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简述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原理

简述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原理

简述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原理软土地基指的是土质较松软、承载力较低的地基。

由于软土的特性,软土地基在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沉降、坍塌、液化等问题,给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因此,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成为了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加固处理和改良处理两种。

加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而改良处理则是通过改变软土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具备较好的工程性质。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处理方法的原理和常用的技术手段。

1. 加固处理:加固处理主要通过加固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其能够承受工程荷载。

常用的加固处理方法有土方加固、排浆加固、土钉加固和地下连续墙等。

土方加固是指通过在软土地基上加铺一层较厚的填土层,形成一个较为坚硬的荷载传递层,以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排浆加固则是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软土中的过多水分排除,降低软土的含水量,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

土钉加固是一种常用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它通过在软土地基中钻孔,然后在孔内灌注水泥浆,最后将钢筋或钢丝绳固定在孔中,形成一个稳定的土钉墙体。

地下连续墙则是在软土地基中挖掘连续的墙体,以增加土体的整体稳定性。

2. 改良处理:改良处理是通过改变软土地基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具备较好的工程性质。

常用的改良处理方法有固结预压、土壤改良剂和桩基处理等。

固结预压是指通过施加较大的垂直加载荷载,使软土地基发生固结和压实,从而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厚度较大、承载力较低的情况。

土壤改良剂是一种将化学改良剂加入软土中,通过与土体中的颗粒发生化学反应,使颗粒之间产生胶结作用,从而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土壤改良剂有石灰、水泥、粉煤灰等。

桩基处理是一种常用的软土地基改良方法,它通过在软土地基中打入桩体,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桩基处理方法有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静力压桩等。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其核心原理都是通过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或者改变土体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满足工程的要求。

地表下浅层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

地表下浅层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

地表下浅层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地表下浅层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换填垫层法:将基础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松散土、软土全部或部分挖除,回填
以强度较大、压缩性较低的砂、碎石、素土、灰土、粉煤灰、高炉干渣等材料,并分层夯实达到符合要求的人工地基。

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松散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季节性冻土、淤泥、淤泥质土等高压缩性软弱土层及暗沟、暗塘等。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持力层的冻胀以及减少或消除土的胀缩性。

2.抛石挤淤法:通过在流塑状的高灵敏度的淤泥中抛入较大的片石、块石,靠外
力强行挤出淤泥,以此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常年积水的洼地以及排水困难且较厚的软土区域。

3.浅层改良:采用各种浅层处理措施对地基表层进行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
力和减少沉降。

常见的浅层改良方法包括:强夯法、预压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地基沉降,防止不均匀沉降的产生。

4.爆炸挤淤:通过爆炸产生的高能量将软土和淤泥挤出,同时向挤出的空隙中填
入砂石等材料,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减小沉降。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积水的软土地基处理。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应用范围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应用范围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应用范围说到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嘿,这可真是个“大难题”!你想啊,软土可不是什么容易对付的材料,它一碰到重物就“咕噜咕噜”地下沉,没个稳定性,怎么建房子、修公路啊?不过别急,咱们有办法!有许多种方法能够让这个“软绵绵”的土壤坚强起来,让它更有承载力,不至于一压就“溃不成军”。

说到这里,想不想知道这些方法到底是怎么个操作?得说说一个经典的解决办法——“换土法”。

它其实也挺直接的,就是把那些软不拉几的土换成更坚固的土。

你可以想象,如果你是个厨师,做饭的时候发现在菜肴里加了太多的盐,那怎么办?直接换掉,重新调味呗!在工程中,这个方法同样适用。

你把软土挖掉,换成硬土,土地自然就能稳住了。

不过,大家都知道,换土的成本可不低。

这个方法虽然好,但得有足够的时间和预算才行。

再来说说“深层搅拌法”,这个方法听起来很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就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机械设备,把地下的土和水泥、石灰等混合在一起,然后搅拌。

这么一来,原本松软的土就变得结实了,像是给软土打了个“强化针”,让它的承载力大大提升。

想象一下,原来是个柔软的小棉球,一搅拌就成了结实的石头,稳得很。

不过,搅拌的深度和范围得控制得好,不能胡乱搅,得有章可循,不能让土壤在“搅拌”后反而更混乱才行。

除了这两招,还有一种方法叫做“预压法”。

这招就有点像“给地面做按摩”。

具体怎么做呢?就是说先在软土上放上一些重物,像是沙袋、石块或者土堆。

通过这种方式,给地面施加压力,让软土逐渐承受住这些外力,慢慢变得结实。

就像你去做指压按摩,先给肌肉施加一点压力,慢慢地就能让身体恢复弹性一样。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比较省钱,效果也不错。

缺点呢,就是得等一段时间,短期内见不到效果,急性子的人可能会受不了。

再来聊聊“真空预压法”。

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有点科幻对吧?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土层下方放置一根排气管,通过抽气让地下水分减少,土壤就像洗了个澡,变得更加紧实。

这个方法有个好处,就是它可以加速土壤的固结,缩短工程周期。

软土地基处理论文(5篇)

软土地基处理论文(5篇)

软土地基处理论文(5篇)软土地基处理论文(5篇)软土地基处理论文范文第1篇软土地基泛指那些由淤泥及具有淤泥性质的“软土”构成的地基,由于其内部含有较多的水分,导致存在较多空隙,表现出承载力量弱、凝固性差、简单变形等问题,整体表现为坚固度差;由于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科学处理,严峻影响与阻碍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和进度,为水利工程埋下了平安隐患。

以陕北地区常见的湿陷性黄土软土地基为例,其广泛分布在陕北及关中两个区,厚度一般大于10米,地基湿陷等级一般为Ⅱ级到Ⅳ级,有较为敏感的湿陷性,该类软土地基一般埋藏比较深,这样湿陷发生可能较为迟缓,其会随着承受荷载变化消失局部地基破坏或者地基整体滑动现象;也可能导致在开挖深基坑过程中消失基坑隆起、坑壁失稳等问题。

因此,必需使用夯实、换填、排水、挤密、加筋和胶结等技术方法加固地基,旨在改良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降低地基压缩性变化、提高地基抗剪强度以及改善地基动力特性和透水特性。

2水利工程中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2.1置换填土法置换填土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效果较为明显长久,但由于对客观条件要求较高,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详细操作方法是利用灰土、水泥等硬度较高的土质、材料取代软土,操作过程中留意做到匀称散落于地基之上,目的是保证洒落后土质有更高的承载力量,使其满意进一步的水利工程施工要求。

该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其工程量较大,成本较高,不够经济,操作实施过程中为了有效掌握工程成本,尽量就地取材。

为了提高工程地基的防渗透性和地基承载力量,需要对替换后的填土进行再次夯实处理,必要时可以采纳分层夯实方法。

2.2排水固结法软土地基处理,主要是通过各种技术方法来降低地基土质中的水分含量,达到增加土体强度的目的,可以尝试使用排水固结法处理。

通过引入特地的排水设备(如塑料水管、沙井)排出软土地基内部的水分,以此来减小软土地基的土孔隙率,促使地基固结发生变形,从而有效提高地基坚固度。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6个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6个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6个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这档子事儿!你说这软土地基啊,就好比是一块调皮的橡皮泥,得好好摆弄摆弄它才行。

第一种方法呢,就像是给软土地基穿上一双坚固的靴子,那就是加固法。

通过各种手段,让这软土地基变得结实起来,能稳稳地撑起上面的建筑,就像给它注入了一股力量,让它不再软塌塌的。

第二种方法呀,有点像给软土地基来个大变身,这就是换填法。

把那些软弱的土挖走,换上结实的好土,嘿,这不就焕然一新了嘛!就好像是给一个虚弱的人换上了强壮的筋骨。

第三种呢,是排水固结法。

这就好比是给软土地基开通了几条排水管道,让那些多余的水分快快流走,让土地慢慢变得紧实。

你想想,要是身体里有太多水分排不出去,那不就肿起来了嘛,土地也是一样的道理呀!第四种,是挤密法。

就像是把软土地基里的那些松散的颗粒都挤到一起,让它们紧紧相依,变得更有力量。

这就好像是把一堆散沙变成了坚固的沙雕。

第五种,是化学加固法。

给软土地基来点特殊的“药水”,让它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从而变得更加稳固。

这就像是给土地施了魔法一样,神奇吧!第六种,是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法。

就像是给软土地基披上了一层特殊的“铠甲”,这层铠甲能起到保护和加固的作用呢。

咱处理软土地基可不能马虎啊,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要是选错了方法,那不就像穿错了鞋子一样别扭嘛!而且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就跟人一样,各有各的脾气。

咱得摸准了软土地基的脾气,才能对症下药,把它处理得妥妥当当。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这软土地基处理好了,建筑才能稳稳地立在上面,咱们住着也安心呐!可别小瞧了这些方法,它们可是建筑的重要保障呢!所以啊,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让软土地基不再是难题,让咱们的生活更加安稳、美好!。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处理方法导言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定义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

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而异,因层而异,不可预见性大。

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质量事故。

本文总结了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常见处理方法,好好学习哦。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1.含水量较高,孔隙比大一般含水量为35%~80%,孔隙比为1~2。

2.抗剪强度很低根据土工试验的结果,我国软土的天然不排水抗剪强度一般小于20kPa,其变化范围在5~25kPa;有效内摩擦角约为20°~35°;固结不排水剪内摩擦角12°~17°。

正常固结的软土层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往往是随距地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每米的增长率约为1~2kPa。

加速软土层的固结速率是改善软土强度特性的一项有效途径。

3.压缩性较高一般正常固结的软土的压缩系数约为α1-2=0.5~1.5MPa-1,最大可达α1-2=4.5MPa-1;压缩指数约为Cc=0.35~0.75。

4.渗透性很小软土的渗透系数一般约为1×10-6~1×10-8cm/s。

5.具有明显的结构性软土一般为絮状结构,尤以海相粘土更为明显。

这种土一旦受到扰动,土的强度显著降低,甚至呈流动状态。

我国沿海软土的灵敏度一般为4~10,属于高灵敏度土。

因此,在软土层中进行地基处理和基坑开挖,若不注意避免扰动土的结构,就会加剧土体变形,降低地基土的强度,影响地基处理效果。

6.具有明显的流变性在荷载作用下,软土承受剪应力的作用产生缓慢的剪切变形,并可能导致抗剪强度的衰减,在主固结沉降完毕之后还可能继续产生可观的次固结沉降。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就要采取有效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目前国内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选用何种方法,应充分考虑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材料来源、施工机具和施工工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出经济效益比最优的方法。

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处理方法(地基与基础工程)

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处理方法(地基与基础工程)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机械压实 法、换土垫层法、挤密法、预压排 水固结法、化学加固法和复合地基 法等,也可采用桩基。
6
2
特殊土地基处理
膨胀土的地基处理方法:一般基础埋深选 择时应考虑膨胀土的胀缩性、膨胀土层埋藏 深度和厚度以及大气影响深度等因素,基础 不宜埋置在季节性干湿变化剧烈的土层内。 一般埋深应超过大气影响深度。膨胀地区的 基础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基土的承载力,并 采用缩小基底面积、合理选择基底形式等措 施,以便增大基底压力,减少地基膨胀变形 。也可采用换土垫层,必须将膨胀土全部挖 除,采用砂、碎石、块石、煤渣、灰土等材 料作垫层,垫层的宽度应大于基础宽度,两 侧回填相同的材料。如采用深基础,宜选用 穿透膨胀土层的桩基。
膨胀土的粘粒含量很高塑性指数大于17,且多在22~35之间,其天 然含水率接近或略小于塑限,液性指数常小于零,土的压缩性低,强度 高,常被误认为是建筑性能较好的地基,但这种土的自由膨胀率一般超 过40%(红粘土除外)。因此在膨胀土地区进行建设,要对膨胀土做出 必要的判断和评价,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保证房屋和构筑物的安 全和正常使用,某膨胀土地基膨胀导致的房屋开裂。
特殊土地基处理
1
特殊土地基处理
具有特殊工程性质的土类为特殊土 。各种天然形成的特殊土的地 理分布,存在着一定的分布规律,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所以又称为 区域性特殊土。我国的特殊土主要有膨胀土、湿陷性黄土、软土、红 粘土和多年冻土等。
一、 膨胀土地基
膨胀土一般指粘粒成分主要为的亲水性矿物组成,同时具有显著 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两种变型特征的粘性土。
我国西北地区建造在湿陷性黄土 地基上的民居,这里的房屋常常遭受 滑坡之苦,墙面每年都会出现裂缝。
4特殊Βιβλιοθήκη 地基处理由于湿陷性黄土的孔隙较大,因而破坏湿陷性黄土的大孔结构能从 根本上避免或削弱湿陷现象。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土(或灰土) 垫层法、重锤夯实法、强夯法、预注水处理法(如图)、化学加固法 (硅化和碱液加固)、土(灰土)桩挤密等方法,也可采用桩端进入 非湿陷性土层的桩基。

软土地基处理规范最新版

软土地基处理规范最新版

软土地基处理规范最新版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定义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

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

软土地基含有大量水分、空隙多,具有凝固性差、不稳定等特点,施工中遇到这种地基对施工进度及质量有极大的影响。

如果地基承受负荷超过其极限值,就会对局部地面产生破坏力,严重的会引起地面下降。

总结其含义是主要由淤泥和一些类似淤泥的软土组合而成的地基。

软土一般是指在静水和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以黏粒为主并伴有微生物作用的近代沉积物。

软土是一种呈软塑到流塑状态,其外观以灰色为主的细土粒,如淤泥和淤泥质土、泥炭土和沼泽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饱和黏性土、粉土等。

其中淤泥和淤泥质土是软土的主要类型。

强夯法强夯法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适用于水利工程项目,也适用于公路及铁路的路基,还可以用于工业、民用建筑项目。

由于这种处理方法特别简单、加固效果好、应用成本较低,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项目。

方法:使用10-40t重锤,对地面进行不断冲击,使地面下降10-40cm。

第1次夯实完成后,要整理并平坦施工场合,施工前可以测量夯前锤顶高程,起重机就位,将夯锤放回原位,预先设计一定高度,将夯实锤吊上去,打开脱钩设备;先放下夯锤,再放下吊钩,测量一下锤顶高度;如果发现被夯实坑底处出现不均匀现象(如歪斜等),及时整平坑底。

但必须指出的是,含水量>60%、粒径>0.005mm的黏粒等占1/3以上的地基不适用此种处理技术。

化学固结法化学固结法常见的有合成材料加固增强和化学固结灌浆法。

化学固结灌浆法主要利用土体强化材料聚氨酯、硅酸盐等材料,基于电化学、空气压力等原理,对软土地基进行灌浆处理,通过各种方法使液体冷凝,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使其成为粉质黏土,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也可以采用水泥搅拌机等将水泥和软土混合均匀,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

合成材料加固增强法主要是为了提高软土的耐心力和稳定性,大大减少软土地基的触变和变形现象,进而避免软土地基、土壤颗粒发生位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工程 HighwayEngineering

软土地基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于春芳 (秦皇岛市地方道路管理处.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软土地基处理情况决定着工程的质量与进度。通过对软土的本质与工程性质进行分析.针对其危害性提出了几 种处理方法,指出实践中必须立足于工程实际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这样才可以取得预期的处理效果,为后续工程打下良 好的基础。 关键词:软土地基;工程特性;加固处理;强夯法 中图分类号:U41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786(2013)14—0016—03 

Characteristics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YU Chun-fang (Qinhuangdao Local Highway Management Office,Qinhuangdao 066000,China) Abstract:The treatment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determines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progress indicators. Based on the essence and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soft soil,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processing methods against its harmfulness,points out that the desired treatment effect can be achieved only if the appropriate processing method is taken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subsequent projects. Key words:soft soil foundation;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reinforcement;dynamic compaction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基础工程设施建设的 投入,使得道路工程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线形选 取的日益密集.道路穿越软土地区也是不可避免 的,所以在软土区域修筑地基比较常见。软土地基 4结语 筑养路机械的正常性能直接关系到其使用情 况。使用与保养是保证筑养路机械“健康”状况的 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低温条件下.使用与保养工作 更为重要。现下筑养路机械的使用与保养工作还有 很多工作要做,例如如何最佳组合保修时间、地点 与保修人:如何使用方能使筑养路机械发挥最大性 能但不至于超负荷工作等等.这些工作都需要进行 创新探讨与实践。此外,在低温情况下,合理使用 与保养筑养路机械是一项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工 作,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提高筑养路机械的工作 效率与减少原料消耗,延长机械工作寿命.最终提 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决定着工程的质量与进度.良好的措施也可以降低 工程的造价.否则就会为工程质量造成很大的安全 隐患,直接影响基础的承载能力.进而影响道路工 程的正常使用。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软土地基处 

参考文献 [1]高存厚,陆季挺.筑养路机械的维修管理[J].筑 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3,(3):45—47. [2]铁焕勇.筑养路机械维修中技术问题分析[J].青 海交通科技.2005,(4):60—61. [3]施万江.筑路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改革思路lJ1.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07,(2):58—59. [4]刘明龙.浅议公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 硅谷,2009,(2):180. 『51张红岩,郭志军.施工企业设备资产管理的改 进[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1):63—64. 

收稿日期:2013-O1—30 Highway Engineering道路工程 理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1软土的定义与成因 通常情况下.软土是指直径不大于0.]mm的颗 粒在土壤样品中含量超过一半的近代沉积物 软土 一般处在缓慢流水或静力环境中.这决定其自身含 水量大于液限.且自身含有有机杂质。在工程上遇 到的软土通常有泥炭质土、冲填土、淤泥质土、饱 和水粘性土、杂填土等 软土形成的环境比较复杂.多在静水压力、无 氧、多有机物的综合环境下形成。除了小部分软土 形成的时期比较早.处于土层的最下面.大部分的 软土形成时间比较晚.有的还是在持续固结形成 中.软土经常与泥炭、粉砂等土层互为相间,形成 复杂的土质环境 2软土的工程性质与危害 2.1软土的工程性质 软土的工程形成与地基土的沉积时间、地质构 成、成因有着紧密联系。年代不同的软土的物理性 质指标尽管较为类似.但是工程应用中其工程性质 却相差很大 所以对软土的工程性质进行分析应从 年代、组成、环境、构造等角度人手。软土的工程 性质大致如下 2.1.1含水量较高.孔隙比较大 由于软土主要成分是粘土粒组与粉土粒组.且 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吸水的特 性.在各种地质环境下形成絮状结构。软土的状态 多为软塑状态或半流塑状态.其天然含水量与孔隙 率较大。若土的含水量高,其抗剪强度就小,压缩 性大;反之,若土壤含水量低时,则抗剪强度大, 相应的孔隙率小 鉴于此在对软土性能进行改善 时.含水量是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 2.1.2透水性较差 软土的渗透系数较之一般土壤要小,因此在外 部荷载的作用下.土壤的固结时间很长。当软土中 含有的有机质比重过大时。有机质的腐败可能产生 气体在土中形成小气泡.阻碍土体的渗透通道,进 而降低软土的渗透能力。所以软土层上的工程建 筑.其基础沉降时间是比较长的,强度增长也非常 缓慢 这非常不利于地基特性的改善。软土的渗透 性不是各向同性的.一般竖直方向土壤的渗透系数 比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要小.对于含有水平砂层的 软土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2.1-3抗剪强度不足 软土的抗剪强度与排水固结程度有很大的联 系。通常情况下,其抗剪能力较低,在不排水进行 剪切的前提下.土壤的内摩擦角几乎为零。对于固 结正常的软土层.随着深度的增加.其不排水抗剪 强度也随之增大 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当地基排 水固结后.软土强度将迅速增大.同时固结速度决 定着软土的强度 2.1.4结构性突出 软土的结构形式通常为絮状.特别是海相粘土 尤为突出。这种土层在搅拌、振动、挤压等扰动 时.其强度降低十分明显。严重时出现流动现象。 鉴于此.在软土层中进行基础开挖处理时.应尽量 避免对土层结构造成破坏.防止出现土层强度降 低、变形,影响地基处理质量。 2.1.5流变性明显 软土层在外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土层会产生 持续的剪切变形.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当 主固结沉降最终停止后.抗剪强度有所衰减.另外 还可能产生次固结沉降 2.2软土的工程危害 鉴于软土具有以上工程性质.软土地基对工程 建设特别是道路工程是非常不利的 首先.软土地 基的抗剪强度不足容易造成路堤出现整体侧向滑移 的情况:其次,软土地基与人工构筑物的沉降不一 致,易产生跳车;最后,当地基变形时或地下水上 涌.会导致路面发生破坏。所以,当在软土层进行 路基施工时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对土壤的性 质进行改善.主要指改善软土层的抗剪强度与抗变 形能力.使其满足工程需要,保障建筑工程(特别 是道路工程)的质量。 3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3.1 加筋法 加筋法的原理是通过将纤维织物、条带、网格 片等抗拉性能良好的材料添加到土中。控制土层的 侧移.对土层的受力特性进行改善。促进了内力重 分布.进而提高了土层的强度与稳定性。目前常用 的种类有加筋土、土工合成材料与土钉墙技术三个 方面。 加筋土是将筋体添加到土层中.形成复合型土 层 当软土层受到荷载作用时.土层与筋体通过摩 擦作用共同抵抗变形。在实际应用时充当筋体的主 

2013年7月第14期I 17 道路工程Highway Engineering 要是土工格栅或土工织物等材料.有助于提高软土 层整体的稳定性与强度 目前主要在挡土构筑物与 堤坝围护中有着较好的应用 土工合成材料指的是对土木工程领域引入并应 用现代化的合成材料的简称.通常采用的是由人工 合成的聚合物所生产的各种类型的产品。将这种材 料埋置于土体的内部.可以提高土层的抗变形能 力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的范围最为广泛.主要包括 土工膜、土工合成材料、土工织物等。 土钉墙是一种直接在土层中加筋的技术手段 通常依靠插筋、灌浆、钻孔的形式将各种形式的土 钉打入软土地基中.形成软土与其他正常土层的结 合整体。土钉由型钢、钢筋、钢管等材料按照相关 标准制造而成.它作为传力媒介在外界环境作用 下。与软土共同承受变形,提高整体强度。进而实 现对软土层的加固 土钉墙法在人工降水后填方工 程中应用比较广泛.主要应用于粘性土、弱胶结砂 土的基坑支护或边坡加固 3.2水泥土搅拌法 水泥搅拌桩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的原理是利 用水泥自身所特有的水解及水化反应和水泥化合 物与粘土之间发生的胶结碳化作用.进而形成桩 体与周围土层相结合的复合型地基 该地基显著 地提高了地基的承载极限.使地基的沉降也得到 了很大改观.有利于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目前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水泥搅拌桩主要通过工 程设备将固化剂与土体进行搅拌.并根据固化剂 物理形态的不同.将施工方法分为喷浆法和喷粉 法两种 一般情况下喷浆法的水泥用量可控性高. 在拌制过程中容易搅拌.所以成桩的质量比较好. 与之相反.喷粉法的水泥用量不易控制.成桩质 量相比不如前者好 但是喷粉法可以吸收软土层 中的水分.更加适用于含水量高的软土层.综合 加固效果显著.且施工程序比喷浆法简单.在国 外应用比较广泛 3_3 强夯置换法和强夯挤密法 强夯置换法与强夯挤密法的加固原理不同.所 以在工程实际应用范围也各有重点 强夯置换法适 用于地基控制性不是很高的工程.如高饱和度的粉 土等,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需要现场检测.以确保 使用效果。强夯挤密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碎石土、 饱和度低的粘性土与粉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等 18 I交通标准化 地基 一般认为强夯挤密法对于塑性指数小于等于 1O的土应用效果最佳 3.4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在软粘土地基 土体上预先施加荷载.促使土壤中的水分排出, 土体的微观组成发生变化.孑L隙率得到减小,孑L 隙水压力降低,这样增大了土体的有效应力,地 基强度得到显著提高 排水固结法在处理淤泥软 粘土地基的稳定与沉降问题时性能优异,具体包 括排水和加压两个系统 在土层设置排水设施, 基于地层自身的可透水性.经排水设施排出土体, 形成排水系统 排水设施主要包括塑料板排水与 砂井排水.鉴于排水固结法需要提前施加荷载, 故实施周期比较长.对于那些工期紧张的工程应 用性受到局限 4结论 软土地基复杂性高.技术难度大,在进行地 基处理时必须提高重视程度。软土地基处理失当 就会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从而严重影响建筑 工程的正常使用 本文提出的几种常用软土地基 处理方法,各有侧重点,也各有不足,在工程应 用时.必须立足于工程实际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 这样才可以取得预期的处理效果.为后续工程打 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1杨位洗.地基及基础 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98. f21余能.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在软土地基处理工程 中的应用[J].工程科技,2010,(1):61—64. 『3]卢炳超.有关建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探讨[J]. 科技资讯,2010,(26):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