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介绍

合集下载

上海交通大学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介绍一、概况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

经过115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

二、校园风光1.饮水思源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一流学府,我们的交通大学已经走过了107年的风雨历程。

而“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也伴随着每一代交大人前进,成为了交大人继往开来的导航标。

这个便是交大人奋斗百年的最好见证,雕塑不仅显示了学校前身的特点,也昭示了每个交大学子扬帆远航的坚定信念。

2.E教大楼当E大楼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屹立之时,我们都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为它的帅气所征服;而站在雪中的E大楼又颇具“傲视群雄”的豪气,令我等倾心。

3.回眸程及坐落在风景优雅的思源湖旁,凝聚了程及老先生的心血,馆中珍藏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而我们用心去聆听,就不难听到前人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

4.百年校庆里程碑1996年4月建造,位于四块大草坪中心。

校庆里程碑位于徐汇校区大草坪中央平台上,米,碑面为暖灰色花岗岩,正上方刻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词:“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成一流大学”。

碑体呈三角形,寓言教书育人于德、智、体为根本,里程碑上台阶浮雕象征交通大学经历了百年沧桑,大小不一的不锈钢环,围绕着住碑意贺百年庆典。

5.菁菁礼堂朴素庄重的大礼堂,装载了多少精彩的表演和庄严的典礼,却丝毫不能掩饰它自身的精彩与庄严——交大学子也一样,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6.鹏程万里从本埠迁到闵行,坐落在了郁郁葱葱的草坪中。

老鹰像变更的只是环境;不变的是永久的刚毅、执着、锐利,和展翅翱翔于蓝天的大志!7.思源湖畔不像西子的妩媚多娇,没有鄱阳的荡气回肠,碧绿、清澈和平静,如明镜般映照着三幢启示威严的教学大楼。

上海交通大学游玩攻略

上海交通大学游玩攻略

上海交通大学游玩攻略简介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交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部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位于中国经济中心上海市徐汇区,校园占地面积约487公顷。

作为中国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上海交通大学以其优秀的办学质量和卓越的学科实力,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校园导览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分为两个主校区:徐汇校区和闵行校区。

徐汇校区毗邻繁华的徐家汇商业区,校园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是很多游客和学子们喜欢去的地方。

1.主楼:上海交通大学的主楼位于校园中心地带,建筑宏伟,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主楼内设有学校行政办公室和图书馆,游客可以在图书馆借阅一些校史和学术书籍。

2.教学楼:校内有多栋教学楼,分别设有各个学院的教学场所。

游客可以在教学楼外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并欣赏到学子们的学术交流。

3.悦湖:位于校园中央的悦湖是交大的地标景点之一。

湖水清澈,周围绿树环绕,是学生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4.理科大楼:作为交大的科研中心,理科大楼内设有各种实验室和科研机构。

对于对科学感兴趣的游客,可以向负责人了解参观事宜。

学校历史建校背景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为创办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国立工科大学,也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之一。

1921年,南洋公学转为国立交通大学,成为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发展历程上海交通大学经历了几次历史性的变革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上海交通大学被划归交通部领导,成为重点支持的交通运输类高校。

1995年,上海交通大学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

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在科研、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近年来,学校在信息科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

上海交大的故事

上海交大的故事

《<聊聊上海交大>》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上海交大。

上海交大可是一所非常厉害的大学。

那里有很大很漂亮的校园,绿树成荫,花草繁盛。

校园里的图书馆特别大,里面的书多得数都数不清。

同学们在里面认真地看书学习,氛围可好了。

学校的老师也都特别厉害,他们知识渊博,教学认真负责。

有个学姐给我讲过,她的物理老师讲起课来生动有趣,再难的知识点都能轻松听懂。

还有好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他们在各种比赛中获得大奖。

比如有个团队研发出了特别智能的。

能在上海交大上学是很多人的梦想,因为在那里能学到好多知识,还能交到很多优秀的朋友。

《<了不起的上海交大>》
同学们,上海交大那可真是了不起!
一说起上海交大,首先想到的就是它悠久的历史。

从成立到现在,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人才。

校园里的建筑也特别有特色。

有的教学楼高大宏伟,有的小亭子精致典雅。

学校的实验室设备先进,同学们在里面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个学长说,他们在实验室里成功做出了一项新的科研成果,当时大家都高兴坏了。

而且,上海交大的社团活动也丰富多彩。

有音乐社团举办的演唱会,有体育社团组织的比赛。

上海交大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机会的地方,让人向往。

上海占地面积最大的大学

上海占地面积最大的大学

上海占地面积最大的大学又到了选大学的时候了,高三党终于脱离高中行列进入大学,但是一定还有不少同学在为选学校而苦恼吧,那么想要报考上海地区大学的同学注意啦,小编这就为你介绍上海占地面积最大的大学。

上海面积最大的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 ong University)位于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是由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九校联盟”、Universitas 21、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工学、商学、医学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影响力,经过百余年的砥砺,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中国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

2015年7月8日,《QS金砖五国大学排名2015》发布,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六。

2015年QS世界大学排名(2015/16)发布,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70位。

2016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在2016国内高校保研率排名中排第五。

创建年份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前身是盛宣怀经清廷正式批准于1896年(光绪22年)创立的南洋公学,设立了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四院。

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

发展过程1896~1909年1896年,前身南洋公学在上海成立。

1897年3月6日,借上海徐家汇民房一所作校址,“南洋公学”正式开学。

1897年4月,委任何嗣焜为南洋公学(即校长)。

1903年,成立中国最早的商务专科班。

1905年划归商部,更名为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随后又划归邮传部。

大学介绍之上海交通大学知识分享

大学介绍之上海交通大学知识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

经过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

19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

盛宣怀先生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

建校伊始,学校即坚持“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一等人才”为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的MIT”。

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

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调整出一批优势院系、学科,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历经西迁、两地办学、独立办学等变迁,为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归属国防科工委和原六机部领导,积极投身国防科研和国防人才培养,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特别是直属教育部领导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

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主要领导和师生代表,对上海交通大学的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

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

上海交大致远荣誉学士学位

上海交大致远荣誉学士学位

上海交大致远荣誉学士学位摘要:1.上海交通大学简介2.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设立背景和意义3.获得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条件和评选标准4.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学术地位和社会认可度5.结语正文:【上海交通大学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顶级学府之一,创立于1896 年,前身为南洋公学,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式大学之一。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了一所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医、农、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设立背景和意义】致远荣誉学士学位是上海交通大学为了表彰在学业、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本科生而设立的,旨在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追求卓越,勇攀科学高峰。

该荣誉学士学位的设立,不仅有助于提高上海交通大学的教育质量,也是对学生个人努力的肯定和鼓励,对于提升学校声誉和社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获得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条件和评选标准】获得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学生,除了在学业成绩上表现优异,还需在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学业成绩排名在前10%;在科研或创新方面有重要成果或贡献;在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等方面有积极作为和显著成效。

此外,学生的品行、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也是评选的重要依据。

【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学术地位和社会认可度】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获得者,代表着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的最高荣誉,他们的学术地位和社会认可度不言而喻。

对于获得该荣誉的学生,无论是在求职、升学还是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

同时,获得致远荣誉学士学位也是对学生个人努力的肯定和褒奖,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中继续追求卓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设立,旨在表彰优秀本科生,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

交通大学

交通大学

清泉合流
交通大学(1921夏-1922秋)
交通大学(4张) 1920年12月,叶恭绰向国务院会议提交《阁议创办交通大学提案文》,提议“拟以上海、唐 山、北京四校,合并为交通大学"。提案经国务会议讨论,决议照办。1920年12月21日,叶恭绰再向徐世昌大总 统提交《统一交通教育计划呈文》,呈文提议,为统一学制起见,将交通部部属的4所学校“列为大学分科,而以 大学总其成,名曰:交通大学。”呈文获得总统批准。
1916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在北京举办全国74所高等学校作业成绩展览评比,该校以94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 第一名。12月,该校荣获教育部优等奖状,授予“竢实扬华”匾额一方,自此“竢实扬华、自强不息”成为唐山 交大精神,同时也成为唐山人文精神的宝贵历史财富。
交通大学校名最早出现于1920年12月,时交通部提议将主管四校合并筹组“交通大学”。1921年8月1日, 交通大学合组成立。但早在1918年,叶恭绰远赴欧美、日本等国考察实业和文化教育。美国的实业教育、德国的 职业教育、法国的分科设系,这些成功的教育典范使他感触不已。他认识到学校的任务是要精研学术,培养人才, 辅佐实业发展。反观中国教育,学理与实用脱离,学非所用,教授方法亦不......
1896年5月,中国第一所铁路高等学府“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肇建,它就是后来蜚声中外的唐山交通大 学前身。
1905年10月学校迁址唐山,定名为唐山路矿学堂。这所学校的创办,使唐山与中国近现代交通史紧密联系 在一起,为唐山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摇篮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1912年9月,孙中山先生莅临该校视察,发表了“革命需要武装、建设两路大军”的著名演说。唐山交大比 照美国康乃尔大学模式办学,1916届毕业生茅以升在康乃尔大学的优异考试成绩,为所有唐山交大学子获取了免 试入学攻读研究生的资格,从此唐山交大在国际声名鹊起,被誉为“东方康乃尔”。

2017考研择校:历史悠久的王牌院校简介和院校发展概况——上海交通大学

2017考研择校:历史悠久的王牌院校简介和院校发展概况——上海交通大学

2017考研择校:历史悠久的王牌院校简介和院校发展概况——上海交通大学一、院校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创办于1896年、以南洋公学为前身的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

一个世纪以来,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科学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专家,为国家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著名校友有江泽民,以及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邹韬奋、茅以升、蔡锷、黄炎培、邵力子、王安等。

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交大校友有6位;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交大的校友有200多名。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较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交通大学在解放前已成为一所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大学。

建国以来,虽然经过了50年代的“院系调整”和“西迁”等重大变动,上海交大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寸心不移。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交通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进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使古老学府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经过2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学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已成为一所以坚实的理科为基础,强大的工科为主干,管、农、文、法等学科具有特色,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并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全国重点大学。

通信与电子系统、船舶与海洋工程、自动控制、复合材料、金属塑性加工等若干个学科已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光纤技术、系统工程等一批新兴学科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

学校建有研究生院。

现设有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机械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学、生命科学技术、人文、化学化工、管理、国际与公共事务、外国语、农业与生物、环境科学与工程、药学、医学、法学、媒体与设计、微电子、信息安全工程、软件等20个学院,塑性成形工程,体育等2个直属系,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技术学院等4个非专业分类学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密西根大学的合作(共建机械学院,成立联合学院) 与GIT的合作(双学位、物流中心、暑期项目) 与MIT的合作(中国制造业领袖项目启动,双学位) 与UC System 合作(10+10 项目,食品安全中心) 中法4+4、9+9项目 中法联合博士研究院 多层次、多模式、多区域、全方位合作
柏林工业大学 斯图加特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 海德堡大学 里昂中央大学 巴黎中央大学 法国高等矿业大学
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19
交大近代历史沿革
阶段
南洋公学 创立
建筑
老上院 、中院
曲折发展阶段 图书馆、体育馆
高速发展 阶段
发展 末期
执信西斋、工程馆、 新校门、总办公厅、 铁木工厂、工程馆
文治堂
年代
20
交大近代历史沿革
上海交大最初只有现 在一般大小,随着不断的 发展一直到今天这个规模。 中国近代几次较大规模的 国内战争没有对交大老校 园造成破坏,除抗日战争 时期,学校一直坐落在徐 汇,没有任何搬迁,这也 是其能顺利发展的原因。
院系设置
人文版块 (7)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人文学院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媒体与设计学院 体育系
4.学生规模
学生规模(稳定规模、提高质量)
本科生 18600
留学生 5600
研究生 20400
学生总数:44600 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1:1
5.国际化
多层次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微电子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塑性成形工程系
院系设置
理科版块 (2)
理学院数学系 理学院物理系
院系设置
生命医学版块 (4)
医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农业与生物学院 药学院
—— 新中院
新中院位于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东北角、中院北侧,是一幢两层的砖木结构小楼。新中院建于清宣统二 年(公元1910年),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校园建筑。新中院建筑面积为1250平方米,是一个小体量的建 筑,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梁柱体系的做法,以木制梁柱代替敦实的砖柱,简化结构,使之更加适合实 际要求。两柱之间再用细小的木拱装饰。所以整座建筑的外立面显得通透轻巧。而枋及栏杆等建筑构件饰
第二次规划师上世纪30年代 邬达克受孙科校长之托进行设计 的,这次规划首先决定把操场西 移至体育馆西侧,并将之前的福 开森体育场变为开敞的绿地,之 后建造的建筑围绕着绿地将其围 合,形成一种传统的西方大学的 平面形式。此时交大校园的面积 已扩大了一倍。
1949年校总平面
第三次在解放之后,规划中 提到要将操场南面的棚户区拆除, 与校园西面直到虹桥路(今淮海 西路)的地区一起划入学校,在 南侧与北门对称之处开一处新的 大门,与操场等开敞空间形成一 条校园中轴线,并在操场西侧建 立与东侧对称的教学楼。然而由 于校园西迁闵行的计划,是的此 次规划没有实现。
1917年校园范围
1934年校园范围
1949年校园增加部分
现在的校园范围
21
交大校园规划史
1917年校园范围
1934年校园鸟瞰
历史上上海交大的较重要 的校园规划一共有三次,第一 次是创办南洋公学时福开森选 址、购地、设计教学楼时的规 划。当时福开森强调学生的体 育教育,所以在学院中心留出 来一片开敞空间作为操场用地。 当时为了解决校园的排水问题, 还在校园四周挖了水渠。
象征,出现在许多影视和摄影作品之中。
图书馆
—— 图书馆
老图书馆位于徐汇校区中心绿地的东侧,东临华山路,南面紧贴着徐汇校区的华山路大门,是进入校 区后看到的第一幢建筑。老图书老馆设计于1917年,始建于1918年,建成于1919年。砖、砼、木混合结 构,共三层。初建面积2678平方米,而后又于1934年加建一座550平方米的书库;1995年,因为使用功 能不完备,在该图书馆西侧加建卫生间。图书馆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使用功能也经历了几次变化: 1985年,由于包兆龙图书馆的投入使用,老图书馆转为校档案馆办公之用;又于1995年大修之后,作为
老校门于1934年在南洋公学牌坊木门原址 上重新修建,1935年春落成。当时建造校门选择 了中国传统的宫门式样,而非校内建筑主流的欧 式古典风格,体现了这一时期的主流建筑思潮。
新老中校院门
—— 老校门
交通大学地处上海市区西南隅,华山路(原名海格路)西边,与广元西路北边(原名虹桥路),而在 靠近两条路交汇处,对着华山路一侧,就是上海交大的正门。这座位于校园东南角的大门前,流淌着徐家 汇三条主要河道之一的法华泾,它使校区与外界之间形成一条天然的地理分界线。相信当时南洋公学在选 址上是精心考虑过的,这条天然的“护校河”使学校与外面纷繁的社会环境相隔离,校门桥成了内外两个
明显受到当时“社会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体现出清晰的时代特征。
新中院
新中院建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 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校园建筑。新中院建筑面 积为1250平方米,是一幢两层的砖木结构小楼。 建筑风格是脱胎于上海开埠早期流行的“殖民地 外廊式”建筑,是今天上海保留了为数不多的这
种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中的一个。
本科生教育 创新人才 培养体系
创造“国际化”环境
将“研究性“纳入 人才培养体系
通识教育和专业 教育的有机结合
2. 人才培养
2006年,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特等 今年8月,荣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
奖,同时还获得Ben Fusaro Award 冠名奖
第一名和第二名
2004年,在“WEC”世界工程师大会和“ROBOCUP” 在2006年第二届中国大学生船舶与海洋工程
交大校园历史风貌
上海交大校园鸟瞰旧照
中院旧照
老上院旧照
校园景观旧照 图书馆旧照 校门旧照
老建筑一览
工程馆 执信西斋
文治堂
新上院 新中院
中院
总办公厅 体育馆
饮水思源
图书馆
东校门
中院
中院
中院建成于1899年(即光绪二十五年)夏,是上海交大 现存最古老的教学楼,也是在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学创办后不久 完成的第一座教学楼。中院最早是一栋3层砖木结构建筑建筑, 在后来的修缮中改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4950m。建筑为文艺 复兴风格,清末美国传教士福开森设计。福开森本身并不是建
有丰富的卷草纹样,具有强烈的装饰作用,表现出艺术装饰主义风格。
新中院建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 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校园建筑。新中院建筑面 积为1250平方米,是一幢两层的砖木结构小楼。 建筑风格是脱胎于上海开埠早期流行的“殖民地 外廊式”建筑,是今天上海保留了为数不多的这
种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中的一个。
著名校友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内科血液学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振义
中国著名的数学家 吴文俊
2. 人才培养基本数据
本科生 20400 人

硕士研究生 18600 人

博士研究生 5600 人
留学生 700 人(学位生)
学院(系) 23 个
本科专业 65 个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41 个
悉尼大学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德肯大学 塔斯马尼亚大学 昆士兰大学 维多利亚技术学院 麦考里大学 ……
密执安大学 加州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康乃尔大学 乔治理亚大学 明尼苏达大学 马里兰大学 加州洛杉矶大学
维多利亚大学 滑铁卢大学 ……
海外游学计划
包括联合培养双学位(或双文凭)项目、交流交换生与海外实习 项目、暑期实习项目,已有17.4%的本科生具有海外游学经历。
筑师,但从建筑中体现了其一定的专业素养。
—— 中院
中院坐北朝南,建筑的平面基本为长方形,左右对称,东西两端有翼略微突出,东西长60米,南北 深30米,高21.48米,建筑面积为4950平方米。建造中院的目的是用作中院(供当时的师范班及中学部 使用。)学舍,故以院命楼,名曰“南洋公学中院”。建成之初,它集教学、办公、食宿等功能于一体,
世界之间重要的过渡空间。
图书馆是任何一所大学最必要,也重要的场所, 所以在大学创办之初,图书馆总是最早被建造的建筑之 一。上海交通大学老图书馆早在1919年落成,并幸运地 保留至今。很长时间里,她是交大的藏书、阅览之地, 成千上万的学子曾在这座知识的殿堂里孜孜不倦。这座 建筑因为富于建筑艺术美的形式,成为沪上高雅文化的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232 个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22 个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142 个
博士后流动站 23 个
国家重点学科点 49 个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9 个
专任教师 3018 人
教授 725 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15 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 18 名
“长江学者” 62 名 名
是交大初创时期的见证和参与者。
新上院建成于1954年,是解放初期建造的第 一座教学楼。新上院建在老上院的原址上,是一栋4 层砖混结构建筑,建筑面积9746平方米。建筑为民 族社会主义风格风格,与周边建筑风格迥异,具有
浓厚鲜明的时代感。
新上院
—— 新上院
今天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最老的建筑,大多数围绕在校园中心绿地周围,它们有中院、图书馆、老校门、 医院、体育馆、总办公厅,还有一栋比较独特就是位于绿地西北角的新上院,这座建于解放初年的教学楼,
机器人世界杯中获得7个国际级奖项
设计大赛中,获得了唯一的特等奖。
2.人才培养
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工程)
把基础课程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 1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其中5门公共基础平台课程,9门学科平台课 程 5位“国家教学名师”中4位从事基础课程教学
3.学校介绍——院系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