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微细观分析
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存在的变形与稳定问题及其控制——软土地区深基坑坑底隆起变形问题

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存在的变形与稳定问题及其控制——软土地区深基坑坑底隆起变形问题论文摘要: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极易受到地基的影响,尤其是当深基坑深度加深,墙体宽度变宽时,坑底的隆起变形是一种十分常见问题。
本文详细介绍了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中坑底隆起变形问题即存在哪些变形和稳定问题,并从土体力学、地质学、工程测量等多个方面来探讨了其控制原理和技术方法。
关键词:软土地区;深基坑;变形;稳定;控制1. 引言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是中国建筑施工领域的一项重大工作,而由于软土地区的特殊性,深基坑的施工受到较大的影响。
当深基坑深度加深,墙体宽度变宽时,坑底的隆起变形是一种十分常见问题。
正确理解坑底隆起变形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坑底变形情况,根据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范围、环境条件以及工程要求,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达到控制坑底隆起变形的目的。
2. 深基坑的变形与稳定问题深基坑的变形主要有坑体偏移、出现不对称性、坑底沉降以及隆起等现象,这些变形主要是由于坑体周边土体强度低、弹性模量低、变形模数低等造成的,这些变形通常会对施工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
坑体稳定问题则更加复杂,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坑体会受到地面、墙体、基础一体化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如果不满足安全稳定要求,也会对施工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
3. 控制坑底隆起变形(1)采取预防措施。
重要的是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来加快坑内有效土体的均匀化,减少坑内变形,同时要尽量避免堆积大量软土,减少坑体偏移和不对称性。
(2)采取支护措施。
支护措施是控制软土地区深基坑坑底隆起变形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增加支护体积、改进支护结构、优化支护材料等方法来提高坑体的稳定性。
(3)采用测量监测技术。
围护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和监测调研,在施工过程中要持续进行测量监测,及时发现坑体变形趋势,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变形情况进一步加剧。
4. 结论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中坑底隆起变形问题是一个复杂有趣的课题,具体解决方案要根据不同地区和施工条件来定制,只有正确理解变形、稳定问题,采取预防措施、支护措施、测量监测技术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坑底变形,保证施工安全。
上硬下软型地基强度和变形特性研究

S b r d t g d Up e n o tLo r u g a e wih Ri i p r a d S f we
L U i- n I X uj u
( a nn n o srcinAd nsr t eOfi , iaUnv ri fP toe m( a t ia , n d o2 6 5 , hn ) Pln iga dC n tu t miitai fc Chn iest o er lu E s n ) Qig a 6 5 5 C ia o v e y Ch
z n fs b r d p e r h p e a e o l ft e i t r a e n h n te p n s t h o e o u g a e a p a s i t e u p rl y rs i o h n e f c ,a d t e ,i x a d o t e n i t r a ea d b t p e n o rl y rwih t e i c e s fl a 。a h o r ly r s i i n e f c n o h u p ra d lwe a e t h n r a e o o d s t e lwe e o l S a s f ,t e p a t o ee p n sr p d y o t h l si z n x a d a i l .Fi a l ,wh n t e p a t o er a h s t e f u d t n c n l y e h l si z n e c e h o n a i c o b t o ,t e s b r d e c e t li a e b a i g c p c t . Ac o d n O t e f u d to e otm h u g a e r a h sis u t m t e rn a a i y c r i g t h o n a i n d - sg o h e i n l mu t s o e u l i g , t i r s a c r v d s a fe t e a a y ia i n f r t e r g o a l — t r y b i n s h s e e r h p o i e n e f c i n l tc l i d v me h d f r a b te n e s a d n o t e s f s i s r n t n e o ma i n c a a t rs is t o o e t r u d r t n i g t h o t o l t e g h a d d f r to h r c e i t . c Th e u t e v h n i e rn e i n a e e e c s e r s ls s r e t e e g n e i g d sg s r f r n e .
软土地区深基坑监测及变形特性简述

软土地区深基坑监测及变形特性简述摘要: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形地貌种类多样,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脚步加快,各城市的建设施工难度逐渐加大。
其中软土地区的深基坑挖掘难度较大,在深基坑挖掘的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基坑降水、基坑开挖、基坑使用阶段等流程步骤,都可能会发生基坑变形的问题,本文简单探讨软土地区深基坑监测情况及其变形特性,并分析各个阶段可能会发生变形的原因状态,以期为深基坑挖掘建设提供借鉴帮助。
关键词:软土地区;深基坑监测;施工要点;变形;措施引言:软土地区的地质情况较为复杂,使得软土地区的深基坑挖掘难度较大,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基坑变形的问题,从而导致建设成果质量较差,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对深基坑周边的建筑、管线、道路、隧道、桥梁等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和使用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以深基坑挖掘施工的过程阶段为出发点,基于深基坑易变形的特性,讨论可能会发生变形的多种可能情况,并提出几条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促进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发展提高。
1.深基坑监测1.1支撑轴力进行深基坑监测工作时需要注意应变计型号及量程一定要与设计轴力相适应,进行监测的频率仪与应变计最好都采用钢弦式,将监测所需的两支应变计安装在选取好的钢管支撑梁中部中截面位置,并对称安装,然后引出导线,再用细扎丝或者是胶带等捆绑粘合工具把引出的导线固定到钢支撑架构的底面位置,使导线能够延伸出基坑边沿位置,做好标记,防止以上部件被外力破坏。
最后,连接频率仪与应变计,注意频率仪两个测头与应变计导线端口的连接位置,确保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显示,在得到监测数据后计算所测的应力值大小。
深基坑构件的轴力计算则需要通过由截面假定所测得的应力进行推算,由于有两层内支撑,进行深基坑监测的测点布置应该为每层选一根角撑以及4根对撑,在监测的中间位置选取一点,每点设置2个应变计,共需要设置20个应变计以供监测。
1.2地下水位监测深基坑中的水位管是根据相关原材料模型铸成的塑料管,在管壁钻出所需要数量的孔洞,并埋在基坑施工设计方案中的预定位置。
冲击荷载下饱和软黏土的孔压和变形特性

2005年4月水 利 学 报SHUILI XUEBAO 第36卷 第4期收稿日期:2004 03 0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2CB412704);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BA02A)作者简介:孟庆山(1974-),男,河北玉田人,博士,主要从事岩土力学和软基加固处理研究。
文章编号:0559 9350(2005)04 0467 06冲击荷载下饱和软黏土的孔压和变形特性孟庆山,汪稔,刘观仕(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1)摘要:利用室内动力固结试验装置,对淤泥质饱和软黏土施加冲击荷载,分析在不同围压下施加不同的冲击能量时试样所受的冲击应力、孔隙水压力和轴向变形,发现锤重和落距的组合是影响冲击应力的主要因素。
试验表明,轴向变形与冲击次数之间呈对数-双曲线关系,孔隙水压力与冲击次数之间呈单纯的双曲线关系。
将室内试验结果同现场测试资料对比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现场强夯法处理饱和软土地基。
关键词:软土地基;冲击荷载;孔隙水压力;轴向应变中图分类号:TU413 5文献标识码:A动力排水固结法能有效加固饱和软土地基,这已经得到岩土理论界和工程界的一致认可。
它集合了强夯法和排水固结法两者的优势,利用动、静荷载相结合,对饱和软黏土地基进行固结处理[1,2]。
动荷载产生的瞬时压密和所激发的高孔隙水压力是显著的,而填土静荷载和布置在软土层内部以及上覆填土层中的空间排水系统的存在,使得高孔隙水压力在强夯间歇期间快速消散,沉降加快完成,地基强度得以提高。
以往的现场研究主要集中在孔隙水压力的长消、沉降的发展以及强夯前后土的工程力学参数的原位测试上[3~6],在室内试验方面则侧重于对重塑软土试样或人工制备样施加冲击荷载,以此研究饱和软黏土的应力、孔压、变形等的发展规律及强夯施工工艺[7~9]。
这些对于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饱和软土地基的宏观、微观以及波动机理的解释都是有益的[10,11],但对于更加接近于现场实际情况的原状土试样的室内动力固结模拟试验进行的则较少,涉及冲击荷载施加瞬间试样的动力响应特征的研究更显不足。
浅议软土勘察中关键指标的分析评价

浅议软土勘察中关键指标的分析评价摘要:软土是一种特殊性岩土,工程性质差,是地基工程的重点、难点。
本文以某围堰工程勘察实例为基础,对软土勘察中的岩土设计关键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评价,极大的方便了设计人员选用合理经济安全的指标,最后笔者提出了该工程地基处理建议。
关键词:软土强度指标变形指标1 软土的定义软土-软土包括淤泥及淤泥质土,是指在相对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形成的粘性土,其含水量高且大于液限,空隙比大于1.0,压缩系数大于0.5,强度低。
2 软土的特征软土作为特殊性土,有其固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含水量高,均处于饱和状态,一般在55%左右;②处于流塑~流动状态;③空隙比大,一般大于1.0,甚者至2.0;④压缩性大;⑤渗透性差,固结时间长;⑥强度低;⑦灵敏度高,易扰动且结构破坏后强度极低;⑧有机质含量一般较高等。
3 软土的工程危害软土地基沉陷,岸坡滑移失稳,震陷,固结产生负摩擦力拔桩现象等。
4 软土设计关键岩土指标下面以珠海某围堰工程勘察数据为例,分析评价软土关键岩土指标。
4.1 强度指标为了查明工程重点、设计关心的软土强度指标,我们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和原位测试相结合的综合手段。
室内试验在钻孔中采取原状样进行直剪和三轴试验,在现场进行了十字板剪切试验。
各单元土体室内试验所得C、Φ值统计值的变异系数普遍大于0.3,离散性大,主要是由于土体不均匀,混砂团或夹薄层砂造成的。
此次直剪试验统计样本多,在剔除异常值后,基本能反映土体的抗剪强度;三轴试验所取的土样有限,统计样本少,数据不能很好的反映土体的抗剪强度,但对了解不同状态下土的强度指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十字板剪切强度是一种原位测试手段,最能真实反映土在原位时的强度,且统计时变异系数小于0.3;建议设计时对稳定性验算强度指标采用十字板剪切强度,施工期稳定性验算时采用室内快剪指标。
4.2 变形指标针对本工程涉及到的变形验算,采取了大量的原状土样进行压缩试验,取得了各单元体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固结系数及渗透系数压缩系数与压缩模量匹配性较好,与土体的工程特性吻合,能准确的反映土体的压缩性,设计在进行沉降变形计算时可直接选用。
《2024年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引起的变形及控制研究》范文

《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引起的变形及控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工程的深度和复杂性日益增加,特别是在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成为了建筑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软土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深基坑施工往往伴随着土体变形,这对周边环境及建筑物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研究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引起的变形及控制措施,对于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变形分析1. 变形类型及原因在软土地区进行深基坑施工时,常见的变形类型包括基坑隆起、周边地面沉降及相邻建筑物变形等。
这些变形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1)土体应力重分布:施工过程中,土体应力重新分布,导致土体发生位移和变形。
(2)地下水位变化:基坑开挖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引起土体固结或松动。
(3)支护结构位移:支护结构的不稳定或设计不合理,导致结构位移,进而引发土体变形。
2. 变形影响分析深基坑施工引起的变形对周边环境及建筑物安全具有较大影响。
一方面,地面沉降可能导致周边道路、管线等设施损坏;另一方面,基坑隆起及建筑物变形可能影响相邻建筑物的稳定性及使用安全。
此外,变形还可能引发环境问题,如地面开裂、地下水污染等。
三、深基坑施工变形控制措施为有效控制深基坑施工引起的变形,需采取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设计支护结构:根据地质条件、基坑深度及周边环境等因素,设计合理的支护结构,确保结构稳定,防止土体位移和变形。
2. 优化施工工艺: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和破坏,降低变形发生的可能性。
3. 地下水控制: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如设置止水帷幕、合理降低地下水位等,以减少地下水位变化对土体的影响。
4. 监测与反馈:对深基坑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土体位移、支护结构位移、地下水位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和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5.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可能发生的变形的应急预案,包括预警机制、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设备等,以便在发生变形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软土指标 ip

软土指标 ip软土指标(IP)是评价土壤工程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软土是指由细粒颗粒组成的土壤,其含水量较高,强度较低,易于变形。
在土木工程中,对软土的性质进行准确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而软土指标(IP)就是一种用来评价软土性质的指标。
软土指标(IP)是用来描述软土的塑性指数(plasticity index)的一个常用方法。
塑性指数是指软土在水分变化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它是软土工程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塑性指数的大小与软土的塑性特性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塑性指数越大,软土的塑性特性越强,即软土的变形能力越大。
而塑性指数越小,软土的塑性特性越弱,即软土的变形能力越小。
软土的塑性指数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来测定。
测定塑性指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液限法和塑限法。
液限法是通过测定软土的液限和塑限来计算塑性指数。
塑限法是通过测定软土的塑限和流限来计算塑性指数。
液限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软土塑性指数的方法。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取一定量的软土样品,然后将其加入试验器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混合。
随后,通过不断搅拌样品,使其达到一定的湿度,然后进行液限测定。
液限是指软土在一定湿度条件下的含水量,通过测定软土的液限和塑限,可以得到软土的塑性指数。
塑限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软土塑性指数的方法。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取一定量的软土样品,然后将其加入试验器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混合。
随后,通过不断搅拌样品,使其达到一定的湿度,然后进行塑限测定。
塑限是指软土在一定湿度条件下的含水量,通过测定软土的塑限和流限,可以得到软土的塑性指数。
软土指标(IP)的测定结果可以用于评价软土的工程性质。
塑性指数越大,软土的变形能力越大,对工程的影响也就越大。
因此,在软土工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软土的塑性指数,合理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软土指标(IP)是一种评价软土性质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定软土的塑性指数,可以评价软土的塑性特性和变形能力。
在软土工程中,准确评价软土的性质对于工程的安全可靠至关重要。
淤泥质软土的工程特性

浅谈淤泥质软土的工程特性摘要:淤泥质软土在我国沿海及沿河流域分布广泛,对工程建设危害极大。
通过对其工程特性的介绍和分析,能更清楚地认识到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在地基处理工程中应该把握的关键点。
关键词:淤泥质软土,固结时间,承载力1.引言淤泥质软土是淤泥和淤泥质土的统称。
它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特殊岩土,对工程建设有很大的危害。
为减少或消除淤泥质软土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就必须对其工程性质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
2.定义淤泥质软土是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未固结的软弱细粒或极细粒土。
属现代新近沉积物。
淤泥质软土按孔隙比可分为淤泥(e≥1.5,il>1.0)和淤泥质土(1.0≤e<1.5,il>1.0)。
3.工程特性淤泥质软土物理力学性质的最大特点是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性差、强度低、变形大、固结时间长、压缩性高,并有触变性、流变性和很强的不均匀性。
淤泥质软土主要的工程特性表现为三高两低:①高含水量:天然含水量w=40~90%,甚至w>100%;②高压缩性:a>0.5~3.0mpa-1;③高流变性或蠕变:次固结随时间增加;④低强度:不排水强度,cu=10~20kpa;⑤低渗透性:渗透系数为10-6~10-8cm/s,固结过程很慢;⑥不均匀性:由于沉积环境的变化,土质均匀性差。
因此在淤泥质软土发育地区进行工程活动时,常发生严重的工程地质灾害。
主要表现是建筑物容易发生强烈的不均匀下沉,有时还因滑动变形造成地基或边坡失稳。
4.工程特性分析在工程实际中对淤泥质软土经常是能弃则弃,能避则避,然而在部分地区淤泥质软土沉积厚度较大,不可能弃用或避开。
其实淤泥作为一种天然沉积成的土有其相应的工程性质,可以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地基,直接利用无法满足要求时也可经处理后作为建筑物的基础。
(1)淤泥质软土的极限承载力指标可以用太沙基公式的形式来表示,即式中:nr,nq,nc——为承载力系数,它们都是无量纲系数,仅与土的内摩擦角φ有关,可由太沙基公式承载力系数表查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软土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微细观分析§4.1 微观测试仪器简介§4.1.1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借助电子显微技术技术,可直接观察到土体的微观结构,从微观层次解释土体的工程性质。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是现阶段研究土体微结构重要的、最常用的显微观察仪器,该仪器能对含水土样直接观察,不需干燥和镀膜处理,可在接近天然原状条件下观测土体的微观结构图像,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土体微观试验研究手段。
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的工作原理如图4-1所示;图4-2所示为荷兰FEI 公司生产的型号为Quanta 200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 分辨率:二次电子像:高真空模式 1.2nm @ 30kV; 3.0nm @ 1kV低真空模式 1.5nm @ 30kV; 3.0nm @ 3kV环境真空模式 1.5nm @ 30kV背散射电子:高真空和低真空模式: 2.5nm @ 30kV扫描透射STEM探测器: 0.8nm @ 30kV图4-1 扫描电镜原理示意图2 加速电压200V ~30kV,连续可调3 放大倍数:12倍~100万倍4 电子枪:高亮度肖特基热场发射电子枪,4 极电子枪单5 最大电子束流:100nA6 样品室压力最高达4000Pa7 样品台:全对中样品台,5轴马达驱动X≥100mm,Y≥100mm,Z≥60mm,T≥-5~+70°(手动)R=360°连续旋转,最大样品尺寸: 左右284mm。
图4-2 Quanta 200环境电子扫描显微镜图4-3所示为膨润土粉末在不同放大倍数的电子扫描图片。
(a)200倍(b)500倍(c) 2000倍(d)4000倍(e)8000倍图4-3膨润土粉末不同放大倍数的电子扫描图片§4.1.2压汞仪压汞仪用于测量土体(包括其他材料)内孔隙定量分布,测试的孔径范围可达几纳米到几百微米,能反映大多数岩土材料的直径状况。
压汞仪测量孔隙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汞不浸润被它压入的大多数材料(浸润角≥90°)的特性,在施加外压下汞把汞挤入多孔介质的毛细孔中,假设孔隙为圆柱型毛细管的孔隙模型,依据经典的瓦什伯恩(Washburn)方程(1921),注入汞所需的压力p 和圆柱形毛细孔隙半径r 之间的关系为:2cos p rσθ=-式中:p —压入汞所需压力(N); r —孔隙半径(m);σ—注入液体汞的表面张力系数(N/m),纯汞的σ值为0.41-0.515N/m ;θ—注入液体汞对测试多孔材料的浸润角或接触角(°); 测量孔隙时,记录不同压力下压入的汞体积的变化量,便可通过数学模型换算出孔径分布等数据。
图4-4所示为美国Micromeritics 公司生产的型号为Autopore IV 9510的全自动孔径分布压汞仪。
AutoPore9510型全自动压汞仪的主要性能数据图4-4 AutoPore 9510型全自动压汞仪及配套的膨胀计图4-5为典型土体压汞试验测试结果。
0.11101001000100000.00.10.20.30.40.5累积进汞量 (m L /g )进汞压力 (psia)(a )累积进汞量—压力分布曲线0.00.10.20.30.40.50.60.7进汞量变化对数值 (m L /g )孔隙直径 ( m)0.001 0.01 0.1 1 10 100 1000(b) 进汞量变化对数值—孔径分布曲线204060801000.001 0.01 0.1 1 10 100 10小于某孔隙的孔径百分比含量 (%)孔隙直径 ( m)(c)孔隙分布特征曲线图4-5 土体压汞试验测试结果§4.1.3激光衍射粒度仪激光衍射粒度仪基于激光衍射原理进行颗粒粒度分析:粒子在各个方向产生散射光而形成的光强度取决于粒子大小,颗粒在激光束的照射下,其散射光的角度与颗粒的直径成反比关系,而散射光强随角度的增加呈对数规律衰减。
在一定限度内,系列粒子的散射图形等同于各个粒子散射图形的叠加。
通过运用数学叠合法程序使用光学模型计算单位体积颗粒在所选粒度区间的散射图,就可计算出颗粒的体积粒度分布。
图4-6为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英国马尔文仪器公司产)。
图4-6 Mastersizer 2000 激光粒度仪Mastersizer 2000 激光粒度仪用于测量湿态和干粉样品的粒度分布。
它可配备一系列的样品分散装置,可根据设定的标准规程测量样品,消除不同操作者带来的差异。
其主要性能性能参数如下:量程:0.02-2000微米;测量原理:米氏散射理论;准确性:优于+/-1%(NIST标准粒子,D50);重现性:优于+/-0.5%(NIST标准粒子,D50);光源:高稳定性红光主光源,高能量固体蓝光辅助光源检测角:0-135°进样系统:普通湿法,微量湿法。
图4-7人工土粉末的膨润土、高岭土、石英和长石的粒图4-7粒度分析的曲线图§4.1.4 X射线衍射分析仪X射线与晶体相遇时能发生衍射的电磁波,当一束单色X射线入射到晶体时,由原子规则排列成的晶体散射的X 射线相互干涉,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由此可确定试样结晶的物质结构,即通过X 射线衍射分析可获得元素存在的化合物状态、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比分析可进行物相鉴定。
图4-8布鲁克(D8 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图4-9所示即为珠三角典型软土的衍射图谱。
图4-9 珠三角典型软土的衍射图谱。
§4.1.5颗粒表面电荷密度测试仪土颗粒电荷密度是指单位颗粒表面积上所带的电荷的数量,是软土最重要的胶体化学性能。
要获得土样颗粒表面电荷密度,需进行颗粒比表面积测试以及阳离子交换量(CEC)测试。
CEC属于土样表面电荷性质的测试内容,目前常用的土样表面电荷测试方法主要有离子吸附法和电位滴定法。
图4-10所示为离子吸附法测试CEC的凯氏定氮仪。
定氮仪采用乙酸铵交换法测试CEC,用1mol/L的乙酸铵溶液(pH7.0)反复处理土样,使土样成为铵离子(NH4+)饱和土。
用95%乙醇洗去过量的乙酸铵,然后加氧化镁,用定氮蒸馏法进行蒸馏。
蒸馏出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以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NH4+的量计算土样的CEC。
图4-10 Kjeltec™2300凯氏定氮仪§4.1.6颗粒比表面积测试仪土体颗粒比表面积测试通常采用液体吸附法和气体吸附法,液体吸附法主要包括甘油法、乙二醇法、乙二醇乙醚法、亚甲基蓝法和压汞法等,气体吸附法主要有氮气法和水蒸气法等。
其中乙二醇乙醚(EGME)吸附法是,在维持一定的乙二醇乙醚蒸汽压下,使乙二醇乙醚分子成单分子层吸附在土颗粒表面,按吸附的质量和分子大小计算出土颗粒的比表面积。
测试需用仪器如下表所列,其中图4-11 为真空干燥仪。
表 4-1 EGME法所用的试剂及仪器设备低温氮吸附法(BET)属于较常用的气体吸附法,该方法把样品置于气体体系(氮气、氩气或氪气)中,其物质表面(指颗粒外部和内部通孔的表面积)在低温下发生物理吸附,当吸附达到平衡时,测量平衡吸附压力和吸附的气体量,根据BET方程采用图解法或线性回归法可求出试样单分子层吸图4-11 真空干燥仪附量,从而计算出试样的比表面积。
其中吸附气体量的测量方法有容量法、重量法和气相色谱法。
测试需用仪器如下表所列,其中图4-12 为ST-08A型比表面积测定仪。
表4-2 BET法所用的材料及仪器设备图4-12 ST-08A型比表面积测定仪§4.2 软土显微结构§4.2.1 软土的ESEM显微图片图4-13~4-15为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珠三角典型天然软土ESEM照片。
(a)水平切面(b)竖向切面图4-13 金沙洲天然软土ESEM照片(×2 000)(a)水平切面(b)竖向切面图4-14 番禺天然软土ESEM照片(×2 000)(a )水平切面 (b )竖向切面 图4-15 深圳天然软土ESEM 照片(×2 000)§4.2.2 软土的显微结构特征采用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法对软土中粘粒(d<0.002mm)进行矿物成分鉴定表明,软土矿物成分以石英、蒙脱石、白云母、高岭石等,同时贝类物质含量较高。
表4-3列出土样矿物成分的X 射线衍射测试结果。
珠江三角洲各地软土的微观结构具有多样性,与物质来源、水动力作用因素、沉积条件等因素有关。
微观结构一方面反映了土体的成因、矿物成分、颗粒特征等因素,另一方面又是决定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影响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质。
表 4-3 矿物成分的X 射线衍射测试结果图4-16 金沙洲软土样的二值化图片(×2 000)(注:黑色为孔隙白色为颗粒)由上述ESEM显微图片可看出,珠江三角洲天然软土结构以聚粒结构(片堆结构)为主,具有一定方向性(如,水平和竖向结构差异)。
基本单元体主要为不规则的片状颗粒聚凝结构,水平切面及竖直切面上结构单元体均有定向性,但定向性并不显著;片状矿物之间多为边-边、边-面结合联结组成的聚合体;比较松散,孔隙比大(见图4-16)。
§4.3 矿物成分和孔隙水对软土强度影响§4.3.1 不同矿物成分软土的快剪强度试验图4-17~图4-25所示为不同矿物含量试样的快剪强度试验曲线图。
τ (k P a )P (kPa)τ (k P a )P (kPa)图4-17膨润土快剪强度试验 图4-18高岭土快剪强度试验τ (k P a )P (kPa)τ (k P a )P (kPa)图4-19石英快剪强度试验 图4-20长石快剪强度试验τ (k P a )P(kPa)τ (k P a )P (kPa)图4-21 10%膨润土+60%石英 图4-22 20%膨润土+53.3%石英+30%长石快剪强度试验 +26.7%长石快剪强度试验τ (k P a )膨润土百分比含量 (%)c (k P a )膨润土百分比含量 (%)图4-23 抗剪强度随膨润土含量变化 图4-24粘聚力随膨润土含量变化ϕ (o)膨润土百分比含量 (%)图4-25 内摩擦角随膨润土含量变化§4.3.2 不同含水量软土的快剪强度试验图4-26~图4-31所示为不同含水量软土试样的快剪强度试验曲线图。
τ (k P a )P (kPa)τ (k P a )P (kPa)图4-26南沙软土快剪强度试验 图4-27广州粉质粘土快剪强度试验ϕ (o)w (%)c (k P a )w (%)图4-28南沙软土快剪摩擦角 图 4-29南沙软土快剪粘聚力随含水量变化 随含水量变化ϕ (o)w (%)c (k P a )w (%)图4-30广州粉质粘土快剪 图4-31广州粉质粘土快剪摩擦角随含水量变化 粘聚力随含水量变化§4.3.3 不同孔隙液浓度软土的快剪强度试验图4-32~图4-33所示为孔隙水离子浓度对固结快剪强度影响的试验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