国家规定,在孩子出生之后24小时内就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这是因为乙肝病毒对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危害更大,他们一旦感染,转为慢性感染的风险达到90%,一旦变为慢性乙肝患者就几乎不可能治愈了。
所以,乙肝疫苗实际上是要跟病毒赛跑,越早接种,给孩子的保护也就越充分。
3.乙肝疫苗接种的时间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乙肝疫苗一共需要打3针,分别为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龄,6个月龄,简称0、1、6。
如果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接种,那么在随后的接种过程中,只需要对未完成剂次进行补种即可,并且第二剂次和第一剂次之间的间隔时间为28天以上,第三剂次和第二剂次之间的间隔时间为60天以上。
姻宋新(北京市大兴区高米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长必须知道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知识健康域公卫88RRJK婴儿出生后如何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如何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目前国内已有两种HBV疫苗,一种是重组酵母型HBV疫苗,另一种是重组CHO型HBV。
04新生儿疫苗接种

• 接种登记及转卡管理
– 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对乙肝疫苗接种记录实行统一管 理,不设专门的接种证、卡、簿。 – 负责新生儿接生的单位和个人,在完成乙肝疫苗第一针接种后, 要详细填写《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并由 儿童监护人及时报送至其居住地所在的基层接种单位,接生单位 接种后要保留存根以备核查。 – 所在居住地的基层接种单位应及时给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证、卡、 簿,及时将第1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转录,负责第2、3针乙肝 疫苗的接种工作。
安全、反应小、效果好
• 乙肝疫苗是目前唯一被认为是预防癌症的疫苗。 • 乙肝疫苗的研制已有近30年的历史,
– 1985年我国开始使用血源乙肝疫苗, – 1992年研制成功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乙肝疫苗; – 1993年完成了对从美国默克公司引进的(酵母)乙肝疫苗的中间 试制,1995年获准生产。 – 1998年后淘汰了血源乙肝疫苗,
• 接种剂量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为5μg –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为10或20μg。
• 接种禁忌证 患有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及 过敏体质者禁止使用。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5)
• 注意事项
– 接种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将乙肝疫苗与其它疫苗在一个注射器内混 合后接种; – 乙肝疫苗在使用前要充分摇匀,使疫苗液中的氢氧化铝胶体完全 悬浮。如果未能将乙肝疫苗中氢氧化铝胶体完全悬浮均匀,或因 贮藏不当导致氢氧化铝胶体呈块状,其接种效果将明显降低或完 全无效。 – 如乙肝疫苗安瓿破裂、容量不足、变质、有摇不散的凝块、超过 效期,均不得使用。 – 乙肝疫苗不能冻结,冻融后的乙肝疫苗不能使用。 – 接种前,应告诉受种者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 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 禁忌等。
预防接种知识—妈妈课堂

减毒糖丸为免费,口服,活苗,所以接种后约有4/100万的比例会发 生小儿麻痹相关病例;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俗称IPV)--二类疫苗
灭活疫苗为自费,注射,死苗,完全避免发生小儿麻痹相关病例的 风险,适用于所有人群。包括免疫缺陷、牛奶过敏、早产儿等。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妈妈课堂
预防接种知识培训
内容概要
一、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二、宝宝出生后如何办理预防接种证 三、宝宝出生后需要接种的疫苗及其预防的疾病 四、预防接种流程 五、接种疫苗前的准备工作 六、接种疫苗后的注意事项 七、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应对方法 八、常见问题答疑
针对疾病
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 乙型肝炎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疹、风疹 流行性乙型脑炎
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甲型肝炎
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膜炎 A群及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膜炎
白喉、破伤风
免疫程序
出生时 0、1、6月龄 2、3、4月龄,4足岁 3、4、5月龄和18~24月龄
高热
注 如意服:用严脊格髓医遵灰院照质就医炎诊生糖的丸相前关后嘱半咐小,时
内,不要吃热的食物及哺乳等。
对症状处
七、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及应对措施
-
-
应对措施
轻微发热 胃口不好
自动消失
反应强烈 持续时间长
就诊
去医院
宝宝如有不良反应请及时与接种点医生联系
八、常见问题答疑
1、接种了疫苗后仍感染了相关疾 病,是不是疫苗不起作用?
我国一类疫苗介绍
我国卫生部发布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中,将15 种可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百白破是预防什么的百白破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健康小知识】

百白破是预防什么的百白破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文章导读
生过宝宝的家长都知道,新生儿是需要注射百白破疫苗的,可是到底这百白破
疫苗是预防什么疾病的呢?大多数家长对此并不是十分的清楚。
其实百白破疫苗是用来预
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疾病的。
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合一疫苗,它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
伤风类毒素按适量比例配制而成,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的有效措施。
百白破疫苗的接种方法
1、基础免疫,我国现行的免疫程序规定,新生儿出生后3足月就应开始接种百白破疫
苗第一针,连续接种3针,每针间隔时间最短不得少于28天。
2、加强免疫,在1岁半至2周岁时再用百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针,7周岁时用精制白喉疫苗或精制白破二联疫苗加强免疫1针。
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
1、神经炎:多发生于接种后的5~7天或两周左右,甚至更长时间,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麻痹等症状,常出现面神经麻痹,口
角歪斜。
预防接种小常识

预防接种小常识1、为什么要给儿童打预防针?婴儿出生后随着一天天长大,原体内由母体传给的免疫力逐渐减弱。
因此,必须适时地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强儿童预防疾病的能力,维护儿童健康成长。
2、孩子在接种前后要注意什么?(1)接种前可以给孩子洗澡,倮持清洁。
接种疫苗后3天内就不要在洗澡。
接种疫苗后观察30分钟后无异常反应在离开接种点。
(2)服糖丸前、后都要前后半小时勿吃奶或喝太热的水,少数人接种完疫苗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低热。
百白破接种后出现硬结,一般不需特殊处理自行消退。
如出现硬结可采用局部热敷的方法,接种卡介苗后3--4周接种处会出现红肿、小脓包即破裂流出分泌物随后结夹自行脱落后,可留一块小疤痕,这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
(3)预防接种后大约需要3--4周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在预防某些有明显季节性的传染病,最好在该病流行季节前一个多月前完成预防接种以有效地防止发病。
3、哪些儿童不宜进行预防接种?不是所有的儿童都打疫苗,有免疫缺陷或进行免疫抑剂治疗的不能接种活疫苗,处于急性传染病期不宜接种,有慢性心脏病、肾病的孩子也不宜打预防针,腹泻婴幼儿不宜服糖丸,接种百白破后出现严重的接种反应、发热虚脱、抽搐、体温超40℃下次不再接种百白破,一般感冒中也可暂缓接种。
水阳中心卫生院1、目前我国有哪些一类疫苗?能预防哪些疾病?疫苗种预防传染病种乙肝疫乙型病毒性肝卡介结核脊髓灰质脊灰疫4百白破疫4白喉、百日咳白破疫苗岁破伤麻疹、风麻风疫麻腮风疫麻疹、腮腺炎、风1乙脑疫乙型脑19群流脑疫流行性脑脊髓膜群流脑疫A+11甲型肝1甲肝疫以上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以下为重点人群接种疫12出血热疫苗13 流行性出血热14炭疽炭疽疫苗 1315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疫苗 14、目前常用的二类疫苗有哪些,可以预防哪些传染病?2刚请教了唐科长,疫苗的报损记录省里没有统一模板,各地自己印制,可以参照客户端里的报损单,疫苗整支报废的,需要将外包装包好,填写完整的报废单、备注报废原因,单位领导签字盖章后统一送到县级cd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疫苗接种小知识
新生儿疫苗接种小知识
简介
医生为你注射疫苗,预防疾病,叫做疫苗接种或防疫注射。
疫苗含有无害的死病菌或者是由无害的死病菌中提炼的物质,能使身体产生天然的防御能力对抗病菌。
注射后,身体仿佛受到病菌入侵一样,开始产生杀死病菌的抗体;身体又会制造有保护性的白血球,能够抵抗某类传染病。
日后如果真的遇上同类病菌,身体便能立刻消灭病菌,你就不会生病了。
疫苗接种目的
疫苗接种的主要目的是使身体能够制造自然的生物物质,用以提升生物体的对病原的辨认和防御功能,有时类似的病原体可以引起针对同一类病原的免疫反应,因此一个疫苗主要是针对一个疾病,或相似度极高的病原体,例如以牛痘预防天花即为佳例。
但20世纪末开始,免疫学家发现疫苗也有治疗的可能性,并发展出相关的研究理论和实际用途。
宝宝出生后最先接种的疫苗是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一、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的'接种,可以增强人体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预防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
当患有开放性肺结核的病人咳嗽和打喷嚏时,可以将结核杆菌散布到空气中,如果被没有抵抗力的人吸入体内,就会造成感染,并可能发展为肺结核。
有时病菌还随着血液循环传到骨骼、肝脏、大脑、肾脏等部位,造成这些器官产生结核病。
目前我国采用活性减毒疫苗为新生儿接种。
接种后的孩子对初期症状的预防效果达80%-85%,可以维持10年左右的免疫力。
接种时间: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接种部位:左上臂三角肌中央;接种方式:皮内注射。
禁忌:当新生儿患有高烧、严重急性症状及免疫不全、出生时伴有严重先天性疾病、低体重、严重湿疹、可疑的结核病时,不应接种
疫苗。
接种反应及注意事项:
1、接种后10-14天在接种部位有红色小结节,小结节会逐渐变大,伴有痛痒感,4-6周变成脓包或溃烂,不要挤压和包扎。
2、溃疡经2-3月会自动愈合,有时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3、如果接种部位发生严重感染,请医生检查和处理。
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还是造成肝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如果怀孕时母亲患有高传染性乙型肝炎病,那么孩子出生后的患病可能性达到90%,所以有必要让下一代接种乙肝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我国采用安全的第二代基因工程疫苗,出生24小时后,为每一个新生儿常规接种。
接种时间: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第一针,满月后第二针,满6个月时第三针。
接种部位在大腿前外侧。
接种方式为肌肉注射。
禁忌:如果新生儿是先天畸形及严重内脏机能障碍者,出现窒息、呼吸困难、严重黄疸、昏迷等严重病情时,不可接种。
早产儿在出生一个月后方可注射。
接种反应及注意事项:接种后局部发生肿块、疼痛;少数伴有轻度发烧、不安、食欲减退,大都在2-3天内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