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的部分进展解析

合集下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肪 性 肝 炎 ( s 患 者 发 生 mt NA 缺 失 、 NA H) R 复制 错 误 、 复 障 修 碍 和断 裂 , 造 成 其 呼 吸 链 复 合 物 活 性 降 低 ] NA 对 氧 并 。D 应激很敏感 , 粒体 的 D 线 NA( R mt NA) 氧 化 损 伤 敏 感 性 比 的
子 沿着 呼 吸 链 的 传 递 , 氧 自 由基 形 成 显 著 增 多 , 而 加 重 使 进 线粒体损伤[ 。 6 J
2 肿 瘤 坏 死 因子 ( . TNF a )与 NAF LD
清楚 , 为 其 发 生 与 胰 岛 素 抵 抗 、 应 激 反 应 和 脂 质 过 氧 化 认 氧
胞脂肪变性 、 球样 变 、 散性 肝 小叶 轻度炎 症 和 ( ) 中 气 弥 或 肝
央 静 脉 、 窦 周 围 胶 原 沉 积 等 为 临 床病 理 特 点 的慢 性 肝 脏 疾 肝 病 _ , 包 括 单 纯 性 脂 肪 肝 ( o ac h l ft l e , 】 它 j n n l oi at i r o c y v NAF ) 脂 肪 性 肝 炎 ( o ac hi se th p t i, L 、 n n l l t o e a i s NAS 、 o c a t H) 脂
性的必要元素 , 其在代 谢过 程 中形成 的 中间产 物 R , 但 OS 与
维普资讯
右江医学 20 0 8年 第 3 6卷 第 3期

3 47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非 酒 精 性 脂 肪 性 肝 病 分 子 生 物 学 发 病 机 制 研 究 进 展
农 乐根 李天 资 ,
( 江 民族 医 学 院 附 属 医 院 I 检 验 科 ; . 案 室 , 西 百 色 5 3 0 ) 右 . 2病 广 3 0 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_鲁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_鲁超

◇综述与讲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鲁 超,邹宇宏,王建青,李 俊(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 230032)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 onalcoho lic steatohepa titis,NASH)是由肥胖、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快速减肥、长期全肠道外营养(TPN)、空-回肠旁路手术及药物等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的一种较新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NASH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许多前期研究虽然获得了初步资料,但对NASH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十分明确。

目前认为,FFA蓄积、氧化应激、胰岛耐受、P450(CYP2E1或CYP4A)、瘦素、K upffer细胞及细胞因子等在NA S H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病因;病理;发病机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The devel op m ent of st udies i n etiol ogi calfactor and pat hogenesis of nonalcoholi c steatohepatitisLU Chao,ZOU Yu-hong,WANG Jian-qing,LI Jun(School of Phar maceutica l Sciences,Anhui Med i ca lUn i vercit y,Hefei 230032)Ab strac t:N onalcoho lic steatohepa titis(NA S H)is a newe r clinicopa t hologica l syndrom e which is associa t ed w ith m any risk factors,such as obesit y,t ypeⅡd iabetes m e llit us,hype rtrig l yceride m ia,rap i d we i gh t loss,t o tal parentera l nu triti on t pn(TPN),j e j uno il ea l bypass sur-ge ry(JIB)and drug e t a.l The pa t hogenesis o fNA S H is co m plica t ed.D espit e preli m ina ry data fro m nu m bers of pil o t st udies,no est ab-lis hed theo ry can be off e red to NA S H.Several st udies have de m onstrated t ha t free fa tt y acid(FFA),ox i dati ve stress,i nsuli n resist ance, P450(CYP2E1o r CYP4A),l epti n,K upffer cells and cy toki nes m ay play a ro le i n deve l op m ent of NASH.K ey word s:e tio l og ica l fac t o r;hist opatho logy;pat hogenesis;nonalcoho lic steatohepa titis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 ona lcoho li c st ea t ohepa titis,NA S H)是以无过量饮酒史(或酒精摄入量<20g d-1以及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弥散性肝小叶轻度炎症和(或)肝中央静脉、肝窦周围胶原沉积等为临床特征的慢性肝炎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发生机制新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发生机制新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发生机制研究新进展
任路平 宋光耀 ( 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一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关键词〕 慢性肝病; 脂肪肝; 发病机制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 2012) 03-0664-03;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2. 03. 114
任路平等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发生机制研究新进展 第 3 期
·665·
这些研 究 证 明 脂 肪 因 子 与 NAFLD 具 有 相 关 性,但 是 其 在 NAFLD 发生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3 NAFLD 发生发展的肝内细胞机制 NAFLD 作为一个肝细胞内脂质沉积乃至炎症、坏死的疾
病,多个细胞器和细胞事件可能参与其发生发展,近些年来亦 有大量相关研究。
2. 1 肝细胞内脂质代谢异常 如前述,外周 IR 时血循环增加 的胰岛素水平可刺激肝细胞内源性脂质合成增加,当外周 IR 时,血胰岛素水平增加,胰岛素通过激活肝脏内源性脂质合成 SREBP1c〔13〕,引起下游一系列的脂质合成酶类如 乙 酰 辅 酶 A 羧化酶( ACC) ,脂肪酸合成酶( FAS) 等的合成增加,从而促进 内源性脂质和脂蛋白的合成,研究表明转基因小鼠 SREBP-1c 过表达可 引 起 内 源 性 脂 质 增 加 和 肝 脂 质 沉 积 的 发 生〔14〕,而 SREBP-1c 基 因 失 活 可 引 起 ob / ob 小 鼠 肝 脏 TG 含 量 显 著 下 降〔15〕。另外,NAFLD 时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分泌能力亦下 降,可能机制是胰岛素减少肝脏载脂蛋白 B( ApoB) 100 的合成 能力,ApoB100 是 TG 装配形成 VLDL 的限速步骤,高胰岛素血 症时胰岛素通过减少 ApoB100 抑制 VLDL 分泌,也是肝细胞脂 质沉积的机制之一〔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93 -评价[J].中医杂志,2010,51(6):500-505.[21]李洋,李瑞.李瑞教授针灸治疗情志病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4):371-373.[22]邵金华,李岩,王垂杰.从情志致病探析脾胃病的防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68-70.[23]陈白,曹丽萍,修春英,等.针刺疗法治疗轻中度抑郁症60例[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11):123-125.[24]张鹤腾.郁三针为主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25]汉达尔玛,艾丽雅,赵俊,等.蒙医针刺调节抑郁症的机理研究[J].中医药导报,2020,26(14):95-97,101.[26]张灵虎.调神腹部推拿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石家庄:河北中医学院,2019.[27]郭争鸣,王德瑜,李迎红,等.三部推拿治疗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8):100-102.[28]高丙南,胡浩然.抑郁症的推拿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8):139-140.[29]谭禧.单纯性推拿手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内江科技,2008,29(10):122.[30]张爱军.《针灸大成》情志病治疗特色探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9):1600-1602.[31]岳延荣.五脏俞穴位埋线治疗抑郁症46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5):19-20.[32]曹湘萍.穴位埋线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7):76-77.[33]徐若兮.情志相胜法在抑郁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探讨[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34]张浩,吕荣菊,郑智勇,等.情志相胜疗法在抑郁症中应用及其机制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8):70-73.[35]景丽俊,王嘉锋,吴惠娟,等.以喜胜悲法在减轻老年患者孤独感方面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12):14-15.[36]徐蕊,孔军辉,杨秋莉,虞雪云.广泛性焦虑障碍“思胜恐”情志治疗思路探讨[J].中医杂志,2017,58(10):836-840.[37]侯志旺,陈家旭.情志致郁音乐疗法浅论[J].吉林中医药,2009,29(1):1-3.[38]艾春启,陈生梅,谢贵文.五行音乐疗法对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2):15-16.[39]韩扬,石岭,曾波涛.接受式音乐辅助治疗抑郁症病人的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10,25(1):63-64.[40]徐若兮.情志相胜法在抑郁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探讨[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收稿日期:2021-02-24) (本文编辑:薛琦琪)①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 内蒙古 通辽 028000②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③通辽市医院通信作者:戈宏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吴蓝蓝① 戈宏焱①② 梁东亮① 王欢①③【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量摄入高脂饮食、运动量的减少、肥胖人群不断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讲解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讲解

收稿日期 :2009-11-02; 修订日期 :2010-03-23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No.20080404Zd31 作者简介 :李秀丽 (1964- , 女 (汉族 , 辽宁庄河人 , 现任赤峰学院医学院教授 ,硕士学位 , 主要从事胰岛素抵抗及抗糖尿病药物研究工作.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李秀丽 1, 王蒙2(1.赤峰学院 ·医学院 , 内蒙古赤峰 024000; 2.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上海201318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肝病之一 ,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均复杂 , 胰岛素抵抗 (IR 、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物可能是其病因的关键环节 , 其他因素如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多种脂肪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炎性改变及纤维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很多 , 文章对此作一阐述。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 胰岛素抵抗 ; 游离脂肪酸DOI 标识 :doi :10.3969/j.issn.1008-0805.2010.10.104中图分类号 :R57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805(2010 10-2647-01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性变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

病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纤维化 , 最后可能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NAFLD 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 已成为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

全球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 成人的 NAFLD 发病率为 20% 33%, 肥胖或 2型糖尿病患者中 NAFLD 发病率达到 75%[1, 2]。

近年来 , 我国的NAFLD 发病率明显上升 , 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NAFLD 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

一、发病机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时,胰岛素不能有效地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导致血糖升高。

为了维持血糖平衡,肝脏会增加葡萄糖的合成和脂肪的生成,从而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

2、脂质代谢紊乱脂质代谢紊乱也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脂质水平升高,或者脂蛋白的合成、转运和代谢异常,都可能使脂质在肝脏中蓄积。

3、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在肝脏内脂肪堆积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和自由基,引发氧化应激反应。

同时,脂肪细胞还会分泌一些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导致肝脏发生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肝脏损伤。

4、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某些基因突变或多态性可能影响脂质代谢、胰岛素信号通路等,增加个体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风险。

5、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与肝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内毒素释放增加,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激活肝脏的免疫炎症反应,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

1、病史和临床表现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体重变化、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

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部分可能会出现乏力、右上腹不适、肝区隐痛等。

2、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与 患者 在 患 N A F L D或 N A S H 的基 础 上 发 展 为 肝 纤 维
化 晚期 的 比例 是 相 当的 。 有 数 据证 实 了N A F L D的异质
性, 将 患者 分 为快速 或慢 性进 展者 。 尽 管 慢 性 进 展 者 可 能发展为 N A F L D, 但 并 没有 发 展 为肝 纤 维 化 或其 他 必
综 述
【 关 键 词 】 非 酒精 性 脂 肪 肝 ; 代 谢 综合 征 ; 肝 细胞 癌 ; 纤维化 ;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9 — 5 5 1 9 . 2 0 1 7 . 1 5 . 0 1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指 标—— 纤 维 化 和肝 硬 化 的进 行 性 进展 等 并 发 症[ 4 1 。 这
病 率 迅速 上升 。 N A F L D包 括一 系 列肝 脏疾 病 , 其 主要 特
征是 肝 脏 三 酰 甘 油 ( T G)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量 蓄 积 , 在不 存 在 炎 症 和
方 面 的研 究 专注 于 3个 主 要 目标 : ( 1 ) 定 义疾 病 诊 断 和 致 疾病 的分 子变 化 。
着存 在 小 叶 炎 症 和 肝 细 胞 损 伤 的 迹 象 . 可 发 展 为 慢 性N A F L D。 人 们 对 这 种 疾 病 的 自然 史 仍 了 解 较 少 , N AF L D患者 易 罹患肝 脏 相关 并 发症 , 例 如纤 维 化 、 肝 硬
化、 肝细胞癌 ( HC C) 和肝 外 疾 病 『 如心血管疾病 ( C V D)
文章 编 号 :1 0 0 9 — 5 51 9( 2 0 1 7 ) 1 5 — 2 2 8 4 — 0 5

衰老进程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自发产生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衰老进程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自发产生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DOI: 10.3969/j.issn.1673-713X.2021.03.008·综述·衰老进程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自发产生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刘金艳,张彬,许赛君,赵晓宏,许扬,谢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肝细胞从单纯性脂肪变性(SS)逐步发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进程中一系列疾病的统称[1]。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全球范围内,NAFLD 的发病率约为25%,且呈现日益增长趋势[2],在男性中,NAFLD 的患病率倾向于从年轻到中年人群增加,并且与NAFLD 的非老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的NASH 和晚期纤维化患病率更高[3]。

美国器官共享网络联合会统计显示,2005 – 2017 年,NAFLD 发展为急慢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候补注册人数从134 名增加到574 名,增长了331.6%,随着NAFLD-ACLF 注册人数的持续增长和年龄增长,患者死亡的风险激增[4]。

一项对日本1829 名女性的调查显示,NAFLD 的患病率在该群体中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与体重增加或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无关,表明衰老是绝经前妇女NAFLD 的危险因素[5]。

随着年龄增加,NAFLD 发病率和恶化程度也随之增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为危害身体健康的慢性病。

迄今为止,NAFLD 的发病机制有“双重打击”和“多重打击”学说。

双重打击学说针对肝脏病变机制,认为肝细胞内脂肪增加,突出表现为甘油三酯蓄积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肝脂肪变性为第一重打击;肝细胞内的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等增强诱导NAFLD 发展为NASH、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为第二重打击[6]。

多重打击学说针对肝脏以外的诱导肝脏病变机制,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组织器官,诸如脂肪组织、胰腺、肠、肝脏等的代谢循环紊乱引发的广泛代谢失调诱发NAFLD[7]。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伴随衰老导致的肝细胞代谢失调和炎症与NAFLD 发生和恶化呈现正相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