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阅读专题(部分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阅读专题(部分答案)

古诗词阅读专题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阅读【甲】【乙】两首古诗,完成5~7题。

(6分)【甲】夜发吴门赵孟頫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楫好夷游①。

多情最是吴门月,又送行人下秀州②。

【注释】①夷游:迟疑不前,从容不迫。

②秀州:今浙江嘉兴一带。

【乙】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甲】诗中“吴中舟楫好夷游”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分) 6.【乙】诗中“思君不见下渝州”一句中的“君”,有人认为是指“月”,有人认为是指“故乡故人”,还有人认为是指“国君(即皇帝)”。

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解。

(2分) 7.赵孟頫“夜发吴门”,李白“夜发清溪”,两位诗人借“夜发”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5.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赋予“舟楫”以人的情感,写出了吴中山水令人迷醉,表现了诗人陶醉于山水之中的愉悦心情(1分)。

6.示例1:指月,“半轮”月在峨眉,影入江流,诗人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

示例2:指“故乡故人”,诗人离开故乡,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故乡故人”渐行渐远,“思君”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示例3:指国君。

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对前途充满了信心,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渴望得到“国君”的重用。

(言之有理即可)(2分)7.赵孟頫借“夜发吴门”,表达对吴中山水的喜爱,流露出闲适而愉悦的心情(1分);李白借“夜发清溪”表达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1分)。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6题。

(4分)野望王绩①东皋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③。

注释:①王绩,唐代诗人,一生郁郁不得志,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

②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

③采薇:薇,是一种植物。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部分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部分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

(15分)怀念史铁生李健鸣①铁生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走的,自那以后,5年了,我从不期待新年的降临,不仅没了迎新的情趣,还会平添伤感和莫名的烦躁,似乎一切都是新年的过错。

②在我和铁生夫妇相识的20年中,曾不知多少次听过“家中的首长要牺牲”的戏言,这句话成为一句笑话,成为一种调侃,也成为一种只可领会的默默庆幸。

但当这一天真的来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变得束手无策,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他的意愿:“不要哭啼”,要吹响“节日的号角”……③铁生大半辈子是在轮椅上度过的,但在我所有的朋友中,他应该是最热爱生活,也是最懂情义的。

记得他身体还可以的时候,非常喜欢外出。

有一次去天津,在闷热的船舱里,朋友们都觉得难以忍受,他坐在轮椅上近4个小时,他竟连一句诉苦的话都没有。

我知道,他完全是出于礼貌,他不想让组织这次活动的朋友感到难堪。

有一年夏天,他的一个朋友带他去北京郊外,找了半天也就找到一块带点草的空地。

朋友给他吹了一个气垫,他躺在气垫上,望着蓝天,脸上始终带有一种心满意足的表情。

我们怕他无趣,就对他说:“去别的地方吧,这里什么也没有,旁边只有一条小沟”,他非但没有流露出扫兴的样子,还连声道:“这里很好,这里很好”,感恩的他从来不会忽视朋友对他的点滴关怀。

他对吃也是津津乐道。

他爱吃北京的传统小吃,对咖喱饭也不排斥,他常说:生病后味觉也减弱了,言下之意就是本可以吃得更多。

他有时还会自嘲道:“现如今吃药比吃饭吃得多了。

”记得他身体已经很差的时候,还下厨房给大家烙饼。

饼烙好了,大家吃得非常香,可他自己连吃饼的力气都没有了,至今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先拿毛巾擦了擦额角和脸,毛巾拿开后,只见一脸的疲惫。

日子久了,我也渐渐地认识了他过去的一些同学和一起插队的朋友,我发现,他无论身体怎么不舒服,都不会拒绝朋友的造访,对他来说,一个充满友情的世界就是人可以拥有的最美东西。

江苏省部分市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

江苏省部分市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

江苏省部分市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根据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工业园区、吴中、吴江、相城区)、徐州市市区部分初中、兴化市、南通市第一中学、南通市启秀中学期末试卷汇编。

苏州市高新区(二)读群文“鼠年说鼠”(16分)【甲】趣谈年俗剪纸“鼠”①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老鼠经历了图腾神崇拜、精灵神崇拜、生殖神崇拜、吉祥神崇拜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年节民俗艺术(剪纸、年画、面塑等)中,鼠文化是个重要的主题。

尤其在年俗剪纸中,表现老鼠的形象随处可见。

传说天地之初,浑沌未开。

老鼠勇敢地把天地咬破,使气体流动,阴阳从此分开,民间俗称“鼠咬天开”。

农妇们巧妙地剪了老鼠咬破合碗或顶开合碗,以合碗象征天地,阴阳交合,生育万物,这里的老鼠成了开天辟地、生育万物的子神。

明代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解释:“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

鼠,耗虫也。

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曰属鼠。

”②老鼠的繁殖力强,寿命长,于是在民俗剪纸中,表现老鼠繁衍育子的主题大量出现。

例如:老鼠娶亲、老鼠联烟、老鼠登蜡台、老鼠偷油吃等等。

老鼠娶亲亦称老鼠嫁女,是我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年节民俗剪纸。

其活动日期因地而异,有腊月二十七、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三、正月初七、正月初十、正月十四。

俗称该日是“老鼠嫁女日”,民间多贴民俗剪纸“老鼠嫁女”,其最初功能是祭祀生殖神子鼠,目的是祈求结婚早生子、多生子。

“老鼠联烟”,以“烟”谐音“姻”,“联烟”即结婚之意。

古人认为多子多福,而“老鼠吃麦穗”、“老鼠吃葡萄”、“老鼠吃南瓜”中的“麦穗”、“葡萄”、“南瓜”,皆为多籽,用比拟象征手法寓意祈求人类繁衍不断,子孙满堂。

民俗剪纸子鼠为阴极的象征,多是出现在年节期间的腊月至正月,这正是除旧布新、送阴迎阳的时刻,具有祛灾纳吉的象征意义。

③随着历史的前进,原生态的年节民俗剪纸鼠文化逐渐演变发展为祈求福、禄、寿、喜、财的吉祥文化,展示出中华民族特质的幸福观、人生观。

2019秋江苏省苏州市区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9秋江苏省苏州市区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古树与其说是树,还不如说是一部史书,其枝干和树皮都(y 1)存着历史的印记。

古树,经历朝代跟替,目(d⑪百姓悲欢,见证世间(c mg)桑;古树,是文人雅士吟诗作赋、泼墨会画的素材;古树,是美景, 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古树,是一段故事,是一部传说,有着道不完的精(c①••…(1)根据拼音写岀相应的汉字。

①(y ▲存②目(d⑪▲③(c a ng) ▲桑④精(c a i)▲1 ------------------------- 1 1------------------------- 1------------------------------ 1(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岀来并改正。

① ▲改成▲② ▲改成▲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分)①乡书何处达?▲O(王湾《▲ 》②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③正是江南好风景,▲O(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④自古逢秋悲寂寥,▲O( ▲《秋词(其一)》)⑤僵卧孤村不自哀,▲O(陆游《^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⑥ ▲,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3.名著阅读。

(6分)(1)下列对《朝花夕拾》内容述说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无常》一一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B.《藤野先生》一一记录鲁迅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岀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C.《二十四孝图》一一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的钦佩与赞美,宣扬传统孝道。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 (2分)(2012·扬州) 下面这段话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阳台的边缘①(yún),城市正退潮②(cáo),打着惬意的盹③(dǔn).日子是织布机上的布,一片片滑下,又一片片接上。

日子也如蝶④(diē),不时地从墙上飘落,幻化成粉,弥⑤(mī)漫在每一个鲜嫩⑥(rēn)而生动的角⑦(jiǎo)落,又绽放出一簇簇⑧(cuò)多彩的花。

A . ①②⑧B . ③⑤⑧C . ③④⑦D . ④⑥⑦2. (2分)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在师德宣讲活动中,单老师的演讲声情并茂,惟妙惟肖,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B . 腊月刚至,人民公园梅花竞放,红梅白梅争奇斗艳,落英缤纷。

C . 在手工创作比赛中,王珊珊同学别有用心地创作了一件《友爱三人行》作品,荣获了第一名。

D . 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只有广泛涉猎并融会贯通,才能学有所成。

3. (2分) (2017九下·罗庄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临沂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B . 临沂市食品药品监督局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的抽样检测力度,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 . 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D . 现代人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必须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切忌不要熬夜。

二、填空题 (共4题;共7分)4. (1分) (2016七下·射阳期末) 填空①散文大家梁衡在《乱世中的美神》写道“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文中的“美神”是________(人物)。

江苏省苏州市2019_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2019_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由考生自己留存。

第一部分(24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6分)走进二月的早春,梅花凋谢了,妖▲(ráo)灼灼的桃花在不经意间落满一地,留下一树嫩绿在▲(méng)芽。

走进二月,杜鹃花与玉兰花开得灿烂,金黄的油菜花开成一片花海,季节的流转将岁月描绘成七彩的色调。

喜欢在初春的大地灵听新绿抽枝的声音,那里花团锦▲(cù),万紫千红。

那里有久别重逢的温婉,那里充满了梦想与希冀。

慢步在初春的大地,让春天的暖渗入心▲(fēi),拥抱春天的阳光让岁月安暖。

原来人生真的可以活得洒脱惬意,因为美丽的风景就在心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妖▲(ráo)②▲(méng)芽③花团锦▲(cù)④渗入心▲(fēi)(2)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填入下表中并改正。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②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③▲,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④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⑤▲,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⑥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⑦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⑧▲,秋风吹散马蹄声。

(▲《潼关》)3.名著阅读。

(4分)(1)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鲁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2019—2020学年度(上)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基础知识(共 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卖弄.lòng应和.huó酝酿.niàng贮.蓄zhùB.着.落zháo粗犷.k uàng高邈.miǎo吝.啬lìnC.称.职chèn捶.打chuí菡.萏hàn惩.戒chéngD.徘徊.huái啄.食zhuó倜傥.dǎng抽噎.yí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云宵朗润美不盛收B.蝉蜕书塾嘹亮见异思迁C.珊湖祷告淅沥惊慌失错D.鉴赏分歧决别大相近庭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看着他在烈日下仍然一丝不苟地工作,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B.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C.通常,地方剧的欣赏和传播局限于某一地域。

骇人听闻....的是,川北木偶戏却在大半个中国红火起来。

D.近来,小明同学喜爱上了写作,他写了一篇著作等身....的文章发表在《南充晚报》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冷空气来袭,呼啸的狂风和密集的雨点一起落了下来,一夜之间气温骤降至5度。

B. 苏州园林据说有大约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C.千垛迷人的油菜花,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倚立窗前,________,观美景;夜眠围屋,________,做美梦;端坐书房,________,悟人生。

①吟诗填词写文章②看山看树看天蓝③听风听雨听叶落A.①②③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苏州市姑苏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苏州市姑苏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苏州市姑苏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其他 (共1题;共4分)1. (4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fù________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pò________,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jiàn________,以免重蹈覆zhé________。

二、默写 (共1题;共12分)2. (12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可怜后主还祠庙,________。

(杜甫《登楼》)(2) ________,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3)雪暗凋旗画,________。

(杨炯《从军行》)(4)无限山河泪,________。

(夏完淳《别云间》)(5)举杯邀明月,________。

(李白《月下独酌》)(6) ________,未能远谋(《曹秽论战》)(7)而现在,________。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8)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_。

(《关雎》)(10)《蒹葭》中反映追求的道路艰难又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3. (2分)我们的家乡宿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宿迁大地走出了项羽、彭雪枫等历史名人,泗洪湿地拥有野鸭等珍禽,骆马湖风景区水天一色,乾隆庙、项羽故里引发悠悠思古之情;这里曾孕育了优美的神话传说“美人泉”,也曾经浴血谱写新四军光辉历史;这里有许多美味佳肴,泗洪湖的螃蟹、骆马湖的龙虾……现在,让我们来重新审视脚下的这方热土,自豪地赞美这片神奇的土地。

请你从下面所给的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上联,对出下联。

下联内容要能反映宿迁地方特色、表达宿迁人的心声。

①骆马湖碧波粼粼②彭雪枫书写革命历史我选________ 下联:________4. (4分) (2018七上·潮州期中) 根据下面句子的内容和特点,仿写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24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朗读者》精心挑选经典美文,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目标,展现真实的人物情感。

其mèi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嘉宾分享的故事同样精采。

这些简单的过往经厉却有着深刻的内涵或动人的情感在里面。

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在节目中畅谈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分岐、隔hé乃至冲突,与观众分享对儿子的教育心得及父子间的相处之道,令人感概。

不少人把《朗读者》喻为传播文化的一股清流,以此肯定该节目的创办意义。

(1)阅读语段,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mèi 力②隔hé(2)阅读语段,找出文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

错别字改字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短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手段之高明,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唯恐它被巨浪打翻。

C.班级联欢会上,王萌同学的精彩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

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3.(6分)名著阅读。

(1)下列表述内容与原著一致的一项是()A.《二十四孝图》中最让作者反感的两件事情是“卧冰求鲤”和“郭巨埋儿”。

B.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C.白龙马原为东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纵火烧了玉帝赐的明珠被贬到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驼负唐僧取经。

D.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佛祖规劝,皈依佛门,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

4.“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

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

先言拜借芭蕉扇,不展骁雄耐性柔。

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

”本段文字中“裙钗”为什么“为子怀仇恨泼猴”?猴王为什么要说“亲由”?5.(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章》)(4)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5),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6),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7)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8),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二、(36分)6.(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野望王绩①东皋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③。

注释:①王绩,唐代诗人,一生郁郁不得志,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

②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

③采薇:薇,是一种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1)阅读全诗,说说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人患鼠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

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②?”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注:①中山:地名。

②盍去诸:为什么不赶走猫呢?③垣墉:墙壁。

④若之何:为什么。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中山人予.之②其子患之.③是非若.所知也④则窃.吾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②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3)赵人和他的儿子在养猫问题上各自的主张是什么?(4)下面是对这则寓言寓意的理解,哪一项是错误的()A、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不付出什么代价,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C、评价任何事物,应该看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

D、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8.(6分)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类似“脑残”“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

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

”(摘自《文汇报》)【材料三】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摘自《文汇报》)(1)根据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

(2)“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

根据材料,指出这种表达的缺陷。

(3)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9.(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一块有思想的石头这是一块褐色的石头,外表看上去很普通,内里却蕴藏着美玉。

它躺在山间的一条小溪边,寒来暑往,卧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一年又一年,褐色石享受着阳光,闻着花香,听到淙淙的流水之声,真好啊,褐色石觉得,这就是幸福人生的至高境界了。

每天一觉醒来,褐色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诸般美好。

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一天,一名地理学教授跟随驴友团登山,在小溪旁歇脚的时候,他对一块带花纹的石头敲敲打打了许久,蓦地大叫起来﹣﹣这里有一块璞玉!他庄重地把花纹石抱起来。

由于石头太大,他把包里许多东西都丢弃了。

花纹石被带出了大山,这让褐色石很是替花纹石的命运担忧。

一块石头,远离大山,远离阳光、花香和流水,是一件多么可怕而不幸的事情。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褐色石始料未及。

地理学教授走后不久,漫山遍野突然来了黑压压许多人,疯狂地在山上找寻着,挖掘着……为了争抢一块石头不惜互相谩骂,甚至打得头破血流。

花纹石真的是一块璞玉啊,可以想象,它现在是多么风光!那么,自己也是一块美玉,怎么没有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呢?褐色石为自己鸣不平,它大喊大叫起来,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没有人理会它,狂热的人们在它身上踩来踩去,就是没有人弯腰捡起它。

也有人满怀希望地看它一眼,立刻飞起一脚把它踢开﹣﹣什么破玩意儿!褐色石成了出气筒,被人踢来踢去,伤痕累累。

世间万物皆有尊严,何况一块蕴藏美玉的有思想的石头!褐色石简直气疯了﹣﹣这些人真是有眼无珠!不知过了多久,山里终于安静下来。

人们散去了,有的满载而归,有的失魂落魄,还有人把性命丢在了山里,成了孤魂野鬼。

望着天上那轮残缺的月亮,褐色石抚摸着身上的伤痕,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像花纹石那样走出去,见识大世面,出人头地;谁要能把自己带出山去,一定好好报答人家!难挨的等待中,机遇终于降临。

一个瘦弱的小男孩上山来了,他把褐色石随意地捡了起来,连同其他几块石头一起带了下山。

小男孩想把石头卖给玉器厂,老板不屑一顾,要赶他走,但经不住小男孩的苦苦哀求,只好让工人打开。

当褐色石的外皮打开时,人们瞬间惊呆了﹣﹣居然是一块颜色纯正、精美绝伦的翡翠!小男孩欢呼起来,他上高中考大学的费用没问题了。

褐色石对小男孩充满了感激,它也打开心扉,实实在在地报答了人家。

就这样,褐色石﹣﹣不,如今它已经是一块翡翠了,被玉雕大师精心雕琢,成了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在五光十色的华丽灯光下接受络绎不绝的掌声与赞美。

但好景不长,它被一个富豪收藏家买下,安置在地下室,锁进了保险柜,还用厚厚的防弹钢板做成安全罩,严严实实地罩起来。

收藏家每年只打开保险柜一次。

褐色石头再也见不到阳光了。

它大喊大叫地抗议,但没有人理会它,四周只是一片深沉的黑暗。

它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

它常常在梦中回到那个阳光灿烂、花香馥郁、流水淙淙的山中小溪。

可是,那样自由自在的日子,一去不返,它永远也回不去了。

(摘自《2015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1)根据小说情节,在横线上填出词语,表现褐色石在命运不断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生活安逸美好,褐色石很满足﹣﹣花纹石被带出大山,褐色石也①被重视﹣﹣小男孩把褐色石带下山,褐色石充满感激﹣﹣褐色石被关进保险柜,它极为②。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这句话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3)小说第四段写地理教授“他把包里许多东西都丢弃了”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写到褐色石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你认为它是幸运还是悲哀?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通过叙述褐色石头的遭遇,揭示了命运的多变性,表现了“在获得一些东西的同时或许也会失去最宝贵的东西”这一主题,也表达了对世人盲目逐利行为的批评。

B、“褐色石简直气疯了”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在山里疯狂地挖掘石头破坏了自己安逸平静的生活,还把它踢来踢去,让它伤痕累累。

C、褐色石感激把自己带出大山的小男孩,实实在在地报答人家,体现了它的知恩图报。

D、小说采用拟人的手法,从褐色石的角度展开叙述,赋予褐色石“人”的情态,构思新颖,含义深刻。

三、(40分)10.(40分)作文。

在你的生活中,肯定有过一份追求,让你为之努力;肯定有过一份感动,让你难以忘怀;肯定有过一份真情,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肯定有过一份悠闲,让你在紧张的学习中得以放松……这些经历,都会永远留在你的心中,让你回味无穷。

请以“心中的那一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要在作文中暗示本人所在学校、班级及姓名。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运用(24分)1.【解答】答案:(1)魅阂(2)厉历岐歧概慨采彩2.【解答】A.有误,“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