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1.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为煤田。

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中一部分则称为矿区。

2.划分给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谓之井田.井田范围,是指井田沿煤层走向的长度和倾向的水平投影宽度.一般小型矿井井田走向长度不少于1500m;中型矿井不少于4000m;大型矿井不少于7000m。

3.矿井生产能力,一般是指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

有些生产矿井原来生产能力需要改变,因而要对狂进各生产系统的能力重新核定,核定后的综合生产能称核定生产能力。

4.从敝露的地表直接采出有用矿物的方法,叫露天开采。

5.在煤矿地下开采中,为了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需要而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总称矿山井巷。

矿山井巷可分为直立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三类。

6.井田阶段内划分一般有三种:采区式,分段式和带区式。

7. 根据煤化程度,将所有的煤分为无烟煤、烟煤和褐煤三大类,然后再细分为无烟煤、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黏煤、弱黏煤、不黏煤、长焰煤、褐煤14个小类.8.第二章采煤方法的概念和分类1.采场----用来直接大量采取煤炭的场所2.采煤工作面----在采场内进行回采的场所。

3.回采工作----在采场内,为为采取煤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包括破煤,装煤,运煤,工作面支护,采空区处理和辅助工序。

4.壁式体系采煤法一般具有下列主要特点:(1)通常具有较长的采煤工作面长度。

(2)在采煤工作面两端至少各有一条巷道,用于通风和运输。

(3)随采煤工作面推进,应有计划地处理采空区。

(4)采下的煤沿平行于采煤工作面地方向运出采场。

5.柱式体系采煤包括:房式采煤法,房柱式采煤法。

第二章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6.爆破采煤工艺,简称“炮采”,其特点是爆破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机械化运煤,用单体支护工作面空间顶板。

7.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简称“普采”,其特点是用采煤机械同时完成落煤和装煤工序,而运煤,顶板支护和采空区处理炮采工艺基本相同。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注:阶段间采用下行开采顺序可以减少建井 初期工程量和资金投入,缩短建井工期,并且有 利于阶段内煤层保持稳定。
4、区段间开采顺序 与阶段间开采顺序相同,分为区段间下行开采 顺序和区段间上行开采顺序。 区段间采用下行开采顺序有利于区段内煤层保 持稳定,特别是在煤层倾角较大的情况下。 5、煤层间、厚煤层分层间及煤组间开采顺序
后退式开采:分带工作面向运输大巷方向推进的 开采顺序。 前进式开采:分带工作面背向运输大巷方向推进 的开采顺序。
注:前进式与后退式的主要区别是工作面生产期 间回采巷道是预先掘出来还是在推进过程中形成。
采区、盘区或带区内工作面开采顺序比较
开采顺序 优点 缺点 1、不能预先探明煤层的赋存 情况; 2、形成和维护回采巷道需要 专门的护巷技术,采煤和 形成回采巷道相互影响; 3、新风要先经过采空区内的 回采巷道进入工作面,容 易漏风。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设计中规定的矿井在单 位时间内采出的煤炭数量,以“Mt/a”表示。 矿井井型: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划分 的矿井类型。
矿井井型的划分 特大型矿井 大型矿井
设计生产能力(Mt/a) 3.0、4.0、5.0、6.0 及以上 1.2、1.5、1.8、2.4 0.45、0.6、0.9 0.3 及以下
1、煤层分类:
按煤层倾角分类
近水平煤层 缓倾斜煤层 <8° 8°~ 25 °
中倾斜煤层
急倾斜煤层 按煤层厚度分类 薄煤层 中厚煤层 厚煤层 按煤层稳定性分类 稳定煤层 不稳定煤层
25°~ 45 °
>45°
<1.3m 1.3m ~ 3.5m >3.5m
中等稳定煤层 极不稳定煤层
2、影响开采的因素
二、矿区开发 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中一部分。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采空区处理
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封闭或留 设煤柱等处理,防止地表塌陷 和瓦斯积聚。
提高回采率途径和方法
加强顶板管理
优化巷道布置
减少巷道掘进量,降低煤炭损失 ,提高回采率。
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控制顶板 下沉和冒落,减少煤炭损失。
推广无煤柱开采技术
减少留设煤柱的数量和宽度,提 高资源回收率。
合理选择采煤方法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地质构造, 选择适合的采煤方法,提高资源 回收率。
加强技术培训和人员管理
提高工人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资源浪费和 安全事故。
05
通风与安全防护措施
通风系统组成及作用
通风系统组成
主要包括通风机、通风巷ຫໍສະໝຸດ 、通风构筑物等部分,共同构成 煤矿井下的通风网络。
通风作用
为井下作业地点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污浊空气和有害气体, 调节井下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03
巷道布置与支护技术
巷道布置原则与方法
01
02
03
04
安全性原则
巷道布置应确保安全,避免或 减少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不
利因素的影响。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 量降低巷道开拓量,提高煤炭
资源回收率。
高效性原则
优化巷道布置,提高运输、通 风等系统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适应性原则
巷道布置应适应煤矿地质条件 和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具有
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水文地质条件及涌水量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煤矿,地下水对开采影响不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 杂的煤矿,地下水可能成为影响开采的主要因素之一。
涌水量
涌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煤矿的排水设备和费用。涌水量较小的煤矿,排水设备 和费用相对较低;涌水量较大的煤矿,需配备大功率排水设备和建立完善的排 水系统。

煤矿开采中的防火与防爆安全

煤矿开采中的防火与防爆安全

煤矿开采中的安全问题概述
煤矿开采中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火灾、爆炸、塌方、透水等。
火灾是由于矿井内的可燃物质遇到火源后发生的燃烧现象;爆炸是由于矿井内的瓦 斯、煤尘等易燃易爆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剧烈燃烧或爆炸现象。
塌方是由于矿井周围的岩土层不稳定,容易发生塌落现象;透水是由于地下水通过 矿井流入井下,造成淹井等事故。
煤矿火灾的常见原因
煤炭自燃
由于煤炭本身具有自燃性 质,在长期积聚的煤炭中 容易发生自燃引发火灾。
电气设备故障
矿井内的电气设备较多, 长时间运行或维护不当容 易引发火灾。
违规操作
工人违规操作或使用明火 等行为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通风管理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确 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瓦斯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如果矿井通风不良,瓦斯容易积聚 ,达到一定浓度后遇到火源即可引发爆炸。
煤尘飞扬
煤尘是矿井中的固体微粒,飞扬的煤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引 发火灾或爆炸。
电气设备失爆
矿井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如果失爆,会产生电火花,引燃瓦斯或煤尘 ,导致火灾或爆炸。
煤矿防爆的安全措施
加强通风管理
花引发爆炸。
经验教训
03
严格控制瓦斯浓度,加强瓦斯监测;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
安全运行。
实践经验分享与教训总结
实践经验
加强通风系统管理,确保通风畅通; 定期检测瓦斯浓度,及时处理隐患; 严格控制采掘进度,避免过度开采。
教训总结
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现场管理;完善 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员工 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培训员工
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消 防意识和自救能力。
A 制定应急预案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机械加工2009-11-09 21:31:42 阅读19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一章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1.1煤田开发的概念1.1.1煤田和矿田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矿田――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组合称矿田。

有时几个矿田开发一个煤田,有时一个矿区开发几个煤田。

矿区由多个矿井(或露天矿)组成。

1.1.2 井田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叫做井田。

井田范围――井田的长与宽。

井田合理走向长度:大型>7000km中型>4000km小型>1500km1.1.3 矿井生产能力小型——0.09、0.15、0.21、0.3兆吨井型中型——0.45、0.6、0.9兆吨大型——1.2、1.5、1.8、2.4、3.0兆吨及以上;其中3.0兆吨及以上的矿井也叫特大型矿井,以1兆吨为递升单位。

注意:设计时,不能出现规定值以外数值。

矿井实际年产量与生产能力概念不同。

1.1.4.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的概念剥采比——每采一吨煤,需剥离岩石的立方数。

褐煤剥采比小于6m3/t、烟煤剥采比8m3/t时,露天开采合理。

1.2矿山井巷名称及井田内划分1.2.1 矿山井巷名称(自学)1.2.2 井田内划分一.井田内划分为阶段和水平把井田分成几条,条的走向平行于煤层的走向,每一条那就是一个阶段。

上下山开采时一个水平含有两个阶段。

(一)阶段内的再划分1、采区式划分——采区走向400—2000m,斜长600—1000m;2、分段式划分——只适合于走向短的井田,很少用;3、条带式划分——<12度时应积极采用,一条一面。

二.井田直接划分为盘区或条带分成块,每块叫盘区,类似采区。

煤层倾角小,煤层沿倾斜高差小,一个水平开拓分成条,每块叫条带。

1.3 矿井生产的基本概念1.3.1矿井生产系统的概念运输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水系统。

1.3.2矿井开拓、准备与回采的概念为全矿井服务的巷道称开拓巷道,为采区服务的巷道称采区巷道,为回采工作面服务的巷道称回采巷道。

2、第一篇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2、第一篇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煤田开发概述
井型 大型:120 、150 、180、 240 、300 、 400 500万t/a(其中,300万t/a及其以上 特大型) ; 中型:45、60、90万t/a; 小型: 30万t/a及其以下。
第一节
煤田开发概述
露天开采与地下(井工)开采 露天开采:从敞露的地表直接采出有用矿物的 方法。 井工开采:开凿一系列的井巷进入地下煤层, 进行开采的方法 。特点:地下作业,空间狭 小,且工作地点不断移动,有五大灾害。 剥采比:每采一吨煤需剥离的岩石工程量。 最大经济合理剥采比:6——8m3/t,按该比 例剥采成本不大于地下开采的成本。 原则:先露天后地下。
Ⅰ 阶段
Ⅱ 阶段
Ⅲ 阶段
1区段
Ⅰ 阶段
2区段
3区段
Ⅱ 阶段
Ⅲ 阶段
采区
2 6 A
走向长壁工作面: 工作面沿倾斜布置
C1 4
35 1
沿走向推进
分段式划分
分段—在阶段范围内不划分采区,而是沿倾 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 每个长条带称为一个分段。 每个分段 沿倾斜布 置一个工 作面。工 作面沿煤 层走向推 进。
第二节 矿山井巷名称 及井田内划分
直立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包括:立井、暗立井、溜井。
巷 道
水平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近 似平行。包括:平硐、平巷、大巷、 石门、煤门。
倾斜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有一 定的夹角的巷道。包括:斜井、采区上 下山。
巷道分类
立井: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 ,竖井。 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 。 溜井:担负自上而下溜放煤炭任务的暗井。 平硐: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水平巷道。 平巷:沿煤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 石门:布置在岩层中和岩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 道。 煤门:布置在煤层中和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 道。

煤矿开采基本概况

煤矿开采基本概况

固体废弃物处理
对矿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进行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 用,减少固体废弃物的堆 放和填埋对环境的影响。
05
煤矿开采的挑战与对策
开采资源枯竭问题
资源枯竭问题
随着煤矿资源的不断开采,优质矿源逐渐减少,开采难度逐渐增 大,导致采矿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下降。
对策
加大勘探力度,寻找新的矿源,同时提高采矿技术和管理水平, 降低开采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水资源污染
矿区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 固体废弃物,可能对地下水和地表水 造成严重污染,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
矿区生态恢复
土地复垦
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对矿区塌陷 、裂缝和沉降的土地进行回填、 平整和覆土,恢复土地利用价值

植被恢复
在复垦的土地上种植适合当地气候 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增加矿区绿化 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开采成本上升问题
成本上升问题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人力成本 的增加,煤矿开采成本不断上升 ,企业负担加重。
对策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 备,提高采矿效率,降低人力成 本;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降 低生产成本。
开采技术创新问题
技术创新问题
传统的采矿技术和管理模式已经难以 满足现代煤矿开采的需求,需要不断 进行技术创新。
动物栖息地保护
建立动物栖息地保护区,保护和恢 复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 多样性的恢复。
矿区环境污染治理
01
02
03
废水处理
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对矿 区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 处理和再利用,减少废水 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废气治理
采取除尘、脱硫、脱硝等 措施,对矿区产生的废气 进行治理,降低废气排放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煤矿开采基本知识

-1煤矿开采基本知识

一、煤田、矿区、井田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2.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称为矿区。

3.井田:划归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部分煤田。

三、煤层的分类(1)按煤层倾角的大小,可分为缓倾斜(含近水平)、倾斜煤层和急斜煤层。

地下开采近水平煤层 8°以下缓倾斜煤层 8°~ 25°倾斜煤层 25°~ 45°急倾斜煤层 45°以上(2)按开采煤层的厚度大小,可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

地下开采 (m)薄煤层 1.3以下中厚煤层 1.3 ~ 3.5厚煤层 3.5以上(3)按煤层厚度的变化情况分为:稳定、较稳定、不稳定、极不稳定煤层。

四、矿山井巷名称矿山井巷:在地下开采中,为解决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需要而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一)按空间形态分类按井巷的长轴线与水平面的关系,分为直立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三类。

1、直立巷道:巷道长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2、水平巷道3、倾斜巷道:巷道长轴线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如斜井、上山、下山、斜巷等。

4、硐室:空间三个轴线长度相差不大且又不通地表的地下巷道(有水平的,也有倾斜的),如绞车房、变电所、煤仓等。

(二)按服务范围分类矿山巷道按服务范围不同,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

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1个以上采区服务的巷道。

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几个区段服务的巷道。

回采巷道:仅为采煤工作面生产服务的巷道。

(一)井下生产系统1、运煤系统:25-20-14-12-5-4-3-12、通风系统:新鲜风流从地面-12-3-4-5-9-11-15-19-20-25;污风-23-17-8-7-6-排入大气。

3、运料排矸系统:2-3-4-5-9-11-15-23-254、排水系统:20-22-21-15-11-9-5-4-2第二节煤田划分为井田二、井田划分的原则1、井田范围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2、井田尺寸应合理3、充分利用自然条件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关系(特别是深部和浅部)三、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一)垂直划分(二)水平划分三)按煤组划分(四)按自然条件划第三节井田内再划分一、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1、阶段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形,每一个长条形叫一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l sin
2、阶段的特征:
阶段下部布置运输大巷,阶段上部布置回风大 巷,形成独立的运输和通风系统。
(二)水平
1、水平— 常指某一标高的水平面。
表示:标高、开采顺序及用途
(1)0、-200、-500水平等
(2)矿井生产中,表示开采顺序,又称第一 水平、第二水平 (3)矿井生产中,常把运输大巷所在的水平 称运输水平;回风大巷所在的水平称回风水 平。
3、按厚度分类: 煤层的厚度:指煤层顶底板之间的法线 距离。 根据开采技术条件煤层按厚度分类: 薄煤层 M<1.3 中厚煤层 1.3 ~ 3.5 厚煤层 M >3.5 根据煤种、煤质、和煤层倾角,我国薄 煤层最小开采厚度为0.5~0.8米。
4、煤层的稳定性
煤层的稳定性:是煤层的形态、厚度、结 构及可采性的变化程度。 煤层按稳定性可分为: 1)稳定煤层 2)中等稳定煤层 3)不稳定煤层 4)极不稳定煤层
煤层平巷 开掘在煤层中的平巷 按层位分 岩层平巷 开掘在岩层中的平巷
运输平巷 按用途分 通风平巷
阶段平巷 按范围分分段平巷 区段平巷
阶段大巷 — 为一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服务的水平巷道 阶段大巷: 阶段运输大巷 阶段回风大巷。 区段平巷 — 为一区段服务的水平巷道 区段平巷 : 区段运输平巷 区段回风平巷
4、矿井井型: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 而划分的矿井类型。 我国将矿井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一 般分为: 特大型矿井:300、400、500、600万t/a及 以上; 大型矿井:120、150、180、240万t/a; 中型矿井:45、60、90万t/a; 小型矿井:30万t/a以下。
五、地下开采与露天开采
运输上山 按用途分 轨道上山 通风上山
岩石上山 按层位分 煤层上山
4)下山:位于开采水平以下,为本水平或采区 服务的倾斜巷道。 同上山
倾斜巷道
5)开切巷:在煤层中开掘的由运输平巷联 通回风平巷的倾斜巷道。
6)分带斜巷:沿煤层开掘为一个条带工作 面服务的倾斜巷道。 用途: 运输斜巷
1、地下开采:通过由地下开掘井巷采出煤 炭的方法称为地下开采。 2、露天开采:直接从地表揭露并采出煤炭 的方法称露天开采。 重点煤矿104处,地下开发91处,占87.5% , 露天矿:平朔、准格尔、霍林河、新疆南 部等14处,设计能力4300万t/a,占总设计 能力的8.5%。
第二节井田内的划分及开采顺序
倾斜巷道
1)斜井: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倾斜巷道 作用:主斜井 用于提升煤炭 副斜井 用于行人、提升矸石、通风 通风斜井 用于通风(一般在井田浅部) 2)暗斜井:在地层中开凿的无地面出口,担负 相邻水平联系的倾斜巷道 作用:暗主斜井 用于提升煤炭 暗副斜井 用于行人、提升矸石、通风
3)上山:位于开采水平以上,为本水平或采区 服务的倾斜巷道。
矿井: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 装备、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井田:划规一个矿井开采的部分煤田。 煤田划分为井田。
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井型
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是设计规定的矿井 在单位时间内采出的煤炭数量。Mt/a;
2、矿井核定生产能力 : 矿井经过技术改 造,核定后的生产能力,万t /a。 3、矿井年产量:是矿井每年实际产出的煤 炭数量。以Mt/a表示;
2、分段式与分区式比较其优缺点
工程量小 优点搬家次数少 生产系统简单
3、适用:地质构造简单、走向短 的井田,很少用;
生产能力小 缺点 受在质条件限制
(三)分带式
1、分带: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倾斜长条, 每一个长条叫一个分带。 由若干分带组成,并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区域叫带区
四、井田直接划分为划分为盘区或带区 盘区:开采近水平煤层时,通常,依煤层的延展 方向布置大巷,在大巷两侧划分若干具有独立生 产系统的块段。 盘区走向长=800~1200~2000m 倾斜长=1000~1500m
P3
P1
P2
P4
第三节矿井生产的概念 一、矿山井巷
1-立井, 2-斜井, 3-平硐, 4-暗立井,5-溜井, 6-石门, 7-上山, 8-下山,9-风井 10-岩石平巷, 12-煤层平巷,
作业
1. 说明下列井巷名称: (1)立井、暗立井 (2)斜井、暗斜井 (3)平硐、岩石平巷、岩门 (4)采区上山、采区下山
三、开采顺序 1、采区、盘区或带区开采顺序 1)前进式开采:自井筒或主平硐附近向井 田边界方向依次开采各采区、盘区或带区的 开采顺序称为采区、盘区或带区前进式开采 顺序。 2)后退式开采:自井田边界向井筒或主平 硐方向依次开采各采区、盘区或带区的开采 顺序称为采区、盘区或带区后退式开采顺序。
5、地质构造 6、煤层的顶底板的强度、接力裂隙发育程 度。 7、瓦斯涌出量 8、开采深度 9、矿井水
二、矿区开发
大煤田 —— 矿区 ——井田 小煤田 —— 井田 (注:大矿区也可开发几个小煤田) 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1、矿区开发 根据储量、赋存条件、煤炭市场需求量和投 资环境等情况,确定矿区规模、划分井田,规划 井田开采方式,规划矿井或露天矿建顺序,确定 矿区附属企业的类别、数目和生产规模,建设过 程等,总称为矿区开发。
J1
1
倾斜长壁工作面:工作 面沿走向布置,沿倾向 推进。
仰斜推进 工作面推进方向 俯斜推进
J2
J3
2、分带式与分区式比较其优缺点
巷道布置简单维护费少 工程量少投产快费用少 优点 运输系统简单费用少 通风系统简单费用少
3、适用条件:一般用于α<12°地质构造 简单煤层。
回采巷道掘进困难 缺点 辅助运输困难
6
A
C1 4
35 1
采阶 区段 划划 分分 为为 区采 段区 ,
(一)分区式
1、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 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每一块叫一个采区。
采区斜长=阶段斜长(可达1000m) 采区走向=400m~2000(5000)m
2、区段:在采区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区段下部有区段运输平巷 区段上部有区段回风平巷 区段平巷通过采区运输上 山和轨道上山与开采水平大
2、采区、盘区或带区内工作面开采顺序
(一)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 向,按一定标高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 向的长条形,每一个长条形叫一个阶段。
+ 150 2 _ + 0 一水平 1 -150 二水平
-300 三水平
阶段的开采顺序:下行式
1、范围:
阶段的走向长:等于井田的走向长 阶段垂高:缓倾斜煤层。倾斜煤层原设计规范规 定为150~250米。实际现场统计达到290~ 430米,现正在报批的新设计规范在原基础上提 高到200~350米。急倾斜煤层阶段垂高为 100~150米,近年来,也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阶段斜长:阶段斜长一般为几百米至上千米.随 着强力胶带运输机和大型防爆绞车的大量应用, 近年来,阶段斜长增长量很大.
1、煤层的结构 根据煤层中有无稳定的夹矸层,将煤层分 为两类:
(1)简单结构煤层:不含夹矸层,但可能 有较小的矿物质透镜体和结核。 (2)复杂结构煤层:含有较稳定的夹矸层, 少则1~2层,多则数层。
2、按倾角分类 根据开采技术条件煤层按倾角分类: 近水平煤层 α<8° 缓倾斜煤层 8° ~ 25° 倾斜煤层 25° ~ 45° 急倾斜煤层 α > 45°
运料斜巷
3、按井巷作用和服务范围分: 1)开拓巷道:为全矿、一个水平或若干采区 服务的井巷。 服务时间长。1030a或以上。 2)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多个区段或分带 服务的巷道。 在采区范围内,从掘好的开拓巷道至区段的 通路。T>35a。
3、回采巷道:为回采工作面生产直接服务的 巷道。T = 0.51.0a
2、矿区煤田构成分类
1)单一煤田矿区,例:平顶山煤田、抚顺煤 田、徐州煤田等。徐州局:2064km2,开采 史116年。
2)两个煤田矿区,例:北票等矿区。 3)多个煤田矿区,例:六盘水矿区。 4)部分煤田矿区,例:南桐矿区、松藻矿区、 铜川矿区、韩城矿区等。
3、井巷 — 为进行采矿,在地下开掘的 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2、按倾角分类: 垂直井巷 :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倾斜井巷: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有一定 夹角。 水平井巷: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近似平 行。
垂直井巷
1)立井 (竖井):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垂直 巷道 。 位置:一般位于井田中央 作用:主立井 (主井): 用于提升煤炭。 副立井(副井):用于行人、运料、通风、 排放矸石。 风井、排水井、充填井。 2)暗立井:无直通地面的出口的垂直巷道。 位置:两水平之间 作用:主暗立井, 副暗立井 3)溜井:用于自上而下溜煤的垂直巷道。 溜煤眼 :长度短,直径小的溜井。
2、开采水平(简称水平):布置有井底车场、 主要阶段运输大巷,并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 的水平。 3、阶段与水平区别 阶段是井田一部分范围,水平假想的水平面。 广义的水平 :不仅表示某一标高的水平面, 又包括所服务的阶段。
三、阶段内的再划分
A C3 q1 C1 q 2 q3 C2 C4
2
J1 J2 J3
一、井田尺寸 要保证井田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 小型矿井井田走向 > 1 . 5 km 中型矿井井田走向 > 4 km 大型矿井井田走向 > 8 km 特大型矿井井田走向 > 10 15 km 井田的倾斜宽度是井田沿煤层倾斜方向的水平投 影宽度。一般为数公里,最大可达10公里或更大。
二、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
第一章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煤田开发的概念 一、煤层的赋存特征及影响开采的地质因素 煤田: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 系分布区。 1)面积:由几十到数千平方公里。 2)储量:数亿吨到数百上千亿吨 3)层数:数层到数十层 根据国家经济的需要、行政管理和地质构构造,需把煤田 进一步划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