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精品)2016-2017届新苏教版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201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吝啬.(sè)和煦.(xù) 登峰造极驰名中外B.嶙峋..(lín xún)糟蹋.(tà)分道扬镳言简意赅C.踌躇.(chú)瞭.望(liào) 矫揉造作推陈出新D.恣睢. (sīu) 滑稽.(jī)鞭辟入里无精打采2.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A.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B.间隔:间隔,不通音信。
C.无论:不论、不管。
D.延:邀请。
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
②3D版《泰坦尼克号》首周票房收入便达四亿元人民币,登顶2012年上半年国内票房冠军宝座。
③同学们遇到困难时,要学会以合适的方式心中的烦恼。
A.管辖指日可待排遣 B.管制屈指可数排放C.管制屈指可数排遣D.管辖指日可待排放4.下列句中词语的词性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3分) ( )A.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B.这些东西兴奋..了屋里所有的人。
C.他苍白..着一张脸说:“流言不可信!”D.他一定会在心灵深处铭刻..下这无法忘却的时刻。
5.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鱼。
其中,一个人要了鱼,另一个人要了鱼竿。
得到鱼的人煮了鱼,狼吞虎咽吃了个精光。
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不久他饿死在了路上。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一根鱼竿和一篓鱼。
他们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以维持生存。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苏教版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26分) 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 ① qi è( )意 ②精su ǐ( ) ③ 一ch óu( )莫展 ④草长y īng( )飞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 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也。
古人曰:“书中日月长。
”秦汉冷月,唐宋乐舞,明清绝唱,世事仓桑,人生百态,尽展眼底。
在宁静的夜晚,会会曹雪芹,拜访罗贯中,聆听鲁迅大师深沉的教悔,瞬间完成了心灵的净化。
以书为五,少一分浮躁,多一分清纯,少一分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 ①愿将腰下剑, ( 《塞下曲六首(其一)》) 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
( 《 凉州词 》) ③ ,单于夜遁逃。
( 《塞下曲》 ) ④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 》) ⑤蒹葭苍苍, 。
所谓伊人,。
(《蒹葭》) 4、名著阅读。
(5分) ①在《格列佛游记中》“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中有一个计划是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那么人们依靠什么来表达意见呢?而这一计划又遭到哪些人的反对呢?(3分) ②慧马国这个国家最显著的美德是什么?(2分) 5、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消息引发了世界的关注,也带来了中国的抢盐潮,有人创作了这幅名为《谣盐》的漫画,请你仔细观察,写出漫画内涵。
(3分)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6-9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考场号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装订线————————————————————————————闻。
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模拟卷及答案

苏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拟卷九年级语文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8分)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
它们虽然生长在贫(jí)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侵蚀/侵袭)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yuān)无悔;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
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zhàn)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①。
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②。
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③。
它虽最微小但并不自惭形(huì),(而且/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精华)。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①贫(jí)______ ②无(yuān)____无悔③(zhàn)_______放④自惭形(huì)_______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侵蚀反而精华B. 侵袭而且精华C. 侵蚀而且精彩D. 侵袭反而精彩(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②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③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B. ①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②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C. 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D. ①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③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大雪满弓刀。
( 《塞下曲》)②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③,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④,春风不度玉门关。
( 《凉州词》)⑤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⑥陈胜、吴广乃谋曰:“,,等死,死国可乎?”(司马迁《陈涉世家》)⑦以天下之所顺,,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⑧,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苏州高新区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苏州高新区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环秀山庄后面盖起的“革文化之命”的楼房拆除了,秀美的山庄得以复原,应令她的建造者在天之灵心慰,更令今天的游客赞叹不已,流恋忘返。
戏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刺绣博物馆纷纷建成。
寒山寺的钟声优扬,虎丘塔的雄恣牢固,唐伯虎的新坟落成。
苏州,又回来了!错别字正确字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③欲将轻骑逐,。
(卢纶《塞下曲》)④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⑤ ,死即举大名耳,!(司马迁《陈涉世家》)⑥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关雎》)⑦ ,白露为霜,,在水一方。
(《蒹葭》)⑧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4.名著阅读。
(5分)(1)《格列佛游记》中,在利立浦特小人国的旁边还有一个小人国——不来夫斯库,两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是什么?(2分)(2)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什么办法来选拔官员的?并请简要叙说如何利用这种方法选拔官员?(3分)5.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3分)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
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
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紊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
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合有褒贬意义。
第二部分(44分)阅读《与朱元思书》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10题。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江苏省苏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模拟卷及答案

苏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拟卷九年级语文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shū)______忽②滑(jī)______ ③(xiāo)______声匿迹④言简意(gāi) 2.下面两段文字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然后改正。
(4分)学问是知识的寸积铢累,是一种兹养人生的原料。
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詹瞻。
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汇会贯通,举一不3.默写古诗文名句和相应的作家、作品。
(10分)①,直为斩楼兰。
②,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窈窕淑女,。
④,大雪满弓刀。
⑤,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⑥ ,春江水暖鸭先知。
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⑧,红杏枝头春意闹。
⑨,地利不如人和。
⑩,收之桑榆。
4.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4分)①当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因为,我们有勇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中国青年。
②中国人改变了自身的境遇,改善了生活水平。
我们相信,今天的中国青年必将在人类历史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修改意见①:修改意见②:5.九年级(1)班举办“《格列佛游记》读书交流会”,请你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4分)⑴【情节再现】从下面两个故事情节中任选一个问题作答。
(2分)情节一: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
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
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问题一: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是什么?情节二:看来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免不了要烧成平地。
幸亏我当时心眼特别活,忽然想起一条妙计:我在适当的地方撒了一大泡尿,所以不到三分钟火就全熄了,这才把他们费了多少年心血建造的宫殿救了下来。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小明有勤俭的美德,对自己向来要求严格,为人深居简出。
B . 李兵指着宝刚说:“你不要光说他的不是,我看你的问题更严重,比起他来,你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 . 学习要勤思考,有不明白的地方最好尽快向老师不耻下问。
D . “金钟”奖音乐颁奖晚会盛况空前,人们兴高采烈地欣赏精彩的节目。
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B . 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
C . 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D . 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菌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概率有效降低。
3. (2分) (2017七上·宣威期中)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它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②如果还能在互联网上写出140个字发表自己的看法,那就更了不起了。
③作为一个中国人,能把汉字学好,并且还可以通过书写与人交流,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④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音、形、义三者结合在一起,却又无规律可言。
⑤汉字是中国人用智慧发明的文字。
A . ③②⑤①④B . ⑤③②①④C . ⑤①④②③D . ⑤①④③②二、默写 (共1题;共6分)4. (6分)(2011·孝感)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2)江山代有人才出,________。
(赵翼《论诗》)(3)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写“冬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语文试卷-(含解析答案)

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笛中闻折柳,______。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2)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
(______《凉州词》)(3)______,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4)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窥谷忘反。
(吴均《______》)(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第一名赏给蓝丝线,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
B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作家斯威夫特的作品,童话色彩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其灵魂。
C.《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慧骃国游记”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无情地鞭笞了丑恶的人类社会。
D.《格列佛游记》第三卷“飞岛国游记”中飞岛国的人精通音乐和美术。
(2)《格列佛游记》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格列佛在下列国家的经历,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①勒皮他②利立浦特③布罗丁奈格④慧骃国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3)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来到利立浦特国,恰巧该国正逢内忧外患的双重危机。
你能说说他们的内忧与外患分别是什么吗?(4)阅读下面一个片段,回答问题。
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
苏教版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第一部份(基础知识25分)一、依照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柔▲(màn) ②吝▲(sè) ③(lín)▲峋④▲(nì)烦2.下面两句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更正。
(4分)①那石板长街正好松驰紧张的神经,那曲水拱桥正好梳理急躁的心态,城里人方才失去的一切似乎都在那个地址找到忆想的线索-----周庄,成了都市人寻觅慰籍的一场清梦。
②联想江南一些古镇,最近几年为开发旅行,浓装艳抹,打扮得如火如茶,“几成21世纪水乡江南‘千篇一概’的风光”时,你会发觉,苏州民居如此的环境中生活仍然生动,乃至更让你感觉各类真切。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②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③▲,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④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⑤▲,单于夜遁逃。
(▲《塞下曲》)⑥且勇士不死即已,▲,▲?(司马迁《陈涉世家》)4、名著阅读(5分)只有那些正在候补朝廷中的重要官职和希望取得皇帝宠幸的人材来演出这种技艺。
他们从小就受这种杂技演出的训练。
他们并非必然都是贵族身世或是受太高等教育。
一碰到重要官职出缺,不管哪位官员是病死仍是失宠罢免(这都是常有的事),五、六位候补人员就会呈请皇帝准予他们给皇帝和朝廷官员演出▲。
1.请在横线上填写适合的演出名称:▲。
这种演出以▲作为获胜标准,能够接任官职。
(2分)2.那个演动身生在《格列佛游记》中哪个国家?用如此的方式选拔官员,作者有何用意?(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新区义务教育阶段期中学业质量测试九年级语文2015.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0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山汉字。
(4分)①愉▲(yuè) ②▲(lín)峋③错(zōng) ▲复杂④浮光(1uè) ▲影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桥是了解姑苏风土人情最好的地方,伫立桥头,看榜水人家,绿树掩印。
水巷女子在河旁浣衣,一杵起落声音远远传来,慢了半个节拍,如空谷回音,使人晃如隔世。
看苏州姑娘上桥来了,对襟小衫几尽是丝绸,萧萧洒洒。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②▲,春风不度玉门关。
( ▲《凉州词》)③▲,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④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⑤兼葭苍苍,▲。
(《诗经·蒹葭》)⑥以天下之所顺,▲,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⑦▲,▲,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⑧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4.名著阅读。
(4分)①《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里可以凭借什么而获得高官厚禄,又靠什么来赢得皇恩殊荣的奖章?(2分)②格列佛在小人国时,他的衣袋受到搜查,其中有一个秘密口袋逃过了检查,请问下列哪一项内容是没被搜查到的?(2分)( ▲)A·银币B.腰刀C.眼镜D.手枪5.下面是一张截至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数据的图表(注:图表上“2014E”指的是预计2014年将实现总票房收入288亿元)。
请仔细阅读,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图表所反映的信息。
(4分)第二部分(4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6~7题。
(5分)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6.结合全词说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中“一般滋味”的具体含义。
(2分)7.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借月亮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之情。
C.“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借如钩的残月表达了离愁。
D.“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借月光表达了天气的寒冷,怀才不遇的苦闷。
阅读《捕蛇者说》中的四段文字,完成8~9题。
(6分)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目:“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即徒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A.往往而死者相藉也B.(《陈涉世家》)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C.可以已大风D.则久已病矣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9.联系上下文,分别谈谈你对“余悲之”和“余闻而愈悲”两旬中“悲”的理解。
(4分)▲阅读下面—则文言短文,完成10~11题。
(7分)越王苦会稽之耻①,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昊。
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②,耳不听钟鼓。
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
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
味禁珍,衣禁裘,色禁二。
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
异日与吴战于五湖,昊师大败,遂大围王官,城门不守,禽③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
此先颇民心也。
(选自《吕氏春秋》,有改动)【注】①会稽之耻:指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困在会稽城,签订城下之盟的耻辱。
②靡曼:美色。
③禽:同“擒”。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
▲②此先顺民心也。
▲11.会稽之耻后,为大败吴师,越王做了哪些深得民心的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4题。
(7分)①有种说法,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
此话不虚。
但有个前提,就是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
②入神者,一心一意、精神贯注之谓也。
唯有一心一意,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忘味九成;唯有精神贯注,读经典的过程才有可能使书中之精义渗透到自己脑海中,继而生发出新的精神来。
这个进程,也就是古人讲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③如何才能做到“入神”?《史记·孔子世家》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即孔子是如何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的。
孔子学了十几天,还是学同一首曲子,师襄对他说:“此曲你已经学会了,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答日:“曲调是学过了,演奏的技巧还没有学好。
”过了几天,师襄说:“技巧学好了,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回日:“我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意境神韵。
”又过了几天,师襄说:“已经领会意境神韵了,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不紧不慢地又答日:“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其为人如何,风貌怎样。
”过了一会儿,孔子仰望蓝天,若有所悟地说:“我体察到作者的为人和风貌了。
这首曲子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来呢?”师襄闻言,大惊失色,连连拱手致敬说:“是的。
老师告诉我这首曲子的名称就叫《文王操》。
”这个故事也许有夸饰的成分,但孔子这种学习的认真程度,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到了“入神”的田地。
④可见,入神,先要专一。
对于读经典来说,只有专一才可有功。
否则,一目卡行,一日百篇,看似读得多,但仅仅只是与眼睛打了个照面,甚至连眼睛眨一下的功夫都没有,如何能让经典中的道理、知识与智慧化为滋养自己的养分,从而长出精气神呢?古人说得好:“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
”毕竟,经典在精专,研读贵纯一,既想左手画圆,又想右手画方,其结果必然是贪多嚼不烂。
⑤不仅如此,入神,更要玩味。
玩味者,探索体味也。
只有探索体味,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像食橄榄那样:咀嚼良久,才有回味,才会深深体会到“真味久愈在”、“始觉甘如饴”的不同凡响之处。
否则,经典即便如熊掌豹胎,如果只是生活活剥一番,尽管其本身再稀缺、再珍贵,也不如平平常常的一蔬一笋那样实际、实在。
毕竟,经典有神韵,神韵在道理,道理在彻底,彻底在抓住事物的根本,而对根本的东西,只有穷究之,才有可能水落石出而得之;只有玩味之,才有可能充分消化吸收之;只有充分吸收之,才有可能酿造出新鲜的血液、呼喊出新颖的话语,从而获取钢筋铁骨般的精神支撑。
⑥《易·系辞下》说得好:“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学习经典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不用,对经典尽管能做到倒背如流,无非也是如搜索引擎一般,只是“仓库”、只是“书柜”,至多算是鹦鹅能言而已。
用,不仅能强化记忆,而且能形成习惯,养成风格,使精神长存。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如,为“仁”、“义”的道德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是儒家经典的一个重要主张,古往今来的许多志士仁人皆以此为追求目标。
所以,当南宋王朝崩溃之际,作为右丞相的文天祥不仅能挺身而出,抗击元军,而且在遭到元军突袭,不幸被俘后,能大义凛然,不屈不挠,并以《过零丁洋》诗明志:“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的这种大智大勇就是中国传统读书人在典籍中以文化之的生动结果。
这样看来,入神,说到底要致用。
只有致用,才能长出真正的精神来。
⑦鲁迅先生在《而已集读书杂谈》中曾说过:“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读经典更须如此。
12.请概述这篇文章作者的主要观点。
(2分)▲13.第⑤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14.结合全文,概述一下本文的论证思路。
(3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
(19分)深深芦苇荡柳萌①我的故乡是个水乡。
那条蜿蜒流淌的蓟运河像条碧绿的长绸带子,拴着河两岸的村村镇镇,给故乡带来繁荣和生机。
没有公路的年代,天津洋货、唐山杂货,都是用船运到乡下,乡下的农副产品也用船运到天津、唐山。
蓟运河是故乡的母亲河。
②小时候在河边玩耍,看行进的运输船队,萌生的第一个愿望便是跟船逛逛天津、唐山,看看这世界到底有多大。
蓟运河上忽明忽灭的点点渔火,是我见到的第一幅画;艄公行船时回荡在河面土的敞亮的吆喝声,是我听到的第一首歌曲,有流水有行船有渔火有歌声,还有蓝天白云碧绿的芦苇,在北方去哪里找这样美丽的风景呵!而我的童年就是在如诗如画的故乡度过的。
③然而,比风景更令我痂迷的,是蓟运河畔的芦苇荡。
④蓟运河畔的芦苇茁壮茂密,扎进去半天走不出来,大人们芦苇的呼喊都听不见。
有一次母亲为找我,等到夕阳西下,见我从芦苇荡钻出,她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
在芦苇荡里可掏鸟窝,吹苇哨,放苇船,样样都让人开心。
然而,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跟那些乌儿嬉闹。
鸟儿会说话会唱歌会跳舞,是孩子们天然的伙伴。
芦苇荡栖息着一种乌儿,它们个头长相有点儿像麻雀,但是比麻雀漂亮精神,有股天生水灵灵的劲儿,就是叫不出名字。
这些鸟儿有时被惊扰,扑棱棱地从芦苇荡里飞起,呜叫着在低空盘旋一阵儿,又迅速扎入芦苇荡,颇像万支响箭齐射齐落,声势浩大,景象壮丽。
⑤我们这些淘气孩子,经常仨一群俩一伙,钻进茂密的芦苇荡寻找鸟儿搭建的窝,掏鸟蛋,抓雏鸟,听鸟鸣。
鸟儿衔草搭成的窝里,倘若只有几颗鸟蛋,或者有几只雏鸟,我们会立刻高兴地喊叫起来,掏出来轻轻用双手捧走,且得玩会儿哪,直到玩腻玩烦了,才小心翼翼地送回来,从不伤害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