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奥运会经济效益分析

合集下载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1)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1)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1)1 前言随着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经济界和体育界对奥运经济影响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广泛讨论,形成了许多对策性建议。

经济界主要是从如何利用奥运商机、体育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中的作用等总体角度进行讨论;体育界则更加关注于如何利用和扩大体育消费、健全体育市场等角度提出对策。

然而,这些讨论大多属于不同部门的对策性研究,缺乏一个共同研究基础;而且,不同研究成果之间很难相互比较。

因此,所提出的经济影响很难测量。

这说明,目前对奥运经济影响的研究尚缺乏一个可以和其他国家进行综合比较的理论体系和评价标准。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经济理论方法,特别是投入产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对奥运经济影响的分析更多地是从奥运会的收入与支出、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出发,利用投入产出方法比较测量奥运经济影响的范围和大小,并在与以往奥运会相互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经济预测[1,2]。

本文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在北京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和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2008年奥运投资方案,以新增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估测北京2008年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整体经济影响和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第二,根据北京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比较2008年奥运会投资对北京相关产业的影响程度,从而分析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本研究的意义:从国际比较和北京市实际情况出发,以2002年北京投入产出表和统计数据为基本依据,详细测量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经济影响;便于从客观角度分析影响奥运经济的各种因素;便于同国外奥运经济的研究进行比较;使未来提出的相应产业政策建议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直接影响分析举办奥运会的经济影响主要是通过2002—2008年的奥运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带动的。

这些支出包括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两个部分[3]。

其中,直接支出包括:奥运会运营支出、奥运场(馆)与相关设施建设投资支出、新增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支出;间接支出则是指与奥运紧密相关的投资。

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者:池秀清商文华来源:《体育时空》2011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7-000-02摘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中国经济长期的积极影响,以及在奥运投资周期结束时,由于投资突然失调,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促进后奥运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奥运会经济影响一、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我国旅游业的积极影响奥运会作为世界性体育盛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运动员以及大批的观众,这些运动员和观众将成为旅游业客源。

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入境旅游者达到60万人。

按照每人消费平均3000美元计算,收入将突破18亿美元[1];为中国塑造了良好的旅游形象。

奥运会主办国的形象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即观光者的体验和媒体的报道,这两个因素同时影响奥运会后的旅游业。

观光者的宣传、强大的聚焦效应、北京奥运会合理设计及实施宣传方案、热情的奥运志愿者团队,这均为中国创造了良好的旅游形象,改善了中国的旅游环境。

举办奥运会所带来的巨大投资规模效应,可以极大地改善中国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一流旅游环境,旅游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带动了旅游行业水平的全面提高,促进了旅游业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

(二)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体育产业的积极影响北京奥运的举办促进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在奥运经济的作用下,我国体育产业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已有体育产业经营机构2万多家,总投资额超过了2000亿元,年营业额过600亿元人民币;促进体育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将体育资源与相关行业整合,完善体育经济体制,加强合作,优化资源配置。

借助奥运经济之力,建立健全规范的体育产业市场,促进优势体育产业的创新,使我国的体育产业朝着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2];促使政府加强对体育产业政策的调整与完善;体育产业要更快更好的发展不仅需要规范的市场,还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制定健全的经济体制。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北京的积极意义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北京的积极意义

国家体育场 (鸟巢)
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
国家体育馆 (折扇)
老山自行车馆
在赛后运营策略的规划上,2 座场馆将作为国家队训 练场馆, 5 座场馆转型为娱 乐休闲演艺综合设施, 1 座场馆成为专业体育赛事 主场,还有4座场馆将成为 所在高校的综合体育馆。 虽然各场馆的赛后运营模式 不同,但基本秉持了服 务奥运、立足社会的基本理念。
圣火传递
圣火传递走 遍了北京16 个区,两个 县的22个景 点,是对北 京整体城市 形象的一次 极好的宣传
公民素质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一个国家的精神气 质,透视了一个民族的心灵世界。对于普通的中国 公民而言,付出就是参与,支持就是参与。为了奥 运,为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为了国家形象的和 民族荣誉,公共大众积极配合,互相理解,主动承 担,用于贡献。公民在积极参与奥运的过程中,使 自身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质都得到了历练和塑造。
北京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000年的36%增加到目 前的了43%、人均公共绿地由2000年的9.66平 方米提高到目前的12.6平方米 全市森林覆盖率 达50%以上,城区绿 化覆盖率达40%,人均 绿地50平方米。
"绿色和平"评估报告:北京留下可观的奥运环境遗产
此次绿色和平主要依据北京的申奥环境承诺和《绿色 奥运行动计划》,从空气质量、气候变化、能源使用和 制冷剂、交通、水和污水处理、森林保护、有毒物质和 废弃物管理等方面评估了北京奥运会的环境工作。
75万民众在天安门庆祝申奥成功
奥运遗产将增加国民幸福指数 心态日渐成熟
据本月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约九成九 的北京民众表示自己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北 京奥运会中,近九成五的受访者表示以奥 运为荣,并称将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北京奥运会的社会效益评析——功能主义视角的思考

北京奥运会的社会效益评析——功能主义视角的思考

北京奥运会的社会效益评析———功能主义视角的思考胡交斌 黄 娟 谭克理摘 要:本文运用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对北京奥运会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以期淡化政府、学者们过分关注奥运会的经济效益、负面效益,而更加重视其显性和隐性的社会效益、社会心理效益、社会环境效益等。

本文将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社会事件,希望能促进奥运会的健康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关键词:奥运会;社会效益;功能主义视角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4-164-01作 者:胡交斌、黄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谭克理,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湖南,长沙,410081一、功能主义者的主要观点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帕森斯,强调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产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稳定。

根据这种观点,社会的构成部分以系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对整体发挥着积极作用。

然而,默顿认为社会系统的构成部分并不总是发挥正功能,当整体中的某一部分阻碍其正常发展时,则被视为反功能。

社会结构、构成单位的功能可以是“显在的”,即可以意识到和看到的,也可以是“潜在的”,即未被意识到和未看到的。

本研究借助功能论的理论视角来分析奥运会的社会效益,主要是从奥运会的正功能来进行论述的。

二、国内外学者对奥运会效益研究的评述国外学者对奥运会效益的研究,集中在其负面影响方面。

如Jenn ifer Dobner曾指出,奥运会将对城市非受益人群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奥运会后大量体育设施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奥运会场馆因建设用地拆迁给非受益人群的居住增加了困难;另外还有食品供应、管理结构等诸多方面,除此之外也给其他社会服务的提供者造成沉重的打击。

Max W alsh研究后认为举办奥运会将增加举办城市的额外支出。

国内对奥运会效益的研究,始于北京2001年申奥成功之后,主要集中在经济效益方面:王晟、苗迎春认为,主办2008奥运会将有16.5亿美元的预算收入,除去预算支出,最保守的估计可以盈余0.16亿美元。

浅析2008奥运会给我国带来的经济契机

浅析2008奥运会给我国带来的经济契机

刺激我 国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的增加
自9 年以来 , 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来刺激经 大奥运会带动 7 7 8 我 , 万人就业 2 0 年悉尼奥运会创造 了 1 万人 的 00 0 济发展 ,主要是扩大投 资和刺激 消费 ,承办奥运会无疑是加大刺 就业机会。如果按北京承办奥运会能新增投资 75 4 万元 ,每 1 万 0 激 了投资和消费 需求。投资需求 在逐步扩大 ,北京奥运会预计总 元增加一个就业机会 ,那么本届奥运会将产生 7 5 4. 万个就业 岗 投资 10 亿美元左右 , 中给北京带来 了9 亿 美元的新投资 ,巨 位。就业机会 的增加不仅可 以间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还 6 其 0 额的投 资将成为北京 经济 高速增长 的助推器 。消 费需求也在扩 可 以缓解社会矛盾发展提供一个 良好的社会环境 。 大 ,首先造成城市需求市场迅速膨胀 ,北京 奥运将使消费品零售 额增加 10 亿元。大量国外游客因奥运来 中国观光 , 0 1 必将拉动北
会就业 ,促进新 闻、 高科技通讯设施 的发展 ,近 而促进我 国经济的 飞速 发展 。
北京还 吸引世界各地 的体育官员、 动员、 运 观光者的涌入 北京举办2 0 年奥运会是我国的一件大事 , 08 也是世界瞩 目的 此外 , 重大商机 ,奥运不仅是体育盛会 ,也是经济大舞台。随着奥运会 不仅会促进北 京旅游业 的发展 .还会带动周边城市 的旅游热 .甚 使得旅游 业、商业、酒店业 、 餐饮业 同步繁荣。 的 到 来 中国 经 济 在近 1 年 的 发展 中 已经 与 奥 运 分 不 开 了 。统计 至包括西部地 区 . 0
‘! 体育产业 已经成 为我 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 ] I : 说 明2 0 奥运的到来 , 0 8 e{
增长点。北 京奥 申委 副主席蒋效愚 曾表示 : 0 8奥运会 .北 京将

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之年,也是我国经济增长开始周期性调整之年,二者在今年同时出现,完全是一种巧合,不存在必然联系。

奥运会的筹办和举办,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不大,奥运会的结束,也不会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一、奥运会对经济影响的三大途径奥运会是世界上最大规模和最高层次的体育赛事,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奥运经济”的全面成功,开创了奥林匹克事业的里程碑,自此以后历届主办国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使“奥运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奥运会的经济效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直接性经济效应,第二层次为间接性经济效应,第三层次为衍生经济效应。

直接性经济效应是指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国组委会在对奥运设施、奥运安全、奥运环境、奥运服务投入的基础上而获得的收益,这些收益包括企业赞助、电视转播权出售带来的收入、门票收入、各类奥运纪念品的销售收入。

间接性经济效应是指在奥运会申办、筹办、承办、举办过程中,奥运的实体投资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

奥运经济在第二产业中形成的间接性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建筑业、制造业和电力、煤气、供水产业中。

在第三产业,奥运会期间旺盛的需求将极大地推动旅游业、餐饮业快速增长,同时,教育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传媒产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都会因奥运会的召开出现不同程度的繁荣。

所谓衍生经济效应是指通过举办奥运会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的集合。

衍生经济效应的显现是通过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对外开放的扩大,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来实现的。

如果说直接性经济效应与间接性经济效应都带有周期性的话,那么,衍生经济效应则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

奥运会对举办国的经济影响,还需要具体国家具体分析,并不具有同质性。

从前几届奥运会的情况来看,大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对大国经济的影响要小于小国。

如1988年举办奥运会的韩国,举办前后包括1988年经济增长都保持在10%以上的速度;而1996年举办奥运会的美国,举办前一年经济增长2.5%,当年增长3.7%,后一年增长4.5%。

北京奥运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北京奥运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北京奥运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2008年8月,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承办这一盛事的城市。

北京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事件。

本文将分析北京奥运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活力和国际形象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北京奥运会对旅游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一次全球性的盛事,奥运会吸引了无数国内外观光游客纷至沓来。

根据统计数据,仅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游客接待量达到了2000万人次,这为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此外,奥运会期间的旅游活动也极大地推动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提升。

北京市的旅游景点、酒店、餐饮等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大规模的提升和完善,为以后的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奥运会对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举办奥运会,北京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通讯、能源、住房等。

奥运会期间,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地铁线路得到了扩建和提升,交通网络更加便捷。

与此同时,北京的公共空间和市政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环境更加宜居。

这些基础设施的升级除了给奥运会的举办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对北京市的整体发展带来了长期的影响。

第三,北京奥运会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活力。

在奥运会期间,各类商业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

无论是体育用品、纪念品、餐饮业还是文化娱乐等,都迎来了巨大的商机。

奥运会期间,各种商业品牌争相加入奥运热潮,通过赞助和广告推广自身形象,同时也增加了市场竞争,促进了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和提升。

奥运会带动了北京市的消费活动和经济增长,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和发展动力。

最后,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全球化的盛事,奥运会成为国家形象建设的重要载体。

奥运会期间,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文化魅力和发展实力。

通过各种文化交流和外交活动,中国与各国加深了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关系,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树立了正面的国际形象,增强了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2008 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这不仅促进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同时更是牵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协调发展的一项伟大工程, 它关系到首都北京的经济建设和长远发展, 也关系到整个北京地区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建设, 甚至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北京奥运会的举行, 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意义。

就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奥运经济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商业化。

扩大投资需求, 刺激北京乃至全国经济增长刺激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制创新。

增加中国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推动全国旅游业的发展。

[1] 现代奥运会已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融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身为一项世界性体育盛会,给举办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回顾近几届奥运会的经济收益,我们不难发现,洛杉矶奥运会给南卡罗来纳地区带来了32.9亿美元的收益;巴塞罗那奥运会给加泰罗尼亚地区带来了260.4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亚特兰大奥运会为佐治亚州带来了51亿美元的总效益;悉尼奥运给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斯州带来了63 亿美元的收益。

据著名投资机构高盛证券的分析,北京申办成功后,从2002 年起到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将额外增加0.3%。

北京奥运会将有助于举办国的经济发展,有助于解决劳动力就业、经济结构调整等棘手的经济问题。

但是同时也会给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奥运低谷效应”,因此既要考虑奥运会举办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问题,更要考虑到奥运会所带来的不利经济影响,充分发挥奥运会的北京奥运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机会,无论是和体育相关成果的展示,奥林匹克价值的推广还是进行社会改良的教育,奥运会都提供了宽阔平台。

现代奥运具有多元价值,它对主办国,尤其是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这个热爱体育的大国举行,给中国提供了展示其举办最伟大的国际体育赛事的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