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与命题高考难题汇总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一、集合问题1. 已知集合A={x|x^25x+6=0},求集合A的元素。
解答思路:我们需要解方程x^25x+6=0,找出满足条件的x的值。
然后,将这些值组成集合A。
2. 已知集合A={x|x^25x+6=0},集合B={x|x^24x+3=0},求集合A∩B。
解答思路:我们需要解方程x^25x+6=0和x^24x+3=0,找出满足条件的x的值。
然后,找出同时属于集合A和集合B的元素,即求出集合A∩B。
3. 已知集合A={x|x^25x+6=0},集合B={x|x^24x+3=0},求集合A∪B。
解答思路:我们需要解方程x^25x+6=0和x^24x+3=0,找出满足条件的x的值。
然后,找出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即求出集合A∪B。
二、函数问题1. 已知函数f(x)=x^25x+6,求函数f(x)的零点。
解答思路:函数的零点即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也就是使函数值为0的x的值。
因此,我们需要解方程x^25x+6=0,找出满足条件的x的值,这些值即为函数f(x)的零点。
2. 已知函数f(x)=x^25x+6,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解答思路:函数的单调性是指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否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
我们可以通过求函数的一阶导数f'(x),然后判断f'(x)的符号来确定函数的单调性。
当f'(x)>0时,函数单调递增;当f'(x)<0时,函数单调递减。
3. 已知函数f(x)=x^25x+6,求函数f(x)的极值。
解答思路:函数的极值是指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我们可以通过求函数的一阶导数f'(x)和二阶导数f''(x),然后判断f'(x)和f''(x)的符号来确定函数的极值。
当f'(x)=0且f''(x)>0时,函数在该点取得极小值;当f'(x)=0且f''(x)<0时,函数在该点取得极大值。
【高中数学】《集合》高考常考题型(后附解析)

《集合》常考题型题型一.通过集合的关系求参数范围1.已知集合2{|320}A x x x =−+=,22{|2(1)(5)0}B x x a x a =−++−=,A B A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2.已知全集U R =,集合{|25}A x x =−,{|121}B x a x a =+−,且U A B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集合2{|10}A x R x ax =∈++=和{1B =,2},且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题型二.子集个数问题4.用d (A )表示集合A 中的元素个数,若集合22{|()(1)0}A x x ax x ax =−−+=,{0B =,1},且|d (A )d−(B )|1=.设实数a 的所有可能取值构成集合M ,则()(d M = )A .3B .2C .1D .4 题型三.集合与元素的关系5.设A 是非空数集,0A ∉,1A ∉,且满足条件:若a A ∈,则11A a∈−. 证明:(1)若2A ∈,则A 中必还有另外两个元素;(2)集合A 不可能是单元素集;(3)集合A 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元素.参考答案1.已知集合2{|320}A x x x =−+=,22{|2(1)(5)0}B x x a x a =−++−=,A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由2320x x −+=解得1x =,2.{1A ∴=,2}.A B A =,B A ∴⊆. 1B ︒=∅,△8240a =+<,解得3a <−.2︒若{1}B =或{2},则△0=,解得3a =−,此时{2}B =−,不符合题意.3︒若{1B =,2},∴2122(1)125a a +=+⎧⎨⨯=−⎩,此方程组无解. 综上:3a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3)−∞−.2.已知全集U R =,集合{|25}A x x =−,{|121}B x a x a =+−,且U 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21}B x a x a =+−,且U A B ⊆,B ∴=∅,或211a a −>+,解得2a >, ①{|1U B x x a =<+,或21}x a >−,∴251a a ⎧⎨<+⎩或2212a a ⎧⎨−<−⎩, 解得4a >或a ∈∅.此时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4a >.②当B =∅,U B R =,满足U A B ⊆,121a a ∴+>−,解得2a <.综上可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4a >或2a <.3.已知集合2{|10}A x R x ax =∈++=和{1B =,2},且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2). 【解答】解:因为A B ⊆,所以A =∅或{1}A =,{2}A =或{1A =,2}. 若A =∅,则△240a =−<,解得22a −<<.若{1}A =应有△240a =−=且110a ++=,解得2a =−.若{2}A =时,应有△240a =−=且4210a ++=,此时无解. 若{1A =,2},则1,2是方程210x ax ++=的两个根,所以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121⨯=,显然不成立.综上满足条件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2a −<.故答案为:[2−,2).4.用d (A )表示集合A 中的元素个数,若集合22{|()(1)0}A x x ax x ax =−−+=,{0B =,1},且|d (A )d−(B )|1=.设实数a 的所有可能取值构成集合M ,则()(d M = )A .3B .2C .1D .4【解答】解:由题意,d (B )2=,|d (A )d −(B )|1=,d ∴(A )1=或3, 方程22()(1)0x ax x ax −−+=可化为20x ax −=或210x ax −+=, 即0x =或x a =或210x ax −+=,①若d (A )1=,则方程22()(1)0x ax x ax −−+=有且只有一个解,故0a =,此时方程22(1)0x x +=有且只有一个解;②若d (A )3=,则方程22()(1)0x ax x ax −−+=有三个不同的解,则2040a a ≠⎧⎨−=⎩,解得,2a =±, 经检验,2a =±时,方程22()(1)0x ax x ax −−+=有三个不同的解,综上所述,{0M =,2−,2},故()3d M =, 故选:A .5.设A 是非空数集,0A ∉,1A ∉,且满足条件:若a A ∈,则11A a ∈−. 证明:(1)若2A ∈,则A 中必还有另外两个元素;(2)集合A 不可能是单元素集;(3)集合A 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元素.【解答】解:(1)若2A ∈,则1112A =−∈−,于是()11112A =∈−−, 故集合A 中还含有1−,12两个元素. (2)若A 为单元素集,则11a a =−,即210a a −+=,此方程无实数解,∴11a a≠−, ∴a 与11a−都为集合A 的元素,则A 不可能是单元素集. (3)由A 是非空集合知存在1111111a a A A A a a a−∈⇒∈⇒=∈−−−−. 现只需证明a 、11a −、1a a−−三个数互不相等. ①若21101a a a a =⇒−+=−,方程无解,∴11a a≠−; ②若2110a a a a a −=⇒−+=−,方程无解;∴1a a a−≠−; ③若211101a a a a a −=⇒−+=−−,方程无解,∴111a a a −≠−−, 故集合A 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元素.。
考向01 集合(重点)-备战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考向01 集合【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1. 若集合{4},{31}M x N x x =<=≥∣,则M N = ( )A. {}02x x ≤< B. 123xx ⎧⎫≤<⎨⎬⎩⎭C. {}316x x ≤< D. 1163xx ⎧⎫≤<⎨⎬⎩⎭【答案】D【解析】1{16},{}3M xx N x x =≤<=≥∣0∣,故1163M N x x ⎧⎫=≤<⎨⎬⎩⎭,故选:D 【2022年全国甲卷】2. 设全集{2,1,0,1,2,3}U =--,集合{}2{1,2},430A B xx x =-=-+=∣,则()U A B ⋃=ð( )A. {1,3}B. {0,3}C. {2,1}-D. {2,0}-【答案】D【解析】由题意,{}{}2=4301,3B x x x -+==,所以{}1,1,2,3A B ⋃=-,所以(){}U 2,0A B ⋃=-ð.故选:D.【2022年全国乙卷】3. 设全集{1,2,3,4,5}U =,集合M 满足{1,3}U M =ð,则( )A. 2M ∈ B. 3M∈ C. 4M∉ D. 5M∉【答案】A【解析】由题知{2,4,5}M =,对比选项知,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2022年北京卷】4. 已知全集{33}U x x =-<<,集合{21}A x x =-<≤,则U A =ð( )A. (2,1]- B. (3,2)[1,3)-- C. [2,1)- D.(3,2](1,3)-- 【答案】D【解析】由补集定义可知:{|32U A x x =-<≤-ð或13}x <<,即(3,2](1,3)U A =-- ð,故选:D .易错题【01】对集合中元素的类型理解不到位集合问题是高考必考问题,一般作为容易题出现,求解集合问题的关键是理解集合中元素的类型,特别是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首先要搞清楚集合中代表元素的含义,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明白集合的类型,是连续数集、离散数集、点集或其他类型的集合.易错题【02】忽略集合中元素互异性利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或两集合之间的关系求参数的值,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常常容易忽略,求解问题时要特别注意,求出以后一定要代入检验,看看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易错题【03】忽略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在涉及集合关系,如根据,A B ⊆求参数的值或范围要注意A 是否可以为∅,根据A B =∅ 求参数的值或范围必须优先考虑空集的情况,否则会造成漏解.易错题【04】忽视集合转化的等价性把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转化为用列举法表述的集合或化简集合容易忽略等价性,如去分母忽略分母不为零,解含有对数式的不等式要保证对数式有意义,要注意集合中的限制条件等.1.已知集合{2,1,0,1,2}A =--,(){|ln 1}B x y x ==+,则A B =( )A .{1,0}- B .{0,1} C .{1,0,1}- D .{0,1,2}【答案】D【解析】{|1}B x x =>-,A B ={0,1,2}.注意注意代表元素的字母是x 还是y.2.已知集合22{(,)|1}A x y x y =+=,{(,)|}B x y y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3 B .2 C .1 D .0【答案】B【解析】圆221x y +=与y x =有两个交点,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2,注意集合中元素的特征,这两个集合是点集。
高考文科数学集合专题讲解与高考真题精选(含答案)

集合、简易逻辑(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 ,其中x为集合的代表元素.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A B(1)A A子集B (或A)A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2) A(3)若A B且B C ,则A C(4)若A B且B A,则A BA(B)B A或真子集A B(或B A ) A B,且 B 中至少有一元素不属于 AA(1) A(为非空子集)(2)若A B且B C ,则A CB A集合相等A BA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B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 A(1)A B(2)B AA(B)n(7)已知集合A有n(n 1) 个元素,则它有2个子集,它有2n 1个真子集,它有2n 1个非空子集,它有2n 2非空真子集.集合的基本运算1. 集合运算:交、并、补.交:A I B { x | x A,且x B}并:A U B{ x | x A或x B}补:C 且A { x U , x A} U2. 主要性质和运算律(1)包含关系:A A, A,A U , C A U ,UA B,BC A C; A I B A, A I B B; A U B A, A U B B.(2)等价关系: A B A I B A A U B B C U A U B U(3)集合的运算律:交换律: A B B A; A B B A.结合律: ( A B) C A (B C); (A B) C A (B C)分配律:. A (B C) (A B) ( A C); A (B C) ( A B) (A C)0-1 律:I A , U A A,U I A A,U U A U等幂律: A A A, A A A.求补律:A∩C U A=φ A ∪C U A=U C U U=φC Uφ=U反演律:C U(A∩B)= (C U A)∪( C U B) C U(A∪B)= (C U A)∩( C U B)简易逻辑1、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高三复习数学11_集合与命题(有答案)

1.1 集合与命题一、解答题。
1. 集合与元素(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________或________关系,用符号________或________表示.(3)集合的表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集合间的关系(1)子集:对任意的x∈A,都有x∈B,则A________B(或________).(2)真子集:若A⊆B,且A≠B,则A________B(或B________A).(3)空集: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A,⌀________B (B≠⌀).(4)若A含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________个,A的非空子集有________个,非空真子集有________个.(5)集合相等:若A⊆B,且B⊆A,则________.3. 集合的运算4. 命题的概念在数学中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________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________的语句叫真命题,________的语句叫假命题.(常见结构:若p,则q)5.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命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逻辑联结词.含逻辑联接词的命题称为复合命题.(2)简单复合命题的真值表:记忆口诀:“p∧q命题”________;“p∨q命题”有真为真;“¬p命题”________.6. 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7. 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________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________关系.8. (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已知集合A={x|y=√x2−2x},B={y|y=x2+1},则A∩B=()A.[1,+∞)B.[2,+∞)C.(−∞,0]∪[2,+∞)D.[0,+∞)9. 已知集合A={x|−1<x<2},B={y|y=x+a,x∈A},C={z|z=x2,x∈A},若B⊆C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10. 已知p: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数根;q:不等式4x2+4(m−2)x+1>0的解集为R.若“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11. 命题p:函数y=3x−3−x是R上的增函数.命题q:函数y=3x+3−x是R上的减函数.则在命题p∨q,p∧q,(¬p)∧q,p∧(¬q)中,真命题个数是________.12. (2019·济南一中模拟)原命题:“a,b为两个实数,若a+b≥2,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逆命题为:a,b为两个实数,若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则a+b≥2,为假命题B.否命题为:a,b为两个实数,若a+b<2,则a,b都小于1,为假命题C.逆否命题为:a,b为两个实数,若a,b都小于1,则a+b<2,为真命题D.a,b为两个实数,“a+b≥2”是“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13. 设A={x|x2+px+q=0}≠⌀,M={1,3,5,7,9},N={1,4,7,10}.若A∩M=⌀,A∩N=A,求p、q的值.14. 小结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5. 已知集合A={1,2,3,4},B={y|y=3x−2,x∈A},则A∩B=()A.{1}B.{4}C.{1,3}D.{1,4}16. 设集合A={x∈N|14≤2x≤16},B={x|y=ln(x2−3x)},则A∩B中元素的个数是()A.1B.2C.3D.417. 命题“若x,y都是偶数,则x+y也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A.若x+y是偶数,则x与y不都是偶数B.若x+y是偶数,则x与y都不是偶数C.若x+y不是偶数,则x与y不都是偶数D.若x+y不是偶数,则x与y都不是偶数18. 已知集合A={1,3,√m},B={1,m},A∪B=A,则m=()A.0或√3B.0或3C.1或√3D.1或319. 已知c>0且c≠1,设P:函数y=c x在R上单调递减;Q:不等式x+|x−2c|>1的解集为R,若“P或Q”是真命题,“P且Q”是假命题,则c的取值范围是()A.(12,+∞) B.(1,+∞) C.(0,12] D.(0,12]∪(1,+∞)20. 已知命题“若函数f (x )=e x −mx 在(0,+∞)上是增函数,则m ≤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否命题“若函数f (x )=e x −mx 在(0,+∞)上是减函数,则m >1”是真命题B.逆命题“若m ≤1,则函数f (x )=e x −mx 在(0,+∞)上是增函数”是假命题C.逆否命题“若m >1,则函数f (x )=e x −mx 在(0,+∞)上是减函数”是真命题D.逆否命题“若m >1,则函数f (x )=e x −mx 在(0,+∞)上不是增函数”是真命题21. 下列命题:①“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②“若ab =0,则a =0”的否命题;③“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均为60∘”的逆否命题.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把所有真命题的序号填在横线上)22. 已知M ={(x,y)|y−3x−2=a +1},N ={(x,y)|(a 2−1)x +(a −1)y =15},若M ∩N =⌀,则a 的值为________.23. 非空数集A 如果满足:①0∉A ;②若对∀x ∈A ,有1x ∈A ,则称A 是“互倒集”.给出以下数集:①{x ∈R |x 2+ax +1=0};②{x|x 2−4x +1<0};③{y|y =ln x x ,x ∈[1e ,1)∪(1,e]};④{y|y ={2x +25,x ∈[0,1)x +1x,x ∈[1,2]}. 其中“互倒集”的个数是________.24. 已知集合A ={x|x 2−2x −3≤0},B ={x|x 2−2mx +m 2−4≤0,x ∈R ,m ∈R } 若A ∩B =[0,3],求实数m 的值;若A ⊆∁R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5. 已知集合A ={y|y 2−(a 2+a +1)y +a (a 2+1)>0},B ={y|y =12x 2−x +52,0≤x ≤3}.若A ∩B =⌀,求a 的取值范围;当a 取使不等式x 2+1≥ax 恒成立的a 的最小值时,求(∁R A)∩B .26. 已知全集U=R,非空集合A={x|x−2x−(3a+1)<0},B={x|x−a2−2x−a<0}.当a=12时,求(∁U B)∩A;命题p:x∈A,命题q:x∈B,若q是p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1 集合与命题一、解答题。
高考专题复习---集合与命题的题型与方法(精华版)

2015届高三数学题型与方法专题一:集合与命题班级: 姓名:一、集合的概念与运算1.设集合{}1,2,3,4,5,6,A ={}4,5,6,7,B=则满足S A ⊆且φ≠B S 的集合S 的个数是( B )(A )57 (B )56 (C )49 (D )82.对于复数a,b,c,d ,若集合S={a,b,c,d }具有性质“对任意x,y ∈S ,有xy ∈S ”,则当时,b+c+d 等于 ( B )A. 1B. -1C. 0D. i3.设集合{}23S x x =->,{}8T x a x a =<<+,S T =R ,则a 的取值范围是31a -<<-;4、设A 是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 A ∈,如果1k A -∉且1k A +∉,那么k 是A 的一个“孤立元”,给定{1,2,3,4,5,6,7,8,}S =,由S 的3个元素构成的所有集合中,不含“孤立元”的集合共有 6 个.二、命题5.命题“若函数()log (0,1)a f x x a a =>≠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则log 20a <”的逆否命题是若,02log ≥a _则函数()log (0,1)a f x x a a =>≠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6.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A ,若12,x x A ∈且12()()f x f x =时总有12x x =,则称()f x 为单函数.例如,函数()f x =2x +1(x ∈R )是单函数.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___②③④__;①函数2()f x x =(x ∈R )是单函数;②指数函数()2x f x =(x ∈R )是单函数;③若()f x 为单函数,12,x x A ∈且12x x ≠,则12()()f x f x ≠;④在定义域上具有单调性的函数一定是单函数.三、充要条件7.“1a =”是“对任意的正数x ,21a x x+≥”的 ( A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函数()()f x x ∈R 存在反函数”是“函数()f x 在R 上为增函数”的 ( B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设0<x <2π,则“x sin 2x <1”是“x sinx <1”的 ( B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0.设{}n a 是首项大于零的等比数列,则“12a a <”是“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的 ( C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1.对于函数(),y f x x R =∈,“|()|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是“y =()f x 是奇函数”的 ( B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四、综合训练12.在整数集Z 中,被5除所得余数为k 的所有整数组成一个“类”,记为[k],即[k]={5n +k|n ∈Z},k =0,1,2,3,4。
高中数学集合难题

高中数学集合难题集合在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数学中的一个基础部分,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数学中的集合难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集合概念。
问题1:设集合A={1,2,3,4,5,6,7,8,9},集合B={5,6,7,8,9,10,11,12,13},求A∪B和A∩B。
解析:A∪B表示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即包含了A和B中所有的元素,不重复计算。
而A∩B表示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即A和B中共有的元素。
对于本题,集合A中的元素为{1,2,3,4,5,6,7,8,9},集合B中的元素为{5,6,7,8,9,10,11,12,13}。
所以A∪B的结果为{1,2,3,4,5,6,7,8,9,10,11,12,13},A∩B的结果为{5,6,7,8,9}。
问题2:设集合A={x | -3 ≤ x ≤ 3, x∈Z},集合B={x | -1 ≤ x ≤ 4, x∈Z},求A∪B和A∩B。
解析:题目中的集合A和集合B都是由条件表达式定义的集合。
集合A表示满足-3 ≤ x ≤ 3的整数集合,集合B表示满足-1 ≤x ≤ 4的整数集合。
要求A∪B,即找出满足条件-3 ≤ x ≤ 3或-1 ≤ x ≤ 4的整数集合。
可以将两个条件合并为-3 ≤ x ≤ 4,所以A∪B的结果为{-3,-2,-1,0,1,2,3,4}。
要求A∩B,即找出同时满足条件-3 ≤ x ≤ 3和-1 ≤ x ≤ 4的整数集合。
可以将两个条件合并为-1 ≤ x ≤ 3,所以A∩B的结果为{-1,0,1,2,3}。
问题3:集合A={a, b, c, d, e, f, g, h, i, j},集合B={c, d, e, f, g},集合C={f, g, h, i, j},求(A∩B)∪C。
解析:首先求A∩B,即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
集合A中的元素为{a, b, c, d, e, f, g, h, i, j},集合B中的元素为{c, d, e, f, g}。
高考考点总结之集合问题

(以下所选试题均来自新高考Ⅰ卷地区 2020 年 1-6 月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D. 0,1
【答案】A
【解析】因为 A x x2 2x 0 x 0 x 2 , B x 1 x 2 ,所以 A B x 1 x 2 1, 2 .
0}, B {y | y | x |, x A}, C {m Z || m | 3} ,i 为虚数单位,则 ðCB 为( )
A. {2, 1,1, 2}
B. {2, 1,1}
C.{1,1}
D.{2, 2}
【答案】A
【解析】由 A {x R∣z x 2i 的实部为 0},则 A 0 , B {y | y | x |, x A} 0 ,
A.x 1 x 2
B.{x | x 1或 x 2}
C.{x | x 1 或 x 2}
D.x | 1 x 2
【答案】B
【解析】由 x 12 x 0 ,解得 1 x 2 ,∴ A {x | 1 x 2} ,
∴ ðR A {x | x 1 或 x 2} ,故选 B. 13.(2021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下学期四模)设集合 A {x | x 2n 1,n Z}, B {x | x 4n 1,n Z},
即 C 中元素的个数为 4.故选 B.
17.(2021 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 5 月四模)已知集合 A {1,2,3}, B {1,0,1,2} ,若 M A 且 M B ,
则 M 的个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