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合集下载

1:500校园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1:500校园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1:500校园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1任务概述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地形图进行地形图测绘任务。

具体任务如下:(1)绘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校区1:500比例尺地形图。

为规范作业,统一技术要求,确保项目成果质量,依据国家、省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基础地理信息采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编写本项目技术设计书,以此作为本项目生产的主要依据。

➢2测区概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的东侧,地大致呈不规则长方形,占地面积1.13平方千米。

整个校园地形非常复杂,且校内树木茂盛,通视条件不是很好。

➢3作业依据(1)《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14912-2005);(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3)《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8);(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5)《城市测量规范》CJJ8-99;(6)《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7)《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1995;(8)GB 14804-93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9)GB 12898-91 《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规范》;(1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500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4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4.1 平面坐标系统中国地质大学自有平面坐标系。

4.2 高程系统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3 基本等高距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0.5m,高程注记至0.01m,山地部分可采用1.0m等高距,教学楼、宿舍区、湖泊等平坦地区可不绘制等高线。

➢5四级控制点密度,选点要求(1)四等点编号以001、002、003……的形式进行编号。

(4)选点要求:点位应选在稳固、易于设站和扩展,通视良好、能长久保存的地方。

1:2000地形图项目测绘(航测)技术设计书

1:2000地形图项目测绘(航测)技术设计书

xxx地形图(航测)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单位:编写人:技术负责人:2018年2月26日目录1、任务概述12、测区概况13. 工作内容14、作业依据15、飞行平台、航摄仪及内业数据采集设备26、项目实施方案26.1、作业流程26.2、一般规定36.3、控制网设计46.4、航测外业46.5、航测内业67、质量控制与保障78、上交的成果资料:71、任务概述为加快乐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受地矿测绘院下属单位利群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其拟进行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的乐都区实施1:2000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为该项目规划设计、上报审批、工程施工提供现时、准确、可靠的地形地理信息数据,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服务。

2、测区概况该工程项目位于乐都区达拉乡、雨润镇辖区内,达拉乡测图面积约21平方公里,雨润镇测图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

测区属地形较为复杂、村庄稀疏,林木覆盖密度较小,通视条件一般,测区内盘山土路较多。

3. 工作内容该项目区范围内1:2000地形测图,约24平方公里。

4、作业依据1)《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01-20102)《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103)《低空数子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 3003-2010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7930-20085)《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5-20106)《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Z 8021-2010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9)《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10)《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11)《1:500 1:1000 1:2000 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T15967-20085、飞行平台、航摄仪及内业数据采集设备1)飞行平台:智能鸟固定翼kc16002)航摄仪:sonny A7r,焦距35mm,像素3600万3)空三加密:软件HAT4)内业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MapMatrix5)内业数字化编辑软件南方CASS9.16)科傻控制测量数据处理通用软件V1.0、三维数字地球LSV1.0 等。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精选文档】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精选文档】

第一章项目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该项目测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XXXXXXXX,属于高山地区、地势起伏较大,通视条件较差,给控制测量及地形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项目内容该项目为XXXXXXXX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

主要内容有:(一)、控制测量,布设约6平方公里的E级或一级GPS控制网.(二)地形测量1、对测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进行全面测绘,比例尺为1:1000。

2、编制1:1000比例尺地形图。

第二章项目进度安排- 1 -第三章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1.平面、高程控制资料根据开阳县城GPS(E)级控制网(贵州省第一测绘院所施测的控制点,该网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1。

5c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185590)作为测区首级控制起算点.2.图件资料用已有测区1:1万地形图,作为本次测量工作的选埋、埋石、控制点联测提供参考。

第四章坐标高程系统及技术标准一、坐标高程系统1、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二、技术标准- 2 -第五章控制测量一、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二、平面控制测量(一)平面控制点的基本精度要求三、四等GPS控制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一、二级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二)一、二级GPS控制网控制测量1.一、二级GPS控制网布设该测区E级GPS控制网共布设12点,平均边长0.6 km;E 级GPS控制网基础下加密一级GPS控制网,共布设约60 点,平均边长0。

2 km。

- 3 -2.选点、埋石GPS点之间由于边长较长,原则上不要求相互之间通视,但为了便于以后的发展使用,每个控制点至少有一个方向与同等级或高一等级的控制点通视;同时点位还应满足以下要求:视野开阔,通视条件好,便于发展;坚实稳定,易于永久保存;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200米和高压输电线路50米;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满足GPS观测条件;交通便利;符合上述条件的旧有控制点可利用其标石和觇标。

1:20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1:20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蒙顶山景区休闲度假综合服务功能区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四川*******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四月蒙顶山景区休闲度假综合服务功能区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者:审核者:编写单位意见:日期:目录一、概述 (1)(一)任务来源 (1)1. 测区概述 (1)2. 工作量 (1)二、设计方案 (2)(一)作业流程 (2)(二)作业依据 (2)(三)坐标和高程系统 (3)1. 坐标系统 (3)2. 高程系统 (3)(四)平面控制测量 (3)(五)RTK地形测量 (5)(六)1:2000地形测绘 (6)1. 基本等高距 (6)2. 地形图精度要求 (6)3. 数据采集及成图 (6)4. 地形图图幅规格及命名 (7)5. 图幅编号 (7)6. 图根控制测量 (7)7. 野外数据采集 (8)三、项目组织机构 (13)(一)项目主要人员及岗位职责 (13)(二)投入仪器及使用软件 (13)四、质量保证体系 (14)(一)质量目标 (14)五、安全生产 (14)(一)安全目标 (14)六、提交成果资料 (15)一、概述(一)任务来源我单位受雅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于2015年4月承担蒙顶山永兴寺、红牌村、后盐村、徐沟村一寺三村,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的1:2000地形图测绘任务,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该项目,特制定本设计书,望在作业过程中认真执行。

1. 测区概述雨城区为雅安市主城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青衣江中游,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

地处东经102°51′~103°12′,北纬29°40′~30°14′,东西宽34公里,南北长63公里,地势呈南北长条形,西南高,东北低。

总面积1060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34万人,测区地处雅安市雨城区东北方向,地形承东北向西南走势,该区属邛崃山脉二郎山支脉大相岭北坡。

测区内最高海拨1407米,最低海拨661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具有雅安市雨城区多种植物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藏量大,森林覆盖率60%以上,农户以种茶为主。

测绘项目项目 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项目 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项目地形图技术设计书地形图技术设计书一、引言地形图是测绘项目中重要的成果之一,它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基础数据之一,对于地理环境分析、规划设计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测绘项目中地形图的技术设计书,包括项目背景、技术方案、数据采集与处理、制图要求等内容。

二、项目背景本项目是针对某地区进行地形图的测绘工作。

该地区地形复杂,包括山地、平原、河流等地貌类型,地形起伏较大。

地形图的制作旨在提供该地区的地形信息,为地理环境分析和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三、技术方案1. 数据采集地形图的制作需要进行地形数据的采集工作。

我们将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包括GPS测量、遥感影像解译和地面测量等。

GPS测量主要用于获取地区的地理坐标信息,遥感影像解译用于获取地表特征和地貌信息,地面测量用于获取地表高程数据。

2.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地形数据需要进行处理,以生成符合制图要求的地形图。

数据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配准:将不同数据源采集到的地理坐标信息进行配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 数据融合:将GPS测量、遥感影像解译和地面测量等多种数据源融合,生成完整的地形数据集。

- 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地形数据进行去噪和修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数据插值:对地面高程数据进行插值处理,以获取地形的连续性和平滑性。

3. 制图要求地形图的制图要求如下:- 比例尺: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合适的比例尺,以确保地图的信息量和可读性。

- 符号表示:采用统一的符号系统,准确表示地表特征和地貌信息。

- 等高线:根据地表高程数据绘制等高线,以反映地形的起伏和变化。

- 颜色渲染:根据地貌类型和地理环境特征,对地形图进行适当的颜色渲染,以增加地图的可视化效果。

- 注记标注:对地图中的重要地物和地理要素进行注记标注,以提供更详细的地理信息。

四、项目进度安排本项目的工作进度安排如下:1. 数据采集:预计耗时2个月,包括GPS测量、遥感影像解译和地面测量等工作。

大比例尺数字图测绘技术设计书(控制测量部分)

大比例尺数字图测绘技术设计书(控制测量部分)

桂林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2007桂林市下美城区(9标段)大比例尺数字图测绘技术设计书(控制测量部分)为满足“桂林市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对1:1000数字地形图数据库、地籍权属调查和1:500数字地籍图数据库更新维护的需要和为“桂林市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提供精确、翔实的地形图基础数据,现根据招标文件项目和任务目的,以及测区实际情况编写本设计书。

1 测区概况1.1测区位置及面积X:718.0km—724.0km; Y:58.0km—62.5km。

施测范围呈不规则形状,范围面积约12.0km2。

详见附图一。

1.2测区概况测区位于下美老城区。

东至东亭、后田、后垵、鳌园(下美解放纪念碑)一线;西至高速公路一线;南至下美龙船路、鳌园(下美解放纪念碑)一线;北至下美工业区建成区北端、浒井、磁窑、塘边一线。

测区为原下美老城区及北部工业区。

以下美大学为主的新老建筑群坐落其中,构成以学村为主要构筑物、以银江路、集源路、嘉庚路等道路及附属街坊的临海城区,包括北部的成片工业区。

该区地势平坦,建筑错落有致,交通便利,测区东南部为在建区域,建筑密度较小,便于开展成片测绘作业。

同集路、高速公路连接线贯穿测区南北,与城区及工业区道路组成网状,交通方便,但人口密集,车水马龙,将给工作带来不便。

测区属海洋性气侯,常年可以作业。

2 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93);6、《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7、本《技术设计书》及相关《技术补充规定》。

3已有资料及利用3.1 平面控制资料委托方提供的《桂林市Ⅱ、Ⅲ等GPS控制测量成果》Ⅱ大楼、Ⅲ马南点、Ⅲ官山等,作为本期D级GPS及一级导线起算数据,该成果属“99桂林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2°40′,1.5°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城市高程投影面为0米,参考椭球体为克拉索夫斯基参考椭球体,使用时平面坐标表示X(N)省略千公里和百公里数,Y(E)省略百公里数。

测绘项目项目 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项目 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项目地形图技术设计书地形图技术设计书一、引言地形图是地图的一种,用于描述地球表面地形特征的图件。

地形图技术设计书是地形图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文件,它包含了地形图的设计目标、制图要求、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等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测绘项目中地形图技术设计书的标准格式。

二、项目背景本项目旨在制作一份详细准确的地形图,为后续工程规划、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地形图的制作需要充分考虑地形特征的精细度和准确度,以及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三、设计目标1. 制作一份全面、准确、可靠的地形图,能够反映地球表面的真实地形特征。

2. 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0,图幅采用UTM坐标系,投影方式为高斯-克吕格投影。

3. 地形图应包含地形起伏、地貌类型、水系分布、交通道路、建筑物、植被覆盖等内容。

4. 地形图应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美观性,符合地图制图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四、制图要求1. 数据采集:采用航空遥感影像、卫星影像和现场测量等多种数据来源,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数据处理:采用数字图像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地形特征。

3. 符号表示:采用规范的地图符号和颜色,清晰明了地表示地形特征,确保地图的可读性。

4. 图件布局:合理安排地图元素的位置和大小,使地图整体布局美观、简洁,便于使用和阅读。

5. 标注注释:对地图中的重要地点、地名、道路、河流等进行标注注释,提供必要的解读信息。

五、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1. 高程数据: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通过插值和平滑处理得到高程数据。

2. 影像数据:采用航空遥感影像和卫星影像,通过图像处理和分类方法,提取地表覆盖类型和地貌特征。

3. 矢量数据:采用现场测量和遥感解译等方法,获取道路、河流、建筑物等矢量数据,并进行数据编辑和拓扑处理。

4. 数据融合: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融合和校正,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XXX校区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书班级:XXXX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XX年X月X日第一章概况为满足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所有学生的实习需要,XXX学院2011年八月份的实习安排,我们系的学生对XX校区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

在此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组5-6人左右,并且对校区进行地籍测量和校区以外的大乙坡进行了地形测绘。

测区概况:武定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州,而武XX区位于XX,本校区占地大约60多亩。

该校区处于北纬25°30′31·07″、东经102°25′04·73″、海拔1751米、测区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作业时间为一个月,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加以测区内草木茂盛,给测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测区地形困难类别定为一般地区类。

第二章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500》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以下简称《规范》)第三章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一、平面控制点资料测区附近有我校的已知点。

经踏勘检查,标志完好。

成果可供利用。

二、高程控制点资料在测区附近有我校的已知点的国家四等水准成果。

经踏勘检核无误。

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

三、地图资料测区有武定县土地利用详查图,可以参考进行测区技术设计、控制网布设和踏勘选点工作。

第四章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二、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

第五章、地形图的比例及成图方法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0.5m。

野外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第六章采用的软件系统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CASS6.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件。

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Autocad软件2005版本第七章平面控制测量一、以校区的已知点为起算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第一章概况为满足沈阳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的需要,受沈阳工业园区规划部的委托,我公司对小焦港河以西东海大道(四环路)两侧东西约500米南北约900米的测区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

整个测绘过程将于2005年11月结束。

测区概况:测区位于沈阳镇平桥村十九组与海南村六、七、八、十组。

地形图测绘具体范围:东至小焦港,南至东海路南600米,西至永安南路延伸段,北至沈阳镇二里村界河。

地理位置:东经:120o27′-28′,北纬:32o30′。

测区地貌:测区地势平坦,平均高程在4.0米左右,以水浇地、菜地为主,地面附着物以民用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为主,测区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作业时间为9、10、11三个月,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加以测区内草木茂盛,给测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测区地形困难类别定为一般地区I类。

第二章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以下简称《GPS规范》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以下简称《规范》)第三章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一、平面控制点资料测区附近有我公司2003年施测的E级点D002、C级点HA002两个GPS点。

经踏勘检查,标志完好。

成果可供利用。

二、高程控制点资料在测区附近有我公司2005年6月测的SW09和WD10两个国家四等水准成果。

经踏勘检核无误。

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

三、地图资料测区有1997年1:10000的沈阳县土地利用详查图,可以参考进行测区技术设计、控制网布设和踏勘选点工作。

四、现有电子地形图资料测区内有为四环路规划服务的1:500平面图,可作为本次工程的一部分使用。

第四章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本次平面控制测量将采用中央子午线为120o的3度带投影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将测区附近的C、E级GPS点作为起算点。

二、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

第五章、地形图的比例及成图方法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0.5m。

野外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第六章采用的软件系统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CASS6.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

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②Autocad软件2002版本第七章平面控制测量一、以C级GPS点HA002为起算点,使用我公司为沈阳城区所计算的国际第五推荐参考椭球与克拉索夫斯基参考椭球之间的转换参数。

使用RTK(9800)直接布设图根点,以测区内D002(E级)进行测区校正。

图根点相对于D002,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

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15cm。

二、控制点的命名、编号图根点编号为S01、S02…等。

三、控制点的设置控制点应选在符合观测条件,通视良好,便于长期保存以及便于以后扩展的地方,在硬性路面宜埋石的点,打入铁钉(桩顶直径1.5㎝以上)作标志,在铁钉顶用小钉凿出小眼,并在路面上用红漆圈示;在农田中埋设木桩,桩顶钉入钢钉作为中心标志。

四、野外数据采集野外观测采用南方公司的天王星9800型GPS动态接收机(标称精度为±2cm+1PPm)。

经省测绘专用仪器计量站年检合格。

第八章高程控制测量以测区东侧的四等水准点WS09为起算点附合到测区北侧的四等水准点WD10。

采用DSZ3(S3级)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施测。

测量方法:中丝读数法,读上、下丝计算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图根点相对于D002,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5㎝。

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第九章地形测量与成图第一节地形测量1.1图根控制及其技术要求因测区内农田较多,工矿居民点成条形分布,故直接在图根点上发展支导线,支导线须观测左、右角(具体技术要求详见下表)图根支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项目要求支导线最长900m单边最大边长300m支导线最多边数 3测角回数 1圆周角闭合差≤±40〃测边回数单向1测回1.2地形图测绘1.2.1地形图测绘方法碎部点数据采集采用TOPCON GTS-211D及TOPCON GTS-311型全站仪在测站上直接采集碎部点坐标,存储在仪器内,现场实时绘制测站草图,供数字化成图时参考。

碎部点数据采集主要技术要求如下:项目要求图根点数/k㎡60最大测距地物点320m地形点500m角度读至1〃距离读至1mm测站定向角检核≤1′固定方向归零检查≤1′仪器对中误差2mm1.2.1.1 地形测图时,每一测站上的文件以当天日期命名。

仪器架设在测站上,以较远的一点定向,用其它点进行检核,其角度检测与原角值之差不应大于1′。

检测值超限时,应查明原因,在记录手薄上应写明。

每站定向和检核后,可选远处目标固定明显、成像清晰的尖状构筑物(如电视塔顶、避雷针等)或房角为固定方向,测图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固定方向,固定方向归零差不应大于1′。

定向点、检核点方向值以及每次固定方向检查值应存进测站文件中。

当固定方向归零差超限时,应将固定方向值配置至原来方向值。

碎部点测量从上一次固定方向归零检查处重测。

1.2.1.2 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一般不得大于定向边的长度,特殊情况不得大于定向边长2倍。

1.2.1.3 测量地物点时,应尽量多采集它们轮廓明显点坐标;测量地形点时,应尽量多采集地形特征点坐标。

对于少数施测困难的地方,可用钢尺量取尺寸到厘米,在草图上标明,最大量距为30米。

1.2.1.4 测量碎部点时,棱镜应尽量放置在所测点最近处,仪器应照准碎部点,测取碎部点坐标;对电杆以及近处的地物点进行偏心观测。

1.2.2 地物、地貌要素测绘及《图式》运用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按《图式》规定执行。

1.2.2.1 测量控制点图根点用《图式》3.1.8表示。

1.2.2.2 居民地和垣栅(1)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连线为准,对房屋不同层次、不同结构性质、主要房屋和附加房屋之间的关系,都应用分割线区分表示出来。

(2)房屋基脚轮廓线凹凸在图上小于0.4mm,简易房屋小于图上0.6mm时,可适当综合取舍。

(3)居民住房不注结构性质,只注层次。

对房屋楼层高度低于2.2m和该层实际投影面积不足下层楼房面积范围1/2的假楼可不反映。

图上房屋层次注记从2层起注。

(4)已建屋基或虽然基本成型但未建成的房屋,应绘出墙基外角的连线并加注“建”说明注记。

(5)居民院内高度不超过正常围墙高度的房屋,破坏房屋,面积小于2㎡的房屋,临时性的围墙、工棚,可搬移的售货亭不表示。

(6)凡土墙以及用草、油毛毡、石棉瓦、塑料制品等材料层顶和用铁皮构建的房屋,均用简易房屋符号表示。

(7)房屋没有支柱的檐廊可不表示;有柱的檐廊用《图式》4.1.7表示,支柱配置表示,不代表实际位置;两端有支撑墙而中间无支柱的檐廊,用《图式》4.3.1.3表示;建筑部分超出房屋墙基的楼层称挑层,涉及三种情况,表示方法如下:a、挑层宽度大于1m,挑层与主体房屋的分界线用虚线表示;当挑层宽度大于3m时,挑层应注记起、止楼层。

b、挑层小于1m时,虚线不绘,房屋的轮廓线以挑层的投影为准。

c、挑层下若有支柱,支柱配置表示,不代表实际位置。

(8)房屋中间或一角凹进,且上有盖顶,凹进部分外廓用虚线表示。

1.2.2.3 道路及附属设施道路测绘,要求等级分明、位置正确,应按真实路边线位置表示,线段曲直和交叉位置的形式要反映逼真,道路通过居民地不宜中断,可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表示。

(1)等级公路应绘出铺面线、路基线。

路肩宽度图上大于1mm依比例尺表示;小于1mm时以1mm绘出,并在图上每隔15-20cm注出公路技术等级代码,并加注材质。

(2)宽度在3m-4m,能通行手扶拖拉机的道路,用大车路符号表示(《图式》6.4.1)。

(3)乡村路较密集时,可视通行情况依小路符号表示(《图式》6.4.3),但应成网,并反映疏密特征。

双线道路下的涵管选取主要的表示。

(4)图上宽度1mm以上的桥梁依比例尺用《图式》6.6.4a表示,其余的不依比例尺,用《图式》6.6.4b表示。

(5)宽度大于1m的涵洞用《图式》6.5.1a表示,小于1m的涵洞用《图式》6.5.1b表示。

(6)单位内部道路用《图式》6.4.4表示,并注记材质。

1.2.4 管线及附属设施(1)永久性的电力线、通讯线均表示,电杆、铁塔均按真实位置测绘。

同一杆架上有多种线路时,只表示主要的一种,但在分叉、中断处需交待清楚。

电力线、通讯线图内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和内图廓处绘出10KV 以上电力线连线方向。

进入房屋的简易线路可不表示。

(2)主要道路上、两边及单位内部的上水、下水、电力、通讯等检修井宜测绘表示。

消防栓均应逐个表示。

1.2.5 水系及附属设施(1)池塘岸边线以上边线内侧绘出。

水塘、鱼塘应加注“塘”或“鱼”,有水生作物的水塘,应加注水生作物名称。

(2)沟渠宽度超过0.5m以上以双线依比例尺表示。

小于0.5m以单线表示,有堤的沟渠,其堤高出地面0.5m以上,按有堤岸沟渠用《图式》8.3.2表示。

所有河流、沟渠均应绘出水流方向,单线沟渠在单线上注明水流方向。

1.2.6 地貌(1)等高线不绘制。

(2)比高大于0.5m的堤、坎、坡等均应表示。

各种陡坎、斜坡图上长度小于5mm的可不表示;当坎、坡较密时可适当取舍。

(3)田埂宽度大于0.5m的用双线符号表示,其余用单线表示。

田埂较密时可适当取舍。

1.2.7植被(1)沿道路、沟渠、土堤、河流、水塘等成行排列的树林以行树符号表示。

(2)一年内分几季种植不同作物的耕地,应以夏季主要作物为准配置符号表示;其它旱地、水生经济作物以及园地均按《图式》规定表示。

房前屋后、单位院子里的零星菜地不表示。

植被符号按“品”字型标注,间距应均匀。

(3)居民住宅前的水泥场地面积大于图上1C㎡的用地类界表示其范围,并加注“水泥”,有线状地物的其范围以线状地物代替。

1.2.8 碎部点高程测注(1)高程注记点用RTK直接施测。

(2)高程注记点应尽量分布均匀,高程注记点间距15-23m。

(3)对于田角、房角、桥中心、道路交叉转折点、地形起伏变化处、单位的主要出入口等地形特征点应优先测注高程,双线道路、主要堤堆顶,图上每隔10-15cm测注一点。

1.2.9 地理名称和注记(1)工矿企业单位、机关、学校、医院、以及有名称的桥、闸、河流都应正确注记名称。

(2)村组名称以村组合并后名称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