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tology理论研究和应用建模

Ontology理论研究和应用建模
Ontology理论研究和应用建模

Ontology理论研究和应用建模——《Ontology研究综述》、w3c Ontology研究组文档以及Jena编程应用总结1 关于Ontology

1.1Ontology的定义

Ontology最早是一个哲学的范畴,后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被人工智能界给予了新的定义。然后最初人们对Ontology的理解并不完善,这些定义也出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列表如下:

关于最后一个定义的说明体现了Ontology的四层含义:

●概念模型(cerptualization)

通过抽象出客观世界中一些现象(Phenomenon)的相关概念而得到的模型,其表示的含义独立于具体的环境状态

●明确(explicit)

所使用的概念及使用这些概念的约束都有明确的定义

●形式化(formal)

Ontology是计算机可读的。

●共享(share)

Ontology中体现的是共同认可的知识,反映的是相关领域中公认的概念集,它所针对的是团体而不是个体。

Ontology的目标是捕获相关的领域的知识,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确定该领域内共同认可的词汇,并从不同层次的形式化模式上给出这些词汇(术语)和词汇之间相互关系的明确定义。

1.2Ontology的建模元语

Perez等人用分类法组织了Ontology,归纳出5个基本的建模元语(Modeling Primitives):●类(classes)或概念(concepts)

指任何事务,如工作描述、功能、行为、策略和推理过程。从语义上讲,它表示的是对象的集合,其定义一般采用框架(frame)结构,包括概念的名称,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的集合,以及用自然语言对概念的描述。

●关系(relations)

在领域中概念之间的交互作用,形式上定义为n维笛卡儿积的子集:R:C1×C2×…×

C n。如子类关系(subclass-of)。在语义上关系对应于对象元组的集合。

●函数(functions)

一类特殊的关系。该关系的前n-1个元素可以唯一决定第n个元素。形式化的定义为F:C1×C2×…×C n-1→C n。如Mother-of就是一个函数,mother-of(x,y)表示y是x的母亲。

●公理(axioms)

代表永真断言,如概念乙属于概念甲的范围。

●实例(instances)

代表元素。从语义上讲实例表示的就是对象。

在实际建模过程中,概念之间的关系不限于上面列出的4种基本关系,可以根据领域的具体情况定义相应的关系。

1.3Ontology和语义网络

1.4Ontology的描述语言

目前在具体应用中Ontology的表示方式主要有4类:

●非形式化语言

●半非形式化语言

●半形式化语言

●形式化语言

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Ontology,也可以用框架、语义网络或逻辑语言来描述。

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列表如下:

1.5已有的Ontology及其分类

●知识表示Ontologies

●普通Ontologies

●顶级Ontologies

●元(核心)Ontologies

●领域Ontologies

●语言Ontologies

●任务Ontologies

●领域-任务Ontologies

●方法Ontologies

●应用Ontologies

但它们之间有交叉,层次不够清晰。

1.6构造Ontology的规则

出于对各自问题域和具体工程的考虑,构造Ontology的过程各不相同。目前没有一个标准的Ontology的构造方法。最有影响的是Gruber在1995年提出的5条规则:

●明确性和客观性:Ontology应该用自然语言对所定义的术语给出明确、客观的语义定义。

●完全性:所给出的定义是完整的,完全能表达所描述的术语的含义。

●一致性:由术语得出的推论与术语本身的含义是相容的,不会产生矛盾。

●最大单调可扩展性:向Ontology中添加通用或专用的术语时,不需要修改已有的内容。

●最小承诺:对待建模对象给出尽可能少的约束。

目前大家公认在构造特定领域的Ontology的过程中需要领域专家的参与。

2 Ontology的研究和应用

Ontology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理论上的研究,主要研究概念及其分类,Ontology上的代数;

●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处理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和异构信息系统互操作问题;

●Ontology作为一种能在知识层提供知识共享和重用的工具在语义Web中的应用。

2.1Ontology的理论研究

Ontology的理论研究包括概念和概念分类、Ontology上的代数。最有代表性的是Guarino 等人对概念的分类所做的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他们从一般的意义上分析了什么是概念、概念的特性、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概念的分类,提出了一套用于指导概念分类的可行理论。基于这个理论,他又提出了Ontology驱动的建模方法,在理论上为建模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模式。

Guarino认为概念之间的差别不仅体现在概念的定义上,同时也体现在概念的某些特性上。从这些特性出发,归纳出概念的元特性(最基本的特性),从而用公式给出元特性的严格的形式定义。在此基础上,他们又讨论了元特性之间的关系和约束,最终把研究结果作为概念分类的基本理论工具并提出一套完成的概念分类体系结构。

Guarino的理论可以归纳如下:

概念分类理论的基础是概念的元特性。以概念的元特性为出发点,按照一定的规则,把具有相同元特性组合的概念归为一类,进而给出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分类体系。概念的基本元特性包括:持久特性、非持久特性、反持久特性、半持久特性、载体标识特性、支持标识特性、外部依赖特性等。

以下是对各种特性的说明:

2.2Ontology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Ontology具有良好的概念层次结构和对逻辑推理的支持,在知识检索中有广泛应用。基于Ontology的信息检索的基本思想有:

●在领域专家的帮助下,建立相关领域的Ontology;

●收集信息源中的数据,并参照已建立的Ontology把收集来的数据按规定格式存储在元

数据库(RDB,KDB等)中;

●对用户检索界面获取的查询请求,查询转换器按照Ontology把查询请求转换成规定的

格式,在Ontology的帮助下从元数据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

●检索的结果经过定制处理返回给用户。

关于Ontology的表达,主要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检索系统如不需要太强的推理能力,Ontology可用概念图的形式表示并存储,数据可以

保存在一般的关系数据库中,采用图匹配技术完成检索;

●如要求较强的推理能力,一般需要一种描述语言(Loom等)表示Ontology,数据保存

在知识库中,采用描述语言的逻辑推理能力完成检索。

目前Ontology用于信息检索的项目列举如下:

2.3Ontology和语义Web

提高Web信息检索的质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如何在现有的资源上面设计更好的检索技术;

●如何为Web上的资源附加上计算机可以理解的内容,便于计算机处理,即给出一种计

算机能够理解的表示资源的手段。

基于后一种考虑,Berners-Lee在2000-12-18的XML2000的会议上提出了语义Web。语义Web的目标是使得Web上的信息具有计算机可以理解的语义,满足智能软件代理(Agent)对WWW上异构和分布信息的有效访问和检索。下面是Berners-Lee为未来Web 发展提出的基于语义的体系结构-语义Web体系结构:

* 核心层,用于表示Web信息的语义。

XML和RDF都能为所表述的资源提供一定的语义。但是XML中的标签(tags)和RDF 中的属性(properties)集都没有任何限制。一个例子是:XML可以用“TOM”表示TOM是教师。而“Ora

Lassila ”这个RDF片断描述了Web页的创建者问题。而上面的Author和Creator完全可以用Writer来代替。另一个例子是:某医院和某大学的Web页上都有,但是不知道它代表医生还是博士。综上,XML和RDF在处理语义上存在的问题是:

●同一概念有多种词汇表示;

●同一个词汇有多种概念(含义)。

Ontology通过对概念的严格定义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概念精确含义,表示共同认可的、可共享的知识,从而解决上面的问题。因此在语义Web中,Ontology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解决语义层次上Web信息共享和交换的基础。

为了便于Web上应用程序使用方便,需要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语言来表示Ontology,就像XML作为标准的数据交换语言一样。目前正在开发中的语言有:SHOE、OML、XOL、Riboweb、RDFS和OIL。下面将就w3c提出的OWL(Web Ontology Language)做进一步的分析。

目前语义Web是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Ontology在其中的应用刚刚起步。

3 Web Ontology Language (OWL)概述

3.1OWL简介

OWL(Web Ontology Language)适用于这样的应用,在这些应用中,不仅仅需要提供给用户可读的文档内容,而且希望处理文档内容信息。OWL能够被用于清晰地表达词汇表中的词条(term)的含义以及这些词条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对词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表达就称作Ontology。OWL相对XML、RDF和RDFSchema拥有更多的机制来表达语义,从而OWL超越了XML、RDF和RDFSchema仅仅能够表达网上机器可读的文档内容的能力。

3.2OWL在语义网中的地位

语义网是对未来网络的一个设想,在这样的网络中,信息都被赋予了明确的含义,机器能够自动地处理和集成网上可用的信息。语义网使用XML来定义定制的标签格式以及用RDF的灵活性来表达数据,下一步需要的就是一种Ontology的网络语言(比如OWL)来描述网络文档中的术语的明确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下图给出了w3c的Ontology语言栈描述:

W3C2002年7月31日透露了发行OWL Web 本体论语言(OWL Web Ontology Language)工作草案的细节,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语义网(Semantic Web)。

W3C 发言人Ian Jacobs说,开发语义网的目的是能够在互联网上进行更结构化的智能处理,例如,当一个人确定要参加某个城市的会议后,就可以自动查找有关航班和酒店的信息。

W3C称,W3C Web 本体论工作小组正在对OWL Web本体论语言进行设计,OWL是本体论Web 语言(Ontology Web Language)的字母缩写。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以用于各种应用的语言,这些应用需要理解内容,从而代替只是采用人类易读的形式来表达内容。作为语义网的一部分,XML、RDF和RDF-S支持通过提供针对术语描述的词汇表,共同推进了机器的可靠性。

W3C发行的三种工作草案名为《特色大纲》(Web Ontology Language (OWL) Guide Version 1_0)、《抽象句法》(OWL Web Ontology Language 1_0 Abstract Syntax)和《语言参考》。

W3C本周还发行了其Web 服务架构使用方案集合的工作草案,目的是为下一代的Web 服务提供使用案例和方案。

W3C Web服务架构工作小组特别发行的方案包括诸如旅行社使用案例和类似电子数据交换的采购等情形。Jacobs说:“W3C官员正在制定有关Web服务架构范围的文件。”

3.3 OWL的三个子语言——OWL Lite、OWL DL、OWL Full

3.3.1 子语言描述

3.3.2 子语言间以及子语言和RDF的关系

这三种子语言之间的关系是:

●每个合法的OWL Lite都是一个合法的OWL DL;

●每个合法的OWL DL都是一个合法的OWL Full;

●每个有效的OWL Lite结论都是一个有效的OWL DL结论;

●每个有效的OWL DL结论都是一个有效的OWL Full结论。

用户在选择使用哪种语言时的主要考虑是:

●选择OWL Lite还是OWL DL主要取决于用户需要整个语言在多大程度上给出了约束的

可表达性;

●选择OWL DL还是OWL Full主要取决于用户在多大程度上需要RDF的元模型机制(如

定义类型的类型以及为类型赋予属性);

●在使用OWL Full而不是OWL DL时,推理的支持不可预测,因为目前还没有完全的

OWL Full的实现。

这三种子语言与RDF的关系是:

●OWL Full可以看成是RDF的扩展;

●OWL Lite和OWL Full可以看成是一个约束化的RDF的扩展;

●所有的OWL文档(Lite,DL,Full)都是一个RDF文档;

●所有的RDF文档都是一个OWL Full文档;

●只有一些RDF文档是一个合法的OWL Lite和OWL DL文档。

3.4OWL语言大纲

【说明】:以下用斜体标出的为OWL中的词条(term),rdf:和rdfs:前缀表示这些词条已经在RDF和RDF Schema中出现。

3.4.1 OWL Lite语言大纲

3.4.2 OWL DL和OWL Full大纲

下面给出了在OWL Lite基础上添加的OWL DL和OWL Full语言架构

3.5OWL Lite语言描述

和OWL DL和OWL Full相比,OWL Lite只是使用了OWL语言的一些feature,并且做了限制。

●Class只能根据命名了的superclass(它不能是任意的逻辑表达式)进行定义,而且只能

使用特定类型的class restriction。

●类之间的Equivalence以及子类关系只能在命名了的class上做声明,不能应用于任意

的类型表达式。

●OWL Lite只允许属性限制应用于命名类型。

●OWL Lite对cardinality的概念也有限制——它的取值范围只能是0和1。

以下列出了OWL Lite大纲中各类feature的描述。

3.5.1 OWL Lite RDF Schema Features

3.5.2 OWL Lite Equality 和Inequality

3.5.3 OWL Lite Property Characteristics

3.5.4 OWL Lite Property Type Restriction

该约束针对某个属性,属于局部约束。

3.5.5 OWL Lite Restricted Cardinality

同上,该约束也是局部约束,而且OWL Lite在Cardinality上的局部约束只允许

3.5.6 OWL Lite Class Intersection

3.5.7 Datatypes

OWL 使用了RDF的datatype schema,而后者又参考了XML Schema的datatype。这些datatype能够通过URI被识别。每当有一个datatype的实例出现时,必须有一个RDF属性rdf:datatype,它的值为URI引用的XML Schema datatype。

3.5.8 OWL Lite Header Information

OWL支持ontology引用、包含以及元信息描述。上面提到的三个层次的OWL都包含了用于指定导入的ontology、ontology版本信息和前版本信息、可向后兼容的ontology信息以及不兼容的ontology信息等一系列信息的方法。

3.6增量语言OWL DL和OWL Full描述

尽管OWL DL添加了一些约束,它和OWL Lite实际上共享了词汇表。总的来讲,OWL DL引入了类型分割(一个class不能是一个property或者一个individual,一个property也不能是一个class或者individual);它要求property或者是ObjectProperties,或者是DatatypeProperties。后者RDF literal、XML Datatype以及class实例之间的关系。前者是两个class实例之间的关系。下面继续列出了OWL DL和OWL Full的扩展词汇:

4 OWL文档结构举例

4.1命名空间

这是使用OWL的一系列词条的前提,我们必须准确说明正在使用的特定的词汇表。一个Ontology的标准的初始模块是包含在rdf:RDF标签中的一系列命名空间(namespace)的声明。这些声明用以准确解释文档中的标识符,从而使得Ontology的其他部分具有可读性。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命名空间声明的例子:

xmlns ="https://www.360docs.net/doc/4f5412739.html,/wine#"

xmlns:vin ="https://www.360docs.net/doc/4f5412739.html,/wine#"

xmlns:food="https://www.360docs.net/doc/4f5412739.html,/food#"

xmlns:owl ="https://www.360docs.net/doc/4f5412739.html,/2002/07/owl#"

xmlns:rdf ="https://www.360docs.net/doc/4f5412739.html,/1999/02/22-rdf-syntax-ns#"

xmlns:rdfs="https://www.360docs.net/doc/4f5412739.html,/2000/01/rdf-schema#"

xmlns:xsd ="https://www.360docs.net/doc/4f5412739.html,/2000/10/XMLSchema#"

xmlns:dte ="https://www.360docs.net/doc/4f5412739.html,/wine-dt#" >

我们也可以在Ontology定义之前在文档类型定义DocType一节中通过定义一些实体来给出命名空间的说明。例如:

]>

另外,命名空间只是对标签的说明,对属性没有约束。但是在OWL文档中我们又经常要用到和命名空间相关的词条,这时就必须写清楚整个URI。例如https://www.360docs.net/doc/4f5412739.html,/owl/wine#merlot。但是如果有了类似上面的实体定义,我们也可以简写成“&vin;merlot”。

ontology的释译

ontology的释译 【摘要】ontology是西方哲学的奠基性范畴,通过对其起源及国内哲学界释译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它的翻译和诠释存在诸多争议。由此,笔者认为,当代国内哲学界对西方哲学某些精深部分的把握,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 【关键词】ontology;诠释;翻译;哲学 ontology这个词在国内外的解释翻译甚多,它的研究对象、任务含有多义性,有点不可言说的味道,但我们还要说。为此要把哲学史上和国内近现代关于它的研究理顺一下,方便我们探讨。 一、ontology的产生及定义 最先构成ontology的是德国人郭克兰纽,像一部分表示学科的词语一样,它也是由希腊文构成的。如biology,sociology这类词分别由词干bio、socio结合词尾-logy构成,ontology是由onto加上-logy构成,显而易见是关于onto 的学问。虽名称出现,但具体的定义、概念却没出现。我们读到关于ontology的定义,见于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

--本体论,论述各种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如"有" 以及"有"之成为一和善,在这个抽象的形而上学中近一步产 生出偶性、实体、因果、现象等范畴。 再看"百科全书"关于ontology的定义,笔者按俞宣孟对《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中的ontology的翻译:关于"是"本身,即关于一切实在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或研究。这个术语直到17世纪时才首次拼造出来,然而本体论 同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所界定的"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 同义,由于后来形而上学包括其他的研究(例如,哲学的宇宙论和心理学),本体论就毋宁指对"是"的研究了。本体论在近代哲学中成为显学,是由于德国理性主义者克里斯蒂?沃 尔夫,以他看,本体论是走向关于诸"是者"之本质的必然真 理的演绎的学说。而他的伟大的后继者康德却对作为演绎体系的本体论、以及作为对上帝的必然存在所作的本体论证明,作了重大影响的排斥。由于20世纪对形而上学的革新,本 体论或本体论的思想又变得重要起来,主要表现在现象学家以及存在主义者中,其中包括海德格尔。 另一份资料来自《美国大百科全书》如下: 形而上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实在本身,这种实在既是与经验着他的人相分离,又是与人对于他的思想观念相分离。这个术语由克里斯蒂?沃尔夫导入,以指界乎研究世界的起 源与结构的自然哲学和研究心灵的精神哲学或心理学之间

数学建模的作用意义

数学建模的背景: 人们在观察、分析和研究一个现实对象时经常使用模型,如展览馆里的飞机模型、水坝模型,实际上,照片、玩具、地图、电路图等都是模型,它们能概括地、集中地反映现实对象的某些特征,从而帮助人们迅速、有效地了解并掌握那个对象。数学模型不过是更抽象些的模型。 当需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个实际问题时,人们就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对象信息、作出简化假设、分析在规律等工作的基础上,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把它表述为数学式子(称为数学模型),然后用通过计算得到的模型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这个全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应用不仅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经济、金融、生物、医学、环境、地质、人口、交通等新的领域渗透,所谓数学技术已经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论是用数学方法在科技和生产领域解决哪类实际问题,还是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形成交叉学科,首要的和关键的一步是建立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计算求解。人们常常把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比喻为如虎添翼。 数学建模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为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对理工、经济、金融、管理科学等各专业的大学生都提出“数学建模技能和素质方面的要求”。 数学建模在现代社会的一些作用 (1)在一般工程技术领域,数学建模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在以声、光、热、力、电这些物理学科为基础的诸如机械、电机、土木、水利等工程技术领域中,数学建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这里的基本模型是已有的,但是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提出了许多需要用数学方法解决的新问题;高速、大型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得过去即便有了数学模型也无法求解的课题(如大型水坝的应力计算,中长期天气预报等)迎刃而解;建立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基础上的CAD技术,以其快速、经济、方便等优势,大量地替代了传统工程设计中的现场实验、物理模拟等手段。(2)在高新技术领域,数学建模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无论是发展通讯、航天、微电子、自动化等高新技术本身,还是将高新技术用于传统工业去创造新工艺、开发新产品,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建模和模拟都是经常使用的有效手段。数学建模、数值计算和计算机图形学等相结合形成的计算机软件,已经被固化于产品中,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起着核心作用,被认为是高新技术的特征之一。在这个意义上,数学不再仅仅作为一门科学,它是许多技术的基础,而且直接走向了技术的前台。国际上一位学者提出了“高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的观点。 (3)数学迅速进入一些新领域,为数学建模开拓了许多新的处女地。随着数学向诸如经济、人口、生态、地质等所谓非物理领域的渗透,一些交叉学科如计量经济学、人口控制论、数学生态学、数学地质学等应运而生。一般地说,不存在作为支配关系的物理定律,当用数学方法研究这些领域中的定量关系时,数学建模就成为首要的、关键的步骤和这些学科发展与应用的基础。在这些领域里建立不同类型、不同方法、不同深浅程度模型的余地相当大,为数学建模提供了广阔的新天地。马克思说过,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

中国周边国际形势分析

中国周边国际形势分析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域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周边关系冲突矛盾共同发展战略安全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我国周边关系发展可具体分析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朝鲜半岛 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危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半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半岛南北双方真正走向和解,只有在中美等大国的支持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二、日本 2010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8周年。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且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日本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地区的稳定,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众多亚洲国家的不满,钓鱼岛问题也激化了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的矛盾。虽然我国政府从大局出发,采取了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日关系重新定位的过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 三、美国 在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美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因素,也是对

数学建模感想

学习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这学期参加数学建模培训,使我感触良多:它所教给我们的不单是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更多的其实是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与提高。它培养了我们全面、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量化分析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它还让我了解了多种数学软件,以及运用数学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科学计算与数学建模这门课程半个学期了,渐渐的对这门课程有点了解了。我觉得开设数学建模这一门学科是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不断精确化、定量化、数字化,使得数学在各学科、各领域的作用日益增强,而数学建模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它不仅仅是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学生才要学的,也不仅仅是纯理论性的研究学习,这门课程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突破了以前大家对数学的误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我们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结合教材内容说,在很多时候课本里的都是引用实际生产生活的例子,这样我们更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这门课程对实际生产生活的帮助,而并非是我们空想着学这门课有什么作用啊,简直是浪费时间啊什么的。现在我就说说我到目前为止学到了什么,首先,我知道了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第一步我们肯定是要将现实问题的信息归纳表述为我们的数学模型,然后对我们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这一步也可以说是数学模型的解答,最后一步我们要需要从那个数学世界回归到现实世界,也就是将数学模型的解答转化为对现实问题的解答,从而进一步来验证现实问题的信息,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些结果也需要用实际的信息加以验证。 这个步骤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实问题和数学建模的关系,一方面,数学建模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加以归纳、抽象的产物,它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另一方面,只有当数学模型的结果经受住现实问题的检验时,才可以用来指导实践,完成实践到理论再回归到实践的这一循环。 数学模型主要是将现实对象的信息加以翻译,归纳的产物。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假设、求解、验证,得到数学上的解答,再经过翻译回到现实对象,给出分析、决策的结果。其实,数学建模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用到有关建模的概念。例如,我们平时出远门,会考虑一下出行的路线,以达到既快速又经济的目的;一些厂长经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往往会策划出一个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的最优方案……这些问题和建模都有着很大的联系。而在学习数学建模训练以前,我们面对这些问题时,解决它的方法往往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只知道该这样做,却不很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做,现在,我们这种陈旧的思考方式己经在被数学建模训练中培养出的多角度、层次分明、从本质上区分问题的新颖多维的思考方式所替代。这种凝聚了许多优秀方法为一体的思考方式一旦被你把握,它就转化成了你自身的素质,不仅在你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继续发挥作用,也为你的成长道路印下了闪亮的一页。 数学建模所要解决的问题决不是单一学科问题,它除了要求我们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外,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急剧增长,十多年来经济不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一再成倍加大,对外贸易的地域和规模也迅猛扩展。在2009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后,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了9%左右的增长。并且,中国的经济总量于2010年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密切关注,也引来了诸如“中国威胁论”等影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言论。 从大的格局来说,冷战结束,终结了中国与邻国间的政治分割。各国之间都基于各自长远战略利益与现实实际利益加以考、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的邻国包括了诸多国情差异巨大的国家,在整个世界上是较为少见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复杂性。 在与我国相邻或隔海相望的东亚国家中,最为复杂的当属中日关系,其次为中朝与中韩关系。中国与日本关系之间,既有每每引起矛盾和冲突的历史遗留问题,又有紧密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现实关系。钓鱼岛、参拜晋国神社、历史教科书、慰安妇、日军遗留毒气弹、南京大屠杀等等的历史遗留问题。近几年,日本经济持续萎靡不振,而我们在今年年内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引起了日本国内右翼分子的不满与敌视,也使日本政府对我国的态度更加捉摸不定。同时伴随着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中日关系在发展中又存在着许多隐患。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日之间关系的友好一面。现如今,中国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商品出口国,索尼、东芝、丰田、本田、马自达,在我们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我们的产品也大量销往日本。这都可以说明,我们同日本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这要求我们对待中日关系是要理智、客观、冷静。 我国和朝鲜、韩国之间的关系,虽不如与日本那样复杂,但也是扑朔迷离、纷繁复杂。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抗美援朝,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将“联合国军”赶出了三八线,保卫了自己和朝鲜人民的家园,挫败了美帝国主义的阴谋。可以说,我们与朝鲜本应有着革命战友般的友谊,但是朝鲜核问题也使我们与朝鲜兄弟之间有些不愉快的小矛盾。我国与韩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多变。历史上,虽然我们帮助朝鲜军民抵御了侵略,但在韩国人眼中,我们却是造成朝鲜半岛分裂现状的凶手之一。两国关系在历史上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但改革开放后,现如今,我国境内现有超过一百万的韩国公民居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韩国人海外居住地。我国的白菜、葱、蒜等农产品大量销往韩国,我国大量持有着韩国国债,持有量位居前三。同时韩国也向我国大量出口汽车等工业产品,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同日本一样,我们与韩国也日益成为联系密切的利益共同体。 近年来,中俄关系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两国高层互动频繁,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横跨要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代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界线,我国北方边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国家,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问题和安全隐患。同时,我国和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良性状态,并且不会在短期内长生重大动摇。

gene ontology(GO基因注释)

GO(gene ontology)是基因本体联合会(Gene Onotology Consortium)所建立的数据库,旨在建立一个适用于各种物种的,堆积因和蛋白质功能进行限定和描述的,并能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而更新的语言词汇标准.GO是多种生物本体语言中的一种,提供了三层结构的系统定义方式,用于描述基因产物的功能. 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的建立 现今的生物学家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搜寻生物信息上。这种情况归结为生物学上定义混乱的原因:不光是精确的计算机难以搜寻到这些随时间和人为多重因素而随机改变的定义,即使是完全由人手动处理也无法完成。举个例子来说,如果需要找到一个用于制抗生素的药物靶点,你可能想找到所有的和细菌蛋白质合成相关的基因产物,特别是那些和人中蛋白质合成组分显著不同的。但如果一个数据库描述这些基因产物为“翻译类”,而另一个描述其为“蛋白质 合成类”,那么这无疑对于计算机来说是难以区分这两个在字面上相差甚远却在功能上相一致的定义。 Gene Ontology (GO)项目正是为了能够使对各种数据库中基因产物功能描述相一致的努力结果。这个项目最初是由1988年对三个模式生物数据库的整合开始:: FlyBase (果蝇数据库Drosophila),t Saccharomyces Genome Database (酵母基因组数据库SGD) and the Mouse Genome Database(小鼠基因组数据库MGD)。从那开始,GO不断发展扩大,现在已包含数十个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数据库。 GO的定义法则已经在多个合作的数据库中使用,这使在这些数据库中的查询具有极高的一致性。这种定义语言具有多重结构,因此在各种程度上都能进行查询。举例来说,GO可以被用来在小鼠基因组中查询和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产物,也可以进一步找到各种生物地受体酪氨酸激酶。这种结构允许在各种水平添加对此基因产物特性的认识。 GO发展了具有三级结构的标准语言(ontologies),如表所示。根据基因产物的相关分子功能,生物学途径,细胞学组件而给予定义,无物种相关性。 本体论内容分子功能本体论基因产物个体的功能,如与碳水化合物结合或ATP 水解酶活性等生物学途径本体论分子功能的有序组合,达成更广的生物功能,如有丝分裂或嘌呤代谢等细胞组件本体论亚细胞结构、位置和大分子复合物,如核仁、端粒和识别起始的复合物等 基本来说,GO工作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第一,给予和维持定义;第二,将

基于ontology的自然语言理解

收稿日期:2003-04-07 作者简介:潘宇斌(1971)),男,福建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 文章编号:1003-6199(2003)04-071-04 基于Ontology 的自然语言理解 潘宇斌,陈跃新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073) 摘 要:本文分析传统意义上基于知识的自然语言理解(KB-NLU )和基于Ontolog y 的自然语言理解系统的基本模型,Ontology 是概念化的描述,以及Ontolog y 与语言知识的结合方式的三种类型:世界知识型、词汇语义型、句法语义型。 关键词:KB-NLU;Ontology;世界知识型;词汇语义型;句法语义型中图分类号: T P31 文献标识码:A Ontology -Based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 PAN Yu -bin,CH EN Yue -xi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tional U niv.of Defense T echnolo gy,Changsha 410073) Abstract:In this paper,w e analy ze the base model in the area of Knowledge -Based Natural Languag e Un -derstand (KB -NLU )and Ontolog y -Based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Ontology is a conceptual descrip -tion.In terms of their relationship w ith the natural language,this paper divides the different Ontolog ies into three ty pes,i.e.world know ledge,lexical semantics one and syntax semantics one. Key words:KB-NLU ;Ontology;w orld knowledg e;lexical semantics;sy ntax semantics 1 引言 自然语言理解把用自然语言描述的一个受限世界(关于该世界的事实和假设),变换为用机器内部的表示法描述的一个世界模型。这个世界模型用作问题求解器的知识库,来求解各种问题。本文讨论了基于知识的自然语言理解(KB-NLU )[1]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以本体(Ontology)作为知识体进行自然语言理解。 Ontology 在哲学上是指/世界的本原0[2] ,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所有事物的通用属性是什么?0。在知识工程领域,Ontology 本身作为知识实体是系统的知识库,它是由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知识实体,是对世界或者领域知识的概念化描述。本文主要介绍Ontolog y 作为一个知识体,结 合语言学知识,进行自然语言理解,即基于Ontolo -g y 的自然语言理解。 基于Ontology 的自然语言理解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系统所拥有的知识,提取出文本的意义。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Ontology 如何定义;对文本进行各个层面上的消歧;对文本的推理。本文将就以上问题解决方案进行阐述。 2 Ontology 的定义 2.1 Ontology 的概念 Ontology 可以作为对某个领域的描述词典。它和作为约定的Ontology 没有明显的区分,但是它的重点不是为了共享,而是为了建立起一个领域的概念化说明。从而,它作为领域的论域,所有的知识都是在它的基础之上建立的。 第22卷第4期2003年12月 计 算 技 术 与 自 动 化Computing T echnology and Automatio n Vol 122,No 14 Dec 12003

分析中国周边形势

中国周边形势分析 《香港商报》12月25日报道,朝鲜半岛局势紧绷之际,美国决定再加派核动力航母“里根”号开赴东亚,亚太海域将出现三个美海军航母战斗群。中国海军少将张召忠向媒体表示,当三个航母战斗群出现在同一地区时,标志着战争就要爆发。现在“里根”号、“华盛顿”号与“卡尔·文森”号三个航母战斗群会师,被舆论视为60年来对中国和朝鲜的最大军事挑衅行为。 自从南韩天安舰沉没、中日钓鱼岛之争和朝鲜韩国炮战,东北亚局势每况愈下,美国在东北亚的军事演习愈来愈频繁,规模愈来愈大。今天以三艘航母战斗群配置东北亚,比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机的规模还要大。 众所周知,美国派一艘航母是战略威慑,两艘航母是备战,三艘以上则是作战。以今次规模来看,美国显然已开始备战,向世界发布东北亚必有一战的战争暗示。而如今东北亚各国都展开了大规模军事行动,其实,无论美国及其盟友打着什么旗号,最终目标都是中国,因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崛起之势势不可挡,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中国的各个方面都时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面对新兴大国中国的快速崛起,作为当今世界利益的既得者——美国及其盟友,会允许其他国家同他们分享猎物吗?纵观世界近五百年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也就标着另一个大国的衰落,没落的帝国必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其衰落时间,尽一切力量打压和遏制新兴大国崛起的速度,这是一个历史规律,也是一个国家的本质,任何国家做任何事情都是把本国的利益放在首位。 2010年即将过去,我们回首今年中国周边发生的一切事情,其实都暗藏着种种阴谋,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对付中国,在中国周边无时无刻都存在一群野狼,他们时刻盯紧中国,恨不得把中国一口吞掉! 斯里兰卡每日镜报24日发表分析文章指出,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近期纷纷在其国防白皮书中将中国列为威胁或忧虑对象,一个美国领导的围堵中国的军事同盟正在形成。如果中国与这些国家未来发

数学建模的作用意义

数学建模的作用意义 人们在观察、分析和研究一个现实对象时经常使用模型,如展览馆里的飞机模型、水坝模型, 实际上,照片、玩具、地图、电路图等都是模型, 它们能概括地、集中地反映现实对象的某些特征,从而帮助人们迅速、有效地了解并掌握那个对象。数学模型不过是更抽象些的模型。 当需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个实际问题时,人们就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对象信息、作岀简化假设、分析内在规律等工作的基础上, 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把它表述为数学式子(称为数学模型),然后用通过计算得到的模型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这个全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应用不仅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以空前的广度和深

度向经济、金融、生物、医学、环境、地质、人口、交通等新的领域渗透,所谓数学技术已经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论是用数学方法在科技和生产领域解决哪类实际问题,还是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形成交叉学科,首要的和关键的一步是建立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计算求解。人们常常把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比喻为如虎添 翼。 数学建模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为培养高质量、高层次 人才,对理工、经济、金融、管理科学等各专业 的大学生都提出“数学建模技能和素质方面的要求”。 数学建模在现代社会的一些作用 (1)在一般工程技术领域,数学建模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在以声、光、热、力、电这些物理学科为基础的诸如机械、电机、土木、水利等工程技术领域中,数学建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这里的基本模型是已有的,但是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提出了许多需要用数学方法解决的新问题;高速、大型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得过去即便有了数学模型也无法求解的课题(如大型水坝

用Ontology组织企业的信息和知识

用Ontology组织企业的信息和知识 在不确定是唯一可确定因素的经济环境中,知识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管理就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知识获取/创造、组织/存储、传播、应用,使企业在动荡的市场中保持高度智能化的管理手段。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已经总结好的被基本接受的正式知识,以数字化形式存在或者可直接数字化,易于传播;隐性知识是尚未从员工头脑中总结出来或者未被基本接受的非正式知识,是基于直觉、主观认识、和信仰的经验性知识。显性知识比较容易共享,但是创新的根本来源是隐性知识。日本东京一桥大学著名知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研究发现: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把隐性知识作用于客观信息,产生显性知识并传授给同事,和同事一起把显性知识汇总并在产品/服务中体现出来。 而知识管理就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而不论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存在于数据库中、被印刷于纸上或是存在于人们的脑海里——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 公司信息资产的价值并不在于存贮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而在于将信息与特定过程和未知情境进行动态匹配的能力。通过运用知识管理

这一技术,许多企业已经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就。分析家们指出:LotusNotes和世界互联网是知识管理系统中的两大中坚力量。而数据库、文件管理系统和电子邮件则是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基本要素。为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从而为企业带来收益,大多数公司还需要添加某种知识提取产品,它能通过群体协作、过滤和语义技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 数字信息一方面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帮助,另一方面,大量的信息又使人们不知所措。如何组织和提供信息就成为信息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主要的困难包括:知识的表示、信息的组织、软件的复用等。特别是由于因特网的快速发展,面对信息的海洋,如何组织、管理和维护海量信息并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服务也就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研究课题。为了适应这些要求,Ontology作为一种能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建模工具,自被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国外众多科研人员的关注,并在计算机的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知识工程、数字图书馆、软件复用、信息检索和Web上异构信息的处理、语义Web等。 信息检索技术可分为3类:全文检索(Text retrieval)、数据检索(Data retrieval)和知识检索(Knowledge retrieval)。全文检索的特点是把用户的查询请求和全文中的每一个词进行比较,不考虑查询请求与文件语义上的匹配,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保证查全率,但是查准

高中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的意义与定位_1

高中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的意义与定位 开设高中数学建模课程有利于推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探究高中数学建模课程建设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1、高中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的背景 在高中设置的课程中,数学是一门必修课程,也是高考比重最大的一门课程,其最终目标是将数学知识融入现实问题中去,从而解决问题,这也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要达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必须改革高中的数学课程教学,建设高中数学建模课程。高中数学建模课程可以根据简单的现实问题设置,针对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进行适当的假设,建立高中数学知识能解决该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而解决该实际问题。因此,可以说高中数学建模课程是利用所学高中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是将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的一门课程,是培养出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课程。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重点强调:"要重视高中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中去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通过自己的感知和实际操作,掌握基本的高中数学知识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让高中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对数学产生兴趣,让其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但是现实中高中数学的教学情况堪忧,基本上都是满堂灌的教学,学生不会应用,对数学毫无兴趣可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虽然有很多学生以高分成绩进入高中学习,但是其数学应

用的基础非常差,基本上是会生搬硬套,不会解决实际问题,更不会将数学知识联系到生活中来;也有少数学生数学基础差,没有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导致产生厌恶数学的情绪,数学基础知识都没学好,更不用说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这少数学生就是上课睡觉混日子,根本不去学习,这与高中数学课程的开设目标截然不符。 第二,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严重脱节,高中的数学教材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基本上都是计算内容,而不是用来处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更是缺少数学与其他学科(比如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的相互渗透,即便高中数学课程中有一些数学应用的例子,也属于选学内容,教师根本不去讲、不涉及,这样导致高中数学课的教学达不到其教学目的,发挥不出功能。当前的高中数学课程就是教师讲基本的数学知识,学生记忆、计算、生搬硬套的过程,造成高中学生知识面窄,思维不够发散,与高中数学教学的任务严重不符,脱离了真正数学教学的轨道。 第三,一些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纯粹就是黑板粉笔授课,实行满堂灌,不仅缺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更是没有所谓的数学实验课程。这样的教学方法造成学生被动学习,无法理解,无法应用,导致大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讲解基本的数学内容,要求学生记住公式,然后利用公式和常用的方法去做题,其目的是去应对高考。对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的高中学生中有80% 多的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很难学,不能理解,更不用说去应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更加反感数学学习,从而使得高中数学教

第二讲 不确定性下的期望效用理论

第二讲 不确定性下的期望效用理论 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与投资尽管考虑了跨时问题,但未来投资收益是完全确定的。未来往往是未知的,现实中更多重要的经济决策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做出的,很难直接运用第一章阐述的效用理论来研究不确定性环境中的个体选择,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基于不确定性的专门理论——期望效用理论来那就不确定性下的个体最优决策行为。我们从一个经典的案例开始讲起。 圣.彼得堡悖论(St Peterburg Paradox )关系到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对一个含风险的赌局进行评估?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丹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 )对该悖论提出了开创性的解,从此创立了效用理论以及期望效用理论。该悖论是丹尼尔.伯努利的表兄尼古拉斯.伯努利于1713年提出来的。1713年9月9日,尼古拉斯.伯努利在写给数学家M. de Montmort 的信中提出了5个问题,其中第5个问题是这样的: 彼得掷一枚硬币,如果第一次掷硬币头面朝上,彼得答应给保尔一盾(荷兰盾);如果第一次掷的结果是背面朝上,则掷第二次; 如果第二次掷硬币头面朝上, 彼得付保尔2个盾;如果第二次掷的结果是背面朝上,则掷第三次……,到第n 次,如结果是头面朝上,彼得付保尔1 2n -个盾。这个博 局可以无限期地玩下去。保尔在该博局中所获的价值的期望值是多少? 尼古拉斯.伯努利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由于他发现数学界对这个赌局的期望收益的计算与实际生活中发现的该博局的门票价之间存在着悖论。他发现,如果计算保尔的期望收入,则 2321 1 111()*1()*2()*2...()*2...22221111...... 22 22n n E w -=+++++=++ ++ +=∞ 按这个估算,保尔在该博局中的所获为无穷大,他应该付无穷大来买这个机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若出卖这个机会,其卖价不会超过20盾,因为当时瑞士类似的赌局的门票不超过20盾。 如何解释这个悖论? 大数学家M. de Montmort (1678-1719) 对此并没有回答,但将尼古拉斯.伯努利的信连同上述问题公开出版了。从而引起了数学界后来者的兴趣。 2.1偏好与效用 2.1.1风险备选项的描述 假设C 为代表所有可能的结果所组成的集合。如果集合所有结果数目有限,则可以用 {}12,,n C x x x = 来表示。假设12,,n x x x 状态发生的概率分别为12,,n p p p (任意一种状态i x 发生的概率为i p ,满足0i p ≥,且1 1n i i p ==∑ ) ,我们称1212(,,;,,)n n L x x x p p p = 表示一个简单博彩。 (说明:博彩是描述风险备选项的一个正式工具。简单博彩有时候也写成这种形式:

Ontology的含义及翻译

“Ontology”的意义及翻译 作者:邹诗鹏 近年来,Ontology问题复又成为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问题仍然集中于如何理解和翻译Ontology,大多数的意见认为应当放弃“本体”及“本体论”,而选择“存在”及“存在论”,或者干脆就是“是”及“是论”。但到底是“存在”及“存在论”,还是“是”及“是论”(“是态论”),则形成了争论的焦点。这场争论的实质是反映了学界对于西方学术研习的质量要求,同时也表现了学界对于中西方文化在根源上是否能够形成沟通的困惑与思考。 一、Ontology及其复杂的汉译问题 存在论(Ontology)是哲学的核心领域。顾名思义,存在论即关于“存在”的理论,是关于存在是什么以及存在如何存在的理论。存在论虽然是在17世纪才由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命名并由沃尔夫加以完善并从理论上系统化,但就存在论这一学问而言,则是早已由古希腊哲学确定了其基本框架及理论内容的。事实上,存在论本身就是古希腊哲学的主题形态。 不过,Ontology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理论体系。对于不断追求理论超越的西方哲学传统而言,后世的西方哲学显然有理由构造与古希腊哲学的“Ontology”有所突破甚或根本不同的Ontology结构。Ontology的复杂性从词源角度说源于其核心概念toon(tobe)在西方思想演进中的复杂性,从本质上说则是源于哲学家们不同的哲学观念,这种状况必然导致人们对Ontology的不同理解。特别是,由于Ontology在文化传播中与异文化传统及其语言习惯的冲突、融汇与涵化,从而使得在西方哲学那里本就十分复杂的Ontology的异文化翻译显得更为复杂。Ontology的汉译就充分地表明了这一点。近百年来,Ontology先后被译为“物性学”“万有学”(卫礼贤)、“实体论”(陈大年)、“本体学”(常守义)、“万有论”(陈康)、“凡有论”、“至有论”(张君劢)、“存有论”(唐君毅)、“有根论”(张岱年),“是论”(陈康、汪子嵩、王太庆等)以及“是态论”(陈康)等等。这些不同的译法按照toon(tobe)的不同理解大体可归为三类:一是从“存在”说确定Ontology;二是以“有”来解释Ontology;三是从“是”本身来规定Ontology。 从某种程度上说,上述三种分类基本上反映出了西方Ontology理论的三类典型。大体说来,巴门尼德、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古希腊哲学所关注的恐怕主要还是系词意义上的“是”,因而那时的存在论主要应看成是“是论”;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所思考的则是存在论状态,因而译为“有论”及“存有论”似更合理一些;至于海德格尔等现代哲学家们则是试图从生存论意义上揭示并敞开“存在”(sein,简称“在”),因而他所追求的是一个较传统哲学的Ontology来说更为“原始”或“基础”的“存在论”。 尽管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哲学传统及哲学观,从而有理由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存在论这一概念,但存在论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本来相对确定的论阈规定还是值得重视的,它至少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种进入并反省存在论的基本样式。Ontology的核心范畴即希腊语on,on则是希腊语eimi的中性分词形式,eimi乃希腊语中单数第一人称的系词,相当于英语“Iam”,意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能运动、生活和存在”。就本义而言,on应译为“是”,因此,从“是论”(及“是态论”)的角度理解“存在论”(Ontology)虽然不太符合中文的构词法及用语习惯,但就内涵而言,却更符合西方哲学存在论之追求判断与逻辑可靠性的理论本性。Ontology 译为“是论”自然有足够的理由,但如此一个拗口的译法却没有呈现Ontology的汉语语境,在汉语中,“存在”或“有”显然较“是”更有根源性和底蕴。从这个意义上,包括海外华人学界在内的汉语言学术界习惯于用“本体论”、“存在论”、“有论”、“存有论”、“万有论”、

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的重要性

数学建模与计算机的联系及重要性 摘要:在当今科技发达的今天,计算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为数学建模的计算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文浅谈了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数学建模计算机重要性 当今社会计算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了,在计算机的协助下许多问题的求解变得简单、方便、快捷。而数学建模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和数学建模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数学建模与计算机息息相关 其一、我们在模型求解时,有些计算单纯的用纸和笔是难以完成的,这就需要利用计算机上机计算、编制软件、绘制图形等,当结果通过计算机算出后也必须通过打印机随时进行输出。其二、数学建模的学习对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也起着极大推动作用,如报考计算机方向的研究生时,对数学的要求非常高;在进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时,也要求有极强的数学功底才能写出具有相当深度的论文,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之上的,许多为计算机的发展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在数学方面也颇有造诣。我们在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计算机和数学建模同时应用才能解决问题,否则问题将无法进行。数学问题与计算机通常采用一些数学软件(lingo,Matlab,MathCAD 等等)的命令来描述算法,既简单又容易操作。例如下面有这样一道

题就是利用数学软件lingo 求解的。 例1 某工厂有两条生产线,分别用来生产M 和P 两种型号的产品,利润分别为200元每个和300元每个,生产线的最大生产能力分别为每日100和120,生产线没生产一个M 产品需要1个劳动日(1个工人工作8小时称为1个劳动日)进行调试、检测等工作,而每个P 产品需要2个劳动日,该工厂每天共计能提供160个劳动日,假如原材料等其他条件不受限制,问应如何安排生产计划,才能使获得的利润最大? 解 设两种产品的生产量分别为1x 和2x ,则该问题的数学模型 为: 目标函数 12max 200300z x x =+ 约束条件 1212100,120,160, 0,1,2. i x x x x x i ≤??≤??+≤??≥=? 编写LINGO 程序如下: MODEL: SETS: SHC/1,2 /:A,B,C,X; YF/1,2,3 /:J; ENDSETS DATA: A=1,2 ; B=100,120; C=200,300; ENDDATA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论文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 一是因为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邻国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世界上较为少见。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二是因为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三是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中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

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这就在一定时期内增大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类似的情况,也在中印关系、中韩关系等双边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四是美国在东亚地区,存在着一个同盟体系。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都是美国的盟国,此外,美国与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度等保持着紧密的安全合作关系。特别是,日美同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针对中国的。美国的战略是维持在全球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并试图排除任何一个大国对美国领导地位可能发起的挑战。因此,近来美国的战略东移,试图牵制中国崛起的意图更加明显。 不过,中国的周边环境也存在一些有利因素,首先是中国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增大。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额巨大,是许多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在周边国家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周边国家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持一种多少有些矛盾的心态,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机会;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防范心理,担心从经济上受制于中国。但不管怎么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是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稳定因素,这在几年前中日关系的“政冷经热”中已经有清晰的体现。 其次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认知。随着中国的发展,很多周边国家对“中国威胁”感到焦虑。对此,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理念和政策举措,来缓解这方面的焦虑,包括新安全观、和平崛起、负责任大国、建立一系列伙伴关系、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

浅析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浅析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针对数学建模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地位,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在数学建模的优势、建模步骤、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与结语部分总结了数学建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数学建模教学创新 数学建模[1]就是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现象的过程,是实际事物的一种数学简化。它常常是以某种意义上接近实际事物的抽象形式存在的,但它和真实的事物有着本质的区别。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支持,如何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人们的数学素养,让人们学会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值得数学工作者的思考。由于数学建模的过程是反复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推理与计算,以得出实际问题的最佳数学模型及模型最优解的过程,因而学生明显感到自己这一方面的能力在具体的建模过程中得到了较大提高。 一、优势 数学建模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在培养创新意

识和创造能力、训练快速获取信息和资料的能力、锻炼快速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技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写作技能和排版技术、荣获国家级奖励有利于保送研究生、荣获国际级奖励有利于申请出国留学、更重要的是训练人的逻辑思维和开放性思考方式等方面尤为突出。 二、建模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以数学思想来包容问题的精髓,数学思路贯穿问题的全过程,进而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要求符合数学理论,符合数学习惯,清晰准确。第二步――假设,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精确的语言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第三步――建模,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划各变量常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利用获取的数据资料,对模型的所有参数做出计算(或近似计算[2])。第四步――分析,对所要建立模型的思路进行阐述,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数学上的分析。第五步――检验,将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形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如果模型与实际较吻合,则要对计算结果给出其实际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