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医学专业知识二考点总结重点知识标注

合集下载

2019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

2019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是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对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反映执业药师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

本科目考试大纲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常用单味中药与常用中成药,具体涉及临床中药学、中成药学、方剂学等内容。

其中方剂学不另单列,具体体现在各成药的方义简释中,釆用方解方式解析成药处方的配伍意义。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掌握临床常用单味中药的药性(寒热温凉平及有毒与无毒)、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注意和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注意事项、配伍意义及组方特点等内容;熟悉典型单味中药的基本配伍意义和主要药理作用,功效相似单味中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点及个别同名异物药物的来源,中成药的功能及主治证候的异同点,更好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药点

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药点

1解表药辛温解表药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脾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细辛:辛,温,小毒,归心、肺、肾经,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苍耳子:辛,苦,温,小毒,归肺经, 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 散风寒,通鼻窍。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 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西河柳:辛,微温,归肺、胃、心经。

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辛,温,归膀胱、肝经。

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 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 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11111111 浮萍:辛、寒,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木贼:苦、微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2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中药二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药二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药二考试知识点总结一、中药学基础知识1. 中药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组成、性质、制法、性能、功能及应用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来源、分类、鉴别、药性、药理、药效、配伍、炮制、存储、使用等。

2. 中药的来源和分类中药的来源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药物组方。

植物药又可分为维管束植物药、藻类、菌类、地衣类等。

动物药包括动物的器官、组织以及分泌物等。

矿物药主要是指从矿石或矿物质中提取的药物。

药物组方是指由不同来源的中药混合使用或炮制而成的中药制剂。

3. 中药的鉴别与质量评价中药的鉴别主要包括外观鉴别、性味归经、理化鉴别、药效鉴定等方面。

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外观质量、理化性质、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毒理学等方面。

4. 中药的药理学基础中药的药理学基础主要包括中药的药效学、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物质的研究等方面。

中药的药效学是指中药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等方面。

5. 中药的制法中药的制法包括药材的采集、选种、培育、加工、炮制、制剂等。

对于不同的中药材,其制法也有所不同。

二、中药的典籍和文献1. 中国药典中国药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告的规范药材、中成药和中药制剂的专书,是中医药管理和监督的法定依据。

中国药典是中药学的基础和标准。

2. 中药的典籍和文献中药的典籍和文献包括《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

这些典籍和文献对于中药的来源、性能、用法、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三、中药的药用部位、性味归经1. 中药的药用部位中药的药用部位包括全草、茎叶、根、果实、花、种子、根皮、茎皮等。

对不同的中药材,其药用部位也有所不同。

2. 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主要是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属性来做出的中药的主治属性判断。

其中性味是指中药的药性,包括寒凉凉,温热燥湿,辛苦甘酸等方面。

四、中药的炮制与用法1. 中药的炮制中药的炮制包括中药的加工和炮制,其目的是为了使中药的性味更符合药理需求,增加药效。

[全]执业药师《中药二》每年必考知识干货考点汇总

[全]执业药师《中药二》每年必考知识干货考点汇总

执业药师《中药二》每年必考知识干货考点汇总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第一章解表药▷辛温解表药●考点:麻黄(喘家圣药)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注:香薷(夏月麻黄):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主治】1.阴暑证;2.水肿,小便不利【记忆】“夏月”,夏暑——消暑化湿。

●考点: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考点: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主治】1.风寒感冒,咳嗽胸闷;2.脾胃气滞;3.气滞胎动;4.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记忆】紫苏常用煮海鲜,谐音“子舒”。

紫苏煮海鲜——解鱼蟹毒;子舒——肚子舒服、孩子舒服——行气宽中、安胎●考点:生姜(呕家圣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考点: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炭)【记忆】荆条(古代当做痒痒挠),一挠止痒,二挠透疹(长疹子时容易挠透),三挠烧炭止血(长疹子挠出血)。

●考点: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主治】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2.风寒湿痹,风湿疹痒3.破伤风,小儿惊风。

【记忆】一字在于“风”。

防风顾名思义能防住风,最常见与风有关的疾病是风湿病,记住风湿就是祛风胜湿。

惊风也是风,故记住其止痛解痉的功效。

●考点: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主治】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太阳经);2.风寒湿痹(上半身,附:独活治疗下半身)●考点: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主治】1.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2.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3.风寒湿痹,寒湿带下;4.疮疡肿毒【记忆】白止,白带止住,因此可以燥湿止带,还能消肿排脓。

●考点:头痛治疗头疼:羌活、细辛、白芷、藁本记忆:羌活,治疗太阳经头痛。

没有太阳,我们活不了。

细辛,少阴头痛。

细小,少。

白芷,阳明经头痛。

明白,明是阳明经;白是白芷。

藁本,巅顶头痛。

藁,高,就是巅顶的意思。

▷辛凉解表药●考点: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记忆】不吃薄荷咽真干,吃了薄荷风热清。

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二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二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二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1、莪术除破血行气外,还具有的功效是A.生肌敛疮B.凉血止血C.消积止痛D.活血行气E.清热利湿正确答案:C2、患者,女,37岁。

暑天身染疟疾,往来寒热,胸闷头痛,恶心纳呆。

建议选用青蒿治疗。

A.入汤剂久煎B.炒炭入煎C.宜入丸散D.鲜品绞汁E.宜酒炒用正确答案:D3、某男 78 岁,因肺肾两虚、阴虚肺热导致虚劳久咳,时而哮喘气短烦热,胸闷郁闷,自汗盗汗。

治当滋阴清肺、止咳平喘,宜选用的药是( )A.蛤蚧定喘丸 B.通宣理肺丸 C.二母宁嗽丸 D.人身保肺丸 E.礞石滚痰丸正确答案:A4、血竭研末的内服用量是A.1~2gB.0.1~0.3gC.5~10gD.15~30gE.10~15g正确答案:A5、主治水火烫伤,但因其含有水解型鞣质,可被机体大量吸收,易引起中毒性肝炎而大面积烧伤不宜使用的药物是A.艾叶B.白及C.小蓟D.地榆E.棕榈炭正确答案:D6、茜草的功效为A.凉血止血,清肝泻火B.温经止血。

通络止痛C.凉血祛瘀。

止血通经D.化瘀止血,宁心安神E.温经止血,散寒止痛正确答案:C7、煅后制酸止痛,主治胃痛泛酸的药物是A.蒺藜B.赭石C.牡蛎D.罗布麻叶E.琥珀正确答案:C8、(2020年真题)泻肺平喘宜蜜炙,利水消肿宜生用的药是A.葶苈子B.百部C.桑白皮D.枇杷叶E.紫菀正确答案:C9、肥儿丸主治A.脾胃气虚所致的疳证B.脾胃气虚所致的泄泻C.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D.食滞化热所致的积滞E.食滞肠胃所致的积滞正确答案:C10、陈皮的功效是A.破气消积,化痰除痞B.理气调中,燥湿化痰C.温中止呕,温肾纳气D.行气止痛,健脾消食E.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正确答案:B11、能解毒消肿止痛,又开窍辟秽的药是A.硼砂B.蟾酥C.白芷D.远志E.僵蚕正确答案:B12、附子不具有的功效是A.补火B.回阳救逆C.助阳D.杀虫止痒E.散寒止痛正确答案:D13、某男,89岁。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见考点100个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见考点100个

更多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常见考点汇总点击这里(公众号关注:百通世纪获取更多)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见考点汇总★1. 有凉血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特性的是(牡丹皮)★2. 安息香的功效是(开窍辟秽,行气活血,止痛)★3. 栀子金花丸主治(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牙龈肿痛)★4. 黄氏响声丸功效(疏风清热,利咽开音)★5. 柴胡的功效是(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6. 天花粉的功效是(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7. 主治嗳气,呃逆,呕吐,喘息的是(赭石)★8. 具有滋阴润肺,补脾益气作用的是(黄精)★9. 知柏地黄丸的功效是(滋阴降火)★10. 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脾肺郁结所致的黄疸的是(茵陈五苓丸)★11. 玉屏风胶囊的主治病证是(表虚不固所致的自汗,症见自汗恶风,面色晄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12. 正天丸主治(颈椎病型头痛;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经前头痛;神经性头痛)★13. 参苓白术颗粒的功能是(补脾胃,益肺气)★14. 能透疹止痒,为解表散风通用药的是(荆芥)★15. 大黄的主治病证有(热毒疮肿、水火烫伤;血热吐衄便血;湿热黄疸;瘀血经闭)★16. 槟榔的主治病证有(绦虫病;疟疾;虫积腹胀;水肿)★17. 郁金的主治病证有(胸腹刺痛、癥瘕痞块;热病神昏癫狂;血热吐衄出血;湿热黄疸)★18. 羚羊角入煎剂,成人内服一日用量是(1~3g)★19. 补骨脂具有的功效是(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补肾壮阳)[更多常见考点汇总请点击百通世纪进入]★20. 济生肾气丸既能温肾化气,又可(利水消肿)★21. 独活寄生合剂既能补益肝肾、祛风除湿,又能(养血舒筋)★22. 清热散风、明目止痛,主治外感风热之暴发火眼的药是(明目上清片)★23. 某男,35岁,胸闷而痛,痛彻背部,气短喘促,舌苔白腻。

证属痰浊阻闭胸阳之胸痹。

治当通阳散结,行气导滞,宜选用(薤白)★24. 某女,26岁,3月来情志不舒,胸胁、脘腹胀痛,嗳气食少,月经紊乱,痛经,证属肝郁气滞,治当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宜选用(香附)★25. 仙鹤草除能收敛止血,解毒杀虫外,又能(止痢、截疟、补虚)★26. 既破气行血,又消积止痛的药是(莪术)★27. 竹茹除清热化痰外,又能(除烦止呕,安胎)★28. 麦冬的功效是(益胃生津,清心除烦)★29. 某男,45岁。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高频考点汇总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高频考点汇总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高频考点汇总
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已经逐渐接近了,为了帮助考生在最后的备考阶段更好记忆知识点,下面由为你精心准备了“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高频考点汇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高频考点汇总1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高频考点汇总【一】2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高频考点汇总【二】3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高频考点汇总【三】4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高频考点汇总【四】整理。

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100个重要知识点

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100个重要知识点

学习攻略—收藏助考锦囊系统复习资料汇编考试复习重点推荐资料百炼成金模拟考试汇编阶段复习重点难点梳理适应性全真模拟考试卷考前高效率过关手册集高效率刷题好资料分享学霸上岸重点笔记总结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助:逢考必胜高分稳过中药专业知识二100个重要知识点考点1、辛温解表药:发散风寒,发汗力强。

主治外感风寒表证,风寒湿痹、咳喘、水肿兼表证。

考点2、香薷、麻黄:均发汗解表、利水退肿,治表证无汗、水肿及小便不利。

而香薷微温,兼和中化湿而祛暑。

考点3、麻黄、桂枝:麻黄发汗力强,风寒表实无汗为用;桂枝发汗力弱,又能助阳,风寒表实无汗及表虚有汗咸宜。

考点4、紫苏、生姜、荆芥、防风:均发汗解表而治风寒感冒。

不同:紫苏风寒感冒无汗或兼脾胃气滞者多用;生姜风寒感冒轻者多用;荆芥生用长于散风,为发表散风通用药,又治风热感冒无汗或汗少者;防风为治风通用之品,发汗力虽较弱而长于胜湿,凡外感表证无论寒热或夹湿与否均可投用。

考点5、羌活、藁本:均善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不同:羌活善治太阳头项强痛、上半身风寒湿痹特别是肩背肢节痛;藁本善治巅顶头痛,兼治寒滞肝脉之脘腹痛。

考点6、辛凉解表药:疏散风热,发汗力较缓。

主治外感风热表证,兼治风热咳嗽、麻疹不透、目赤多泪等证。

考点7、薄荷、牛蒡子、蝉蜕:均疏散风热、透疹止痒。

不同:薄荷辛凉,主散上焦风热,发汗力强,无汗者用之;牛蒡子辛苦性寒,宣透清降,发汗力较弱,但长于清泄热邪,兼利二便;蝉蜕甘寒质轻,发汗不如薄荷,清热不如牛蒡子,但长于祛风解痉止痒,感冒和麻疹高热抽搐、风疹瘙痒者用之。

考点8、桑叶、菊花:均善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不同:桑叶性寒,作用偏于肺,疏散力较菊花强,能润肺止咳;菊花性微寒,作用偏肝,平肝明目力较桑叶为胜,兼治肝风头痛。

考点9、柴胡、升麻、葛根:均解表升阳。

不同:(1)柴胡入肝胆经,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升麻,入肺与脾胃经,主清散而解表;葛根主入脾胃经,善发表解肌退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单味中药——第一章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本类药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性善发散,能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

主具发散解表功效,兼能宣肺、利水、透疹、祛风湿等。

最佳选择题解表药的药味及归经是A.苦入心B.咸入肾C.甘入脾D.酸入肝E.辛入肺『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解表药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表症。

部分药物还可用于咳喘、水肿、疹发不畅及风湿痹痛等。

按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常将本类药物分为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两类。

使用发汗力强的解表药,要注意掌握用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汗,以免损伤阳气和津液;体虚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忌服;对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也要慎重使用;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过多而降低疗效。

最佳选择题不属于解表药使用注意的内容是A.体虚汗多者忌服B.久患淋病者慎用C.热病津亏者忌服D.疮疡初起兼表证者忌服E.失血兼表证者慎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疮疡初起兼表证者可以使用解表药。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麻黄【性味归经】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发散,微苦略降,重在宣肺,药力较强。

入肺与膀胱经,外能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内能开宣肺气,通畅气机,以平喘。

此外,通过宣肺,又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1)风寒表实无汗证。

(2)肺气不宣的喘咳证。

(3)水肿兼有表证者。

主宣发与肃降【配伍】麻黄配桂枝:麻黄辛温,功善宣肺发汗解表;桂枝辛甘温,功能发汗解表、助阳通脉。

两药相合,发汗解表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功著。

麻黄配苦杏仁:麻黄辛温宣散,功善宣肺平喘、发表散寒;苦杏仁苦温润降,功善平喘止咳,略兼宣肺。

两药相合,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宜。

麻黄配石膏:麻黄辛温,功善宣肺平喘、发汗解表;石膏辛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除烦解肌。

两药相合,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研末敷。

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炙用或生用。

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者忌服。

【药理】本品有促进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镇咳、祛痰、平喘、利尿、强心、升高血压及兴奋中枢等作用。

了解最佳选择题生用解表,蜜炙平喘的药物是A.桂枝B.麻黄C.紫苏D.荆芥E.羌活『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麻黄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炙用或生用。

麻黄配石膏共同体现的功效是A.发汗解表B.清热泻火C.利水消肿D.调和营卫E.清肺平喘『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麻黄配石膏:麻黄辛温,功善宣肺平喘、发汗解表;石膏辛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除烦解肌。

两药相合,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

治风寒表实证兼喘咳,宜首选的药物是A.羌活B.紫苏C.麻黄D.防风E.桂枝『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麻黄可以用于治疗风寒表实无汗证及肺气不宣的喘咳证。

桂枝【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主治病证】(1)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

(2)风寒湿痹,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癥瘕。

(3)胸痹作痛,阳虚心悸。

(4)虚寒腹痛。

(5)阳虚水肿,痰饮证。

最佳选择题桂枝不具有的功效是A.发汗B.解肌C.温通经脉D.平喘利尿E.助阳化气『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桂枝的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既走表发汗,又走里温经的药是A.炮姜B.香薷C.艾叶D.麻黄E.桂枝『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桂枝既走表,又走里。

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

桂枝不适宜的病证是A.风寒表实证B.血热出血证C.痰饮证D.血滞经闭E.阳虚心悸『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桂枝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诸出血证忌服,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紫苏【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主治病证】(1)风寒感冒,咳嗽胸闷。

(2)脾胃气滞证。

(3)气滞胎动证。

(4)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最佳选择题紫苏不包括的功效是A.发表散寒B.解鱼蟹毒C.行气宽中D.祛风止痉E.安胎『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紫苏的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尤宜于风寒感冒兼气滞胀满者的药是A.防风B.桂枝C.生姜D.细辛E.紫苏『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紫苏既散肺经风寒,又理脾胃气滞,为治风寒感冒常用药,兼气滞胀满者尤佳。

生姜【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

(2)胃寒呕吐。

(3)风寒客肺的咳嗽。

(4)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

生姜最佳选择题生姜除发散风寒外,又有的功效是A.止呕B.止痉C.止泻D.止血E.止带『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生姜的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能解鱼蟹及半夏、天南星毒的药是A.生姜B.紫苏C.香薷D.广藿香E.牛蒡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生姜能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

喻为“呕家圣药”的是A.生姜B.香薷C.紫苏D.荆芥E.桂枝『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

荆芥【功效】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有表证者。

(4)(荆芥炭)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证。

最佳选择题荆芥除散风解表外,又有的功效是A.温肺化饮B.燥湿止带C.行气宽中D.祛风止痉E.透疹止痒『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荆芥的功效: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生用祛风解表,炒炭止血的药是A.羌活B.桂枝C.防风D.荆芥E.白芷『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荆芥: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须炒炭用。

堪称为“解表散风通用药”的是A.生姜C.紫苏D.荆芥E.藁本『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荆芥:生用长于发散,善散风解表、透疹止痒,为解表散风通用药,治表证及疹痒无论风寒风热皆可。

防风【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2)风寒湿痹,风湿疹痒。

(3)破伤风,小儿惊风。

最佳选择题防风不具有的功效是A.祛风解表B.止痛C.止带D.解痉E.胜湿『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防风的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防风的主治病证不包括A.风寒表证B.血虚发痉C.风热表证D.风寒湿痹E.小儿惊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防风的主治病证:①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②风寒湿痹,风湿疹痒。

③破伤风,小儿惊风。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

(2)风寒湿痹。

最佳选择题羌活除祛风散寒外,又有的功效是A.行气宽中B.通窍止带C.化湿和胃D.胜湿止痛E.平喘利尿『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羌活的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尤善治太阳头痛及上半身风湿痹痛的药是A.细辛B.羌活C.白芷D.独活E.辛夷『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羌活作用偏上偏表,主散肌表游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善治表证夹湿、太阳头痛及上半身风湿痹痛。

细辛【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尤宜鼻塞、头痛、肢体疼痛较甚者),阳虚外感。

(2)鼻渊头痛。

(3)头风头痛,牙痛,风寒湿痹痛。

(4)寒饮咳喘。

最佳选择题细辛除祛风散寒外,又能A.燥湿止带B.利水消肿C.温肺化饮D.消肿排脓E.升阳止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细辛的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细辛的主治病证不包括A.风寒表证B.阳虚外感C.头风头痛D.肺热喘咳E.风寒湿痹『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细辛的主治病证:①风寒表证(尤宜鼻塞、头痛、肢体疼痛较甚者),阳虚外感;②鼻渊头痛;③头风头痛,牙痛,风寒湿痹痛;④寒饮咳喘。

细辛内服入汤剂的剂量是A.6~12gB.12~30gC.1~3gD.30~60gE.0.5~1g『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细辛内服:汤剂,1~3g。

白芷【功效】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主治病证】(1)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

(2)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

(3)风寒湿痹,寒湿带下。

(4)疮疡肿毒。

最佳选择题白芷不具有的功效是A.燥湿止带B.利水消肿C.通窍止痛D.消肿排脓E.发散风寒『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白芷的功效: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善除阳明经邪气的药物是A.苍耳子B.白芷C.羌活D.荆芥E.藁本『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白芷辛温燥散,芳香走窜,入肺、胃经,善除手足阳明经之邪。

香薷【功效】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1)夏季乘凉饮冷、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

(2)水肿,小便不利。

最佳选择题香薷除发汗解表外,又能A.平喘止咳B.燥湿止带C.和中化湿D.祛风透疹E.助阳化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香薷的功效: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麻黄与香薷均有的功效是A.止咳B.止痉C.和胃D.利水E.止带『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香薷、麻黄,均能发汗解表、利水退肿,治表证无汗、水肿及小便不利。

素有“夏月麻黄”之称的药是A.防风B.香薷C.白芷D.羌活E.桂枝『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香薷功似麻黄,药力亦强,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素称“夏月麻黄”。

藁本【功效】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颠顶头痛。

(2)风寒湿痹。

尤宜于颠顶头痛的药是A.白芷B.辛夷C.藁本D.荆芥E.细辛『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藁本功似羌活,能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善治表证夹湿、风寒湿痹与颠顶头痛。

苍耳子【功效】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主治病证】(1)鼻渊头痛,风寒头痛,表证夹湿。

(2)风湿痹痛,风湿疹痒,疥癣。

最佳选择题既能散风寒、通鼻窍,又可除湿止痛的药是A.荆芥B.苍耳子C.辛夷D.藁本E.羌活『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苍耳子的功效: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最佳选择题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肌肤,内走筋脉的药是A.香薷B.辛夷C.紫苏D.苍耳子E.荆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苍耳子辛散苦燥,性温通达,并有小毒,主归肺经。

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肌肤,内走筋脉。

辛夷【功效】散风寒,通鼻窍。

【主治病证】鼻渊头痛,风寒头痛鼻塞。

西河柳【功效】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主治病证】(1)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2)风寒湿痹。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薄荷【功效】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主治病证】(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