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判断题

合集下载

2023年春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四试题答案

2023年春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四试题答案

2023年春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四试题答案一、判断题1.1923年6月,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同时保持组织的独立性。

A.对B.错2.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一大,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A.对B.错3.1925年5月30日,上海两千余名学生游行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开枪打死13人,打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A.对B.错4.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了“清共”会议,决定清除武汉国民政府和军队中的共产党员。

A.对B.错5.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党独立领导和创建武装力量的新时期。

A.对B.错6.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A.对B.错7.在秋收起义中,为了稳住官兵的情绪、刹住失败主义的歪风邪气,毛泽东开展了“三湾改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其中,通过将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党指挥枪,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A.对B.错8.1927年12月下旬,毛泽东在宁冈砻市召开会议,提出革命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分田地给农民。

A.对B.错9.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灵活运用十六字战术,集中兵力对付敌人,分兵发动群众,成功开辟了赣北、闽西这两块革命根据地。

A.对B.错10.1934年11月12日,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失败,蒋介石设立封锁线,布置口袋阵,誓将红军歼灭于湘江东岸。

A.对B.错11.湘江战役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逐渐得到广大指战员的认识和赞赏A.对B.错12.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2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2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2一、判断题1、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北伐、东征和天京破围三次战役,政权得到巩固,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A.对B.错正确答案: B2、1860年,李大喜、张宗禹率领捻军一举占领清江浦,震动清廷。

A.对B.错正确答案: A3、1855年秋天,各路捻军大会于安徽蒙城雉河集,推举张宗禹为“盟主”。

A.对B.错正确答案: B4、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山东、直隶交界地区。

A.对B.错正确答案: A5、林则徐在查禁鸦片和处理“林维喜事件”时都曾援引国际法,开启了中国近代公法外交的先河。

A.对B.错正确答案: A6、面对清政府财政拮据的窘况,左宗棠建议对西征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把省下来的饷银,匀作海防之用。

A.对B.错正确答案: B7、1876年,左宗棠以65岁高龄,率领湘军西征,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歼灭了阿古柏势力。

A.对B.错正确答案: A8.8、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香港岛、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A.对B.错正确答案: B9、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实施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史称“百日维新”。

A.对B.错正确答案: A10、秋瑾是一位倡导妇女解放的先驱和具有民主思想的反清革命志士。

A.对B.错正确答案: A11、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批准设立“皇族内阁”,暴露了其假立宪真专制的骗局。

A.对B.错正确答案: A12、成都血案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和平保路演变成了铁路工人起义。

A.对B.错正确答案: B13、1911年11月15日,各省代表召开会议,议决承认湖北军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但代表会应在上海召开,即“政府设鄂,议会设沪”的方案。

A.对B.错正确答案: A14、1911年12月4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A.对B.错正确答案: B二、单选题1、()拜上帝教会众万余人云集广西桂平金田村,洪秀全率众发动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题库 - 判断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题库 - 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判断题(250道)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共20题)1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错,22鸦片战争是虎门销烟引起的。

错,13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

错,14鸦片战争后,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所以也可以称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

错,35中国的落后是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的。

错,2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依附的一面,这种情况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反革命性的一面。

错,47外国资本主义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错,18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对19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

对210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被破坏,地主阶级和农民两个阶级的对抗缓和了。

错 211、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清政府经过激烈的争论,决定支持义和团的反帝斗争,并允许义和团进入北京,表明清政府反对八国联军的侵略,态度是坚决的。

错 412“落后就要挨打”,因此,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是“不识时务”、“昧于大势”。

错 213.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对) 314.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没有操控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

(错) 415.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跟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跟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对)216.鸦片战争前中国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错) 117.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两千多年。

(对) 118.近代中国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首先要进行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对) 419.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专主制度。

(对) 320.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发展经济为出发点的。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1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1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1一、判断题1.18世纪中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急于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

A.对B.错正确答案: B2.马戛尔尼访华礼仪之争反映了东西方刚刚接触的两个大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了东方式的与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矛盾与冲突。

礼仪之争的背后其实是利益之争。

A.对B.错正确答案: A3. 1842年6月,乔治·懿律率领一支“东方远征军”,相继从印度、开普敦出发,驶向中国,鸦片战争爆发,这也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A.对B.错正确答案: B答案解释:1840年6月4.《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于1842年8月强迫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对B.错正确答案: A5. 1843年10月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又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许多重要的特权。

A.对B.错正确答案: A6.《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则可以做主。

A.对B.错正确答案: B7. 根据《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

A.对B.错正确答案: A8.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而成,被誉为“万园之园”。

1864年,这座人类艺术的宝库在英法联军的抢劫和焚烧中仅剩一片废墟。

A.对B.错正确答案: B9. 清政府也“仿效西法”,大搞洋务运动,并于1888年建成当时雄踞亚洲实力第一的北洋舰队,后面又争取军费购买了几艘新舰。

A.对B.错正确答案: B10.《马关条约》赔偿日本白银共2亿两白银。

A.对B.错正确答案: B11.“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永乐大典》及《四库全书》所辑图书的多种底本在八国联军洗劫北京时被摧毁,其文化价值损失无法估算。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作业二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作业二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二一、判断题1、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北伐、东征和天京破围三次战役,政权得到巩固,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分兵进行了伐、西征和天京破围三次战役。

正确的答案是“错”。

2、1860年,李大喜、张宗禹率领捻军一举占领清江浦,震动清廷。

正确的答案是“对”。

3、1855年秋天,各路捻军大会于安徽蒙城雉河集,推举张宗禹为“盟主”。

推举张乐行为“盟主”。

正确的答案是“错”。

4、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山东、直隶交界地区。

正确的答案是“对”。

5、林则徐在查禁鸦片和处理“林维喜事件”时都曾援引国际法,开启了中国近代公法外交的先河。

正确的答案是“对”。

6、面对清政府财政拮据的窘况,左宗棠建议对西征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把省下来的饷银,匀作海防之用。

李鸿章建议对西征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正确的答案是“错”。

7、1876年,左宗棠以65岁高龄,率领湘军西征,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歼灭了阿古柏势力。

正确的答案是“对”。

8、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香港岛、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清政府割让台湾岛、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正确的答案是“错”。

9、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实施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史称“百日维新”。

正确的答案是“对”。

10、秋瑾是一位倡导妇女解放的先驱和具有民主思想的反清革命志士。

正确的答案是“对”。

11、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批准设立“皇族内阁”,暴露了其假立宪真专制的骗局。

正确的答案是“对”。

12、成都血案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和平保路演变成了铁路工人起义。

和平保路演变成武装起义正确的答案是“错”。

13、1911年11月15日,各省代表召开会议,议决承认湖北军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但代表会应在上海召开,即“政府设鄂,议会设沪”的方案。

正确的答案是“对”。

14、1911年12月4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 基础题库(单选、多选、判断题)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 基础题库(单选、多选、判断题)专题四

专题四一、单选题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严复翻译《天演论》B.孙中山创立《民报》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答案:C2.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新文学运动B.民主、良权运动C.反封建礼教的运动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答案:D3.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A.李大钊B.陈独秀C.鲁迅D.蔡元培答案:A4.下列各项最能说明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是( )。

A.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爆发B.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口号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D.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答案:D5.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

A.“二十一条”的签订B.巴黎和会的召开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北洋政府的镇压答案:C6.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 )建立的。

A.北京B.上海C.武汉D.东京答案:B7.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D.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答案:D8.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会议是( )。

A.共产党一大的成功召开B.共产党二大的成功召开C.共产党三大的成功召开D.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答案:D9.1925 年,国共两党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的起点是( )。

A.国民党一大B.成立黄埔军校C.五卅运动D.广州国民政府成立答案:C9.北伐战争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B.北伐将士的英勇善战C.直奉联合战线的瓦解D.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和正确的北伐方针10.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领导阶级不同B.领导方法不同C.所处时代不同D.革命性质不同答案:A11.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促进作用B.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C.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D.十月革命的影响答案:C12.大革命给中国共产党的最深刻的经验教训是必须(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二一、判断题1、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北伐、东征和天京破围三次战役,政权得到巩固,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分兵进行了伐、西征和天京破围三次战役。

正确的答案是“错”。

2、1860 年,李大喜、张宗禹率领捻军一举占领清江浦,震动清廷。

正确的答案是“对”。

3、1855 年秋天,各路捻军大会于安徽蒙城雉河集,推举张宗禹为“盟主”。

推举张乐行为“盟主”。

正确的答案是“错”。

4、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山东、直隶交界地区。

正确的答案是“对”。

5、林则徐在查禁鸦片和处理“林维喜事件”时都曾援引国际法,开启了中国近代公法外交的先河。

正确的答案是“对”。

6、面对清政府财政拮据的窘况,左宗棠建议对西征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把省下来的饷银,匀作海防之用。

李鸿章建议对西征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正确的答案是“错”。

7、1876 年,左宗棠以65 岁高龄,率领湘军西征,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歼灭了阿古柏势力。

正确的答案是“对”。

8、1895 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香港岛、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清政府割让台湾岛、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正确的答案是“错”。

9、1898 年6 月11 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实施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史称“百日维新”。

正确的答案是“对”。

10、秋瑾是一位倡导妇女解放的先驱和具有民主思想的反清革命志士。

正确的答案是“对”。

11、1911 年5 月8 日,清政府批准设立“皇族内阁”,暴露了其假立宪真专制的骗局。

正确的答案是“对”。

12、成都血案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和平保路演变成了铁路工人起义。

和平保路演变成武装起义正确的答案是“错”。

13、1911 年11 月15 日,各省代表召开会议,议决承认湖北军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但代表会应在上海召开,即“政府设鄂,议会设沪”的方案。

正确的答案是“对”。

14、1911 年12 月4 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2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1共25道题总分:100分判断题一、单选题共15题,60分1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

我的答案:D2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国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毛泽东这里所说的“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是指孙中山()。

我的答案:D3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整风运动的重点是()。

我的答案:C4中国改革的突破口首先是()。

我的答案:A5 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到达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的红军。

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在屡次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发动了西安事变。

事变后,张、杨联合发表通电,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八项抗日主张。

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我的答案:D6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认识()。

我的答案:A7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我的答案:A8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的口号是()。

我的答案:B9“大跃进”中片面地追求建设的高速度,在各项高指标中特别突出强调的是()。

我的答案:A10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我的答案:A11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的中心是()。

我的答案:A12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具有自己的历史特点。

以下不属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的是()。

我的答案:D13解放战争时期,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转折点,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也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标志性事件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题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
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武器装备落后。

×
3.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4.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5.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是资本
主义社会。

×
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三大改造完成后
(1956年),我国才步入社会主义社会)
8.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9.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军队侵犯陕甘宁边区,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
为消极抗战。

×(标志性事件是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及后来的皖南事变)10.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这一重大决策是在党的七大上作出的
√ (七届二中全会)
11.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重大失误。


12.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13.在中国近代史上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的
14.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5.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16.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
1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本国封建势力没有任何的联系。

×
18.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因为批判孔学,所以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
19.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就已经正式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
20.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最根本区别在于依靠的抗日力量不同。


21.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就自愿的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近代以来人民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
任务基本完成了。


2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24.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
25.洋务运动是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

×
26.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共同之处是都选择了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的斗争方式。

×
27.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了,所以它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2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


29.从义和团运动开始,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程度。

×
30.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虽然提出了减租减息政策,但没有放弃没收地主阶级土地的政策。

×
3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


32.在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也加入了民主党派
甚至成为领导骨干。


3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4.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和人民贫困。

×
35.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
36.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37.中国资产阶级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大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

×
38.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


39.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发动是从华北事变开始的。

×
40.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41.1952年上半年发起的“五反”运动就是在“三反”( 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基
础上加上反贿赂和反盗窃国家资财。

×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


43.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44.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昂船洲。

×
45.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武器装备落后。

×
46.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是由洪秀全提出的。

×
47.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交锋。


48.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动力和主要依靠。


49.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从五四运动一开始就参加了这场革命运动。

50.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没有直接关系。

×
51.1947年6月底,在解放军数量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举行全国性反攻,将战争
引向国民党区域。


52.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
严重灾难的内乱。


53.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海国图志》。

×
54.《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土地方案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得到了实施。

×
55.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56.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57.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官僚资本主义。

×
58.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从五四运动一开始就参加了这场革命运动。

×
59.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6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

×
61.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是“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干涉,帮助国民党消灭共产党”。

×
62.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因此,不存在任何缺点和错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