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切除术手术配合阳宁
开胸手术

正中开胸纵膈肿物摘除术手术配合
赖海明
体位:仰卧位、胸部软垫垫高、双手裹塞体位。
巡回护士准备:电刀、吸引器、胸骨锯主机
洗手护士准备:1.器械:体外器械、肺叶器械、胸骨锯
2.布类:腹包1、2,大单,手术衣
一次性用物:21号刀片,11号刀片,成人套针,1号/4号/7号线各两个、无菌手套若干,vcp518备用,电笔、吸引器管、杨克氏吸引头、50*30黏贴巾、骨蜡两个,成人钢丝,眼纱5包,切口敷贴长短各一,28号软胸管两根。
注意事项:1.使用胸骨锯时巡回护士应听从主刀医生口令,接通电源听到“走”一声持续按下工作按钮,直到听到“停”时松开按钮,开胸完毕,撤下胸骨锯,清洗干净。
2.钢丝缝好关闭胸腔前应撤掉背部软垫。
1例胸腔镜下儿童后纵隔肿瘤摘除术的配合

架上 , 侧上肢 外展9 o 置于托 手板上 , 左 o, 骶尾部 和耻骨 联合处 置软 垫用骨 盆 固定 架 ,左下 肢 向后 伸直 ,右下 肢膝关 节弯 曲
有利 于套管 插入 , 避免损 伤肋 间血管 和神经 , 枕高度 是腋窝 软
处 能过一拳 , 防止臂丛 神经 、 腋窝 血管受压 。 头部置 于软枕上 , 软枕 的高度是 同一侧 肩宽 , 右侧上肢 与躯 干呈 15放 置于托手 3。
功 , 手术所 造成 的创 伤 、 对 术后 疼痛 、 复时 间等 问题 均有 疑 恢 虑 。 士耐心讲 解 术前 注意事 项 , 护 比较传统 开 胸手 术 , 有 手 具
1岁 患 儿 行 后 纵 隔 肿 瘤 摘 除 术 , 得 满 意 效 果 , 报 道 如 下 。 4 取 现
1 病 例 简 介
患儿 , ,4 , 重2k , 年 来 出现 咳嗽 , 刺激性 干 男 1岁 体 7 g 近2 呈 咳, 无痰 , 患儿 在双腔气 管插管 + 静脉 复合 全麻 下进 行手 术 , 手
)
3 谈 燕飞 , 梁柳 梅 , 唐淑华 , 药氧吸入 治疗 血管性痴 呆的临 等. 床研 究及护 理【 . J 护理 学杂志 ,0 4 1 ()3 . ] 20 ,97 :6
( 任编辑 王 责 颖)
※个案护理
1 胸腔 镜 下儿童后 纵 隔肿瘤 摘 除术 的配合 例
章 文 霞
( 安徽 省桐城 市人 民 医院手术 室 安徽 桐城
广 中医药氧法在 社 区医疗 中将 发挥十分重要 的作用 。
经脊柱旁小切口后纵隔哑铃型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经脊柱旁小切口后纵隔哑铃型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目的:探讨经脊柱旁小切口后纵隔哑铃型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0月3例后纵隔哑铃型肿瘤患者行经脊柱旁小切口肿瘤切除术进行总结。
结果:3例患者术后胸闷、胸痛等症状消失,术后随访半年,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患者复查无复发。
结论:经脊柱旁小切口后纵隔哑铃型肿瘤切除术安全,创伤小,术中护士熟悉手术步骤、掌握手术配合的要点对手术的成功非常重要。
标签:脊柱旁小切口;后纵隔肿瘤;手术配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1-0088-02哑铃型后纵隔肿瘤在临床上较少见,肿瘤起于椎管内,通过椎间孔长到椎旁,形似哑铃,可伴有脊髓或脊神经压迫症状。
哑铃型后纵隔肿瘤因其特殊的解剖特性,增加了临床手术和护理的难度。
2008年1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了3例此类患者,并进行了经脊柱旁小切口后纵隔哑铃型肿瘤切除术,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3例后纵隔哑铃型肿瘤患者,其中男1例,女2例,年龄43~56岁,2例因发作性咳嗽、气喘入院,1例因体检发现入院,伴轻微肢体麻木。
胸部CT示:后纵隔占位,考虑神经源性肿瘤。
X线片示:椎旁类圆形阴影,密度均匀,边界尚清楚。
1.2 手术方法在全麻下经椎骨棘中线旁直切口行肿瘤上方椎板及肋骨小头切除术,术中证实肿瘤为右后纵隔神经源性哑铃型肿瘤,起源于神经根,部分位于椎管内未累及硬脑膜,术中切除受累椎管上下的椎板及椎间孔顶部,扩大椎间孔,完整剔除肿瘤,未进入胸膜及硬膜。
止血后加行横切口,于皮下背阔肌外置潘氏负压引流装置一套。
1.3 术后处理术毕患者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平稳,检查下肢活动及感觉正常,给予吸氧、止血、预防感染及补液治疗,负压引流处于通畅状态。
2 围手术期护理2.1 术前护理积极的术前心理准备可减轻患者的焦虑,促进术后脉搏和血压的稳定,减少术中麻醉剂的用量及患者术后对止痛剂的需求;增加患者术后活动的主动性;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1]。
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

图4 I 5 } l 断 定 尤 静 脉 后 切断
图7 人造 管 缝 合 至 心 耳
图 8 人造 i f l L  ̄ 1 : 与 左 无 静 脉 远 端 吻 合
3 . 3 肿 瘤切 除
锐性 游离 右侧 无 名 静 脉 与 肿瘤 粘
取 m胸 腔 ( 同1 2 )
连处 , 于 右无名 静 脉 远 心端 放 置 无 创 血 管 阻 断 钳 并 阻断 ( 网9 ) ; 充 分 暴 露病 灶 ( l 0 ) , 将 肿 瘤 侵 犯 的
作者单位 : 2 1 0 0 0 9 江苏 南京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 肿瘤 院
胸外科
主刀医师介绍 : 许林 , 主任 医 师 , 教授 , 博 士生导 师。 中华 医学 会胸 心
血 管 外 科 学 分 会 肺 癌 学 组 副 组 长 。 中 同 抗 癌 协 会 肺 癌 专 业 委 员 会 委 员 。中 华 医 师 协 会 胸 外 科 医 师 分会 常 务 委 员 。在 罔 内 较 早 、 省 内 率 先 开展隆突 、 气管 、 肺动脉 、 支气 管成行 等高 难度肺 外科技 术。在 “ 局 部 晚 期 中 心 型 肺 癌 的外 科 治 疗 ” 方 面形成特 色 , 将 心 血 管 外 科 技 术 和肺
最 多例数报道 , 其中 l 例 患者至今存活 l 1 年, 陔项 技 术 被 江 苏 省 卫 生 计 生委列为 l 5项 “ 江 苏 省 第 j 批 医 疗 技 术 目录 ” 之 一。
【 关键词 】 纵隔肿瘤 ; 人_ = I 二 血管 ; 搭桥 ; L 腔静脉置换 ; 开胸手术切除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4 1 3 6 . 2 0 1 7 . 0 2 . 0 0 3
小儿纵隔肿瘤切除术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成都,6),y @6纵隔肿瘤是小儿胸部较常见肿瘤,其中包括某些胚胎组织残余所形成的异常囊肿与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小儿纵隔内转移性肿瘤少见。
由于纵隔内有众多的重要器官组织,纵隔肿块常可压迫和侵犯重要脏器,加之小儿气道口径狭小,故气道梗阻性急症常有发生。
肿块尚可压迫心脏、食管、神经、静脉等,产生相应的压迫症状。
另外某些纵隔肿瘤还可产生内分泌物质和免疫物质,如类癌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 H)、胸内甲状腺肿或甲状旁腺肿瘤产生甲状腺素或甲状旁腺素、嗜铬细胞瘤产生儿茶酚胺、胸腺瘤产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等。
因此,纵隔肿块一经发现,原则上应及早手术。
手术除可切除肿块以解除或防止压迫症状外,还可通过组织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肿块性质。
对恶性肿瘤尚需配合其他治疗如放疗、化疗等。
一、手术前准备1、术前检查:纵隔肿块手术前,应常规作X 线检查,前后位和侧位胸片可提供重要信息,如肿块的位置、大小、纵隔内解剖结构的移位与改变、肿块的囊/实性、有无钙化等(图1)。
CT 或MRI 检查可显示纵隔内部解剖关系和病灶部位,有无气管受压推移,与胸部大血管是否紧贴,边界是否清楚,有无包膜,尤其是可发现有无脊柱椎体病变及椎管内受累,并能通过测定病变的密度,帮助判断肿块的性质,分辨瘤内体液、脂肪、钙化灶及骨质等,对于纵隔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极高的价值,是目前检查纵隔肿块最适用的方法(图2~3)。
对大多数纵隔肿块患者均应争取作CT 增强扫描。
2、麻醉和切口选择:纵隔肿瘤的外科手术应在全麻气管插管下施行,根据肿块位置选择入胸切口,对前纵隔肿瘤,应选择经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图4),对左或右纵隔为主的占位性病变,则选择经左胸或右胸切口进胸(图5),具体再根据肿瘤的位置选择不同的肋间隙,以能充分暴露手术部位而又尽量降低手术创伤为原则。
例如左后纵隔肿瘤患儿宜采用右侧卧位,左上肢外展并用纱布绷带悬吊于手术床头端的支架上,这样便于暴露切口和麻醉观察,也不致术中造成上肢损伤。
纵隔肿瘤切除术手术配合

观察手术部位有无出血、渗血等 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感染预防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遵医嘱使用抗 生素预防感染。
肺栓塞预防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预防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降低肺栓塞风险。
康复指导与随访
康复锻炼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如肢体功能锻炼、呼吸功能锻炼
等,促进术后恢复。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情况,提 供个性化的饮食指导,促进营养
REPORTING
麻醉与体位
麻醉方式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要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局部麻醉 等。
体位安排
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舒适且安全的体位,通常采用侧卧位肿瘤的位置和大小,选择合适的 手术切口,以充分暴露手术区域。
暴露手术区域
通过切开皮肤和组织,暴露出肿瘤所 在的纵隔区域。
通过切除肿瘤,达到治愈疾病、 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手术适用范围
良性肿瘤
对于良性纵隔肿瘤,如胸腺瘤、畸胎 瘤等,若体积较大或引起压迫症状, 可考虑行纵隔肿瘤切除术。
恶性肿瘤
对于恶性纵隔肿瘤,如胸腺癌、淋巴 瘤等,若患者身体状况良好,且无远 处转移,可考虑行纵隔肿瘤切除术, 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特殊器械
根据肿瘤类型和手术需要,准备相应的特殊器械,如胸腔镜、纵隔镜等。
手术室环境准备
消毒
对手术室进行严格的消毒 ,确保手术环境无菌。
仪器检查
检查手术室内的仪器设备 ,确保正常运行。
人员配置
合理安排手术室的人员, 包括手术医生、麻醉师、 护士等,以确保手术顺利 进行。
2023
PART 03
手术过程
REPORTING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正 中 切 口行 胸 腺 清 扫术 加 部分 心包 切 除 术 。
应 防 止 各 种 管 道拔 出 和 坠床 意 外 的发 生 ,注 意 患 者 的保 暖 ,巡
1.2 手 术 方 法 全 麻 双 腔 插 管 ,健 侧 单 肺 通 气 ,患 者 取 健 侧 回护 士 要 坚 守 岗位 ,不 能 随 意 离开 手 术 间 。
均 43岁 。其 中前 纵 隔 39例 ,中纵 隔 51例 ,后 纵 隔 20例 。手 2.2.1.5 麻 醉 苏 醒 期 护 理 术后 全 麻 苏 醒 期 ,应 注 意保 证 有
术 时 间 20~90 nf in。5例 因冰 冻 病 理 示 胸 腺 癌 而 中 转 经 胸 骨 效 的 吸 引 ,协 助 麻 醉 医生 吸 出 呼 吸 道 分 泌 物 ,患 者 偶 有 烦 躁 ,
术 配 合 体会 介 绍 如 下 。
2.2.1.4 术 中观 察 巡 回护 士要 加 强 巡 视 ,严 密 观 察 病 情 变
1 临床 资 料
化 ,随 时 了解 手 术 进 展 ,注意 血 氧 饱 和 度 变 化 和 患者 的卧 位 舒
1.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男 78例 ,女 32例 ;年 龄 18~71岁 ,平 适 与 安 全 ,并 保 证 仪 器 的 正 常 运 行 ,及 时 供应 台 上所 需 物 品 。
意 事项 ,介 绍 VATS的先 进 性 、安 全 性 ,消 除 其 紧 张 、焦 虑 心 后 切 断 。将 标 本 置 入 出 境 标 本 袋 内 取 出 ,肿 瘤 较 大 时 可 先 穿
理 ,以便 能 积极 配合 手 术 。
刺 抽 吸 囊 液 后 取 出 。用生 理盐 水冲 洗创 面并喷 上 医用生 物蛋 白
胸外科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原则上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一经诊断即应择期手术切除。
2 .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切除限于I期和I1.期患者。
3 .胸膜外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术限于良性、直径V3cm、界限清楚、无椎孔内生长者。
4 .有内分泌功能的嗜铭细胞瘤患者,也应采取开胸手术切除。
【禁忌证】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全麻手术者。
5 .有肝、肺、脑、骨等器官转移者。
6 .川期以上的神经母细胞瘤。
【操作方法及程序】1 .术前准备(1)细致的心、肺功能评估及常规全身检查。
(2)认真阅读CT或MRI检查了解肿瘤的部位、大小、形状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椎孔内外的“哑铃形”肿瘤,应请神经外科医师会诊,协助完成手术。
(4)拟采用胸膜外径路切除肿瘤者,术前确切定位选择最佳手术入路。
(5)嗜铭细胞瘤患者术前补充血容量;口服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服药2~6周,有效控制血压、心率。
2.麻醉与体位(1)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
(2)后外侧开胸切口行侧卧位。
(3)胸膜外径路采取45°左右的侧俯卧位。
3.手术步骤(1)开胸手术:经后外侧切口肋间隙入路,显露肿瘤,探查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无椎孔内生长的良性肿瘤,可在包膜内完整切除肿瘤,其“蒂”部缝扎切除。
对于椎孔内外的“哑铃形”肿瘤,胸外科与神经外科可以同期或分期摘除椎管内外肿瘤。
(2)胸膜外径路手术:根据术前定位选择脊柱旁纵行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钝性、锐性分离肌肉层,去除小段肋骨,钝性推开胸膜,紧贴瘤体游离,在包膜内完整剔除肿瘤。
检查有无出血、胸膜是否完整,若胸膜有小破口,可采用缝合、膨肺、打结的步骤修补。
术毕切口放置皮片引流。
【注意事项】1.术中注意要点(1)位于胸腔顶附近的神经源性肿瘤,手术切除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臂丛神经、喉返神经和交感神经链。
(2)椎管内外的“哑铃形”肿瘤,术中切除时注意防止椎管内出血,不要过分牵拉瘤体,勿损伤脊髓神经,以免造成瘫痪或脑脊液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
8
5)探查
递温盐水冲洗伤口,探查有无出血、肺是否漏 气(麻醉师捏气囊)
递26号硅胶管纵隔、心包引流。 6)缝胸骨 递直径为1.0钢丝(4— 5根)缝合胸骨,再次递骨蜡涂在断面上止血 ,递钢丝剪剪除多余部分钢丝。
7)缝合肌层/皮下及皮肤 递10*24圆针/7号线缝合肌层,三角针1#线缝 合皮下,3-0三角针可吸收线缝合皮肤。
手术布类包、腹基腹盆包、开胸包、肋骨撑 开器(小)、胸骨锯、钢丝剪、钢丝钳、灯罩、 电刀、双极电凝、吸引器、20#、11#刀片、2 0ml注射器、4#Prolene线、3#三角针可吸收 线、26号硅胶引流管2根、带负压引流球2个 、胸前闭式引流瓶、骨蜡2个、BP贴膜、超声刀
精选课件
6
2.手术体位 平卧或侧卧位。静脉通道建立在下肢
纵隔肿瘤切除术 手术配合
精选课件
1
一·应用解剖
纵隔是两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隔胸膜之 间的间隔部分,划分为 上、中和前、后纵隔; 上纵隔包含有上段气管 和食管、胸腺、主动脉 及其分支;前纵隔内有 胸腺;中纵隔主要有心 脏和心包占据;后纵隔 内含有气管、降主动脉 、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 。
精选课件
2
二、护理评估 1.病人全身情况评估 检查病人,了解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 史、肿瘤位置和大小;评估病人有无因肿 瘤压迫血管出现劲静脉充盈等静脉回流受 阻的情况,压迫肺脏引起呼吸困难的临床 表现,评估病人是否因体位改变而出现呼 吸和循环的改变,评估病人心理状态。
精选课件
9
五、术后配合
术后及时将患者放置平卧位,保暖检查皮肤的完 整性。检查各种引流装置是否通畅,有无打折、 扭曲,防止各种管道脱落,协助医生用腹带固定 胸部。
精选课件
10
精选课件
11
精选课件
12
谢谢
精选课件
13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3.手术切口 胸骨正中切口或前外侧切口/后外侧切口。
精选课件
7
4.手术步骤及配合。 1)皮肤消毒、铺单。 2)递20号手术刀切开皮肤,电刀切开皮下 组织及骨膜。
3)分离胸骨柄,递胸骨锯纵行锯开胸骨( 用注射器打水降温),骨髓腔涂以骨蜡(用
盐水纱布包着骨蜡),递小号撑开器撑开胸 骨。
4)分离瘤体并切除 递长无齿镊、电刀、双极电凝、血管钳解剖 肿瘤,递4#或1#线结扎出血点,递直角钳夹 住瘤蒂电刀切除,4#Prolene线缝(肺)断面 。线不剪断,两头分别用持针器夹住。
精选课件
3
2.手术准备及用物评估 检查各项术前准备是否完善,手术所需 器械和特殊用物如胸骨锯是否到位。
精选课件
4
三.护理问题 1.焦虑/恐惧 与对手术治疗过程及预后的担心有关. 2.有心脏骤停的危险 与麻醉手术和变换手术体位有关. 3.有大出血的危险 与肿瘤侵犯纵隔内大血管有关.
精选课件
5
四.手术配合 1.手术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