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制备及性质

合集下载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课件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课件

04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检测与 防治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检测方法
化学分析法
通过化学反应将一氧化氮和二氧 化氮转化为有色化合物或离子, 再利用比色法或电导法进行检测

电子鼻和质谱法
利用电子鼻技术识别气体成分,结 合质谱法对气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析。
激光光谱法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或共振增强吸收 等光谱技术,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 氮进行高灵敏度检测。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对水体的影响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可以溶于水,形成硝酸盐,导致水体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此外,这些污染物还可以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进入饮用水源,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而二氧化氮则可以舒张血管平滑肌,参与血压调节。这些发现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 思路。
随着工业的发展,一氧化氮和二氧化 氮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19世纪中叶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制备方法逐渐 被掌握。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
一氧化氮
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难溶 于水,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 氮。
二氧化氮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 氧化氮。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用途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课件
目 录
•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简介 •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化学反应 •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环境影响 •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检测与防治 •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前沿研究
01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简介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发现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PPT优秀课件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PPT优秀课件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2021/6/3
1
一、N2 、NO、NO2的性质
1、物理性质
N2: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 稍小;难溶于水;无毒 NO: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稍 小;难溶于水;有毒 NO2:红棕色有刺激气味的有毒气 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易 液化
2021/6/3
2
2、化学性质
放电或高温
例1.将40mL充满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 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20mL, 求原混合气体的中NO和NO2的体积。
思路: NO2通入水中或NO2、 NO或NO2 N2的混合气体通入 水中,引起气体体积变化都是3NO2 + H2O = 2HNO3 + NO,可直接 根据此方程利用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差量进行计算。
2021/6/3
10
(2) NO2、O2混合气体通入水的情况 例2, 将12ml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剩
余2ml气体,计算原混合气体NO2和O2各多少毫升?(气体均在相 同状态下测定)
分析 3NO2 + H2O = 2HNO3 + NO 2NO + O2 = 2NO2
4NO2 + O2 + 2H2O = 4HNO3
A.1/4 B.3/4 C.1/8 D.3/8
2NO + O2 = NO2 3NO2 + H2O = 2HNO3 + NO
4NO + 3O2 + 2 H2O = 4HNO3
பைடு நூலகம்思路:
当NO 、O2 混合气体通入水中,按4NO + 3O2 + 2 H2O =4HNO3
计算。当VNO:VO2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制备及性质PPT课件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制备及性质PPT课件


15
任务2:探究NO2能否与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实验前,该小组同学提出三种假设。
假设1:二者不反应;
假设2:NO2能被Na2O2氧化;
假设3:

16
(6)为了验证假设2,该小组同学选用任务1中的B、D、E装
置,将B中的药品更换为Na2O2,另选F装置(如右图所示), 重新组装,进行实验。
(1)E装置中制取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该小组同
学从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认为可能是:
①NH3还原性较弱,不能将NO2还原;
②在此条件下,NO2的转化率极低;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
色变化
13
【例5】(2012海淀一模)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研究 NO2的性质。 已知:2NO2 + 2NaOH = NaNO3 + NaNO2 + H2O 任务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
12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
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
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
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
填序号字母)___________。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绿色变化
寒假 专题课
三大非金属实验问题大闯关 ——NO和NO2的制备及性质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

2、对煤(其中含硫为0.3%-5%)进行处理,如选洗 加工、综合开发、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对 排放的烟进行处理以回收SO2.
3、种植能够吸收SO2的有关树木(如臭椿、垂柳、 柳杉)等;
思考?
煤中含有S,燃烧时会产生SO2 排放到空气中去污染空气,请利用
今天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合理方案
来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量,并 写出有关方程式?
解: 设NO2的物质的量为4mol,O2为1mol
4NO2 + O2 + 2H2O = 4HNO3
41
4
4mol 1mol
4mol
气体体积减少(22.4×5)L,故所得溶液
体积为(22.4×5)L ,所以
c (HNO3) =
4mol 22.4×5L
4 = 5× 22.4
mol/L
思 考:若NO2与O2按体积比1∶1 进行反 应,最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又是多少?
的试管倒立 试管水位上升到
在水槽
2/3处
2HNO3+NO
(2) 往试管通入 无色气体变成红棕 2NO+O2=
O2
色红;棕水色位又继消续失上升,2NO2
(3) 继续通入氧 水逐渐充满试管 气
4 NO2 + 2H2O + O2 = 4HNO3
3NO2+H2O= 2HNO3+NO
两个重要的反应方程式: 3NO2 + H2O = 2HNO3 + NO ×2
+) 2NO + O2 = 2NO2 4NO2 + O2 + 2H2O = 4HNO3
2NO + O2 = 2NO2 ×3 +) 3NO2 + H2O = 2HNO3 + NO ×2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一、自主学习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1.氮气氮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左右。

在一定条件下,N2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一氧化氮(1)物理性质:NO是色毒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NO易与O2化合,所以不能与O2共存。

与O2反应的方程式为:。

所以实验室收集NO只能用法收集,而不能用法收集。

3.二氧化氮(1)物理性质:NO2是色,有气味的毒气体。

密度比空气,易,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在闪电时,大气中有少量NO2 生成,并随雨水落下。

(2)化学性质:NO2易与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实验室收集只能用法收集,而不能用法收集。

【思考】雷雨为什么对农作物有利?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地使二氧化氮杯水吸收。

重复上述操作几次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1)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①3NO2+H2O2HNO3+NO ②4NO2+O2+2H2O3③4NO+3O2+2H2O3④2NO+O22NO2(2)不同情况及剩余气体的体积二、考点突破考点1.N2的性质【例1】下列用途中,应用了氮气性质的不活泼性的是:A、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和氩气混合充填灯炮B、用于合成氨气C、工业上以氮气为原料之一制硝酸D、保护粮食和水果【答案】A、D考点2.NO、NO2的性质【例2】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发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下列关于NO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物质氧化产物B. NO不是亚硝酸酐C. 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物质的还原产物D. NO是棕色气体【答案】D考点3.NO、NO2、O2与水作用计算(1)NO2或NO2与N2(非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依据:3NO2+2H2O=2HNO3+NO,利用气体体积差值进行计算。

(2)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由4NO2+O2+2H2O=4HNO3可知,体积比V(NO2):V(O2)=4:1时,恰好完全反应;体积比V(NO2):V(O2)>4:1时,NO2过量,剩余气体为NO;体积比V(NO2):V(O2)<4:1时,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亲爱的同窗们,大家好!在渡过一个平安、愉快的暑假之后,我们满怀新的希望,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新学期!如今请跟着我,一同熟习17年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在自然界构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 ========(高温或放电) 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动摇,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 2NO+O2 == 2NO2 一氧化氮的引见: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大批NO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引见:红棕色气体、抚慰性气息、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响:3NO2+H2O == 2HNO3+NO 这是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在学习化学知识中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础、抓思绪、抓规律。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提高才干的保证。

学好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在做题中要擅长总结归类题型及解题思绪。

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记忆知识。

如化合价的普通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

再照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气体发作装置为试管。

规律为只需是给固体受热无论是一种药品还是两种药品用来制取气体都要用同制氧气一样的装置-即试管。

抓住规律可以加以运用如给出信息题通知实验室制甲烷气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虽然我们没学过这局部知识但依据固体受热制取气体的装置规律可知同制氧样。

再如依据化学式的计算,要抓好思绪,什么题用化学式来计算即只需有元素的质量分数的题就先要依据化学式来计算。

想要更好的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运用课本中的知识,因此为同窗们整理了17年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大家可以更快更好的提高效果。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2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共29张ppt)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2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共29张ppt)

【规律总结】 1.常见的NOx尾气处理方法 ①碱液吸收法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NO)。一 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x处理。 ②催化转化法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x与CO在 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其他 对环境影响
【总结】
NO
NO2
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难溶于水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液化的有毒气
有毒(跟血红蛋白结合) 体
有毒
不反应(难溶于水)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不反应
铜与稀硝酸反应
铜与浓硝酸反应
常用排水法
常用向上排空气法
2NO2
N2O4
导致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破坏臭氧层
+ O2 + H2O
思维拓展
工业生产硝酸的启示
原理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问题首先看清原理实质,无论
是单一气体 ( NO2 ),还是 NO、NO2、O2 中的两者或三 者的混合气体溶于水,反应的实质是:
3NO2 + H2O = 2HNO3 + NO 2NO + O2 = 2NO2
故若有气体剩余只能是 NO 或 O2 ,不可能是NO2。
【实验5-5】
实 在一支50 mL的注射器里充 打开弹簧夹,快速吸入10 验 入 20 mL NO,然后吸入 5 mL空气后夹上弹簧夹,观 操 mL 水,用乳胶管和弹簧夹 察现象,然后再振荡注射 作 封住管口,振荡注射器; 器。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PPT课件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PPT课件
因为这个谷地一遇到天气骤变,就会成为阴暗恐怖的“人间地狱”——平地 生风,电闪雷鸣,尤其是滚滚炸雷,震得山摇地动,成片的树木被烧得身焦枝残;偶尔 有误入其中者,往往因遭遇雷击,而绝少生还。几百年来,这里被附近以游牧为生的牧 民视为禁地。
据最新勘察证实,这一谷地地层中,除了有大面积火山喷发的强磁性 玄武岩外,还有许多铁矿石和石英闪光岩。经过伽玛法测试,这里的磁场相当 相当强。这巨大的地磁场产生了电磁效应,引来了雷电云层中的电荷,因而产 生了空气放电,形成了炸雷。雷电一旦遇到地面上的突出物体,就会产生尖端 放电现象,因而牧场上的人和畜群就成了雷电轰击的目标。
酸性严重超标,形成酸雨。
空中死神!
1872年美国化学家
Smith首先提出酸雨一词,
引起全世界关注。1985年,
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
奉节县9万多亩松树全部枯
死,重庆南山2.7万亩马尾
松死亡过半。
.
24
这是号称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馆智利 的复活岛上的石雕人像,它们正面临 着解体和倒塌的威胁。
.
25
酸雨的危害实例录:
两种气体的收集方法相同吗? 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O与O2反应)
N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 集(NO2与水反应)
11
练习
在反应:3NO2+H2O=2HNO3+NO 中,被氧化的氮元素与参加反应的氮
B 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A、1:3
B、2:3
C、1:2
D、2:1
.
12
NO2 科学探究【P92】
不断 现通给O你2 一试管二氧化氮,其他药品和仪器自选。
1、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地NO2被水吸收。
实验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之最 熔点最高的金属 熔点最低的金属 硬度最高的金属 密度最小的金属 密度最大的金属 延性最好的金属 展性最强的金属 最昂贵的金属 地壳含量最高的金属 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金属性最强的金属 导电导热性最强的金属
答案课后揭晓
1
寒 假 专 题课
三大非金属实验问题大闯关 ——NO和NO2的制备及性质
假设3:

17
(6)为了验证假设2,该小组同学选用任务1中的B、D、E装 置,将B中的药品更换为Na2O2,另选F装置(如右图所示), 重新组装,进行实验。
①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是(某些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经检验, 该白色物质为纯净物,且无其他物质生成。推测B装置中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3
实验探究
11
【例4】(2009北京)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 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 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 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 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2NO2+2NaOH==NaNO3+NaNO2+H2O
目录
知识梳理 氮氧化物实验探究
NO和NO2的制备 及性质基础实验
感受高考
3
1
知识梳理
2
3
4
一、NO、NO2的实验室制法
5
二、NO、NO2的性质:
6
1
2
NO和NO2的制备 及性质实验
3
7
【例1】有一无色干燥的混合气体,可能是由HCl、NO、NO2、 CO2、NH3、H2、O2、Cl2中的几种混合而成,根据: ①把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时,气体体积明显减小。
18
Thanks!
寒假快乐!
寒假课堂——轻松一下
金属之最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硬度最高的金属——铬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延性最好的金属——铂 展性最强的金属——金 最昂贵的金属——锎 地壳含量最高的金属——铝 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钙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金属性最强的金属——铯 导电导热性最强的金属——银
【例5】(2012海淀一模)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研究
NO2的性质。 已知:2NO2 + 2NaOH = NaNO3 + NaNO2 + H2O 任务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
(1)E装置中制取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
A.V1>V2>V3
C.V2>Vຫໍສະໝຸດ >V1B.V1>V3>V2
D.V3>V1>V2
9
【例3】将盛有 12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
充分反应后,还剩余 2mL 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 是( )(双选) A.1.2mL B.2.4mL C.3.6mL D.4mL
10
1
②再通入过量碱石灰时,体积又明显减小;
③剩余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为红棕色, 可得: 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___, 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
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_ 。
8
【例2】同温同压下,在三支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 合的两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 现将三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分 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15
(3)实验过程中,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该小组同 学从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认为可能是:
①NH3还原性较弱,不能将NO2还原;
②在此条件下,NO2的转化率极低; ③ 。 。
16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任务2:探究NO2能否与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实验前,该小组同学提出三种假设。 假设1:二者不反应; 假设2:NO2能被Na2O2氧化;
12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 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 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13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 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 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 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 填序号字母)___________。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绿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 14 色变化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