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环境与运动-中国高校体育网
非遗视角下高校太极拳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

到体育教学中[2]。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促进学生身体素 质提高,高校普及推广是重要途径。
该文对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普通大学生进行研 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 进 行 调 查,了解 其 参加体育文化节太 极拳比 赛或 运 动 会相关情况,并对太极拳的推广和发展提出看法及建 议。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科门类丰富,学校每年开展多 项大 型 体育文化节、运 动 会 等 活 动,并 多 次 参 加国家 级、省 级各大 赛 事等。集中国 传 统 文化 之大 成的太 极
2 0 0 6 年5月被中国政 府公布为首 批国家 级非物质 文化 遗产。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古代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 理念为核心思想,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用灵力 彰显拳劲,以拳理习己身,用如水行舟融通后运,内求 于心稳固精神,用呼吸吐纳排浊。练习太极拳可以调和 人体之阴阳,疏通人体之经络,培养人体之正气,延缓 衰老、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神经功能,最重要的是还能 起 到 养 生保 健 的功 效,如 恢 复 身 体 、精神 健 康,促 进 新 陈 代 谢 等 养 生作用 [3]。作为 流行 较 为广泛的 传 统体 育 项目之一,不论 是国内还是国 外 很 多人 近 年来 开始 喜欢和接触太极拳。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1)05(a)-0075-04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ai Chi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ake Sichuan Agricultural 体育学 DOI:10.16655/ki.2095-2813.2007-1579-807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4.21•【文号】国办发〔2016〕27号•【施行日期】2016.04.2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体育提出明确要求。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学校体育,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学校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不能保证、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依然突出,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亟待建立,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不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
保证课程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强化课外练习和科学锻炼指导,调动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新时代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挑战及实践路径

学校体育学2023年(第13卷)第35期新时代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挑战及实践路径乔延宾(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摘要:新时代高校体育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以适应国家发展的新形势。
高校要体育坚持立德树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为国家培养不同层次的体育竞技人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为己任。
新时代,高校面临着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体育教学改革不到位、体育文化氛围淡薄、体育保障不完善等困境,高校体育改革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育人为中心,传播健康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保障措施,弘扬体育精神,推动高校体育改革升级,发挥高校体育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文化强国等战略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体育 健康第一 立德树人 体育文化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3)35-0073-0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同时也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2],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
对于高校体育发展而言,需要立足于新时代,学习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的精神和内涵,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重新审视高校体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深入挖掘高校体育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解决高校体育与国家需求、学生获得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高校体育的改革发展,需要根据党和国家对高校体育的要求,结合高校实际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探索高校体育改革发展之路。
1 新时代对高校体育发展的要求1.1 坚持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新的要求和战略部署,为未来办好我国的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3]。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德才兼备方能长远,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4]。
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其中体育是其他四育的基础。
关于体育的开题报告3篇

关于体育的开题报告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心得体会、申请书、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读后感、作文大全、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essay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体育的开题报告3篇本文是关于体育的开题报告的简介。
学校环境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学校环境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体育锻炼作为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促进学习和生活的平衡发展。
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于学业压力和学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存在体育锻炼不足的情况。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学校环境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探讨如何优化学校环境,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一、学校体育设施和场地的影响学校体育设施和场地的完善程度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学校的体育馆、运动场、健身房等设施条件良好,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和相关设备,大学生就更容易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相反,如果学校的体育设施匮乏,没有足够的场地和设备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那么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甚至导致很多人放弃锻炼。
二、学校体育锻炼课程的设置和开展情况学校体育锻炼课程的设置和开展情况也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学校能够设置多样化的体育锻炼课程,并且能够合理地安排在学生的课程表中,那么就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需要灵活多样,能够符合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激发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
三、学校体育锻炼文化和氛围的营造学校体育锻炼文化和氛围的营造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学校能够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给予相关奖励和荣誉,建立正面的体育锻炼文化,那么大学生往往会更加愿意参与体育锻炼。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体育赛事和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氛围,让体育锻炼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四、学校教师和辅导员的引导和激励学校教师和辅导员在引导和激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教师和辅导员能够向学生灌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和激励,那么学生往往会更加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
新时代社区智慧体育服务构建理论溯源、国外经验及推进策略

DOI: 10.16655/ki.2095-2813.2024.08.020新时代社区智慧体育服务构建理论溯源、国外经验及推进策略1.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51;3.安徽省体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51摘要:社区体育服务直接面向社区居民,具有受惠人群广、需求多样化的特点,承载着增强人民体质、预防慢病、丰富大众精神文化等使命。
创新社区智慧体育服务的理论与方法,对提升社区体育治理能力和服务管理效能,以及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实现全民健身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通过剖析国外智慧体育实践经验和中国智慧,总结社区智慧体育发展的主要路径,提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社区智慧体育服务的策略,以期为形成社区智慧体育服务治理新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社区智慧体育服务发展的新路径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新时代 社区 智慧体育 理论溯源 国外经验 推进策略中图分类号: G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2813(2024)08-0069-05 Theoretical Sources, Foreign Experience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ommunity Sports Services in the NewAgeCHEN Yadong1LI Yunqing2WU Xianfeng31.Hefei Norm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Province, 230601 China;2.Anhui Profess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 ofAthletics, Hefei, Anhui Province, 230051 China;3.Anhui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Hefei, AnhuiProvince, 230051 ChinaAbstract: Community sports services are directly for community resident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wide range of beneficiaries and diversified needs, and carry missions such as enhancing people's physical fitness,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s and enriching the spiritual culture of the public. Innovat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smart community sports servi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ability and servic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community sports, promot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fitness and national health, and achiev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upgrading of national fitnes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foreign smart sports and Chinese wisdom,summarizes the main path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community sports, and proposes strategies to further promote smart community sports services in the new era. Through this paper, it hope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forming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名称:基于区域协同化理论的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K2021A0498);合肥师范学院人才引进项目(项目名称:安徽省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2RCJJ16)。
体育环境名词解释

体育环境名词解释
体育环境包括体育的社会环境、体育的自然环境和体育的人工环境。
体育的社会环境,是指人类为提高自己的物质文化水平而创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组织的总和。
它包括体育的外部社会环境和体育的内部社会环境两大类。
体育的自然环境,是指体育活动地点所处的地理和气象环境。
它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地表生物圈。
它们是体育运动赖以形成、进行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环境。
体育的人工环境,既指在人力作用下形成的运动场地或高度人文化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自然环境的污染。
前者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体育运动需要而有意识创造出来的,后者却是违背人类初衷并且对体育运动有害的。
上述各类体育环境都是指作为直接的运动过程之外而又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
依其情况不同,环境作用于体育的方式和程度也千差万别。
运动生理学习题18

第十八章环境与运动(一)填空题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受控装置包括器官和器官,受控对象为机体深部温度。
2.人体的体温与人体的代谢有关,在一天中最低,最高,这种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3.机体对冷环境的反应可归纳为和两个方面,长期工作在冷环境可产生 .4.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慢性危害是由于与接触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眼和鼻黏膜刺激,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癌及因生理机能障碍而加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
5.在热环境下运动可能出现热造成的危害,包括、、热衰竭和等热疾病。
6.运动员因时差而影响生物节律可采取两种调整对策:一是按预先调整生物节律;二是,使生物节律逐步与环境变化同步化。
7.机体产生的热量通过血液到达皮肤,通过传导、、、的方式向体外散发。
8.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的进行着气体交换,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大气的正常化学组成是保证和的必要条件。
9.对大气质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和。
10.高原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对诸因素的影响,因而,人在高原时最大吸氧量明显。
11.大气污染会导致持续运动的能力,污染程度越,持续运动的能力下降越明显。
12.体温的相对稳定,乃是在机构的控制下,体内过程和过程取得动态平衡的结果。
13.长期在水环境运动,可改善机体内的能力,进而提高人体对水的冷刺激的能力。
14.水环境中的运动,对人体功能影响较之其他运动项目深刻,这和水的及特性有关。
15.生物节律的构成包括两方面,一是二是。
16.人在一天中会出现个功能高潮,它与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有关。
17.在高原无论是安静时还是运动时,呼吸都会。
18.海拔高度越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就。
19.高原可使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增多,使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回到平原后机体供氧能力。
20.长期身体训练可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可改善肢体功能。
21.低温可反射性地引起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机体的氧耗。
(二)判断题1.外界环境的温度越高,机体通过辐射散失的热量就越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生物节律及其机制和对运动训练的影响。
二、教学进程:
(一)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本章内容纲要和本章学习重点。并对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进行概括性说明。
(二)采用讲解法、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结合多媒体图片、图表、动画等利用3学时对环境与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进行系统讲解与分析。
7.不同距离游泳的供能有哪些特点?游泳运动员的呼吸、循环有哪些特点?
8.些影响?
9.什么是生物节律?分哪三类?有什么生理意义?
课后作业:如何利用生物节律来提高运动成绩?。
教具
多媒体
授课时间
课后记载:
第五节生物节律
一、生物节律及其机制
(一)生物节律的特点
生物节律: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以一定时间重复出现,周而复始,则称为节律性变化,而这类变化的节律就称为生物节律。
(二)生物节律可能机制
二、生物节律与运动训练
合理利用生物节律的规律可对运动训练质量以及运动竞赛成绩的提高发挥良好的作用。一些研究认为,人在一天内会出现两个功能高潮,即上午9~11时,下午5~6时。
班级:061,062,063班人数:134人
第十八章环境与运动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人体体温的正常值和体温恒定的生理机制。
二、掌握热环境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及热服习。
三、了解冷环境对人体运动的影响和水环境对人体运动的影响以及人对水环境的适应。
四、掌握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和高原适应的生理机制。
五、了解生物节律及其机制和对运动训练的影响。
二、热环境与运动
(一)热环境运动时的生理反应
1、心血管功能
2、能量供应
3、体液平衡
(二)热环境运动时对人体的热伤害
1、中暑性痉挛
2、热疲劳
3、中暑
(三)热环境的适应
1、热适应的效果
2、热服习的产生
三、冷环境与运动
(一)冷环境的生理反应
通常机体受到外界低温刺激时,可发生三个阶段的变化:
1、兴奋增强期
2、兴奋减弱期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一)热环境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和热服习。
(二)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和高原适应。
二、教学难点:
冷、热环境和高原环境对人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要点及教学进程:
一、教学要点:
(一)人体体温的正常值和体温恒定的生理机制。
(二)热、冷环境运动时的生理反应与适应和对人体运动的影响。
(三)水环境与运动。
一、体温的调节
(一)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1、产热过程
2、散热过程
经皮肤直接散热的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四种
(1)辐射
(2)传导
(3)对流
(4)蒸发蒸发散热分两种方式:①不感蒸发或不显汗蒸发;②可感蒸发或显汗蒸发。
(二)体温调节装置
1、温度感受器
2、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的神经调节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是通过体温自身调节系统,即生物控制系统来完成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包括调定点在内属控制系统,它传达出的信息控制着产热器官(如肝、骨骼肌)以及散热机构(如皮肤血管、汗腺)等受控系统的活动,使受控对象——机体深部温度维持一个稳定的水平。而输出变量体温总是会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干扰(如机体运动或外环境气候因素的变化等),此时则通过温度检测器—皮肤及深部温度感受器将干扰信息反馈于调定点,经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整合,再调整受控系统的活动,建立起当时条件下的体热平衡。
2.人体安静时和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什么?运动时体温适度升高有哪些生理意义?
3.通常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运动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4.热环境中运动时人体的主要生理反应有哪些?热危害包括哪几种?如何预防热危害?(12条原则)
5.什么是热服习?热服习常表现出哪些适应性生理变化?
6.在低温环境中,人体会产生什么生理反应?冷服习有哪几种?
3、完全麻痹期
(二)冷环境对人体运动的影响
在寒冷环境下运动,人体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低温可使肌肉僵硬,粘滞性增大。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暴露的部位有时还会造成冻伤。
(三)冷环境的适应
1、代谢型服习
2、绝热型服习
3、习惯性冬眠型服习
第二节水环境与运动
一、水环境与运动能力
1、在水环境中运动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比陆地上运动深刻;
小结:
1、人体各种生命活动都受到环境的影响,并通过自身调节系统的功能与环境变化相适应。
2、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既是环境的变化,也是人体对环境的适应。
3、要想获得好的锻炼和训练效果,创造好的运动成绩,就需要适应的环境和对环境的良好适应。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体温的恒定依赖于哪两个生理过程的平衡?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意义是什么?
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主要特点是:(1)环境污染的涉及面广,易感性差异较大;(2)低计量、长时间的作用;(3)多途径进入人体;(4)多种因素同时存在。
二、大气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Waynl等研究人员在洛杉矶对21个运动队从1959-1964的6年期间的中学生越野赛的成绩与以前的成绩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比赛前1个小时的氧化剂浓度为0.10mg/m3~0.6g/m3与成绩降低的运动员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两段时间统计,认为大气中的氧化剂直接影响了学生在竞赛时对氧气的利用或造成了呼吸不适。
2、人在水环境中运动对循环功能也有良好影响;
3、在水环境中运动,运动技能的掌握比陆地上要求要高。
二、对水环境的适应
1、经常在水环境中运动,将对人体产热、散热的调节能力有良好影响;
2、人在水环境中运动也有急性的适应过程。大致有四个阶段:
1)皮肤血管收缩、皮肤发白、散热减少、产热加强;
2)皮肤血管反射性舒张、血液流向皮肤,皮肤发红,有温暖感觉;
(三)对本章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含重点)。
(四)布置本章复习思考题,给出参考书目
教学措施与手段:
一、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本章内容纲要和主要概念、基本理论和图片、图表等内容,讲解中适时利用板书,展开相关内容,补充有关材料进行讲解。
二、讲解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系统讲解本章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冷热环境与运动
(二)高原的人体反应
1、呼吸反应(1)肺通气:在高原无论是安静时还是运动时,呼吸都会增加;(2)肺泡气体扩散和氧气运输;(3)肌肉的气体交换;(4)最大摄氧量。
2、心血管反应(1)血浆容量:到达高原后人体的血容量很快开始减少,在最初的几周内这种持续性降低呈线形关系;(2)心输出量:先增加后下降。
二、高原训练和运动成绩
3)身体散热增多,会发生寒战,以加强产热过程;
4)若继续停留太久,引起小动脉收缩,小静脉扩张,血液滞留皮下静脉中而使皮肤和嘴唇青紫。
第三节高原环境与运动
一、高原环境与身体适应
(一)高原环境
1、大气压
2、高原温度
3、高原辐射
缺氧环境对氧运输系统运动能力的影响:
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随海拨高度及运动项目不同而有差异。①导致运动能力下降的临界高度大约在海拨1200m;②运动持续时间超2min以上的全身性耐久运动,到高原后运动成绩下降;③短距离项目由于高原空气稀薄,减少了快跑时消耗在克服空气阻力上的能量,所以成绩有所提高;④对速度与全身耐力关系不大的项目受高原影响不大。
要使高原训练取得理想的效果,应处理好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高原训练的适宜高度。2、持续时间。3、强度:①高原训练的强度要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来定。②根据比赛目标来定。③高原训练的强度要和下山后的强度衔接起来。4、高原训练后出成绩的时间
第四节大气环境与运动
一、大气环境与健康
(一)大气环境与大气污染
(二)大气环境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