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介绍.
上海交大高校培养的杰出人才名单

上海交大高校培养的杰出人才名单【原创版】目录1.概述: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及其培养的杰出人才2.上海交通大学的背景和历史3.上海交通大学培养的杰出人才名单4.这些杰出人才的成就和影响5.结论:上海交通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正文【概述】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一所享有盛誉的顶尖高校,自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
本文将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及其培养的杰出人才名单,这些杰出人才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的背景和历史】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 1896 年,原名南洋公学,是清朝末年创立的一所私立交通大学。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医、农、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培养的杰出人才名单】上海交通大学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以下是其中一部分:1.钱学森:中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2.蔡元培: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3.朱光亚: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4.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发明人,享有世界领先的杂交水稻研究成果。
5.胡春华: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党的十九大中央政治局委员。
6.吴文俊:中国著名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7.张平: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这些杰出人才的成就和影响】这些杰出人才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论】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我国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著名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
这些杰出人才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介绍

柏林工业大学 斯图加特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 海德堡大学 里昂中央大学 巴黎中央大学 法国高等矿业大学
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19
交大近代历史沿革
阶段
南洋公学 创立
建筑
老上院 、中院
曲折发展阶段 图书馆、体育馆
高速发展 阶段
发展 末期
执信西斋、工程馆、 新校门、总办公厅、 铁木工厂、工程馆
文治堂
年代
20
交大近代历史沿革
上海交大最初只有现 在一般大小,随着不断的 发展一直到今天这个规模。 中国近代几次较大规模的 国内战争没有对交大老校 园造成破坏,除抗日战争 时期,学校一直坐落在徐 汇,没有任何搬迁,这也 是其能顺利发展的原因。
院系设置
人文版块 (7)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人文学院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媒体与设计学院 体育系
4.学生规模
学生规模(稳定规模、提高质量)
本科生 18600
留学生 5600
研究生 20400
学生总数:44600 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1:1
5.国际化
多层次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微电子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塑性成形工程系
院系设置
理科版块 (2)
上海交大致远荣誉学士学位

上海交大致远荣誉学士学位摘要:1.上海交通大学简介2.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设立背景和意义3.获得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条件和评选标准4.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学术地位和社会认可度5.结语正文:【上海交通大学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顶级学府之一,创立于1896 年,前身为南洋公学,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式大学之一。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了一所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医、农、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设立背景和意义】致远荣誉学士学位是上海交通大学为了表彰在学业、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本科生而设立的,旨在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追求卓越,勇攀科学高峰。
该荣誉学士学位的设立,不仅有助于提高上海交通大学的教育质量,也是对学生个人努力的肯定和鼓励,对于提升学校声誉和社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获得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条件和评选标准】获得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学生,除了在学业成绩上表现优异,还需在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学业成绩排名在前10%;在科研或创新方面有重要成果或贡献;在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等方面有积极作为和显著成效。
此外,学生的品行、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也是评选的重要依据。
【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学术地位和社会认可度】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获得者,代表着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的最高荣誉,他们的学术地位和社会认可度不言而喻。
对于获得该荣誉的学生,无论是在求职、升学还是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
同时,获得致远荣誉学士学位也是对学生个人努力的肯定和褒奖,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中继续追求卓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设立,旨在表彰优秀本科生,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
盛宣怀与上海交大

5.以 中体西用” 学以致用” 5.以“中体西用”和“学以致用”为准则
三、盛宣怀与南洋公学
(二)培养人才、热心教育 培养人才、
1.南洋公学的筹办 1.南洋公学的筹办
三、盛宣怀与南洋公学
1897年4月7日,成立南洋公学师范院成立,开始上课。 外院成立于1897年10月15日。第一次招生120名,他们基本上都受过私塾 教育,国文程度较高,但理论程度很低。外院的学生主要学习算术、地 理、历史、图画、唱歌等等,已和现代小学的课程相差无几。外院生经 过考试合格后,可升入中院。 南洋公学的中院成立于1898年春天。当时从外院招收了20名学生,准备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以后,再使他们升人上院学习。中院的学习年限被规 定为5年,其中中院3年,高等预科2年。中院接收来自外院的毕业生,又 向上院提供合格的生源,是外院和上院之间的一座桥梁。 上院当时未办成,1901年开设的特班,因为当时上院缓办,而人才需求 十分迫切,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而开设的。 南洋公学是我国最早兼师范、小学、中学、大学的完整教育体制的学校。 盛宣怀分层设学、自成体系的教育实践,在当时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应该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一)人才观
1.“新 1. 新”
新企业新事业,需要新的科学技术人才和新的管理人才。
2.立足于自己培养的人才
盛宣怀认为,各种新式人才必须自己培养,聘用洋人只能是暂时的短期 的。依赖洋匠的局面,绝不能长此下去不加改变;要变,只有加速培养。 而这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去做:一是派员跟随洋师作实地学习;二是派遣 留学生出国学习。
上海交大专业设置

上海交大专业设置
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拥有完
善的专业设置。
以下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专业设置分类:
1.工科类专业:包括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学院,涉及机械工程、航空
航天、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电气与自动化等领域。
2.理科类专业:包括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生命科学与
技术学院、海洋学院等学院,涉及数学,物理,天文学,生物科学,海洋
科学等领域。
3.人文社科类专业:包括人文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历史学系、哲学系、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学院,涉及文学、历史、
哲学、法律、新闻传播、外语等领域。
4.医学类专业:包括医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公共卫
生学院等学院。
总体来说,上海交通大学的专业涵盖面很广泛,共有23个学院、45
个本科专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学生的需求。
说说上海交大的七宝校区

说说上海交大的七宝校区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一所著名高校,已经建校120周年了。
在我国近现代史上,上海交大为国家培养了数十万高级人才,成就辉煌。
今天,上海交大的主校区位于闵行校区,这是一个占地近五千亩的广阔校园,建筑物鳞次栉比,雄伟挺拔;道路宽广通达,路名韵味悠久;风景点古朴典雅,风情扑簌;数万师生在这座享誉盛名的校园学习生活,渡过一生中的难忘时光。
但是,交大还有一个不为常人所知的优雅去处,那就是娇小玲珑的七宝校区。
七宝校区原为上海农学院,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上海交大,这里也成为交大的一个校区。
校区占地四百亩,建筑面积八万平方米,校园内的教学、生活、文体等设施一应俱全,还附设一个颇具现代化水平的教学实验农场,校园内草坪、绿地遍布四方,小桥流水,兰桂齐芳,古木参天,楼阁争辉,成为沪上一处不可多得的教书育人的好去处.一、历史悠久的地域环境七宝地区的古建筑遗址较多,但最为珍贵的建筑仍校园中的斗姆阁、四面厅。
靠近校区的北门,古时为一片宗教建筑群落,从已见的史志记载,自宋、元以来这里陆续建成大约十余座庙宇;其中较为重要的建筑应属东岳行祠,大殿始建于宋,毁于清;该祠周围环绕有玉帝殿、四面厅、刘郡王庙、南城隍庙、斗姆阁、照天后庙、浦溪道院等寺庙,络绎建成,总占地约在0.6公顷以上。
由此可以想象,此地在当年竟是一派庙院相连、香客接踵、香火不绝的盛况。
经过千年沧桑巨变,如今,众多庙宇大都杳然不存;但现今七宝校区中仍存有斗姆阁、四面厅两座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建筑,还残留南城隍庙的基柱遗迹。
据《闵行区志》介绍,“斗姆阁,建筑年代无考。
清嘉庆年间重修。
面积175平方米。
粉墙黛瓦,朱栋画梁。
屋面结构复层交叉,斗拱托檐,檐角飞翘。
角数众多,不宜确数。
晚清时作南城隍庙戏楼,今为上海农学院图书馆附属用房,保存良好。
”“四面厅,又称花厅,在斗姆阁北。
初建于宋,历代有改建。
似亭似榭,似厅似堂,斗拱层次纷叠,栋梁绘彩华灿。
保存良好,今为农学院会议室。
上海交大培养方案

上海交大培养方案上海交大培养方案1.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交大”,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
•作为国内一流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本科培养目标•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宽厚文化底蕴和广泛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既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
3. 培养体系专业课程•学生在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对应的专业课程。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性地掌握所选专业领域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技能。
公共基础课•为了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海交大设有一系列公共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
实践环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海交大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
•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实验、项目、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上海交大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机会。
•学生可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创业实践项目等,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4. 课程设置•上海交大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发展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5. 毕业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需达到一定的毕业要求才能获得毕业证书。
•毕业要求包括学分要求、毕业论文要求等,确保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6. 就业前景•上海交大的毕业生受到各行各业的认可和青睐。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直名列前茅,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以上是关于上海交大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相关信息,请访问上海交通大学的官方网站。
7. 学术研究•作为一所重点高校,上海交大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发展。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术导师制度•上海交大设有学术导师制度,为热爱科研的学生提供导师的指导和支持。
交大的校训

交大的校训
上海交大校训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饮水思源”的意思是说人在喝水的时候时刻要记着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人不能忘本。
它用英文来讲就是thanksgiving,感恩;“爱国荣校”体现了道德的高境界,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
上海交大简介:
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7年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设有34个学院/直属系,开设75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2个;有专任教师3700名,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7606人、全日制研究生26944人、学位留学生2096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次 1 2 3 4 5 6
金奖 银奖
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 莫斯科国立大学 圣彼得堡光机学院
滑铁卢大学 波兰Wroclaw大学
复旦大学 瑞典皇家工学院 挪威科技大学
名次 1 2 3 4 5 6 7 8
第29届ACM大赛共有1582个大学4109支队伍参加预赛,29个国家和地区78支队伍进 入决赛。我校是历届唯一获得过冠军的亚洲高校
精英教育
• 责任感、历史 使命感
• 知识修养 • 科研素质 • 组织才能 • 社会活动能力
通识教育
• 人文教育与科 学教育融合
• 拓宽知识广度 和能力范围
• 奠定良好的知 识和能力基础
创新教育
• 以学生为中心 的探究式学习
• 学术研究氛围 • 创新精神、创
新意识和创新 能力
实践教育
• 校内外实践教 育平台建设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效显著
2006年,70% 的本科生参与了课外科技类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 2006年,1960 名本科生参加了 13 项国内外高水平学科赛事 3年来,共有 544 人次获得国际级大奖48项、国家级大奖 165 项
国际级 国家级
市级 合计
特等奖 (项)
3 4 / 7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2006年,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特等 今年8月,荣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
奖,同时还获得Ben Fusaro Award 冠名奖
第一名和第二名
2004年,在“WEC”世界工程师大会和“ROBOCUP” 在2006年第二届中国大学生船舶与海洋工程
(项)
(项)
(项)
19
14
4
132
17
10
14
11
7
165
42
21
其他
8 2 12 22
获奖人数 (人)
174 370 609 1153
第26届ACM大赛决赛高校排名情况(2002)第29届ACM大赛决赛高校排名情况(2005)
金奖 银奖
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滑铁卢大学
清华大学 斯坦福大学 萨拉托夫国立大学
地
部门重点实验室 34 个(部委13,上海市21)
附属医院 12 个
学生规模(稳定规模、提高质量)
本科生 18600
留学生 5600
研究生 20400
学生总数:44600 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1:1
二、人才培养创新举措
人才培养理念
指导思想
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
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育创新
教育理念
程
创新实践
毕业设计
06-07学年开设71门 次,由各学科领域中 有影响的资深教授授 课,参与新生1350名
“名家论坛”、 “小班精讲”、 “创业大赛”三个 板块。第1期有700 多人选修
设立“PRP”项目,五 年多来,开展12期, 累计执行2800多个, 参加学生8000余人次
85%理工类学生 的毕业设计(论 文)选题来自高 水平的科研项目
• 实践教育的管 理和指导体系
• 实践意识和动 手能力
素质教育
• 思想品德教育与 专业教育结合
• 课堂教育与课外 教育结合
• 贯穿全过程 • 培养全面素质
教育创新战略
国际化战略
发展战略 三大关系
“个性化”战略
科学与人文
教学与科研
海内与海外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突出知识传授到重视综合素 质与能力培养的转变
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
有78%的课程负责人 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融
入课程建设之中
《Nature》上发表的科研 成果转化为本科生实验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吸引学生参加实验全过程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工程)
把基础课程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 1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其中5门公共基础平台课程,9门学科平台课 程 5位“国家教学名师”中4位从事基础课程教学
上海交通大学 人才培养创新与国际化
陈刚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教授
2008年11月
主要内容
一、学校概况 二、人才培养创新举措 三、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一、学校概况
始创于 1896,上海交通大 学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 的一流大学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地处上海, 一个国际化的、充满生机 与活力的东方都市。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9 个
专任教师 3018 人
教授 725 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15 名
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18 名
“长江学者” 62 名
资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49 名
“973”首席科学家 14 名
国家实验室 1 个(筹)
国家重点实验室 6 个
基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5 个
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2 个
建立更完善的教学 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
精品课程建设 (质量工程)
本科生教育 创新人才 培养体系
创造“国际化”环境
将“研究性“纳入 人才培养体系
通识教育和专业 教育的有机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突出知识传授到重视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转变
启蒙阶段
发展阶段
提升阶段
综合提升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新生研讨课
“创新与创业 大讲堂”课
院系设置(23)
理科版块 (2)
理学院数学系 理学院物理系
院系设置(23)
生命医学版块 (4)
医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农业与生物学院 药学院
院系设置(23)
人文版块 (7)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人文学院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媒体与设计学院 体育系
基本数据
本科生 20400 人
学பைடு நூலகம்
硕士研究生 18600 人
生
博士研究生 5600 人
留学生 700 人(学位生)
学院(系) 23 个
本科专业 65 个
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41 个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232 个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22 个
科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142 个
博士后流动站 23 个
国家重点学科点 49 个
江泽民,原国家主席, 1947届校友。
钱学森 1934届 机械工程系
吴文俊 1940届 数学系
校区的分布
法华校区 七宝校区 闵行校区
卢湾校区 徐汇校区
院系设置(23)
工科版块 (10)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微电子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塑性成形工程系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实现创新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覆盖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将“研究性”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科研对教学的促进
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实验转化 要求所有科研实验室均向本科生开放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起组织了全 国最早的数学建模竞赛,最早开 设了“数学实验”课程;建立了 第一个物理演示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