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概论1.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有22种,除H外非金属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H在左上方)。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及化合价(1)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次外层都是饱和结构(2、8或18电子结构)。

(2)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较,非金属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多,原子半径小,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

(3)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O、F无+6、+7价)‘对应负价以绝对值等于8–主族序数。

如S、N、C1等还呈现变价。

3.非金属单质(1)组成与同素异形体非金属单质中,有单原子分子的He、Ne、Ar等稀有气体;双原子分子的H2、O2、Cl2、H2、Br2等,多原子分子的P4、S8、C60、O3等原子晶体的金刚石,晶体硅等。

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常见的有O2、O3;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等。

(2)聚集状态及晶体类型常温下有气态(H2、O2、Cl2、N2…),液态(Br2)、固态(I2、磷、碳、硅…)。

常温下是气钵,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及部分固体单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少量的像硅、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混合型”晶体。

4.非金属的氢化物(1)非金属氢化物的结构特点①IVA—RH4正四面体结构,非极性分子;VA—RH3三角锥形,极性分子;VIA—H2R为“V”型,极性分子;VIIA—HR直线型,极性分子。

②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常温下H2O是液体,其余都是气体。

(2)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是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3)非金属氢化物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如:NH3:H2S可被O2氧化HBr、HI可被Cl2、浓H2 SO4氧化等等。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含氧酸)的组成和酸性。

(完整版)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教学考试要求:<一〉课程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二〉考纲要求:1.硅元素及其化合物:2.氯元素及其化合物:(1)了解碳、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碳、硅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了解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

氧、硫元素及其化合物 4。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1)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1)了解氮单质及其主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二、考点梳理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考点一碳、硅单质的性质及用途12.化学性质碳、硅在参与化学反应时,一般表现还原性。

考点二碳、硅的氧化物1.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毒,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燃烧:2CO+O2错误!2CO2. ②还原CuO:CO+CuO错误!Cu+CO2。

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比较[深化拓展](1)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盛放氢氟酸不能使用玻璃瓶只能使用塑料瓶,因为玻璃中含有的SiO2可以与NaOH溶液、氢氟酸反应。

(2)SiO2是H2SiO3的酸酐,但它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将它与水作用制备H2SiO3。

(3)非金属氧化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但SiO2的熔、沸点却很高。

(4)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2却能与氢氟酸作用。

考点三硅酸及硅酸盐1.硅酸(1)溶解性: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弱酸性:酸性比碳酸还弱: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非金属的基本性质在化学中,非金属是指不具有金属特性的元素,如碳、氮、氧、硫、氢等。

非金属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1.电负性大由于非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数量比金属多,且基态下外层电子通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非金属原子对电子的亲和力非常强,具有较大的电负性。

2.不良导电由于其电子亲和力强,非金属原子能够很容易地吸收外部电子,但又由于其电子结构松散,因此不良导电。

3.易受氧化剂氧化非金属由于其电子结构不稳定,容易被氧化剂氧化。

例如硫化氢(H2S)与氧(O2)反应,可以发生氢氧化氧化反应生成硫酸(H2SO4)。

二、非金属化合物的分类1.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指在水中可与水形成酸的氧化物。

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含有更高的氧化态元素,能够和水反应形成酸性溶液。

例如,二氧化硫(SO2)在水中形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的酸性可以中和碱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指在水中可与水形成碱的氧化物。

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含有更低的氧化态元素,能够和水反应形成碱性溶液。

例如,钙氧化物(CaO)在水中形成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钙的碱性可以中和酸性氧化物。

3.中性氧化物中性氧化物是指在水中无法形成酸碱反应的氧化物。

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在完全化合物的状态下,没有任何电荷转移,且在水中不会有任何反应。

例如,氧气(O2)即为中性氧化物。

4.卤素化合物卤素化合物是指非金属元素与卤素元素化合生成的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在实验室中常用于进行化学反应和中和反应。

例如,氯化氢(HCl)是由氢气和氯气通过电解反应得来的。

5.含氧酸化物含氧酸化物是指非金属元素与氧元素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例如,硫酸(H2SO4)和硝酸(HNO3)是常见的含氧酸化物。

三、非金属物质的重要性非金属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非金属物质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硅及其化合物(一)硅1、硅的存在和物理性质(1)存在:只以化合态存在,主要以SiO2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地壳岩层里,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

(2)物理性质:晶体硅是一种灰黑色固体,具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熔沸点较高,能导电,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2、硅的化学性质3、用途:制造半导体、计算机芯片、太阳能电池。

(二)CO2和SiO2的比较(三)硅酸及硅酸盐1、硅酸(1)物理性质:与一般的无机含氧酸不同,硅酸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弱酸性:是二元弱酸,酸性比碳酸弱,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3)制备:通过可溶性硅酸盐与其他酸反应制得,如Na2SiO3溶液与盐酸反应:(4)用途:硅胶可用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等。

2、硅酸盐定义: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所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1)硅酸盐结构复杂,一般不溶于水,性质很稳定。

通常用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其组成。

例如:硅酸钠Na2SiO3(Na2O·SiO2),高岭石Al2Si2O5(OH)4(Al2O3·2SiO2·2H2O)。

书写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注意事项:① 氧化物之间以“·”隔开;②计量数配置出现分数应化为整数。

(2)硅酸钠:Na2SiO3,其水溶液俗名水玻璃,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是一种矿物胶,用作黏合剂和木材防火剂。

(四)常见无极非金属材料及其主要用途(五)总结提升1、硅(1)硅的非金属性弱于碳,但碳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硅却只有化合态。

(2)硅的还原性强于碳,但碳能还原SiO2产生,但Si能跟碱溶液作用放出(3)非金属单质跟碱溶液作用一般无H2H:2(4)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跟非氧化性酸反应,但硅能跟氢氟酸反应。

(5)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硅为半导体。

2、二氧化硅(1)非金属氧化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但SiO2的熔点却很高。

高中化学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点1 碳、硅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一、碳、硅的单质1.存在:自然界中碳元素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硅元素因有亲氧性,所以仅有化合态。

碳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C 60等同素异形体,硅单质主要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大类。

2.碳、硅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与用途的比较碳、硅在参与化学反应时,一般表现还原性。

碳⎩⎪⎪⎨⎪⎪⎧与O 2反应⎩⎪⎨⎪⎧O 2(足量):C +O 2=====点燃CO 2O 2(不足):2C +O 2=====点燃2CO 与氧化物反应⎩⎪⎨⎪⎧CuO :2CuO +C=====△2Cu +CO 2↑(冶炼金属)SiO 2:SiO 2+2C=====高温Si +2CO ↑(制取粗硅)H 2O :C +H 2O (g )=====高温CO +H 2(制取水煤气)与强氧化性酸反应⎩⎪⎨⎪⎧浓H 2SO 4: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浓HNO 3: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二、碳、硅的氧化物 1.CO 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其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相结合,因缺氧而中毒。

(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2CO +O 2=====点燃2CO 2。

②还原性:CO 还原Fe 2O 3的反应为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2.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比较 (1)物理性质①熔、沸点:CO 2的熔、沸点比SiO 2的熔、沸点低。

②溶解性:CO 2可溶于水,SiO 2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CO 2+H 2OH 2CO 3CO 2:化工原料、灭火剂。

干冰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SiO 2:制光学仪器、石英玻璃。

水晶可制作饰品,常用来制造通讯材料光导纤维。

考点2 硅酸盐及无机非金属材料一、硅酸和硅酸钠 1.硅酸(H 2SiO 3)硅酸不溶于水,其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概论1.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有22种,除H外非金属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H在左上方)。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及化合价(1)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次外层都是饱和结构(2、8或18电子结构)。

(2)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较,非金属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多,原子半径小,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

(3)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O、F无+6、+7价)‘对应负价以绝对值等于8–主族序数。

如S、N、C1等还呈现变价。

3.非金属单质(1)组成与同素异形体非金属单质中,有单原子分子的He、Ne、Ar等稀有气体;双原子分子的H2、O2、Cl2、H2、Br2等,多原子分子的P4、S8、C60、O3等原子晶体的金刚石,晶体硅等。

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常见的有O2、O3;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等。

(2)聚集状态及晶体类型常温下有气态(H2、O2、Cl2、N2…),液态(Br2)、固态(I2、磷、碳、硅…)。

常温下是气钵,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及部分固体单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少量的像硅、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混合型”晶体。

4.非金属的氢化物(1)非金属氢化物的结构特点①IVA—RH4正四面体结构,非极性分子;VA—RH3三角锥形,极性分子;VIA—H2R为“V”型,极性分子;VIIA—HR直线型,极性分子。

②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常温下H2O是液体,其余都是气体。

(2)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是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3)非金属氢化物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如:NH3:H2S可被O2氧化HBr、HI可被Cl2、浓H2 SO4氧化等等。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含氧酸)的组成和酸性。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化学1《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Nii 2sio.4- n 2o脱水=n 2si c 尸 si<>2 +n 2o 弱酸性:酸性比礪酸还弱Nfl 2SiOj+ II 2O +CO 2=Nrt 2COj +11^810^① Si 的还原性大于 C,但C 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 S 。

2C + SiO2=====Si + 2C0f ; ② Si 能与NaOH 溶液反应放出H2,而其他非金属单质无此性质; ③ 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Si 为半导体,石墨为良导体;④ 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但SiO2晶体为原子晶体。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二氧化硅二氧化碳类别 酸性氧化物 _酸性氧化物晶体结构 原子晶体分子晶体 熔沸点 高低与水反应方程式 不反应 CO+HOH 2CO与酸反应方程式 SiO 2 + 4HF==SiF" +2H 2O 不反应与烧碱反应方程式SiO 2+2NaOH == N&SiO s +HO少:2NaOH+CO=Na€O+HO 过:NaOH+CO=NaHCO与CaO 反应方程式高温SiO 2+CaO CaSiO sCaO+C 2==CaCO存在状态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人和动物排放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物质 用途「存在: 結构 性质 用途 〔存在八結构广物理性质:黑色,金属光泽.硬而溶沸点高的固体「Si+2F 2- SiF 4Si+ 4HF= SiF 4 +2H. *彳七学性质< st + 2N^on + ir z o= 「物理性质Nit 曲a+f 盟Si+ 2CL== SiCLiSiO :- 4Hb =割卜丁一 H 2() 性质<I 用途 化学性败SiO,+ NaOPI=制备:可落性的硅隈議与酸的反应illl ;2H<、1 =2Na<?l-H 2Si<)3化学性烦:I 用途二氧化硅..:硅单质 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 SiO 2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 硅酸钠矿物胶SiC砂纸、砂轮的磨料ClNaOHSiCL1、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二氧化硅。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标要求
1.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要点精讲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
二、本章知识结构梳理
(一)硅及其化合物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
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
(二)氯
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2、氯气的性质
(三)硫、氮
1、二氧化硫的性质

硫黄晶体色黄,火山口处有埋藏。

二硫化碳去溶解,扔在河中水底淌。

无色有毒味刺激,易溶于水易液化。

二氧化硫
此气无色有毒性,容易液化坏环境。

与水与氧或漂白,反应都可逆进行。

2、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
浓硫酸
硫酸稳定沸点高,制酸试剂多奇招。

加热与铜碳反应,强氧化性本领高。

硫酸吸水又脱水,干燥剂中大英豪。

碱性气体需回避,还原物质逃不掉。

硝酸
挥发分解都容易,金属反应无氢气。

能把碳硫来氧化,常温铁铝做容器。

3、氨气、氨水与铵盐的性质
氮气
性质稳定空气中,特殊条件也作用。

放电氧化续二度,有水硝酸也生成,

气轻味臭易液化,液氨气化温骤下。

铵盐与碱共制取,混合一起把热加。

易溶于水成喷泉,氨成氨水弱碱显。

靠近盐酸白烟起,可制氮肥酸式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教学考试要求:<一>课程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二>考纲要求:1.硅元素及其化合物:2.氯元素及其化合物:(1)了解碳、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碳、硅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了解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氧、硫元素及其化合物4.氮元素及其化合物(1)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1)了解氮单质及其主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2)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二、考点梳理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考点一碳、硅单质的性质及用途12.化学性质碳、硅在参与化学反应时,一般表现还原性。

考点二 碳、硅的氧化物 1.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毒,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燃烧:2CO +O 2=====点燃2CO 2。

②还原CuO :CO +CuO=====△Cu +CO 2。

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比较[深化拓展](1)盛放NaOH 溶液的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盛放氢氟酸不能使用玻璃瓶只能使用塑料瓶,因为玻璃中含有的SiO 2可以与NaOH 溶液、氢氟酸反应。

(2)SiO 2是H 2SiO 3的酸酐,但它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将它与水作用制备H 2SiO 3。

(3)非金属氧化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但SiO 2的熔、沸点却很高。

(4)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 2却能与氢氟酸作用。

考点三 硅酸及硅酸盐 1.硅酸(1)溶解性: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弱酸性:酸性比碳酸还弱:Na 2SiO 3+CO 2+H 2O===Na 2CO 3+H 2SiO 3↓。

(3)制备:可用硅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得:Na 2SiO 3+2HCl===H 2SiO 3↓+2NaCl 。

(4)用途:硅胶可用作干燥剂的载体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等的干燥剂。

2.硅酸盐(1)硅酸盐:是由 Si 、O 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是构成地壳岩石的重要成分。

(2)硅酸钠: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的原料。

(3)硅酸盐组成的表示: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如硅酸钠(Na 2SiO 3)可表示为Na 2O·SiO 2,长石(KAlSi 3O 8)可表示为 K 2O·Al 2O 3·6SiO 2。

3.无机非金属材料 (1)(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高温结构陶瓷、光导纤维、生物陶瓷、压电陶瓷等。

[深化拓展] (1)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而H 2SiO 3却难溶于水。

(2)因H 2CO 3的酸性强于H 2SiO 3,所以在Na 2SiO 3溶液中通入CO 2能发生下列反应:Na 2SiO 3+CO 2+H 2O===H 2SiO 3↓+Na 2CO 3,但在高温下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也能发生。

(3)Na 2SiO 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与玻璃的成分不相同;即水玻璃又称为泡花碱,但它却是盐溶液(存放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不是碱溶液。

(4)氧化物形式只表示硅酸盐的组成而不表示其结构,切不可认为硅酸盐是由氧化物混合而成的。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考点一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2.氯气的化学性质(1)次氯酸(HClO)①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HClO=====光照2HCl +O 2↑。

②弱酸性:比碳酸酸性弱,电离方程式为 HClO H ++ClO -。

③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

(2)Ca(ClO)2的主要化学性质①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它的稳定性比HClO 强。

②水解显碱性,其水解离子方程式 ClO -+H 2O HClO +OH -。

③与酸反应生成 HClO ,作为漂白或消毒剂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ClO)2+CO 2+H 2O===2HClO +CaCO 3↓。

考点二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纯净氯气的装置2.验满方法(1)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Cl 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

(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 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

(3)实验室制取Cl 2时,常常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

3.注意事项(1)必须用浓盐酸,稀盐酸不反应。

(2)为了减少制得的Cl 2中HCl 的含量,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 挥发。

(3)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残留的Cl 2,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4)制Cl 2的装置,可用于具有“固体(或液体)+液体――→△气体”特点的反应。

(5)尾气吸收时,不能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因为石灰水浓度太小,吸收不完全。

考点三 卤素的性质及X -的检验 1.结构与性质卤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ⅦA 族,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

卤素原子最外层都有 7个电子,都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和H 2的反应:X 2+H 2===2HX 。

(2)卤素单质和H 2O 的反应:X 2+H 2O HX +HXO(X 为Cl 、Br)。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将氯水滴入溴化钠溶液:Cl 2+2NaBr===2NaCl +Br 2。

将溴水滴入碘化钾溶液:Br 2+2KI===2KBr +I 2。

2.特殊性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除了具有共性外,都有其特殊性质。

(1)氟:①无正价,非金属性最强,F -的还原性最弱。

②2F 2+2H 2O===4HF +O 2,与H 2反应在暗处即爆炸。

③HF 是弱酸,能腐蚀玻璃,故应保存在铅制器皿或塑料瓶中;有毒;在HX 中沸点最高。

(2)溴:①Br 2是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

②Br 2易溶于有机溶剂。

③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进行水封,保存液溴不能用橡胶塞。

(3)碘:①I 2遇淀粉变蓝色。

②I 2加热时易升华。

③I 2易溶于有机溶剂。

④食用盐中加入KIO 3可防治甲状腺肿大。

3.卤素离子的检验(1)AgNO 3溶液——沉淀法未知液――→滴加AgNO 3溶液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则有Cl -浅黄色沉淀,则有Br -黄色沉淀,则有I -(2)置换——萃取法: 未知液――→加适量新制饱和氯水振荡――→加入CCl 4(下层)或汽油(上层)振荡有机层⎩⎪⎨⎪⎧红棕色或橙红色,表明有 Br-紫色、浅紫色或紫红色,表明有 I - (3)氧化——淀粉法检验I -: 未知液――→加入适量新制饱和氯水(或双氧水)振荡――→加入淀粉溶液振荡蓝色溶液,表明有I -考点四 卤素单质的工业制法 1.氯的提取——氯碱工业海水―→粗盐――→精制饱和食盐水――→电解⎩⎪⎨⎪⎧阳极产物:Cl 2阴极产物:H 2、NaOH化学方程式为 2NaCl +2H 2O=====电解2NaOH +H 2↑+Cl 2↑ 2.海水提取溴(1)流程(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2NaBr +Cl 2===Br 2+2NaCl ;②Br 2+SO 2+2H 2O===2HBr +H 2SO 4; ③2HBr +Cl 2===2HCl +Br 2。

3.海带中提取碘(1)流程H 2O Cl 2 ↓ ↓海带――→灼烧海带灰―→过滤―→氧化―→提纯―→I 2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 2+2I -===I 2+2Cl -。

第三节 氧、硫及其化合物考点一 O 3和H 2O 2的性质及应用 1.O 3(1)组成:臭氧的分子式为O 3,与 O 2互为同素异形体。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O 3不稳定,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 3===3O 2,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O 2可以转化为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O 2=====放电2O 3 。

②强氧化性:O 3容易使淀粉-KI 溶液变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I +O 3+H 2O===I 2+2KOH +O 2。

③漂白性:O 3因其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可用作杀菌消毒剂。

(3)用途:①可用作脱色剂和消毒剂;②臭氧层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

2.H 2O 2(1)结构电子式,结构式H —O —O —H ,是极性分子。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加热、加催化剂都能使分解加快。

2H 2O 2=====MnO 22H 2O +O 2↑ 。

②弱酸性:相当于二元弱酸。

H 2O 2H ++HO -2,HO -2H ++O 2-2。

③强氧化性a .用10%的双氧水漂白羽毛及丝织品;b .氧化Fe 2+、SO 2-3等还原性物质:H 2O 2+2Fe 2++2H +===2Fe 3++2H 2O , H 2O 2+Na 2SO 3===Na 2SO 4+H 2O ;c .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H 2O 2+2I -+2H +===I 2+2H 2O 。

④弱还原性:遇强氧化剂时作还原剂。

2KMnO 4+5H 2O 2+3H 2SO 4===K 2SO 4+2MnSO 4+5O 2↑+8H 2O 。

考点二 硫单质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 1.硫单质(1)自然界中的硫①游离态:硫单质俗称硫黄,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②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有关化学式为:硫铁矿 黄铜矿 石膏 芒硝 FeS 2CuFeS 2CaSO 4·2H 2ONa 2SO 4·10H 2O(2)硫的物理性质色态 溶解性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3)硫的化学性质2.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色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比空气大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3.三氧化硫(1)物理性质:熔点16.8 ℃,沸点44.8 ℃,常温下为液态,标准状况下为固态。

(2)化学性质:三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主要反应如下:SO 3⎩⎪⎨⎪⎧与H 2O :SO 3+H 2O===H 2SO 4与碱性氧化物(CaO ):CaO +SO 3===CaSO 4与碱[Ca (OH )2]:SO 3+Ca (OH )2===CaSO 4+H 2O4.硫的氧化物的污染与治理(1)来源: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金属矿物的冶炼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