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水位公式

合集下载

水文流量计算q=au

水文流量计算q=au

水文流量计算q=au篇一:水文流量计算是一种利用水文循环原理来预测水资源供需情况的技术。

q=au(单位时间内流量等于单位体积的水)是水文流量计算的基本公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水文流量计算的基本原理、q=au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一、水文流量计算的基本原理水文流量计算是基于水文循环原理的,它通过对水文过程进行观测、分析和模拟,预测未来某个时间段内水的流量。

水文流量计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流量观测和流量计算。

1.流量观测流量观测是指通过水文观测仪器对水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

常用的水文观测仪器包括流量表、压力表、水位表等。

观测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传输到水文计算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2.流量计算流量计算是利用水文循环原理进行计算的过程。

水文循环原理包括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如水的来源、分配、利用和排泄等。

水文计算中心根据观测数据,利用水文循环原理进行计算,得到未来某个时间段内水的流量。

二、q=au公式的推导q=au公式是根据水文循环原理推导出来的。

水文循环过程中,水的流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水的来源、分配、利用和排泄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导致水的流量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水文流量计算中,观测到的流量数据(q)是通过水文循环过程计算得到的。

水文循环过程中,水的来源(u)、水的流量(q)和水流的方向(a)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可以包括:1.大气降水(u1);2.地表径流(u2);3.地下水(u3);4.人类活动(u4,如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等)。

根据水文循环原理,水文计算中心可以根据观测到的流量数据,利用上述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流量计算。

计算得到的公式为:q = u1 × a1 × a2 × a3 × a4 + u2 × a1 × a2 × a3 + u3 × a1 ×a2 × a4 + u4 × a1 × a3 × a4其中,q表示未来某个时间段内水的流量,u1、u2、u3、u4分别表示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和人类活动等来源的水的流量,a1、a2、a3、a4分别表示水流的方向。

水位流量含沙量计算公式

水位流量含沙量计算公式

水位流量含沙量计算公式水位、流量和含沙量是水文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对于河流的水质和泥沙运移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科学准确地计算水位、流量和含沙量是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水位、流量和含沙量的计算公式,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水位的计算公式。

水位是指水面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

在水文地质学中,常用的基准面是国家统一的基准面或者地方规定的基准面。

水位的计算公式为:h = H + Z。

其中,h为水位,H为水深,Z为基准面高程。

水深是指水面到河床的垂直距离,可以通过水位计或者测深仪来测量。

基准面高程是指水位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可以通过测量地面高程和水位高程来确定。

接下来,我们来看流量的计算公式。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横截面的水量,是描述河流水量大小的重要参数。

流量的计算公式为:Q = A v。

其中,Q为流量,A为横截面积,v为流速。

横截面积是指河道横截面的面积,可以通过测量河道宽度和水深来计算。

流速是指单位时间内水通过横截面的速度,可以通过流速计或者测流仪来测量。

最后,我们来看含沙量的计算公式。

含沙量是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的沙粒的质量,是描述河流泥沙含量的重要参数。

含沙量的计算公式为:C = m / (A h)。

其中,C为含沙量,m为沙粒的质量,A为横截面积,h为水深。

沙粒的质量可以通过采样后在实验室称重来确定,横截面积和水深的测量方法同流量的计算方法。

综上所述,水位、流量和含沙量之间的计算公式是相互关联的。

通过测量水位、流量和含沙量,我们可以计算出河流的水质和泥沙运移情况,为水文地质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文地质学中的重要参数计算方法。

地下水位设计流量计算

地下水位设计流量计算

地下水位设计流量计算
一、前言
地下水是目前供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于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地下水的合理利用十分重要。

计算地下水位设计流量是在水利工程中经常涉及到的问题。

二、流量计算方法
1. 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是指岩土层中的自由水面。

地下水位的上升或下降是由于岩土层中实际渗透能力与渗入水量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引起的。

通过观测可以测定地下水位的高低,但需要注意测量的时间、地点和深度等因素。

2. 流量计算公式
在计算地下水位设计流量时,最常用的公式为Darcy定律。

Darcy定律是利用渗透系数描述渗流速度的一种方法,表示为下面的公式:
Q = KIA
其中,Q是渗透流量,单位为m³/s;K是渗透系数,表示岩土
层单位面积上升1m水位所需的时间;I是水头坡度,单位为m/m;A是渗透截面积,表示岩土层的渗透能力。

3. 基本步骤
(1)确定渗透系数
根据岩土层的渗透性质确定渗透系数值,并考虑渗透系数的变
化情况。

(2)确定水头坡度
水头坡度是地下水流动的动力因素,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值。

(3)计算渗透截面积
根据渗透系数、设计流量和水头坡度计算渗透截面积。

(4)计算地下水位设计流量
将计算的渗透截面积代入Darcy公式,计算地下水位设计流量。

三、总结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地下水位设计流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地下水利用和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在计算时
需注意考虑实际情况,准确确定各个参数值,保证计算得出的结果
真实可靠。

天然河道水位流量计算

天然河道水位流量计算

C (m2/s)
29.366 29.366 28.801 26.259 29.345 26.914 29.120 27.976 28.761 28.428 28.428 27.334 28.821 26.416 26.827 28.427 26.782 28.062 28.638 28.642
K
Q2 K 2 s
Q2 K 2 s
(m)
4.076 4.410 4.747 3.727
f(Z1) (m)
流量 Q1
(m3/s)
2749.773 64.47
2754.232 64.35
2758.34 64.43
2762.87 64.39
2766.549 64.48
743 2741.69
403 2748.42
443 2756.11
554 2767.93
386 2776.70
97 2779.02
317 2785.99
河底高程 Zo
2657.67 2659.03 2661.70 2668.77 2674.11 2676.10 2688.43 2698.97 2707.42 2713.14 2715.58 2721.99 2726.93 2741.04 2747.71 2755.04 2767.23 2775.72 2777.85 2784.83
932.021 931.948 785.529 604.833 621.894 659.773 636.370 619.503 648.430 648.282 626.522 603.885 603.958 626.329 647.913 606.438 561.882 561.615 561.622
流量 Q
(m3/s)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流速和水位计算公式是什么

流速和水位计算公式是什么

流速和水位计算公式是什么在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中,流速和水位是两个重要的参数。

流速是指单位时间内水流通过的距离,通常用米/秒或立方米/秒来表示。

水位是指水面相对于一个固定点的高度,通常用米来表示。

在实际的水文观测和数据分析中,经常需要计算流速和水位,以便了解水流的情况和水位的变化。

计算流速和水位的公式是基于水文学和流体力学的原理推导而来的。

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同的公式来计算流速和水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首先是计算流速的公式。

在自由流情况下,可以使用曼宁公式来计算流速。

曼宁公式的表达式为:V = (1/n) R^(2/3) S^(1/2)。

其中,V表示流速,n表示曼宁系数,R表示河道的湿周,S表示水面坡度。

曼宁系数是一个经验参数,通常根据实测数据和经验值来确定。

湿周是指单位宽度的河道周长,是一个描述河道形态的参数。

水面坡度是指单位长度的水面高差,是描述水流速度的重要参数。

通过曼宁公式,可以计算出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流速,从而了解水流的情况。

其次是计算水位的公式。

在河流或水库中,可以使用水位流量关系公式来计算水位。

水位流量关系公式的表达式为:Q = C A (2gH)^(1/2)。

其中,Q表示流量,C表示流量系数,A表示流通面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H 表示水位。

流量系数是一个经验参数,通常根据实测数据和经验值来确定。

流通面积是指水流通过的横截面积,是描述水流量的重要参数。

通过水位流量关系公式,可以计算出不同水位下的流量,从而了解水位的变化。

除了上述的两个公式,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流速和水位。

例如,在水文测验中,可以通过测量水位和流速,利用流速水位关系公式来计算流速和水位。

流速水位关系公式是描述流速和水位之间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实测数据和曲线拟合,可以得到相应的计算公式。

另外,在水力学中,还有一些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用来计算流速和水位。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借助计算机和专业软件来进行模拟和计算。

渠道流量推算

渠道流量推算

7.2.2.2灌溉渠道设计水位线推算及纵横断面设计
灌溉渠设计水位线推算是保证自流灌溉的关键步骤,本设计按下列步骤逐级推算设计水位。

农渠渠首水位:H=A0+∑Li+0.2
公式:H为农渠渠首对斗渠的要求水位(m);
A0—平整后的田块地面高程(m);
∑Li—农渠渠首至最末放水口距离(m)乘以农渠平均比降;
0.2m—淹灌水深(m)
各级渠道水位推算——按上述方法推得农渠渠首要求水位后,将其点会于斗渠纵横断面图上,确定出斗渠设计水位线,以此类推,按农渠—斗渠—分支渠—支渠—一分干渠顺序,最终推求出各级灌溉渠道设计水位线,整个水位推算过程详见附表7.2.2-2、7.2.2-3、7.2.2-4、7.2.2-5、。

表7.2.2-2 义太支渠水位推算表
表7.2.2-3 六支渠水位推算表
表7.2.2-4 卫星渠水位推算表
表7.2.2-5 立新支渠水位推算表
依据以上过程推求出的各级渠道设计水位线,结合横断面设计得出的设计水深,绘制各级渠道纵横断面设计图(详见单体图册)。

水利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常用计算公式水利工程计算是指对水的流量、速度、压力、水头、水位、水力损失等水文水力相关参数进行计算的一类计算工作。

常用的水利计算公式包括水流量计算公式、水速计算公式、压力计算公式、水头计算公式、水位计算公式、水力损失计算公式等。

一、水流量计算公式:1.静水流量计算公式:静水流量指的是自由液体通过管道或渠道时,未考虑其动力影响时的流量。

静水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A∙V式中,Q代表流量,A代表流过断面的面积,V代表流速。

2.总能量方程流量计算公式:总能量方程是流体力学中几个重要方程之一、应用于水流量计算时,可以得到如下公式:Q=A∙V=C∙A∙√(2∙g∙H)式中,Q代表流量,A代表流过断面的面积,V代表流速,C代表流量系数,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水头。

二、水速计算公式:根据流量和流过的断面面积,可以计算出平均流速。

平均流速的计算公式如下:V=Q/A式中,V代表流速,Q代表流量,A代表流过断面的面积。

三、压力计算公式:1.静水压力计算公式:P=γ∙h式中,P代表压力,γ代表液体的密度,h代表液体的高度。

2.动水压力计算公式:动水力学是水力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当流体的流速不为零时,流体的动能也会对周围物体带来压力。

动水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P=0.5∙γ∙V^2式中,P代表压力,γ代表液体的密度,V代表流体的速度。

四、水头计算公式:在水利工程中,经常需要计算水头,水头是指流体的能量在垂直方向上所具有的高度。

常见的水头计算公式包括:1.总水头计算公式:总水头是指流体的总能量,是流体流动时各种能量之和。

总水头的计算公式如下:H=h+V^2/(2g)+z式中,H代表总水头,h代表压力水头,V代表速度水头,g代表重力加速度,z代表位置水头。

2.水泵水头计算公式:水泵是指将液体抽入,然后通过压力输送液体的机械装置。

水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提升液体的总水头。

水泵水头的计算公式如下:H=(P2-P1)/(γ∙g)+(V2^2-V1^2)/(2∙g)+(Z2-Z1)式中,H代表泵水头,P代表压力,γ代表液体的密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V代表速度,Z代表液体的高度。

流量水位对应关系表

流量水位对应关系表
1.30
0.92
0.08
1.0
13
1.20
0.60
0.23
1.92
1.800
1.203
1.50
0.92
0.08
1.0
14
1.50
0.60
0.23
2.28
1.95
1.303
1.80
0.92
0.08
1.0
15
1.80
0.60
0.23
2.64
2.10
1.399
2.10
0.92
0.08
1.0
16
2.10
0.60
9.14
1.83
0.686
12.31
7.93
3.785
10.57
4.27
0.305
2.13
24
12.19
1.83
0.686
15.48
8.23
4.785
13.82
4.88
0.305
2.13
25
15.24
1.83
0.686
18.53
8.23
5.776
17.27
6.10
0.305
2.13
附录二、巴歇尔槽水位-流量公式
230.0
25040
0.8
21
6.10
14450ha1.6
0.09
1.83
310.0
37970
0.8
22
7.62
17940ha1.6
0.09
1.83
380.0
47160
0.8
23
9.14
21440ha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喷嘴;0:孔板
D.Bit1
是否计算焓值
1:A6算得焓值
公式:
A4:=A1+0.09806;
IF D.Bit0=1 THEN A3:=1-0.00065*A0/A4;
ELSE A3:=1-0.00035*A0/A4;
END_IF;
A3:=A3*(I0*(1+I1*(A2-20)/100000000)/100)**2;
A3:=0.0001261749*I2*A3*SQRT(A0)/1000000;
A5:=0.000034819+(0.00000013479+(-0.00000000094999+0.0000000000010631*A2)
*A2)*A2;
A5:=A5*A4-0.00096404+(-0.0000041917+(0.000000026949-0.000000000029142*A2)
else if A6<18 then A3:=-20.788+(10.922-(0.57244-0.024438*A6)*A6)*A6;
end_if;
end_if;
end_if;
end_if;
A7:=(I0*(I2/10000-A3)/100-A0*1000)/A2-I1/100;
*A2)*A2;
A5:=A5*A4-0.013448+(0.000048602+(-0.00000007948+0.000000000049897*A2)*A2)
*A2;
A5:=A5*A4+0.112714+(0.00053126+(-0.00000012051+0.000000000068694*A2)*A2)
过热蒸汽流量补偿
A0
流量差压
KPa
由AI模块连入
A1
主汽压力
MPa
由AI模块连入
A2
主汽温度

由AI模块连入
I0
开孔直径d20X100
mm
设置值
I1
节流件线胀系数dλX100
10-6mm/(mm.℃)
设置值,一般为1820左右
I2
流量系数αX106
设置值
A7
质量流量
t/h
运算结果
D.Bit0
节流件形式
*A2;
IF D.Bit1 THEN A6:=1963+(1435.8+465.4*A5)*A5;
END_IF;
A5:=A4/A5;
IF A5<0.0001 THEN A5:=0.0001;
END_IF;
A7:=A3*SQRT(A5);
汽包水位补偿
A0
水位差压
mmH2O
由AI模块连入
A1
汽包压力(表压)
非保温部分高度X100
mm
设置值
I4
保温部分高度X100
mm
设置值
I5
测量筒高度X100
பைடு நூலகம்mm
设置值
I2
室温汽包压力下水的密度X104
kg/m3
设置值,一般为994.155kg/m3
A7
水位计算值
mm
可连出
公式:
A6:=A1+0.09806;
if A6<0.5 then A2:=974.46+(132.17*A6-188.70)*A6;
MPa
由AI模块连入
I0
测量筒高度X100
mm
设置值
I1
零位X100
mm
设置值
I2
室温汽包压力下水的密度X104
kg/m3
设置值,一般为994.155kg/m3
-0A7
水位计算值
Mm
可连出
(双室)
A0
水位差压
MmH2O
由AI模块连入
A1
汽包压力(表压)
MPa
由AI模块连入
I1
零位X100
mm
设置值
I3
end_if;
end_if;
end_if;
end_if;
if A6<0.5 then A3:=0.047198+(5.5138-0.54988*A6)*A6;
else if A6<2.5 then A3:=0.2155+(4.9288-0.0059406*A6)*A6;
else if A6<12 then A3:=1.0431+(4.3345+0.105589*A6)*A6;
else if A6<3 then A2:=943.10+(7.2506*A6-66.643)*A6;
else if A6<12 then A2:=887.26+(0.240249*A6-27.902)*A6;
else if A6<18 then A2:=751.73-(4.075+0.81958*A6)*A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