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植物黄檗研究现状_杨洪升

合集下载

凉水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凉水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凉水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杨洪升;王长宝;张守平;程海涛;田立娟;张海军【摘要】By surveying the wild plants in Liangshui nature reserve,the present wile woody ornamental plants species are preliminary coun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103 species belong to 46 genera 24 families in wild woody ornamental resources.Ornamental characters of wile woody ornamental plants are summarized,and they are classi-fied into four classes:flowering plants,foliage plants,posture plants and fruit plants.This study can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useof resources of wild woody ornamental plants in Liangshui nature re-serve.%通过对凉水自然保护区木本观赏植物的调查研究,得出具有观赏价值的木本植物103种,隶属于24科46属,并对野生木本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了总结,分为观花植物、观叶植物、观形植物和观果植物4类。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凉水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3页(P78-79,82)【关键词】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凉水自然保护区【作者】杨洪升;王长宝;张守平;程海涛;田立娟;张海军【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7.2野生观赏植物是指具有美丽的花、叶、果实及株形等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主要包括可提供园林绿化的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等种类[1]。

珍稀药材三叶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珍稀药材三叶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珍稀药材三叶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朱波;华金渭;刘昆;吉庆勇;吴剑锋;齐川【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7)005【摘要】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三叶青全国主分布区24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从101个引物里筛选出22个能扩增出清晰具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条带169条,片段大小在450~2 200 bp,其中多态性条带77条,多态性比例为46.7%.(2)NTSYSpc2.10e软件分析显示,供试三叶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一般,相似系数在0.77~0.99,浙江庆元种质与广西钟山种质亲缘关系最远.(3) UPGMA法聚类分析显示,24份样品被分为4大类,浙江种质全部聚在第Ⅰ类,第Ⅱ类以江西、广西、湖北、湖南等种质为主,湖南怀化与广西钟山为第Ⅲ类,贵州种质单独聚为第Ⅳ类.研究表明,ISSR分子标记适用于三叶青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研究成果首次从分子水平为合理引种、驯化、保护和利用三叶青野生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总页数】7页(P914-919,946)【作者】朱波;华金渭;刘昆;吉庆勇;吴剑锋;齐川【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丽水 323000;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 310053;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丽水 323000;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丽水 323000;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丽水 323000;浙江省丽水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浙江丽水 323000;浙江省丽水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浙江丽水 3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23+9【相关文献】1.珍稀濒危植物黄檗种群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J], 杨洪升;李富恒;王长宝;戚晓利;罗志文;李修平;张卫东2.珍稀濒危植物宝华玉兰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陈云霞;南程慧3.珍稀药用植物三叶青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J], 彭昕;吉庆勇;梁雅清;张煜炯;楼天灵4.珍稀药材三叶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朱波;华金渭;刘昆;吉庆勇;吴剑锋;齐川;5.珍稀植物日本荚蒾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蒋明;应梦豪;徐丽娜;马佳莹;邬张颖;杨如棉;朱欣;李彦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培养条件对黄檗快速繁殖的影响

不同培养条件对黄檗快速繁殖的影响

摘要:以黄檗幼嫩的茎尖和茎段为材料建立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进行黄檗的组培快繁,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黄檗快速繁殖的影响。

结果表明:75%的酒精消毒8s+0.1%HgCl2消毒4min对外植体消毒效果最好;以6-BA0.7mg/L+NAA1.0mg/L的MS培养基对黄檗茎段的诱导效果最好;以NAA浓度为0.7mg/L的MS培养基生根效果最好;黄檗组培苗在培养30d后进行转培对黄檗组培苗的生长最好。

关键词:黄檗;培养条件;快速繁殖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又名黄菠萝,芸香科,落叶乔木,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也是我国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

黄檗具有深根性、抗风力强、生长快等特点,对气候适应性强,苗期稍能耐荫,成年树喜阳光。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省[1]。

黄檗树皮木栓层很发达且其中含有一些生物碱,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黄檗树叶随季节而变化,也可用于园林[2]。

该树种在新疆各地城市绿化生态园林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推广到博乐、奎屯、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及和田等地。

目前,黄檗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和重点植物保护资源,在《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将其列为渐危种。

黄檗种皮坚硬,透水和透气性较差,所以种子发芽率较低。

扦插繁殖,黄檗不易生根,成活率低,繁殖系数低[3]。

组织培养可在短期内得到大量、优质、整齐的组培苗,有可能是解决种苗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项目的研究旨在找寻黄檗快速繁殖的最适条件。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黄檗的繁殖材料于2019年5月17日至2019年6月7日采自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实验站黄檗树上的新鲜幼嫩的茎尖和茎段。

1.2试验方法1.2.1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于生长期分别采取黄檗幼嫩的茎尖和茎段(长2cm左右),采用75%的酒精和0.1%的HgCl2进行消毒,经不同时间的消毒灭菌后,建立外植体。

本实验采用75%的酒精(消毒时间:3s、5s和8s)和0.1%的HgCl2(消毒时间:2min、4min和6min)进行消毒,共设9组实验方案。

七虎林林场黄檗野生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七虎林林场黄檗野生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七虎林林场黄檗野生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徐景海【摘要】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是东北红松林的重要伴生树种,也是我国名贵重要关黄柏的药源植物.通过对七虎林林场野生黄檗植物资源状况进行野外调查,初步统计在黄檗适合的生境下,其密度平均421株·hm-2,18块20 m×20 m 的样地中,平均胸径为6.58~18.58 cm,最小胸径为5.3 cm,最大胸径为46.1 cm,种群主要以中幼龄林为主.【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2页(P30-31)【关键词】野生资源;黄檗;七虎林林场【作者】徐景海【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虎林市东城林业站,黑龙江鸡西158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31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又名黄波罗,为芸香科(Rutaceae)黄檗属(Phellodendron)植物,国内分布在大兴安岭以东山地,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以及河北等省区,国外见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和日本[1]。

是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的重要伴生树种。

既为珍贵的用材树种,也是我国名贵中药黄柏的药源植物,其内皮(韧皮部)入药即关黄柏,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2]。

由于传统中医药和现代制药的大量需求,野生黄檗资源已经遭到了严重的人为破坏,目前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1 调查地区概况七虎林林场位于虎林市西北部,场址距市区65 km,隶属于虎林市林业局,地理坐标为45°53′—46°02′N,132°15′—132°30′E。

施业区西、北与宝清县接壤,东与迎春林业局、云山农场相连,南与八五〇农场隔道为界。

行政区域属于杨岗镇境内。

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漫长、严寒干燥;夏季短促、温热多雨;春季多风、易旱易涝;秋季多雨、降温迅速。

北京地区黄檗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北京地区黄檗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北京地区黄檗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黄治昊;周鑫;张孝然;蒲真;邢韶华【摘要】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北京地区黄檗多散生于阔叶林中,数量稀少.为了解北京地区黄檗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促进种群扩繁,在北京百花山、松山和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共设置了12个20 m×20 m的样地,利用CCA分析方法对不同地点黄檗的生长分布状况与海拔、坡度、坡向、郁闭度、土壤pH值、碱解氮和土壤有机质等11个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CCA排序第一轴主要反映了海拔、郁闭度和坡度的变化,第二轴主要反映了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pH值和坡向的变化,其中海拔、碱解氮和土壤有机质是影响黄檗生长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低海拔、低碱解氮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高的地段适宜黄檗分布.对影响黄檗分布的环境因子进行定量分离,结果发现环境因子对黄檗样地物种分布的解释能力为84.5%,显示出较好的排序效果,黄檗分布点受人为干扰较少,其所在植物群落与环境保持了良好的对应关系;环境因子与物种分布呈显著相关(P=0.03),表明CCA排序结果可以解释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的影响程度.%Amur cork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is listed as a second-class protected plant,and is found in small populations of scattered broad-leaved forests in the Beijing area.A total of 12 plots (20 m x 20 m) Were set up in Baihuashan,Songshan,and Wulingshan Nature Reserves in Beijing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P.amurens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Beijing and to promote population development.The CCA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ocation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ofP.amurense and 11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altitude,slope,aspect,canopy density,soil pH,soil available N,and soil organic matter.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rst axis of the CCA ordination diagram mainly reflected changes in altitude,canopy density,andslope,whereas,the second axis mainly reflected changes in organic matter content,nitrogen content,pH value,and slope.Thus,altitude,soil available N,and soil organic matter are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Amur cork distribution,and areas with low altitude,low soil available N and high soil organic matter are suitable for itsgrowth.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species distribution showed they had a good ability to explain P.amurense distribution (84.5%) and a good sorting effect,suggesting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amur cork in the sample spots was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studied environmental factors.The plant community also showed a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with areas exhibiting less human interference.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species distribution (P =0.03),which strengthen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期刊名称】《植物科学学报》【年(卷),期】2017(035)001【总页数】8页(P56-63)【关键词】黄檗;环境因子;CCA排序;环境解释;北京地区【作者】黄治昊;周鑫;张孝然;蒲真;邢韶华【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11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别名黄波椤、黄柏,是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主产我国东北和华北各省。

濒危药用植物平贝母的研究进展

濒危药用植物平贝母的研究进展

濒危药用植物平贝母的研究进展王长宝;徐增奇;王仲;张海军;杨洪升【摘要】综合评述了濒危药用植物平贝母在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繁殖方法、传粉生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认为野生种质资源调查、保存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年(卷),期】2013(032)004【总页数】4页(P10-12,40)【关键词】平贝母;研究进展;展望【作者】王长宝;徐增奇;王仲;张海军;杨洪升【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与川贝母(F.cirrhosa)、浙贝母(F.thunbergii)“三分天下”,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1],也是我国东北特产药材之一[2]。

其味苦,性寒。

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开郁散结。

用于治疗肺热咳嗽,久咳痰喘,心胸郁结,烦热吐血,肺炎、支气管炎等症。

由于野生平贝母大多在山林荫蔽条件下,其生长地区的林木不断受到砍伐,自然植被遭受破坏,加之不断采挖和放牧等人为活动影响,野生资源逐渐减少[3]。

1984年颁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将其定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本文对平贝母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繁殖方法、传粉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今后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1 生物学特性平贝母植株长可达1 m。

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1~1.5 cm;叶轮生或对生;先端不卷曲或稍卷曲。

花1~3朵,紫色而具黄色小方格,顶端的花具4~6枚叶状苞片;雄蕊6枚,花药近基着,花丝具小乳突;花柱也有乳突;花期5~6月。

长白山黄檗基本情况调查及保护

长白山黄檗基本情况调查及保护

长白山黄檗基本情况调查及保护
于俊林;张昭;张本刚;周繇;朱俊义
【期刊名称】《中草药》
【年(卷),期】2006(37)3
【摘要】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记录、分析、总结。

掌握长白山黄檗资源、生存现状的基本情况,提出保护和利用的设想。

掌握了黄檗分布范围、生态条件、生长发育规律、自然更新途径、致危因子、保护措施。

为黄檗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了指导意见。

【总页数】3页(P461-463)
【关键词】长白山;黄檗;资源;保护
【作者】于俊林;张昭;张本刚;周繇;朱俊义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药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23
【相关文献】
1.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启动会召开 [J],
2.长白山文化在广场设计中的运用—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长白山文化广场规划设计为例 [J], 赵静慧
3.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启动会召开 [J],
4.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之一 [J], 赵晓飞;朴龙国;刘利;黄祥童;李太允;邱宝鸿;崔凯峰;睢亚臣
5.长白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调查及其保护 [J], 周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珍稀植物黄檗的药用价值及可持续利用

珍稀植物黄檗的药用价值及可持续利用

珍稀植物黄檗的药用价值及可持续利用黄檗是我国传统中药植物,中药材上称黄柏。

在植物分类上,隶属于芸香科黄檗属(phellodendron rupr.)。

我国黄檗属植物有两种,其中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又称关黄柏;另一种为川黄檗(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enid.),又称黄皮树、川黄柏。

目前,我国黄柏药材的主力产品是黄檗(关黄柏)。

但因资源破坏严重,黄檗及川黄檗已成濒危植物,黄柏也成了稀缺药材。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珍惜植物资源,本文重点介绍黄檗(关黄柏)的药用价值,并对川黄檗也作简要介绍,并提出了黄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1.黄檗的药用及其他利用价值1.1 黄檗的生物学特征: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为落叶乔木,树高10-20m,最高可达30m,胸径1m。

主要生长于我国东北地区,河北、内蒙古、山西亦有少量分布。

黄檗根系发达,萌发能力强,适合生长在土层深厚、湿润、通气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1]。

作为我国东北阔叶红松林的重要伴生树种,黄檗是“三大硬阔”之一。

黄檗树皮淡灰褐色,内层皮薄呈鲜黄色,髓心黄色;黄檗为雌雄异株,花单性,聚伞状圆锥花序,5基数,黄绿色,雄花退化雄蕊呈鳞片状;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lcm,初长为绿色,成熟时蓝黑色,有特殊香气食之味苦。

15-20年生黄檗开始结实,即使丰年种子的间隔期亦达2-3年[2]。

目前种子繁殖是黄檗主要的育苗方式,分春季和秋季两个播种时期。

春季播种的种子需低温处理,大多采用雪藏或层积处理,未处理过的种子萌发率不足处理过的一半。

也有人研究过扦插和嫁接技术,不过尚停留在实验室培育阶段,未进行大规模生产[3]。

1.2 黄檗的化学成分:日本学者村山义温等于1926年从日本产黄檗中得到小檗碱(berberine)及少量巴马亭(palmatine),此后各国学者相继报道了其它化学成分[4],其中小檗碱最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多样性
对黄檗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也有相应报道,夏天睿通 过对国内不同区域黄檗野生种群所含生物碱类成分多样性的 对比实验发现,黄檗种内生物碱类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种 群内差异性不显著。闫志峰等对 10 个不同野生黄檗种群采 用 AFLP 分子标记技术进行相应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发
上接第 70 页
-72-
2017-05.ind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2
2017/2/28
10:09:52
种群结构
关于野生黄檗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的研究相对较少。对 北京百花山、松山和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进行黄檗种群的年龄 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黄檗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为集群 分布,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格局受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以及种群发展过程中种内、种间关系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分 布格局。北京山区野生黄檗数量特征的研究表明黄檗属于增 长型种群,黄檗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属于集群分布格局。而 长白山黄檗种群结构的研究表明黄檗属于衰退种群。
-71-
2017-05.indd
71
2017/2/28
10:09:52
◎ 201 万~ 500 万
草坪等处,形成优良的园林景观。
中国科技信息 2017 年第 5 期·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Mar.2017
现黄檗的基因流较低,种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也明显低于其 物种,由此得出黄檗濒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 破坏和不合理的过度砍伐,对黄檗的迁地保护和原地保护要 提高重视。Yu 等开发了黄檗微卫星。Wan 等基于黄檗微卫 星数据,模拟了黄檗的优先保护区并分析了在局域气候变化 下黄檗分布变化的规律,研究还发现黄檗的遗传多样性与生 境类型适合度在空间上成正相关。李绍臣等采用 ISSR 分子 标记技术对吉林省 10 个黄檗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 研究,结果显示黄檗种群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物种的遗 传多样性是实施物种保护的关键性指标,特别是对于黄檗这 类孑遗物种,对其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 遗传多样性研究中,不同样地的样品采集和获得是整个实验 成功与否及得出可靠性结论的前提和关键。
生物学特性
黄檗为高大落叶乔木,株高范围 9~26 m,胸径平均在 0.7~1.0 m 间;成年树皮厚, 为深褐色或黑灰色, 树皮多深裂, 其上的木栓层发达且质地柔软,黄檗的内表皮为鲜黄色;其 幼枝通常为浅黄色或黄褐色,有较明显的大叶痕,并常呈现 为心形;叶痕的内层为裸芽的着生点,其为黄褐色,并具短 绒毛。黄檗的叶子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或互生,小叶 多为三种形态:披针形、卵形或卵状,小叶的数量在 5~13 枚之间,长度 5~11 cm,宽为 2~4 cm,小叶先端长形渐尖, 叶的基部近似为圆楔状,在主脉和基部的两侧具有白色绒毛, 边缘呈不规则的波状或有不明显的小锯齿,在齿间有黄色透 明腺点存在;花为单性且雌雄异株,呈聚伞状排列的圆锥花 序顶生;花部小,花色为黄绿色,花瓣、萼片、雄蕊的数量 皆为 5,花丝基部被绒毛,雌蕊个数为 1,子房为倒卵形, 具有 5 室,柱头有 5 个浅裂。核果呈浆果状并近似近球形, 成熟时颜色变为黑色,具有苦味和独特的香气;种子 2~5 枚, 带黑色呈半卵形,天然黄檗的繁殖主要靠种子繁殖,并依靠 鸟类的采食把种子传播较远的地方。 天然黄檗树龄在 15~20 年后才开始结出种子,种子的 产量受气候变化和自身的影响,年与年的产量会有所不同。 黄檗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也会不尽相同,一般分布在坡 顶的生长快,而生长在山坡下部的较慢,生长速度与其接受 阳光的照射时间有关。通常黄檗的枝条生长速度较快,新萌 发的当年枝条长度一般可达 0.6~1.6 m。黄檗木栓层的形成 与变化,与其树龄直接相关且差异明显,从个体的小幼苗直
电池形式,零排放是氢燃料电池的重要特性,这三个关键词 位于同一个块中,说明在科研上三者具有类似于“同义语” 的关系。块 6、7 和 8 则主要为电控方面的技术。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 第一,我国学术界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 研究。新能源汽车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与传统汽车技 术相比,具有电气化的本质特征。电气化的特征主要由电池、 电机和电控“三横”核心技术表现。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三横” 核心技术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虽然不同技术间的研究热 度有所不同,但从整体上看研究工作体系较为完整,具备了一 定科研基础。 在 “三横” 技术之外, 新能源汽车又出现了平台化、 轻量化和智能化的新趋势,学术界应及时跟进研究。 第二,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科研工作有待跟进。混合动 力汽车作为“三纵”中重要的“一纵”,是现阶段技术特性 和整车性能最接近传统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类型,同时也极具 节能减排和产业化潜力。混合动力汽车不仅在产业化上走在 了前面,而且大量的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也可以通过在混 合动力汽车上的大量使用而不断完善成熟。混合动力技术被 放弃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支持,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将无法在世 界的发展潮流中,积累下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但与电动汽车 相比,混合动力汽车的科研活动要相对薄弱,与目前二者在 产业化上的地位不相符合,故即使我国科技战略将混合动力
201 万~ 500 万◎
DOI:10.3969/j.issn.1001- 8972.2017.05.025
可实现度
可替代度
行业曲线
link
appraisement
industry
影响力 真实度
杨洪升 王 悦 历秋玉 王长宝 王长平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杨洪升(1979 -)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植物资源学与分子生物学;通信作者: 王长平(1978 -)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动植物检疫。 point
保护策略
建议采取以下保护措施:1. 应尽快建立黄檗专门保护区, 同时要重视黄檗栖息地以及周围环境的保护,加强宣传力度, 禁止乱砍乱伐,以保护尽可能多的遗传变异。2. 对现有种 群进行保护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黄檗繁殖生物学研究,由于 黄檗果实粘度大,果皮腐烂速度慢,种子具有胚生理后熟的 特点,在自然环境下种子发芽率较低,因此有必要建立人工 繁育基地以提高种子繁育率和幼苗成活率,扩大黄檗种群规 模。人工抚育可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以满足木材和药用 之用,这样可以产生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网络出版时间:2017-03-06 16:11:49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2739.N.20170306.1611.050.html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Mar.2017·中国科技信息 2017 年第 5 期
汽车视为过渡车型,其科研工作也应加强。 第三,有关电池技术的科研工作最为丰富。电池技术的 局限使得新能源汽车在多个性能指标上与传统汽车有较大差 距,或者说为了达到传统汽车的性能需要高昂的成本,这极 大地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因此,电池技术是新能 源汽车技术中的的重中之重,要不断加强研发工作。当目前 市场上电池成本降低或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的电池技术发展 成熟后,汽车制造厂商必然会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容量、 功率等以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和汽车性能。今后还要以 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为重点,推进电池模块化、标准化、 系列化、通用化等产业化方向的技术研究。同时关注锂硫电 池、全固态锂电池、锂空气电池等新体系电池的研究进展。 此外,在未来若新能源汽车进行大规模的并网充放电,必然 会对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提出挑战。同时,电池本身又可 以成为一个个分布式蓄能装置,成为调节电网负荷峰谷的手 段。故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也将给电网技术的发展带来机遇和 挑战,此领域存在广阔的科研空间。 第四,有关电机技术的科研工作较为薄弱。作为新能源 汽车最本质技术特征的电气化主要针对的就是汽车动力系统 的电气化,具体来说就是用电动机代替内燃机给汽车提供动 力。电机技术的共性特征极为明显,而科研工作却较为薄弱。 电机的应用非常广泛,不同用途电机之间具有一定技术通用 性,对车用型轮毂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的科研工作尚需加强。 为了降低系统重量和体积并降低制造成本,驱动电机系统将 朝着集成化方向发展,这也是今后电机技术研究的重点。
行业关联度
基 金 项 目: 黑 龙 江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QC2012C104);佳木斯大学青年基金项 目(Sq2013 - 026);佳木斯大学学生科技 创新项目(xsym2016 - 04)
黄檗为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目前黄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本文对黄檗的 生物学特性、分布、价值、栽培繁殖技术、种群结构、遗传多样性和保护策 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更好对黄檗保护进行研究提供参考。
价值
黄檗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之一,学者们 认为黄檗对古地理、第四纪冰川期气候及古代植物区系的研 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与学术价值。黄檗也是北方阔叶林 及红松针叶林的重要伴生树种,黄檗与水曲柳、胡桃楸三者 并称为中国东北著名的三大珍贵阔叶树种,其研究意义极高。 黄檗是广泛应用的用材树种,黄檗的木材呈浅黄色或黄褐色, 年轮清晰,其纹理均匀且美观,材质坚韧有弹性,具有光泽, 其耐水性较强,可用于制造军用枪托、飞机制造的材料,又 可做为民用建筑、船只加工、高级家具制造等;从树干上剥 取的栓皮为工业原料,可加工制作成瓶塞、救生圈、某些绝 缘配件等;其内皮可做为染料原料,也可采收入药。黄檗又 是良好的蜜源植物,其花可为蜜蜂提供优良的蜜源,黄檗的 果实和叶片可用来提取加工甘露醇及各种芳香油,广泛应用 在医药和工业中。 同时, 黄檗因其枝叶茂密, 具有美观的树形, 在园林上可作为行道树和遮阴树,也可种植在庭院旁、路边、
分布
黄檗在我国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于东北和华北,主要分 布于东北地区的小兴安岭、长白山、完达山、老爷岭、张广 才岭及华北地区的燕山等地,在我国的河南、内蒙古、宁夏、 华北等部分地区也有少量栽种,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日本及 朝鲜半岛等地也有分布,黄檗为东北亚特有种。黄檗南北分 布的区域范围较广,主要集中于北纬 39° ~52°间的纬度 范围,在北部分布区的垂直分布可高达 720 m,在南部最高 可达 1600 m。黄檗在海拔为 500~700 m 的天然混交林中 长势较好,其比例占 3.75% 以上;在海拔 1000 m 左右的 混交林中所占比例小于 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