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麦秸秆打包机图文稿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书本打包机资料共26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书本 打包Fra bibliotek资料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包装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包装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题目:裹包机整机及机构设计姓名:白云鹏陈越陈正旺杜骄琪学号:130212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完成日期:目录(一)设计任务----------------------------3(二)设计目的----------------------------3(三)裹包机工作原理----------------------------4(四)裹包机用途特点----------------------------4(五)裹包机传动系统图-------------------------6(六)设计计算过程----------------------------4(七)运动循环图----------------------------4(八)主要执行机构----------------------------4(九)设计参考文献目录-------------------------4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一) 设计任务设计一裹包机整机及机构设计装置。
已知最大裹紧力F=60kgf,电源:220V,50Hz,最大功率:0.85Kw,裹包PP带宽度:9mm,裹包PP带厚度0.6.mm,裹包尺寸:100mm×200mm,整机尺寸:≤1000(L)mm×1000(W)mm×1000(H)mm。
技术参数(二) 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将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培养结构设计,计算能力,熟悉一般的机械装置设计过程。
⑴掌握常用包装机械总体设计方法、原则、思路及机械零件(机构)的设计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独立设计能力。
⑵理解选定包装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实现的相应机构。
⑶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提高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三) 裹包机工作原理缠绕机械工作原理是将被缠绕物体放置于转盘中央,启动转盘电机转动,自然地带动转盘转动,使物体实现了外围的缠绕膜机。
与此同时升降机电机也启动,带动缠绕捆扎机整个组合体做上下运动,达到物体高度方向的缠绕,这就实现了物体整个外表的缠绕包装。
秸秆打捆机原理

秸秆打捆机原理秸秆打捆机是一种用于将秸秆、稻草等农作物残余物料进行打捆的机械设备,它的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动力传动和机械操作,将散乱的秸秆材料压缩成紧凑的捆条,便于储存和运输。
下面我们将对秸秆打捆机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秸秆打捆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压制系统、绑扎系统和传动系统三个部分。
在压制系统中,秸秆经过收集和输送后,进入压制室内,通过压制机构的作用,将秸秆逐渐压缩成一定密度的捆条。
在这个过程中,压制机构通常由压轮和模具组成,压轮通过动力传动系统的驱动,对秸秆进行连续压制,使其逐渐变得紧凑。
而绑扎系统则是在秸秆达到一定密度后,自动进行绑扎操作,将压缩好的秸秆捆条固定成型,以便后续的储存和运输。
传动系统则是整个打捆机的动力来源,通过发动机或电动机提供动力,驱动压制机构和绑扎系统的运转。
其次,秸秆打捆机的原理还涉及到压力调节和稳定控制。
在压制过程中,需要根据秸秆的材质和长度,以及打捆机的型号和规格,合理地调节压制机构的压力和速度,以确保压制出的捆条密度均匀、质量稳定。
同时,还需要对绑扎系统进行合理的调试,确保绑扎的力度和位置适当,以避免捆条松散或捆扎不牢固的情况发生。
这些压力调节和稳定控制,是秸秆打捆机能够高效、可靠地完成打捆作业的关键。
最后,秸秆打捆机的原理还包括安全保护和维护保养。
在使用打捆机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定期对打捆机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保证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转和寿命。
只有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定期维护保养的情况下,秸秆打捆机才能够长时间稳定地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支持。
综上所述,秸秆打捆机的原理主要包括压制系统、绑扎系统、传动系统、压力调节和稳定控制,以及安全保护和维护保养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合理应用,可以使秸秆打捆机更加高效、可靠地完成农作物残余物料的打捆作业,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麦秸秆打包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麦秸秆打包机一、设计背景和目的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秸秆作为一种常见的农业生物质资源备受关注。
为了解决麦秸秆清运及利用问题,设计一个麦秸秆打包机,既可以收集秸秆,还可以将秸秆压缩成较小的体积,便于储存及运输。
设计目的:1、实现收集麦秸秆,并将麦秸秆压缩成方便运输的小体积。
2、提高秸秆利用率,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3、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节约人力。
二、麦秸秆打包机设计思路1、机架的设计:首先要设计麦秸秆打包机的机架,机架材料采用高强度铸铁材质,以保证打包机的稳定性。
2、压缩装置设计:麦秸秆打包机的压缩装置主要由油缸、压板和刀片组成。
压缩装置通过液压系统提供压力,将麦秸秆压缩成小体积,并在压缩的过程中使用刀片将麦秸秆切割成均匀的长度。
3、控制系统设计:麦秸秆打包机的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确保机器在使用过程中稳定运行。
通过PLC控制器的设定,可以实现压缩板的上下运动、麦秸秆的输送等操作。
4、输送系统设计:为了方便将麦秸秆输送到压缩装置,设计了一个输送系统,将麦秸秆送入压缩装置中,并实现麦秸秆的均匀输送。
5、电气系统设计:机器的电气系统主要由电机、伺服电机、触摸屏、PLC控制器、按钮等组成,通过按钮可以控制机器的开关,触摸屏可以实现机器的参数设定与状态显示。
三、设计技术要求1、麦秸秆打包机必须稳定可靠,能够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压缩效果。
2、麦秸秆打包机的压缩效果要好,打包效率要高。
3、麦秸秆打包机的使用要方便,易于维护,维护成本低。
4、麦秸秆打包机必须具有较强的安全性,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四、总结通过以上设计,可以实现对麦秸秆的收集和利用,减少麦秸秆的浪费,并将麦秸秆压缩成小体积,便于长途运输。
同时,打包机的设计中,注重了安全、稳定、高效、易维护等方面,保证了机器的高效率和长期稳定运行。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方案包装机包装机构设计方案说明书doc

目录第一章设计题目1.1 设计数据与要求1.2 设计任务第二章功能分解第三章机构设计3.1 机构选型3.2 机构最终成型与凸轮设计第四章其他推包机构的设计方案第五章推包机构设计方案的评定与选择第六章推包设计方案的最终简图第七章心得体会第八章参考文献第一章设计题目现需设计某一包装机的推包机构,要求待包装的工件1(见附图33)先由输送带送到推包机构的推头2的前方,然后由该推头2将工件由a处推至b处(包装工作台),再进行包装。
为了提高生产率,希望在推头2结束回程(由b至a)时,下一个工件已送到推头2的前方。
这样推头2就可以马上再开始推送工件。
这就要求推头2在回程时先退出包装工作台,然后再低头,即从台面的下面回程。
因而就要求推头 2 按图示的abcdea线路运动。
即实现“平推—水平退回-下降-降位退回-上升复位”的运动。
包装工作台e Hsbc1a2附图33 推包机构执行构件运动要求图一推包机构执行构件运动要求1.1、设计数据与要求要求每5~6s包装一个工件,且给定:L=100mm, S=25mm, H=30mm.行程速比系数K在1.2~1.5范围内选取,推包机由电动机驱动。
在推头回程中,除要求推头低位退回外,还要求其回程速度高于工作行程的速度,以便缩短空回行程的时间,提高工效。
至于“cdea”部分的线路形状不作严格要求。
1.2、设计任务1)、至少提出两种运动方案,然后进行方案分析评比,选出一种运动方案进行设计。
2)、确定电动机的功率与转速。
3)、设计传动系统中各机构的运动尺寸,绘制推包机的机构运动简图。
4)、对输送工件的传动系统提出一种方案并进行设计。
5)、对所用到的齿轮进行强度计算,确定其尺寸。
6)、进行推包机结构设计,绘制其装配图。
7)、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二章功能分解完成包装机推包机构(见图33)的相关工艺,需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1)推头为了实现a、b、c或d、e间的往复运动,需要设计一个滑块导杆机构或者一个摇杆滑块机构或者是一个凸轮导杆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包装机推包机构运动方案设计

引言 (2)关键字:机构运动分析机构结构设计曲柄滑块 (2)一、设计题目:包装机推包机构运动方案设计 (3)1、设计题目 (3)2、设计数据与要求 (3)3、设计任务 (3)二、执行机构运动方案设计 (3)方案一 (3)方案二 (5)方案三 (6)三、传动方案的选择 (7)电机的的选择 (7)执行构件运动分析 (9)凸轮设计 (13)四、心得体会 (16)引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巩固和加深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原理方法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此次设计,学生可以学习机构运动方案的确定,培养分析向设计机械能力,以及开发创新的能力。
以机械系统方案设计与拟定为结合点,进一步巩固和另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明确课程设计目的、步骤,根据自己的设计题目对设计内容进行分析,确定输入,输出件运动型式(即功能原理分析)。
包装机推包机是一种包装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推送物品到达指定包装工作台,该机构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移动物品,工作效率底的缺点,我所设计的推包机构推包,回程一体的全自动化功能其主要设计思路来自于对传统工艺分解然后按照相应功能的机构部件进行设计对比选定以及优化组合,综合利用凸轮的往复运动齿轮的传动运动,以及减速器的定植调速比的设定,利用A u t o C a d、m a t l a b等软件强大绘图功能和的编辑功能,把设计做得更加精准,更加可靠。
.关键字:机构运动分析机构结构设计曲柄滑块一、设计题目:包装机推包机构运动方案设计1、设计题目现需设计某一包装机的推包机构,要求待包装的工件1(见附图33)先由输送带送到推包机构的推头2的前方,然后由该推头2将工件由a 处推至b 处(包装工作台),再进行包装。
为了提高生产率,希望在推头2结束回程(由b 至a )时,下一个工件已送到推头2的前方。
这样推头2就可以马上再开始推送工件。
这就要求推头2在回程时先退出包装工作台,然后再低头,即从台面的下面回程。
因而就要求推头 2 按图示的abcdea 线路运动。
麦秸打包机_课程设计_机械原理

麦秸打包机_课程设计_机械原理
麦秸打包机是一种机械设备,主要用于将农田中的麦秸等农作物废弃物进行收割、捆绑、打包等工作。
麦秸打包机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这种机械原理进行的研究和设计,以实现高效节能的功能。
首先,麦秸打包机的机械原理主要是由浆轮、卷轴、切片器、打包机和输送带等多个部件构成。
其中,切片器主要用于将麦秸进行切割打碎,以利于后续处理,而浆轮和卷轴则是将麦秸收割并卷成较小的一圈。
打包机之后将麦秸打包并固定,输送带则将已打包的麦秸进行输送。
麦秸打包机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
浆轮和卷轴的配合不仅影响到麦秸的捆绑效果,而且还需要考虑如何提高浆轮和卷轴的旋转速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的收割和捆绑。
同时,输送带的设计考虑到输送带对麦秸的载重能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麦秸打包机的设计还需要考虑机械的节能性能。
首先,可以使用省电的电机和传动器,以减少损耗。
其次,麦秸打包机的设计还应该考虑旋转配合的合理性,选择适当的轴承和密封件来减少能量损耗。
还可以采用抗摩擦材料,尽可能减少机械的磨损。
最后,麦秸打包机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维护和保养。
为了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需要经常对设备进行维护,清洁机器
内部的残留物和及时更换老化的部件。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机器卡车、破损等情况。
总之,麦秸打包机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麦秸打包机具有高效节能、稳定可靠的特性。
现代农业需要高效的机械设备进行支持,而麦秸打包机正是这样的一种机械设备,为现代农业的高效集约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毕业设计--秸秆压块打包机

立式轻质物料压块打包装置设计开题报告+论文+一套图纸开题报告:立式轻质物料压块打包装置设计一、题目来源生产/社会来源二、立式轻质物料压块打包装置课题的来源及依据1.轻质物料压块打包装置的历史和发展打包机通常是指直接将单个或数个包装物用绳、钢带、塑料带捆紧扎牢以便于运输、保管和装卸的一种包装作业。
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聚丙烯材料的出现,国外成功研制了聚丙烯塑料带打包机,在许多领域,特别是轻工领域内逐渐代替钢带捆扎,使打包机得到迅速普及。
我国的自动打包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最初在书籍、报刊发行部门获得推广,近年来发展异常迅速,已广泛应用于轻工、食品、外贸、百货、印刷、医药(药材液压打包机)、化工、邮电、纺织等行业。
主要发展趋势为生产各种多用途打包机,并要求有适当的压力,定位,传送等环节的自动完成。
还有环保,节能等也日益得到重视和研究。
2. 研究秸秆打包机的意义我国每年的秸秆量为 7 亿吨左右,除一部分秸秆用于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外,仍有 1/3 秸秆尚未得到利用。
这些未被利用的秸秆大部分采用简单的处理方式 -焚烧,大量的秸秆资源被浪费。
秸秆焚烧不但不能给农民创益,而且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以及空中、地面的交通问题,此外秸秆焚烧还容易引发火灾,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还田质量,不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大、类多而且分散分布广、收获季节性强、即地保存性差、收集费时费工、堆放密度低、贮存占地面积大、易燃、易霉,目前依靠传统收集技术与手段, 已经无法实现秸秆的快速收集更难以满足工业化利用的规模。
现阶段我国秸秆收集储运机械化整体水平还比较低。
关键技术环节和装备尚处于起步阶段,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作物秸秆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利用的主要瓶颈。
无论是饲料加工、有机肥加工、造纸、饲料化处理、气化处理还是秸秆发电,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秸秆收集问题,无法提供有效的机械进行收集,秸秆的综合利用就无从谈起,鉴于秸秆的相对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发展使用成本较低的收集机械是目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麦秸秆打包机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麦秸打包机设计设计者:学号:专业班级:机械工程班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6年月日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目录一、设计题目1.1 设计目的 (1)1.2 设计题目 (1)1.3 设计条件及设计要求 (2)1.4 设计任务 (2)二、执行机构运动方案设计2.1功能分解与工艺动作分解………………………………………2.2 方案选择与分析…………………………………………………2.3执行机构设计……………………………………………………2.4执行机构运动分析………………………………………………2.5机械系统方案设计运动简图……………………………………三、传动系统方案设计3.1传动方案设计……………………………………………………3.2电动机的选择……………………………………………………3.3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各级传动比分配………………………3.4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四、设计小结……………………………………………………………五、参考文献……………………………………………………………一设计题目1.1设计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我们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设计的初步训练,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培养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对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机构运动简图设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并培养具有初步的机构选型、组合和确定运动方案的能力,提高我们进行创造性设计、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技术数据诸方面的能力,以及利用现代设计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得到一次较完整的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构件的尺寸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是机械产品设计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产品性能的最主要环节,整个过程蕴涵着创新和发明。
为了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实际问题,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我们参加了此次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2设计题目麦秸打包机机构及传动装置设计该麦秸打包机工艺动作如图所示,使人工将麦秸挑到料仓上方,撞板B上下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将麦秸喂入料仓,滑块A在导轨上水平往复运动,将麦秸向料仓前部推挤。
每隔一定时间往料仓中放入一块木板,木版的两面都切出两道水平凹槽。
这样,麦秸将被分隔在两块木版之间并被挤压成长方形。
从料仓侧面留出的空隙中将两根弯成∏型的铁丝穿过两块木版凹槽留出的空洞,在料仓的另一侧将铁丝绞接起来,麦秸即被打包,随后则被推出料仓。
打包机由电动机驱动,经传动装置减速,再通过适当的机构实现滑块和撞板的运动。
传动装置方案采用:带传动+二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1.3设计条件及设计要求执行构件的位置和运动尺寸如图所示,当滑块处于极限位置A1和A2时,撞板分别处于极限位置B1和B2 ,依靠重力将麦秸喂入料仓。
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时间T(秒),打包机机构的输入轴转矩为M。
其余尺寸见下表:说明和要求:(1)工作条件:一班制,田间作业,每年使用二个月;(2)使用年限:六年;(3)生产批量:小批量试生产(十台);(4)工作周期T的允许误差为±3%之内。
1.4设计任务1、执行机构设计及分析1)执行机构的选型及其组合2)拟定执行机构方案,并画出机械传动系统方案示意图3)画出执行机构的运动循环图4)执行机构尺寸设计,画出总体机构方案图,确定其基本参数、标明主要尺寸5)画出执行机构运动简图6)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分析2、传动装置设计1)选择电动机2)计算总传动比,并分配传动比3)计算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二、执行机构运动方案设计2.1功能分解与工艺动作分解1)功能分解为了实现打包机打包的总功能,将功能分解为:滑块的左右运动和撞板的上下运动。
2)工艺动作过程要实现上述分功能,有下列工艺动作过程:(1)滑块向前移动,将草杆向右推。
(2)滑块快速向左移动同时撞板向下运动,将草杆打包。
(3)当撞板向下移动到最大位移处时,滑块也将再次准备向右移动,至此,此机构完成了一个运动循环。
2.2 方案选择与分析1. 概念设计根据以上功能分析,应用概念设计的方法,经过机构系统搜索,可得“形态学矩阵”的组合分类表,如表1所示。
表1 组合分类表因滑块左右移动与撞板上下移动可用同一机构完成,故可满足冲床总功能的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有N个,即N=2 X 2 X 2 X 2个=16个。
运用确定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原则与方法,来进行方案分析与讨论。
2. 方案选择1) 滑块水平运动的机构方案选择滑块左右运动的要求:主动件作回转或摆动运动,从动件(执行构件)作直线左右往复运动,行程中有等速运动段(称工作段),机构有较好的动力特性。
根据功能要求,考虑功能参数(如生产率、生产阻力、行程和行程速比系数等)及约束条件,可以构思出如下能满足从动件(执行构件)作直线左右往复运动的一系列运动方案。
表2.上述满足执行构件水平运动各个机构运动方案定性分析注:①加压时间是指在相同施压距离内,撞板向下移动所用的时间,越长则越有利。
②一级传动角指连杆机构的传动角;二级传动角指六杆机构或连杆复合机构中后一级机构的传动角。
③评价项目应因机构功能不同而有所不同。
对以上方案初步分析如表2。
从表中的分析结果不难看出:方案2,3,5,9性能显较差;方案:1,4,6,7,8,10有较好综合性能;其中1,4,7,10这四个方案可作为被选方案,待运动设计,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后,通过定量评价选出最优方案。
2).撞板下压机构方案选择撞板下压机构的运动要求:主动件作回转或摆动运动,从动件(执行构件)作直线(或近似直线)上下往复运动,行程中有等速运动段(称工作段),机构有较好的动力特性。
根据功能要求,考虑功能参数(如生产率、生产阻力、行程和行程速比系数等)及约束条件,可以构思出如下能满足从动件(执行构件)作直线上下往复运动的一系列运动方案。
表2 上述满足执行构件铅垂运动各个机构运动方案定性分析注:①加压时间是指在相同施压距离内,撞板向下移动所用的时间,越长则越有利。
②一级传动角指连杆机构的传动角;二级传动角指六杆机构或连杆复合机构中后一级机构的传动角。
③评价项目应因机构功能不同而有所不同。
对以上方案初步分析如表3。
从表中的分析结果不难看出,方案2,4,5,7的性显较差;方案1,3,6,8,9,10尚可行且有较好综合性能并各自都有特点,这六个方案可作为被选方案,待运动设计,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后,通过定量评价选出最优方案。
3. 执行机构运动方案的形成机器中各工作机构都可按前述方法构思出来,并进行评价,从中选出最佳的方案。
将这些机构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运动和动作协调配合的机构系统。
为使各执行构件的运动、动作在时间上相互协调配合,各机构的原动件通常由同一构件统一控制。
在选择方案时还需要进行非机械行业的综合考虑,例如机械的市场创新性,市场前瞻性,再开发性等各种各样的因素,这样会大大提高机械的价值和生命期。
通过对上述方案的拼装和组合,和多方因素的考虑,由此可以设计出以下组合方案以供选择。
1) 连杆组合机构方案说明:如图1所示,目前此方案综合性能不是很理想,传动性能较差,但是可以将左右移动滑块上方的槽去掉,用一个杆连接直接连接另一个槽的滑块,可以大大改善此机构性能。
图1 连杆组合机构运动说明:此机构左端的曲柄摇杆机构的摇杆为复合杆,在曲柄工作时摇杆将动力输出给左右运动的滑块,滑块又将动力通过正弦机构传给上下运动的滑块,从而完成打包机所需要的运动。
2) 齿轮齿条组合机构方案说明:如图1所示,整个机构的动力传输由三个齿轮联合组成,齿轮传动有着高稳定性,可以承受重载和高速载荷等优点,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易于维护,整体方案相对节省空间。
图2 齿轮齿条组合机构运动说明:主动曲柄转动,带动摇杆进行摆动,和摇杆同轴的齿轮使底部齿条移动的同时再将运动传给下一级齿轮,而下一级齿轮的运动带动最右边的齿轮开始转动,最右边的齿轮带动第二个齿条进行运动。
3) 齿轮连杆组合机构方案说明:此方案力学性能良好,滑块有急回运动,运动结构紧凑层次清晰,而且除了为打包机输出所需的两个运动之外,还可以输出一个上下摆动的运动,为日后的再开发提供了帮助。
图3)齿轮连杆机构运动说明:主动杆带动复合杆摆动,复合杆上部用滑块连接齿轮,齿轮带动齿条使撞板上下运动,复合杆下部拉动滑块做左右运动。
4) 凸轮连杆组合机构方案说明:此方案中由于主动件为凸轮使得此机构不能承受高速载荷,但在低速状态下通过设计凸轮的形状的不同可以达到不同的运动效果,使得机构运动规律比较灵活。
图4)凸轮连杆机构运动说明:凸轮带动滚子从动件上下运动,连杆机构将运动分解成打包机所需要的形式。
4.机构组合方案的确定根据所选方案是否能满足要求的性能指针,结构是否简单、紧凑;制造是否方便;成本是否低等选择原则。
经过前述方案评价,采用系统工程评价法进行分析论证,列出下列表格:经过分析,发现方案3最满足设计任务的要求,并且综合性能良好,易于再开发,所以将方案3作为执行机构的最终方案。
2.3执行机构设计1.执行机构设计执行机构分别为:①齿轮—齿条撞板上下冲压机构。
②连杆推块左右冲压机构。
撞板上下运动冲压机构的设计:四杆机构的设计;曲柄导杆机构的设计;齿轮机构的设计;滑块左右运动冲压机构的设计: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1)撞板上下运动冲压机构的设计四杆机构的设计;曲柄导杆机构的设计;齿轮机构的设计;三、传动系统方案设计3.1传动方案设计传动系统位于原动机和执行系统之间,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系统。
除进行功率传递,使执行机构能克服阻力作功外,它还起着如下重要作用:实现增速、减速或变速传动;变换运动形式;进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实现分路传动和较远距离传动。
传动系统方案设计是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完成了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原动机的预选型后,即可根据执行机构所需要的运动和动力条件及原动机的类型和性能参数,进行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在保证实现机器的预期功能的条件下,传动环节应尽量简短,这样可使机构和零件数目少,满足结构简单,尺寸紧凑,降低制造和装配费用,提高机器的效率和传动精度。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所规定的功能要求,执行系统对动力、传动比或速度变化的要求以及原动机的工作特性,选择合适的传动装置类型。
根据空间位置、运动和动力传递路线及所选传动装置的传动特点和适用条件,合理拟定传动路线,安排各传动机构的先后顺序,完成从原动机到各执行机构之间的传动系统的总体布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