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合集下载

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计划5篇

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计划5篇

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计划5篇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使之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我校以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宣传与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紧紧围绕有关语言文字工作要点,结合我校实际,加强宣传力度,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开展多样活动,以创建语言文字示范校为努力方向,使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上一个台阶。

二、主要工作:(一)学校工作。

在学校工作中,继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争创示范校为契机,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组织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效果。

1、定期召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2、在学科教学和学校一切集体活动中,师生都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谈必须使用普通话。

3、学校校牌及其它标牌、宣传栏、黑板报等要严格遵循文字的规范,不使用不规范汉字。

4、加强校园网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力度。

开辟校园语言文字工作专栏,加强内容的建设和创新,实现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指导和应用研究的网络化,使其成为向师生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平台。

5、加强教师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培训,特别是落实二级乙等教师的强化训练措施,耐心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水平,争取在规定期限内达标,从而为争创语言文字示范校奠定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性和运用能力,打造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教育氛围,准备开展以下活动。

教师活动:1、要求每位教师只要进到校园,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跟学生交谈还是教师之间的谈话,必须使用普通话,并把是否使用普通话做为评优课和年终考核的标准之一。

2021年推普周活动方案15篇可修改全文

2021年推普周活动方案15篇可修改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Actually it is just in an idea when feel oneself can achieve and cannot achiev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2021年推普周活动方案15篇推普周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以营造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语言生活为目标,全面、深入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积极引导全校师生树立科学的语言观,扎实提高师生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意识与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活动时间20__年9月12日——9月20日三、活动主题[ ]“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四、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推普周活动,进一步浓厚校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养成“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校园用语用字良好习惯,巩固我校“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成果”,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作出贡献。

五、活动内容及安排(一)布置校园环境,营造宣传氛围[ ]1、悬挂宣传横幅“构建和谐语言环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2、教室外墙壁上张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宣传推普的意义和作用等。

3、各班黑板报设立推普角、学习园地,利用班级黑板报宣传本届推普周活动的主题和有关推普知识,大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4、校园增添语言文字栏,收集推普周宣传的内容、报道或相关资料。

5、各个班级以推普周宣传口号为主,在每周三的晨读时间中让学生进行中华美文经典诵读活动,了解祖国博大的文化。

6、9月13日日举行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内容须以“推普”为主题,向全校师生宣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重要性,布置学校推普周的活动,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参与。

7、召开推普领导小组会议,学习上级文件,进一步明确“推普周”活动时间、意义,明确学校本次推普周开展的活动及各自的职责任务。

推普周活动方案2____年9月15日至21日,是第____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关于推普周工作计划(通用6篇)

关于推普周工作计划(通用6篇)

关于推普周工作计划(通用6篇)关于推普周篇1一、指导思想继续以XX区“第十一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指导,以迎接世博会为契机,通过组织集中性的语言文字宣传周活动,营造校园内和谐的语言环境,增强学生语言规范意识、法制意识和普通话的推广意识,使师生能认识到营造规范的语言环境是创建阳光校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活动时间20xx年3月16日至20日三、实施策略由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小组筹划,由政教处、大队部、年级部(年级组)、信息中心协作,以活动项目为载体,以纳入优秀班级评比为推进手段,以班级为主要实施单位,全员参与,全面开展。

四、主要工作项目1、出一期以“迎世博”与“文明语言”相结合的班级;2、开展一次以“迎世博,文明用语”为主题的升旗仪式;3、校领导在推普周周一升旗仪式上做推普动员讲话;4、举行一次自制推普小报比赛(三年级、六年级);5、开展一次面向社会的啄木鸟行动,检查学校周边地区社会用字情况,做好记录备案;6、写好推普周一周活动计划与总结。

关于推普周工作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继续以XX区“第xx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方案为指导,以迎接世博会为契机,通过组织集中性的语言文字宣传周活动,营造校园内和谐的语言环境,增强学生语言规范意识、法制意识和普通话的推广意识,使师生能认识到营造规范的语言环境是创建阳光校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活动时间20xx年3月16日至20日三、实施策略由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小组筹划,由政教处、大队部、年级部(年级组)、信息中心协作,以活动项目为载体,以纳入优秀班级评比为推进手段,以班级为主要实施单位,全员参与,全面开展。

四、主要工作项目1、出一期以“迎世博”与“文明语言”相结合的班级黑板报;2、开展一次以“迎世博,文明用语”为主题的升旗仪式;3、校领导在推普周周一升旗仪式上做推普动员讲话;4、举行一次自制推普小报比赛(三年级、六年级);5、开展一次面向社会的啄木鸟行动,检查学校周边地区社会用字情况,做好记录备案;6、写好推普周一周活动计划与总结。

历届全国推普周时间及主题

历届全国推普周时间及主题

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历届全国推普周时间及主题如下:1.第一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1998年9月13日至19日主题为“大力宣传,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2.第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1999年9月12日至18日主题为“推广普通话迈向新世纪”。

3.第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时间为2000年9月10日至16日主题为“推广普通话迈向新世纪”。

4.第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时间为2001年9月9日至15日主题为“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5.第五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2002年9月15日至21日主题为“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6.第六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2003年9月14日至20日主题为“大力推广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7.第七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2004年9月12日至18日主题为“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8.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2005年9月11日至17日主题为“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9.第九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2006年9月10日至16日主题是“普通话——五十年推广,新世纪普及”。

10.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2007年9月9日至15日主题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11.第十一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2008年9月14日至20日主题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

12.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2009年9月13日至19日主题是“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

13.第十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2010年9月12日至18日主题是“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14.第十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2011年9月11日至17日主题是“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推广普通话演讲稿(集合15篇)

推广普通话演讲稿(集合15篇)

推广普通话演讲稿(集合15篇)推广普通话演讲稿1敬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简练的语言,是世界上最丰富,最美丽的语言,这样有魅力的语言,怎样表现出来呢?那就是要说好普通话。

普通话是人们日常交流中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使用普通话不但可以显示个人的修养也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讲好普通话,能提高综合素质,陶冶爱国情操。

可是在我们校园里面大家对普通话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普通话,需要文明用语。

这段期间,我们学校大力宣传、号召同学们和老师说好普通话,同学们也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做普通话推广和宣传的工作。

普通话是校园的语言,也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这就要求全校师生把普通话作为教学用语和校园用语,不但在课堂学习、在校园交流要讲普通话,写规范化文字。

还要求大家在家庭、社会上也要推广普通话,做推广普通话的积极分子。

"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普通话是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沟通--从普通话开始"、"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这些将成为我们学校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口号。

有这样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我想大家肯定会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同学们,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有不怕困难,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将来走向各地,大展宏图,大有作为,从现在起,我们都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做一个文明的好学生。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推广普通话演讲稿2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很荣幸能代表全体同学站在这里演讲。

我演讲的主题是《推广普通话,圆梦你我他》。

歌是美的,因为歌里有动听的音符;画是美的,因为画里有鲜艳的色彩;普通话更是美的,因为它陶冶了我的情操,使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

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沟通与交流的需要。

普通话宣传周知识问答

普通话宣传周知识问答

普通话宣传周知识问答第一篇:普通话宣传周知识问答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知识问答1.“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何时设立的?1997年1月6日,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议决定,从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举办一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2.今年“推普周”的时间和宣传主题是什么?今年9月10日至16日,是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今年推普周的宣传主题是: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

3.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其具体含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既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在汉族各方言区普遍通用;又是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在其他民族地区也普遍通用。

4.为什么要大力推广普通话?民族共同语的普及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普通话不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我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力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各方言区之间的语言障碍,促进社会交往,维护民族团结,对提升国民语言能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文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什么?当前,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6.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思路是: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

7.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灭各地的方言吗?方言是受地域限制的“一方之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

推广普通话的目的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求人们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会说普通话。

在非正式场合,人们完全可以使用方言。

8.我国现行的语言文字法叫什么?什么时候颁布实施的?我国现行的语言文字法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该法是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

幼儿园推普周活动总结

幼儿园推普周活动总结

幼儿园推普周活动总结幼儿园推普周活动总结合集七篇幼儿园推普周活动总结篇1为了贯彻落实第十六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幼儿说好普通话的能力,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作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确保推普工作顺利进行。

为了推普工作落到实处,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与各教研组长构成推普周工作领导小组,并于9月8日专门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推普工作。

并建立层层负责制。

班级三位老师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制,以确保此项工作正常进行,并落实了检查评比的有关细则。

二、督促检查、确保推普工作落到实处。

9月11—9月17日,领导小组对全园小、中、大各年段进行了一次综合检查,通过看、听、查、问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检查。

经过认真的检查,各年段均能按要求及时制定活动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并突出本年段特色,取得一定成绩。

三、创设良好的推普氛围为了创设良好的推普氛围,使孩子和教师有一个切实的认识,我们在幼儿园的各处张贴了关于宣传语言文字普及工作及迎接第十六个全国推普周的专用标语,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宣传口号,如“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等。

这样就让每一个孩子及家长一进幼儿园大门就能进入一个浓烈的宣传氛围。

四、开展多种活动,强化宣传力度。

通过检查,我园在开展推普工作上采用了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采的活动,真正使推普工作深入了人心。

教师组:1、组织教师进行《我的中国梦》经典诵读竞赛。

2、由各教研组组长组织开展教师备课、批改评语用字规范化自查活动。

3、继续做好我园教职员工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取得更高的普通话等级证书。

4、加强校园使用普通话的力度,课堂教学、校园交际语言必须使用普通话。

小班组:1、充分利用一日生活各环节,鼓励幼儿主动说普通话,努力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用普通话交谈,培养幼儿听讲普通话的习惯,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022年全国推普周活动方案12篇

2022年全国推普周活动方案12篇

2022年全国推普周活动方案12篇第1篇: ____年全国推普周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____年9月11日至17日为第__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为进一步增强全校教职员工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促进我校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不断深入,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语言生活,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活动方案:二、活动主题: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三、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推普周活动,进一步浓厚校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养成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校园用语用字良好习惯,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作出贡献。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一)组织领导,落实管理推普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包括推普周的组织、宣传发动、计划安排、监督实施、检查评估。

组长:副组长:组员:(二)宣传动员,营造氛围1.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教室黑板报、宣传栏的宣传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

张贴推普口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请讲普通话等推普宣传标语,利用黑板报推出推普专题栏目,在全校升旗仪式上发表国旗下讲话,做好推普周宣传。

2.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推普周活动的实效性。

(1)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的作用,推普周期间加大对全校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检查力度,将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将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学生和优秀班集体的基本条件。

(2)开展推普实践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讲普通话活动,号召学生向家长宣传推普知识。

利用家长学校活动,向家长宣传推广普通话,要求家长在家与孩子用普通话交流,营造规范的.语言环境,督促孩子坚持讲普通话,讲好普通话。

(3)结合推普周深入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利用课间谈话再次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举行主题班会,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感,提升道德修养,养成道德好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第十一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社会规范用字常识宣传资料广州市黄埔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二〇〇八年九月八日常见错别字纠错百例1.“安装”不要写成“按装”。

“安排”不要写成“按排”。

2.没有“安祥”这个写法。

“安详”不能写作“安祥”。

“翔实”与“详实”可通用,提倡用“翔实”。

3.“艾滋病”不要写成“爱滋病”,这虽然是音译外来词,但有其严肃性。

4.“按部就班”不能写作“按步就班”。

“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

5.“报道”与“报导”读音不同,现在一般用“报道”。

6.“爆发”与“暴发”。

“爆发”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

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

“暴发”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7.“必须”与“必需”。

“必须”的意思是一定要,通常用来修饰其他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如“必须努力学习”。

“必需”的意思是一定得有,后面多跟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单用,也可构成“必需品”等词。

8.“辨”与“辩”。

与言辞有关的,一般用“辩”。

但“辩诬”也可写作“辨诬”,“辩白”也可写作“辨白”,“辩证”是哲学名词,作为“辨析考证”时也可作“辨证”;但在中医中用作“辨别症候”时不能写作“辩证”。

9.“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

10.表示确定数目的名词,后面不能加“们”字,如不能说“三个孩子们”;但名词前的数量短语是不确定的数目,可以加“们”字,如可以说“全体同志们”“那些孩子们”“诸位先生们”。

11.“表率”不写作“表帅”。

作动词用的“统率”也可写作“统帅”,但提倡用“统率”。

12.“布署”不是一个词,它是“部署”的误写。

13.“松弛”的“弛”不要写作“奔驰”的“驰”。

14.“倍受”与“备受”。

“倍”指加倍,也指更加、格外的意思,“倍增”是指成倍增长,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

“备”是表示完全,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15.“练习簿”不能写作“练习薄”。

“账簿”不要写作“帐薄”。

16.“长年累月”不能写作“常年累月”。

17.“彩”与“采”。

一般来说,在表形的词中用“彩”,如“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如“神采”“光采”“兴高采烈”。

请特别注意:采是8画,不是7画。

18.“订”和“定”。

“订”大多指经过商讨而订下,商讨的成分很大,有的不是最后确定,如合同、条约、规章等用“制订”。

如果是可以确定而且确定了的,用“定”。

“制订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制订后可以不是确定了的;“制定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制定后是确定了的。

“协定”虽然如同“条约”,但是用“定”。

19.“度”与“渡”。

“度”是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渡”是后生的字。

在使用中,用于与时间相关的意义时,一般用“度”,如“度过这段时光”“欢度国庆”“虚度年华”“度过暑假”;用于与空间相关的意义时,用“渡”。

如用于有人为因素的意义,用“渡”;没有人为的因素,则用“度”。

“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的“渡”有“由此到彼”的引申义,带有比喻的性质,所以用“渡”。

“度汛”,没有人为的因素,所以用“度”。

20.按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的调整,“叠”不再作为“迭”的繁体字处理,“重叠”、“叠床架屋”、“峰峦叠翠”的“叠”不能写作“迭”。

“高潮迭起”的“迭”不要写作“叠”。

21.“蜂拥”不能写作“蜂涌”。

22.“分”与“份”。

由于“身份证”在实践中使用频率较大,《现代汉语词典》按约定俗成的原则,收入了“身份”这个并不符合字义的词。

但与此同义的“本分”、“缘分”、“成分”等仍用“分”。

“年份”、“月份”用“份”不用“分”。

“分量”一般不写作“份量”。

23.“肤浅”与“浮浅”意义侧重点不一样,“肤浅”强调不深入、不深刻,止于表面,多与表示人的认识活动的词语搭配,比“浮浅”常用。

“浮浅”则强调浅薄、轻浮,重在表示缺乏某种知识、修养。

24.“扶养”、“抚养”与“赡养”。

“扶养”的对象既可以是长辈,也可以是晚辈。

“抚养”的对象多是晚辈。

而“赡养”的对象专指长辈老人。

“赡”应该读作shàn,不能读成zhān。

“赡”不能写成“瞻”。

25.“复”与“覆”。

原《简化字总表》把“覆”简化为“复”。

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恢复了“覆”的规范字资格,凡有“遮盖”、“翻转过来”意思的词语都用“覆”,如“覆盖”、“覆灭”等,不用“复”。

26.对字画习惯用“幅”,但对联因为成双,只能用“副”。

用于脸部表情,用“一副笑脸”。

表示中药时,用“一副药”,但更常见的用法是“一服药”。

27.“伏法”是指罪犯被执行死刑,不是指服刑。

28.“竿”与“杆”。

“竿”指竹竿,所组词汇与竹子原料有关。

“钓竿”已很少用竹子做,但仍沿用“竿”字。

“秆”是指某些植物的茎,“秸秆”“麦秆”不要写作“秸杆”“麦杆”。

29.“冈”与“岗”。

“冈”指较低而平的山脊,构词有“山冈”“井冈山”“黄冈”“云冈石窟”。

表示岗位、岗哨要用“岗”。

但也有的地方土坡、不高的山也用“岗”,如“黄土岗”“鼓楼岗”。

30.“功夫”与“工夫”。

经常通用,但是,在表示占用的时间或空闲时,习惯用“工夫”。

表示工作、学习所花的精力时间时,表示本领和造诣等义项时,习惯用“功夫”。

31.“暄”指阳光温暖,“寒暄”是指见面时说冷暖一类的应酬话。

“寒暄”不能写作“寒喧”。

32.“骛”是指纵横奔驰,也指追求。

“鹜”是指鸭子。

“好高骛远”“趋之若鹜”中的“骛”“鹜”不是相同的字。

33.“弘扬”是发扬光大的意思。

也可以写作“宏扬”,一般提倡用“弘扬。

”34.“宏大”与“洪大”。

“洪大”一般指声音和具体的情状很大,如“钟声洪大”“水势洪大”。

“宏大”一般形容人的志向或事物的规模巨大。

35.“候”与“侯”。

“侯”字只有两个义项:(1)姓;(2)古代贵族的一种爵位,如“诸侯”“封侯”。

除此之外一般都用“候”。

36.“笔画”与“笔划”。

用于文字、一笔等义项时,可以通用,但习惯上用“笔画”。

凡是指用手、脚或物做出某种动作时,一般用“画”字,如“画十字”“指天画地”“指手画脚”。

37.“化妆”与“化装”。

“化妆”一般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也有“美化”的比喻义。

“化装”一般指演员为扮演角色而加以修饰。

38.“会合”与“汇合”。

两个词都表示聚集,但“会合”含有一些相会、见面的意思,如“两军会合”。

“汇合”没有相会、见面的意思,而且多用于水流聚集或类似的喻义。

39.“戛然而止”不要写作“嘎然而止”。

40.“竣工”不要写作“峻工”。

41.“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要写作“一年之季在于春”。

42.“简朴”与“俭朴”。

“俭朴”只指生活方面。

“简朴”除了指生活方面外,还指语言、文笔。

43.“接合”与“结合”。

“接合”所用的对象比较具体,如“城乡接合部”;“结合”比较抽象,如“理论结合实际”。

“接合”的各部分基本上还是各自独立的,只是相接触的部分连在一起,“结合”的各部分合成整体,是相互融合的。

44.“决不”与“绝不”。

“决不”含有决心、决定的意思;“绝不”则含有“绝对”的意思。

45.“即”与“既”。

“即”指“靠近”的意思,如“可望而不可即”;也有“就”的意思,如“一触即跳”;“即使”的“即”有假设的意思。

“既”指已经达到、已经过去。

46.“记”与“纪”。

“纪实”是指记录事实,也指记录真实情况的文字(多用于标题),一般不写作“记实”。

“纪行”不写作“记行”。

“纪念”“纪要”也可写作“记念”“记要”,但一般提倡写作“纪念”“纪要”。

“记录”“纪录片”也可写作“纪录”“记录片”,但“记录”“纪录片”是提倡的写法。

47.“家具”不能写成“家俱”或“家俱”。

48.“请柬”的“柬”不写作“简”。

49.“精简”一般不写作“精减”。

50.“橘子”不写作“桔子”,“秸秆”不能写作“桔杆”。

51.“厉害”与“利害”。

“利害”主要指利益、损害等意思,不要把“这个人很厉害”写成“利害”。

52.“再接再厉”的“厉”不要写作“励”。

“变本加厉”的“厉”不要写作“利”。

53.“俩”是“两”、“个”两字的合音词,“俩”字后面不能再接“个”或其他量词。

54.“连”和“联”。

“连”侧重相接,“联”侧重相合。

“连日”、“连续”、“连接”、“牵连”的“连”不能写作“联”;“联合”、“联邦”、“联欢”、“对联”、“蝉联”“联网”“三联单”的“联”不能写作“连”。

55.“了望”不能写作“了望”。

56.“零”和“另”。

“零件”、“零售”、“零散”、“零碎”“零担”的“零”不要简化写成“另”。

57.“啰”与“罗”。

按国家语委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啰嗦”的“啰”不要简化写成“罗”。

58.“练”与“炼”。

“练”字与丝有关,如“简练”“洗练”是指文字像白绸子一样干净、没有杂物。

“炼”与火、加热有关,如“修炼”原来与炼丹有关。

“练字”是练习写字的意思,“炼字”是指用心思琢磨用字。

“精练”指文字简洁,“精炼”有精心提炼的意思。

“体育锻炼”不能写作“练”。

59.“澜”与“斓”。

“波澜”不能写作“波斓”。

“斑斓”不能写作“斑澜”。

60.“贸然行事”不能写作“冒然行事”。

61.“哈密瓜”是因“哈密”地名而得名,不要因为它如蜜一样甜而误写作“哈蜜瓜”。

62.成语“明日黄花”出自苏轼重阳节写的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说菊花明天就要过节令了,要珍惜今天的相逢。

这里的“明日”是相对写诗的“今日”而言。

后来,“明日黄花”所指范围扩大,用它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昨日黄花”是杜撰的短语,不能使用。

63.邮政用品的“明信片”,不要写作“名信片”。

人与人互相介绍用的“名片”,不要写作“明片”。

“明星”不要写作“名星”。

64.“哪里有困难就去哪里”中的“哪”不要写作“那”。

65.“您”字后面,不能加“们”字,但可以加上数量词,如“您二位”“您三位”。

66.“年轻力壮”不要用“青”;“年轻人”不要用“青”,“青年人”则要用“青”,而不要用“轻”。

67.“偶尔”不能写作“偶而”。

68.“砂”和“沙”意思相同,但在“砂布”“砂纸”“砂轮”“砂岩”等词中,通常写成“砂”,而不能写成“沙”。

69.面向公众说明某项事情的文字,应该用“启事”,如“招领启事”,不能用“启示”。

70.“起用”与“启用”。

“起用”多用于与人有关,如“起用一代新人”;“启用”一般用于与物有关,如“新船闸启用”。

71.“权力”与“权利”。

“权力”是指地位和职责带来的控制力量;“权利”有与“义务”相对的意义,如“着作权”“选举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