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考题及答案(十二)
2018河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河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1~4题20分)1.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3)我国古代散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佳句。
陶渊明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出桃花林之景;柳宗元用“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______________”描写出小石潭之景……当阅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2. 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 (1)春风吹拂..( )着大地,花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2)雨后天晴,月亮更显得澄莹..( )皎洁了。
(3)他遇事不慌不忙,非常___________(zh èn j ìn ɡ)。
(4)我们要_________(qi ān x ū)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3. 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每小题2分,共6分)图片一 图片二图片三 图片四(1)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
(3)图片四中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 下面图表是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气情况的预报。
请概括从图表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4分)精忠报国 誓死如归 勤检节约 敬业奉献 品读国学精粹 ____________道路施工带来不便,望大家敬请谅解第二部分(5~20题5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
(6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2018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 天津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
1~3小题,6~8小题,每题2分;4~5小题,9~11小题,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绽.开(zh àn) 脸颊.(xi á) 一丝不苟.(g ǒu) B .开拓.(tu ò) 犀.利(x ī) 梦寐.以求(m èi) C .胆怯.(qu è) 贪婪.(l án) 莫衷.一是(zh ōn g ) D .挑衅.(x ìn)宽恕.(sh ù)鲜.为人知(xi ān)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_______,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_______智慧,_______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 .困境 启迪 抚慰 B .困境 启发 抚恤 C .困难 启迪 抚恤 D .困难启发抚慰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2018年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本真题试卷+名师解析答案,建议下载保存)一(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有的人长着强有力的翅膀,因凡心未泯而坠落人间,折.断了翅膀,例如我就是。
后来,他们▲ (煽动扇动)折断的翅膀,奋力飞起,却又迭落下来。
翅膀一定会痊愈,我仍会震翅高飞。
(节选自《名人传》,有改动)①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1分)折:▲②找出并改正文段中两个错别字。
(2分)▲改为▲▲改为▲③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分)▲2.年级举行汉字书写比赛,下面是主持人一段结束语,其中两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修改。
(4分)同学们,写字水平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①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写字水平;②也希望大家通过持之以恒不间断地练习,写出一手美观的汉字。
修改①: 。
修改②: 。
3.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我。
(8分)【我来对一对】【甲】“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节选自《水浒传》第3回) (1)《水浒传》的“回目”有形式整齐的特点,请根据【甲】段内容,补全“回目”。
(2分)答: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A 。
【我来辨一辨】【乙】又行不多时,只听得滔滔浪响。
八戒道:“罢了!来到尽头路了!”沙僧道:“是一段水挡住也。
”唐僧道:“却怎生得渡?”八戒道,“等我试之,看深浅何如。
”三藏道:“悟能,你休乱谈。
水之浅深,如何试得?”八戒道:“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
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
”(节选自《西游记》)(2)有人说【乙】段中的“一股水”是“流沙河”。
你认为正确吗?请结合【乙】段内容及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2分)答:【我来品一品】(3)依据【甲】【乙】两段文字,简要分析“洒家”与“八戒”的形象有何共同特点。
201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 吉林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2分) 1.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2,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描写山村秀丽风光写景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这样的小溪我见过不少,却不知有哪一条比温泉镇村边这条溪水更招人喜爱。
因为..它流经的地方是那样偏僻,那样贫瘠,但是..每到春天,还是吸引着那么多人。
①一坐几省闻名的温泉疗养院就设在这里。
②一路上我设想猜测过它的容貌。
温泉,你是条泼辣的瀑布从高处一泻而下__③__还是一股柔软的热流从地下缓缓升起?(1)语段中加点的一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其中的“______”改为“_______”。
(2)“贫瘠”中“瘠”的读音是“________”。
(3)①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改为“_________”。
(4)②句存在语病,请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中③处应该选择哪个标点符号更恰当? ( )A .;B .,C .——D .? 6.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 A .比喻——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绝密 __ ____ A.殷勤∕踏青 咀嚼∕咬文嚼字 风调雨顺∕南腔北调 ___ _ _B.儒雅∕懦弱 侍奉∕恃才傲物 咄咄逼人∕相形见绌__ __ 卷 __ -------------------- ∕关卡 号 __. 屏障∕屏气凝神 置之度外∕度日如年 证 C.卡片 考 __准 _ . 栅栏∕姗姗来迟 前仆后继∕赴汤蹈火 __D.譬如∕偏僻 _ _ 上__ _ __ __ __ _ _ 姓 _ __ 答 _ _ D.彰显 闲暇 水笼头 耳熟能详 真知灼见 _ __ __ __ _ __ 题 __ 校 __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 )( (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启用前在--------------------河南省 2018 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此一、积累与运用(2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_ . . . . . . . . . . . .. . . . .. . . . . __ _ _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_ -------------------- A.松驰 慰藉 天然气 崭露头角 记忆犹新_ _ B.馈赠 涣散 座谈会 食不果腹 源远流长 名 _C.精湛 遨游 俯卧撑 谈笑风声 通宵达旦_ -------------------- _ _ 3.古诗文默写(8 分) _ _ _ (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_ _ 学业 ①《鲁滨逊漂流记》 ②《格列佛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湖北省襄阳市2018年中考真题试题(语文解析版)

一、积累与运用1.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止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光阴流失如梭,发展苍海桑田。
【答案】“失”改为“逝”;“苍”改为“沧”【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苍”与“沧”造字法都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形容光阴,字形应该是“流逝”。
2. 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万古奔腾的长江,在中国版图上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______)线,出世界屋脊,跨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连结起锦.(______)绣壮美的华夏大地,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答案】(1). zhóu (2). jǐn【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轴”是多音字,在这里不能读成四声。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B. 纪录片《历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C. 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
D. 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此词不能形容“工匠精神”。
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襄阳“环保奶奶”运建立当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
B. 教育是传播优秀文化、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C. 万名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襄阳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D. 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全社会掀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热潮。
2018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3.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知识积累及运用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亘.古(gèn)干涸.(hé)追溯.(sù)潜.心贯注(qiǎn)B. 绮.丽(qǐ)藩.篱(fán)亵.渎(xiè)风雪载.途(zài)C. 剽.悍(piāo)谀.词(yú)蓦.然(mò)龙吟凤哕.(huì)D. 诘.责(jié)胆怯.(qiè)嘈.杂(cāo)大庭.广众(tíng)【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C项正确。
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中“潜”应读qián。
B项中“藩”应读fān。
D项中“嘈”应读cáo。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狩猎璀粲不可救药戛然而止B. 琐屑狼藉锋芒毕露黯然失色C. 哽咽逃窜不容质疑红装素裹D. 窒息萧索相得益彰融汇贯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B项正确,其他各项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A:璀粲——璀璨。
C:不容质疑——不容置疑。
D:融汇贯通——融会贯通。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五四”演讲赛场上,选手们信心十足,夸夸其谈....,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B. 当代中学生无时无刻....都要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敢于向困难挑战。
C. 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D. 在“语文主题阅读”活动中,同学们煞费心机....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
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 éng)▲。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描(huì)▲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答案】1.(1)①承②绘③漫④纬(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1)本小题需要注意的字是:纬。
一脉相承:读音是yīmài xiāng chéng,一脉:一个血统;相承:继承。
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语文考题及答案(十二)第一部分(1-4题20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2),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3)我国古代散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佳句。
陶渊明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描写出桃花林之景;柳宗元用“潭中鱼可百许头,,日光下澈,”描写出小石潭之景……当阅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1)春风吹拂.( )着大地,花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2)雨后天晴,月亮更显得澄莹.( )皎洁了。
(3)他遇事不慌不忙,非常 (zhèn jìng)。
(4)我们要(qiān xū)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3.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每小题2分,共6分)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图片四(1)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2)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
答:(3)图片四中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4.下面图表是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气情况的预报。
请概括从图表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4分)答:第二部分(5-20题5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
(6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6.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3分)答:二、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7-11题。
(14分)屈原以五日死,楚人以舟楫拯之,谓之竞渡。
又曰:五日投角黍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后汉黄琬,祖父琼,为太尉,以日食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刘峻家贫好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
时或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
闻有异书,必往祈借。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
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
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是为大雨之兆。
”后果然。
【注释】屈原:战国楚国诗人。
以:在。
舟楫:泛指船只。
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
角黍:即粽子。
黄琬:人名。
琼:人名,即黄琼。
太尉:官职名。
诏:召见。
况:比方。
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
燎:燃烧。
炬:火把。
祈:乞求。
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
兆:预兆,征兆。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1)谓.之竞渡谓:(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何:(3)从夕达旦.旦:(4)是.为大雨之兆是:8.下列选项中,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行者休于树(《酵翁亭记》)B.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公与之乘,战干长勺(《曹刿论战》)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1)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译文:(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
译文:10.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2分)答:11.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分)答: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4题。
(9分)漫话石鼓文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楷书和行书。
但事实上,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代表。
由于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做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此,石鼓文极受历代学者们的重视。
石鼓文什么是石鼓文呢?就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石刻文字。
作为国宝,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每面石鼓上一首,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情况。
其字体既不同于金文,又不同于小篆;其字形比金文更整齐,结构又近于小篆,显然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据史籍记载,石鼓于唐代初年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出土,后被置于陈仓(今宝鸡市附近)之野。
当时在凤翔做官的郑余庆移至凤翔夫子庙予以保护。
经五代战乱,全部散失。
入宋,凤翔太守司马池四处寻访,集得九鼓,至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找到另一鼓。
北宋末年移至汴京保存,宋徽宗下令以金涂字,以示贵重。
金兵攻占汴京,以为奇物,于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运至燕京(今北京市)。
元代又散失于草野之中,后被国子助教成钧发现,由兵部派车运回国子监,这以后就一直保存在北京。
到1933年,被运往南京,埋于地下。
解放后访得,再运回北京。
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唐代张怀瓘等人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人以为周宣王时物,至南宋史学家郑樵始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十一年刻。
可以认为,石鼓文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是研究汉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
(选文略有改动)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它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
B.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的情况。
C.石鼓文字体不同于金文,也不同于小篆,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
D.石鼓文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13.请简要概括选文第段文字说明的内容。
(3分)答:14.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历代学者的考证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3分)答: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5-16题。
(6分)15.在《红岩》中,他被敌人注射了麻醉剂,仍然凭着坚强的意志,保守了党的机密。
这里的“他”是谁?“他”入狱前为办《挺进报》承担的具体工作是什么?(3分)答:16.请简述在洛伍德学校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简•爱与好友海伦•彭斯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
(3分)答: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7-20题。
(15分)回忆齐白石先生我从小学戏,没有读过书。
一九五年与书香门第的后生吴祖光结婚。
后来,我成为齐白石老先生的干女儿。
齐老常常手把手教我画画,他还教导我:“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我因演出繁忙,不可能在画画上画出成绩来。
但我在演戏上,是遵照齐老的教导做的,在舞台上我挺胸抬头唱戏,面向观众。
我演的节目,创造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争取自由、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的古今女性。
如《刘巧儿》中的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等。
放开手画画,挺起胸唱戏,这是我向齐老学画得到的最珍贵的启示。
有一天,裱画家刘金涛陪我去齐老家学画画,恰好齐老一人在家。
金涛兄说:“今天齐老可要好好教干女儿画画了。
”齐老让金涛铺好纸,高兴地把我叫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笔:“来吧,画一张。
”我心想:“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也算是第一课。
”于是我接过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个小兔。
齐老高兴得像孩子:“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稍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我是看看凤霞有没有胆子。
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敢端盘子,唱曲的敢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
凤霞有胆子,有艺术家的气魄!”齐老是很重情义的。
记得他过九十大寿,我跟金涛兄去给他拜寿,他领着我来到后院,我看到北面墙上有个小洞,里边有一个牌位,写着“贤妻宝珠灵位”。
齐老默默鞠躬,我当然也照着做了。
齐老严肃地指着灵位说:“这是你娘的灵位,我每天都要来看她,她跟我只是受罪了,没有享过福。
”齐老说着眼睛湿润了。
我感觉到齐老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平时几乎不流露。
齐老对看门的老尹很严格,可是也不亏待他。
齐老说:“对佣人要宽厚,有好处。
”老尹为人善良,老是拿着笤帚不停地打扫。
齐老不给他工钱,每月给他画张画,有时为了奖励,给他多画一张,老尹就知足了。
因此,祖光去齐老家,老尹总喜欢挽着祖光,去他的小门房看看齐老给他的画,他手里真有好画。
祖光从老尹手里买了不少画。
老尹对金涛说:“吴先生大方,我说多少钱从不少给,有时多给了还不让我找钱。
”齐老不只对老尹这样,无论对谁,都一律同等对待。
齐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他当木工时的朴素习惯。
有一次,金涛和我陪齐老吃饭,一位梳着圆头的女佣人为老人端上一些饭菜,一盘豆豉辣椒,一碗腊肉素白菜汤,都是些小盘小碗。
金涛兄吃完,小声对我说:“我没有吃饱。
”但我吃了两碗饭,喝了一碗汤,急着要看齐老画画。
齐老对秘书武大姐和我说:“你们就是不考虑金涛是爱吃的人,我的小女儿凤霞吃什么都行,今天金涛肯定没吃好,下次请您去曲园吃。
”齐老有很多学生,老人画画时大家都围在一边看,老人一声不响门头画。
可是在大家不在的时候,他就边画边传授我如何用笔,如何调色,如何心里要有实物,手上才能疏能跑车、密不透风,画出实物的神采来,画得不像不要紧,可以定要神似。
他还说:“你毕竟不是在照相,你是根据实物,经过你的画笔,再创造出你所想象的神采,这才叫艺术品的神韵,原封不动画出的桃子是匠气作品,要琢磨怎样画活了,看着已像离开了纸。
”也真是这样,看看齐老画的一篮子桃子: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
由此,能够看出齐白石的艺术家风度。
我看齐老画画,再仔细研究齐老的画,再回想齐老的教导:“你画画跟唱戏一样,不可死学原搬,要记住花力气,下苦功,再创造,不能不进取啊!”真是受益匪浅。
(选文有改动)17.在向齐老学习画画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哪些唱戏方面的启示?(3分)答:18.从选文第段看,齐白石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答:19.请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每小题3分,共6分)(1)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答:(2)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
答:20.选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3分)答:第三部分(21题50分)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