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层的渗流机理共196页文档
低渗地层渗流机理

胶质
沥青
重组分
第二节 低渗岩心渗流流体新概念
2.4 孔道中原油的物理性质 由于原油的各种成分在孔道中的有序分布,使得孔道壁 附近的原油粘度增大,而孔道中轴部位原油的粘度减小。
采油过程中采 出原油粘度随 生产时间增长 而增加-与此 有关? u1-界面层中原油的平均粘度
低渗油藏渗流机理
目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0.04 0.03 0.02 0.01 0 0 0.05 0.1
y = 0.364x 2 + 0.0969x - 2E-05 R2 = 1
0.15
0.2
0.25
0.3
0.35
压力梯度(M Pa/cm)
第三节 低渗岩心启动压力及渗流规律
3.5 束缚水下油的流量-压差关系
0.05 0.04 0.03 0.02 0.01 0 0 0.5 1 1.5 2 2.5 压力梯度(M Pa/cm)
岩心渗透
83-5-12 K=1.762mdc 83-5-7 K=2.302mdc
率越低,
曲线越向 右下方移 动,渗流
渗流速度(cm/min)
89-3-11 K=4.1229mdc 83-5-11 K=1.84mdc 83-5-10 K=0.278mdc 89-3-4 K=3.5559mdc
曲线非线
性段延伸 越长。
1
流体 2
P L
A a
B
流体
第三节 低渗岩心启动压力及渗流规律
3.2启动压力及流量-压差测定
启动压力实验流程:
标 准 盐 柴油 低渗岩心 水 h1 h2
2
以0.005ml/min的
速度向岩心注流体,
模 拟 油
低渗油藏渗流机理

低渗油藏渗流机理毛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Email:***********************摘要:低渗油藏孔隙细小,渗流不符合达西定律,流体在其中流动存在启动压力。
低渗透油气藏渗流规律有着不同于中高渗油气藏渗流规律的特殊性,二者在油田开发效果上存在的差异正是这种渗流规律的特殊性引起的。
因此,必须加快特低渗油气藏渗流机理研究,为低渗油气藏稳产增产奠定基础。
本文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低渗透油藏的渗流规律做综合性的论述。
关键词:非达西流启动压力介质变形渗流规律前言油藏工程和渗流力学研究中一直以达西定律为主要基础。
达西定律的假设条件为:流体为牛顿流体,液流为层流状态,流体与孔隙介质不起反应。
低渗透油层的许多特点和现象与达西定律所假设的条件相差很大,受固体表面影响边界层在孔隙中所占的比例很大。
因此,达西定律不适用于描述低渗透油藏的渗流规律。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国外就有非达西渗流的提法。
我国西安石油学院阎庆来等人最先用地层水和原油通过天然岩心进行渗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渗透率较低时,无论是水,还是原油都有较为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显示,即产生非达西渗流现象。
低渗透油藏由于渗透率低,孔隙结构复杂,渗流环境复杂,因而其油、水渗流特点、规律要比中高渗透储层复杂得多。
油田开发实践表明:与中高渗油田相比,低渗透油田在开发效果上存在很大差异:(1)绝大部分低渗油藏天然能量不足,产量下降快,注水井吸水能力差;(2)注水压力高,而采油(气)井难以见到注水效果;(3)见水后含水上升快,采液指数和采油(气)指数急剧下降;(4)油田最终采收率低等特征。
其原因在于低渗透油气藏渗流规律有着不同于中高渗油气藏渗流规律的特殊性,二者在油田开发效果上存在的差异正是这种渗流规律的特殊性引起的。
因此,必须加快特低渗油气藏渗流机理研究,为低渗油气藏稳产增产奠定基础。
正文1.低渗透油藏相对渗透率规律研究现状目前求取两相渗流相对渗透率的方法,主要有稳定法和不稳定法两种,对于稳定法,因为测试时间长、受限于实验仪器设备的精密度还未被大部分学者所采纳。
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流体渗流机理PPT课件

8、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精选PPT课件
2
我国常规资源数量有限,只占总资源的20%,且常规油气资源面临产量递减,开发难 度增大,开发成本高等诸多挑战。
伴随北美威利斯顿盆地Bakken致密油,德克萨斯南部Eagle Ford致密油,德克萨斯 州中北部Fort Worth盆地Barnett致密油的成功勘探开发,致密油已成为继北美页岩 气之后又一战略性突破领域。过去10多年中,美国油气产量中致密油所占比例逐年 剧增,改变了连续24年石油产量下滑的趋势。 我国致密油分布广泛,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准噶尔盆地二叠系、松辽盆地白垩 系、渤海湾盆地古近系等层系均不同程度发现,具备规模勘探的资源基础和广阔的 勘探前景。根据评价,我国包括致密砂岩和致密灰岩在内的低渗透石油有利勘探面 积达18×104km2,地质资源量在74~80×108t,可采资源量在13~14×108t。
/
/
2.0
10
1.0(air permeability)
/
10
1.0(air permeability) 精选PP1T.课0 件
作者
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 Elkins Spencer Wyman Surdam Holditch Sharif Perry Caineng Zou Nelson Jinxing Dai Caineng Zou
并在“年度能源展望2012”报告中对致密油的定义是“利用水平钻井和多
段水力压裂技术从页岩或其他低渗透性储层中开采出的石油。
(3)加拿大自然资源理事会(NRC)指出,轻质致密油(Light tight oil)
是在渗透率很低的沉积岩储层中发现的石油,石油从岩石流向井筒过程中
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的研究论文.doc

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的研究论文低渗透油层指的就是: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的油层,它在我国石油开发中有着比拟重要的意义,我国低渗透油层资源分布具有含油气多、油气藏类型多、分布区域广以及“上汽下油、海相含气为主、陆相油气兼有”的特点,在已探明的储量中,低渗透油藏储量的比例很高,约占全国储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开发潜力巨大。
通过对低渗透油层进行周期注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油气进行开采的效率。
而周期注水之所以会有这种效能,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借助于周期性的注水方式,提上下渗透油层的注水压力,并以此来增强低渗透油层所具备的弹性能量,让低渗透油层的压降从原来的稳定稳态逐渐转变成不稳定的状态。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原油实现互相渗透的这一过程。
在对低渗透油层进行油气开采的过程当中,如果把天然气或者是其它的一些烃类化合物应用进来,就可以让它们和低渗透油层中的原油进行相互作用,使其形成一个混合带。
此时,在外界压力对低渗透油层的作用之下,混合带就会向前逐渐驱动,使原油出井。
该种采油技术是目前较为新型的一种,它的实现原理是:把一个具有较大功率的电磁,合理的注入到低渗透油层中,让它来改变油气流动的通道,并以此来到达提上下渗透油层渗透效率的这一目的。
低渗透油层的渗透效率一旦提高,企业对油气的开采量也就会随之增加。
这一采油技术能够实现的原理是:借助热力的作用,减弱低渗透油层中原油的粘度。
它的目的是:依靠减弱油层中原油的粘度,来提上下渗透油层中稠油油层的开采总量。
一般来说,当油结蜡到达55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之时,原油的渗透效率以及其自身的粘度都是比拟低的。
但是,随着“热力”采油技术的应用,油饱和度就会呈现出急速下降的趋势。
与此同时,低渗透油层的采油效率也会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其次,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热力”采油技术在我国各大油田企业当中,都有着比拟广泛的应用,且其应用的效果也是比拟乐观的。
“纳米聚硅”是一种比拟新型的材料,且它在低渗透油层中也有着比拟广泛的应用。
低渗油藏渗流机理研究

低渗油藏渗流机理研究王林明(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新滩试采矿,山东东营257000)摘要:根据低渗透油田和中高渗透油田的不同,本文对低渗透油田的启动压力和渗流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建立低渗透油田两相启动压力曲线的方法,并对两相启动压力,水驱油特征的影响,油水两相渗流规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进行了非稳态流动实验,计算了相对渗透率曲线,分析了其特征,讨论了非达西渗流对相对渗透率特征的影响。
结果表明:油水、油气各相的启动压力梯度与驱替相的饱和度间均呈指数变化规律,气驱、水驱后期指数变化规律遭到破坏;在低渗油层中,油井见水后,产油量会迅速下降,水驱低渗油藏采收率较低;考虑非达西流后,计算的油相相对渗透率增大,水相相对渗透率减小,等渗点右移;在相同的含水饱和度下,非达西流使产水率增大,并得到了非达西渗流油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相对渗透率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非稳态试验,对低渗油田的开发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启动压力;压力梯度;渗透率;驱替中图分类号:TE3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083(2009)03-0049-03一、引言同中高渗透率油层相比,低渗透油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低渗透油层一般连续性差、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特别密切;低渗透油层存在“启动生产压差现象”,渗流阻力和压力消耗特别大;低渗透油层见水后,采液和采油指数急剧下降,对油田稳产造成急剧影响;低渗透油田一般裂缝都较发育,注入水沿裂缝窜进十分严重。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低渗透率油藏,本文将从启动压力与渗流规律着手,对影响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二、低渗透砂岩油藏启动压力研究1.低渗砂岩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研究(1)测定方法及原理室内实验测定低渗透砂岩单相渗流启动压力梯度大都是测定不同驱替压差流体通过低渗透砂岩岩心的渗流速度,求得流量与压力梯度的关系,描述流体在岩心中的渗流过程再用数学的方法获得压力梯度,又称作“压差-流量法”。
《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及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及开发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显得愈发重要。
低渗透油藏是指那些具有较低孔隙度和渗透率,储层流动性能较差的油藏。
因此,深入理解其渗流机理及开发技术对于提高采收率、保障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并探讨有效的开发技术。
二、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相对复杂,涉及到多方面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首先,低渗透油藏的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导致流体在其中的流动受到限制。
其次,由于储层中存在多种物理和化学作用力,如毛管力、重力、粘性力等,这些力在油藏的开采过程中共同作用,影响着流体的流动和分布。
(一)储层孔隙结构低渗透油藏的储层孔隙结构主要包括孔隙大小、形状、连通性等。
这些因素决定了流体的流动路径和速度。
在低渗透储层中,孔隙往往较小且形状不规则,导致流体流动受阻。
此外,孔隙的连通性较差,使得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更加困难。
(二)毛管力和重力作用毛管力是影响低渗透油藏渗流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储层中不同流体之间的界面张力差异,导致毛管力在不同方向上产生作用,阻碍了流体的流动。
此外,重力作用在低渗透油藏的开采过程中也不可忽视。
由于储层中的流体密度差异,重力会使得流体在垂直方向上产生运动,对渗流过程产生影响。
(三)粘性力和其他作用力除了毛管力和重力外,粘性力也是影响低渗透油藏渗流的重要因素。
由于流体具有粘性,当流体在孔隙中流动时,会产生内摩擦力,阻碍流体的流动。
此外,储层中还存在其他作用力,如化学势能梯度引起的扩散作用等,也会对渗流过程产生影响。
三、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研究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和渗流机理,开发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手段来提高采收率。
下面将介绍几种主要的开发技术。
(一)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
通过将井筒水平延伸至储层中,可以增加储层的暴露面积和流体与井筒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采收率。
此外,水平井技术还可以有效降低毛管力的影响,改善流体的流动性能。
低渗透油藏储层的渗吸机理研究——以坪北油田为例

江汉石油科技 JIANGHAN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29 No.6 Jun. 2019
低渗透油藏储层的渗吸机理研究
——以坪北油田为例
徐晟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气工程技术服务中心,湖北潜江 433123)
1 渗吸机理研究
渗吸效应是指一种润湿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 只依靠毛管力作用置换出另一种流体的过程 。 [2] 裂 缝性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发生渗吸驱油作 用,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视为改善低渗透油 田注水开发效果的一项有利措施 。 [3] 1.1 渗吸表征 1.1.1 渗吸效应原理
自发渗吸是润湿相依靠毛管力作用驱替出非润 湿相的过程。渗吸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例
·24·
江汉石油科技
第29卷
序号
表 1 渗吸实验岩心参数表
井号
样号
长度/cm
直径/cm
渗透率/mD
1
P25-79
5-1
8.27
2.45
0.226
2
P25-79
7-1
7.67
2.46
0.297
3
P78-90
41-1
7.76
2.50
0.364
4
P78-90
32-4
7.33
2.49
0.480
5
P78-80
为了研究不同渗透率储层渗吸作用的特征及其 影响因素,实验选用坪北油田不同渗透率的岩心样 品,基本参数如表 1 所示。 1.2.1 静态渗吸特征
首先将岩心通过抽真空饱和水,并用模拟油驱 替岩心直至达到设置的初始含油饱和度为止,然后 放入盛有地层水的渗吸瓶内,将其放入设定温度的 恒温箱中,观察岩心表面渗吸情况,并记录排油 量。
低渗透油层渗流特征及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低渗透油层渗流特征及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我国低渗透储层非常的丰富,但是低渗透储层的开采难度比较大,所以了解低渗透储层渗流特征对提高采收率非常有帮助,也是低渗透储层的开发重点,应该对开发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改善我国现有的开采技术和方法,实现我国石油能源的重复利用。
标签:低渗透油层;渗流特征;油田开发目前,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能源在社会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功能,受到了世界上许多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在实现油田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低渗透储层的开发越来越重要,低渗透储层的开发水平对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石油能源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也至关重要,想要增加石油的开采量,需要提高了石油开采的规模和强度,但是在实际开采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渗流特征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才能提高开采效率,做好相关的维护工作,才能帮助企业可以更好的进行开采。
1低渗透储层的渗流特征低渗透储层具有非达西渗流特征,非达西渗流特征具有两种特征曲线,在低压力梯度范围内低渗透储层中的渗流量与压力梯度呈线性关系,在高压力梯度范围内低渗透储层中的流量与压力梯度呈拟线性关系。
1.1启动压力梯度在低渗透储层渗流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含渗透率、孔隙度和流动速度等影响,但是在这其中还会有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这个影响因素是油田开发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当启动压力梯度比较低时会造成油田原油不流动的情况出现,因为原油不能克服这种阻力,导致原油不会出现流动,如果说启动压力梯度比较大,则说明该储层的自然产能比较低。
通过对启动压力梯度进行分析和测试可以发现,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值和渗透率有关,可以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公式,利用不同的渗透率来决定启动压力梯度,该方式也是形成非达西渗流的主要机理。
1.2流动孔隙数在整个低渗透储层中存在无数个细小孔隙,其中流体的流动具有启动压力。
孔隙越大,则需要的启动压力越小,孔隙越小则需要的启动压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